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_第1页
2015年度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_第2页
2015年度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_第3页
2015年度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_第4页
2015年度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 1:2015 年度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围绕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按照主动跟进、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选择年度支持重点和方向,制定本计划项目申报指南。本指南是组织编制与实施 2015 年度省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也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项目申报单位、项目申报者组织申报本年度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的主要依据。一、科技项目计划(一)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支撑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立项 15 项左右,支持经费为 300 万700 万元/项,实施期限 3 年;支撑计划项目支持经费为 10 万50 万元/项,实施期限 2 年。工业领域的项目主管处室为省科技厅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处;农业领域的项目主管处室为省科技厅农村科技处;社会发展领域的项目主管处室为省科技厅社会发展科技处。围绕重点产业发展、重大民生建设和重大社会需求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组织申报项目。工业领域1. 先进装备制造(1)高端工程机械装备及关键部件研制新型安全高效巷道掘进装备、深埋长大隧道全断面掘2进成套装备、混凝土机械装备、压实与路面机械装备、工程与建筑起重机械装备、大型基础施工装备、土方工程机械装备、机动工业车辆、混合动力和纯电动工程机械装备、现代港口工程机械装备、消防救护公共装备、灾害应急公共装备、园林作业装备、现代物流仓储设备、高端液压元器件、大马力发动机、自动变速箱和重型车桥等,开发研究大型工程机械装备的在线监控、预警、远程故障诊断与维护、协同作业等智能化技术。(2)高端电力牵引轨道交通装备及关键部件研制新型重载货运机车、高速客运机车、城际客运动车组、城轨车辆、低地板轻轨车、新型储能式城轨交通车辆、新型轨道工程车辆、中低速城际磁悬浮列车。开发大功率牵引变流系统、各种制式牵引电机、牵引变压器、牵引变电站成套设备、制动系统、列车控制网络系统、信号与通信系统、高性能转向架、轻量化新材料车体和新型电力电子器件。 (3)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部件研制插电式混合动力大巴、插电式混合动力轿车、插电式混合动力越野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工程车辆、纯电动工程车辆、纯电动大巴、纯电动轿车、重型卡车、中高端越野车、节能型轿车、燃料电池汽车。开发混合动力系统、驱动电机及控制系统、高性能动力电池、动力总成模块、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燃油喷射系统、汽车自动变速器等。(4)高档数控装备研制硬脆材料高效精密磨削装备、异形零件高档数控加工装备、高档数控机床核心功能部件等。 3 (5)大型冶金矿山设备研制矿山高速运人列车、电动轮自卸车、大型斗轮堆取料机、大型正铲式挖掘机、大型露天矿用铣掘关键设备、大型带式运输机、大型烧结机、大型液密封环冷机等,研究矿物散料设备的无人化全自动控制技术,研制矿用重载专用变频器及电控系统,研制矿井智能局部通风系统。(6)工业机器人及自动化生产线示范研制面向食品药品行业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并进行应用示范,研究面向家用服务机器人共性技术并进行应用示范。(7)航空航天装备及分系统研制通用飞机及航空发动机与飞机辅助动力系统、直升机减速传动系统、飞机起落架及机轮刹车系统等航空产品,研究“自 顶 向下 ”的民用涡轴发动 机技术,研究 齿轮传动风扇发动机(GTF)行星 齿轮传动轮 系统关键设计及制造技术;研制微小型卫星、临近空间飞行器等航天总体型号和惯性器件、导航系统、遥测遥感系统等航天分系统。(8)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研制大型海上桩基设备、大型海上吊装设备、海上钻探系统、航道疏竣装备、船舶动力、海上石油钻井电机、豪华游艇、新型复合材料大型游艇、特种内河船舶等。2. 新材料(1)先进储能材料开发电动汽车用大功率动力电池关键材料,动力型双性极板材料、超级电容器材料,燃料电池、全钒液流电池等储能器件4用关键材料等。