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基础》_第1页
《经济学基础》_第2页
《经济学基础》_第3页
《经济学基础》_第4页
《经济学基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业一 : (一) 请分析短期成本曲线综合图 (出自第三单元) 图中,可以发现关于短期的各种成本之间的一些关系 。 ( 1)固定成本曲线( FC)、可变成本曲线( VC)和总成本曲线 ( TC)之间的关系。固定成本在短期内不变,因此随着产量的增 加,成本线保持不变。在图中表现为一条水平直线。总成本是固 定成本与可变成本之和,而固定成本保持不变,所以总成本曲线 是可变成本曲线向上平移的结果,平移的距离由固定成本的大小 决定。换言之,在总成本曲线和可变成本曲线上,产量相同的点 之间的垂直距离保持恒定。 ( 2)固定成本曲线( FC)和平均固定成本曲线( AFC)之间的关系。 平均固定成本是固定成本与产量之比。在固定成本不变的条件下,随 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固定成本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因此平均固定成本 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 3)可变成本曲线( VC)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AVC)之间的关系 。平均可变成本是可变成本与产量之比,用数学方法分析,平均可变 成本曲线上的点表示对应的可变成本曲线上的点的斜率。该斜率指连 接原点与可变成本曲线上的点的直线的斜率。在图中,可变成本上的 点的斜率先减小后增加,其中,产量为 Q2的 C点的斜率最小。与之相 对应的平均可变成本曲线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在产量为 Q2的 F点达 到最低点 。 ( 4)总成本曲线( TC)和平均成本曲线( AC)的关系。平均成 本是总成本与产量之比,用数学方法分析,平均成本曲线上的点 表示对应的总成本曲线上的点的斜率。该斜率指连接原点与总成 本曲线上的点的直线的斜率。从图 5-1可见,总成本曲线上各点 的斜率先减小后增加,其中,产量为 Q3的 D点的斜率最小。与之 相对应的平均成本曲线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在产量为 Q3的 G点 达到最低点。 ( 5)边际成本曲线( MC)与总成本曲线( TC)的关系。边际成本 是总成本对产量的一阶导数。用数学方法分析,边际成本上的点表 示对应的总成本曲线上的点的切线斜率。在总成本曲线上,产量为 Q1的 A点是总成本曲线的拐点,也就是在 A点的切线斜率是零。因此 边际成本曲线呈现先降后升的趋势,并且在产量为 Q1的 E点取得最 小值。 ( 6)边际成本曲线( MC)、平均可变成本曲线( AVC)和平均成 本曲线( AC)的关系。边际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产 量为 Q2的 F点,与平均成本相交于产量为 Q3的 G点。而 F点和 G点分别 是平均可变成本与平均成本的最小点。 (二) 序数效用论如何推导需求曲线? (出自第一单元 ) 提示:序数效用论是利用无差异曲线、预算线为分析 工具,通过考察一种商品的价格的变动,得到一组不 同的价格水平下的均衡点来推导出需求曲线的。 要点:序数效用论的消费者均衡在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 之处,均衡条件是: 使用上述均衡点的获得方法,不断变化的价格,则可以找到相应的 均衡点,也就可以找到在这一价格水平下所对应的消费量,即价格 消费线图形,见图 1。 将价格和消费量的对应值表示在相应的坐标平面内,即为需求曲线, 见图: 2。 效用论相关知识要点: p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方法) 商品数量 总 效用 边际 效用 价格 0 0 1 10 10 5 2 18 8 4 3 24 6 3 4 28 4 2 5 30 2 1 6 30 0 0 7 28 -2 例: 0 TU Q TU Q MU 0 MU l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在一定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 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 消费单位中所得到的效用增量即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l关于货币的边际效用 l消费者均衡 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如果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水平是固定的,市 场上各种商品的价格是已知的,那么,消费者应该使自己所购买的 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 P1X1+P2X2=I MU1/P1=MU2/P2= (推广至多种商品 ) (两种商品 ) P1X1+P2X2+PnXn=I MU1/P1=MU2/P2=MUn/Pn= l需求曲线的推导 P Q0 Qd=f(P) 商品的需求量随商品的价格的上 升而减少,随着商品的价格的下 降而增加,即商品的需求量与商 品的价格成反方向的变动。 p序数效用论 l关于偏好的假定 第一个假定是偏好的完全性。 第二个假定是偏好的可传递性。 第三个假定是偏好的非饱和性。 l无差异曲线 商品 组 合 表 a 表 b 表 c X1 X2 X1 X2 X1 X2 A 20 130 30 120 50 120 B 30 60 40 80 55 90 C 40 45 50 63 60 83 D 50 35 60 50 70 70 E 60 30 70 44 80 60 F 70 27 80 40 90 54 X2 X10 I1 I2 I3 无差异曲线的特殊形状:(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 (完全替代品 ) 牛奶(杯 ) 咖啡(杯 ) 0 1 2 3 1 2 3 I1 I2 I3 眼镜架的数量 眼镜片 的数量 0 1 1 2 2 I1 I2 (完全互补品 ) l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 的消费数量时所需要的放弃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 MRS12= -X2/X1 l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随着一种商品的消费数量的连 续增加,消费者为得到每一单位的这种商品所需要放弃的另一 种商品的消费数量是递减的。 