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开头常用9法_第1页
高考作文开头常用9法_第2页
高考作文开头常用9法_第3页
高考作文开头常用9法_第4页
高考作文开头常用9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作文开头常用 9 法 高考作文开头经典 9 法 1、排比入题,先声夺人 生活如酒,或芳香,或浓烈,因为诚实,它变得醇厚; 生活如歌,或高昂,或低沉,因为守信,它变得悦耳;生活 如画,或明丽,或素雅,因为诚信,它变得美丽。 (因 诚信酿造生活) 排比,能增加文章气势,朗朗上口,使文章富有节奏 感和音韵美。用来状物,能景象纷呈;用来叙事,能酣畅淋 漓;用来说理,能气势磅礴;用来辩论,能排山倒海;用来抒 情,能汪洋恣肆。 2、整散交错,灵巧入题 若能掬起一捧月光,我选择最柔和的;若能采来香山红 叶,我选择最艳丽的;若能摘下满天星辰,我选择最明亮的。 也许你会说,我的选择不是最好,但我的选择,我相信。 (我的选择,我喜欢) 整散句结合,能使句式灵活多变,增添文章旋律感和 音韵美,给人一种审美感受。 开头用“月光”“柔和” 、 “红叶”“艳丽” 、 “星辰”“明亮”构成铺排,色彩 鲜明,有先“色”夺人之妙,兼具音韵之美。 3、引文入题,典雅厚重 清代张潮出梦影中有言:“菊以渊明为知己,梅 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yu)为知己。 ”当面对大海;面对 着这片蔚蓝;我不禁想到:海以何人为知己呢?(面对大海 ) 引用前人文句,顺着引文的文气,巧妙引出话题。 4、细腻描绘,形象入题 我曾用水的眼睛审视生活,生活也曾如秋水般阴郁、 遥远。阳光透过枫林洒下来,我顺着光束向上望,却似乎 又看到一望无际的蒹葭,雾雪般的白色,水草般的柔软。 在一片渺渺中我看到了他*的眼睛,看到了当年妈妈做出选 择的那一刹那。(让睫毛载来爱,载来幸福) 描述性语言往往容易流于刻板和平淡,但如果考生能 巧妙抓住特征,注意借鉴,灵活地加以创新,则能打破描 绘的刻板和叙述的平淡,让形象的描述飘逸出令人心荡神 驰的诗情画意 5、警句突现,启迪入题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与死,除了那几声欢呼,几 阵痛哭外,便再没了别的。那么,生与死之间的生命 呢?(生命是什么) 警句式的开篇令人注目。 “生是偶然,死是必然,生死 之间是生命” 。凝练、平易、深刻、精辟。 6、对话开篇,引人入胜 一代高僧弘一法师涅磐前对从弟子说:“你看看我的 牙齿,怎么样?” “都掉光了。 ”“那以舌呢,还在吗?” “还 在。 ”“所以说,坚韧的东西总是比坚硬的东西强” 。(坚 韧我追求的品格) 一则深透禅机的对话,引出了“坚韧”的内涵,推出 了文章的观点 7、事例开篇,简洁铺陈 选择是难的,更何况是心灵的选择。高渐离为了荆轲, 他选择了死;马本斋的母亲为了革命,她选择了牺牲;祝英 台为了真挚的爱情,她选择了化蝶。在这友情、亲情与爱 情之间的选择,他们是这样做的 (生死之间) 文章开头以名人事迹简洁铺陈:高渐离为友情选择了 死亡,用自己的头颅捍卫了“士为知已者死”的至理名言, 成为千古奇士;马本斋的母亲选择献身,用自己的至情 博大母爱以殉人间大义,为儿子也为后人树起一座人格丰 碑;祝英台选择了化蝶,用自己的灵魂升华了梁山伯的爱情, 为有情人的天长地久树立了楷模。 8、对称开篇,整齐明快 在蝶的眼中,花是天使,因为花给予她生命的甘露 在花的眼中,蜂是挚友,因为蜂给予她生命的延续。 (学会历史般的旁观) 文章开头用一组对称句子,赋予蝶、蜂、花人的性情, 通过生动贴切的拟人手法,形式与内容达到完美的统一。 体现了考生高超的语言技巧。 9、诗词开篇,凸显底蕴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 这是李后主的感悟;“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这是李清照的感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 我轻轻地挥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这是徐志摩的不舍;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又是苏 东坡的坦荡 (美丽的离别) 典故大全之人事/病死 人事/病死 【耳虚闻蚁】 世说新语紕漏:“殷仲堪父病虚悸, 闻床下蚁动,谓是牛斗。 ”指身体虚弱。宋苏轼次韵乐 著作野步:“眼晕见花真是病,耳虚闻蚁定非聪。 ”另参 见动物部走兽“殷牛” 、动物部虫豸“床下蚁” 。 【西子病】参见人体部其他“捧心” 。唐司空图村 西杏一花二首之一:“东风狂不惜,西子病难医。 ” 【李贺得疾】参见文明部诗词“锦囊诗草” 。喻苦 心写作,呕心沥血。宋陈师道和黄预病起:“李贺固 知当得疾,沈侯可更不胜衣。 ” 【伯牛灾】 论语雍也:“伯牛有疾,子问之,自 牖执其手,曰:亡之,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斯 人也而有斯疾也!”指不治之症。唐王维哭褚司马: “谁言老龙吉,未免伯牛灾。 ” 【沈郎】参见人体部肢体“瘦沈腰” 。唐牟融山中 有怀李十二:“客边秋兴悲张翰,病里春情笑沈郎。 ” 【穷是病】参见人事部贫贱“原宪贫” 。宋苏轼回 先生过湖州东林沈氏之一:“世俗何如穷是病,神仙可 学道之余。 ” 【相如渴病】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相如口吃而 善著书。常有消渴疾。与卓氏婚,饶于财。其进仕宦,未 尝肯与公卿国家之事,称病闲居,不慕官爵。 ”指渴饮或 有疾病。唐唐彦谦奏捷西蜀题沱江驿:“锦江不识临 邛酒,且免相如渴病归。 ” 【柳生肘】 庄子至乐:“支离叔与滑介叔观于冥 伯之丘,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俄而柳生其左肘,其意 蹶蹶然恶之。 ”郭庆藩集释引郭嵩焘曰:“柳、瘤字, 一声之转。 ”指疾病或灾变。