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第1课时糖类课件苏教版.ppt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第1课时糖类课件苏教版.ppt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第1课时糖类课件苏教版.pptx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第1课时糖类课件苏教版.pptx_第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化学专题5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糖类油脂第1课时糖类课件苏教版.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课时糖 类,专题5 第一单元 糖类 油脂,1.了解糖类的概念、分类及结构特点。 2.能够掌握糖类重要代表物葡萄糖、蔗糖、淀粉和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3.学会淀粉水解程度的检验方法。,目标导航,基础知识导学,重点难点探究,随堂达标检测,栏目 索引,一、 糖类的组成和分类 1.概念 糖类是 。 2.组成 糖类是由 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答案,基础知识导学,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C、H、O,3.分类 根据糖类能否水解以及水解后的产物,糖类可分为 、 和 。 和多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水解生成单糖。 (1)单糖: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不能

2、进一步水解的糖。 按分子中所含碳原子数的多少单糖分: 等。 按照与羰基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的情况不同,单糖分为 ;最简单的醛糖是 。 (2)低聚糖:由不到 缩合形成的糖类化合物,彻底水解后得到 ;其中以 最常见,二糖又以 、麦芽糖、 、纤维二糖等最普遍。 (3)多糖:1摩尔糖水解后能生成多摩尔单糖的糖。纤维素和 是最常见的 多糖,用 表示。,单糖,低聚糖,多糖,低聚糖,答案,丙糖、丁糖、戊糖、己糖,醛糖、酮糖,甘油醛,20个单糖,单糖,二糖,蔗糖,乳糖,淀粉,(C6H10O5)n,答案,议一议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1)CH2OHCHOHCHO、CH2OH(CHOH)3CHO、C

3、H2OH(CHOH)2CH2OH均属于单糖。 答案不正确。单糖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CH2OH(CHOH)2CH2OH不属于单糖。,答案,(2)糖类的分子组成都可以用Cn(H2O)m来表示,组成符合Cn(H2O)m的有机物一定属于糖类。 答案不正确。大多数糖类的组成可以用通式Cn(H2O)m表示,其中m和n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通式的使用有一定的限度,少数糖类不符合通式,如脱氧核糖(C5H10O4)、鼠李糖(C6H12O5)等; 少数符合糖类通式的物质不是糖类,如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等。 (3)葡萄糖是单糖的原因是它在糖类物质中含碳原子数最少。 答案不正确。葡萄糖

4、是单糖的原因是葡萄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答案,二、葡萄糖与果糖 1.结构,从组成和结构上看,葡萄糖和果糖互为 。,C6H12O6,C6H12O6,CH2OH(CHOH)4CHO,OH、CHO,多羟基醛,多羟基酮,同分异构体,答案,2.物理性质,无,无,有,有,易,稍溶,答案,3.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及用途 (1)化学性质: (2)用途:葡萄糖用于制镜业、糖果制造业、医药业,可为体弱和低血糖患者补充营养。,还原,加成,CH2OH(CHOH)4CH2OH,酯化,议一议 依据下列实验及数据,推导出葡萄糖的分子结构:,答案,已知:两个羟基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是不稳定的,OH与C=C直接相连不稳定。 答案n(

5、C)0.06 mol,n(H)0.12 mol,n(O)0.06 mol,得最简式为CH2O 1 mol葡萄糖有:n(C)6 mol, n(H)12 mol,n(O)6 mol,得葡萄糖分子式为C6H12O6 1 mol葡萄糖中有5 mol羟基 葡萄糖中有醛基 葡萄糖的碳链为直链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答案,三、二糖 1.形成 由两个单糖分子之间脱去一分子水形成。 2.常见的二糖 常见的二糖有 、 、 、 ,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分子式为 。,蔗糖,麦芽糖,乳糖,纤维二糖,C12H22O11,答案,3.性质 (1)银镜反应:能发生银镜反应的常见二糖有 。 (2)水解反

6、应:蔗糖在硫酸催化下会水解生成 和 。 麦芽糖、纤维二糖水解后都只得到葡萄糖,乳糖水解后则得到 和 。麦芽糖、纤维二糖性质存在明显不同: 有甜味且能被人体水解,而 无甜味且不能被人体水解。,麦芽糖、乳糖 、纤维二糖,葡萄糖,果糖,半乳糖,葡萄糖,麦芽糖,纤维二糖,议一议 1.蔗糖和麦芽糖有何异同点,请填写下表,答案,不含,非还原性,含有,还原性,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也不能还原新制的Cu(OH)2,能发生银镜反应,能还原新制的 Cu(OH)2,葡萄糖和果糖,葡萄糖,甘蔗,淀粉,答案,2.某同学进行蔗糖的水解实验,并检验水解产物中是否含有葡萄糖。他的操作如下:取少量纯蔗糖加水配成溶液;在蔗糖溶液中加

