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三峡》学案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三峡》学案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三峡》学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并深入揣摩精致语言,品味意境。3、学习作者用心灵去体察自然万物的美。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揣摩精致语言,品味意境。资料超市:长江,我国的第一大河,全长 6300 余公里。它流经四川盆地东缘时冲开崇山峻岭,夺路奔流形成了壮丽雄奇、 举世无双的大峡谷长江三峡。 长江三峡,中国 10 大风景名胜之一,中国 40 佳旅游景观之首。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奉节的白帝城,东到湖北宜昌的南津关,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三段峡谷的总称,是长江上最为奇秀壮丽的山水画廊,全长 192 公里,也就是常说的 大三峡

2、。三峡是长江的华彩部分,现在的三峡既有大自然鬼斧神工造物之美,又具有人改造自然的人工之美, 2002 年 11 月 6 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最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03 年 10 月 26 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 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 137.4 米,10 月 31 日,坝前水位提高到 139 米。如此美丽的自然三峡就这样被历史分为两段:一段永远沉入水底,这是令人遗憾的;幸运的是还有另一段烙印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烙印在我们记忆中的, 除录像、光碟、图片外,文学作品中也保存了自然三峡的美丽。预习作业:1三

3、峡选自,作者是地理学家、散文家。2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叠嶂()曦月()溯()素湍()3课文描写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试找出相关的语句。第一课时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二、读通语句,疏通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2、同学自读课文。(要求细读课文,不读错字、漏字。边读边查,边翻译边理解。)自读练习:、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略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曦月:)沿溯阻绝(沿:)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虽:)第 1 页共 3 页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湍:)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解释下列词语的不同含义。自: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长:常有高猿长啸()巴东三峡巫峡长(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释义。略无阙处通,意思是。三、读准课文,研读探究1、指名朗读(把握好节奏)适时点评2、请一同学用自己话概述本文描写了三峡那些景观?(主要景观)3、 用山来描述三峡的山。用水来描述三峡的水。(结合课文,根据你的理解在横线处填上一个形容词。)4、男生读山,女生读水。集体朗读课文。5、以三峡导游的角色,借助书本的描写和三峡有关知识,说一段解说词。你想说:.6、研读探究课文作者为什么不按四季的顺序依次描写江水,而是先写夏季,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 ?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 ?作者并未细加描绘三峡的奇观,仅以寥寥数笔勾勒

5、三峡的山势,这样叙写有何用意 ?四、读好美文,品味语言。1、配乐,有感情朗读自己最喜欢的语句。2、用美,美在句式品析。(可从语言、景观、描写等角度入手)五、情境诵读,练习巩固。1、你能熟读课文,并背诵下来吗?让我们根据提示试一试吧,相信自己!、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略。重不见曦月。绝巘,悬瀑,飞漱,清荣峻茂,良多。故渔者歌曰:“。”第 2 页共 3 页、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即使骑上快马,驾着疾风,也没有这样快。在秋天,每到初晴的日子或下霜的清晨,树林和山涧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高山上的猿猴放声长啸,声音凄凉宛转。、播放三峡图片,默想相关语句,后背诵课文。六、小

6、结三峡以凝炼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壮丽景色。”有不少对大自然旖旎风光的描述,但其重点则是放在与“水”紧密相关之处,这是水经注与其他山水游记重要区别之所在。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仅用了不到 14 的篇幅直接勾勒三峡峰峦重叠的景观, 却以浓墨重彩描绘江水四季的变化以及与之相伴的万千气象。三峡是一篇描述流经三峡的长江之水四季变化及其带来沿江的壮丽景色的散文。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完成评价手册阅读探究部分。2、整理知识点,收集有关山水的诗文。附:本文重在写水,而水以夏季为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夏水”置于首位。 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荣峻茂“的盎然情趣

7、。故而合为一体描绘。前句是概述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情况下,船只因江水流速过急,不会冒险出发,但在“王命急宣”的情况下,船只一旦启航,便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是通过一般和特殊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性叙述,表现夏日的长江水势大,流速快。作者重点写山势,突出其“连”而“高”的特点,为下文写长江的水势和江水给两岸带来的四季景色作了铺垫。 正因为山势高峻,才使得夏季水势险恶, “沿溯阻绝”;正因为“重岩叠嶂”,才会出现“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奇景;正因为“两岸连山、略无阙处”,且难见“曦月”,才能使人在秋日倍感“林寒涧肃”,十分凄清。由此可以看出,作者写三峡,重在写“水”。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 以“素”、“绿”绘色,以“悬”、“漱”绘形。这些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在绘声,“长啸”、“凄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