宋苏轼记所见开元寺吴道 子迎佛灭度以答子由题画文殊普贤:“当时修道颇辛苦, 柳生两肘乌巢肩。 ”另参见人体部肢体 “杨枝肘” 、植物 部木本“柳生肘上” 。 【秦痔】 庄子列御寇:“秦王有病,召医,破痈 溃痤者,得车一乘;舐痔者,得车五乘。所治愈下,得车 愈多。 ”指阿说馅媚、出卖人格而求取物质利益;或泛指 痔疮。唐李商隐自桂林奉使江陵途中感怀寄献尚书: “尚怜秦痔苦,不遣楚醪沉。 ”另参见政事部贪佞“吮痈” 、人事部行止“舐痔” 。 【病入膏肓】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 秦。秦伯使医缓为之。未至,公梦疾为二竖子,曰:彼 良医也,惧伤我,焉逃之?其一曰:居肓之上,膏之下, 若我何!医至,曰: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 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公曰:良 医也。厚为之礼而归之。 ”指不治之症,或喻事态已坏到 不可收拾的地步。金王若虚论诗:“功夫费尽漫穷年, 病入膏肓不可携。 ”另参见人体部其他“疾在膏肓” 、九 流部 医术“膏肓” 。 【病庄舄】参见人事部情感“庄舄思归” 。宋苏轼 次韵定国见寄:“越吟知听否,谁念病庄舄。 ” 【疾竖】参见人事部病死“病入膏肓” 。宋陆游秋 晚幽居:“吴中秋色气犹和,疾竖其如此老何。 ” 【九原可作】 国语晋语:“赵文子与叔向游于九 原,曰:死者若可作也,吾谁与归?叔向曰:其阳子 乎!”喻死者再生。唐杜牧长安杂题长句六首之四: “九原可作吾谁与,师友琅玡邴曼容。 ”另参见地理部土 石“九原” 、地理部城建“九原” 。 【天上召】唐李商隐李贺小传:“长吉将死时, 忽昼见一绯衣人,驾赤虬,持一板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 者云:当召长吉。长吉一言: 贺不愿去。绯衣 人笑曰:帝成白玉楼,立召君为记。天上差乐不苦也。 长吉独泣。边人尽见之。少之,长吉气绝。 ”指才子英年 早逝。宋欧阳修吊黄学士三首之二:“共疑天上召, 更欲水边招。 ”另参见器用部宫室“白玉楼” 。 【见飞鵩】参见人事部情感“鵩鸟悲” 。唐温庭筠 秘书刘尚书挽歌词二首之一:“粉署见飞鵩,玉山猜 卧龙。 ” 【化虫沙】参见人物部其他“虫沙猿鹤” 。金元好问 石岭关书所见:“已化虫沙休自叹,厌逢豺虎欲安达。 ” 【凤归天】参见九流部神仙“乘鸾” 。唐姚合题梁 国公主池亭:“寂寞空馀歌舞地,玉箫惊起凤归天。 ” 【邓通死饥】参见人事部贫贱“邓通饿死” 。唐杜牧 杜秋娘诗:“苏武却生返,邓通终死饥。 ” 【玉棺仙令】参见器用部其他“玉棺” 。清吴雯自 郏县至南阳五日山水风土不无感怀成诗九首之二:“寥 落孤城傍翠微,玉棺仙令去何归。 ” 【白鸡梦】 晋书谢安传:“因怅然谓所亲曰: 昔桓温在时,吾常惧不全。忽梦乘温舆行十六里,见一 白鸡而止。乘温舆者,代其位也;十六里,止今十六年矣; 白鸡主酉,今太岁在酉,吾病殆不起乎!”指死亡。唐 李白东山吟:“白鸡梦后三百岁,洒酒浇君同所欢、 ” 另参见天文部时令“白鸡年” 、动物部飞禽“白鸡” 、 人事部睡梦“鸡梦” 。 【白鹤归】参见动物部飞禽“辽东鹤” 。喻人去世。 唐李德裕遥伤茅山孙尊师三首之三:“数日奇香在, 何年白鹤归。 ” 【伍员死】参见人体部头面“伍员抉目” 。唐刘商 姑苏怀古送秀才下第归江南:“王道潜隳伍员死,可 叹斗间瞻王气。 ” 【弃吴江】参见地理部水流“伍员潮” 。唐李白行 路难三首之三:“子胥既弃吴江上,屈原终投湘水滨。 ” 【鸡犬无还】参见九流部神仙“云中鸡犬” 。唐邵谒 经安容先生旧居:“云雨有归时,鸡犬无还日。 ” 【金谷堕楼】 晋书石崇传:“崇有妓曰绿珠,美 而艳,善吹笛。孙秀使人求之。 ”石崇不予,孙秀怒,遂矫 诏收崇, “崇正宴于楼上,介士到门。崇谓绿珠曰: 我 今为尔得罪。绿珠泣曰:当效死于官前。因自投于楼下 而死。 ”指美人遇难。唐杜牧题桃花夫人庙:“至竟 息亡缘底事,可怜金谷堕楼人。 ” 另参见器用部宫室 “绿珠楼” 、文明部歌舞“绿珠歌” 、人物部妇女“绿 珠” 。 【星坼】 晋书张华传:“初,华所封壮武郡有桑 化为柏,识者以为不祥。又华第舍及监省数有妖怪。少子 韪以中台星坼,劝华逊位。华不从遂害之于前殿马道 南。 ”用以悼亡。唐温庭筠题车安里工相林亭:“星 坼悲元老,云归送墨仙。 ”另参见天文部天体“台星坼” 。 【修文地下】参见人物部人杰“地下郎” 。唐杜甫 哭李常侍峰之一:“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 ” 【剑化】参见武备部兵器“丰城龙剑” 。喻人去世。 唐韩愈大行皇太后挽歌词三首之二:“凤飞终不返, 剑化会相从。 ” 【泰山颓】 礼记擅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 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 乎?既歌而人,当户而坐。趋而人,夫子曰:赐, 尔来何迟也?夏后氏殡于东阶之上,则犹在阼也;殷人殡 于两楹之间,则与宾主夹之也;周人殡于西阶之上,则犹 宾之也。而丘也,殷人也。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楹之 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其孰能宗予,予殆将死也。盖寝 疾七日而没。 ”喻指人去世。唐王湾哭补阙亡友綦母学 士:“泣为洹水化,叹作泰山颓。 ”另参见地理部土石 “泰山毁” 、器用部宫室“奠楹” 、人事部睡梦“梦楹” 。 【毙长途】参见天文部天体“夸父逐日” 。指劳累 而死。唐僧鸾苦热行:“饮流夸父毙长途,如见当中 印王字。 ” 【得牛眠】参见九流部杂技“卜牛眠” 。清赵翼为 伟儿得葬地感赋之二:“忽欣来蝶梦,恰报得牛眠。 ” 【惜余香】三国魏曹操遗令:“汝等时时登铜雀 台,望吾西陵墓田。余香可分与诸夫人,不命祭。诸舍中 无所为,可学作组履卖也。 ”喻临死前对妻儿的思念。南 朝梁沈约八咏诗:“一朝卖玉碗,眷眷惜余香。 ”另参 见地理部城建“铜雀分香” 、器用部衣冠“卖西陵履” 、 器用部日用“分香” 。 