7、入35滴稀硫酸;将混合液煮沸几分钟,冷却;在冷却后的溶液中加入银氨溶液,再水浴加热。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其原因是什么?上述过程中稀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实验结果没有银镜产生是因为煮沸水解的产物中没有加碱中和其酸性,因为银镜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稀硫酸在蔗糖水解的过程中作催化剂。,答案,四、淀粉和纤维素 1.淀粉,(C6H10O5)n+nH2O nC6H12O6,胶状淀粉糊,遇碘变蓝,C6H12O6 2C2H5OH+2CO2,答案,2.纤维素,不溶于,(C6H10O5)n+nH2O nC6H12O6,醇羟基,硝化,醋酸,粘胶,铜氨,答案,制备硝化纤维的化学方程式:,。,议一议 1.淀粉和

8、纤维素都属于糖类,所以食用淀粉和纤维素均可以为人体提供营养,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答案不对。纤维素虽然属于糖类,但在人体内不能消化,因为人体内没有能消化纤维素的酶。 2.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淀粉、纤维素的通式都是(C6H10O5)n,所以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 ) (2)淀粉、纤维素均是高分子化合物,所以它们均为纯净物( ),返回,答案,一、葡萄糖与果糖的结构与性质,重点难点探究,1.葡萄糖的结构与性质 (1)葡萄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实验式为CH2O,符合该实验式的物质还有:甲醛(HCHO)、乙酸(CH3COOH)、甲酸甲酯(HCOOCH3)等。 (2)葡萄糖分

9、子中含有CHO和OH,具有醛和醇的性质,可以发生氧化、还原和酯化等反应。,氧化反应,相关视频,加成反应 葡萄糖可与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己六醇: CH2OH(CHOH)4CHOH2 CH2OH(CHOH)4CH2OH (3)酯化反应 1 mol葡萄糖可与5 mol乙酸反应生成五乙酸葡萄糖酯。 (4)氧化反应 C6H12O6(s)6O2(g) 6CO2(g)6H2O(l) 1 mol葡萄糖完全氧化,放出约2 804 kJ的热量,是人体内的重要供能物质。,(5)发酵 C6H12O6 2CO22C2H5OH 2.果糖的结构与性质 (1)果糖的分子式为C6H12O6,结构简式为 ,无醛基。 (2)果糖的

10、化学性质 酯化反应; 加成反应(催化加氢)。,解析答案,例1下列有关葡萄糖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能加氢生成六元醇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能与醇发生酯化反应 D.能被氧化为CO2和H2O 解析葡萄糖的结构简式为CH2OH(CHOH)4CHO,其分子中含有5个醇羟基和1个醛基。 有醛基,可与氢加成能生成己六醇,与银氨溶液反应可生成银镜; 有醇羟基,可与羧酸反应生成酯; 由C、H、O元素组成,能被氧化为CO2和H2O。,C,葡萄糖的结构和性质,解题反思,解析答案,变式训练1以葡萄糖为原料经一步反应不能得到的是() A.乙醛 B.二氧化碳 C.己六醇 D.葡萄糖酸 解析葡萄糖与H2发生加成反应

11、可生成己六醇,经氧化可生成CO2或葡萄糖酸。,A,二、淀粉的水解程度及水解产物的检验 1.实验原理 淀粉在酸作用下发生水解反应最终生成葡萄糖,反应物淀粉遇碘变蓝色,不能发生银镜反应;产物葡萄糖遇碘不变蓝,能发生银镜反应。 2.淀粉水解的化学方程式 (C6H10O5)nnH2O 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3.实验步骤 碘水 现象B,4.实验现象及结论 5.淀粉水解程度不同时得到溶液中的物质也不同,不水解时是淀粉;部分水解时是淀粉、葡萄糖;完全水解时是葡萄糖。,相关视频,淀粉的水解程度及水解产物检验时的注意事项 (1)验证水解产物时,首先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后再进行实验。 (2)要

12、验证混合液中是否还有淀粉应直接取水解后的混合液加碘水,而不能在加入NaOH溶液中和后再加碘水,因碘水与NaOH溶液反应。,特别提醒,例2某学生设计了四个实验方案,用以检验淀粉的水解情况。 方案甲:淀粉液 水解液 中和液 溶液变蓝。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方案乙:淀粉液 水解液 无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尚未水解。 方案丙:淀粉液 水解液 中和液 有银镜现象。 结论:淀粉已经水解。,方案丁:淀粉液 结论:淀粉部分水解。 根据上述操作现象,回答设计、结论是否正确。然后简要说明理由。 (1)方案甲 。 (2)方案乙 。 (3)方案丙 。 (4)方案丁 。,解析答案,解析在具体设计实验时,要注意两点:在检

