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湖北省恩施州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建议书(doc p75)_第1页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湖北省恩施州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建议书(doc p75)_第2页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湖北省恩施州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建议书(doc p75)_第3页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湖北省恩施州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建议书(doc p75)_第4页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湖北省恩施州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建议书(doc p7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湖北省恩施州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建议书目录第一章项目提要111项目组织单位112项目实施单位113项目区域114项目目标115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216项目的实施与管理217项目投资及筹资渠道318建设期限319项目产品方案3110项目效益分析4第二章项目背景721项目由来7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823项目选址1024项目建设条件1125项目区基本情况1326农村废弃物资源与利用情况3227生态环境建设情况3228项目单位概况32第三章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状况分析3631生猪及猪肉制品36第四章项目建设原则、思路和目标3841指导思想及建设目标3842建设思路39第五章总体项目方案设计4051项目内容和规模4052技术方案4553产品方案4654项目准备和实施计划46第六章物资采购4861采购原则4862采购数量与采购方式48第七章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5071组织管理5072政府、实体及受益人的作用5573项目培训57第八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5981投资估算5982资金筹措与资金使用计划6083资本金6084贷款使用范围60第九章效益分析6291财务估算6292财务评价6493清偿能力分析6495项目风险分析及应对措施66第十章结论与建议70101结论70102建议71第一章项目提要11项目组织单位恩施自治州生态能源局。12项目实施单位恩施市生态能源局,建始县生态能源局,巴东县生态能源局,利川市生态能源局,建始县生态能源局,咸丰县生态能源局,来凤县生态能源局,鹤峰县生态能源局。13项目区域湖北省恩施州的六县二市(恩施市、建始县、巴东县、利川市、宣恩县、咸丰县、来凤县、鹤峰县),88个乡镇,1300个村,20万户农户。14项目目标通过支持项目区个体农户进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广、发展“一池三改”模式,以“五改三建两提高”(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家、建园、建池,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提高村级组织战斗力)为载体,配套实施四大工程(乡村清洁循环利用工程、农业标准化生产工程、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工程、乡村物业管理工程),积极推进生态家园富民行动,打造“青山环抱、小桥流水、特色民居、生态家园、文明乡风”的绿色生态型新农村,使土地、农民生活废弃物和生物质能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形成以农民家庭为基本生产生活单元内部的能流和物流的良性循环,达到“家居温暖清洁化、庭院(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的,从而从根本上改善我州农村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切实增加农民收入,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真正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实现项目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15项目建设内容和规模151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以沼气池建设为重点的“一池三改”模式,全州共新建8M3沼气池20万口,配进行改厨、改厕、改造猪栏。152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建设技术服务体系的强化建设和完善现有的州、县、乡镇、村等四级农村能源生态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设1个州级、8个县级、88个乡级、1300个村级技术服务中心,加强农村能源后续服务体系建设。153项目实施管理能力建设对项目管理部门有关人员进行项目实施、资金管理、支付、采购、报帐等方面的技术培训和考察。16项目的实施与管理本项目由恩施州农业局牵头,与州计委、州财政局成立联合办公室,负责项目的前期准备、组织、协调、管理和监督工作。各项目县市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和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本县市项目的规划、协调、执行、管理和监督。恩施州农业局和各项目县市将成立专家技术小组,就有关技术、规划、设计管理等问题提出咨询意见。本项目由恩施州和各县(市)农业(农村生态能源)主管部门负责项目的具体实施、管理和监督。17项目投资及筹资渠道项目总投资为693461万元,其中建设投资668051万元,占总投资的963;建设期利息(含承诺费)25410万元,占37;新增流动资金需要量为0。筹资来源世界银行贷款2,000万美元,折人民币15400万元,占总投资的222;国内配套资金539461万元,占总投资的778,其中国内财政配套11500万元,占总投资的166(其中,来自中央财政的资金为7,0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为4,500万元);农户自筹424461万元,占总投资的612。