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汉到元具体的制度创新有哪些_第1页
从汉到元具体的制度创新有哪些_第2页
从汉到元具体的制度创新有哪些_第3页
从汉到元具体的制度创新有哪些_第4页
从汉到元具体的制度创新有哪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从汉到元具体的制度创新有哪些篇一:高三历史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西汉 (1)背景:汉初郡县与封国并存,封国有时会与朝廷对抗。 (2)措施:汉武帝颁布“。 (3)作用: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北宋 (1)背景: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 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2)措施:把地方的财政权、行政权、兵权收归中央。(3)作用: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推恩令 藩镇割据 3元朝行省制度 (1)内容:地方设行省,边远地区设拥有经济、军事大权。 (2)影响 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是古代地方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宣慰司 行政制度 1汉朝 (1)原因:汉初,丞相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 (2)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3)影响: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尚书令 3隋唐时期 (1)措施: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相权进一步削弱。 (2)意义: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宋朝:设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最高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5元朝:设官行宰相职权,元朝后期威胁着皇权。 中书门下 三司 中书省 1汉朝的察举制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子弟依靠 即可步入仕途。 3隋唐科举制 (1)形成:隋炀帝时。 (2)完善:唐宋元时期。 (3)影响: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 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孝廉 门第 特权 1从汉到元中国各朝代为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权力各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影响? 【精讲】 篇二:XX 年甘肃单招历史模拟试题: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 XX 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 XX 年甘肃单招历史模拟试题:从汉到元的政治制度演变【试题内容来自于相关网站和学校提供】 1:历史是复杂的。有时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会导致新问题的产生。下列史实能佐证这看法的是() A、秦二世而亡,汉推行郡国并行制 B、秦二世而亡,汉启用布衣将相 C、隋二世而亡,唐广招贤才知人善任 D、隋二世而亡,唐实行宽简舒缓法令 2:形成于隋朝的科举制是( ) A、教育制度 B、选官制度 C、考试模式 D、经济发展模式 3:下列古代的重要制度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相符合的是 汉高祖设置同姓王隋朝实行科举制唐玄宗设置节度使元朝实行行省制度 A、 B、 C、 D、 4:文物部门对某一皇家陵墓进行抢救性挖掘,发现陵墓按阴阳五行之宫、商、角、徵、羽对应方位,按山北水南座落于河南黄河边上。经过专家勘察,从地面建筑到地官都曾经遭受少数民族报复式的破坏。由此推断这皇家陵墓可能属于 A、汉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5:刘邦认为“(秦始皇)为皇帝,而弟子为匹夫,内亡(通无 )骨肉根本之辅,外无尺土藩翼之卫。 ”由此汉初统治者() A、废除郡县制 B、设置中朝 C、实行察举制 D、分封诸侯王 XX 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6:填图并回答问题( 10 分 ) 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 看图写出下列地区设置的机构:(4 分) ; ; (2)简述元朝开创的行省制度的积极作用和影响。(6 分) 7:选官制度的变化:汉朝制,魏晋南北朝制,隋朝开创制。(顺序不能颠倒) 8:制、九品中正制到制的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官吏制度的演变。 9:(17 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之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它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新唐书百官志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唐朝“三省”职权的分配以及唐朝中央机构行政运作的程序。有人认为唐朝中央机构的制度设计为近代西方“三权分立”提供了历史借鉴。你认为二者存在的本质差别是什么(9 分)? (2)据材料二,说明唐太宗控制尚书省的原因及采取的做法(6 分) 。 (3)据上述材料指出唐代相权的发展趋势(2 分) 。 10:有位史学家说:“科举制度的实行,用统一的标准来选拔社会上的优秀分子,使之参与了国家的政治” 。清末维新人士则认为科举制度“锢智慧” 、 “坏心术” 、 “滋游手” , 造成了“破坏人才、国随贫弱”的后果。 看下面问题回答: (1)这两种看法是否矛盾?简要阐述你的理由。