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教育先进事迹材料-_第2页
教育先进事迹材料-_第3页
教育先进事迹材料-_第4页
教育先进事迹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先进事迹材料 *区教育学会在省、市教育学会的具体指导下,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自觉接受业 务主管单位区教育局和登记管理机关区民政局的业 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依照章程较好地开展业务活动,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运作良好, 做到年初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按时参加 每年的年度检查;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教 改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探索适应*区经济发 展的教育理论并付诸实践,为*区教育教学改革和 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得到了省、市教育学会和全 区教师的充分肯定。其主要事迹: 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 方向和学术导向 区教育学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四项基本 原则作为学会学术活动开展的基本宗旨,认真落实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国务院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相关文件精神, 认真研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与时俱进,积极开展教育和教学科研活动,深化课 改与教改,不断提高我区教学、教育科研能力和水 平,加强了科研成果推广和校本课程建设,促进了 教学质量提高。 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为提 高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做贡献 (一)新课改年级全面启动,推进了素质教育 进程 1、修改方案,深化课改。20*年实验之初,根 据*区课改实验总方案的要求,初步拟定了*区中、 小学各学科课改实施方案 ,草拟了*区中、小学 各学科评价方案 。2、开展培训,奠好基础。通过 岗前培训、过程性、渗透性培训,近年共组织专题 讲座 158 次,参加人数达 18138 人次;课标、教材 培训 160 次,参加人数达 17452 人次;开展课改活 动 274 次,参加人数达 23914 人次,营造了良好的 课改氛围,广大参加课改的教师正逐渐进入对自身 观念转化、素质提升和行为转变的过程,促进了课 改在我区的顺利实施。3、建立骨干队伍,推进学 科课改工作深入。成立了课改学科指导小组,创造 性地把课改学科指导小组和学科教学中心组结合在 一起,壮大了*区课改实验工作的骨干队伍,适时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改教学研讨活动,在全国、 省、市、区举行的教师各类竞赛中展露头角,取得 优异成绩。4、修订学科课改实施方案,重点搞好 评价方案的完善。5、强化“五个一”工作,丰富 课改工作的内涵。每一学月将着重做好“五个一” 工作,即每月一次全区性的集体备课活动,一次公 开示范课演练,一次经验交流,一次调查分析研究, 一次课改工作研讨会。6、课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共收各类课改论文、案例、评价方案等达 XX 余篇,部分学科对此进行了评比,并参加了全国、 省、市、区的评奖,获全国一等奖 2 篇;省级获奖 36 篇;市级获奖 425 篇。编辑出版了四川省宜 宾市*区教育局新课程改革实验成果集6 册,收 入的达 483 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及说课比 赛,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国家级一等奖 1 人;获 省级奖 54 人;获区级奖 266 人。指导学生参加各 类竞赛,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年来获国家级一等 奖 2 人,二等奖 35 人,三等奖 88 人;省一等奖 8 人,二等奖 12 人,三等奖 18 人;市一等奖 79 人, 二等奖 72 人,三等奖 66 人。 (二)认真开展各类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积极开展教材、教法培训。中小学组织教材教 法培训 320 次,参培教师 17452 人次,有力推进了 课改的实施。组织新教师培训,共培训 100 次,培 训新教师 2400 余人。组织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 各学科组织骨干教师培训 104 次,培训骨干教师 2984 人。 (三)深入基层,加强教学视导。 集体视导,教学会诊,全年,教研员对全区乡 镇中心校、单设初中、城区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 集体视导,累计集体视导 164 次,听课、评课 2030 节。镇乡教研联片,共谋教研新篇。镇乡教 办撤消后,为完善教研网络,发挥片区教研联组的 作用,建立了象鼻、李庄、西郊等 8 个片区教研联 组,使镇乡教学研究活动始终保持了活跃状态。 (四)深入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 开展各种教研活动 26 次,参加人数 35292 人 次。对全区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到很好的引领作 用。开展论文、案例评比活动,活跃学术交流氛围。 三、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社会活动 学会立足于本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 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XX 年 3 月学会与中山街小学联合邀请全国著名学者、 华中师大杜时忠教授,全国名校成都市实验小学精 品教师金波、于露,到*区讲学,到会听课教师达 300 余人。邀请成都市武候区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 肖成全到*区就教育科研课题的开发、微型教育科 研课题等进行专题讲座。与此同时,教育学会针对 *区中小学校长开辟了“校长论坛” ,在论坛上,中 小学校长发表教学管理观点,交流管理经验,现已 举办 5 期,得到了中小学校长的广泛好评。