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烧灼伤改_第1页
化学性烧灼伤改_第2页
化学性烧灼伤改_第3页
化学性烧灼伤改_第4页
化学性烧灼伤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学性烧灼伤,孙金燕,江都人民医院三病区ICU,邵珊,定义,烧伤泛指各种热力对机体组织的损伤,包括火焰烧伤,热金属、热液、高温蒸汽等所致的体表组织损伤,主要是皮肤损伤,有时也可发生在粘膜覆盖的部位,如眼、口腔、食管、胃、呼吸道、肛门、直肠、尿道、阴道等。严重者可伤及皮下组织、肌肉、骨骼、关节、神经、血管甚至内脏。由于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所致的组织损伤与热力引起的一般病理变化、临床过程相近,因此临床上习惯将它们所致的损伤也称为烧伤。化学烧伤(chemical skin burns) 是常温或高温的化学物直接对皮肤或(和)粘膜刺激、腐蚀作用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急性皮肤、粘膜损害,可伴有眼灼伤和呼吸道损伤。,化学烧伤的分类,根据病因一般将烧伤分为:热力烧伤电(流)烧伤化学(性)烧伤放射(性)烧伤,根据范围分为:轻度烧伤:。烧伤面积9%以下中度烧伤:。烧伤面积10%29%或。烧伤面积不足10%重度烧伤:烧伤总面积30%49%;或。烧伤面积 10%19%;或。烧伤面积虽不到上述 百分比,但已发生休克等并发症、呼吸道 烧伤或有较重的复合伤特重烧伤:烧伤总面积50%以上;或。烧伤面 积20%以上;或已有严重并发症,浅度烧伤,深度烧伤,*一个手掌等于1%,九分法 :(以本人手掌面积为体表面积的1计算),小静脉,小动脉,神经纤维,毛发,表皮,真皮,皮下脂肪,肌肉,三度四分法,I度(红斑):烧伤仅在表皮,其生发层健在完整。烧伤局部轻度红、肿、痛、热、不起水泡、表面干燥,35天后可愈合,不留疤痕。 浅度:烧伤达真皮浅层,部分生发层完好,但局部有水泡,红肿、剧痛,2周左右愈合,如无感染不留疤痕,但有色素沉着。深度:烧伤达真皮深层,局部可有或无水泡,烧伤底部湿润苍白,感觉迟钝,34周后愈合,有疤痕,尤为关节部影响功能活动。深度(焦痂):烧伤皮肤全层,甚至达肌肉、骨骼,局部如皮革样,外观焦黄,炭化或灰白色,无痛感,无水泡,表面干燥,但痂下水肿,24周后焦痂自行分离,形成肉芽,需植皮方能愈合,关节部影响活动,一度烧伤,二度烧伤,三度烧伤,化学烧伤,酸烧伤碱烧伤磷烧伤,化学烧伤的损害,1、化学物质引起皮肤烧伤的主要机制有(1)凝固蛋白:一般酸都具有凝固蛋白作用。(2)脱水:如浓硫酸、硝酸等。 (3)氧化作用:如铬酸、次氯酸等。(4)皂化作用:如苛性碱,致伤作用持久。(5)还原作用:结合组织中的游离电子使蛋白质变性如硝酸、盐酸等。(6)原生质毒:如鞣酸、氢氟酸、二氯醋酸、酚等。(7)腐蚀作用:如氢氟酸、黄磷、金属钠、重铬酸盐、芥子气、酚等。使灼伤向深处发展,导致灼伤创面加深,2.全身损害:化学烧伤的死亡率明显高于一般烧伤病人,就是由于化学毒物引起的中毒及其并发症所致。有些化学物质可从正常皮肤、创面、呼吸道、消化道等吸收,引起中毒及内脏器官的破坏常见的有中毒性肝炎、急性肝坏死、急性肾功能衰竭及肾小管肾炎、中毒性脑病、脑水肿、周围及中枢神经损害、消化道溃疡及大出血、肺水肿及吸入性损伤。,化学烧伤的特点,化学烧伤的部位多发生在头部、面部、双手和身体的暴露部位。 多因工作失误或他人故意伤害致伤,受伤人群主要为青壮年,烧伤面积一般不大,但烧伤严重,多为度烧伤。治愈后多留有瘢痕。,化学烧伤的特点,化学烧伤局部组织呈进行性损伤。 由于在一定时间内,化学物质可在皮肤、深层组织和水疱内继续发挥作用所致。