18建设期限本项目实施期将从2007年7月1日开始实施,2012年6月30日结束,分五年实施。19项目产品方案项目建成后,新增户用沼气用户20万户,年新增商品猪40万头,有效减少森林砍伐量60100万亩,为技术支持部门直接提供服务收入200万元。详细情况见表11项目产品方案表。表11项目产品方案(达产年/年)序号产品名称单位指标值新增户用沼气户万户20新增沼气万立方6000新增沼渣万吨20新增沼液万吨360节约化肥万吨04110项目效益分析1101经济效益1利用世行贷款新建20万口(户)沼气池。每年可解决20万户农户的日常炊事及照明用能,按一口沼气池平均年产气300M3计算,每年可为农户减少燃料费支出360元。2带动养殖业发展,沼气池要做到常年正常使用,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发酵原料,这就要求农户扩大养殖规模,按户平每年增养1头牲猪计算,每户农户牲猪出售增收300元。3建设以沼气为纽带的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广泛开展“三沼”综合利用技术,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有利于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生产,一口农村户用沼气池可为农户增收节支300元。综上所述,新建一口810M3户用沼气池,共可增收节支960元,项目建成后,20万口沼气池每年可为农民增收节支19200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1102社会效益1发展农村沼气,节省了农民砍柴用工,减轻了劳动强度,使农民摆脱了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2农村普遍使用沼气,并结合“一池三改”或“五改三建”,改变了村容村貌,降低了农村地区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改善了农村“脏、乱、差”的生产生活环境,促进了农村两个文明建设。3按每个施工技术人员每年建50口沼气池计算,项目实施期间,每年要完成5万口沼气池建设,将为全州解决1000个农民的就业问题。同时,项目完成后的,要确保沼气池常年正常使用,必须配备进行维护服务的沼气技术人员,按人平管理300口计算,需配备700人左右,为城乡居民开辟了一条就业渠道。420万口(户)沼气池的建设,需消耗水泥50万吨、石料120万吨,沼气输配系统装置20万套,对相关产业的发展以及就业、扩大内需、消费具有巨大的拉动作用。1103生态效益本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州建设新农村,建设生态富民工程,农民奔小康起到示范带动作用。生态的良性循环,特别是沼气的有效利用,将节约能源,有效地遏止对现有森林的砍伐,保持较高的森林覆盖率,有效地保护退耕还林(草)成果,保护森林植被,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新发展林、果和牧草的种植,将增加植被覆盖率,对减少水土流失,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据一口810M3的沼气池可有效保护3亩左右的中幼林和5亩左右的薪炭林资源不被砍伐,新建20万口沼气池,相当于使州内60100万亩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同时还可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将有效地改善土壤,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地的持续利用;人、畜、禽、粪尿污染得到有效治理,有效切断各种病毒、病菌的滋生蔓延的途径,改善卫生条件,净化空气和环境,实现资源的再生,将农业生产生活的废弃物的再利用,形成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的良性循环。第二章项目背景21项目由来恩施自治州地处鄂西南山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全省唯一纳入西部大开发的地区。全州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621千公顷,其中旱地18977千公顷,水田7234千公顷。辖6县2市,8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476个村,总人口38101万人,其中农村住户9252万户,农村人口33299万人。全州森林覆盖率6152,水土流失面积为94883平方公里。全州8县市均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和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重点地区。由于全州地方财政薄弱,投入有限,农业和农村的发展相对缓慢。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560元,还有近20万人没有脱贫。农民生产、生活方式十分落后,广种薄收、烟熏火燎、脏乱臭、蚊蝇纷飞的景象就是乡村农民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90的农户生活用能仍以煤、柴为主,对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2002年,恩施州实施了农业部“生态家园富民计划”项目,由此拉开了全州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的生态家园建设序幕。2003年,全州8县市又实施了农业部农村户用沼气池国债项目,到2003年底,全州农村户用沼气池达到15万多口。同时,恩施州创立的“五改三建”(即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栏,建家、建园、建池)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模式,被农业部推介为“恩施模式”在全国南方地区推广,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2003年,州委、州政府提出了建设生态州和争创“全国沼气建设第一州”的目标,计划在2010年前全州完成70万口沼气池建设。全州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积极支持,干部群众热情参与,进一步掀起了农村沼气建设高潮。但由于全州地方财政薄弱,国债项目资金投入有限,全州农村能源建设面临着巨大的资金压力。为了改变少数民族地区农民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生活质量,按照国家可持续发展原则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部署,迅速推进农村生态能源建设步伐,恩施州及所辖8县市拟提出利用世行贷款进行能源生态建设,解决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广中的信贷瓶颈。