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为生命成长奠基”的“快乐阅读”实践研究_第1页
基于“为生命成长奠基”的“快乐阅读”实践研究_第2页
基于“为生命成长奠基”的“快乐阅读”实践研究_第3页
基于“为生命成长奠基”的“快乐阅读”实践研究_第4页
基于“为生命成长奠基”的“快乐阅读”实践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快乐阅读基于“为生命成长奠基”的“快乐阅读”实践研究【摘要】义乌市实验小学在新课程背景下,以“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这一教育理念为指导,从变革阅读内容、改变阅读方式、丰富阅读类型入手,并通过制度设置、环境营造、评价激励等建立良好的外部条件,践行“读好书、好读书” ,让学生享受“读书好” 。“快乐阅读”让孩子们“读好书”:以三级书库、分层推荐、弹性诵读,让孩子置身经典好书的世界中,打开了孩子的阅读视野;以“一种习惯、两个环境、三层平台、五种方式、七大课型、多元评价”等六条策略引导孩子们“好读书”:通过完善一系列保障制度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打造书香飘溢的校园和家庭,让显性、隐性两个维度的环境点点滴滴沁书香;创设三个层次的展示平台,时时处处显示学生的厚积;创新有情有趣的诵读方式,让学生兴致盎然;在课程实施中开发七大阅读课型,绽放了学生爱读乐读的蓬勃活力;建立多元评价激励体系,在模糊化评价中推动学生个体、群体的阅读进程。“快乐阅读”让师生、家长真正感悟到“读书好”:“快乐阅读”激活了孩子的阅读需要,发展了语言素养,孩子们在读以致用中厚积薄发,收获了积累的硕果;“快乐阅读”培养了孩子们的阅读习惯,情感、思想、意识等精神世界与行为都随之变化,感悟经典陶冶情操,读以致远;“快乐阅读”培育了孩子的读书志趣与健康人格,促进了良好道德品质的发展,启智养德。正如金孜红校长所言:“我们的快乐阅读主要是为了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厚实师生的人文底蕴,做个富有深厚内涵的义乌人。 ” “快乐阅读”的探索实践也掀起了实小教师诵读经典的高潮,夯实了教师的人文底蕴,深化了教育理念的转变,强化了教师的民主意识,促进了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激活了教师的创造热情,实现了教学方式向“民主开放型”的根本性转变。“快乐阅读”研究的深入,厚实了学校文化内涵的积淀,提升了学校文化品牌,使其逐渐成为学校凸显的特色。该课题研究先后得到原教育部总督学柳斌先生、 小学语文教师执行主编李振村先生等社会各界及教育专家同行的充分肯定与赞赏。 “快乐阅读”研究成果还被省教科院作为“转变育人模式,打造活力教育”的典型在全省推2广。虽然课题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但仍然有遗憾与不足,这将是我们今后继续努力的方向:以更开放的阅读视野进一步构建科学、全面的导读体系,进一步开发与建设“快乐阅读”课程,进一步探索各种有效的快乐诵读方式与阅读课型,进一步追寻经典诵读与品格教育的切合点。【关键词】快乐阅读 为生命成长奠基 读好书 好读书 读书好 第一章 课题研究的背景儿童轻松愉快地朗读和背诵经典美文,不仅能激发潜能、学习语言,更为主要的是能提高人文素养,为生命成长奠基 。在古代大量的历史文献中,都曾经记载了诵读法对于开发儿童智慧的益处。现代社会中,许多曾经受益于传统文化的成功人士,也极力主张推荐。为了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揭示这一活动所采取的学习方法的科学性,探索总结新课程理念下诵读新概念、新策略,我校进行了“快乐阅读”的相关实验研究。第一节 儿童经典阅读现状分析基础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它必须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因此,我们必须精选学生发展必备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把素质教育仅仅理解为培养学生的几个兴趣和特长,更重要的是“为学生的生命成长奠基” 我们的国家主席胡锦涛强调:“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孕育民族精神的思想母体。 ”文化名人余秋雨在演讲中反复呼吁:“在孩子们还不具备对古诗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力的时候,就把经典交给他们,是文明传代的绝佳措施。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经典可以激发起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 ”从胡锦涛总书记到当代文学家余秋雨以及国学大师季羡林等,都竭力倡导经典的阅读,使我们从文化名人的成长足迹深切感受到阅读经典的积极意义。 “胸藏万汇凭吞吐,腹用诗书气自华。”无论知识,还是素养都有个厚积薄发的过程,经典积累多了,会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自然会提升人的气质与修养。让学生从小与经典同行,与圣贤为友,就是为了全方位修身养性,让每一个孩子享有快乐的经典人生。纵观目前儿童的阅读,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一是课外阅读常常是作为教学的补充而存在,可以称其是功利性阅读,教师、家长将学生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引向了对具有学习功能的书籍的阅读,剥夺了学生可以让心灵闲逛的阅读时间,学生处于被动的、被牵引的阅读状态。二是通俗儿童文学如漫画、卡通类读物的盛行,严重挤占了学生的阅读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读物缺乏质量、内涵、深度。三是由于视像媒介3尤其是手机、网络等新媒介的冲击和影响,图像阅读泛滥,降低了学生对文字、文本的阅读兴趣,也直接影响了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第二节 我校经典诵读研究历程本课题虽然于 2008 年才立项为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其实,我们的研究起步于 1999 年。