13、验葡萄糖存在时,加银氨溶液之前,要加碱中和溶液中的硫酸,否则银氨络离子要被破坏; 检验淀粉存在时,不能是碱性溶液,因为碘能与NaOH反应,因此水解液可以直接加碘水检验,不必先中和。 若淀粉水解完全时,则在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不会出现蓝色; 若淀粉尚未水解时,则加入银氨溶液,水浴加热,溶液不会出现银镜反应; 若淀粉正在水解中,则既要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在,又要用银氨溶液检验有无葡萄糖或麦芽糖的存在。,解析答案,答案(1)设计和结论都不正确。设计不正确是因加入NaOH溶液呈碱性后,加入I2,I2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没有I2存在,不能证明淀粉是否存在;结论不正确是因为若淀粉部分水解,溶液中也会有淀

14、粉存在 (2)设计和结论都不正确。因为在酸性条件下,加入的银氨溶液被破坏,不能与葡萄糖发生银镜反应。按方案乙的设计,无银镜现象,淀粉可能是完全水解了也可能是部分水解了或完全未水解 (3)设计和结论都正确。按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有银镜现象,说明淀粉已水解生成了葡萄糖 (4)设计和结论都正确。按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淀粉变蓝又有银镜现象,说明既有淀粉又有葡萄糖,解析答案,变式训练2向淀粉溶液中加入少量稀H2SO4,并加热使之发生水解。为测定水解的程度,需下列试剂中的:NaOH溶液银氨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碘水BaCl2溶液,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解析检验淀粉水解程度时,检验淀

15、粉应用碘水; 检验产物时应加NaOH溶液中和至碱性,再用新制Cu(OH)2悬浊液或银氨溶液检验。,C,三、几种常见糖类的比较,解析答案,例3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甲酸甲酯蔗糖葡萄糖麦芽糖 A. B. C. D. 解析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有机物结构中含有醛基; 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有卤代烃、酯及低聚糖或多糖等。 甲酸甲酯中有CHO和COO,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发生水解反应; 蔗糖能发生水解反应,但无CHO; 葡萄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但不能水解;麦芽糖能发生银镜反应,也能发生水解反应。,A,(1)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其分子结构中必含有CHO,但不一定属于

16、醛类。目前已学过的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等。 (2)能发生水解反应的物质主要有卤代烃、酯、蔗糖、麦芽糖、淀粉、纤维素等。卤代烃在碱性条件下水解,酯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均能水解,其中碱性条件下水解趋于完全,蔗糖、麦芽糖在稀硫酸作催化剂条件下能水解。此外可溶性的酚盐、羧酸盐等也可发生水解,使溶液呈碱性。例如:CH3COONaH2OCH3COOHNaOH。,解题反思,变式训练3关于淀粉和纤维素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两者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相同 B.两者实验式相同,通式相同,互为同分异构体 C.两者都属于糖类,与新制Cu(OH)2共热都无砖红色沉淀

17、生成 D.两者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淀粉遇I2变蓝色,而纤维素不能 解析淀粉和纤维素属于多糖,都能水解,且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A正确; 淀粉与纤维素的通式均为(C6H10O5)n,但由于n值不同,分子式不同,所以不是同分异构体,B不正确; 淀粉和纤维素均无醛基,与新制Cu(OH)2不反应,C正确; 纤维素遇I2不变蓝色,D正确。,B,返回,解析答案,1,2,3,4,5,解析答案,随堂达标检测,1.对于糖类化合物的概念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化合物 B.是碳和水的化合物,又称碳水化合物 C.有甜味的物质 D.一般是多羟基醛或多羟基酮及它们的脱水缩合物 解析含有C、H

18、、O三种元素的有机物不一定是糖类,A选项错误; 并不是所有的糖类都可以写成Cm(H2O)n的形式,B选项错误; 有甜味的物质不一定是糖类,C选项错误。,D,1,2,3,4,5,解析答案,2.用从食品店购买的蔗糖配成溶液,做银镜反应实验,往往能得到银镜,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蔗糖本身具有还原性 B.蔗糖被还原 C.实验过程中蔗糖发生水解 D.在生产和贮存过程中蔗糖有部分水解 解析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其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说明它有部分发生了水解。,D,1,2,3,4,5,解析答案,3.下列反应中能用于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的是() A.加金属钠看是否有氢气放出 B.与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共热,观察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 C.与醋酸和浓H2SO4共热,观察是否有果香味物质生成 D.加入酸性KMnO4溶液,看溶液是否褪色 解析检验葡萄糖可利用其分子结构中含有醛基,将其与新制的Cu(OH)2悬浊液混合后共热,看是否有砖红色沉淀生成来判定,当然也可借助银镜反应来检验葡萄糖。,B,1,2,3,4,5,解析答案,4.米酒既有酒味又有甜味,其中甜味来源的途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