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21项目建设是“生态州”建设的需要。恩施自治州享有“鄂西林海”的美誉,是长江中上游和清江流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的重点区域,承担着1150千公顷天然林保护和147千公顷退耕还林工程的繁重任务。实施退耕还林和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生态州”,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是前提,发展农村沼气,建设以农户为单元,以沼气为纽带的多层次循环的生态农业系统,不仅可以解决农村用能问题,还可保护森林资源免遭砍伐从而保护生态环境,为全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22项目建设是发展生态农业、开发可再生资源、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需要。加强农业资源污染防治,实现农业清洁生产,已成为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内容。生态农业建设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农村沼气,通过三沼(沼气、沼液、沼渣)综合利用,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使农业生产从高投入、高污染、低质量向低投入、低污染、高效益方向发展。可以充分发挥沼气生态农业对促进养殖业和带动种植业的作用,培育和建立沼气为纽带的种植基地和养殖基地。进一步扩展沼液、沼渣的综合利用功能,有利于提升农产品品质,推进全州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打造恩施州沼气生态农业品牌,把恩施州建成全国最大的茶叶基地、魔芋基地、中药材基地和品种最多的干鲜果基地,并成为全国最大的生态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223项目建设是充分利用农村可再生资源、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速农村现代化建设进程的需要。恩施州畜牧业发达,常年出栏牲猪300多万头,由此产生的废弃物数量巨大。这些废弃物既是宝贵的资源,又是严重的污染源。如不进行有效处理,将成为农村中最严重的污染源,致使空气恶臭,蚊蝇孳生,严重污染地表水、地下水、土壤和空气,并危及畜禽本身和人体安全。农村沼气建设,为农村居民提供优质燃料,有效地利用人畜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对改变农村环境卫生面貌,减少疾病,提高农村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224项目建设是国家产业政策的需要。农村能源属于我国农业发展新兴产业,农村能源建设缓解了长期存在的农村地区能源短缺问题,对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根据21世纪议程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了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提出要“加快农村能源商品化进程,推广省柴、节煤和民用型煤,形成产业和完善服务体系”。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还把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水电、草场围栏等“六小工程”作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要求“要进一步增加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扩大建设范围。”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各级政府都要增加对三农的投入。今年中央财政投入增加300亿元左右,比上年增长20以上。”中共湖北省委一号文件要求“大力发展农村沼气,2004年全省农村新建12万户的户用沼气池,并以沼气建设为纽带,带动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设一批生态家园示范村。”因此,恩施州提出农村能源生态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23项目选址231项目区确定原则由于本项目拟使用世界银行贷款,所以项目区建设地点安排在经济基础较好、农民科技意识强、有一定工作基础、自然资源丰富、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相对丰富、农民有传统的养殖习惯、村庄院落相对集中、交通方便、领导重视、群众积极性高的区域,坚持农民自愿、相对集中连片的原则进行建设,重点改善我州“老、少、边、穷”的落后面貌,提高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232项目选址本项目拟在恩施市、利川市、建始县、巴东县、咸丰县、宣恩县、来凤县和鹤峰县八县市共新建沼气池20万口,配套“三改”20万户,每个项目县市总投资约09亿元。233项目受益人的选择(1)生态家园模式户的选择在生态家园模式户的选择上,项目总体的选择标准如下是项目实施期内国债沼气项目规划的农户;认同项目目标,积极要求,自愿申请参加项目;同意承担世行贷款还款责任(恩施州例外);应有足够的抵押担保(贫困户可取消抵押担保,但当地财政部门应有相应的还款保障措施。恩施州例外);能够提供相当于总投资20左右的配套资金、实物和劳务;家庭中至少有两个劳动力,以便完成项目所需的全部工作;已有所需的土地和有关设施,养殖存栏不少于3个猪单位,种植(园)院面积必须在1亩以上;承诺实施项目后以沼气为主要燃料;主要劳动力在种植业或养殖业方面有一定的技术基础;应按照项目设计的模式进行建设和经营;同意参加有关培训、参观等;妇女当家及少数民族的农户优先考虑。24项目建设条件241州、县市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州政府成立了以州长为组长,人大、政府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农业、水利、林业、财政、农行、扶贫开发等部门为成员的生态能源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近几年来,政府在财力十分薄弱的情况下,对资金实行捆绑使用,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农村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家园建设,涌现出了一批好的典型,极大地激发了农民建设生态家园的热情,各地农民到当地农村能源部门申请,要求建沼气池,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解决用能问题。