1999 年秋,为合理利用课余时间,丰富寄宿部学生课余生活, “文学社”应运而生;2001 年,部分班级相继开展诵读活动:读三字经,诵唐诗宋词,背论语格言等;2002 年,在新课改春风沐浴下,全校掀起诵读经典美文的热潮;2003 年,在 25 年级学生人人会诵新课标推荐的 80 首古诗,分年段成功举办“赛诗会”的基础上,为了使诵读更有序列、有系统,开展了相应的研究课题;2004 年,多方学习论证,制定方案,全面开展诵读研究,摸索“有效诵读之路”“精选诵读内容” “探究诵读策略”2006 年,六册校本教材经典诗文诵读初稿问世;2006 年秋,成功举办全国第二届经典诗文诵读教学研讨会,学校做专场汇报演出,六册诵读读本付梓;2007 年,学校成为全国经典诗文诵读实验特色创新学校;2008 年,成功举办了全国第二届班级读书会教学研讨会,我校青年教师展示的课例获得高度评价,学生在研讨会上的出色表现彰显了厚实的阅读积累从无意到有心,从无序到有序,我们的探索历程短暂而漫长。坚强有力的团队合作、坚定不移的孜孜以求及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伴随我们渐行渐进。由此,我们走出了山重水复的惊喜,走出了柳暗花明的美丽。回顾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自发零星尝试阶段(1999.92003.8):作为百年老校,在学校历史上,涌现了许多经典文化素养深厚的教师,这些教师通过自身的成长经历,清醒地认识到经典诵读对于学生成长、素养形成的重要性。因此,利用课余时间成立学校文学社,结合课堂旁征博引,在课外补充阅读、精心推荐,零散、自发地开展了经典诵读的实践2.自醒群体实践阶段(2003.92005.8):由于部分老师的实践研究,经典诵读的效益得到逐渐显现,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也提高了学生的道德修养。这就引起学校的广泛关注,开展了系列调研、讨论和思考,形成共识:经典诵读对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后续发展有其显著功效,我们必须深入开展。由此,以新课标推荐的 80 首古诗为基本内容,开展全校性的诵读活动,举行大型赛诗会。3.自觉全员探索阶段(2005.92008.9):为了使经典诵读研究深入开展,我们4正式提出方案申报立项,并纳入“全国中华诗文诵读实验研究”课题。自此,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进行系列系统研究,成了我们每位老师的自觉行动。在这漫长而短暂的近十年时间里,学校一直致力于推动经典诵读活动,在阅读时间的保障、阅读兴趣的激发、阅读环境的营造等各方面都做了诸多工作,付出了很多努力,确立了“兴趣为导,诵读为本,直根课堂,贯穿活动”的诵读理念,形成了“优化环境,营造氛围温馨读;建立制度,分级落实保障读;创设条件,推荐读物分层读;植根课堂,习得方法学会读”等诵读策略,引领学生全方位、多维度开展诵读。孩子们的阅读现状究竟如何呢?我们曾对二六年级全体学生进行了阅读专项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除了在学校里的阅读活动之外,基本上能保证每天有 0.52 小时左右的阅读时间,但是阅读的结构却不尽合理:阅读动漫的比例竟达到 31,而低年段这一项的比例更是高达 42;文学作品的阅读比例只占到 6985,科普类阅读只占到 45。由此可见,即使有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充裕的阅读时间,如果阅读内容缺乏质量,阅读效果并不令人乐观。因此,学生课外阅读应该读什么书,需要学校、家庭、社会创造条件并提供指导,让学生有经典的书籍读。以及如何让学生真正把阅读作为自己的兴趣爱好,如何让学生习得有效的阅读方法等,本着对学生的成长负责,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研究策略。第三节 校外有关研究述评三千多年前的孔夫子十分推崇诗教,之后汉代的董仲舒,宋代的朱熹等人都热衷于诗教。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十分重视诗教。他在育才实验学校当校长时说:“我要把育才办成一个诗的学校。”在教育实践中,他也常常通过写诗来教育学生,在他的教育思想中,诗教思想灼灼发光。在台湾,自从王财贵教授、南怀谨先生于 90 年代初倡导和推行华人“少年读经运动”以来,诵读经典的教育理论已经被家长及老师所接受。东南亚从香港澳门到新加坡马来西亚,乃至越南、泰国、缅甸,西方的一些国家如美国、加拿大、卢森堡等,只要有华人的地方,都已开始接受诵读经典的教育。中国文化界耆宿赵朴初、曹禺、冰心、夏衍等于 1998 年向全国政协提出了关于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他们认为培养 21 世纪需求的人才,传统文化是非补不可的一课。从此,各种形式的经典诵读活动在各地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 新课改以来,不少学校开展了经典诵读研究,国内相关的课题有: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郭齐家教授负责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五”规划课题诵读中华文化经典与素质教育实验研究;曹杨二中积极开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活动,淮南矿业集团机关小学、广州华师附小等学校相继开展了经典诵读工程。“诵读活动”成为学校一项常规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而成为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深入分析,都存在一些共性的问题:如内容选择不够科学,想到什么阅读5什么,有的缺乏长期性,两天打鱼三天晒网;只追求阅读量的增长、突破,而忽视阅读质量,为读而读;放任学生阅读,缺失阅读方法的指导、阅读机制的保障、阅读评价的激励等等。