l预算线 ( P1X1+P2X2=I) X2 X10 X2=I/P2 X1=I/P1 X2= (-P1/P2)X1+I/P2 l消费者的均衡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 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也 可以理解为: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以单位的某种商 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 MRS12),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 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即 P1/P2)。 l消费者的均衡 在一定的预算约束下,为了实现最大的效用,消费者应该选择最优 的商品组合,使得两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的价格之比。也 可以理解为:在消费者的均衡点上,消费者愿意用以单位的某种商 品去交换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即 MRS12),应该等于该消费者能 够在市场上用一单位的这种商品去交换得到的另一种商品的数量( 即 P1/P2)。 l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E2 X2 X10 价格 -消费曲线 E1 E3 U1 U2 U3 X11 X12 X13 P1 X10 X11 X12 X13 X1=f(P1) a b c P11 P12 P13 作业二 : (一 ) 试述乘数理论的适用性。 (出自第六单元) 公式 Y=AA,其中 A为乘数值, A为自发支出的变化,它包括投 资变化 I,政府购买 G转移支付变化 TR等因素,这个公式表明 了自发需求变化导致产出以 A倍变化这个理论反映了现代经济 的特点,即由于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的密切关系,某一部门支出 (即 需求 )的增加必然在经济中引起其他部门的连锁反应,从而使收入 以倍值增加。 一般说来,需求的增加有两个后果 : 一 是价格水平上升 ; 二 是产出水平 即收入水平 )上升 。 只有 当经济中存在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时,自发需求增 加 A会导致收入水平增加 AA;当经济中已实现了充分就业时, 即没有可利用的闲置资源时,自发需求增加 A只会导致价格水平 上升而不会使产出水平 (或实际收入水平 )上升 。 一般 情况下需求的增加将导致价格水平和产出水平同时上 升,上升幅度一般不等。还应该指出,有时经济中的大部分资源 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但由于某一种或几种重要资源处于 “瓶颈状态 ”,这也会限制乘数发挥作用。因为这种某些资源的 “瓶颈状态 ”会 使利用其他闲置资源成为不可能。 (二) 试述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 (出自第五单元)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缺陷 : 首先 ,非市场交易活动得不到反映。例如,许多不经过市场 交易的活动,像家务活动,自给自足生产等,难以在 GDP统计中 反映出来。家务劳动由自己干改为雇人干, GDP就会上升,但国 民经济实际产出并未增加。又如,不少地下交易,只是为了逃 避税收,在这里,经济活动发生了, GDP统计中却未得到反映。 其次 ,有些严重影响到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内容无 法得到反映。例如, GDP核算无法说明人们享受了多少闲暇( 两个生产了同样多 GDP的国家,一国成员劳动十分紧张,一国 成员享有许多闲暇,显然后者福利大于前者)。又如, GDP无 法说明环境污染到了什么程度(两个生产了同样多 GDP的国家 ,如一国环境污染了,另一国并未污染,显然,前一国人们不 及后一国人们幸福)。 再次 ,西方国民收入核算把所有市场交易活动反映到 GDP中 来,并不能正确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如某地赌博和黄色活动 盛行,也许 GDP水平很高,但并不说明该地区经济发展能给人民 带来幸福,而只说明社会生活腐朽 。 最后 ,由于 GDP含劳务活动,两个国家可以拥有相同的 GDP, 但物质生产水平大不一样。 国民收入核算 1.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国内生产总值( GDP) (几层含义) ( 1) GDP是一个市场价值的概念 ( 2) GDP测度的是最终产品的价值 ( 3) GDP是一定时期内(一年)所生产而不是所售卖掉的最终产品价值 ( 4) GDP是计算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 5) GDP是一国范围内生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 6) GDP一般仅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 2.核算国民收入的两种方法 ( 1)支出法 : GDP=C+I+G+(X-M) 国民收入 =消费 +投资 +政府购买 +净出口 ( 2)收入法: 国民收入 =工资 +利息 +利润 +租金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 +折旧 3.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 1)国内生产总值( GDP) ( 2)国内生产净值( NDP) ( 3)国民收入( NI) ( 4)个人收入( PI) ( 5)个人可支配收入( DPI) 4.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 ( 1)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 -投资恒等式: 支出角度: Y=C+I 收入角度: Y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