242一批好的典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推动了户用沼气池建设的快速健康发展。近几年来,全州有420个村开展了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彻底改变了千百年来农村传统的卫生习惯,把农户从烟熏火燎中解脱出来,减少和扼制了森林砍伐,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减少了农村传染疾病的发生,深受农民的欢迎和赞赏。243有发展农村沼气建设的典型模式。恩施州创立的“五改三建”(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建池、建园、建家)生态家园建设模式,跳出了“就沼气抓沼气”的思维模式,把农村能源工作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促进了生态、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促进了农村的文明进步,改善了党群干群关系。“恩施模式”在全国已产生较大影响,被省委书记俞正声同志称为“是现阶段欠发达地区农村发展的新模式”,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和西部频道曾先后进行专题报道。244有实施农村沼气项目的成功经验。2002年和2003年,恩施州先后承担了农业部农村户用沼气池综合利用项目和农村沼气国债项目。通过狠抓项目建设质量,严格财物管理,项目建设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成效。在2004年3月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对我州“六小工程”国债项目稽察中,农村沼气项目得到了国家发改委稽察二处黄建中处长的充分肯定,被认为是在所有国债项目中实施得最好的。同时,恩施州农村沼气建设和管理的成功经验也被湖北省农业厅在全省进行推广。245恩施州农村有传统的养殖习惯,沼气发酵有充足的原料来源。据统计,全州常年牲猪出栏在330万头以上,农村户平每年出售35头。通过沼气建设将人畜排泄物引入沼气池,通过厌氧发酵产生沼气,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净化环境,有利于人民的身心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246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有足够的技术力量,州、县(市)均有常设机构,即生态能源局,有专业技术干部72人,有经培训的农业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颁证的沼气生产中级工2474人,按每个施工技术人员每年可完成50口(户)计算,全州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有足够的技术力量。25项目区基本情况恩施自治州地处鄂西南山区,是国家重点扶持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全省唯一纳入西部大开发的地区。全州国土面积24万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2621千公顷,其中旱地18977千公顷,水田7234千公顷。辖6县2市,88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476个村,总人口38101万人,其中农村住户9252万户,农村人口33299万人。2005年全州实现生产总值173亿元,人均GDP为4912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84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6572亿元,林业产值308亿元,牧业产值3862亿元,渔业产值038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068亿元。全年粮食种植面积40650千公顷,蔬菜面积8482千公顷。造林面积22433公顷,成林抚育面积14273公顷,幼林抚育作业面积39940公顷,木材采伐量1405万立方米。生猪出栏32985万头,羊出栏3498万只,家禽出笼55926万只。畜禽肉类总产量2979万吨,其中猪肉产量2780万吨。全面落实惠农政策,全州免征农业税及附加7549万元,发放“三项补贴”(粮食直补、水稻良种补贴和农机购置补贴)共计5233万元。农村扶贫开发力度加大,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稳步改善。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试点工程,全州共解决31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和587万人的饮水困难问题。截至2005年底全州累计建设沼气池31万口。按照“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社会化服务”的思路,建立了完善的后续管理服务体系,形成了“州有中心、县市有维修站、乡镇有服务部、村有服务网点”的四级服务网络。达到了“四个一”的标准,即一户一份沼气用户手册;一户一个沼气技术明白人;一户一张沼气安全挂图;一村一个后续服务网点后续服务网点要求达到“四有”标准即有门店、有专人、有热线电话、有统一的服务收费标准。251恩施市基本情况1恩施市基本情况恩施市地处鄂西南边陲,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所在地。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硒矿床,亨有“世界硒都”的美称。全市国土总面积3967平方公里,总人口78万,其中农业人口63万,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等1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0。全市辖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207个行政村,是一个山大人稀、山高坡陡、居住分散的大农村、小城镇、多民族的山区县级市。全市森林覆盖率67。2恩施市农村能源发展现状恩施市沼气池建设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到1999年历经40余年,全市建沼气池2900余口,当时能够使用的不足10。2000年,恩施市委、市政府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和一些农村能源项目在恩施市实施的机遇,确定了“以沼气池为龙头,建设生态家园文明新村”的工作思路,狠抓沼气池建设,到目前,全市累计建成沼气池82万口,农村47的农户用上了沼气。3技术力量现状恩施市十分重视沼气池建设技术培训,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由市生态能源局统一组织进行培训,内容为沼气池建设、“三沼”综合利用、沼气用具安装与维修,全市现拥有农业部颁证技术员423名,其中高级工4名。