最具影响力的“亲近母语” ,我们也不难发现其经典诵读内容对小学生而言是有相当难度的,直接影响学生诵读的兴趣与效果。总而言之,阅读内容的不得当、指导引领的不到位、评价激励的不及时等都有待展开深入的研究加以改进、完善。第四节 我校“快乐阅读”研究可行性分析义乌市实验小学创办于 1912 年,经历近一个世纪的风雨洗礼,积淀百年丰富的文化蕴含,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焕发出璀璨的光芒。学校秉承“让教师拥有成功人生,让孩子享受幸福童年”的办学宗旨,遵循“求真、创新”的校训,树立“走进实小园,走进大花园;走进实小园,走进快乐园;走进实小园,走进成功园”的办学思想,致力于打造人文化校园。2005 年,学校明确提出了教育理念:“教孩子六年,想孩子今后的六十年,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这与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名言:“教育首先是人的教育”不谋而合。如何在有限的六年时间里树好“人”,写好“人”,立正“人”,就成了实小人的严峻课题,更是学校实现高位突破的关键。如果学校仅仅依托课堂教学、教材的学习,是远远无法达成“厚实人文底蕴” “扎实做人的根”这样的“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的美好愿景的。应该说,除了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获得发展的基础,学生全面素养如人格养成、性格发展、价值观人生观等的形成都需要从广博的经典阅读中获得滋养。因此,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就要让孩子们学会阅读、拥有丰富的阅读生活,在阅读中实现厚积与成长。由此,金校长明确提出大文科建设的构想,规划与确定了学校的重点工作之一、特色工作之一就是创“快乐阅读”特色,引导学生从小与经典为友,以圣贤为师,让孩子享有幸福快乐童年,为今后的生命成长积淀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学校已经形成的良好的开展阅读的氛围中,教师纷纷认识到经典阅读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去阅读,如推荐一些经典的好书,举行班级读书会等;重视鼓励、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以好书作为奖励品、成立班级的读书俱乐部等;部分教师、教研组还申报校级、市级有关阅读的课题进行研究,呈现出良好的阅读指导、研究氛围。但在观察与反思中,我们发现教师的个体思考为多,没有能较好地发挥团队的智慧;教师的阅读引导、指导缺失系统的安排,缺乏计划性和保障性;学生的阅读内容零散、随机,缺少充足的好书提供学生阅读、选择阅读,学生对一本书是否值得去阅读缺乏一定的辨析能力;学生之间的阅读状况不均衡有书的则阅读,无书的则停滞,有兴趣的学生会自觉读,没有养成习惯的学生则不能落实阅读行为并且视阅读为任务、负担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着阅读的效果,6使得阅读活动并没有能切实关注每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阅读起来,在阅读中充分体验到“快乐”进而在阅读中成长。因此,这些摆在面前的现实问题成为了我们亟需解决的热点,是我们追求让学生享受“快乐阅读” 的研究的核心。第二章 课题研究的设计第一节 研究的目标与内容1.研究的目标“教孩子六年,想孩子今后的六十年,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是我校的教育理念,我们开展“快乐阅读”的目标是:站在学校已有的经典阅读现实基础之上,立足学校、班级、家庭、学生个人四个层面,构建小学“快乐阅读”导读体系,开发创新有效的诵读方式,建立多层多维的评价制度,引导每个孩子“读好书” 、 “好读书” ,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乐趣,在阅读中快乐成长,为将来成为富有深厚内涵的人、为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基础。 2.研究的内容完善校本教材经典诗文诵读读本,构建科学的由古今中外名家名篇组成的小学“快乐阅读”导读体系;探索快乐有效的诵读方式、激励性评价体系、阅读指导课型;发挥“快乐阅读”的日积月累对学生成长的积极影响功效。第二节 概念的界定1.为生命成长奠基:是我校的教育理念“教孩子六年,想孩子今后的六十年,为孩子的生命成长奠基”的核心内容,是我校“阳光”教育实践的聚焦点。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从学生的生命成长考虑,一切致力于学生全面素养的发展与厚实,为学生后续学习、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2.快乐阅读:“快乐” ,是自然存在的状态,也是希望达到的理想状态;是学生对阅读的积极心理期待,是学生主动阅读的行为,是一种精神层面达到的愉悦享受。 “快乐阅读” ,就是引导学生喜欢阅读经典,主动阅读,享受阅读,需要阅读;学生在阅读经典中厚实人文底蕴,启智养德。3.经典:不仅包括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优秀文化,也包含现当代优秀文学作品,以及国外名家名篇和本土本色的精品。 “快乐阅读”推荐学生阅读适合小学生的古今中外优秀文化作品。比如, 诗经是经典,诸子百家的散文是经典,唐诗宋词是经典,元曲明清小说是经典,现代文化长河中鲁迅、郭沫若、老舍、巴金、冰心等大家的作7品是经典,国外的名家名篇也是经典,本乡本土也有经典。第三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1.教育学理论依据:经典诗文是久经历史考验的人文典籍。人类历史发展证明,经典非一时之存在,人类的和谐共存,永远需要经典精神的陶冶;经典精神具有普遍心性修养意义,譬如,敬业爱人、敦厚朴实、心地坦荡等人文精神,都是一般的心性修养。这种有关“德性“的成长,是不可传授说教得到的,只能在潜移默化中熏陶习得的。儿童诵读,是纯心之读,有特殊功效。童子之功,一日成诵,终身具有,这是成人读经所不能企及的,是一种极见功效的品性熏陶教育。