为培养 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积极组织全区中小学生 参加宜宾市政府举办的第八届、第九届“科技之春 宣传月”手抄报展评活动,收到稿件 300 余份,获 奖 113 件,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学生科技文化素养的 形成。 四、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全区教育教 学改革 教育学会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各专业研究 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努力探索适合*区 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在宜宾市人 民政府“首届教学成果”评比中,全区有 11 个项 目分获一、二、三等奖,是全市获奖项目最多的县。 五、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学会制度 加强领导,提高研究会领导成员素质。各研究 会均能按学会章程规定的条例落实各项工作,并按 学会章程办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积极 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中学教育研究会” 、 “小学教 育研究会” 、 “幼教教育教学研究会” “职教教育研 究会” “行政管理教育研究会”五个专业委员会, 制定了章程及各种管理制度,规范了活动行为,促 进了*区教育学术研究、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区教育学会在省、市教育学会的具体指导下,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自觉接受业 务主管单位区教育局和登记管理机关区民政局的业 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依照章程较好地开展业务活动,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运作良好, 做到年初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按时参加 每年的年度检查;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教 改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探索适应*区经济发 展的教育理论并付诸实践,为*区教育教学改革和 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得到了省、市教育学会和全 区教师的充分肯定。其主要事迹: 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 方向和学术导向 区教育学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四项基本 原则作为学会学术活动开展的基本宗旨,认真落实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国务院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相关文件精神, 认真研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与时俱进,积极开展教育和教学科研活动,深化课 改与教改,不断提高我区教学、教育科研能力和水 平,加强了科研成果推广和校本课程建设,促进了 教学质量提高。 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为提 高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做贡献 (一)新课改年级全面启动,推进了素质教育 进程 1、修改方案,深化课改。20*年实验之初,根 据*区课改实验总方案的要求,初步拟定了*区中、 小学各学科课改实施方案 ,草拟了*区中、小学 各学科评价方案 。2、开展培训,奠好基础。通过 岗前培训、过程性、渗透性培训,近年共组织专题 讲座 158 次,参加人数达 18138 人次;课标、教材 培训 160 次,参加人数达 17452 人次;开展课改活 动 274 次,参加人数达 23914 人次,营造了良好的 课改氛围,广大参加课改的教师正逐渐进入对自身 观念转化、素质提升和行为转变的过程,促进了课 改在我区的顺利实施。3、建立骨干队伍,推进学 科课改工作深入。成立了课改学科指导小组,创造 性地把课改学科指导小组和学科教学中心组结合在 一起,壮大了*区课改实验工作的骨干队伍,适时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改教学研讨活动,在全国、 省、市、区举行的教师各类竞赛中展露头角,取得 优异成绩。4、修订学科课改实施方案,重点搞好 评价方案的完善。5、强化“五个一”工作,丰富 课改工作的内涵。每一学月将着重做好“五个一” 工作,即每月一次全区性的集体备课活动,一次公 开示范课演练,一次经验交流,一次调查分析研究, 一次课改工作研讨会。6、课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共收各类课改论文、案例、评价方案等达 XX 余篇,部分学科对此进行了评比,并参加了全国、 省、市、区的评奖,获全国一等奖 2 篇;省级获奖 36 篇;市级获奖 425 篇。编辑出版了四川省宜 宾市*区教育局新课程改革实验成果集6 册,收 入的达 483 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及说课比 赛,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国家级一等奖 1 人;获 省级奖 54 人;获区级奖 266 人。指导学生参加各 类竞赛,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年来获国家级一等 奖 2 人,二等奖 35 人,三等奖 88 人;省一等奖 8 人,二等奖 12 人,三等奖 18 人;市一等奖 79 人, 二等奖 72 人,三等奖 66 人。 (二)认真开展各类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积极开展教材、教法培训。中小学组织教材教 法培训 320 次,参培教师 17452 人次,有力推进了 课改的实施。组织新教师培训,共培训 100 次,培 训新教师 2400 余人。组织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 各学科组织骨干教师培训 104 次,培训骨干教师 2984 人。 (三)深入基层,加强教学视导。 集体视导,教学会诊,全年,教研员对全区乡 镇中心校、单设初中、城区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 集体视导,累计集体视导 164 次,听课、评课 2030 节。镇乡教研联片,共谋教研新篇。镇乡教 办撤消后,为完善教研网络,发挥片区教研联组的 作用,建立了象鼻、李庄、西郊等 8 个片区教研联 组,使镇乡教学研究活动始终保持了活跃状态。 (四)深入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 开展各种教研活动 26 次,参加人数 35292 人 次。对全区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到很好的引领作 用。开展论文、案例评比活动,活跃学术交流氛围。 三、积极开展学术交流、社会活动 学会立足于本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 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XX 年 3 月学会与中山街小学联合邀请全国著名学者、 华中师大杜时忠教授,全国名校成都市实验小学精 品教师金波、于露,到*区讲学,到会听课教师达 300 余人。邀请成都市武候区教师培训中心副主任 肖成全到*区就教育科研课题的开发、微型教育科 研课题等进行专题讲座。与此同时,教育学会针对 *区中小学校长开辟了“校长论坛” ,在论坛上,中 小学校长发表教学管理观点,交流管理经验,现已 举办 5 期,得到了中小学校长的广泛好评。为培养 学生热爱科学、尊重科学,积极组织全区中小学生 参加宜宾市政府举办的第八届、第九届“科技之春 宣传月”手抄报展评活动,收到稿件 300 余份,获 奖 113 件,有力地促进了全区学生科技文化素养的 形成。 四、积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促进全区教育教 学改革 教育学会十分重视教育科研工作,各专业研究 积极投身教育教学科学研究中,努力探索适合*区 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在宜宾市人 民政府“首届教学成果”评比中,全区有 11 个项 目分获一、二、三等奖,是全市获奖项目最多的县。 五、加强自身建设,完善学会制度 加强领导,提高研究会领导成员素质。各研究 会均能按学会章程规定的条例落实各项工作,并按 学会章程办事,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积极 开展学术研究活动。 “中学教育研究会” 、 “小学教 育研究会” 、 “幼教教育教学研究会” “职教教育研 究会” “行政管理教育研究会”五个专业委员会, 制定了章程及各种管理制度,规范了活动行为,促 进了*区教育学术研究、教研活动的深入开展。 *区教育学会在省、市教育学会的具体指导下, 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自觉接受业 务主管单位区教育局和登记管理机关区民政局的业 务指导和监督管理,依照章程较好地开展业务活动,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财务管理,运作良好, 做到年初有工作计划,年终有工作总结,按时参加 每年的年度检查;积极开展群众性的教育科研、教 改实验和学术交流活动,努力探索适应*区经济发 展的教育理论并付诸实践,为*区教育教学改革和 发展做出了积极努力,得到了省、市教育学会和全 区教师的充分肯定。其主要事迹: 一、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正确的政治 方向和学术导向 区教育学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四项基本 原则作为学会学术活动开展的基本宗旨,认真落实 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和国务院 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等相关文件精神, 认真研讨*区教育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与时俱进,积极开展教育和教学科研活动,深化课 改与教改,不断提高我区教学、教育科研能力和水 平,加强了科研成果推广和校本课程建设,促进了 教学质量提高。 二、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究活动,为提 高全区教育教学质量做贡献 (一)新课改年级全面启动,推进了素质教育 进程 1、修改方案,深化课改。20*年实验之初,根 据*区课改实验总方案的要求,初步拟定了*区中、 小学各学科课改实施方案 ,草拟了*区中、小学 各学科评价方案 。2、开展培训,奠好基础。通过 岗前培训、过程性、渗透性培训,近年共组织专题 讲座 158 次,参加人数达 18138 人次;课标、教材 培训 160 次,参加人数达 17452 人次;开展课改活 动 274 次,参加人数达 23914 人次,营造了良好的 课改氛围,广大参加课改的教师正逐渐进入对自身 观念转化、素质提升和行为转变的过程,促进了课 改在我区的顺利实施。3、建立骨干队伍,推进学 科课改工作深入。成立了课改学科指导小组,创造 性地把课改学科指导小组和学科教学中心组结合在 一起,壮大了*区课改实验工作的骨干队伍,适时 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课改教学研讨活动,在全国、 省、市、区举行的教师各类竞赛中展露头角,取得 优异成绩。4、修订学科课改实施方案,重点搞好 评价方案的完善。5、强化“五个一”工作,丰富 课改工作的内涵。每一学月将着重做好“五个一” 工作,即每月一次全区性的集体备课活动,一次公 开示范课演练,一次经验交流,一次调查分析研究, 一次课改工作研讨会。6、课改取得的阶段性成果。 近年共收各类课改论文、案例、评价方案等达 XX 余篇,部分学科对此进行了评比,并参加了全国、 省、市、区的评奖,获全国一等奖 2 篇;省级获奖 36 篇;市级获奖 425 篇。编辑出版了四川省宜 宾市*区教育局新课程改革实验成果集6 册,收 入的达 483 篇。组织教师参加各级优质课及说课比 赛,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获国家级一等奖 1 人;获 省级奖 54 人;获区级奖 266 人。指导学生参加各 类竞赛,也取得了优异成绩:近年来获国家级一等 奖 2 人,二等奖 35 人,三等奖 88 人;省一等奖 8 人,二等奖 12 人,三等奖 18 人;市一等奖 79 人, 二等奖 72 人,三等奖 66 人。 (二)认真开展各类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积极开展教材、教法培训。中小学组织教材教 法培训 320 次,参培教师 17452 人次,有力推进了 课改的实施。组织新教师培训,共培训 100 次,培 训新教师 2400 余人。组织骨干教师培训,中小学 各学科组织骨干教师培训 104 次,培训骨干教师 2984 人。 (三)深入基层,加强教学视导。 集体视导,教学会诊,全年,教研员对全区乡 镇中心校、单设初中、城区中小学、幼儿园进行了 集体视导,累计集体视导 164 次,听课、评课 2030 节。镇乡教研联片,共谋教研新篇。镇乡教 办撤消后,为完善教研网络,发挥片区教研联组的 作用,建立了象鼻、李庄、西郊等 8 个片区教研联 组,使镇乡教学研究活动始终保持了活跃状态。 (四)深入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 开展各种教研活动 26 次,参加人数 35292 人 次。对全区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起到很好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