庄子四则ppt课件.ppt_第1页
庄子四则ppt课件.ppt_第2页
庄子四则ppt课件.ppt_第3页
庄子四则ppt课件.ppt_第4页
庄子四则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庄子四则,1,1、了解庄子; 2、读准字音,熟能成诵; 3、掌握重点字词句的意思; 4、理解故事寓意。,学习目标,2,作者简介:,庄子,名周,战国时哲学家、散文家、文学家,宋国蒙人。他继承并发扬了老子思想,和老子同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老庄。 庄周一生贫困,他身居陋巷,常向人借粮,自织草鞋,穿粗布衣和破鞋子,甘愿闲居独处。庄子认为世间一切事物并无本质区别,无论大小、贵贱、寿夭、生死、善恶、得失、荣辱都是相对的。,3,屠龙之技,庄子列御寇,4,屠龙之技,朱评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5,屠龙之技,朱泙漫学屠龙于支离益,单千金之家。三年技成,而无所用其巧。,dn

2、通“殚”,耗尽,学到的技巧、技术,宰杀,寓意:学习必须从实际出发,讲求实效。如果脱离了实际,再打的本领也没有用。,6,呆若木鸡,庄子外篇达生,7,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8,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向景。”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

3、,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shng,sh,9,呆若木鸡,纪渻子为王养斗鸡。十日而问:“鸡已乎?”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十日又问,曰:“未也,犹应响影。”十日又问,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十日又问,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停止,这里解释为训练完毕,精神,怒目而视,响,声响,这里指鸡的啼叫 影,影子,指别的鸡走近来,凭着,正,介词,替,给,转身逃跑,动词,做出反应,动词,应战,没有反应,血气,骄傲,气势汹汹,几乎,差不多,即使,好像,备全,别的,10,1、纪渻子驯的斗鸡经历了哪几个阶段?(从课文中找出原句),第一阶段

4、:方虚骄而恃气。 第二阶段:犹应响影。 第三阶段:犹疾视而盛气。 第四阶段: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 经历了四个阶段: 恃气犹应疾视无变,合作探究课文,11,2、纪渻子通过对斗鸡的观察训练,认为“几矣”,文中反映出“几矣”原因的句子应是哪句?,“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12,3、斗鸡能使“异鸡无敢应者,反走”主要得益于什么?,没有骄傲自满之气,没有盛气凌人之势,把浮躁和妄动收敛起来,把力量和气度凝聚于内,貌似木鸡,看似呆气,其实是精神内敛,修炼到家,具有大智若愚的灵气、游刃有余的大气。,13,4、文中的“德全”你如何理解?,“德全”,德才兼备 精神凝寂 聚精会神 修炼到家,14,5、你认为这则

5、寓言的寓意是什么?,意在提醒人们,做人要注重内在气质,不威自怒;治理国家要增强实力,不战而屈人之兵。只要精神内敛,修炼到家,就能百战不殆。 只有真正沉着冷静的人,才能处变不惊,取得胜利。经过严格的训练和生活磨难的人,其具有的气质,确实让人望而生畏。,15,庄周梦蝶,庄子齐物论,16,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17,庄周梦蝶,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

6、化。,x x,通“愉”,愉快,y 通“欤”,ju 醒来,qq 惊动的样子,动词,区分,区别,事物自身的变化,18,过去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感到十分轻松和惬意。不知道自己是庄周。突然间醒过来,惊惶不定之间方知原来是我庄周。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庄周和蝴蝶必定有区别,这就叫做物、我的交合与变化。,19,哲学课题,思维存在 生死物化,壹,贰,20,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

7、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思维存在,21,生死物化,在庄子看来,死亡完全是一种相对的幻灭现象。看透了也就没有什么可悲,只不过是你从大地上来,重新又回到泥土里去而已。 庄子立足于宇宙看人生,将人的生命现象看作是宇宙自然中的一种物质现象,生命现象中的生死之变也被仅仅视做一种物质之变。 生命形态从生到死或从死到生,都不过是物质形态的转化而已。,22,庄周梦蝶这则故事,到底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抑或是庄周与蝴蝶都在这个虚幻的梦里?你如何看待这种“梦”?,头脑风暴,23,庄周梦蝶提供了一种沟通生死的独特方式梦。 对死的未知,带来对死亡的极度恐惧与对生命的极度热爱以及二者之间的深重矛盾; 通过忘

8、生进入死的状态梦死,则沟通了生死,由此解除了对死亡的未知以及对死亡的恐惧; 生死相互为梦,不辨梦里梦外,不知是梦是醒,最后等同了生死,达到了齐物的最高境界。,24,相濡以沫,庄子大宗师,25,相濡以沫,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26,相濡以沫,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在,x 张口呼吸;嘘气,沾湿,yo上古贤君ji夏朝暴君,27,泉水涸竭,鱼就吐沫以相互沾湿。比喻人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延续生命 。 近义词: 同舟共济、风雨同舟、以沫相濡 反义词: 自私自利,1、“相濡以沫”的意思?,28,2、你怎么理解“不如相忘于江湖”?,泉水干涸了,鱼都暴露在干泥里,只能吐出一点水泡来相互湿润,延续生命。虽然很感动人,但是对鱼来说,最好的情况却不是用死亡来相互表达忠诚和友爱。鱼最希望的是遨游在水中,即使彼此谁都不认识。 (也就是说:如此苦苦相守,苟延残喘,不如在江湖中畅游,互不相识的好。),29,3、庄子认为对于鱼来说“相濡以沫”与“相忘于江湖”哪个好?你们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