【郭泰碑铭】 后汉书郭泰传:“明年春,卒于家, 时年四十二。四方之士千余人,皆来会葬。同志者乃共刻 石立碑,蔡邕为其文,既而谓涿郡卢植曰: 吾为碑铭多 矣,皆有惭德,唯郭有道无愧耳。 ”称颂人生前品行。唐 罗隐围城偶作:“自从郭泰碑铭后,只见黄金不见人。 ”另参见器用部宫室 “郭碑” 、文明部文章“有道铭” 、 人事部谬误“蔡邕愧” 。 【黄垆别】参见器用部宫室“黄公肆” 。清袁枚挽 范莪亭孝廉:“何图白首逢,遽作黄垆别。 ” 【悬剑】参见伦类部师友“挂剑” 。唐骆宾王夕次 旧吴:“悬剑空留信,亡珠尚识机。 ” 【嗟龚胜】参见政事部忠直“龚胜耻事新” 。唐李白 自溧水道哭王炎三首之一:“楚国一老人,来嗟龚胜 亡。 ” 【醉后悲】参见人事部情感“咽羊昙” 。唐司空曙 哭苗员外呈张参军:“季子生前别,羊昙醉后悲。 ” 高考文言文释义要“追根溯源”准确表达 很多总以为,文言文仅仅是为了应付和而学,文言文 离我们的生活很远,根本不具有现实意义。其实,这是因 为没有弄清中文的一般规律。实际上,从开始的成语、诗 词以及文言文阅读的,正是出于“进一步提高国民的母语 水平”而设计的。 汉语重在一词多义 特级杨振中说,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在于掌握大量的词 语的准确含义。文言文的一个词,往往有好几个义项,有 的甚至达到二十多个义项,这就是一词多义。准确地选择 某个义项来解释词语并理解句子,是理解句意和文意的第 一道难关。例如“日薄西山” 中的“薄” ,应该解释为 “迫近” ,意为太阳迫近西面的山头,那么“薄”为什么可 以解释为“迫近”呢?这就要追根溯源了。原来“薄”的 本义为“草木茂密不得入” ,因为草木互相挨得很紧,于是 它有了“靠近” 、 “迫近”之义,由此再引申出“不厚” 、 “少”等义项。 仅有词汇还不够 据了解,最近上海的“汲原堂”汉字研究机构的几位 古汉字研究者,通过多方搜集材料,编著了中学文言文 300 词图释 ,对和文言文所涉及的每一个实词做了溯源。 负责人张立军提醒同学们,学中文与学外语迥然不同。比 如, 语言的提升,是随着掌握单词量的提升而呈“阶梯式 上升”的,而中文的语言却是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交融、 交错,呈 “螺旋式上升”的。而且,英语的往往表现在新 词汇的不断增加,但汉语的能力则常常表现为对同一个汉 字新词义的追加。 学会准确表达方式 许多同学都有一个困惑,那就是为什么自己的语文成 绩会随着年级的升高反而呈下降趋势。张立军认为,这除 了语文学科难度的自然提升,更重要的原因还在于所接触 和需要运用考查的汉语词汇的难度在大幅度提升,使同学 们越来越无法“驾驭”书面文字,无法 “理解”汉语中那 些含有更“高级”意会的表达方式,包括成语、熟语、精 当的文辞、灵活的句式、恰当的修辞、准确的语气等等。 在“高级”汉语中,汉字是“活的” ,是“穿梭时空”的, 不能“博古”便无法“通今” 。因而,没有好的来了解古代 书面用语,从古汉语中汲取更多汉语的“营养”和“精华” , 就成了限制人们汉语能力提升的最大瓶颈。 高中应当掌握的 160 个实词 哀、爱、安、按、案、拔、白、败、拜、报、暴、悲、 北、备、被、倍、背、奔、本、逼、彼、辟、蔽、毕、便、 遍、表、并、伯、薄、泊、博、步、裁、苍、操、草、策、 曾、差、尝、长、超、朝、陈、称、诚、驰、冲、出、除、 处、传、垂、辞、次、刺、促、错、达、殆、怠、旦、独、 笃、度、断、夺、发、法、反、放、非、分、奉、服、伏、 复、盖、苟、鼓、固、寡、国、过、何、恨、厚、胡、患、 或、疾、即、既、将、解、结、矜、竟、就、绝、堪、克、 困、怜、弥、靡、莫、能、内、迫、期、奇、迁、劝、却、 如、若、色、稍、审、甚、识、适、是、书、疏、数、孰、 属、率、私、遂、涕、图、徒、王、望、微、闻、恶、悉、 相、谢、幸、延、阳、要、宜、狱、再、造、贼、振、志、 治、置、诸、族、左 初中应当掌握的 140 个实词 昂、傲、包、比、鄙、兵、病、察、彻、乘、从、当、 道、得、定、伐、犯、方、负、赋、更、故、顾、观、归、 好、号、还、会、惠、及、极、济、计、加、假、间、简、 见、节、竭、尽、进、居、举、具、俱、聚、决、类、临、 虑、论、漫、灭、明、名、命、谋、难、平、戚、启、强、 请、穷、求、取、去、全、任、入、塞、善、少、舍、涉、 生、胜、师、施、实、食、使、释、恃、属、说、顺、素、 汤、通、痛、退、亡、为、务、徙、狭、鲜、向、效、信、 行、形、兴、修、徐、许、寻、业、遗、贻、夷、异、易、 诣、益、阴、引、盈、余、逾、缘、远、云、责、章、知、 止、致、质、众、专、周、走、足、卒、作、坐 过秦论课文解读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 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 吞八荒之心。(秦孝公占据着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地势, 拥有雍州的土地,君臣牢固地守卫着,借以窥视周王室那 样的天子权势,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横扫四海的意图 和并吞四周荒远之地的雄心。秦孝公:生于公元前 381 年,死于前 338 年,战国时秦国的国君,名渠梁。穆公十 五世孙。他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富国强兵。崤函: xiohn,崤山和函谷关。崤山,在函谷关的东边。函谷关, 在河南省灵宝县。雍州:包括今陕西省中部和北部、甘 肃省除去东南部的大部分地区、青海省的东南部和宁夏回 族自治区一带地方。雍,yn?。周室:这里指代天子之 位的权势,并非实指周王室。战国初期,周王室已经十分 衰弱,所统治的地盘只有三四十座城池,三万多人口。 席卷天下:与下文“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是 同义铺排。八荒:原指八方荒远的偏僻地方,此指代 “天下”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 西河之外。 