4项目村的选择恩施市项目村的选择坚持相对集中连片、交通方便,当地政府及基层组织、农户积极性高的原则,选择在16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162个村,项目区有较好的支柱产业,主要有烟叶、牲猪、茶叶、蔬菜、水果等产业。252利川市基本情况1利川市基本情况利川市位于湖北省西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北延伸地,武陵山余脉与大巴山、巫山流脉交汇部。版图总面积4612平方公里(6913万亩),其中林业用地4228万亩、耕地954万亩、荒山荒地、道路房屋及江河流域1731万亩。所辖14个乡(镇)、街道办事处,575个村、6077个村民小组,总人口83万户,其中农业人口74万、204万户。2005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3337亿元,农业总产值2253亿元,人均纯收入1686元,其中农业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406,牧畜业收入占303,第三产业收入占158,劳务输出收入占133。2利川市农村能源资源及利用现状利川市农村能源资源主要有水电、薪柴、秸杆、煤炭、人畜粪便、风力等,2005年全市农村生产、生活用能总量3892万吨标准煤。水电资源全市有清江、郁江、梅子水、谋道溪、唐岩河五大水系和纵横交错的山间溪流,水电资源理论蕴藏量为30万KW,可开发量为17万KW,现仅开发总装机容量38万KW。2005年全市水力发电总量18036万KWH/年,占农村用能总量的3。薪柴资源全市有林业用地面积4228万亩,薪柴资源年理论开发量折标准煤908万吨。2005年,全市农村生产、生活用能采伐薪柴187万吨标准煤,占全市农村用能总量的48,秸杆资源全市有耕地面积954万亩,2005年农作物秸杆总产量327万吨,农村生产、生活燃烧秸杆量1489万吨,占农村用能总量的185。煤炭资源全市煤炭资源理论可开采量为277802万吨,2005年实际开采煤炭总量192万吨,主要用于全市工业、农业生产用能需求,农村生活用能1065万吨标准煤,绝大部分靠到市外采购,占农村生产、生活用能总量的273。粪便资源作为能源用途主要是通过发酵制取沼气。据2005年统计,全市年牲猪饲养量为979万头、牛985万头、羊555万头,年人畜粪便排放总量2325万吨,可开发量185万吨,沼气发酵资源十分丰富。经调查,全市年饲养5000头以上的专业大户有8户,饲养2000头以上的20户,饲养1000头以上的35户,饲养牲猪达3头或相当于3头以上的农户数有19万户,截止2005年止,全市已建农村沼气池4万口,仅占农村用能总量的64。风力资源经专家评审认定,利川市齐岳山、茅槽地区风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5080万KW,可开发量为40万KW,适合以村庄、院落和农户为单元进行开发,范围涉及两个乡(镇)、21个自然村、3000户、78万人。近年来,通过三台1000W小风机发电试验,年发电总量达到了5600KW/台以上。情况表明,利川市农民生产、生活用能仍以薪柴、煤炭、秸杆为主,体现在商品能源、可再生能源供应率低,高能耗、低品位的用能结构在能耗中的份额大。我市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能源开发能力弱,农民迫于生机,只能靠过渡采伐森林、过量燃烧农作物秸杆来满足生产、生活用能需求,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农业生产效率低,农民生活难以走出贫困的怪圈。因此,争取国家扶持、发展农村能源、开发可再生能源,彻底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才能取得改善农村家居环境、增加农民收入的综合效益,近而实现农民致富奔小康的目标。3技术力量现状利川市农村能源系统共有干部职工60人,其中大专以上专业技术管理干部35人,中专文化程度20人,中级技术职称30人,初级技术职称20人。近年来,利川市通过加强农村能源行业技术培训,已组建起600名获得农业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颁发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村能源技术队伍,其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250人,初中以上文化程度350人,高级工6人,初级工146人。4项目村选择利川市世行贷款农村沼气项目村的选择坚持先集中解决“生态环境最脆弱、基础设施最薄弱、能源资源最短缺”地区的原则,重点安排在利中盆地清江河两岸,分属于汪云镇、凉务乡等十四个乡镇办事处、208个村,受益农户3225万户13万人。对项目村的选择是群众积极性高,经济条件较好,全村有50以上的农户自觉要求实施项目建设。对项目户的选择是要求农户参与项目建设积极主动,全家至少有一名有知识,愿学习、勤劳向上的明白人。项目区是利川市地域内森林资源分布较为贫乏地区,地势较平坦,人口居住密度大。多年来,该地区农民迫于生机,无措施地乱砍滥伐,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山体滑坡,阻塞清江河道等水土流失现象造成了该地区耕地土壤肥力减退、土地资源越来越少,已正在危害着该区域内农民的生产生活。在该区域内发展沼气,实施“一池三改”建设,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已成为当务之急。253巴东县基本情况1巴东县基本情况巴东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巫峡和西陵峡之间,跨东径1100到11032,北纬3128到3213。东接本省宜昌市,西连重庆市,南邻湖南省,北连神农架林区。其地形是西高东低,南北狭长,长江和清江自西向东横贯,将县境截为三段,北为大巴山脉,西为巫山山脉,南为武陵山脉,俗称“三山盘距,两江分割”的八百里巴东。巴东县辖12个乡(镇),492个村,3934个村民小组,14万农户,总人口4834万人,其中农村户1219万户,农业人口4219万人。全县总面积3219平方公里,耕地416万公顷,占总面积的16,耕地中旱地395万公顷,占耕地的95;水田只有021公顷,耕地中25度以上坡耕地232万公顷,占耕地总数的60。粮食作物主产玉米、马铃薯、红薯;经济作物盛产柑桔、茶叶、烟叶、大蒜、药材等;养殖产业以牲猪、山羊为主。2巴东县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巴东县农民生活用能主要是用薪柴,据2001年底调查统计,1219万农户全部用柴草作为做饭、烧水、取暖用能的有1046万户,占总农户的858;煤柴兼用的只有117万户,占096,使用沼气池作为主要能源的有061万户,占05;在农户中使用煤气、水电为主要能源的还是空白。每年每个农户生活耗费柴草平均为04吨(高山05吨,半高山04吨,低山035吨)。需5亩林地的薪柴,全县每年要烧掉12万立方米的薪柴,要在50万亩的薪炭林中进行砍伐,砍伐面积高于造林面,年砍伐量超过林木年生产量,而且是千把锄头栽树、万把斧头砍柴的恶性循环,导致造林不见林,封山难封死,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恶劣,农民收入低,生产、生活困难的状况。