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内部牵制制度有其合理性_第1页
为什么说内部牵制制度有其合理性_第2页
为什么说内部牵制制度有其合理性_第3页
为什么说内部牵制制度有其合理性_第4页
为什么说内部牵制制度有其合理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什么说内部牵制制度有其合理性篇一: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问题研究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从不规范的市场向规范市场的转化,一般企业已经不太能适应市场的刺激竞争,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企业内部控制的缺失和失效。内部控制是组织全体人员实施的,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及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循性等目标的实现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是随着企业对内加强管理和对外满足社会需要而逐渐发展起来的自我检查、自我调整和自我制约的系统,是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企业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的可靠性,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及保证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对于解决企业各种管理缺陷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近几年随着国内外公司舞弊事件的频频发生,内部控制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学术界对内部控制问题的研究空前繁荣,我国也颁布了一些内部控制的规范及指引,如财政部于 XX 年 6 月 22 日颁布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 、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 ,随后又相继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销售与收款(试行) 、 内部会计控制规范采购与付款(试行) 等具体规范。虽然内部控制得到各方关系人的重视,企业在逐步完善内部控制,但由于控制环境、管理观念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建立一个设计与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对我国而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目前尚未正式提出专门正对一些企业的权威性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企业自身还没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对内部控制存在许多误解,甚至有的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概念都非常模糊,很多企业都未建立内部控制,有的企业即使建立了内部控制,控制水平也不高,严重阻碍了一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解决这些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对于企业的发展和我国内部控制的发展和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运用 COSO 框架的理论,采用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并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 研究的现状 内部控制的理论经历了内部牵制制度、内部控制制度;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四个发展阶段。在内部控制整体框架的基础上,依照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在报告方面的要求,并结合企业风险管理,COSO 委员会于XX 年 9 月正式发布了企业风险管理综合框架 。内部控制的思想产生于 18 世纪产业革命以后,它是企业大规模化和资本大众化的结果。到 20 世纪初期,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股份公司规模日益扩大,所有权与经营权进一步分离,逐步形成了一些组织、调节、制约和监督生产经营活动的方法。最早提及内部控制的职业文献是 1929 年美国会计师协会和联邦储备委员会修订发布会计报表的验证 。最早定义内部控制的是 1936 年在上述基础上再次修订发布的独立公共会计师对会计报表的审查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世纪市场竞争的加剧,促使内部控制的扩大到企业内部各个领域,其内容也愈加丰富。 我国对内部控制理论和实践的研究起步比较晚,1986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首次对内部控制制度作了明确规定。1996 年 12 月财政部发布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 9 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 ,要求注册会计师审查企业的内部控制。并对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的内容(包括控制环境、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等做出了规定,以便会计师事务所评估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保证执业质量。该规范将内部控制定义为: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和程序,内部控制包括控制环境、会计 系统和控制程序。1999 年颁布的会计法是我国第一部体现内部会计控制的法律,改法律明确提出,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本单位内部会计监督制度。XX 年 11 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发行证券公司信息披露编报规则 ,要求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应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在招股说明书中专设一部分,用来说明其内部控制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并对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的形式做出报告。XX 年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制定的内部控制审核指导意见规定会计师必须出具内部控制审核报告,在审计规范中明确了对内部控制评价的要求。