真可谓“最是书香能致远,经典诵读终受益”。2.科学辨证发展观:强调创新,不应该一味反对传统;强调理解,不应该反对记忆;强调兴趣,不应该反对重复诵读。五四运动,“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近百年来不让孩子读古文,几乎造成了中国文化长河的断流。现代教育是一个有机体,儿童经典诵读是现代教育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该读的要读,该背的要背,这才是科学辨证的观点。3.心理学依据:依据心理学家的研究,0-13 岁是孩子记忆力发展的最佳期,在这一段时间里,孩子的记忆力逐年增强。十三岁以后,记忆力开始慢慢减退,理解力开始逐渐增强。小学正好是 6-13 岁,少年儿童处在记忆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不可错过的最为宝贵的学习阶段,应该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经典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为他们的人格、智慧奠定一个健康、牢固的基础。13 岁以后,理解力开始发展了,慢慢理解、感悟、咀嚼,体味这些烂熟于心的经典,最终学会用哲人的思想去看待社会,用圣人的认识去理解社会,用贤人的态度去思考人生。在最适时的时候给他最好的教育,这才是合乎人性的教育法则。4.人本主义理论:我们面对的学生,他们是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都蕴藏着独立的潜能。小学生古诗文诵读的研究,能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体现了以学生的终身发展为本的人本主义教育观。5.语文课程标准:课标在“总目标”中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 “诵读优秀诗文,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和“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 ”的要求。 “阶段目标”中明确要求小学阶段诵读、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 160 篇(段) ;利用图书馆、网路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45 万字。可见,经典诵读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经典阅读是学生今后成长的必需。第四节 研究的原则与方法1.研究的原则8(1)开放与创新开放的时代,赋予我们的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大胆开拓。经典虽然必须经过时间的考验,但经典不是僵化和凝固不变的,经典是一条有着强大生命力的文化河流,这条河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被注入新鲜的“活水” ,因此一直保持与时代息息相通的特性。我们应当用开放和发展的眼光来面对经典。同时,应不断创新诵读方法,让艺术之花在经典诵读中绽放。因此,在课题研究的行进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反思与否定、吸收与创新,只有如此循环往复,课题研究才能朝着正确航道行进。可见,处理好“开放与创新”的关系十分重要。 (2)经典与适宜小学生诵读内容的确定必须遵循经典性和适宜性原则,因为学生的学习生涯有限,不可能毫无选择地诵读所有,再说经典诗文浩如烟海,并不是所有的经典都适合孩子阅读。因此,处理好“经典与适宜”的关系也显得非常突出。同时,经典美文并不仅仅指古代诗文,也包括诸多现代美文,要根据学生特点精心选取。(3)朦胧与持久经典诗文诵读活动必须与正常的课堂教学有所区别:绝对不能像讲解课文那样,试图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孩子们把诵读的内容全部理解透彻,这样做既是不现实的,也是违背诵读基本特性的。诵读讲究的是“不求甚解” “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讲究的是书声朗朗、快乐感悟、缓慢渗透、润物无声,讲究的是“慢火煨老汤” 。诵读最重要的功能是积淀,先把经典积淀在孩子的心灵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孩子们会慢慢地感悟和吸收。因此,孩子们对所诵读的美文一知半解、朦朦胧胧,是传统经典诵读过程中允许存在的现象。另外,还要防止急功近利的思想,即今天搞研究,明天就结出硕果;今天诵读经典诗文,明天就希望孩子的读写能力有一个大的飞跃,孩子的人格养成有一个质的锐变,这既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也会给孩子带来精神压力,从而影响诵读的积极性。因此, “朦胧与持久”又是我们研究需要遵循的原则。2.研究的方法本课题的研究主要运用文献法、调查法、测验法、个案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研究方法。文献法:搜集和分析其他学校开展经典诵读研究的资料,从中吸取成功的经验加以借鉴,对存在的问题加以剖析,将之与我校先前的研究活动进行比照分析,使得本课题研究的设计更为完善,实践操作更为科学可行。调查法:通 过 向 学 生 、 家 长 、 教 师 等 开 展 书 面 的 问 卷 调 查 或 口 头 的 访 谈 , 了解 学 生 的 阅 读 心 理 、 阅 读 兴 趣 、 阅 读 能 力 发 展 等 状 况 , 了 解 家 长 对 孩 子 经 典 阅 读 的关 注 度 、 理 解 度 、 参 与 度 , 了 解 教 师 的 人 文 底 蕴 、 教 育 教 学 理 念 、 阅 读 指 导 观 等 ,9在 整 理 调 查 资 料 进 行 有 关 数 据 分 析 的 基 础 上 , 为 课 题 的 行 动 研 究 提 供 客 观 的 依 据 ,对 研 究 活 动 的 推 进 、 行 为 矫 正 等 发 挥 直 接 作 用 。个案研究法:在参与“快乐阅读”的全体学生、全体教师中,对 部 分 学 生 个 体 、教 师 个 体 在 较 长 时 间 里 连 续 进 行 关 注 、 调 查 , 研 究 “快 乐 阅 读 ”活 动 对 其 全 面 素养 的 提 高 、 行 为 发 展 变 化 的 影 响 。