攻克大功率动力单体电池长寿命、一致性、高安全性、低成本等关键技术。(2)先进复合材料开发复合材料关键原辅材料,高性能炭/炭复合材料,高性能纤维/树脂基复合材料。攻克基于国产原材料的超长超厚整体部件液相浸渍工艺、快速化学气相沉积/渗透增密工艺、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制备工艺等关键技术。(3)高性能金属结构材料开发铝钛等高性能有色金属结构材料、高品质板带箔、大规格板材、型材和锻件等产品。攻克大规格铝型材和锻件、大盘重钛合金宽轧带卷生产关键技术。(4)先进硬质材料开发超细晶硬质合金、超粗晶硬质合金、涂层硬质合金等材料,开发高档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新型超硬材料工具等产品,开发高强度、高硬度、耐磨损、耐高温新型陶瓷材料。攻克超细超匀超纯粉体合成技术、高强高韧功能结构一体化材料制备技术以及硬质材料精深加工技术等。(5)基础原材料及其他新兴材料开发高强度汽车用钢、高磁感低铁损电工钢、管线钢、核电用钢等高端钢材品种;开发高档炼油催化新材料,开发锂系聚合物、特种环氧树脂、己内酰胺、特种有机纤维等新材料;开发稀土磁性材料、稀土陶瓷材料、稀土发光材料、稀土节能材料等特色稀土材料及下游产品;开发电子信息关键材料、功能薄膜材料、环境材料、生物基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纳米材料及器件; 5 开发先进节能建材、可降解易降解材料。3. 文化创意(1)创意设计围绕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大力发展工业设计、软件设计、建筑与规划设计、新闻出版创意、文艺创作与表演创意设计等创意设计产业,着力提高创意设计业对二、三产业的关联度、渗透度和融合度,推动产业发展高端化。(2)数字媒体开发 4G 商用、手机新媒体、移动多媒体、IPTV 互动电视网、移动数字广播电视网等领域新产品。(3)数字出版推进科技信息与出版业融合,支持发展数字图书、数字报刊、互联网出版、手机出版、数据库出版、按需出版和数字印刷、网络游戏、数字音乐、数字教育、跨媒体复合出版等以数字化内容、数字化生产和数字化传输为主要特征的新兴业态。(4)动漫游戏开发影视动画、漫画、网络动漫、手机动漫、动漫舞台剧等产品。(5)云服务科技集成云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研发设计与科技信息服务平台研发与应用示范,工业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示范,数字文化旅游共性支撑技术集成开发与应用示范,区域文化资源集成与文化旅游综合服务应用示范。64. 新能源(1)风电装备研究新型海上风力发电技术、新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技术,研制数兆瓦级风电整机、整机控制系统和变浆偏航系统、轴承、主齿轮箱等关键零部件。开发超大型(5MW 及以上)海上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大型(2MW 及以上)低风速直驱式风力发电机组、风机主控系统、全永磁悬浮风力发电机组、离网型风光互补供电系统。 (2)太阳能综合利用开发晶体硅高效太阳能电池组件、光伏发电逆变装置、非晶硅薄膜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开发太阳能发电建筑幕墙等太阳能利用设备、高效碟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整机及热发电产业链等产品;开展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示范。(3)智能电网及其关键装备开发超/特高压新型电力变压器、电抗器、互感器、封闭式组合电器(GIS)、智能型变压器、核电变压器、光电电子式互感器、智能配电系统、智能计量系统、智能用电终端、智能型高低压成套电器装置、地埋式变电站成套设备、智能化储能电站装置、高温超导传输电缆、IGBT 半导体器件等,开发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及装备,开发智能配电网自愈控制技术、直流配电网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4)其它新能源开发核电站用管道、输变电装备、电缆、泵阀等核电辅助装备及核能设备;开发高效低排放生物质炉具、农林生物质焚烧 7 发电循环流化床锅炉、生物质能源转换装置等设备;开发冷热电联供系统并进行工程示范,开发地热综合利用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开发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并进行工程示范。5新一代信息技术(1)数字化整机和新型元器件开发新一代信息网络终端产品、网络电视(IPTV)、手机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3D 电视等整机;开发工业控制计算机、金融及税控机具、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等;发展定制 SIM 卡、POS 机、手机、智能读卡设备、智能售 货机等;开发特种计算机、显示设备、网络设备、通信指挥系统等产品;开发电力电子器件、传感器、电路板、固态电容、微波陶瓷等;发展 TFT-LCD 模组、玻璃基板、LED 背光源、触摸屏、 电子 纸等。