、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 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在这时,六国人才 济济,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等人为他们出谋划策, 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等人 为他们沟通意见,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廖、田忌、 廉颇、赵奢等人为他们统率军队。宁越:赵人。徐尚: 宋人。苏秦:洛阳人,是当时的“合从长” 。杜赫:周 人。齐明:东周臣。周最:东周君儿子。陈轸:楚 人。召滑:楚臣;召,sho。楼缓:魏相。翟景: 魏人。翟,zhi。苏厉:苏秦的弟弟。乐毅:燕将。乐, yu。吴起:魏将,后入楚。孙膑:齐将。带佗:楚将。倪 良、王廖:都是当时的兵家。田忌:齐将。廉颇、赵奢: 赵将。制:统领、统帅。)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 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 争割地而赂秦。(他们曾经以十倍于秦的土地,上百万的军 队,开往函谷关去攻打秦国。秦人大开关门引敌深入,九 国的军队却迟疑起来,不敢入关。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 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困苦不堪的境地了。这样 一来,合纵解散了,盟约溃散了,各诸侯国争着割地来贿 赂秦国。叩关:攻打函谷关。叩,击。九国之师,逡 巡而不敢进:九国,就是上文的韩、魏、燕、楚、齐、赵、 宋、卫、中山。逡巡,qn xn,有所顾虑而徘徊或不敢前 进。六国首次合纵在公元前 334 年至前 332 年之间,苏秦 说六国合纵,任纵约长,佩六国相印, “秦兵不敢窥函谷关 十五年” 。前 318 年,苏秦再次约六国攻秦,楚怀王任纵约 长,至函谷关,秦出兵击六国,六国皆引兵而归。此外, 前 298 年,魏、齐、韩三国曾联合攻秦。前 247 年,信陵 君率五国兵败秦于河外。据史记六国表载,并没有 “九国之师”齐出动的情况。从上述史实可以看出, “秦人 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不尽合历史事实, 前面说过,政论叙史只是一种概述方式,跟史书记载不同。 镞:z,箭头。)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 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强国请服,弱国入朝。(秦有剩余的力量趁着各诸侯国困敝 的时候来制服他们,秦追赶九国逃亡败北的军队,百万败 兵横尸道路,血流成河,连大盾牌也漂浮得起。秦人凭借 这有利的形势,主宰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 域。强的诸侯国主动表示屈服,弱的诸侯国入秦朝拜称臣。 弊:通“敝” ,困敝、疲敝。北:败北,溃败。伏尸 百万:这说的不是一次战役的死亡人数。秦击六国杀伤人 数史书皆有记载,如前 293 年击韩伊阙,斩首 24 万;前 273 年击魏华阳军,斩首 13 万,又说 15 万;前 260 年,破 赵长平军,杀卒 45 万;其余,斩首不足十万者略而不书。 橹:盾牌。)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国家无事。(待到孝文王、庄襄王依次继位,他们统治的时 间不长,秦国没有什么大事。孝文王:昭襄王的儿子, 在位只有三天就死了。庄襄王:孝文王的儿子,在位三 年。享国:帝王在位的年数。) 这一段对诸侯是先扬后抑,写诸侯合纵缔交,罗致人 才,共谋弱秦,极力渲染其人才之众多,阵容之壮大,实 力之雄厚,反秦攻秦声势之浩大,后写其不战自溃,一败 涂地,既反衬秦的势力强盛,也为下文陈涉与九国之师的 对比埋下伏笔。对秦国则是寓褒于贬,以突兀之笔极写其 扩张壮大的雄势,既正面写出秦的不可战胜,为下段蓄势, 表明秦统一全国已成定局,也为后文所谓“攻守之势异也” 张本。 本段承开篇“铺张扬厉”的语言风格,多重排比,变 化其用,如铺锦列绣,排红叠翠,以造成繁弦急管般的热 烈气氛。写“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 ,先以“齐有孟尝, 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四个相同的主谓结构的 句式排比,显示“合从缔交”范围之广。接着以“明智而 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三个相同的联合结构的 词组排比,形容上述四君子的谋略才干,显示“合纵缔交” 基础之牢。再以 “杜赫之属为之谋” , “乐毅之徒 通其意” , “赵奢之伦制其兵”三个基本相同的带有长 串定语的主语以及相同谓语形式的句子,说明六国人才济 济,群英荟萃,显示“天下之士”合从缔交,戮力攻秦的 力量。在将六国抗秦的气势上扬至极点之后,猛然一跌, 点出六国“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接着以“追亡逐北, 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 强国请伏,弱国入朝”八个结构异同交错的四言句,显示 秦乘胜进击,宰割诸侯的摧枯拉朽的声势。排比句式使文 章气势奔放,但如果只是一式到底,那又机械呆板了,因 此,作者变化其用,将多种句式的排比句组合起来,整齐 与参差结合,相为映照,使文章张弛有致、气韵流转。为 了突出声势浩大的气氛,作者又在集中排比之时衬以对比 夸张,以“秦无亡矢遗镞之费”与诸侯之“困”对比,以 九国“十倍之地、百万之众”的强大势力与“伏尸百万, 流血漂橹”的惨败对比,造成一种高屋建瓴,所向披靡的 气势。 