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中语文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2.4声情并茂_押韵和平仄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x_第1页
2018年高中语文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2.4声情并茂_押韵和平仄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x_第2页
2018年高中语文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2.4声情并茂_押韵和平仄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x_第3页
2018年高中语文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2.4声情并茂_押韵和平仄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x_第4页
2018年高中语文第二课千言万语总关“音”2.4声情并茂_押韵和平仄课件新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有一次苏轼专程上门拜访秦观。秦观的家人告诉苏轼,他外出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那里去了。于是苏轼写信询问他的情况。秦观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给苏轼。信上的14个字排成一圈: 暮 已赏 时花 醒归 微去 力马 酒如 飞,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其内容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文字处理技巧高超。,汉语的诗歌具有音乐美的特点,主要是因为诗歌的押韵和平仄,汉语诗歌的对仗又使它具有了对称美的特点。本节探讨了诗歌

2、的分类、押韵、平仄和对仗的一般知识。,1.格律诗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提示:(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2)押平声韵;(3)每句的平仄都有规定;(4)每首在规定的位置都要对仗。,2.绝句和律诗的押韵是如何规定的? 提示:绝句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以押韵居多。第二句和第四句则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不能换韵。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律诗的第一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若押韵,可押邻韵;若不押韵,限用仄声字。诗的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不能换韵。除首句外的奇数句,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3.五言诗的两种基本平仄格式是什么? 提示:有

3、“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和“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两种基本格式。,4.什么叫“对仗”? 提示:格律诗不但上下句的字数要相等,而且相对字的意义、词类、平仄也都要一一相对,这就是对仗。对仗一般用在颔联和颈联。 5.诗歌的对仗类型有哪些? 提示:一是“工对”,不仅对仗用词的词类要相同,而且还必须是意义上属于同一个大类的词。二是“宽对”,即同类的词(词组)相对,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即可。三是“借对”,即诗中用了一个词语的甲义,同时借用它的乙义与另一联中的词语相对。四是“串对(流水对)”,即前后两句的意义相连,就像是连续说下来的一句话。,1,2,3,4,5,6,7,8,9,10,

4、一、基础巩固 1.从格律上看,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其中古体诗又称“古诗”或“”;近体诗又称“”,在用韵、平仄、对仗方面都有要求,主要以为代表。 答案:古风今体诗律诗,1,2,3,4,5,6,7,8,9,10,2.古人把律诗的第一、二句叫“”,第三、四句叫“”,第五、六句叫“”,第七、八句叫“”。对仗一般用在和。 答案: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颔联颈联,1,2,3,4,5,6,7,8,9,10,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韵和谐的一项是() (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置

5、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 白云缭绕,层林叠翠 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 B. C. D.,1,2,3,4,5,6,7,8,9,10,解析:两句中选,因为后文是四字句式,为了对称应选;另外从最后一句“美景尽览”看,“美景”指前面内容,那就不指“俯瞰”,也应选。两句选,两句句式相同,但从押韵的角度看应选;另外,从“山”到“林”,是正常顺序,“白云缭绕”应是对“山林”的缭绕,所以也应选,“白云”在最后。 答案:D,1,2,3,4,5,6,7,8,9,10,4.选出填入横线处最贴切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江中看月作 清袁枚 江风送月海门东,人到江心月正中。,一船鸡犬欲腾空。帆如云气吹将灭,灯近银河色不红。如

6、此宵征信奇绝,三更三点水精宫。 A.半树佛花香易散 B.万里鱼龙争照影 C.二月郊行最有情D.三千组练挥银刀 参考答案:选B。理由:这是一首律诗,所要填写的是颔联的一句。根据律诗对仗的原则,颔联应对仗,第四句“一船鸡犬欲腾空”是“数量词+名词(动物)+能愿动词+动词”,只有B项“万里鱼龙争照影”符合这一特点。,1,2,3,4,5,6,7,8,9,10,二、强化提升 5.为下面杜牧的四首诗分别找回后两句,并简单说明理由。 (1)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赠别(其一) (2)落魄江湖载酒行,楚腰纤细掌中轻。(遣怀) (3)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寄扬州韩绰判官) (4)自恨寻芳到

