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人教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必修2第2章第23节_第1页
高考人教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必修2第2章第23节_第2页
高考人教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必修2第2章第23节_第3页
高考人教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必修2第2章第23节_第4页
高考人教生物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必修2第2章第23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2、3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第2、3节基因在染色体上伴性遗传,高频考点突破,实验专题探究,基础自主梳理,命题视角剖析,即时达标训练,基础自主梳理,一、基因在染色体上 1萨顿的假说 (1)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 (2)原因: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关系。,平行,思考感悟 1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是萨顿运用什么方法得出的? 【提示】类比推理法。,摩尔根,性别,(4)理论解释: (5)实验结论:基因在_上。 (6)测定基因位置: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排列。,染色体,线性,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 在杂合子的细胞中,

2、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_,具有一定的独立性。 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位于_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_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_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非同源染色体,同源染色体上,非同源染色体,1概念:位于_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在遗传上总是和_相关联的现象。 2人类红绿色盲症 (1)提出者:道尔顿。 (2)相关基因型 正常男:_;正常女:XBXB;携带者女:_;色盲男:_;色盲女:XbXb。 (3)主要婚配方式,性染色体,

3、性别,XBY,XBXb,XbY,上图中父亲的红绿色盲基因随配子传给了女儿,但一定不会传给_。 上图中儿子的色盲基因一定是从他的_那里传来的。 (4)遗传特点 致病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是隐性基因。 男患者_女患者。 往往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 _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儿子,母亲,X,多于,女,3抗维生素D佝偻病 (1)相关基因型 正常男:XdY;正常女:_;患病男:XDY;患病女:_。 (2)遗传特点 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是_性基因。 女患者_男患者。 具有世代连续遗传现象。 _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4在实践中的应用:根据表现型判断生物的性别,以提高质量,促进生产。,XdXd,XD

4、XD、XDXd,显,多于,男,思考感悟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减数分裂时随性染色体分离,与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什么规律? 【提示】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高频考点突破,即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下列关于遗传方式及特点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解析:选C。伴Y染色体遗传病是由Y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女性因无Y染色体而不可能发病,所以也就无显隐性关系。,1首先确定是否是伴Y染色体遗传病 所有患者均为男性,无女性患者,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 2其次判断显隐性 (1)双亲正常,子代有患者,为隐性(即无中生有)。(图1) (2)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为显性(即有中生无)。(图2) (3)亲子代

5、都有患者,无法准确判断,可先假设,再推断。(图3),3再次确定是否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 (1)隐性遗传病 女性患者,其父或其子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图4、5) 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图6、7),(2)显性遗传病 男性患者,其母或其女有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图8) 男性患者,其母和其女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图9、10),4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推测 (1)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遗传 (2)若该病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特别提醒】判断是否是伴性遗传的关键是: (1)发病情况在雌雄性别中是否一致。 (2)是否符合伴性遗传的特点。,即

6、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2如图是人类遗传病系谱图,母亲是纯合体,该病的致病基因可能是() Y染色体上的基因 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A B C D 解析:选A。由于母亲是纯合体,经过分析,只有A是可能的。,实验专题探究,遗传实验题的处理 1解题思路:逆向思维 明确实验目的可能的实验结论可能的实验结果根据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2.设计实验的基本程序 (1)选用合适的亲本及交配方式。 (2)假设可能的结论。,(3)根据可能的结论写出相应的遗传图解,演绎推理得到可能的结果,特别注意结果是否有一定的区分度。 (4)根据推导的结果

7、逆向得出实验结论。 3实验方法的选择 (1)杂交法。 (2)自交法。,实战演练(专项提能,小试牛刀) 已知果蝇直毛和非直毛是由位于X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实验室现有未交配过的纯合的有繁殖能力的直毛雌、雄果蝇各一只,纯合的非直毛果蝇雌、雄各一只,请你通过一次杂交实验确定这对相对性状的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用遗传图解表示,并加以说明和推导。),答案:选用纯合直毛雌蝇与非直毛雄蝇杂交,命题视角剖析,关注生活实践 雄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Z,雌鸟的性染色体组成是ZW。某种鸟羽毛的颜色由常染色体基因(A、a)和伴Z染色体基因(ZB、Zb)共同决定,其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对应关系见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8、,(1)黑鸟的基因型有_种,灰鸟的基因型有_种。 (2)基因型纯合的灰雄鸟与杂合的黑雌鸟交配,子代中雄鸟的羽色是_,雌鸟的羽色是_。 (3)两只黑鸟交配,子代羽毛只有黑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_,父本的基因型为_。 (4)一只黑雄鸟与一只灰雌鸟交配,子代羽毛有黑色、灰色和白色,则母本的基因型为_,父本的基因型为_,黑色、灰色和白色子代的理论分离比为_。,【尝试解答】(1)64(2)黑色灰色(3)AaZBWAaZBZB(4)AaZbWAaZBZb332 【解析】(1)由题意及表中信息知,只有A、B同时存在时羽毛才表现为黑色,含A的基因型有AA、Aa两种,含B的基因型有ZBZB、ZBZb、ZBW