从行文来说,一篇气盛的文章也不能一点不喘息。文 段末尾只用“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九个字一笔带过, 就给全篇形成一个短暂的停顿。 “如人吐气” ,作者在这里 巧妙地安插一个“气口” ,为下文蓄势。可见也是匠心独运。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 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 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 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 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 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 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百越的君主低着头,颈上捆着绳子, 把自己的性命交付给司法官吏审讯。于是又派蒙恬到北方 去修筑长城,守卫边境,击退匈奴七百多里;胡人再不敢 南下来放牧,勇士不敢拉弓射箭来报仇。百越:古代越 族居住在江、浙、闽、粤各地,每个部落都有名称,而统 称百越,也叫百粤。桂林、象郡:在现在广西壮族自治 区一带。俯首系颈:意思是愿意顺从投降。系颈,颈上 系绳,表示投降。委命:寄托性命。下吏:交付司法 官吏审讯。蒙恬:秦将。始皇时领兵 30 万北逐匈奴,修 筑万里长城。藩篱:比喻边疆上的屏障。藩,篱笆。 却:击退。)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 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接着就废除 孝公以来历代先王的治国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为 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毁坏著名的城邑,杀掉英雄豪杰; 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把它们全部销熔,用来铸 成十二个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先王:一般 指尧舜禹汤文武几个有名的帝王,但本文指的当是秦自孝 公以来六代君王。先,已死去的长辈。焚百家之言:指 秦始皇焚书坑儒。百家之言,诸子百家各学派的著作。言, 言论,这里指著作。黔首:秦朝称百姓为“黔首” 。黔, qin,黑色。隳:hu,毁坏。名城:高大的城墙。 销锋镝:销毁兵器。销,熔化金属。锋,兵刃。镝,d, 箭头。金人:史记?秦始皇纪:“收天下兵,聚之咸 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斤,置廷宫中。 ”又传: 铸铜人十二,各重二十四万斤。弱:使变弱小。)然 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 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然后凭借华山修建城墙,据有亿丈高的城墙,借用黄 河做护城河,面临不可测量的深渊,用它们作为坚固的防 御工事。派遣优秀的将领、可靠的官员、精锐的士卒手执 强弩和锋利的兵器守卫着要害的地方,盘问过往的行人。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这几 个句子用了所谓“合叙”修辞格,理解时要拆分为下面的 顺序, “践华为城,据亿丈之城;因河为池,临不测之渊。 ”践,与下句“因”对文同义,当释“凭” ;课本释“踏” , 似欠妥。亿丈之城,指华山。不测之渊,指黄河。良将 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这两个句子用 了互文的手法,应当理解为, “良将劲弩、信臣精卒,守要 害之处,陈利兵而谁何” 。信臣,可靠的大臣。谁何,呵问 他是谁,就是缉查盘问的意思。何,通“呵” ,呵喝。另解 “谁何” ,即谁也不能把他奈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 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天下已经安定,始皇心里自以为关中的险固地势,方圆千 里的铜墙铁壁,正是子子孙孙称帝称王可以万代相传的帝 王基业。关中:秦以函谷关为门户,关中即指秦雍州地。 金城:坚固的城池。金,比喻坚固。子孙帝王:子子 孙孙称帝称王。帝王,名词活用动词。 秦始皇本纪二十 六年诏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 万世,传之无穷。 ”) 这一段写秦始皇消灭诸侯、统一天下、建立并强化中 央集权封建帝国的整个过程。秦始皇不仅消灭了各国诸侯, 而且继续扩大版图,创建了史无前例的大帝国。这意味着 秦从此由攻天下转入守天下,所以下文接着说它的守策, 即愚民、弱民、压民,以“关中之固,金城千里”来确保 “子孙帝王万世之业” 。在这段文字中“奋六世之余烈” 、 “废先王之道”是关键性的语句。前一句说明秦始皇统一 天下,是承继“先王之道”的结果;后一句揭示秦始皇在 夺取天下之后,放弃了由孝公开始的富国强兵的仁义之策, 而改为残酷无比的暴戾之策,这是秦迅速覆灭的缘由,为 本文结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张本。 这段文字与上文一样也是极尽铺排夸饰之能事,一方 面极力铺叙秦始皇统一天下,用四个意义相同结构相同的 排比句式张大秦“威振四海”的盛势;另一方面又用一连 串的对偶句极力铺叙秦始皇巩固政权的一系列措施,以突 显其愚民弱民残民的霸势。 这段文字与前文也有不同。