(2)软件发展“麒麟 ”等国产操作系 统、数据库管理系 统、关键中间件及其它基础类工具软件;发展行业信息化解决方案等应用软件以及汽车、装备、医疗、电力、交通、家电等重点领域产品中的嵌入式软件并推广应用;开发大数据、云计算与云服务平台软件;开发遥感数据精确处理软件等(3)集成电路研究集成电路软硬件协同设计、低功耗设计、可制造设计、可靠性设计技术,系统级芯片、关键 IP 核、EDA 工具设计技术,系统解决方案设计技术,集成电路大规模生产工艺技术,集成电路封装测试技术,集成电路专用设备及材料技术,高压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工艺技术。研制计算机存储芯片以及嵌入式终8端、汽车电子、数字化仪表、射频识别(RFID)等领域的专用芯片等。(4)新一代网络和“三网融合”研究数据加密、数字签名与认证、访问控制等信息安全关键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网络和信息安全硬软件产品。(5)导航与遥感应用开展高灵敏度北斗接收机技术、授时技术和北斗/GPS/GLONASS 多模高精度定位技术攻关,开发位置信息传输技术、位置查询索引技术、路线规划技术,实现基于位置的个性化和精确化信息服务。将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及安防数据等海量遥感数据与互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嫁接,开发面向大众的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在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矿产资源调查、城市精细化管理、交通路网规划、林业资源调查、防灾减灾、气象预报、环境保护与监测、农作物估产、安全防护等领域开展应用。(6)物联网和移 动 互 联 网 应 用在智能农业、智能工业、智能交通、智能环保、智能医护、智能家居、智能旅游等领域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开发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搜索软件、浏览器软件、支付软件等移动智能终端系统软件、应用软件,实现终端与数据安全防护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农业领域1. 粮油安全生产 9 (1) 粮油新品种创制与应用重点支持水稻、油菜、油茶新品种创制与培育。水稻:重点发掘水稻高光效、早熟、大穗多穗、抗高低温、秧龄弹性高、高度抗倒等重要性状的 QTL/基因;培育高产、优质、多抗病虫、耐逆(耐低温、抗高温)、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水稻新品种(组合)。油菜: 发掘油菜旱熟,高含油,高油酸,抗病抗倒抗裂荚等重要性状的 QTL/基因;重点培育旱中熟、高产、高含油、早熟高油酸、抗病抗倒抗裂荚、适应机械化生产的新品种(组合)。油茶:发掘高光效、高座果率、高出籽率和高种仁含油率,果大皮薄和耐低磷等重要性状的 QTL/基因,培育高产、种籽含油率高、多抗病虫油茶新品种(组合)。开展高效制种技术研究。重点研究水稻、油菜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工厂化的油茶植株再生体系与规模化繁育技术,建立安全、高产、高效、规模化现代种子生产相关技术体系。(2)轻简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重点研究水稻大面积均衡高产关键技术;油茶低效林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等轻简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并大面积开展应用示范。(3)重大有害生物安全防控关键技术重点研究重大病虫草等重大有害生物的高效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生物农药新产品、化学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全程免化学农药有害生物防控技术。(4)稻米控镉及安全农业利用技术重点研究农田镉污染综合防治指标体系与源头控制技术、10土壤镉活性钝化和植物镉消减技术、低积累品种筛选和配套栽培技术、镉污染农田综合防治集成技术模式与规程,并大面积开展应用示范。(5)粮油产业链信息化平台研发与应用结合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重点研发粮油生产过程智能化集成应用系统、粮食流通信息平台、粮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并开展应用示范。2. 生猪安全生产(1)生猪优质高产规模化生产育种关键技术针对当前规模化生猪生产外来猪种肉品质差,而地方猪种生产效率低的问题,开展旨在提高生长速度、饲料转化效率和瘦肉率,同时保留我国地方猪种高繁殖性能、肉品优良特性的专门化品系培育,并开展优势杂交组合筛选试验,培育出适合多元市场需求的配套系杂交组合;制定湖南地方猪种及其配套系的饲养标准。开发出适合不同消费层次的具有地方特色的猪肉产品。