XX 年 9 月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指引 ,用以防范金融风险,保障银行体系安全稳健运行,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主要有会计,审计导向内部控制、管理口径的内部控制、内部控制与组织的关系、内部控制与经济学等方面综上所述,内部控制理论在两个世纪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经历了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的过程,进入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企业中逐渐形成了一套以相互制约、相互牵制和相互协调为指导思想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其很多内容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完善。 研究的意义 内部控制系统的企业正常运转的基础,企业的一切管理工作应当从建立和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开始,企业的一切决策应统驭于完善的内部控制之下,企业的一切活动都不能游离于内部控制制度之外,内部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作用发生的基础,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核心,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健全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和健全性的发挥,同时良好的内部控制又有赖于积极的、与之匹配的控制环境的支持,基于这样的考虑,因此出内部控制制度本身建设外,如何加强内部环境建设也应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是指企业内部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波爱护资产的安全和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企业为适应市场竞争,需规范内部控制其范围相当广泛,其作用不仅仅在于会计部门堵塞漏洞、防弊纠错,而是对企业整体的管理控制、纠错职弊、消除隐患、防范风险,确保国家资产的安全、完整,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完整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比较客观游戏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可以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的,首先,能够保护企业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对财产物资的保管和使用进行了明确规定,建立相应的规章。 第二章 企业内部控制的相关理论 内部控制的概念 控制论在企业管理领域的运用形成内部控制。内部控制属于控制论中经济控制论的一个方面或一个分支,它是用控制论和经济控制论的科学方法,来分析和研究每一个具体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过程,研究每个单位如何发挥管理功能,如何对管理过程进行有效调节和控制的,它是一种科学而合理的管理工具或手段,运用控制论的概念、原来和方法分析经营管理控制过程,会更便于解释和描述其内在机理, 内部控制制度实施之基本目的在于促进企业组织的有效营运,其主要母的有财务报导之可靠性;相关法令之遵循;营运之效果及效率,包括获利、绩效及保障资产安全等。 内部控制的原则 内部控制作为控制论和经济控制论的科学方法,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 合法性原则 内部控制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包括公司法 、 会计法 ,以及财政部发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等等,例如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并对其具体内容作出规定,各单位在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时,应当符合法定要求。否则,便会被视为违法,这样既有损企业经济利益(被给予处罚) ,而且也不利于 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2、 全面系统原则 (来自: 小龙文 档网:为什么说内部牵制制度有其合理性) 内部机制必须全面、完整,覆盖到各个业务环节和业务部门,不能留有死角和空白点,做到无所不控。业务过程中有一个坏接失控,即使其他各个环节控制再好,也可能导致风险大发生。因此,只有坚持全面性原则,才能使内部控制制度完全发挥作用。3、 有效性原则 各种内部控制制度应当具有高度的权威性,执行内控制度不能存在任何例外,各部门和各岗位都能得到贯彻实施,任何人不得拥有超越或违反制度的权力。 4、 预防性原则 内部控制的核心是有效防范各种风险,为了使各种风险控制在许可的范围之内,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必须以预防经营为出发点,要充分考虑到业务过程各个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设立适当的操作程序和控制步骤来避免和减少风险,并且设定在风险发生时要采取哪些措施来进行补救。预防性原则是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原则。 5、 及时性原则 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改善要跟上业务和形势发展的需要。开设新的业务机构或开办心的业务种类,必须树立“内控优先”的思想,首先建章立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即使在金融创新的领域,也不能因为法律没有规定或监督当局没有要求而不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对于现有的内部控制制度,要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和业务变化的提 i,适时进行修订。 6、 权责明确原则 从整个业务过程来看,各个环节都是整个业务的一部分,它们之间操作上有连续性;从控制上来看,各个环节的操作又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是相互核查、相互控制的关系。因此,在建立业务过程内部控制时,要保持各个环节的相对独立性,即坚持独立性原则。同时,内部控制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应当独立于其所控制的业务操作系统,直接的操作人员和直接的控制人员必须适当分开,并向不同的管理人员负责,在存在管理人员职责交叉的情况下,要为负责控制的人员提供一条向最高管理层直接汇报的渠道。 内部控制的目标 目前会计界对内部控制目标的研究缺乏针对性。一半都做内部控制的定义中对内部控制目标加以统驭阐述。在现在企业中,内部控制主体包括董事会、经理人、管理者和广大职工。内部控制目标应该针对控制主体不同存在差异。 