7、已迟,往年曾见未开时。(叹花),1,2,3,4,5,6,7,8,9,10,A.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B.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 C.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D.如今风摆花狼藉,绿叶成阴子满枝。 参考答案:(1)C(2)B(3)A(4)D 理由:绝句应符合基本的押韵规则。A项,韵脚是“箫”,与之相配的是第三首诗寄扬州韩绰判官,韵脚字是“凋”;B项,韵脚是“名”,与之相配的是第二首诗遣怀,韵脚字是“轻”;C项,韵脚是“如”,与之相配的是第一首赠别,韵脚字是“初”;D项,韵脚是“枝”,与之相配的是第四首诗叹花,韵脚字是“时”。,1,2,3,4,5,6,7,8,9,10

8、,6.把下列带序号的诗句组合成语意连贯的诗歌并填入横线处。 “西风错漏出半生轻叹,秋葭一夜就愁白了头。”20世纪30年代的作家陆蠡说得富有诗意。同样是荻花,王室后裔吟来却是满目凄凉:“。” 王孙芳草伤心色雪点芦花起白鸥散作江南处处秋片帆一叶画中游 解析:绝句偶数句一定要押韵,第一句可押可不押,据此可以判断句处在第三句的位置上。从诗意上看先写景后抒情。 答案:,1,2,3,4,5,6,7,8,9,10,7.请依据材料所提供的信息,以对联的形式填空。 有一天,萧颖士与戴叔伦来到一个叫白店的地方,见一只白公鸡正引颈高啼。萧颖士随口吟道:“白店白鸡啼白昼。”他叫戴叔伦对下联。戴叔伦边走边想,想不出对句

9、。太阳偏西时,他们来到一个叫黄村的地方,忽见一条黄狗,戴叔伦灵机一动,就对出了下联:“。” 萧颖士又出了上联:“苇秆织席席盖苇。”戴叔伦看见一个牧童骑着牛走过,边走边用皮鞭轻轻打牛,于是对道:“。” 答案示例:黄村黄狗吠黄昏牛皮拧鞭鞭打牛(或:牧童骑牛牛从牧),1,2,3,4,5,6,7,8,9,10,8.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韵和谐的一项是() (1)大漠长风,驱车万里,历时一个半月,西域风情,令我如醉如痴:。 (2)水击石溅,引得满溪水花粲然,应声起舞,熠熠山泉披覆着满身音符。 冰山覆雪峰,天池冰未融,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 冰山覆雪峰,古道伴长城,青海湖水涩,天池

10、冰未融 如小弦滚指弹拨,切切淙淙 切切淙淙,如小弦滚指弹拨 A. B. C. D.,1,2,3,4,5,6,7,8,9,10,解析:第(1)句中应根据对偶句的特点选择句;第(2)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两个分句间有因果关系,正是“水击石溅”和“切切淙淙”的声音才使人联想到弹琴,且“水击石溅”和“切切淙淙”都是四音节词,连在一起比较和谐。 答案:B,1,2,3,4,5,6,7,8,9,10,9.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韵和谐的一项是() (1)东四牌楼是四条大街的交叉口,。 (2)在童年,我见到过很多的菜花,是一望无边的。 所以商店林立市容繁盛 所以市容繁盛商店林立 不是一亩两亩也不是一株两株 不是一株两株也不是一亩两亩 A.B.C.D. 解析:句“商店林立”是“市容繁盛”的缘由,应在前面,二者递进。句由“一株两株”扩展到“一亩两亩”,才能与“一望无边”相衔接。 答案:B,1,2,3,4,5,6,7,8,9,10,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韵和谐的一项是() 现代的散文就不同了,作者, 。就是最纯粹的诗人的抒情散文里,写到风花雪月,也总要点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人与社会的关系来,以抒怀抱。, ,就是现代散文的特征之一。 A.处处不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