(2)生猪安全高效生态饲养及安全防控关键技术研究猪对氮、磷等营养素的利用规律,优化饲料配方技术提高猪饲料中氮、磷营养素利用效率;开展地产饲料原料营养价值和危害性评估;研究生态养殖技术,解决畜禽粪污污染的问题;研究不同养殖模式的生猪生产与环境控制综合配套技术,生猪疫病防控指标体系和技术措施。(3)生猪加工技术开展生猪产品精深加工、储藏保鲜与流通体系研究,重点 11 支持特色主食加工产品技术研究与品牌建设。(4)生猪产业链信息服务系统研发示范结合湖南省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建设,重点研建从生猪养殖到餐桌的全产业链信息服务系统,实现生猪疾病防治和健康养殖、运输、屠宰、流通(配送)与销售等各个环节数字化管理和信息服务,提升湖南生猪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和智能化水平。3. 水产品优质高效生产(1)大宗淡水鱼类种质创新技术针对草鱼、鳙鱼、鲫鱼、白鲢、青鱼等大宗淡水鱼类种质在抗病、生长、肉质等遗传性状出现退化的现状,开展原种选育、远缘杂交和性别控制等育种技术应用研究;重点支持基础较好的亲本改良、抗性选育、肉质改善的技术研究与示范,支撑湖南渔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 (2)水产品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现代生物技术和设施渔业技术,研制开发有效降解N、P 的微生 态水质调控新产品,研究工厂化水产品高效生产关键技术,开展淡水珍珠深加工新技术研究与示范。重点支持已有发明专利、产品开发基础和设施条件较好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合作开展研究与示范。 (3)淡水鱼类精深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 研究符合加工要求的草鱼、鳙鱼、鲢鱼规模化生产技术模式,开展不同加工规格淡水鱼的肌间刺机械化去除、保鲜、速冻等技术研究,重点支持大宗淡水鱼类的分割、速冻和鱼糜的精12深加工技术集成与示范。(4)湖南渔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研究与应用依托国家农村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平台建设,开展水产品种质资源、健康养殖、水质监控、病害防控、精深加工和市场供求的信息化服务研发。4特色果蔬生产(1)特色优异果蔬资源创制、繁育技术特色种质资源的收集与创制。重点收集、筛选辣椒、苦瓜、秋葵和生姜四种特色蔬菜以及葡萄、猕猴桃、黄桃三种特色水果抗病抗逆和功能型成分高的种质材料,通过常规育种与生物技术相结合,创制优异资源。特色果蔬优良品种繁育技术。高产、优质、多抗的高功能成分的特色品种定向培育技术及高效制种技术。(2)优质果蔬资源绿色高效栽培技术开展优质果蔬育苗及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质量安全控制技术,果蔬免化学农药的有害生物防控关键技术。 (3)果蔬资源采后加工新技术、新产品研究辣椒、苦瓜、秋葵、生姜、猕猴桃、葡萄、黄桃加工制品标准化技术,贮藏保鲜技术;果蔬资源功能成分提取技术;特色果蔬新产品开发技术。(4)蔬菜专业信息服务系统研究与示范开展蔬菜专业信息服务技术研发示范和产前、产中、产后信息化服务体系研发。5. 农机装备研制 13 (1)耕整地机械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重点支持适合南方丘陵地带耕整地机械工作部件表面改性技术研究,南方深泥脚水田作业的机具田间通过性及犁底层保护技术研究和设备开发。(2)种植机械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重点支持适合南方丘陵地带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研究和设备开发,油菜、棉花及果蔬等经济作物机械化直播技术、移栽技术研究和设备开发。(3)收获机械关键技术及装备研究重点支持适合南方丘陵地带水稻、油菜的高效脱粒技术和设备开发,低损清选技术和设备开发,机械装备数字化、模块化设计技术及产品制造工艺研究。(4)农机装备自动控制技术研究与设备开发重点支持适合南方丘陵地带作物水、肥、药精准施用自动监测与控制技术和装备研发,农机装备作业状态智能监控与故障预警技术和设备研发。社会发展领域1. 新药开发(1)新药临床前研究依托国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平台,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化学药、中药有效成分、组分配伍、生物技术药物等开展有效性、安全性评估等临床前研究工作。促进具有专利、成药性好、可产业化的新药三年内获得临床批件。14(2)新药临床研究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前景大的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产品。重点支持已获得国家临床批件的药物(生物药、化学药、中药新药)进行临床研究,以及国家类医疗器械和产品的临床研究。其中,化学药重点支持国际专利到期药物首仿及传统药物新制剂研究;生物药重点支持疫苗类产品的研发、血液制品及血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中药重点支持中药一类、五类、六类等原创药物开发研究。