(2)隋唐之前的历代王朝采取什么方式选拔人才?再结合科举制度从隋唐产生和明清衰落的史实,评价其历史作用。 (3)1905 年,清政府正式下令废除科举制度,实行新的学校教育制度。简要叙述清末新教育制度是怎样兴起和取代科举制的。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唐初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做出决定)将上(皇帝),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 朱子语类 材料二 (唐太宗说)中书所出诏敕,颇有意见不同,或兼错失,而相正以否?元置中书、门下,本拟相防过误。人之意见,每或不同,有所是非,本为公事卿等特须灭私徇公,坚守直道,庶事相启沃,勿上下雷同也。 贞观政要 材料三 唐太宗发现有一人诈伪做官,便下令处死。但负责审理此案的戴胄说:“法者,国家所以布大信于天下;言者,当时喜怒之发耳。陛下发一朝之忿而许杀之,既知不可置之于法,此乃忍小忿而存大信也。 ”唐太宗被迫收回成命,对他说:“法有所失,公能正之,朕何忧也!”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唐初一道圣旨从“颁布”到“奉行”需要哪些程序? (2)材料一、二说明唐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两种权威的冲突?结局说明了什么问题? 12:(10 分)科举制度传遍欧洲 1835 年,曾经居留中国的西方人士格尔斯感慨:“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古往今来的其他伟大的君主制度所无法相比的。它必将像造纸术。指南针。火药一样传遍欧洲,为西方所借鉴!” (1)格尔斯所指“中国的科举制度”创立于什么时候?(1 分)宋朝时期这一制度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3分) (2)格尔斯之前的 300 年间西方人士是如何了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2 分) (3)你认为“科举制度必将为西方所借鉴”的原因是什么?(4 分) 13:(15 分)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秦始皇)收泰半之赋,发闾左之戌。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绩不足衣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材料二 于是文帝从错之言,令民入粟边,六百石爵上造,稍增至四千石为五大夫,万二千石为大庶长,各以多少级数为差。上复从其言,乃下诏赐民十二年租税之半。明年,遂除民田之租税。后十三岁,孝景(汉文帝刘恒第四子,汉高祖刘邦孙,谥号孝景皇帝,史称汉景帝)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也。其后,上郡以西旱,复修卖爵令,而裁其贾以招民,及徒复作,得输粟于县官以除罪。始造苑马以广用,宫室、列馆、车马益增修矣。然娄敕有司以农为务,民遂乐业。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 摘自汉书食货志 (1)分别概括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汉初“文景之治”的各项措施并评述。 (9 分)14:自古以来,地方政治管理制度都处在不断地发展变革之中,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末清初,陆世仪说过:(在官员任期方面)“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 ” 周分封制图秦郡县制图材料二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 ” 朱子语类 (1)图 1、图 2 分别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其体现的政治意图分别是什么?陆世仪指出了两种制度怎样的弊端?(4 分) (2)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谈谈郡县制的合理性。(3 分)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宋代对地方怎样的改革。并对宋代中央集权的加强进行评价。(5 分) 15:上海博物馆精心推出的“周秦汉唐文明大展”:从青铜之乡的西周吉金、秦始皇陵的复活军团、汉唐墓葬的皇皇壁画,到唐代窖藏的遗宝精粹、皇家寺院的石破天惊,让人们得到了一次十分庄严的中华文明结集的观赏,此次国宝展也引起了参观者和学者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回顾与反思:中国古代汉唐时期奉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文化交流的频繁,创造了灿烂夺目中华文明;唐是一个重视制度创新、科技创新的时代,造就了中华文明的辉煌。请按上述两个方面分别举出若干史实加以说明。(8 分) XX 份高职单招试题,全部免费提供! 答案部分 育龙单招网,单招也能上大学 1、A试题分析:题目中的几个选项都属于吸取前人的历史教训的举措,但是吸取教训之后产生问题的只有 A,因为西汉认为秦二世而亡是因为没有分封皇族子弟,所以实行郡国并行制,结果导致了王国问题的产生,故选 A。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郡国并行制 2、B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隋朝实行的科举制是一种选官制度。所以答案选 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 3、B 汉高祖设置同姓王,唐玄宗设置节度使,导致了地方势力的发展,后来发展为威胁中央集权的地方割据势力。因此是与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不相符合的因素。4、C 试题分析:注意材料中关键信息“皇家陵墓进” “按阴阳五行之宫、商、角、徵、羽对应方位,按山北水南座落于河南黄河边上” “曾经遭受少数民族报复式的破坏” 。西汉都城是陕西西安,地点不符,东汉都城河南洛阳,但是与“少数民族报复式的破坏”不符。唐代亡于藩镇割据,也与此不符,明代都城是北京,地点不符,排除 ABD;北宋都城在东京(今河南开封) ,而且亡于少数民族政权金国的进攻,故选 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 5、D 试题分析:刘邦认为秦朝的灭亡其中的一个原因是没有实行分封制,由诸侯拱卫中央。