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不寻常的探究_第1页
一次不寻常的探究_第2页
一次不寻常的探究_第3页
一次不寻常的探究_第4页
一次不寻常的探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次不寻常的探究一次不寻常的探究? ?【案例描述】?前年,在我担任自然教师时,执教了声音的产生一课,课堂上,学生列举了大量的声音 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例子。其中学生 A 说:“蜜蜂的嗡嗡声音,来自翅膀的振动,如果翅 膀停止振动,声音就立即停止。 ”我忙问学生 A:“你是怎么知道蜜蜂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那学生说:“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看到的。 ”随即,又有几名同学说他们也曾在 书上看 到过。我当即给予表扬。可没想到,学生 B 突然站了起来说:“前段时间,我和爷爷去凉亭 山一个养蜂场玩,发现许多蜜蜂聚积在一起,翅膀并没有振动,照样嗡嗡地叫个不停。 ” (表现好奇,通过观察,敢于对已被认可的科学道理提出问题)我一时犹豫不 绝,一种是已被 人承认的真理,一种是对小学生来说最珍贵的东西亲自观察,这时,我没有对生 B 的说 法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抓住这次难得的探究机会,答应学生课后我们共同对蜜蜂的发音部 位进行观察研究。后来,这名学生把我们领到他们看到的养蜂场,在养蜂工人的帮助下,开 始了探究的历程。 (计划和实施简单的调查研究)?同学们先把一只蜜蜂的翅膀用胶粘在木板上,这时蜜蜂无法振动翅膀,开始没有声音,过了 一会儿,慢慢地,就发出了嗡嗡的声音。(见表 1) (通过实验收集证据)?表 1:粘住翅膀实验统计表BG(!B DG1?2,K5,K5,K6,K5,K55SS 实验条件实验总数其中死 亡数发声数量声音大小B D 粘住左翅 8 只 1 只 7 只没有变化B 粘住右翅 8 只 1 只 7 只没有变化B 粘住双翅 8 只 2 只 6 只没有变化 BG)通过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各个表现异常,难道是书上写错了吗?于是我们继续进行探究 。这次学生把一只蜜蜂的翅膀全部剪掉,当抓起这只失去翅膀的蜜蜂时,又听见嗡嗡的叫声 ,只是比原来的声音低了一些。(见表 2) (再次通过实验收集证据)?表 2:剪去翅膀实验统计表BG(!B DG1?2,K5,K5,K6,K5,K55SS 实验条件实验总数其中死 亡数发声数量声音大小B D 剪去左翅 8 只 2 只 6 只没有变化B 剪去右翅 8 只 3 只 5 只没有变化B 剪去双翅 8 只 2 只 6 只没有变化 BG)我们利用这两种方法实验了几次,实验结果都证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出声音,很 显然,我们的实验结果与书上的观点并不一致。 (根据证据进一步探究)?此时,学生已由原来的惊异到心悦诚服,学生们经历了一次从未有过的科学探究经历 向科学真理挑战,同时,让学生也感受到:科学并不复杂难懂、高不可攀,谁都有机会、有能力去探究,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但是带给孩子们更大的疑惑是:蜜蜂 究竟靠什么发声 呢? (提出问题)?为了探究蜜蜂的发音部位到底在哪里,我们将蜜蜂粘到木板上,用手指轻轻触摸身体的各个 部位,这时,同学们惊喜地发现 ZZ(F 蜜蜂的胸部振动得厉害 ZZ),这是不是蜜蜂的 发音部位呢?此时 ,我抓住契机,把孩子们带入探究的高潮。我们找来放大镜观察,结果大有收获:在蜜蜂的 双翅翅根旁各发现了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比白菜籽还小。难道是这两个小黑点在振动时 发的声吗?为了验证这一想法是否正确,经过研究,我们用大头针轻轻地把两个小黑点刺破 ,蜜蜂果然不发声了,过了一会儿还是不发声, 顿时,我们兴奋异常,原来奥秘就在于此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的真实性、可靠性,我们又做了如下实验(见表 3) (根据观察实 验收集证据)?表 3:刺破小黑点实验统计表BG(!B DG1?2,K7,K5,K6,K5,K55SS 实验条件实验总数其中死 亡数发声数量声音大小B D 刺破左边黑点 8 只 2 只 6 只较小B 刺破右边黑点 8 只 3 只 5 只较小B 刺破两边黑点 8 只 2 只 6 只没有声音 BG)我又组织学生将这项实验反复进行了几次,结果也是这样:ZZ(F 蜜蜂的发音部位不 是翅膀的振动,而是这两个小黑点。