9、三种,故黑鸟的基因型可能有6种;同理,灰鸟的基因型有4种。 (2)纯合的灰雄鸟的基因型为AAZbZb,杂合的黑雌鸟的基因型为AaZBW,两者交配后产生的子代基因型为:AAZBZb(黑雄)、AaZBZb(黑雄)、AAZbW(灰雌)、AaZbW(灰雌)。,(3)由题意知,亲本基因型为黑雄A_ZBZ,黑雌A_ZBW,又知后代有白鸟(aa)出现,且无灰鸟(ZbZb、ZbW)出现,故母本的基因型为:AaZBW,父本的基因型为:AaZBZB。 (4)由题意知,亲本基因型为黑雄A_ZBZ,灰雌A_ZbW,又知后代有白鸟(aa),灰鸟(ZbZb、ZbW)出现,故母本的基因型为AaZbW,父本的基因型为AaZB

10、Zb,子代中,黑色的概率为:3/4A1/2ZB_3/8,灰色的概率为3/4A_1/2Zb_3/8,白色的概率为:1/4aaZW(ZZ)1/4。故 黑色灰色白色332。,遗传病类型和判断及概率计算 人类遗传病的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患病看女病,女病父正为常隐。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女性,女正父患为常显。父传子,子传孙,一传到底为伴Y,母病子女全病为细胞质遗传。,(2010年高考江苏卷)遗传工作者在进行遗传病调查时发现了一个甲、乙两种单基因遗传病的家系,系谱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所有概率用分数表示):,(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_。 (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_。 (3)如果4、6不携

11、带致病基因,按照甲、乙两种遗传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请计算: 双胞胎(1与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 双胞胎中男孩(1)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女孩(2)同时患有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是_。,【思路点拨】解决问题应抓以下关键点: 关键点 (1)图中4、6不带任何致病基因。 (2)判断该遗传病的类型。 (3)准确计算患病概率。 【尝试解答】(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2)伴X显性遗传 (3)1/12961/360,【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3和4正常而女儿8患甲病,分析可知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从3男性患者有一个正常的女儿9、男性患者5有三个正常的女儿而其母亲正常分析得出

12、,乙病的遗传方式不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因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中的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全部是患者;设控制甲病的基因为A、a,则3基因型为Aa的概率为2/3,题目已经给出4基因型为AA,,则1为Aa的概率为1/3,同理可推导出2为Aa的概率也是1/3,那么,1与2同时患有甲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31/31/4)21/1296;乙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伴Y染色体遗传,1患甲病的概率为1/36,患乙病的概率为1,则同时患两种遗传病的概率为1/36;女孩(2)不可能患乙病,所以2不可能同时患两种病。,混淆“男孩患病”与“患病男孩”的概率问题 (1)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如果控制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

13、染色体上,由于常染色体与性染色体是自由组合的,在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概率时遵循以下规则: 男孩患病率患病孩子的概率; 患病男孩概率患病孩子概率1/2。,(2)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病 如果控制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由于该性状与性别联系在一起,所以在计算“患病男孩”与“男孩患病”概率时遵循:伴性遗传规律,即从双亲基因型推出后代的患病情况再按以下规则: 患病男孩的概率患病男孩在后代全部孩子中占的概率; 男孩患病的概率后代男孩群体中患病者占的概率。 X、Y染色体同源区段和非同源区段与伴性遗传的关系模糊不清,(1)人的性染色体上不同区段图析: 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图中片段),该

