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某乡镇劳务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ocx_第1页
关于某乡镇劳务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ocx_第2页
关于某乡镇劳务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ocx_第3页
关于某乡镇劳务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ocx_第4页
关于某乡镇劳务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某乡镇劳务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 考 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加速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战略举 措关于乡劳务经济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所谓劳务经济,就是通过开发劳动力资源,调整劳动 力资源配置结构,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再分配、再利用、再 开发,创造更高经济效益,使农民收入快速增加的一种经 济形式。党十六大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要 实现整个社会的小康,关键是加快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 核心是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重要途径就是把大批农民逐 步从土地中转移出去。乡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截止目前,全乡输出劳动力多人,占劳动力总数的 60%以 上,年人均收入按最低标准 3000 元计算,总收入可达 万元。 一 、 基本特点 文章- 帮您找文章 经调查发现,我乡劳务经济已实现了五个根本性的转 变。 一是劳务输出的性质已由过去农民增收的一个项目, 向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一种重要经济成份 转变。以往农民都以农业生产为主,即使有一些外出搞劳 务的,也只是小打小闹,偶尔出去挣点零花钱而已。但近 年来,随着政府抓劳务输出工作力度的不断加大,外出的 劳务人员日渐增多,出现了长期在外、常年在外,甚至举 家搬迁的输出形式。其安置富余人员的数量、所创造的经 济价值,都是其它产业所无法相比的。由此可见,它已经 成为牵动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产业,成为农村的一种 重要经济成份。 二是劳务输出的形式已由过去的自我分散输出,向有 组织的规模输出转变。我乡劳务输出工作曾一度处于自然 发展状态,无人抓、无人管。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心计、 头脑灵活的人先走了出去,但大部分是投亲靠友、奔熟人, 你东他西,你南他北,不集中,没有形成规模。随着劳务 输出工作重要意义被逐渐认识,政府把劳务输出作为工作 的重中之重,作为一项产业来抓。此后,有组织、有规模 成为劳务输出的主要特点,有干部带的,有能人领的,有 经纪人联的,但无论哪一种形式,都体现出了党政组织和 党员干部的作用。 三是劳务输出的领域已由过去的县内省内,向省外国 外转变。过去人们对劳务市场不熟悉,怕跌倒、怕摔跟斗, 不敢出县、出省、出国务工,即使大胆走出去的,也都心 里没底。XX 年,我乡进县城务工的有 421 人,县外省内的 有 584 人,省外的有 312 人,出国务工的没有。而 XX 年前 10 个月,进入县城的就达 738 人,省内的 1975 人,走出省 外的 1046 人,国外的 17 人。如果说进入县城务工是利用 了地缘优势,那么众多走到县外、省外、国外的人,则更 多是因为具备足够的能力、创新的魄力、克服困难的勇气 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输出人员层次的 提高。 四是劳务输出的行业已由过去单一体力型,向体力智 力复合型方向转变。过去的劳务人员大多从事建筑力工、 装卸力工等体力活,从事技术工种的不多,而现在却向体 力智力复合型方向发展。目前从事装璜、磨工、焊工、车 工、钳工、机修工等技术工种的人员已占相当比例。特别 是去年以来,向哈药厂、哈轴承厂等一些单位输送了一批 初高中毕业生,接受这些单位的岗前培训,将来成为这些 企业的技术工人。这一方式架起了我乡劳务输出由体力型 向智能型转变的金桥。 五是劳务输出的效益已由过去的补充收入,向主导收 入转变。过去,劳务输出大多是农民在农闲时出去干一点 零活,土地完全转让、远离家乡一心在外搞劳务的少,收 入少,只能作为农民的补充收入。而现在,劳务输出的一 些农户把土地全部转包出去,举家搬迁;或主要劳动力常 年在外,妇女或老人在家经营土地,劳务收入远远高于在 家从事农业的收入,劳务收入已成为农民的主体收入。 二、现实意义 实践证明,发展劳务经济对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加速小康社会建设步伐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1、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快 速增长。外出搞劳务的人员,把土地转让出去可以得到一 份收入,在外务工又可得到一份收入,而且在家农户的土 地因此增加,收入也随之增加。因此说,大力发展劳务经 济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民增收。 2、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结构 的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调整的前提是非农 产业大发展,劳务输出能够不断将农业劳动力吸纳到非农 就业岗位,不断降低农业就业的比重,从而促进多种经营 的发展,改变了农业中种植业一统天下的局面。另外,土 地的集中,有利于调整农作物布局,又使林、牧、副、渔 等产业得到有效调整。 