而且越是生态环境差的地方,农民越穷,农民生活用能越是靠柴草,因而在巴东的官渡口镇出现了农妇薛传芝三年找三个丈夫,年年没有丈夫一起过年,都是因在悬崖上砍柴跌死的奇闻惨景。“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以来,特别是从1995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充分认识到解决农村能源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扶贫的重要任务来抓,国家也扶持我们开展了沼气池为纽带的农村能源示范村建设。我们先后在高山贫困村建设节煤、省柴炉、灶97万座,在适宜发展沼气池的地方建沼气池6100多口,并按照“猪沼粮(菜、果、茶)的生态模式建成了10个生态家园示范村和100个用能沼气化户,户户不烧柴的示范组,推广了1000多台太阳能热水器,取得了良好的推广、示范作用。但是由于巴东县是一个贫困县,农民收入水平特别是现金收入低,绝大部分农户无资金自建沼气池和购置太阳能,新能源的开发利用的普及率低,农民生活用能仍是以柴草为主,生态环境没有从根本上得到保护和建设。需要国家对我们西部贫困地区给予扶持,促使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促使生态环境好转,促使农民早日致富奔小康。3技术力量现状巴东现有部级沼气工498人,其中高级工2人,中级工496人,他们技术熟练、素质高、热爱能源事业,能够确保项目建设的速度和质量。4项目村的选择该项目将涉及全县12个乡(镇),411个自然行政村,新建沼气池105万口,2005年完成13万口,2006年完成28万口。2007年完成28万口,2008年完成25万口,2009年完成08万口,2010年完成03万口。在今后6年内完成适宜农户的100,还有部分较适宜农户采取多方筹措再分步实施的办法解决,同时配套实施“一建三改”(即建池、改厨、改厕、改栏),推广“猪沼果(菜、茶、药)先进生产模式,使项目区农户生活用能替代率达到80以上,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以及养殖、种植业的发展,农户年增加收入达1050元,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54建始县基本情况1建始县基本情况建始县位于鄂西南山区北部,跨北纬3006至3054,东经10932至11012,东连巴东县,以野三河为界;西接恩施市,以太阳河为界;南邻鹤峰县,以长河、茶寮河为界;北与重庆市巫山县毗连;西北与重庆市奉节、巫山两县接壤。县城业州镇沿318国道距省会武汉市615公里,沿209国道距州府所在地恩施市区59公里。全县国土面积26665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434326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63。国土资源构成是“八山半水分半田”(80515)。全县辖5乡5镇,366个村,总人口51万,其中农业人口461万,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374,是一个典型的少数民族地区。长期以来,全县农民过度依赖煤炭和薪柴作为生活用能,造成环境破坏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886平方公里,水土流失总量达6885吨。农民居住环境“脏、乱、差”现象极为普遍,部分地方人畜相邻而居,环境卫生急待改善。2建始县农村能源发展现状2000年以来,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上级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全县农村能源建设得到了长足发展,以“一池三改”建设改变农村面貌,到2005年底,全县共建沼气池304万口,对农户进行“三改”6174户,通过农村能源建设,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2005年底,农业产值达到5798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16元。今年以来,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县委、政府更是把农村能源建设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突破口,用“一池三改”实现农村村容整洁,用“三沼”综合利用技术来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实现农民生活富裕,计划建池13000口,以后每年以一万口沼气池建设的速度发展,力争到2011年,基本实现农村沼气化,为建成生态县打下良好的基础。3技术力量现状县人民政府成立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成立了生态能源局,属副科级事业单位,定依照公务员管理的事业编制9人,现有管理人员6名,各乡镇成立乡镇能源办,构成了网络化管理的格局。县乡农村能源部门组织精干专班负责项目的规划设计、组织施工、物资供应、项目督办、项目验收等工作。全县常年从事沼气池建设的技术工有500人,其中,持农业部颁证的沼气技工有396人,按每个技术员每年可以建池50户计算。另外,建始县惠丰能源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构筑的后续技术服务网络,有足够的技术力量满足全县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的技术要求。4项目村的选择农户选址对建池农户的选址要求应选择土质坚实、地下水位低、背风向阳靠近畜禽舍、厕所的地方,也可以在旧厕、旧栏圈中改造建池,池址与厨房的距离不超过25米。同时项目建设户必须具备下列条件有一定的经济投入能力;具备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从事一定规模的养殖业。255宣恩县基本情况1宣恩县情概况宣恩县地处鄂西南边陲,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南部。地跨东径2091110955,北纬29333012之间,东接鹤峰,西邻咸丰、东北、西北及北部与恩施市交界,西南同来凤毗连;东南与湖南省龙山、桑植等县接壤。县境南北长739公里,东西宽715公里,国土面积2740平方公里,人口3395万人,农业人口3094万人,978万户,属国家级贫困县,是国家西部开发覆盖区域。宣恩县属云贵高原延伸部分,地处武陵山和齐跃山的交接部位,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型山地气候,随海拨高程的变化,呈明显的垂直差异,海拔1200米以下的地区占全县总面积7431,年均气温158,无霜期294天,年降水量14913毫米,年日照时数11362小时。2005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15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98亿元,农民人平纯收入1624元,农业生产以粮食、茶叶、水果等为主,养殖业发展较快,全年出栏牲猪314万头。