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发展观论文.docx_第1页
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发展观论文.docx_第2页
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发展观论文.docx_第3页
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发展观论文.docx_第4页
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发展观论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发展观论文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 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它是我们 党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过程中形成的新的执政理 念,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从高等教育的范畴来讲,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提供了 既具有前瞻性又有现实针对性的指导思想,也为教育体制 改革的推进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从本质上说,就 是通过某种特殊的人与人的关系发展人的实践活动。教育 的对象是人,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人,让人得到全面的发 展。以书为本的学历教育,需要向以人为本的创新能力教 育方向转变,只有加快这种转变,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人 才的需求。要彻底打破应试教育的模式,真正做到“以人 为本”,让学生自由全面地发展,就要加大创新工作的力 度,不断开拓创新教育。这是当前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和神圣使命。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中国教育的人才培养一贯强调“全面发展”,德智体美劳 全优,语数外理化五项全能。长期以来,学生的基础知识 扎实了,但在相当程度上却抑制了学生创新精神的成长。 学生的科技创新工作就是要突破这种局面,让学生在“全 面发展”的同时,更要给他们“自由发展”的空间,充分 调动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 意识,提高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使得学生在学习、工作 和生活等各方面都得到协调的发展。在 21 世纪人类正在迈 向生态文明的重要时刻,可持续教育的历史使命被赋予鲜 明的前瞻性与先导性特征,坚持教育内容的全面、协调发 展是实现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是科学 发展观思想内涵中极具指导意义的科学方法,是实现教育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机制,也是指导学生科技 创新工作的科学方法。高等教育中的统筹兼顾,就是要求 我们在工作中做到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统筹谋划、兼顾 全面,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着力 加强学生素质教育中的薄弱环节。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在为高等教育中的学 生科技创新工作指明了方向的同时,也赋予了这一工作以 重要的现实意义,并对学生科技创新工作者的职责提出了 更高的要求。相应的,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也应该在认真贯 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改进传统教法,开拓创新教 育,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 鉴于高等教育发展新趋势,结合科学发展观带给我们 的深刻启示,在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中,树立“以学生发展 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 精神,按照“三三三四”做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 “三三三四”主要指:搭建三个载体、推行三个做法、 利用三条途径、把握四个原则。 一、搭建三个载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园科普实践平台。以校级科普精品化、院级科普大 众化建立校院两级科普平台,通过开展“创新讲坛”、 “大学生科技论坛”、“大学生学术报告会”等品牌科普 活动建立校级规范化、科学化、有影响力的科普平台;以 项目化方式做好院级科普工作,把握科普的群众性,扩大 科普的覆盖面。 大学生科研训练平台。以“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计划” 为牵引,充分利用学校实验资源,组织学有余力的大学生 参与科研之中,养成科研习惯,熟悉科研环境。通过科研 训练,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 科技竞赛平台。建立以“挑战杯”综合性竞赛为龙头, 以数学建模、智能汽车、机械设计、电子设计、信息安全 等学科竞赛为载体的大学生科技竞赛平台。通过校级、省 级、国家级三级竞赛,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增强就业竞 争力。 二、推行三个做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校园科普“乐中学”。以创意为基础,通过展览、参 观、竞赛等方式,使大学生在参与科普实践过程中,培养 创新的兴趣、体会创新的乐趣、激发创新的热情。 科研训练“做中学”。大学生通过科研训练,培养发 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改变学习方式,提 高创新能力。 科技竞赛“竞中学”。通过各类竞赛,使学生在竞争 中学习、在竞争中合作、在竞争中提高,培养大学生竞争 意识、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利用三条途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课堂教学是大学人才培养的主要环节,也是创新人才 培养的主渠道。在教学内容上,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线, 强调知识发现的过程,同时将科研最新成果引入教学。 创新实践包括创新性实验、参与导师课题、科技竞赛。 创新人才的培养也需要创新文化的熏陶。所以学校积 极营造开放、进取的校园文化氛围,培育学生严谨的治学 精神和求实创新的学术风气,同时弘扬鼓励创新、宽容失 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文化。为此,通过组织教育教学大 讨论、开展“成长、成才、成功”主题教育活动、宣展科 技史和科学家事迹、举办高水平系列学术报告会等活动, 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创新教育。 四、把握四个原则,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主体性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观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独立 学习的机会、时间和空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要让他们用知识去投入实践, 在实践中领悟知识,要打破传统教育中以教师的教代替学 生的学这种消极状态,避免以教师思维代替学生的思考, 真正做到在教师的主导作用下实现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民主性原则 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这一 原则的要求,也是诱发学生创新意识的必要条件。罗杰斯 说:“有利于创造活动的一般条件是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因此,师生之间要形成民主、合作的和谐关系,要尊重 学生学习活动的个性,尊重其与众不同的疑问与观点,给 创造力提供“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环境。 激励性原则 通过激发创新意识,冲破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的藩篱, 鼓励学生尝试新鲜的方法,营造宽松的环境,允许新异的 方式存在,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学贵有疑,创新意识的萌发来 自对原有事物的质疑,提出一个问题也就意味着创造的开 始,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 动。激励学生质疑问难,还能培养学生不唯书、不唯师的 创造精神、批判精神,使他们能够挣脱传统成规的桎梏, 真正成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代新人。 创造性原则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 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 探索者。”创造性原则要求我们做的正是把这一潜在的动 因给激发出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它的核心是对创造 性思维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表现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 思维的新与活,因此创新工作要积极引导学生创新性学习, 鼓励学生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 在理解中有自己的感受,在表达中有自己的见解。要通过 开展多种形式的训练,实施创造性教学,开拓学生的发散 思维,发挥他们的创造能力,使其不断产生内在的学习原 动力,积极探索,主动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原则手段和根本目 的,也是建设先进的大学文化、发展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