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体的认识》教材分析_第1页
《长方体的认识》教材分析_第2页
《长方体的认识》教材分析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标解读 一、课标要求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通过实例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厘米3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

2、某些实物(如土豆等)体积的测量方法”。 二、课标内容解读 本单元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一些简单的立体图形,能够识别长方体、正方体的基础上,系统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有关知识。本单元教学内容包括: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容积)、体积(容积)单位及名数换算。(一)充分运用动手操作、实验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建立表象,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本单元概念多,且这些概念都比较抽象、难理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书本实验、操作等活动素材,通过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立体图形形状及动手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做长方体框架认识长方体的特征,通过把长方体、正方体沿棱剪开成展开图,加深

3、理解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概念,通过“乌鸦喝水”实验感知物体占有空间,理解体积概念,通过观察1厘米3、1分米3体积单位的大小,用3根长1 m的木条做成一个互成直角的架子放在墙角,感受1米3有多大,再列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相当于上述这些体积单位等大量的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及相关习题的练习,帮助学生体悟、理解长方体、正方体的特征与表面积、体积(容积)概念的含义,建立体积(容积)单位的表象,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二)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及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过程中,既巩固、深化了所学知识,又同时提高了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

4、力。因为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所以要探索、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而掌握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又是为了解决更多、更灵活的生活实际问题。这之间,无论是教学理念、教学行为、教学环节等都环环相扣,练习与解决问题相互融合。 长方体和正方体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学段目标”的“第二学段”中提出:“探索一些图形的形状、大小和位置关系,了解一些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初步形成数感和空间观念,感受符号和几何直观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课程内容”的“第二学段”中提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及其展开图”“通过实例

5、了解体积(包括容积)的意义及度量单位(米3、分米3、厘米3、升、毫升),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感受1米3、1厘米3及1升、1毫升的实际意义”“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及表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某些实物(如土豆等)体积的测量方法”。 长方体和正方体重难点突破 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理解表面积、体积、容积概念,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体积的计算方法,建立体积、容积单位表象,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突破建议:1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利用学生熟悉的教学资源,通过指、摸、比、剪、倒、估等操作、实验活动,认识长方体、正方体特征,建立体积、容积单位

6、表象,培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1)在认识长、正方体特征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经验,重点研究“棱”的特征。学生在第一学段已接触过长、正方体,对长、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及每个面是什么形状都能很快地概括出来,而对于“棱”及它的特征则是第一次接触,因此,应将对“棱”的研究作为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用细木条和橡皮泥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的活动,发现长方体棱的特征:12条棱一般可分为三组,每组4条,长度相等;相交于同一个顶点的3条棱一般情况下长度不等,并由此引出长、宽、高概念。(2)重视对表面积、体积(容积)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长、正方体沿棱剪开、展开,在展开后的图形上标上“上”

7、“下”“前”“后”“左”“右”,便于学生把展开后的每个面与展开前的每个面一一对应,这样把长、正方体的展开图与表面积的概念教学相结合,不仅加强几何直观,更利于学生对表面积概念的理解。体积对学生来说更是一个全新的概念,且学生对“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这句话的理解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教学时要充分利用故事、实验、比较等方法,让学生切实感悟到物体占有空间,理解体积含义。(3)本单元体积、容积单位的认识 ,不仅要让学生理解单位的含义,更要关注实际表象的建立。不仅要让学生知道“棱长1 cm的正方体,体积是1 cm3,也要让学生建立1 cm3、1 dm3、1 m3 、1 L、1 mL等单位的实际表象。同时,还要

8、重视活动体验。如容积与容积单位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将一瓶矿泉水倒入纸杯,看看能倒满几杯,估计几杯水大约是1 L等活动,体验500 mL、200 mL、100 mL、1 L的液体大约有多少,建立起容积观念。2以概念理解为支撑点,探究表面积、体积计算方法,理解计算公式的意义。表面积、体积的概念,是学习长方体、正方体表面积、体积计算公式的基础。如表面积计算方法,应着眼于对表面积概念的理解:长方体(或正方体)的表面积指长方体(或正方体)6个面的总面积。基于这样的理解,学生在自主探索表面积计算方法时,自然想到把6个面面积相加,也可以根据长方体特征,求出其中一组三个面的面积再乘2。有了上面的基础,学生就不难

9、理解这一公式:,不仅仅是乘法分配律的运用,而是图形特征的具体体现。同样,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也应着眼于体积概念的理解:求一个物体的体积,就是求这个物体中含有多少个体积单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1 cm3的正方体摆出不同的长方体,通过观察所摆长方体体积与其长、宽、高的关系,推导出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运用“每排的个数、排数、层数”来解释体积计算公式的含义,从而理解长方体体积计算为什么用“长宽高”,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3结合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巩固、加深对所学概念、公式的理解,提高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单元各部分知识的学习中,都注重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书本练习资源,巩固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如在认识长方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