ZZ) (根据证据进行解释)?至此,同学们经历了 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寻求证据思考与结论 这一探究过程。?到底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讲的是哪一种蜜蜂?我们研究的蜂种又与书上的是不是相同? 还有 待于研究 (探究并没因此而终止),但不管怎样,我和同学们都拥有了像科学 家那样探究奥秘的体验。?【案例感悟】 ?一、内外结合?课后应该是一个新的学习轮回的开始,教师要通过巧妙的点拨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 的科学学习,做到以一点引一课, 以一课带一单元,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自然 界,使科学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从多渠道吸收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 展个性。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探究经历,同学们查阅了很多资料:十万个为什么 、 少儿百科全书“我找到了蜂巢的特点” “我知道了最大的蜜蜂是” “我知道 了雄蜂、雌蜂的特点” “我知道蜜蜂吃什么?怎样过冬、繁殖?”甚至有的同学拿来了精 美的图片。哇!简直令人始料不及。?由此,我们找到了一条教活科学的路子在开放的教学时空中架一座通往课内外的桥梁 ,即以课内为载体,向课外拓展,特别是像处理课例中的突发事件,更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收集信息,大胆假设,动手实践,合作讨论,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二、不惟书、不惟上?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中说:CX2“我们要求儿童,不迷信专家、不惟书、不惟上,敢 于向权威挑战。 ”CX 这是我执教十几年从未遇过的问题CD2 蜜蜂不是靠翅膀振动发 声。就学生 B 提出的 问题,当时,不仅学生对此提出异议,连我也站到了大多数一边。但我很庆幸并没有给学生 以否定,因此,终于有了让学生向真理挑战的过程。我给学生介绍了科学家伽利略的著名实 验 CD2 比萨实验: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落地(此前人们一直认为重的铁球先落地) ,以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那就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开始我们的探索吧!?三、要学会等待?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我们要转 变教学理念,明确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给学生标准的答案、生硬的术语,而是给他们足够 的时间、空间,让他们自主感悟、自主探究,在研究性的学习中发展思想、发挥想象、发挥 创造。如上文教例中,如果当时学生提出问题,我也“随波逐流”的话,恐怕就不会有像科 学家那样的探索,也不会有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假如我当时“一锤定音” ,可能会对那个学 生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当然尽管我们的结论还缺少一定证据,可这才更能引发学生对科学无 止境的探索。 ?老师啊老师,如果我们能给天真的孩子一点充分的时间;如果我们能给稚嫩的小鸟一片广 阔的天空;如果我们能给祖国的花朵一个探索的舞台;如果我们能给成长中的幼苗一点自 信;如果我们能给明天的太阳一个灿烂的微笑,也许他们就是明天的爱迪生、伽利略 。?【附言】?编辑部叔叔:?您好!?我们在您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上看到:“蜜蜂是靠翅膀振动而发声的”而我们对当 地的蜜蜂进行了观察与研究 CD2 蜜蜂的嗡嗡声是由双翅根部的两个小黑点发出的。(附上 述研究报告),不知您所述的是哪一种蜜蜂?与我们当地的蜜蜂又有何不同?诚望您能给我们 这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以答复。最好把相关的研究资料汇来。谢谢您,编辑叔叔。 ( 探究仍在继续)?,2 五年级科技小组?