(3)大品种药物技术升级改造、临床再评价及二次开发针对已上市销售,市场潜力大,年产值 1.5 亿以上的大品种药物(生产线通过新版 GMP 认证),开展剂型改变、生产工艺提升、质量标准提升、上市后临床再评价等研究,提升重点品种质量水平。2. 人口健康(1)重大常见疾病防治适宜技术临床规范研究重点依托国家、省临床医学(技术)研究中心或基地,支持临床医疗新技术、新方法的转化应用研究。针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小儿疾病以及危急重症等,开展危险因素、干预措施、综合预防控制技术及适宜技术的集成推广和临床诊治规范化研究。支持 3D 打印等其他前沿 领域新技术在临床诊疗中的应用研究。(2)中医及民族医学外治法研究与示范 15 针对皮肤病、内分泌代谢性疾病、风湿及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开展具有治疗优势的中医及民族医学外治疗法临床评价和技术操作规范化研究。(3)老年、残障康复技术研究与示范。紧密结合养老服务体系、残障服务体系建设需求,研究满足老年康复、残障康复、生活照料需求的示范产品和技术解决方案。(4)利用大数据评价疾病治疗方案与卫生经济学研究利用近十年的医疗大数据,对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十种常见多发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开展的回顾性评价和卫生生经济学研究。(5)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新资源的标准化与开发应用研究。东方田鼠、红鲫实验动物标准化与开发应用研究;医用异种移植供体猪(DPF猪)、宁乡猪、果蝇实验动物标准化研究。实验动物应用基础研究。为支撑化学药物、现代中药和生物技术新药的研发建立动物模型;为支撑重大疾病(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精神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技术研究建立动物模型;运用实验动物进行比较医学研究;实验动物和动物实验关键共性问题研究。同时,符合以下条件:单位须具备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或与持证单位签订有效的“委托动物实验协议书” ;主要研究人员要求具有从事实验动物生产或动物实验工作经历,取得实验动16物从业人员上岗证书,课题组成员中具备实验动物从业人员上岗证人数者不得少于 1/3。3. 湘产道地大宗中药材资源高效利用(1)中药材规范种植关键技术研究。支持湘产道地、大宗和珍贵、濒危、民族药材选育出的优良品种、新资源品种的种子种苗繁育、加工、保存、质量标准研究;支持湘产道地、大品种药材的规范化种植、药材质量评价体系研究,培育一批标志性湘产药材品种。(2)药材规范生产加工与质量控制研究。支持湘产道地、大宗药材中药饮片(生产线通过新版 GMP 认证)的加工炮制规模化、自动化、信息化生产线的集成技术研究;炮制技术标准与技术规范、质量控制新技术及质量评价体系研究。(3)有效成分提取与深度开发。针对湘产道地、大品种药材的入药及有效组分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研究、保健食品开发及新资源食品申报、药渣的资源化利用研究。4.资源与环境保护(1)矿产资源的高效开发利用及深加工技术重点支持矿产资源高效勘探与开发技术研究,低品位共伴生矿产资源高效选冶关键技术开发,尾矿中有价元素综合回收技术开发,难选矿产资源的开发技术与装备,新型高效节能环保有色冶炼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海洋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及利用的关键技术与装备。(2)湘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及生态保护技术与示范 17 针对湘江流域重金属(铅、镉、汞、铬、铊和类金属砷等)、氨氮等突出污染问题,重点支持重金属超磁分离、高效生物脱氮等新型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污泥重金属去除、高效浓缩脱水、干化和综合利用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工程示范,典型污染物在线检测、预警技术及相关设备的研究,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应急技术及相关设备的研究,高效微生物絮凝剂、重金属吸附剂等及其制备技术和设备的开发等。针对湘江流域下游及洞庭湖区域生态保护问题,重点支持开展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技术的研究,大型湿地修复技术与示范等。