经验总结法:对 在 本 课 题 一 系 列 行 动 研 究 中 形 成 的 导 读 体 系 、 操 作 策 略 、 评 价方 式 等 进 行 归 纳 与 分 析 , 使 之 有 系 统 、 有 序 列 , 具 有 借 鉴 与 推 广 意 义 。第三章 课题研究的实践探索第一节 快乐“读好书”我们认为的“好书”即经典,适合孩子阅读的经典特指“在我国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祖先创造的震惊世界的灿烂文化,即经受时间考验,千百年来传唱不衰,传递永恒的真善美精神的令人感动的作品。 ” 因此,经典好书是传统的、民族的,是多元的、开放的,是积淀的、发展的,包括唐诗宋词、四大古典名著、国际大奖作品等古今中外名家名篇外,还包括义乌本地的乡土名篇。因此, “读好书”既是读古今中外的名家名篇,博览全书;又是诵读经典诗词,日积月累。学校、班级、家庭首先要做好的,就是为孩子们提供适合他们阅读的经典书籍。1.三级书库丰厚书源有书,才能阅读。有经典好书,才能让阅读有质的保证。要让孩子们不断读书有书读,须有源源不断的好书,这样也才能让孩子们拥有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的空间。为此,我们把学校、家庭、班级的共同努力形成家校合力,一齐致力于创建好“三级书库” 。一级书库是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学校购书绝不盲目,而是把经费用得恰到好处。为了不重复购书,购进值得阅读的孩子们喜欢的书,我们请各教研组长与语文老师们商量,确定要购买的书,与图书馆已有的书进行对照后列出书单,每本书购进数量为 50,可以提供一个班每个学生同期阅读。学校图书馆对班级借书有明确规定,半个月借还一次,或半个月到阅览室阅读一节课。二级书库是班级图书角。学校为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图书架建立图书角,图书角的图书来源于教师、学生以及所在年级段的图书漂流,还有上一届毕业班的赠书等,每个班级的图书角都有人均 6 册左右的藏书量,最多的班级达到人均 10 册。图书角的图书每个学期都更换,每天都可以增添,所以不断充实进新鲜的果实,学生借阅方便,且有读不完的新书。三级书库是家庭书架。我们在一年级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便在家长会上倡议建好家庭书架。每个班级会向家长发放倡议书,建议家长身先垂范,做个书友,与孩子一起建起一个属于家庭成员共有的书屋、书库;能够定期(如一个月)与孩子逛一次10书店,挑几本好书;把去书店看书作为孩子周末的“阳光大餐” ;安排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交流读书乐趣,营造亲子阅读氛围通过对现在五年级的全体学生开展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98%的学生在家里建有自己的书架,有 80%的学生藏书已达到百册以上。2.八大板块分层推荐 让孩子们读什么?读书不能只求数量而不讲质量,我们要让每个学生都能发现自己喜欢的经典去诵读,找到适合自己的书去阅读,逐步积累、层层上升,沿着“多级书阶”越攀越高。我们在总结已经使用了三轮的第一版经典诗文诵读读本的经验的基础上,发挥学校的优质师资力量,分板块完善了读本内容、体系的组合。各册板块的选择布局、内容的辐射度、同一板块内容的量等均体现了随着学段螺旋上升,有序列、有层次。一是把古今中华文化的精粹名句名篇如唐诗宋词元曲、诗经论语大学、老子孟子中庸、格言对联歇后语等,在其中精挑细选,分册选编。我们选择难易适宜的小学阶段应该积累的经典名作,结合骆宾王、吴晗、宗泽等家乡名人的作品,配上精美插图,编成校本教材经典诗文诵读读本共六册投入使用。读本内容的遴选、编排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段差异,努力做到“兴趣为先导” ,遵循由浅入深,体现日积月累。二是把古今中外适宜学生阅读的名著作品、获国际大奖的现代优秀儿童文学作品等列入“必读书目”与“选读书目” , 分册推荐。各册的内容都相应地涉及人文、科学、自然等各方面,如四年级的“必读书目”为:爱的教育 (意大利,日记体小说);80 天环游地球 (法国,周游世界的游记) ;夏洛的网 (美国,充满爱与温情的童话) ;闪闪的红星 (中国,红色革命小说) ;伊索寓言 (古希腊,寓言故事集) ;世界上下五千年 (中国,自然历史读物) ;水浒传 (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等8 部。 “选读书目”为:中外经典科普故事 、 中国民间故事 、 民族 70 观天下 、世界伟人故事 、 福尔摩斯探案集等 22 部。书的内容丰富多彩,开阔了学生的阅读视野,满足了学生多角度、多层面的阅读需求,保持学生的阅读兴趣。三是考虑了“三个衔接” 。如一年级精选了 40 首“儿歌童谣” 、12 节“三字经” ,浅显易懂,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与幼儿园的教学紧密联接;再如六年级编入的“古文选读”则考虑为初中学习铺垫,使小初有效衔接,体现了科学的梯度;同时也考虑与语文教材有效相辅相成,如“古诗”板块,教材中已有的诗篇则不再纳入读本,而“快乐阅读”板块则把语文教材“课外书屋”中推荐阅读的书、 科学以及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教材中推荐的书纳入“必读书目”等等。 附表 1:校本教材经典诗文诵读各册内容一览表册别 板块一 板块二 板块三 板块四 板块五 板块六 板块七 板块八11一 古诗 儿歌童谣 三字经 谚语 义乌名家诗选 快乐阅读二 古诗弟子规节选千字文节选义乌名家诗选快乐阅读三 古诗 宋词 对韵歌 论语节选 歇后语 义乌名家诗选 快乐阅读四 古诗 宋词 元曲 论语节选 老子节选 格言警句 义乌名家诗选 快乐阅读五 古诗 宋词 元曲 老子节选 孟子节选 格言警句 义乌名家诗选 快乐阅读六 古文选读 诗经 大学节选 中庸节选 元曲 对联 义乌名家诗选 快乐阅读3.弹性诵读梯度推进快乐阅读重在培养一种阅读态度,饶有兴致、孜孜不倦,不用在意水平高低、不同担心成绩好差,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学生都可以找到适切的起点,以不同的速度递进,终将达到“光辉的巅峰”,进入人文殿堂。