14、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基因;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图中的1、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基因。,(2)基因所在区段位置与相应基因型对应关系,自我挑战1.人的正常色觉(B)对红绿色盲(b)是显性,为伴性遗传;褐眼(A)对蓝眼(a)是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有一个蓝眼色觉正常的女子与一个褐眼色觉正常的男子婚配,生了一个蓝眼红绿色盲的男孩。 (1)这对夫妇生出蓝眼红绿色盲男孩的概率是多少? (2)这对夫妇再生出一男孩患红绿色盲蓝眼的概率是多少?,2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和非同源区(、)(如图所示)。由此可以推测() A片段上有控制男性性别决定的基因 B片段上某基因控制

15、的遗传病,患病率与性别有关 C片段上某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者全为女性 D片段上某隐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 【尝试解答】_B_,即时达标训练,解题方法指导(4) 探究基因位置的方法,1探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 (1)在已知显隐性性状的条件下,可设置雌性隐性性状个体与雄性显性性状个体杂交。,(2)在未知显性性状(或已知)条件下,可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 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若正反交结果不同,则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2探究基因位于细胞核还是位于细胞质 (1)实验依据:细胞质遗传具有母系遗传的特点,子代性状与母方相同。因此正、反交结果不相同,且子代性状始

16、终与母方相同。 (2)实验设计:设置正反交杂交实验 若正反交结果不同,且子代始终与母方相同,则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反交结果相同,则为细胞核遗传。,【特别关注】 (1)伴性遗传和细胞质遗传的正反交结果都会出现不同,但细胞质遗传产生的子代总是与母方性状相同,而伴性遗传则不一定都与母方相同。 (2)设置隐性雌和显性雄个体杂交还可判断基因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还是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即时应用(随学随练,轻松夺冠) 1(2011年北京海淀区抽样)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

17、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上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A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B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C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解析:选B。由于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可确定突变型性状为显性性状。B选项中野生型(雌)突变型(雄)的后代中如果雌鼠均为突变型,而雄鼠均为野生型,则这种突变在X染色体上;后代中如果无论雌雄均有野生型和突变型,则这种突变在常染色体上。,2(2011年合肥高三第一次检测)已知果蝇的黑身与灰身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长硬毛与短硬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

18、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现有两只亲代果蝇杂交,所得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数量如下:,根据上面的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果蝇的黑身与灰身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理由是_。如果你的判断正确,那么用上表中一个灰身雌果蝇与一个灰身雄果蝇杂交,理论上应出现什么结果?_。 (2)果蝇短硬毛的遗传方式是_。 A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B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CX染色体显性遗传 DX染色体隐性遗传,如果给你提供长硬毛雌果蝇、长硬毛雄果蝇、短硬毛雌果蝇、短硬毛雄果蝇,你将如何通过一次杂交对上述判断加以验证?(只要求写出你的遗传图解) (3)写出产生表中果蝇的双亲的基因型:_;这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和

19、基因型分别有多少种?_。,解析:(1)子代中灰身与黑身出现31的分离比,且子代性状表现与性别不相关联,因此灰身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AaAa;若选取子代中一个灰身雌果蝇与一个灰身雄果蝇杂交,选出的杂交组合有AAAA、AAAa或AaAa,因此杂交子代的结果为全部灰身或灰身与黑身呈现31的分离比。(2)子代中长硬毛与短硬毛出现31的分离比,且短硬毛均为雄性,因此长硬毛为显性性状,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亲本的基因型为XBXbXBY;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验证方法是取隐性雌性与显性雄性杂交,即短硬毛雌果蝇与长硬毛雄果蝇杂交。,(3)双亲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AaAa产生

20、的后代中有2种表现型,3种基因型,XBXbXBY的后代有3种表现型,4种基因型,因此表现型共6种,基因型共12种。,答案:(1)灰身子代中,灰身与黑身呈现出31的分离比全是灰身或者灰身与黑身呈现出31的分离比 (2)D 亲代: XbXbXBY 子代: XBXbXbY 雌果蝇雄果蝇 均为长硬毛均为短硬毛 (3)AaXBXbAaXBY6和12,3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不同染色体上的基因在群体中所形成基因型的种类不同,如图为果蝇XY染色体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若控制某性状的等位基因A与a位于X染色体区上,则该自然种群中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型有_种。 (2)若等位基因A与a位于常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与b位于X染色体区上,则这样的群体中最多有_种基因型。 (3)在一个种群中,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A与a位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上(如图所示),则该种群雄性个体中最多存在_种基因型,分别是_。,(4)现有若干个纯合的雌雄果蝇,已知控制某性状的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区段),请补充下列实验方案以确定该基因的位置。 实验方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