所以西汉初分封同姓王做 篇三:第 3 课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普通用卷)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第 3 课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班级:_姓名:_设计人_日期_ ?课前预习预习案? 1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 2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从汉到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 (1)背景:汉初,地方上实行并存,出现了“七国之乱” 。 (2)措施。 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 。 汉武帝颁布“ ”。规定诸侯王死后,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子弟分割部分土地为列侯,归郡统辖。 (3)结果:王国越分越小,得到加强。 2唐朝: (1)背景:唐朝中期, 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武力,往往发展为割据势力。 (2)影响:安史之乱后形成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北宋: (1)措施。 试卷第 1 页,总 7 页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2)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造成冗官、冗兵、冗费,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 (1)措施:在地方实行 (2)内容。 (3)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 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 (1)背景:汉初, _集决策、司法、行政大权于一身,位高权重。(2)措施:汉武帝重用身边地位低的人担任_、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以削弱相权。 2魏晋南北朝:形成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三省体制。 3隋唐: (1)内容:实行三省六部制。 (2)特点: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相互牵制和监督。 (3)影响。 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三省六部制。 4宋朝: (1)宋初,设立 (2)为制约宰相,又增设 5元朝:设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1汉朝:主要实行 试卷第 2 页,总 7 页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魏晋南北朝:采取3隋朝以后:科举制。 (1)演变。 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 的方式选拔官员。 隋炀帝时,开始设立,科举制形成。 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 (2)标准:才能、 (3)影响。 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 ,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并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知识拓展探究案? 1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2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 ”这体现了 A.地方无选官权 C.察举制的弊端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3某朝官员王锷通过贿赂企图兼任宰相。皇帝同意了王锷的请求,并下诏“锷可兼宰相” 。时任给事中的李藩行使职权,驳回诏书。由此推断,给事中隶属于 A.唐朝的门下省 B.宋朝的枢密院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4元初高鸣进谏:“方今天下大于古,而事益繁,取决一省,犹曰有壅,况三省乎。 ”元世祖采纳了此建议,设 A.中朝 B.三省制 C.中书省 D.都察院 试卷第 3 页,总 7 页 本卷由【未来脑智能组卷 】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1870 年, “中国人民的竞争使得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1史皮尔在一书中说: 听吧!西方国家,它没有世袭等级它不主张任人唯亲。 ”材料所评论的是 A.科举制 B.郡国并行制 C.三公九卿制 D.三省六部制 2唐朝时刘晏长期掌管国家财政大权,为官廉洁,被称为“工于谋国而拙于谋身的一代良相” 。据此判断,刘晏供职的部门应该是: A.尚书省 B.中书省 C.门下省 D.直隶省 3史载,魏晋时设中正,是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晋以后,部分中正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由此可知,政府实行九品中正制的主要目的在于 A.巩固门阀士族统治 C.保证选官的公正性 B.加强中央集权 D.注重门第家世 4北宋时期的国民生产总值,是清“康乾盛世”时期的两倍多,都城汴梁“比汉唐京邑,民庶十倍”,然而北宋“兵虽多而战力弱,国虽富而兵不强” 。造成这种现象的体制因素是 A.强干弱枝,地方兵权收归中央 C.地方财政大权收归中央 B.削弱地方官员的实权 D.军机处直接听命于皇帝 5下面哪一项没有论及元朝中书省和行中书省的关系 A.“都省握天下之十省分天下之治” B.“国家置中书省以治内,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