3、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业生产力水 平的大幅度提高。农民富裕后必将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提 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速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也有 利于农业水利工程的兴修,会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力整体 水平的提高。 4、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广大群众综合 素质的提高。劳务输出不仅仅是出去务工,也是一个学习 提高的过程。一是转换了脑筋。在外面怎样能挣钱,怎样 挣大钱?环境迫使他们要经常思考这样的问题,久而久之 他们就能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思想也更加解放。二是开 阔了视野。外面的世界五彩缤纷,不断接触新事物,使他 们视野开阔。三是练就了本领。新的工作岗位需要新的技 术和本领,厂矿、车间、单位定期不定期辅导培训,也能 增强他们的本领。四是提高了素质。人际沟通、交流机会 增多,使他们掌握更多新知识,了解更多新事物,提高了 他们的素质。 5、通过大力发展劳务经济,有效促进了农村的政治安 定和社会稳定。以前,老百姓农闲时无事可做,赌博、打 架等事件时有发生,农村社会治安状况较差。劳务经济发 展起来,人们没有了闲工夫,都一心想挣钱、一心想发家, 扰乱社会治安、聚众闹事等不良行为减少了许多,农村出 现了政治安定和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 三、问题剖析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制约劳务输出发 展的一些倾向性问题。 1、群众身上的问题主要是“两低”:一是认识程度低。 农民群众文化水平较低,对一些新生事物认识不清,理解 的不透。对劳务输出还有少数人不认帐,不接受,有排斥 心理。二是自身素质低。农村劳动力素质低主要表现在文 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两个方面。因此,他们做不了复杂的工 作,从业有局限性,大多数是从事体力劳动,故收入较低, 也影响了他们输出的积极性。 2、乡村组织和干部身上的问题主要是“四个不到位”。 一是组织服务不到位。虽然有比较成型的组织,各种服务 机构健全,但由于责任心、工作方法等方面原因,许多工 作还是不细,做不到点子上。二是信息服务不到位。局限 于上级发什么信息,就传达什么信息,缺少对信息的广泛 收集,信息匮乏,反映不灵,时效性差。三是培训服务不 到位。培训的效果不理想,大部分外输人员没能做到先培 训后输出。四是政策服务不到位。对农民外出的各种实际 问题没有统筹研究,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特别是政 策性措施。如鼓励土地流转的政策,出台就晚了些。 四、思路对策 要推动劳务经济的大发展、快发展,必须与时俱进, 大胆创新,用新措施开创新局面。 1、要创新思维方式。一方面,更新群众的思想观念。 思想观念是事业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陈旧的思想观念会 束缚人们的行为,阻碍事业的发展,只有实现了思想观念 的创新,我们才能向更高的目标奋进,从而使事业获得更 大的发展。首先,要教育群众摆脱宿命论思想的束缚。相 信命运是可以改变的,克服自暴自弃的心理,培养乐观自 信的心理品质。其次,要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敢于 追求未来美好生活,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使他们认识 到:要想生活好,就要挺直腰杆走出去,只要具有坚韧不 拔的意志、奋发图强的品格和敢想敢做的精神,生活就会 好起来。再次,还要帮助群众养成艰苦奋斗的作风。要通 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来发家致富,靠自己的双手架起通 向富裕的金桥,在外面广阔的世界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 天地。另一方面,创新抓劳务经济的思路。一要辟建劳务 基地。今后基地的辟建不应只是单一体力型的劳务基地, 应多一些技术型、智能型的劳务基地。要开展好各种培训, 培养各类人才,为将来占领各类市场做准备。二要发展中 介组织。近年来中介组织广泛兴起,但作用发挥不是十分 突出,辐射范围不够宽广,我们必须在这方面努力寻求创 新之路。三要创新输出方式。输出方式要以集体组织为主, 本着便于管理、便于解决问题、便于协调关系、便于维护 权益的原则,进行有组织、有规模的输出。 2、要创新组织方式。一要变自由输出为组织输出。要 健全组织,明确专人负责,把劳务工作时时抓在手上,变 自由输出为有组织的输出。输出的每个环节都要有人抓, 有人管,使劳务输出工作沿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二要 变盲目输出为定向输出。以前大多数劳务输出属于盲目输 出,听到哪个地方有活干、有钱赚,不考察、不了解,就 急忙组织人员去,许多时候劳务人员去后就返回,不但没 有挣到钱还白花了路费。今后政府要多联系一些输出渠道, 多辟建一些劳务基地,多提供一些劳务信息,使劳务人员 输出有方向,立足有根基,挣钱有把握。三要变就地输出 为异地输出。本地经济不发达,内转人员收入较低,加之 市场狭小有限,不能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而向发达的大、 中城市输出,活好找,钱好赚,收入远远超过本地。因此, 今后要大力组织异地劳务输出,拓展劳务输出工作的发展 空间。 3、要创新培训方式。培训是劳务人员走向劳务市场的 桥梁,只有把劳务人员培训好,他们才能适应劳务市场的 用工要求。要丰富培训内容。根据要求,开展家政、餐饮、 宾馆、保安、物业、电力缝纫、建筑、微机等各方面的培 训。既要立足于眼前还要着眼于长远,同时培训要因人而 异,因材施教,避免培训上的盲目性。要活化培训方式。 既要有够规模、有组织的培训,也要有小规模分散性的培 训,培训既要有针对性还要具有普遍性,在普遍进行文化、 法律等培训的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