(辽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姜福华)一次不寻常的探究? ?【案例描述】?前年,在我担任自然教师时,执教了声音的产生一课,课堂上,学生列举了大量的声音 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例子。其中学生 A 说:“蜜蜂的嗡嗡声音,来自翅膀的振动,如果翅 膀停止振动,声音就立即停止。 ”我忙问学生 A:“你是怎么知道蜜蜂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那学生说:“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看到的。 ”随即,又有几名同学说他们也曾在 书上看 到过。我当即给予表扬。可没想到,学生 B 突然站了起来说:“前段时间,我和爷爷去凉亭 山一个养蜂场玩,发现许多蜜蜂聚积在一起,翅膀并没有振动,照样嗡嗡地叫个不停。 ” (表现好奇,通过观察,敢于对已被认可的科学道理提出问题)我一时犹豫不 绝,一种是已被 人承认的真理,一种是对小学生来说最珍贵的东西亲自观察,这时,我没有对生 B 的说 法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抓住这次难得的探究机会,答应学生课后我们共同对蜜蜂的发音部 位进行观察研究。后来,这名学生把我们领到他们看到的养蜂场,在养蜂工人的帮助下,开 始了探究的历程。 (计划和实施简单的调查研究)?同学们先把一只蜜蜂的翅膀用胶粘在木板上,这时蜜蜂无法振动翅膀,开始没有声音,过了 一会儿,慢慢地,就发出了嗡嗡的声音。(见表 1) (通过实验收集证据)?表 1:粘住翅膀实验统计表BG(!B DG1?2,K5,K5,K6,K5,K55SS 实验条件实验总数其中死 亡数发声数量声音大小B D 粘住左翅 8 只 1 只 7 只没有变化B 粘住右翅 8 只 1 只 7 只没有变化B 粘住双翅 8 只 2 只 6 只没有变化 BG)通过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各个表现异常,难道是书上写错了吗?于是我们继续进行探究 。这次学生把一只蜜蜂的翅膀全部剪掉,当抓起这只失去翅膀的蜜蜂时,又听见嗡嗡的叫声 ,只是比原来的声音低了一些。(见表 2) (再次通过实验收集证据)?表 2:剪去翅膀实验统计表BG(!B DG1?2,K5,K5,K6,K5,K55SS 实验条件实验总数其中死 亡数发声数量声音大小B D 剪去左翅 8 只 2 只 6 只没有变化B 剪去右翅 8 只 3 只 5 只没有变化B 剪去双翅 8 只 2 只 6 只没有变化 BG)我们利用这两种方法实验了几次,实验结果都证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出声音,很 显然,我们的实验结果与书上的观点并不一致。 (根据证据进一步探究)?此时,学生已由原来的惊异到心悦诚服,学生们经历了一次从未有过的科学探究经历 向科学真理挑战,同时,让学生也感受到:科学并不复杂难懂、高不可攀,谁都有机会、有能力去探究,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但是带给孩子们更大的疑惑是:蜜蜂 究竟靠什么发声 呢? (提出问题)?为了探究蜜蜂的发音部位到底在哪里,我们将蜜蜂粘到木板上,用手指轻轻触摸身体的各个 部位,这时,同学们惊喜地发现 ZZ(F 蜜蜂的胸部振动得厉害 ZZ),这是不是蜜蜂的 发音部位呢?此时 ,我抓住契机,把孩子们带入探究的高潮。我们找来放大镜观察,结果大有收获:在蜜蜂的 双翅翅根旁各发现了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比白菜籽还小。难道是这两个小黑点在振动时 发的声吗?为了验证这一想法是否正确,经过研究,我们用大头针轻轻地把两个小黑点刺破 ,蜜蜂果然不发声了,过了一会儿还是不发声, 顿时,我们兴奋异常,原来奥秘就在于此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的真实性、可靠性,我们又做了如下实验(见表 3) (根据观察实 验收集证据)?表 3:刺破小黑点实验统计表BG(!B DG1?2,K7,K5,K6,K5,K55SS 实验条件实验总数其中死 亡数发声数量声音大小B D 刺破左边黑点 8 只 2 只 6 只较小B 刺破右边黑点 8 只 3 只 5 只较小B 刺破两边黑点 8 只 2 只 6 只没有声音 BG)我又组织学生将这项实验反复进行了几次,结果也是这样:ZZ(F 蜜蜂的发音部位不 是翅膀的振动,而是这两个小黑点。ZZ) (根据证据进行解释)?至此,同学们经历了 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寻求证据思考与结论 这一探究过程。?