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号:9920779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992.50K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20-10-19
上传人:8**
认证信息
个人认证
陈**(实名认证)
广东
IP属地:广东
22
积分
- 关 键 词:
-
研究材料
中频
接收机
研究
材料
- 资源描述:
-
零中频接收机,1,峰谷书屋,目录,1.超外差接收机回顾 2.零中频接收机简介 3.零中频接收机中存在的问题,2,峰谷书屋,1.超外差接收机,超外差接收机的结构框图,3,峰谷书屋,2.零中频接收机简介,简单零中频接收机,对上边带和下边带相同的信号可以正常接收。而对于上边带和下边带不相同的信号,例如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信号,这种接收则会使频率的正负部分相互重叠,使两个连带的信号无法区分。,4,峰谷书屋,2.零中频接收机简介,正交下变频的零中频接收机,5,峰谷书屋,2.零中频接收机简介,零中频接收机的优点 1.镜像问题被克服了,因此不需要镜像滤波器。 2.低通滤波器的信号都易于单片实现,降低了系统复杂度。,6,峰谷书屋,3.零中频接收机中存在的问题,1.直流偏移 2.I/Q失配 3.偶数阶失真 4.1/f噪声 5.LO泄露,7,峰谷书屋,3.1直流偏移,直流偏移是零中频接收机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直流偏移产生的原因产生的原因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本振信号的泄露。泄露的信号再从输入端输入,与本振信号混频,产生直流信号。,8,峰谷书屋,3.1直流偏移,直流偏移对系统的影响 直流信号可以使级电路饱和,从而淹没有用信号。 直流偏移的消除 如果直流偏移是稳定的,则消除并不困难。但由于环境是时变的,以及从本振泄露的信号也是时变,因此直流偏移也是时变的。消除时变的直流失调信号,较为困难。直流失调的补偿方法有以下几种。,9,峰谷书屋,3.1直流偏移,1.频率调整 由于本振信号泄露是产生直流偏移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改变本振信号的频率。该方法通过其它频率的本振信号通过倍频、分频、和频信号来形成与所需要的信号的同频信号用于混频。,10,峰谷书屋,3.1直流偏移,2.电容耦合 电容耦合框图,11,峰谷书屋,3.1直流偏移,2.电容耦合 电容耦合是指通过电容或高通滤波器滤除直流成分。其框图如图所示。但是这种方法会带来一个新的问题。很多调制方式集中在低频附近,而且某些调制方式有直流成分,采用这种方法会造成信号失真,所以这种方法并不常用。,12,峰谷书屋,3.1直流偏移,3.直流校准 直流校准框图,13,峰谷书屋,3.1直流偏移,3.直流校准 在不能采用电容耦合的场合,可以采用给系统注入一个合适的直流信号的方式消除直流失调,接收机通过对输入的信号进行计算获得输入信号的平均值。这个平均值会被送到前面被减去,这种计算通常采用数字方式实现。,14,峰谷书屋,3.1直流偏移,4.伺服控制电路 伺服控制电路框图,15,峰谷书屋,3.1直流偏移,4.伺服控制电路 伺服控制一路与直流校准方法类似,只是使用积分器代替了原来的采样/保持电路。这个积分器可以跟踪直流失调的方向。即输出为正,则输出值增加,反之亦然,积分器的输出通过DAC,使其输出增加到能够与直流失调相抵消。,16,峰谷书屋,3.2 I/Q失配,对于相位和频率调制技术,零差接收机必须采用正交混频,因此需要两路正交的信号。我们现在来看I/Q两路不平衡对系统产生的影响。 假设接收到的信号为 其中a和b等于1或者-1。,17,峰谷书屋,3.2 I/Q失配,假设本振信号的I路和Q路相位是,其中 和 分别为幅度和相位误差。,18,峰谷书屋,3.2 I/Q失配,低通滤波后的结果为,相位不平衡使每一个信道上都叠加了其它信道的一部分数据。,19,峰谷书屋,3.3 偶数阶失真,偶数阶失真示意,20,峰谷书屋,3.3 偶数阶失真,在超外差接收机中,我们主要考虑了奇数阶的失真。对于零中频接收机来说,我们还要考虑偶数阶失真。如图所示的两个干扰信号,由于器件的非线性,会产生两个频率的差频。对于理想的混频器,这个信号会被搬移到较高的频率,而实际中,混频器都有一定的馈通,从而使信号受到干扰。,21,峰谷书屋,3.4 1/f噪声,1/f噪声通常是频率低于200Hz时的主要噪声源,对于零中频接收机来说影响比较大。 闪烁噪声的影响可以通过几种组合技术来减小。因为混频器后的各级工作在相对低的频率上,所以它们可以用很大尺寸的器件来最大程度的减小闪烁噪声的幅度。而且周期性的消除偏移,例如在TDMA脉冲串之间消除偏移也可以降低噪声分量。,22,峰谷书屋,3.5 本振泄露,本振泄露到天线后,除了反射到接收端形成直流偏移外,发射出去也会对使用相同标准的其它接收造成干扰。 无线标准的设计以及联邦通信协会(FCC)的规定都对带内的LO辐射量的上界进行了限制,典型值是-50-80dBm。,23,峰谷书屋,参考文献,向新.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技术M. 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 余志平,周润德. 射频微电子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24,峰谷书屋,谢谢!,25,峰谷书屋,
- 内容简介:
-
-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