(3)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针对我省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需求,重点支持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报废机动车、报废船舶等低损破拆技术的研发及示范,废旧车用动力电池、蓄电池再生和资源回收技术的研发及工程示范,废旧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关键技术研发,废旧高分子材料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城市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技术与装备。(4)大气污染防治关键技术与示范针对本地区大气细颗粒物(PM2.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氮氧化物等主要大气污染物,重点支持大气污染成分特征分析和源头控制技术研发及工程示范,大气多污染物联合控制技术及成套设备研究,气象条件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影响预报预测技术研究,区域大气质量改善及其决策支持系统的构建,针对 PM2.5 的个人和家庭防护产品研究开发应用。18(5)土壤污染防治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以重金属和有机物污染为重点,研发土壤污染来源、发生机制及污染特征监测技术与土壤环境预警技术,重点支持土壤物理修复、化学修复(钝化剂、调节剂、降解剂)与生物修复(植物、动物、微生物)相结合的综合修复技术研究与集成,高效低成本的土壤修复制剂的开发,受污染工业场地、耕种土壤等开展试点土壤修复示范等。5.社会公共事业(1)重点行业安全生产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我省重点行业的安全生产问题,重点支持食品中危害因子快速识别关键技术研究,快速实用试剂盒、试纸条、传感器等检测技术产品的开发;烟花爆竹安全生产防护技术规范与装备自动化设计设计研究;矿山采空区、水害和高硫矿火灾等灾害防治技术研究;危、险、病尾矿库风险防范及治理技术研究;重大危险源的辨识、评价与监控技术研究等;节约集约用地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水库水资源调配管理与大坝安全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城市地下管线低影响维护关键技术及城市排水防涝预警关键技术研究;城市智能交通管理与安全保障技术研究等。(2)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监测预警防控技术研究针对南方丘陵地区山洪和泥石流多发的问题,开发湖南丘陵地区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风险评估和灾害风险预报模型, 19 建立南方丘陵地区山洪和泥石流地质灾害气象监测、预报、预警、评估以及防御等集约化、精细化预报技术体系,为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科技支撑。(3)吸毒人群监控救治与戒毒关键技术研究针对帮助吸毒人员成功戒毒并顺利回归社会的难题,以社区监控救治戒毒模式为研究基础,开展社区美沙酮维持治疗、心理行为矫正、家庭治疗与社区康复各环节的关键技术研究,形成有效、可行的综合性社区救治模式。(4)旅游资源开发与体育事业发展的关键技术研究针对我省贫困落后山区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开展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协同开发的关键技术与应用,重点研究红色文化与生态旅游深度融合的关键技术,大数据技术在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等。针对全民健身事业,重点支持适合大众的健身手段、健身器材等方面的研究与示范;针对竞技体育水平提升,重点支持我省我省优势奥运项目的竞技能力提升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申报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支撑计划的要求:1. 科技重大专项(1)采取申报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以顶层设计为主的方式组织实施,重点落实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2)突出以企业为主体、高校院所为技术支撑的实施形式。(3)符合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管理办法要求,体现“三个重大” ,即重大市场需求、重大技术瓶颈、重大 经济社会效益,子课20题不超过 4 个。(4)以承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转化为主要任务的项目,所承接的成果必须落地湖南转化与产业化,所承接的成果必须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可以通过独占许可的方式受让取得,知识产权权属清晰。2. 科技支撑计划(1)项目须具有明确的产业化前景、推广应用前景,具有较好的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条件。(2)突出企业主体进行申报,鼓励产学研结合,强化产业化目标导向。