1、 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 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既是股东代表,也是企业的经营决策者,因此,其内部控制的目标既包括对外目标,也包括对内目标, ,对外目标是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如英国和美国)或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如日本、德国) 。对内目标是保证公司经营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保护公司财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 由于董事会的双重身份,两个目标时常会发生冲突,董事会在内部控制结构中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董事会在很大程度上掌握在“内部人”手中,经营者实质上控制了董事会,作为股东代表的控制目标很难实现,损害广大股东的利益也不足为奇,因此应该对董事会的职责和人员组成进行改革。 2、 以经理人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 经理人受聘于董事会,是经营执行者,是法人之代理人。因此,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就是完成董事会的各项受托责任,包括:保证公司经营的有效性和合法性、保护公司财产安全、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和完整。该内容与董事会的内部 i 控制目标基本一致。 3、 以管理者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管理者是企业内部各个负责中心的负责人,是经营者的受托人。其内部控制的目标主要是完成各项责任目标。 4,、以职工为主体的内部控制目标 职工时企业中委托代理关系的最后一层,其内部控制的主要目标是完成其岗位责任。 总之,内部控制体系由上述四个层次共同构成。在四个层次中,以董事会为主体的内部控制处于最高层次,同时,由于董事会是企业的法人代表机构,董事会的内部控制目标代表着企业的内部控制目标,也是其他控制主体的直接或终极控制目标。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确保单位经营活动的效率性和效果性、资产的安全性、经济信息和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其主要作用是有助于管理层实现经营方针和目标;保护单位各项资产的完整和安全,防止资产流失;保证业务经营信息和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保证单位内部财务活动的合法性。 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1992 年,美国国会的“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由美国会计学会(AAA)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 、内部审计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I)和管理会计学会等多个团体参与的“发起组织委员会” ,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 ,简称 COSO)发布了题为内部控制整体框架 (Internal Control-integr Framework)的报告(简称 COSO 报告) ,并于 1994 奶奶进行增补,该报告详尽阐述了内部控制的定义、目的、分类及组成要素,澄清了当时的一些错误观点并提出了一套行业均可适用的对内部控制进行评估的方法和工具,以帮助企业如何在管理过程中进行内部控制评估,1996 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发布审计准则公告第 78 号 (SAS78)全面接受 COSO 报告的内容,并从 1997 年 1 月起取代 1988 年发布的审计准则公告第 55 号 (SAS55),新准则将内部控制定义为: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果和效率、符合适用的法律法规,改准则将内部控制分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个部分。 1、 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指对企业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的一组因素的统称,包括管理哲学和经营方式、组织结构、董事会、授权和分配责任的方式、管理者监控和检查工作时所用的方法、内部审计、人事政策与实务等,控制环境是一个企业的基调、氛围,直接影响员工的控制意识;控制环境提供了内部控制的约束和结构,是其他内部控制要素的基础,是整个内部控制的基础;控制环境构成一个组织的氛围,它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有重大影响,控制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实施的效果, 2、 会计系统 会计系统指的是为汇总、分析、分类、记录、报告业务处理的各种喝记录程序,包括鉴定和登记一切合法的经济业务:对各项经济业务适当进行分类,作为编制报表的依据;计量经济业务的价值以使其货币价值能在财务报表中记录;确定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以确保它记录在适当的会计期间;在财务报告中恰当地表述经济业务及有关的揭示内容。 3、 控制程序 控制程序指为合理保证公司目标而建立的政策和程序,这些政策和程序有:进行经济业务和经济活动的适当授权;明确各个人员的职责分工,如指派不同的人员分别承担业务批准、业务执行、业务记录和财产保管的职责;规范账簿和凭证的设置、记录与使用,以保证经济业务活动得到正确的记载;明确资产及记录的限制接触,如接触电脑程序和档案资料要经过批准;对已经登记的业务和记录及时复核,如常规的账面核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等。在这三个要素中,控制环境是内部控制结构的基础和前提,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结构的关键要素,也是审计师要直接利用的因素,控制程序是保证内部控制结构有效运行的机制。内部控制结构与以前的内部控制制度相比有了两个明显的变化:一是正式将控制环境纳入内部控制范畴,强调了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的态度、认识和行为等控制环境的重要作用,认为这些环境因素是实现控制目标的环境保证,要求审计师在评估控制风险时除关注会计系统和控制程序外,应对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进行评价,二是不应区分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明确了会计控制与管理控制是不可分割,相互联系的,内部控制结构式内部控制理论研究的一个重大突破,标志着内部控制已经发展成为一种成熟的理论,内部控制结构概念的提出,适应了经济形势发展和企业经营管理的需要,因而得到了会计审计界的认可。但是,内部控制依然被认为是各种政策和程序,仍然被当作从企业管理中抽象出来为审计服务的一个工具。本章小结 本章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基本理论,首先讲述内部控制的含义及原则,内部控制必须遵循合法性原则、全面系统性原则、有效性原则、预防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权责明确性原则;其次对内部控制目标进行阐述,包括董事会、经理人、管理者和广大职工;最后重点研究内部控制整体框架,其分为控制环境、会计系统、控制程序,三者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是保证内部控制结构有效运行的机制。 