如果说第一段写秦的野心, 第二段写秦的势力,那么这一段写秦始皇:野心与势力, 兼而有之。第二段用正反对比手法把秦与九国两面写,本 段却全从秦单面写,把秦始皇的势力和野心描绘得淋漓尽 致,愈写愈足,愈写愈神气。但是扬至极高处,也便跌入 极深处。愈写秦之强大,就愈见秦之骄横愚昧;愈写秦之 自信太强,就愈见秦之主观片面;愈写秦之野心极大,就 愈见秦之眼光短浅。作者虽处处叙而不论,却处处为最后 一段的议论在“蓄势” 。这样的文章,读起来自然感到饱满 酣畅,气势逼人。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始皇去世之后,他的余 威依然震慑着边远地区。殊俗:不同的风俗,指边远的 地方。)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 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 、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 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 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 族矣。(可是,陈涉不过是个以破瓦罐做窗户、草绳做户枢 的贫家子弟,是氓、隶一类的人物,后来做了被迁谪戍边 的卒子;才能不如中等人,并没有孔丘、墨翟那样的贤德, 也不像陶朱、猗顿那样富有;他跻身于戍边军卒之中,从 民间突然奋起发难,率领着疲惫无力的士兵,指挥着几百 人的队伍,掉转头来进攻秦国;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 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像回声似的应和 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 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陈涉:即陈胜,字涉。 公元前?至前 208 年,秦阳城人。秦二世元年七月,与吴 广率领戍卒 900 人,在蕲县大泽乡揭竿起义,诈称公子扶 苏、楚将项燕,时诸群县苦秦苛法,云集响应。既占领陈 县,胜乃自立为王,国号张楚。与秦将章邯战,兵败还至 下城父,为其御夫庄贾所害。瓮牖绳枢:以破瓮作窗户, 以草绳替代户枢系门板。形容家里穷。牖,yu,窗户。枢, sh,门扇开关的枢轴。氓隶:农村中地位低下的人。陈 涉少时为人佣耕,所以称他为“氓隶” 。氓,mn?,古时指 农村居民。隶,奴隶。迁徙之徒:被征发戍边的人。指 陈涉在秦二世元年被征发戍守渔阳。中人:平常的人。 仲尼、墨翟:孔子、墨子。翟,d。陶朱:就是春秋 时期越国的范蠡。他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后,离开越国隐居 于陶,即现在山东省定陶县西北,自称陶朱公。他善于经 营生计,所以后人常以“陶朱”为富人的代称。蠡, l。猗顿:春秋时鲁国人。他向陶朱公学致富之术,大 畜牛羊于猗氏,即现在山西省临猗县南部,积累了很多财 物。猗,y。蹑足:蹈,用脚踏地。这里有“置身 于”的意思。行伍:hn?w,古代军队编制,以五 人为伍,二十五人为行,故以“行伍”代指军队。倔起: 突然兴起。倔,通“崛” 。阡陌,qinm, 本是田间小道, 这里代指民间。弊:通“敝” ,困敝、疲敝。揭:举。赢粮 而景从:担着干粮如影随形地跟着。赢,担负。景,同 “影” 。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这一段写陈涉起义和秦王朝的覆灭。重点是写陈涉起 义。用低衬写法极写陈涉的平凡:论出身、论才 能、论军队、论武器、论旌旗都没有图 举大事的条件,与秦始皇一统天下, “威振四海” 、 “余威震 于殊俗”的盛势,形成鲜明的对比,但陈涉义旗一举,天 下响应,豪杰并起,强秦顷刻覆灭。返观“惠文、武、昭 襄蒙故业,因遗策” ,九国“以十倍之地,百万之众,叩关 而攻秦” ,秦却越来越强盛;而陈涉“率疲弊之卒,将数百 之众,转而攻秦” ,秦却土崩瓦解。可见秦始皇“废先王之 道” ,施暴政,失民心,乃亡国之举。这就为下面的议论作 了有力的铺垫。 本段同样运用铺排夸张的手法,例如写陈涉“瓮牖绳 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三句同写其地位卑微, 可谓泼墨如云。这是因为这些地方一辞虽能达意,却不能 “极言” ,达不到强化、极化的目的。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 也。(再说,一统天下的秦王朝并不是变得弱小,雍州的地 势,崤山和函谷关的险固,还是从前那个样子。且夫: 复合虚词,表进层,相当“再说” 、 “而且” 、 “况且” 。自 若:犹自如,保持原状。)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 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棘矜,非? 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 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陈涉 的地位并不比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的 国君更尊贵;锄头木棍并不比钩戟长矛更锋利;那迁谪戍 边的士卒并不比九国部队更强大;至于深谋远虑,行军用 兵的策略,陈涉也比不上九国的武将谋臣。?:yu,古 时的一种碎土平田用的农具,似耙而无齿。棘:酸枣木。 矜:qn,矛柄,这里指木棍。?:xin,锋利。钩: 短兵器,似剑而曲。戟:以戈和矛合为一体的长柄兵器。 铩:sh,长矛。谪戍:指被征发戍守边远地区。抗: 匹敌,相当。向时:先前。)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 而语矣。的形式。