(二)科技专项计划1. 成果转化与技术市场计划本次申报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项目,支持经费为 10 万50 万元/项,实施期限 2 年;技术市场方面的项目以政府购买服务和后补助方式实施,另行通知。主管处室为省科技厅科技成果与技术市场处。支持重点:(1)促进我省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两型社会发展和惠及民生,且近 3 年获得省级以上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的科技成果推广与产业化。(2)近 3 年省科技支撑计划产出的技术含量高、创新性强、市场潜力大的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申报要求: 21 (1)符合 2015 年 我 省 科 技 计 划 项 目 支 持 的 重 点 产 业 要 求 ,能促 进 产 业 、行 业 和 地 区 共 性 、公 益 性 技 术 集 成 ,促 进 新 兴 产 业 和 产业 集 群 发 展 。(2)成果知识产权权属清晰,具有良好的产业化基础,能取得显著经济效益或重大社会效益,并完成了科技成果评价和成果登记。2. 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计划支持经费为 10 万50 万元/项,实施期限 12 年。主管处室为省科技厅国际与区域科技合作处。(1)国际科技合作产业技术项目发挥国际科技合作在进口替代中的重要作用。以企业为主体,以重大技术研发、重大装备研制及关键零部件和重大成果转化为重点,深化对欧美等地区发达国家的科技合作,提升产业和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在新材料、生物、新能源、信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国际科技合作,突破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点。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项目。在工程机械、轨道交通、汽车及零部件、特高压输变电等装备制造业,钢铁有色、 石油化工、建筑材料等原材料工业,食品加工、服装纺织、特色轻工等消费品工业领域,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的国际科技合作,解决关键技术瓶颈,推动传统优势产业的优化升级。22民生领域科技创新项目。在医疗卫生、公共安全、资源环境等重点民生领域,支持创新主体通过国际科技合作,解决重大共性技术难题,让科技更好地服务民生和促进可持续发展。(2)国际科技合作“走出去”项目落实我国“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发展的重大 战略构想,鼓励我省具有产业和技术优势的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与中亚、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国家建立全面、深入的科技伙伴关系,加强技术研究,促进我省先进技术向国外输出、优势产品和装备扩大出口,为合作对象国提供技术、智力和产业支撑。重大装备和产品技术优化项目。重点支持企业对拟出口的重大装备和产品进行的设计优化、技术改进、标准完善和专利国际保护等技术优化研发,以适应出口国自然环境、法律环境、宗教习俗和民族习惯等。先进技术输出研发项目。在杂交水稻、木本粮油、小水电、现代中医药等领域,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对拟输出的技术进行组装集成、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和知识产权国际保护等技术熟化研发,以增强技术的成套性和适应性。(3)国际科技合作基地项目围绕我省产业技术创新和重大科学问题研究的需求,鼓励企业、高校院所与国外世界 500 强企业、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研发机构联合建设国际研发中心,以重大项目为纽带开展国际科技合作,探索国际合作的新机制;引导国际技术转移机构面向目标服务群体,探索特色鲜明的服务模式和合作机制,提供 23 效果显著的国际技术转移服务。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项目。企业、高校院所与国外机构已联合共建和拟联合共建研究中心,支持企业、高校院所依托联合研发中心,根据研究方向和年度研发计划,开展有重大需求、重大创新和重大效益的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重大科学问题研究课题。国际技术转移中心项目。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依托,以重大技术引进和重大成果落地转化为重点,支持我省技术转移机构与发达国家相关机构开展国际技术转移合作;支持国外著名高校、研究机构、跨国公司来湘联合共建或独立建设“国际技术转移机构”,开展国 际技术转移服 务。(4)区域科技合作围绕我省产业技术创新的重大需求,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和工作任务,支持省内单位引进外省市及港澳台地区优秀的平台、企业、项目、团队、成果落户湖南。