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肿治疗【材料浅析】_第1页
股肿治疗【材料浅析】_第2页
股肿治疗【材料浅析】_第3页
股肿治疗【材料浅析】_第4页
股肿治疗【材料浅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股 肿,一、概述 1.定义:股肿是指血液在深静脉血管内发生异常凝固而血栓形成,引起静脉腔阻塞,血液回流障碍的疾病。 2.特点:主要表现为肢体肿胀、疼痛、局部皮温升高和浅静脉怒张四大症状,好发于下肢髂股静脉和腘静脉,早期可并发肺栓塞而危及生命。后期常遗留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3.认识:相当于西医的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以往称血栓性深静脉炎。属于中医“肿胀”,“瘀血流注”,“血瘀证”等范围。,1,重点资料,二、病因病机,1.血脉损伤 跌仆损伤、骨折、手术等可直接伤害 人体经脉,使局部气血凝滞,瘀血流注于下肢而发。 2.久卧伤气 产后或因长期卧床,肢体气机不利,气滞血瘀于经脉之中而

2、发。 3.气虚血瘀 多因年老、肥胖、瘤岩等,致使患者气虚,气虚则无力推动营血运行,气虚血瘀,血脉瘀阻而发。 本病总的病因病机是因为创伤或产后、年老体衰 等长期卧床,以致气血运行不畅,气滞血瘀,瘀血成 形,阻于脉络,以致脉络滞塞不通,营血回流受阻, 水津外溢,聚而为湿,而发本病。,2,重点资料,现代医学的病因病理: 血流滞缓、静脉管壁结构改变和血液高凝状态是静脉血栓形成的三大因素。1.血液高凝:外伤、手术、分娩、骨折、肿瘤等,激活血液中凝血因子,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易形成血栓。2.血流滞缓:手术、偏瘫、年老体衰等,长期卧床,下肢肌泵作用消失,血液回流滞缓,易凝固形成血栓。3.血管壁损伤:外伤、手

3、术、肿瘤压迫等,造成静脉管壁结构损伤,血小板沉积于血管壁损伤处,引起血栓形成。 以上三种因素常同时存在,互相影响,最终促使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静脉管腔的阻塞,引起血液回流障碍,从而出现一系列临床征象。,3,重点资料,4,重点资料,三、诊断,1.临床表现 绝大多数的股肿发生在左下肢。多见于肢体外伤、长期卧床、产后、肿瘤和其他血管疾病及各种手术、血管内导管术后。 发病较急,主要表现为单侧下肢突发性、广泛性粗肿、胀痛,行走不利,可伴低热。后期可出现浅静脉扩张、纡曲,肢体轻度浮肿,小腿色素沉着以及皮炎、臁疮等。由于阻塞的静脉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一。,5,重点资料,6,重点资料,(1)周围型: 血栓起源

4、于小腿肌肉静脉丛,起病隐匿,症状往往不明显,仅表现为小腿微胀痛,轻度肿胀和压痛,或足踝部轻微浮肿,常漏诊和误诊。直到血栓顺行性扩展侵及主干静脉,如腘静脉时,血液回流明显障碍,或突然发生肺栓塞,才引起重视。 检查:小腿腓肠肌饱满、紧韧、压痛、Homan氏征阳性,胫前和足踝多有凹陷性水肿。,7,重点资料,8,重点资料,(2)中央型: 血栓起源于髂股静脉。发病急,病情重,病人先有腹股沟区明显胀痛和下肢广泛性疼痛,随后从腹股沟以下迅速出现肢体广泛性粗肿,有浅静脉怒张和毛细血管充血扩张。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但体温升高多在38.5以下。 检查:患肢皮温略高,肤色稍暗红,股三角区及股静脉走行区明显压痛,或

5、触及长条状物。小腿腓肠肌饱满、紧韧、压痛,Homan氏征阳性。化验白细胞略高,血沉快。,9,重点资料,(3)混合型: 周围型血栓向上扩展或中央型血栓向下蔓延,累及整个下肢深部静脉系统者称为混合型。此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表现为整个下肢广泛性粗肿、胀痛,大腿肿胀的张力高,小腿腓肠肌饱满,紧韧,胫前凹陷性浮肿明显。 极少数患者发生整个下肢深静脉及分支广泛性血栓形成,可引起伴行动脉强烈痉挛,由于动脉供血不足,患肢广泛性严重肿胀,皮肤发冷,紫绀,或起水泡,疼痛剧烈,肢体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称为“疼痛性股青(蓝)肿”,可发生“静脉性坏疽”。,10,重点资料,中央型 混合型,11,重点资料,(4)并发症

6、,早期:急性期约34周,在此期间,血栓容易脱落,有可能并发肺栓塞。栓塞范围小者,症状轻,可有胸痛,呼吸困难,咯血,(三联征),也可发热,易误诊为肺炎。栓塞范围大者症状重,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发生急性右心衰竭,急性肺水肿,休克等,导致患者猝死。 后期:4周以后,血栓逐渐机化,静脉管腔再通,但瓣膜被破坏,出现血液倒流,称为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表现为患肢有不同程度的肿胀,沉重疲累感,朝轻暮重,出现浅静脉曲张,并发血栓性浅静脉炎、湿疹样皮炎和难以愈合的慢性溃疡,严重者溃疡可发生出血。,12,重点资料,13,重点资料,2.实验室及其它辅助检查,实验室检查血液呈高凝状态,纤维蛋白原增高。 无创性检查方法