近年来,我县大力构建交通网络,全县通车里程达到1411公里。921的农村通了公路,756的村通电话。农村基础设施得到长足发展。2宣恩县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及技术力量目前,宣恩县已累计建池31万余口,沼气池建设已到了建管并重的阶段。为提高沼气池使用效果,加强后续服务管理十分必要,我县完善了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即县成立能源维修服务站,乡成立服务部或中心,完成100口以上沼气池的村,有条件的设立服务点或培训12名核心技术员,提供后续服务。特别是今年在乡镇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整体转制后,每个乡镇都明确12名农技人员专抓沼气池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服务。通过加大后续服务力度,提高了沼气池的综合效益。目前全县有持部证沼气生产工382人,其中;高级9人,中级373人。3项目村的选择31项目村选择条件农户对沼气、改厕项目有需求,项目建设积极性高;农户有一定经济实力,能开展项目配套建设;村组干部威信高,组织能力强;沼气项目户有养殖习惯,原料充足;交通条件好。256咸丰县基本情况1咸丰县基本情况咸丰县是以农村经济为主导的山区县,全县版图面积2550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40万亩,林地面积295万亩,辖11个乡镇(区),184个村,总人口3648万人,其中以土家、苗族为主的17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495。县域经济以农业为主,全县有农业人口95万户、324万人。2005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75亿元,比上年增长7;完成财政收入9950万元,增长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0000元,增长20,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00万元,增长12。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162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0元。2咸丰县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咸丰县农村生活用能主要以薪柴、煤炭、沼气、天然气、水力、火电为主,这五种能源目前都已得到广泛应用。在能源储量方面,咸丰县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其中含煤地层面积53481平方公里,储量1644万吨,保有储量1500万吨,境内水能资源丰富,有大小河流90余条,纵横交织于清江,乌江及沅江三大水系,水能蕴藏量达22万千瓦,可能开发量95万千瓦,森林覆盖率高达773。在农村能源沼气方面,截止目前,全县累计建成沼气池41万口,配套改厨206万间,改厕196万间,改栏圈182万间,建生态模式户193万户。3技术力量现状在管理队伍方面,全县能源系统共有干部职工62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有40人,中专文化程度的有22人。高级技师2人,中级技师30人。在建设队伍方面,我局现已组建“一池三改”施工队24支,“一池三改”施工技术人员达710名,其中持国家“沼气生产工”高级证的有30名、中级证的有380名。在后续服务管理方面,我局进一步加大了对沼气池建设后续服务的管理,现已有专业从事后续服务管理的人员36人,全县建后续服务站11个,建后续服务管理培训基地1个,购置沼液集肥车2台。4项目村的选择项目村的选择标准一是选择农户相对集中、有一定的经济投入能力的村;二是该村有具备项目建设的基本建设条件,交通比较便利。三是农户有传统的养殖习惯,并具有一定的养殖规模的村落。257来凤县基本情况1来凤县基本情况来凤县位于湖北西南边缘,与湘、渝、黔三省市交界,素有“一脚踏三省”之称,全县国土面积1345平方公里,现辖五乡三镇,188个行政村,1842个村民小组,3164万人,有土家族、苗族等16个少数民族占总人口625,属典型的“老、少、边、山、穷”地区,是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2005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116763万元,其中第一产业55333万元,第一产业经济贡献率达到474;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达到8501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7元。全县基本形成了“地道药材、特色蔬菜、优质畜牧、魔芋、茶叶、林果、水产”七大特色产业,各类特色产业基地累计达到16万亩,产值占农林牧渔总产值的628,逐步占据农村经济的主导地位;从事农产品加工的企业达2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家,12家被认定为州级农业龙头企业。通过农村饮水工程、农田水利、乡村道路、“五改三建”、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等工程的实施,农业、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道路、电、通信基本实现了村村通。2来凤县农村能源发展现状“十五”期间,来凤县开始实施以沼气池建设为纽带,以五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能源建设。从2002年起,全县已累计争取到中央投资862万元用于农村沼气建设,同时来凤县委、县政府及时抓住项目建设机遇,确立了“以沼气建设为龙头,以项目建设为契机,大兴五改三建,建强村级组织,建设文明新村”的农村工作思路,实行项目建设与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的有机结合。通过项目拉动,四年来全县共投入扶贫资金2250万元,完成新建沼气池29576口,全县沼气池总数达31057口,普及率45。随着沼气池建设步伐的加快,全县农村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村正在向“家居温暖清洁化、庭园经济高效化、农业生产无害化”的目标迈进。3技术力量现状县生态能源局是县政府的职能部门,现有农村能源管理干部11人,其中农艺师3人,助理农艺师4人,已连续实施了四年农村沼气建设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建设经验。同时围绕沼气池建设已培训各类管理人才200多人,培训沼气施工技术人员600余名其中中级工303人、高级工8人、初级工310人,且成功建池29万余口,技术力量雄厚,条件成熟。4项目村的选择来凤县根据世行贷款项目的要求,在全县选择了153个自然村实施户用沼气池建设,现已完成了项目村调查摸底、项目申报、初步方案制作等前期准备工作,正准备组织实施。