由此,学校提出“五个一”诵读目标:一天一句格言警句,一周一篇经典美文,一月一次读书交流会,一学期一次成果展示会,一年一个读书节。即每天复习背诵一句古典格言或名言名句,每周背诵一首古诗,每月以班级为单位开展一次快乐阅读交流展示活动,每学期以年级为单位开展一次诵读的成果展示会,每学年以全校为单位开展一次隆重的读书节活动,以期通过读经典诗句、吟经典诗文、唱经典歌曲、演经典词曲等活动,为学生营造浓厚的诵读氛围。简易可操作的快乐阅读建议,让学生的阅读积累活动分布于每一天,分散于课中与课外,教师的鼓励与引导使阅读不是强制的任务,点点滴滴去积累使阅读不是沉重的负担。每学年,每位学生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一句一句到一首一首,都能顺利达到诵读积累一本书(该册经典诗文诵读读本)的基本要求;整本书的阅读,因为有了三级书库的书源保障,每个学生都能在教师有计划、有组织的安排下,读完“必读书目”列出的好书,90%以上的学生能读完“选读书目”列出的书,以及多本其他书籍。推荐书目为参考,普遍的第一学段(一、二年级)学生的阅读量便已达到百万字,远远超出语文课标所要求的小学阶段不少于 145 万字的阅读量。附表 2: “快乐阅读”弹性诵读与语文课标要求对比一览表学段 班级快乐阅读建议 快乐阅读量(仅以经典诗文诵读读本编入的内容分析) 语文课程标的 目标要求第一 一课一儿歌、一日一成语、 背诵优秀诗文 200 余篇(段) ; 背诵优秀诗文12学段 两日一谚语、三日一古诗、一周一接龙、一周一故事、一周一生活记录、一月一好书必读书 12 本(套) ,阅读总量60 余万字;选读书 20 本(套),阅读总量 100 余万字。50 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5 万字。第二学段一课一名言、一日诵一段、两日一古诗、一周一摘录、一周两生活记录、两周一好书、一月一感受背诵优秀诗文 190 余篇(段) ;必读书 16 本(套) ,阅读总量80 余万字;选读书 34 本(套),阅读总量 150 余万字。背诵优秀诗文 50 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 万字。第三学段一课一名句、一日一诵读、三日一古诗 、一周一美文、一周一好书、一周两习作、一月一交流背诵优秀诗文 180 余篇(段) ;必读书 20 本(套) ,阅读总量120 余万字;选读书 42 本(套) ,阅读总量 200 余万字。背诵优秀诗文60 篇(段)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100 万字。第二节 快乐“好读书”孩子们能凭着新鲜感在几天里热情洋溢地诵读,或捧起一本书读着不放手,那仅是短期的、自然的、自发性的诵读状态,而我们希望的是孩子们每天都持有这样美好的阅读状态。怎样让孩子们喜欢读、热爱读、乐于读呢?我们探索构建了“一种习惯、两个环境、三层平台、五种方式、七大课型、多元评价”等促进学生“好读书”的六条策略。1.一种习惯:阅读是我的需要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阅读也是如此。要让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学会诵读,在阅读实践中享受到快乐从而喜欢上阅读,让阅读成为生活的需要,主动阅读就会成为良好的习惯。那么,充足的时间是保障、是前提。一直以来,学校明确规定了“每天至少一小课,每周两大课”作为统一的快乐阅读时间,暨要求各班每天安排 10 分钟晨读,每节语文课前 3 分钟诵读,走读学生每天回家后诵读 20 分钟,寄宿学生下午或晚间诵读 20 分钟,每周二、四中午全校在轻音乐中诵读 20 分钟,以此保证学生必定能有充足的时间用于诵读、学习诵读与培养诵读的习惯。细水长流贵在持之以恒。犹如一个人一天三餐要吃饭,晚上要睡觉一般,每天到这个时间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学生在培养中渐渐习惯于诵读了,久了便成为自然的行为了。每当中午,校园里响起舒缓悦耳的轻音乐,无需老师的提醒,各班学生纷纷端起一本书开始静静地阅读;晚间活动时间,走到阅览室,寄宿班的学生安静地沉浸在书海里,听到的是清晰的翻动书页的声音这些,都是实小园里一道道别致而13亮丽的书香风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阅读成为他们的需要!在教导处开展的多次家庭作业情况调查中,学校在学生的问卷里、学生的座谈反馈中发现学生不约而同地提到:昨天的作业是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阅读 30 分钟;我们的作业是搜集一个数学故事;我们班的作业是出一份森林报 ;我们的作业是把早上诵读的诗歌的背景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一起分享;我们班的作业是给宋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找一段合适的音乐来配乐朗诵各门学科的教师都有意识地将快乐阅读与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创新作业形式、打造书香家庭等有机结合起来。教师推进快乐阅读的意识渗透在日常的相关工作中,超越了“语文”的范围,超越了“阅读”的范畴,超越了有形的制度,与学校的阅读倡导一起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与发展。在学校开展的“我与阅读”的主题问卷调查中,我们可喜地看到每个学生都填了“(书)是我每天都不能没有的” “我每天(一定要)看书” ,有 86.3%的学生选择了“在空闲的时候,我马上会想到(看书) ”、有 76.2%的学生选择“我(每个周末)要去一次书店” 。 这些,让我们感受到:阅读已经成为了多数学生的需要。2.两个环境:书香家校促熏养 学生对诵读的喜好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生活的环境,正如“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在一个书香环境里,成长起来的必定是爱书之人。因此,我们着力优化学生的阅读环境。学校提出了“创设书香校园,打造书香家庭” “让书香像空气一样弥漫,让读书像呼吸一样自由”等快乐阅读的口号,与学校的文化建设相融合,全方位营造浓郁的书香氛围。 (1)显性环境:点点滴滴沁书香“书声朗朗,文墨溢香”是校园文化品位的写照,以此引导学生与书为友,悟读书之法,品读书之趣。 首先,从优化校园环境入手,在校园走廊、橱窗上张贴古代名人画像、经典诗文等书法作品;校园主要通道两旁设置精心设计的文化灯箱,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经典名句随处可见,以滋养学生心灵,实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在每周二、四的诵读时间,学校统一制作的优雅的轻音乐萦绕整个校园,全体师生沉浸其中共同阅读,与文本对话,与书中圣贤交流,心静于书。每周三学校的“阳光”广播、电视节目,每期都开设有诵读栏目,或播放古诗词光盘,或配乐诗朗诵,或配图解读,或配文表演,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充分感受中国文化艺术精华的美妙和精湛。 同时,提倡“让班级的墙壁充满书香”的班级文化建设,让班级诗意盎然,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各班都建有班级图书角,还有各具特色的“阅读快乐园” ,如“读千古美文,做阳光少年” “小荷才露尖尖角”等。凡此种种,学生置身于诗化的环境中受到浸染,自然而然亲近经典。学生的课外时间大部分在家庭中度过,家庭阅读环境对学生诵读习惯的养成起着14同样重要的作用。为此,学校非常重视发挥家庭的作用,发出构建书香家庭倡议书 ,定期召开家长会,鼓励引导家长让自己的家庭洋溢书香,建设书香家庭。(2)隐性环境:大大小小皆书友正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言,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和学生一起谈古论今、激扬文字,要想让学生爱上诵读经典,没有教师的以身作则是不可行的。为了利用好零碎的时间增进积累,老师们利用办公室的展示板,用便条纸抄写一首古诗、一篇古文贴在上面,空课时、进出办公室时随时读上几遍,这样也能日积月累,学生看在眼里,佩服在心里。周二、四中午,在袅袅轻音乐声中,全校师生不约而同地只做一件事静心阅读。我们要求每位语文教师都要担任经典导读员,开展师生共读,教师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很多师生之间还经常进行对吟,甚至开展 PK,学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教师也不甘示弱。师生和谐亦如友人,不仅愉悦了诵读氛围,也推进了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进一步发展。家长是孩子最亲密的“示范者” ,家长的带动影响力是巨大的。我们积极引导家长投身到诵读活动中来,要求家长做到“建一个家庭书架,共读经典美文” , 使广大家长成为快乐阅读活动的倡导者、参与者和建设者,和孩子一起营造书香家庭舒心、温馨的读书氛围,让“亲子共读”丰富每个家庭的日常生活,改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让“书”的话题成为两代人(三代人)的共同语言,从而实现学生的家庭阅读的习以为常以及家长与学生一起在阅读中“成长” 。案例 从孩子读经典而感悟四(10)班 傅芷钰家长和孩子一起读经典好书,当我每每惊叹于一个个作家的睿智时,也深深地被震撼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我们家 长是否也要像孩子们那样,静下心来读读经典,充 实一下自己的身心?当我们面临挫折,心灰意冷的时候, 读读经典: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 春秋。他 们都是经历了屈辱之后 发愤图强, 终于取得了非凡的成就。比起他们,我们工作上遭遇的挫折根本就不是挫折,我们没有理由妄自菲薄、不思上进。因 为,我们是孩子的榜样。人生起起落落、浮浮沉沉,我们都能从一本本书中、一篇篇文章中找到自己的影子。一本本好书犹如一盏盏明灯, 让我们找对人生的坐标与前进的方向。如果说人生是一条河流,它由许多涓涓小溪汇 聚而成,而经典诗文注入的就是清洗 剂, 荡涤着河流里的污垢,让它 变得清澈见底。从学校到家庭,从教师到家长,显性、隐性两大阅读环境的创设与优化,为学生提供了高营养的土壤。在这样的环境里,经常可以看到孩子们在潜心阅读中有时哈哈大笑,有时静思默想,有时黯然神伤,有时潸然泪下,有时师生或生生你吟我对你问15我答,阅读自在而乐陶陶。3.三层平台:时时处处显厚积为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内在阅读需求驱动力,学校注重分层次设计展示学生快乐阅读成果的机会,创设了学校、年级、班级三个层面的平台,分别面向学生个体、小组合作、班集体、家庭等,为学生展示积累、体验成功提供了宽阔的舞台。学校层面:学校在每年的 4 月份,开展隆重的一年一度的“读书节”系列活动,精彩纷呈。有“世界读书日”这一天游园式的“读书日一日行”活动,各班在学校的统一组织安排下,设计有趣的活动,向全校师生开放,人人可以参与;有以经典诵读读本内容为蓝本,结合诵、唱、舞等形式编排诵读节目进行的“班际经典美文诵读”展示活动,全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参加展示、一起进行赏析,相互学习;有由教师开设的如“百家讲坛”般的“阳光经典大讲坛”活动,学生也踊跃参与筛选主题,选择感兴趣的、有研究的内容上讲坛开设讲座,如“跨越时空的间隔走近辛弃疾”“对话小豆豆”等,既是交流分享,更是快乐阅读积累的展示。还有每周一期的“阳光”广播节目、每半个月一期的“阳光”电视台节目等,都是学校展示、推动阅读活动的平台。年级层面:学校每个年级都有 10 个平行班,相当于一些规模不大的学校的全校班额数。学校的每个年级都设有年级组长,实行年级组长负责制,组长负责组织开展年级层面的各项活动。如低段学生有书签制作展(书签色彩鲜明,图文并茂,背面是自己最爱看的一本课外书的内容简介,正面是本书中自己最喜欢的一句话) ,赛诗会(全年级的同学汇集在绿毯似的学校大操场上,开展口诵方式的赛诗会)等;高段学生的辩论节(如“信息时代的我们还需要经典吗” 、 “书与网络的选择”等,选题都非常有时代感、现实性) ,阅读手抄报制作展, “快乐阅读伴我行”主题征文活动等。