第 3 章 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调查分析 中小企业界定及特点 中小企业的界定 由于中小企业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性质、地位、作用和生产经营的形式相似,国际上常把中小企业作为一类企业集合起来进行研究,在我国,中小企业与大企业所处的政治环境也不尽相同,有单独研究的必要,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我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我们需要对本文中的中小企业这个对象界定清楚,世界各国由于经济发展情况不同,想、对中小企业的具体确认标准和办法也不同,有的国际以法律形式规定中小企业确认标准,有的国家没有统一的确认标准而只是在制订相关政策时加以规定,但一般都是选用雇员人数、营业额、资产总额、资本总额中的与、一项或几项指标来确认中小企业。根据 XX 年颁布的中小企业标准暂行规定 ,中 gia 哦企业标准具体为: 工业,中小型企业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XX 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为 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必须同时满是职工人数 3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资产总额 4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建筑业,中小型企业需符合以下条件:对职工人数3000 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 40000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满足职工人数 6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元以上,资产总额 4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批发和零售业,零售业中小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5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15000 万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1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1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批发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200 人以下,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1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 交通运输和邮政业,交通运输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3000 人及以上,或销售额 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500 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万元及以上;其余为小型企业。邮政业中小型企业须符合以下条件;职工人数 1000 人以下,或销售额30000 万元以下。其中,中型企业须同时满足职工人数 400人及以上,销售额 3000 篇二:内部控制制度的“三性”不包括()。 A.完整性 B.有效性 C.合理性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 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 12 题和填空题第 16 题以及解答题的第 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篇三:会计工作内部牵制制度会计工作内部牵制制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和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结合我公司财务管理的需要,为防止财务管理工作的错误和弊端发生,建立健全会计工作内部控制系统,特制定本制度。 一、公司各单位的会计人员应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财务制度,严密健全会计业务处理手续,防止伪造、篡改会计记录;防止营私舞弊和贪污。 二、各单位会计机构内以及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处理经济业务时既要相互联系,又要建立相互制约的关系。要求每一项经济业务的处理全过程,必须由两人以上共同分工负责完成,彼此的工作起到相互牵制的作用。 三、建立会计独立的业务处理体系,会计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要分清职责,会计、出纳负责管理经济业务的会计核算帐务和钱的收支,不应经管业务部门的采购、供销、实物管理工作。 四、建立健全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各单位应当根据业务需要配备持有会计证的会计人员。各单位会计工作岗位一般采用一人多岗,但出纳人员不兼任会计岗位工作,会计人员不兼任出纳岗位工作。 五、出纳职责、权限。 1、负责管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以及有价证券,设置和登记现金及银行存款日记帐。 2、根据会计人员开出的收款凭证,办理货币资金收款业务。所收的现金和支票应及时送存银行,并在有关原始凭证上加盖收讫戳记。 3、根据批准、审核无误的付款凭证,签发支票,办理银行各种付款手续,办理现金付款业务,并在有关原始凭证上加盖付讫戳记。 4、对不真实、不合法和违反会计制度的收支,出纳人员有权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予以退回,必须更正补充后再予受理。 5、公司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规定的其他出纳工作职责和权限。 六、各会计岗位职责和权限按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度 。 七、会计机构开票人和收款人应分开,开票由会计负责,收款由出纳负责。 (开票、收款人请假等特殊原因,单位领导、会计主管可以指定人员暂替)出纳办理收款业务后,应在发票、收据的各联盖收款人私章或签名。会计人员应对开出的发票、 收据收款情况进行核对。八、签发票据的财务公章、私章应分别保管使用,出纳人员负责保管空白支票等银行付款空白票据,但不应保管签发票据所使用的公章。签发付款票据的财务公章应由单位负责人、会计主管或由单位负责人、会计主管指定的会计人员保管使用。单位负责人、会计人员不应保管空白支票等银行付款空白票据;不应保管保险柜钥匙。 九、出纳员在每天工作结束时应清点现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