7、主要有彩色多普勒超声、体积描记仪等。 静脉造影是有创性检查,能使静脉直接显影,可判断有无血栓及其范围、形态及侧枝循环状况。,14,重点资料,四、鉴别诊断,1.原发性下肢深静脉 瓣膜功能不全 多见于成年人,长期从事站立性工作和重体力劳动者。发病隐匿,进展缓慢,患肢大隐静脉或小隐静脉主干及分支静脉迂曲,扩张,站立位明显,伴有下肢沉重,疲累感,久站,活动后小腿、足踝轻度肿胀,休息后减轻或消退。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期继发的静脉曲张,常先有下肢粗肿胀痛病史,数年后逐渐表现为浅静脉怒张。,15,重点资料,2.下肢淋巴水肿 多数有足癣感染,反复发作丹毒病史,也有手术、外伤、盆腔肿瘤等,或无原因者,发病时水

8、肿先从足趾、踝开始,逐渐向上发展,严重者可蔓延整个肢体。患肢皮肤光亮,张力大,但肌肉松软,无压痛。有肢体胀感或沉重感。后期皮下组织增生,皮肤增厚变硬,按之无凹陷性压痕,最后发展成象皮肿。始终无浅静脉迂曲扩张出现。,16,重点资料,17,重点资料,五、治疗,1.辨证施治 湿热下注证 证候:患肢肿胀,胀痛明显,按之凹陷, 皮色暗红而热,浅静脉扩张,伴有 发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相当于急性期。 治法:清热利湿,活血化瘀。 方药:四妙勇安汤加味。,18,重点资料,血脉瘀阻证 证候:患肢肿胀,皮色暗红,疼痛较重, 有固定性压痛,浅静脉扩张。舌质 暗红,有瘀斑瘀点,苔白腻,脉弦。 相当于急性后期。

9、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活血通脉汤加减,19,重点资料,气虚湿阻证 证候:下肢肿胀日久,朝轻暮重,活动后 加重,休息抬高下肢后减轻,皮色 略暗,青筋迂曲;倦怠乏力,脘闷 纳呆。舌质淡胖,苔薄白,脉沉弱。 相当于慢性期。 治法:益气健脾,祛湿通络。 方药:参苓白术散加味。,20,重点资料,加减: 发热重,炎症明显:加公英30g,、地丁15g、黄芩15g 、柴胡15g 。 肿甚,湿盛者:加苡仁30g、泽泻15g、猪苓30g、车前子15g。 胀痛甚,血瘀重者:加制乳没各10g、三棱15g、莪术15g、王不留行15g、土元10g、水蛭10g。 产后气血亏虚者:加黄芪30g、黄精30g、党参

10、30g、白术15g、首乌30g。,21,重点资料,2.外治法,外敷: 冰硝散(芒硝500g、冰片5g)。混合均匀,布袋装,包敷患肢,待湿即换,连用数日,待不再潮湿时可停用。此法用于急性期。,22,重点资料,熏洗: 常用药物:活血消肿洗药。 用法:煎汤趁热熏洗患肢,每日1次,每次3060分钟。 适用于慢性期。,23,重点资料,3.其他疗法,(1)手术治疗 发病急骤,病程在48小时之内,血栓局限于髂股静脉者,可实行股静脉取栓术,或应用取栓导管取栓术,术后应用抗凝剂和活血化瘀中药,以防止血栓再发。,24,重点资料,25,重点资料,(2)溶栓疗法,适应症:发病早期(114天)可用溶栓疗法。 常用药物:

11、有尿激酶、链激酶等。尿激酶2050万/日,加入盐水静滴,总量400600万。链激酶首次50万/次,加入生理盐水中,30分钟内静滴完毕。维持剂量10万/h,连续应用3天。 注意事项:用药期间,应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等,以防止发生出血。使用链激酶须先作过敏试验,用前30分钟应用地塞米松5mg静滴,以防发生过敏反应。,26,重点资料,(3)抗凝疗法 病程已超过5天,溶栓和手术取栓难于取得疗效者,或作为溶栓和手术取栓后的辅助治疗。此法不能溶解血栓,但可以预防血栓的滋长、蔓延和复发。常用肝素或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应用46天。 (4)祛聚疗法 可以稀释血液,减低血粘稠度,抑制血小板和红细胞聚集。常用药物有低分子右旋糖酐、阿司匹林、双嘧达莫等。多作为辅助性和预防性治疗。,27,重点资料,(5)活血化瘀药物静脉滴注疗法 丹参注射液2030ml,血塞通注射液0.5g,血栓通注射液10ml,川芎嗪80mg,维脑路通1g等静滴,每日1次,15天为1疗程。多用于病程较长者,作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