258鹤峰县基本情况1鹤峰县基本情况鹤峰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恩施州东南角,地处东径109045110038,北纬2903830014。境内东西长约85公里,南北宽约67公里,版图面积289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76,水域占15,山地占889,公路、屋场、田坎等地占2。辖7乡2镇1个开发区,198个行政村,总人口22万人,农业人口198万。境内地形西北高,东南低,山岳连绵,沟壑纵横,多山间小盆地。平均海拔1147米,受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影响,年平均降水量1681毫米,无霜期237天。为全省著名的暴雨中心地带,雾多、湿度大,适应多种动植物的生长。是一个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的农业经济县,丰富的植物资源和发展迅速的畜牧业,适合农村沼气的发展。该县在70年代曾有过群众性大办沼气的活动,但由于当时的农村经济和沼气技术、建设模式落后,农村沼气处于停滞状态。2鹤峰县农村能源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沼气新能源技术的不断创新,特别是“一池三改”、三沼综合利用新模式的示范,使广大农民对沼气建设有了新的认识,提高了沼气建设的积极性。县委县政府对农村沼气建设非常重视,将沼气建设作为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制定扶持政策,落实政府补助标准,专门成立了县生态能源建设领导小组,统筹规划、组织实施该县农村沼气建设。到现在该县已累计建造沼气池28万口,并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在该县农村引起强烈反响,广大农民要求大力发展沼气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从而形成该县上下要求大力发展沼气建设的强劲势头。3技术力量现状自2000年沼气项目建设实施以来,该县多次聘请专家前来授课培训以及送技术骨干到省州参加培训学习,并组织人员到省内外沼气建设样板地参观学习,再经过近几年沼气建设的实践锻炼,现有393人获得部颁中级“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3人获得部颁高级“沼气生产工”职业资格证书,还有285人经过理论及实践操作培训已达到了中级沼气技工操作水平。每个技工年均建设沼气在35口左右,完全可保证项目建设的技工需求。全县已建立了9个县乡农村能源服务站和1个村服务点。自2000年以来,举办了35期沼气培训班,逐年对参建技工进行复训,参训人员同时还有乡村管理干部、建池示范户,通过理论学习、现场操作,使更多的人了解和掌握了沼气建设及综合利用技术,从而为全县大规模发展沼气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证。4项目村的选择项目选址选户原则为使项目建设顺利实施,确保如期实现项目建设的预期效果,项目建设的选址选户遵循如下原则A进村入户的交通便利,项目建设物资和器材能够顺利运送到建设地点。B实施地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农业生产比较效益较高,不仅需要常年户平存栏牲猪2头以上或草料充足,确保发酵原料的充分供应,而且必须有利于“养殖沼气种植(养殖)良性循环模式的形成。C项目实施村、农户具备较强的经济实力,能够有效地对配套设施建设进行投资。D项目实施地的农村能源建设具备相应的工作基础,干部群众对沼气建设的认识水平较高,参与项目实施的积极性高,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能有效配合与协作。建设地点按照项目选址选户的原则,经调查评比,拟将项目建设地点在该县七乡两镇一个开发区确定104个行政村,具体涉及20550户。这些拟建项目地的基础条件具备以下共同特征A气候温和,年均气温15度左右,无霜霜期约230280天左右,有利于户用沼气池工程建造及设备安装施工,同样也利于项目建成后的正常运行(能保证厌氧发酵过程的连续性)。B项目建设地土壤挖坑较容易且地形条件利于项目建设,仅有少数地方处于变质岩区。C降水充沛,年均降雨量15001800毫米,且浅层地下水储量丰富而稳定、水质清洁,不仅完全能够满足施工及试压用水需求,而且在项目建成后也能充分满足配制厌氧发酵原料的用水需求。D项目承建户均能在地方政府优惠政策和村级组织的帮助下,满足使用“一池三改”的用地需求。E基础设施条件较好,交通运输便利,通迅设施、广播电视设施等十分健全。F沼气建设工作基础较好,每村均有2名以上沼气建设技工,基本都有沼气建设示范户,乡镇领导重视,村组干部工作负责,群众对项目建设的要求强烈26农村废弃物资源与利用情况恩施州与本项目有关的农业生产生活废弃物主要是农村人畜粪尿和生活污水等,我州农村有着历史悠久的养殖习惯,特别是近年来,我州畜牧业得到上级部门的重视,畜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也成为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目前我州农村户平养殖生猪达3头以上,因而人畜粪尿和污水是造成农村“人畜粪尿到处流、苍蝇蚊虫满天飞”的主要污染源,同时人畜粪尿又是农业生产中的宝贵资源,以此为主要原料生产的有机肥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墒值,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证。为此,州委、州政府从2002年提出了“全国沼气建设第一州”号召,在全州范围内开展了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的“五改三建”工程,截止2005年底,全州共新建户用沼气池31万口,中小学校污水净化工程95所,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处。27生态环境建设情况针对目前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均势,全州八县市先后争取到生态环境建设国家投资23500万元,并被纳入国家综合治理重点县市范围。投入建设的工程项目涉及重点县市综合治理、防护林、水土保持、退耕还林还草和天然林保护等六大方面。共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0万亩,使生态环境恶化的势头得到有效遏制。28项目单位概况281州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州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以副州长朱惠民为组长,人大、政府分管农业的领导为副组长,其它成员由农业、水利、林业、财政、农行、扶贫开发等部门的负责人构成。282州利用世行贷款新农村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项目办公室州项目办设在州生态能源局,项目办主任由生态能源局局长担任,项目办将抽调财政、计划等部门相关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