秦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作者先尽 其可能进行列举。从客观来说,无非是天灾人祸,或者山 河有变,失去了原有的地理优势,自然条件变得对秦不利, 或者是陈涉过于强大,秦无力抗拒,这两条客观原因排除 了,于是只有从秦自身寻找主观原因。 “秦以区区之地,致 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 家,崤函为宫” ,秦攻天下时一步步强大而至于统一全国, 那是因为什么 高二?因为孝公任用商鞅, “内立法度,务 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而后世“蒙故业, 因遗策” 、秦始皇攻天下时也是“奋六世之余烈” ,厉行 “先王之道” ;为什么后来“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 ?那是秦始皇、秦二世守天下时“废先王之道” 。行先王仁 义之道兴,废先王仁义之道亡,在因果关系的对比中自然 地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例解高考文言文翻译的原则与方法 从考查的特点和目的出发,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总是 要求以直译为主,意译只能是一种次要的方式。这里说的 直译,是指将原文的字字句句落实到译文之中,包括原文 用词造句的特点和所采用的表达方式。而意译,则是根据 原文表达的基本意思进行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 甚至可以采用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高考固然要求 考生能从宏观上整体把握文言材料的内容,但更要求考生 能从微观上理解文言文字词句式等语言知识以及这些知识 与现代汉语的差别。因此,各省市的文言文翻译试题都要 求采用直译的方式,但遇到难以直译或直译后表达不出原 文意蕴时,也可酌情采用意译。 高考文言文翻译也讲究的是信、达、雅。所谓信,指 的是准确无误,忠于原文,不随意增删内容和改变风格; 所谓达,指的是译文语句通顺,语意明确,行文规范;所 谓雅,指的是文句流畅,鲜明生动,具有文采。对考生来 说,信和达是主要的、基本的要求,雅是较高的要求。 目前高考中的文言文翻译多是从前面阅读材料中选几 个句子进行翻译,因此翻译的第一个步骤就是通读文言阅 读材料,并借助选择题的选项整体把握文意,为翻译局部 的语句打好基础,切忌一上来就匆匆忙忙翻译。第二步, 按照词序,逐词落实,进行一句句对译。遇到疑难词句, 可暂时放过,等译完上下文,再进行推敲。第三步,译完 全文后,再通读一遍,检查校正,以防误译、漏译和曲译。 要想在翻译时做到信、达、雅,还要掌握一些具体方 法,这些方法可以概括为“留、补、换、删、调、贯”六 个字。 留就是保留文言文中一些基本词汇、专有名词,如古 代国名、朝代名、年号、人名、地名、官名、政区名,以 及器物、度量,典章制度等专名之称。这些词均不必翻译, 原样保留。 例如: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郑国人让我掌管他 们的北门的钥匙。 句中“人” “我” “北门”就可以保留不译。 补 1文言文中是单音节词,现代汉语已变成复音的要 补成复音词。 如:奚足以语文事?哪里够得上谈论文章的事情? (XX 年湖南卷) 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不要误合单音词。例如上 例中的“语文” ,就不能当作现代汉语中“语文课”的“语 文” ,在例句中它是两个词, “语”是谈论, “文”是文章。 2文言文中与今已有差距的简练说法,要参照文中语 句的含义作适当的补充。 如:焚百家之言。 不宜把“言”译为“话” ,而应译为“记载言论的著作” 。 又如: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 这里的“言”不是“说” ,而应译为“用文字表述、记 载” 。 3一些铺叙繁笔,可凝缩简述。 如:席卷天下、囊括四海、包举宇内、并吞八荒。 可缩译为;秦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雄心。 4遇到文言中的省略之处,要按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 省略的内容。 如:“圣王在上而民不冻不饥者,非能耕而食之,织 而衣之,力开其资财之道也。 ”(XX 年安徽卷) 其中“非能耕而食之,织而衣之”省略了主语“君王” , 翻译时需补出来:“不是(君王)能亲自耕种使他们有饭吃, 亲自织布使他们有衣穿” 。 又如:“累有相示,别领收贮,然未一披。 ”(XX 年上 海卷) 这里有多处省略,翻译时宜补出来:(有人)屡次(把他 的文章)给我看,(我)另外让(人)收藏起来,但(我)没有读 过(这些文章)。 换文言中有不少用语,现代虽然还用,但已不是古代 的意思,翻译时都应换用与之相应的现代说法。 如:先帝不以臣卑鄙(译为地位低,见识浅),苟以天 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译为旧事,前例)。 XX 年全国卷中要求翻译这样的句子:“居数郡,见可 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在几个郡待过,遇 见会引发贪欲的事,始终不改变自己的心性,妻子儿女挨 饥受冻,如同极贫穷的人。)其中“妻子”译为“妻子和儿 女”是一个重要的给分点。 对通假字,要按本意去翻译。 例如:因思余于书,诚不异伶于酒,正恐旋誓旋畔。 (XX 年江西卷)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于是想到我对书(的痴迷),确实 与刘伶对酒(的痴迷)没有什么区别,正担心刚刚发誓却又 随即违背。句中“畔”就是一个通假字,通“叛” ,这里译 为“违背” 。 删文言中有些虚词,现代汉语中已没有和它相当的词, 或者没有必要译出,勉强翻译反而不顺,对这样的虚词就 可以删去不译。