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第五单元_第1页
八年级第五单元_第2页
八年级第五单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综合测试题(总分60)年级 姓名 成绩 一、 积累运用(19分)1 ,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无题)(1分)2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1分)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乐天”指的是谁?他是哪一朝代的诗人? (1分)4陶渊明写过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以“”自况。(1分)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水调歌头”是名。(1分)6与朱元思书是一篇,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1分)7水调歌头中表达美好祝愿的语句:_,_。 “此事古难全”里的“此事”是指: , 。(2分)8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人生哲理,给人以鼓舞的句子:_,_。(1分)9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一

2、诗中与杜甫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1分)10、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1分)A、 衔觞(shng) 黔娄(lu) 晏如(yn) 宫阙(qu)B、 媵人(yng) 烨然(y) 绮户(q) 叱咄(ch)C、 曳屣(y) 缊袍(yn) 负箧(qi) 皲裂(jn)D、 惶恐(hung) 嗜好(sh) 寥落(lio) 箪瓢(chn)11、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1分)A、 四支僵劲不能动B、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C、 同舍生皆被绮绣D、 策之不以其道12、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1分)A、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青白色)B、

3、左佩刀,右备容臭(香气)C、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等候)D、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酒杯)13、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2)性嗜酒( )(3)或置酒而招之( ) (4)无冻馁之患( )(5)言和而色夷( ) (6)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7)援疑质理( ) (8)兹若人之俦( )14、对下列各句朗读的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1分)A、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B、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15、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1分)A、五柳先生传陶渊明

4、集陶渊明晋朝B、送东阳马生序宋学士文集宋濂清朝C、马说韩愈文选韩愈唐朝D、与朱元思书艺文类聚吴均南朝二、 阅读品味阅读(二)阅读韩愈的马说文,并回答问题。(26分)1、有“/”标出下面句子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1) 安 求 其 能 千 里 也?(2) 食 之 不 能 尽 其 材。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4分)(1) 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 )(2)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 策之不以其道( )(4) 一食或尽粟一石( )3、下面各组加点字词的意思或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1分)A、 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 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C、 鸣

5、之而不能通其意环而攻之而不胜D、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4、本文托物寓意,文中的“千里马”喻指人才,“伯乐”喻指 而将愚妄浅薄的封建统治者比作“ ”。(2分)5、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匹骨瘦如柴的老马拉着盐车上山坡,气直喘,汗直流,竭尽全力还是拉不上去。赶车的人吆喝着,用鞭子狠狠地抽打它这时,一个路过的相马的人看见了,心疼得流下泪,急忙脱下衣裳披在瘫倒在地的老马身上。老马睁开眼,看到相马人,眼睛一亮,长嘶一声而逝。请你展开想像,写出老马临死前想对相马人表达的意思。(100字内)(2分) 7 “以”字的意思和用法与“不以千里称也”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1分)A策之不以其道 B以俟乎观人风者者焉

6、C固以怪之矣 D不以善小而不为 8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的正确理解是: (1分)9这段文字选自_朝_的马说(2分)10文中“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一句话强调了_的作用。在今天,如果你的才华不能被发现完全可以_(用文段外成语填空)(2分)11韩愈认为“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同意他的观点吗?请说说自已的看法。(广西中考题)(2分) 12你能从选文外再写出一句有关人才的名言警句吗? (1分) 13下面句子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1分)A虽有千里之能安求其能千里也B其真无马邪策之不以其道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环而攻之而不胜D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学而时习之14、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

7、是: (1分) 15、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1分) 16、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1分) 17、全文的主旨句是: (2分) 阅读(三)(15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

8、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3分)无从致书以观 援疑质理 硕师烨然若神人 走送之 色愈恭,礼愈至 2、翻译句子为现代汉语。(4分)(1)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3、“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的原因是什么?(2分)4、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

9、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语句回答)(2分) 5、作者从哪几方面谈自己刻苦学习经历的?(2分) 6、作者在求学过程中付出了无比的坚信,其中最让你感动的地方是什么?试结合今天学习环境,谈谈你的体会。(2分) 母 亲 的 鞋 架澜 涛夜深了,下了整整一天的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母亲从我的记忆深处蹑手蹑脚地走出她的小房随着职务的提升,不仅工作忙碌,应酬也多了起来,我回家再无规律。妻子渐渐习惯了,我每每回家太晚,她抱怨几句便不再理睬我。一次深夜回家,看到母亲在她的房门口,显然是在等我。我带着责备地说她:“娘,不用惦记我。您这么大年纪了,该多休息。

10、”母亲结巴着说:“娘知道,娘担心你”那以后,再没有看到母亲等在房门口。母亲只有我这么一个儿子,因为父亲早亡,我结婚后,母亲便跟着我和妻子同住。只有小学文化的母亲,牵挂着我爱着我,却最大限度地给我飞翔的自由。这一天,夜里回到家门口时,屋里传来了清脆的钟声-是大厅墙上老式挂钟报时的声音。抬手看看表,12点。“她们应该都睡了吧。”我想着,轻手轻脚地开门关门,脱鞋进房间第二天吃早饭时,母亲突然对我说:“你昨天晚上怎么回来那么晚?都12点了吧?这样不好”我一下愣住了,不知道母亲怎么会这么清楚。我边往母亲的碗里夹菜,一边敷衍着:“娘,我知道了。”以后,每次我回家晚了,第二天母亲总会大概地说出我回家的时间,

11、但不再多说什么。我知道-母亲是在提醒我别回家太晚,提醒我不能对家过于疏淡。而我心头的疑问也越来越大:我每次晚归,母亲是怎么知道的呢?母亲在她43岁那年,因为一场意外,双眼失明,此后便一直生活在无光的世界。那晚,我又是临近12点才回到家中。因为酒喝的太多,我没有回房间睡觉,悄悄地去了阳台,想吹吹风,清醒一下。站了一会,大厅又传来报时的钟声,十二下,清脆而有节奏感,我开始踱回房间。刚到门口,我呆住了,在月光下,母亲正俯身在鞋架前,摸索着鞋架上的一双双鞋-她拿起一双放到鼻子前闻一闻,然后放回去,再拿起另一双直到闻到我的鞋后,才放好鞋,直起身,转回她的房间。原来,母亲每天都是等待我的回来,为了不影响我

12、和妻子,她总是凭借鞋架上有没有我的鞋来判断我是否回到家中,总是数着挂钟的钟声来确定时间。而她判断我的鞋子的方法竟然是依靠鼻子闻。我的泪水悄然滑出眼眶。我已经习惯以事业忙碌为借口疏淡了对母亲的关心,但母亲却像从前一样时刻牵挂着我。一万个儿子的心能不能抵得上一位母亲的心呢?那以后,我努力拒绝一些应酬,总是尽量早回家。因为我知道,家中有母亲在牵挂着我。母亲是63岁时病逝的,她去世后,我依然保持着早回家的习惯。我总感觉,那清朗的月光是母亲留下的目光,每夜都在凝视着我。又是深夜,下了整整一天的秋雨还在淅淅沥沥地敲打着楼外的玻璃窗,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母亲从我的记忆深处蹑手蹑脚地走出她的小房,走到鞋架前,弯下腰来1、“我呆住了,在月光下,母亲正俯身在鞋架前,摸索着鞋架上的一双双鞋-她拿起一双放到鼻子前闻一闻,然后放回去,再拿起另一双直到闻到我的鞋后,才放好鞋,直起身,转回她的房间。”(8分)请你从描写方法和内容上赏析上段语句。(4分) 此时此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