重点支持省内单位引进香港应科院、中科院、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全国著名大学、科研院所及央企来湘独立(或与湖南方合作)建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研发机构(含分支机构)。申报要求:(1)申报单位须有一个以上明确的国(境)外或省外合作机构(填写名称时须注明国别或地区),以科研机构、大学、企业为主;在我国境内注册的外资或独资公司及分支机构不能作为合作外方。24(2)申报单位与合作方有良好合作基础,有签订项目合作协议以及知识产权保护的合同或协议。(3)我国政府与外国政府间双边或多边科技合作协定书中所确定的合作项目,或我国政府与国际组织间科技合作协议中所确定的合作项目,须附项目立项通知书复印件。(4)合作单位具有较强实力和研究水平。(三)基础研究计划1. 自然科学基金计划已完成申报工作。2应用基础研究计划支持经费为 5 万20 万元/项,一般为 10 万元/项以上,实施期限 2 年。主管处室为省科技厅科研条件与基础研究处。结合重点实验室建设,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建设两型社会、促进科技惠民等为导向,在我省特色优势领域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1)先进装备制造。我省优势装备制造的基础设计理论、数字化制造、智能制造的应用基础研究,关键部件制造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基础研究。(2)新材料。先进储能材料及制备,金属新材料及制备,大型复合材料与构件,以及生物基材料和医用新材料等新兴材料制备的应用基础研究。(3)现代农业。主要农林作物和畜禽水 产生物育种的应用基础研究,农林作物栽培和畜禽水产健康养殖的应用基础研究, 25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应用基础研究等。(4)人口与健康。地方病、多发病、重要传染病的发生发展机理及防治的应用基础研究,基础与临床紧密结合的转化医学研究。申报要求:研发团队中 35 岁以下的中青年科研人员不得低于 40%。(四)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开展全省科技改革创新发展战略决策重大问题研究。主管处室为省科技厅政策法规处。1、重点项目支持经费为 8 万-20 万元/ 项,实施期限 1-2 年。(1)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体制机制创新与政策支撑体系研究(2)湖南网络经济快速发展面临的机遇与实现途径研究(3)在长江经济带发展背景下推动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研究(4)推动湖南产业园区(含高新区、经开区、农业科技园、大学科技园、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等)优化、深化、持续发展对策研究(5)全球视野下湖南优势产业“十三五”重大技术需求预测(6)湖南创新创业环境存在的问题与对策(7)推动构建统一、公开、共享的湖南科技公共服务平台的路径与对策26(8)军工技术民用转化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研究(9)促进湖南科技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对策研究(10)湖南科技与金融相互融合配套的路径研究(11)发达国家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展对比研究(12)湖南矿山尾砂坝危害评估与治理及资源综合再利用模式研究(13)推动湖南超高压输变电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14)湖南医改工作的难点和解决方法研究(15)和谐文明城市公共管理模式及实现路径研究(16)绿色小城镇建设模式国际对比研究(17)长沙超算中心服务湖南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研究2、面上项目支持经费为 5 万元/项左右,实施期限 1 年。主要围绕创新驱动发展关键问题、新兴技术发展对湖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影响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及政策研究,以及社会关注度高、与民生息息相关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选题研究,诸如:解决社会公共安全、交通拥塞、城市建设拆迁、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就学就业就医、群众体育等问题。二、创新平台基地计划(一)重点实验室(高校院所类)主管处室为省科技厅科研条件与基础研究处。重点围绕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 12 个方向,进一步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