例如句首的发语词、句中的语助词、在句 中表顺接的一些连词,起补足音节或停顿的助词等虚词, 均可略去不译。 调近年来高考文言文翻译十分重视古汉语特有句式及 词类活用等知识的考查,翻译这些语言考查点时,都要按 照现代汉语语法要求调整过来。 1词类活用知识考查 (1)居数郡,见可欲终不变其心,妻子饥寒如下贫者。 (XX 年全国卷) “欲” ,要注意其处于“见”的宾语的位置上,活用为 名词,译为“贪欲之事” 。 (2)而其弊常丰缛而寡实。(XX 年湖南卷) 但它的弊病常常(在)词藻华丽缺少实际内容。 寡实(寡,形容词用作动词,缺少;实,形容词用作名 词,实际内容) (3)夫食为民天,民非食而不生矣。三日不粒,父子不 能相存。(XX 年湖北卷) 吃饭是老百姓最大的事,老百姓没有吃的就无法生存 了。三天不吃粮食,父亲和儿子就不能保全。 “粒”应该作动词解,为吃饭、吃粮食之意。 (4)光武难其守。(XX 年天津卷) 光武认为防守河内很难。 难,意动用法,认为很难。 (5)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XX 年天津卷) 现在想让他投降却反倒杀他的使者,恐怕不可以吧? 降,使动用法,让投降。 2古汉语特有句式的考查 (1)季布名所以益闻者,曹丘扬之也。(XX 年全国卷) 季布更加闻名的原因,是因为曹丘传播了它呀。 用“者也”为标志的因果关系的判断句,这个句 式特点要译出来。 (2)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XX 年浙江卷) 我被小虫咬得难受,(你)赶快起来拿蜡烛来照照! 用“为所”作标志的被动句,其他语言标志的以 及无标志的被动句,在翻译时都要给予注意。 (3)自县为近畿大郡,近代未之有也。(XX 年全国卷) 从县令升任京城附近的大郡长官,近代从未有过这样 的事。 “未之有” ,宾语前置,翻译时要按现代汉语的用法, 依“未有之”的顺序来译。这是文言文高考中出现频率很 高的一种倒装句,还有一些其他的类型,复习时都要给予 注意。 贯文言文翻译时,还会遇到一些修辞现象、委婉说法、 用典用事,翻译时要灵活处理,以使译文明白、贯通。 (1)处庙堂之下,不知有战阵之急。(XX 年湖北卷) 在朝廷当官,不知道有战场上的危急。 “庙堂”在这里代指朝廷。 岳阳楼记中有:居庙堂 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臣非礼之禄,虽万钟不受。(XX 年四川卷) 我这个人不合礼义的俸禄,即使非常优厚我也不接受。 “万钟” ,指高官厚禄, 鱼我所欲也中有“万钟则 不辨礼义而受之” 。 (3)一夫作难而七庙隳(中学课本, 过秦论) 如果硬译为“一个男子犯上作乱,七座庙都被毁坏了” , 就与文意大相径庭。 “一夫作难”是用典,译为陈涉起义即 可;“七庙”是借代,代指整个秦王朝。 总之,类似这种语言现象,诸如:藩篱(边防)、布衣 (平民)、三尺(法律)、会猎(会战)、更衣(上厕所)、山陵 崩(死)、填沟壑(消灭)、金城千里(钢铁般城防),如果照 直译出,反而不顺,甚至与原意不符。这时就要根据上下 文的意思灵活翻译,以使译文前后衔接,上下贯通。 比喻仿写题的五步解题法 第一步,横向联系,确立本体。 前几年,仿造比喻不仅有规定的语境,还有规定的 “本体” ,而 XX 年高考题“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 ,这 样就更接近古代的“对对子”了。 考场上,许多考生为找不到合适的“本体”而犯愁。 其实,只要我们学一学古代“对子王”纪晓岚,将思维的 镜头对准包罗万象的自然界,对准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 再作横向的、纵向的、反向的联想,日月星辰、阴晴风雨、 江湖河海、群山大漠、花木虫鱼、飞禽走兽,风俗民情、 名胜古迹等大千世界的万事万物,任你选择,那又何愁找 不到合适的“本体”呢? 第二步,分析本体,确认特征。 所谓分析本体,就是多角度分析事物的特征,从视觉、 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及心理感受或事物的原理、构 造、功能上寻找属性特征。朱自清的春从视觉上抓住 春雨的“密、亮、细”的特征,营造出一组新奇的比喻: “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 ,给读者留下了具体可感的印 象。 1998 年高考题要求以“时间”这个概念进行剖析: “时间”具有“漫长、短暂、缓慢、飞逝而过、一去不复 返、可以挤出来”等特征。常言说,时间如白驹过隙,指 的是时间的“飞逝而过” ;时间如滚滚东去的江水一样,指 的是时间的“一去不复返” ;时间如海绵里的水,指的是时 间“可以挤出来” 。XX 年仿句题:“悲观者说,希望是地平 线,就算看得见,也永远走不到;乐观者说,希望是 _, _, _。 ”该题要求 考生从“悲观者”的反面,即“乐观者”的角度,仿造比 喻。同样,我们也应该先分析“希望”的特征;从模态来 看, “希望”应为“能够实现的” ;从时态来看,应是“指 向未来的” 。 第三步,根据特征,确定喻体。 事物的特征就是修辞学上所说的本体和喻体的“相似 点” 。分析了本体的特征后,就要依据本体的特征来观照、 寻找喻体,这是仿造比喻的关键。同学们可仿照 “第一步” 介绍的寻找本体的方法来寻找喻体。但需要强调的是本体 和喻体两者要有共同点,如果没有这一共同点,那么,本 体和喻体就缺少必然的联系,这样仿造的比喻也就不符合 比喻的基本要求。 高考答案“五十年像一首歌曲;希望是启明星”中的 “歌曲” 、 “启明星”均是依据本体的特征寻找到的确切的 “喻体” 。 第四步,依据喻体,确切延伸。 目前,高考仿造比喻的要求渐趋复杂繁难,有时还要 求在简单比喻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延伸。这就要求同学们 根据喻体,进一步揭示本体的特征,使读者对本体的特征 认识得更全面、更深刻。考生在确定喻体进行延伸时,要 兼顾到试题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