班级层面:在班主任与其他学科教师的建议、指导、参与下,班级层面的活动主要由学生自主设计、主持、组织、实施,因而深受孩子们自己的喜欢。如有模仿中央电视台“挑战主持人”栏目的班级“背诗挑战”擂台赛,分“周擂主” “月擂主”“季度擂主” “学期总擂主”四个阶段进行,学生个个有备而来,背诵诗句如滔滔江水连续不断;学生自编“快乐阅读成长的足迹”刊物展;列入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每两周一次的班级读书活动;“看,我家里藏书多” “寻访骆宾王” “走进中国小商品城”等系列社会实践活动;部分学生自发组建的每周开展一次活动的“书友俱乐部”等等,五花八门,精彩纷呈。孩子们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开拓意识,因此活动经常更新,层出不穷,形式多样。三个层面的活动平台为学生创设了广阔的展示交流空间,极大地增进了学生积极主动阅读的兴致,增加了阅读活动的丰富性,强化了学生的快乐体验感。这些活动交错而日常化,成为快乐阅读一直保持活力、内涵日益丰富并成为学校闻名省内外的特色的有力支撑。164. 五种方式:创新诵读溢情趣学而有法诵读也有法,古诗文的诵读如果仅仅是机械反复地读、背无疑是枯燥乏味的,学生会感到索然无趣。我们在遵循不求甚解的素读的前提下,以兴趣为先导,以创新诵读的方式为突破口,链接生活元素,融入艺术因子,让诵读趣味十足。不同的诗词篇章常常有着不同的特点,适合于运用不同的诵读方式。同一首诗文,运用不同的诵读方式,其效果也会截然不同。我们根据诗文的风格采用一种较为合适又新颖的诵读方式,实践证明,能够取得超越一般的效果:既积累了经典诗文,又让学生经历了愉悦的体验,还习得了有趣的诵读方法,一举多得。在创新诵读方式的实践研究中,我们主要探索了以下几种:创意境、引故事、融游戏、巧歌唱、习吟诵。 如图所示:(1)创意境。古诗词韵律、意境感很强,每一首诗都是一幅画,都是一首用心吟唱的歌。因此,在古诗词诵读中,我们不再单纯地向学生呈现文字,而是制作生动形象的课件,把文字放在画面中,同时配以与诗境、诗情相谐的背景音乐。这时的古诗词,不只是文字,而是从视觉、听觉上同时作用于学生大脑的一个立体化的事物。这样一来,诗情、诗境在画面和音乐的作用下形象化、具体化了,学生反复诵读就会自然而然地入情、入境,轻松地读出诗的味道、诗的情感和诗的美感。这样的诵读,如同欣赏一幅画、聆听一首歌,快乐而令人陶醉。可见,在诵读中用艺术手段创设意境,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案例送元二使安西在送别古曲的烘托下学生反复诵读,朋友即将分别的不舍之情,对朋友的挂念、担忧等种种深厚的情意不言自明。古筝曲渔舟唱晚特别适合王维的山居秋冥,舒缓甜美的乐曲,一下子让学生感受到田园气息的闲适和芬芳。(2)引故事。喜欢听故事是孩子的天性。一般来说,每一首古诗文都会有一个不平凡的背景和事件,将凝练、优美的诗句转换成动人的故事,可以让学生在故事的带动下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体验诗人的思想情怀,提高古诗文阅读的效率。 案例秋思教学片段创新方式校园诵读 年段诵读 班级诵读 亲子诵读创意境 引故事 巧歌唱 融游戏 习吟诵个人诵读17师:“唐朝诗人 张籍远离故土,在外做官多年。又是一年秋天来到了,一个秋风萧瑟的下午,他独自一人漫步在洛阳城的街头,只 见街上冷冷清清,秋风吹过,小草枯黄,落叶飞舞。又是一年,不知家乡怎么样了?家里的亲人都好不好?他赶紧回到客栈,想写一封信寄给家乡的亲人。摊 开纸笔,千言万 语涌上心 头,一 时竟不知从何写起。小小纸笺,怎么写得下自己对家乡的那许许多多的思念?张籍终于写好了信,把它交给了信使。可怕刚才匆匆忙忙还有什么事情忘了写,当信使刚转身要离去的时候,又麻烦信使把信拿出来,重新启封又看一遍,又添上许多话。这才目送信使 远去,他的心也跟着信使去到了家乡”师:听了故事,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3)融游戏。喜欢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如果把古诗文诵读有机地寓于游戏之中,就能达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如在跳皮筋、踢毽子、拍手歌、跳格子中边玩边跳,既能消除学习的疲劳,又能激发学生诵读诗文的兴趣。案例我校开发的“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一月梅花香又香。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你拍三,我拍三,三月桃花连十里。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春风有意艳桃花,桃花无意惹诗情;你拍六,我拍六,六月荷花满池塘。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 同。接天 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你拍九,我拍九,九月菊花初开放。秋菊能傲霜,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 (4)巧歌唱。古诗文流传至今,很多都被后人谱上了曲,以歌的方式唱出来。如三字经 春晓 水调歌头 满江红 无题 沁园春雪等等。爱唱歌是小学生的特点,他们会唱很多儿童歌曲,把古诗文作为歌词填入合适的儿童歌曲中,学生在熟悉的旋律中,把古诗文唱出来,是别有一番乐趣与滋味的,不失为是一种诵读诗文的妙法。学生有了这样的兴致后,不时会运用一番。案例经典诗文诵读(五)中有一首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是诗人李白伫立秋风中,在宣城优美如画的风景里怀念诗人谢眺,诗句既有美丽的景致又饱含着诗人的深情。五(9)班的程泽涵同学读着这首诗,想起了小白船这首歌曲, 小白船旋律悠扬而抒情,把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填进去唱起来,听着很适合,很有意境。又如经典诗文诵读(一)中的汉乐府诗江南,用儿童歌曲数鸭子的旋律唱出来,恰好形象地表现出活泼欢快的鱼儿在莲叶间穿梭往来轻灵的样子,又能表达出采莲人欢快的心情。(5)习吟诵。吟诵是古代私塾先生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