,化学烧伤的特点,创面可因致伤的化学物质不同或其深浅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颜色。 创面的痂皮可呈现软痂或皮革样,这与接触时间长短有关。 对化学烧伤深度的判断不能单凭肉眼观察。,化学烧伤的特点,有些化学物质不仅局部损伤严重,还可从正常皮肤、创面、呼吸道吸收,引起内脏中毒和损害,甚至死亡。 较常见的是化学蒸汽或大爆炸时,化学药物从创面和呼吸道黏膜同时吸收,呼吸道烧伤较多见,眼部烧伤更为多见。有的化学物质在经肝、肾排出时对肝、肾损害较重,又由于对其性质了解不够,更增加了救治的困难,所以,虽然化学烧伤不严重,但病人往往由于合并中毒而导致死亡。,酸烧伤,酸性化学物质与皮肤接触后引起细胞脱水及蛋白质凝固变性,并伴有热力烧伤。酸烧伤很少有水泡产生,其创面干燥,边缘分界清楚,肿胀较轻。一般来说,烧伤越深,韧度越硬,颜色越深(棕黄,黄褐),由于蛋白质凝固,除氢氟酸外,病变常不侵犯深层 酸烧伤常见的是硫酸、硝酸、盐酸烧伤。,创面特点,硫酸烧伤创面一般呈黑色或棕黑色;盐酸烧伤创面则呈黄蓝色;硝酸烧创面呈黄色或黄褐色。创面柔软、潮湿,颜色较淡者为浅度烧伤;烧伤皮肤呈皮革状,颜色深为深度烧伤。酸烧伤痂皮干燥,故痂皮下感染一般较少。早期对深度的判断较一般烧伤困难,不能因无水泡即判为III度烧伤。酸烧伤往往伴有上呼吸道刺激症状或喉水肿、胸闷,甚至可出现肺水肿。,氢氟酸烧伤,氢氟酸除酸烧伤特点外,还具有强烈腐蚀作用,可溶解脂肪和脱钙,造成较持久的局部组织坏死。氟氢酸烧伤创面开始时呈现红斑或有水泡疼痛较剧,重者溃疡长期不愈,如不及时处理,损害可达骨膜,引起骨质无菌性坏死。烟雾吸入者有呼吸道刺激症状及肺水肿,严重者可发生窒息。,碱烧伤,强碱可使组织细胞脱水并皂化脂肪。此外,碱离子与蛋白结合后,形成可溶性蛋白,使细胞分解坏死,能穿透到深部组织。如果早期处理不及时,创面可继续扩大或加深,并引起局部疼痛剧烈。因此,硷性烧伤的性质与结果要比酸性烧伤严重得多。碱烧伤后,组织损伤范围大,早期肿胀明显,失液量大,易引起休克。常见的硷性烧伤多由强硷如苛性碱,氨,石灰等引起。,创面特点,强碱烧伤创面呈粘滑或皂状焦痂,色潮红,有小水疱,均较深。焦痂脱落后,创面凹陷,边缘潜行,常经久不愈。浅度的氨烧伤有水疱;深度者干燥后创面呈焦痂。石灰烧伤创面较干燥呈褐色。强碱类物质(如苛性碱)的蒸气对眼和上呼吸道有强烈刺激,可引起眼和上呼吸道烧伤,磷烧伤,磷及磷的化合物在空气中极易燃烧,氧化成五氧化二磷(P2O5),对皮肤或粘膜有脱水、夺氧的作用,且遇水形成磷酸和次磷酸,引起皮肤化学烧伤。粉末吸入后可致肺水肿。无机磷从创面吸收后可引起中毒(肝、肾等损害),故处理磷烧伤局部的同时,不可忽视全身治疗.磷有四种异构体,即黄磷、红磷、紫磷和黑磷,其中黄磷为剧毒物质。一般地说,磷烧伤就是黄磷烧伤。,创面特点,伤面在白天能冒烟。夜晚可有磷光。这是磷在皮肤上继续燃烧之故。因此伤面多较深。磷烧伤实际是热和化学物质的复合烧伤,因此损伤一般较深,有时可达骨骼。浅二度或深二度的创面呈棕褐色,在创面暴露下,三度磷烧伤呈黑色。,急救原则,尽快清除沾染在身体上的化学剂以免导致伤势恶化,*穿上保护衣物/手套,*大量清水沖洗,*脫去沾污的衣物及饰物,*包扎伤口,*尽快送院,*眼部受伤在送院途中继续沖洗,急救原则,强酸烧伤(1)立即用大量温水或大量清水反复冲洗皮肤上的强酸,特别应注意眼部与五官彻底冲洗,用2%5%碳酸氢钠(苏打水)中和酸,冲洗得越早、越干净、越彻底越好,哪怕残留一点也会使烧伤越来越重。不要顾虑病人冲洗时加重疼痛,要鼓励病人忍耐着冲洗下去,直到冲洗干净为止。 注意:切忌不经冲洗,急急忙忙地将病人送往医院。 (2)用水冲洗干净后,用清洁纱布轻轻覆盖创面,送往医院处理。,急救原则,二、强碱烧伤 (1)立即用大量清水反复冲洗,至少20分钟;碱性化学烧伤也可用食醋来清洗,以中和皮肤的碱液。 (2)生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