到底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讲的是哪一种蜜蜂?我们研究的蜂种又与书上的是不是相同? 还有 待于研究 (探究并没因此而终止),但不管怎样,我和同学们都拥有了像科学 家那样探究奥秘的体验。?【案例感悟】 ?一、内外结合?课后应该是一个新的学习轮回的开始,教师要通过巧妙的点拨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 的科学学习,做到以一点引一课, 以一课带一单元,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自然 界,使科学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从多渠道吸收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 展个性。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探究经历,同学们查阅了很多资料:十万个为什么 、 少儿百科全书“我找到了蜂巢的特点” “我知道了最大的蜜蜂是” “我知道 了雄蜂、雌蜂的特点” “我知道蜜蜂吃什么?怎样过冬、繁殖?”甚至有的同学拿来了精 美的图片。哇!简直令人始料不及。?由此,我们找到了一条教活科学的路子在开放的教学时空中架一座通往课内外的桥梁 ,即以课内为载体,向课外拓展,特别是像处理课例中的突发事件,更应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收集信息,大胆假设,动手实践,合作讨论,提高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二、不惟书、不惟上?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中说:CX2“我们要求儿童,不迷信专家、不惟书、不惟上,敢 于向权威挑战。 ”CX 这是我执教十几年从未遇过的问题CD2 蜜蜂不是靠翅膀振动发 声。就学生 B 提出的 问题,当时,不仅学生对此提出异议,连我也站到了大多数一边。但我很庆幸并没有给学生 以否定,因此,终于有了让学生向真理挑战的过程。我给学生介绍了科学家伽利略的著名实 验 CD2 比萨实验: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同时落地(此前人们一直认为重的铁球先落地) ,以鼓励学生不迷信权威。那就让我们像科学家那样开始我们的探索吧!?三、要学会等待?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探究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这就要求我们要转 变教学理念,明确学习的最终目的,不是给学生标准的答案、生硬的术语,而是给他们足够 的时间、空间,让他们自主感悟、自主探究,在研究性的学习中发展思想、发挥想象、发挥 创造。如上文教例中,如果当时学生提出问题,我也“随波逐流”的话,恐怕就不会有像科 学家那样的探索,也不会有学生个性化的理解。假如我当时“一锤定音” ,可能会对那个学 生一生都会产生影响。当然尽管我们的结论还缺少一定证据,可这才更能引发学生对科学无 止境的探索。 ?老师啊老师,如果我们能给天真的孩子一点充分的时间;如果我们能给稚嫩的小鸟一片广 阔的天空;如果我们能给祖国的花朵一个探索的舞台;如果我们能给成长中的幼苗一点自 信;如果我们能给明天的太阳一个灿烂的微笑,也许他们就是明天的爱迪生、伽利略 。?【附言】?编辑部叔叔:?您好!?我们在您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上看到:“蜜蜂是靠翅膀振动而发声的”而我们对当 地的蜜蜂进行了观察与研究 CD2 蜜蜂的嗡嗡声是由双翅根部的两个小黑点发出的。(附上 述研究报告),不知您所述的是哪一种蜜蜂?与我们当地的蜜蜂又有何不同?诚望您能给我们 这些渴望知识的孩子们以答复。最好把相关的研究资料汇来。谢谢您,编辑叔叔。 ( 探究仍在继续)?,2 五年级科技小组?(辽阳县教师进修学校 姜福华)一次不寻常的探究? ?【案例描述】?前年,在我担任自然教师时,执教了声音的产生一课,课堂上,学生列举了大量的声音 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例子。其中学生 A 说:“蜜蜂的嗡嗡声音,来自翅膀的振动,如果翅 膀停止振动,声音就立即停止。 ”我忙问学生 A:“你是怎么知道蜜蜂是靠翅膀振动发声的? 那学生说:“我是从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看到的。 ”随即,又有几名同学说他们也曾在 书上看 到过。我当即给予表扬。可没想到,学生 B 突然站了起来说:“前段时间,我和爷爷去凉亭 山一个养蜂场玩,发现许多蜜蜂聚积在一起,翅膀并没有振动,照样嗡嗡地叫个不停。 ” (表现好奇,通过观察,敢于对已被认可的科学道理提出问题)我一时犹豫不 绝,一种是已被 人承认的真理,一种是对小学生来说最珍贵的东西亲自观察,这时,我没有对生 B 的说 法加以肯定或否定,而是抓住这次难得的探究机会,答应学生课后我们共同对蜜蜂的发音部 位进行观察研究。后来,这名学生把我们领到他们看到的养蜂场,在养蜂工人的帮助下,开 始了探究的历程。 (计划和实施简单的调查研究)?同学们先把一只蜜蜂的翅膀用胶粘在木板上,这时蜜蜂无法振动翅膀,开始没有声音,过了 一会儿,慢慢地,就发出了嗡嗡的声音。(见表 1) (通过实验收集证据)?表 1:粘住翅膀实验统计表BG(!B DG1?2,K5,K5,K6,K5,K55SS 实验条件实验总数其中死 亡数发声数量声音大小B D 粘住左翅 8 只 1 只 7 只没有变化B 粘住右翅 8 只 1 只 7 只没有变化B 粘住双翅 8 只 2 只 6 只没有变化 BG)通过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各个表现异常,难道是书上写错了吗?于是我们继续进行探究 。这次学生把一只蜜蜂的翅膀全部剪掉,当抓起这只失去翅膀的蜜蜂时,又听见嗡嗡的叫声 ,只是比原来的声音低了一些。(见表 2) (再次通过实验收集证据)?表 2:剪去翅膀实验统计表BG(!B DG1?2,K5,K5,K6,K5,K55SS 实验条件实验总数其中死 亡数发声数量声音大小B D 剪去左翅 8 只 2 只 6 只没有变化B 剪去右翅 8 只 3 只 5 只没有变化B 剪去双翅 8 只 2 只 6 只没有变化 BG)我们利用这两种方法实验了几次,实验结果都证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出声音,很 显然,我们的实验结果与书上的观点并不一致。 (根据证据进一步探究)?此时,学生已由原来的惊异到心悦诚服,学生们经历了一次从未有过的科学探究经历 向科学真理挑战,同时,让学生也感受到:科学并不复杂难懂、高不可攀,谁都有机会、有能力去探究,生活中处处有科学。但是带给孩子们更大的疑惑是:蜜蜂 究竟靠什么发声 呢? (提出问题)?为了探究蜜蜂的发音部位到底在哪里,我们将蜜蜂粘到木板上,用手指轻轻触摸身体的各个 部位,这时,同学们惊喜地发现 ZZ(F 蜜蜂的胸部振动得厉害 ZZ),这是不是蜜蜂的 发音部位呢?此时 ,我抓住契机,把孩子们带入探究的高潮。我们找来放大镜观察,结果大有收获:在蜜蜂的 双翅翅根旁各发现了一个小黑点,这个小黑点比白菜籽还小。难道是这两个小黑点在振动时 发的声吗?为了验证这一想法是否正确,经过研究,我们用大头针轻轻地把两个小黑点刺破 ,蜜蜂果然不发声了,过了一会儿还是不发声, 顿时,我们兴奋异常,原来奥秘就在于此 。为了验证这一想法的真实性、可靠性,我们又做了如下实验(见表 3) (根据观察实 验收集证据)?表 3:刺破小黑点实验统计表BG(!B DG1?2,K7,K5,K6,K5,K55SS 实验条件实验总数其中死 亡数发声数量声音大小B D 刺破左边黑点 8 只 2 只 6 只较小B 刺破右边黑点 8 只 3 只 5 只较小B 刺破两边黑点 8 只 2 只 6 只没有声音 BG)我又组织学生将这项实验反复进行了几次,结果也是这样:ZZ(F 蜜蜂的发音部位不 是翅膀的振动,而是这两个小黑点。ZZ) (根据证据进行解释)?至此,同学们经历了 提出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寻求证据思考与结论 这一探究过程。?到底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讲的是哪一种蜜蜂?我们研究的蜂种又与书上的是不是相同? 还有 待于研究 (探究并没因此而终止),但不管怎样,我和同学们都拥有了像科学 家那样探究奥秘的体验。?【案例感悟】 ?一、内外结合?课后应该是一个新的学习轮回的开始,教师要通过巧妙的点拨设计,引导学生参与延伸性 的科学学习,做到以一点引一课, 以一课带一单元,将课堂教学延伸到课外、校外、自然 界,使科学学习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从多渠道吸收知识,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发 展个性。正是由于这一特殊的探究经历,同学们查阅了很多资料:十万个为什么 、 少儿百科全书“我找到了蜂巢的特点” “我知道了最大的蜜蜂是” “我知道 了雄蜂、雌蜂的特点” “我知道蜜蜂吃什么?怎样过冬、繁殖?”甚至有的同学拿来了精 美的图片。哇!简直令人始料不及。?由此,我们找到了一条教活科学的路子在开放的教学时空中架一座通往课内外的桥梁 ,即以课内为载体,向课外拓展,特别是像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