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数学教学如何促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oc_第1页
高职数学教学如何促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oc_第2页
高职数学教学如何促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数学教学如何促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曹令秋摘要教育的真正目的并非让学生学到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教是为了学,学是教的依据和出发点,教师的教必须通过学生的积极主动的学才能起到有效作用。高职数学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组织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关键词高职生;思考;能力培养;学习习惯长期以来,学生接受的是为“应试”服务的传统教学模式,只是被动地听讲、记笔记,被满堂灌,讲台上的人讲得口干舌燥,讲台下的人或者听得昏昏欲睡,或者写得胳膊酸痛,教学活动是教师事先设计好、为教师的教服务的,教学内容变成了教材的简单再现。高职院校的生源质量偏低,起点不一,差别较大,数学基础知识更是“先天不足”,大多数学生对其学习没有热情,部分学生认为“自己不是学习数学的料”,对学习完全抱着“混”的态度,这就要求高职数学教学更要重视学生的参与,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以能力培养为出发点组织教学,改革考核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从应试教育的惯性中解脱出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问题驱动,促成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英国科学家培根有句名言:“习惯和教育可以改变人的天性,习惯在人的性格、情感、意识、思想中起着巨大作用,好的习惯能让人受益一生,坏的习惯有时会毁掉一个人的一切。”在高职人才培养的途径中,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是相当重要的。学习过程是学习者有选择地获取各种信息,积极地按一定的思维方式进行加工的主动认知过程,根据高职生的认知特点,高职数学课程目标应由全体学生动脑动手用口自己完成,教师应引导学生从旧知识到新知识自己去尝试,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在问题解决中充分显示学生的才华,产生新的内驱动力。首先,教师要研究每单元内容中,到底哪些是新概念新知识,哪些是旧概念旧知识,新与旧的知识是怎样联系的,在专业课学习及岗位群中有哪些应用;然后,依据高职生的形象思维优势,为提高可接受度,以具体案例、图表等形式提出一些富有思维价值且合乎实际的问题,并作为学习任务明确提出(可以要求交“作品”),大胆地让学生去活动,让全体学生参与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初步形成过程。这期间,部分学习困难生将无力独立完成学习任务,老师督促不紧就不做,逼得紧就照抄,自欺欺人,自暴自弃。为此,教师不仅要观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方法和思考模式,还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价值观的形成以及完成学习任务时的态度;要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性进行学习,甚至将问题细化,使分解的小问题更适合个别学生的认知水平,为学生排除学习中的障碍,使学生个个有事做,时时有事做。对学生每次课的学习任务完成情况进行检查与考核,并以一定比例记入课程成绩,激励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的全过程,让全体学生在老师的督促帮助下,实现知识的内化,高质量地完成学习任务,从而有效地解决学习困难生课堂上无事可做、不交作业或照抄作业、逃课等老大难问题。知识都是相互联系的,指导学生积极思考,找到新旧知识的联系,找出此知识与彼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那么学习数学就变得简单、有趣多了。二、为学而教,促成学生切磋琢磨的习惯传统教学中,教师总是把新知识讲得很深很透,然后再讲例题,最后根据自己的经验讲一些补充题,试图把运用新知识可能出现的种种错误都堵死,可事实上,学生动笔仍出错。当老师讲得非常完整、完美、无懈可击时,就把学生探索的过程取代了,而取代了探索的过程,就无异于取消了学习能力的获得。根据数学课程特点,如果把对新知识的进一步领悟、深化放在课堂讨论、答疑中阐述,学生自己能做的老师不教,学生自己能探索的老师不教,尽量让学生相互讨论质疑,让学生自己动手、动口、动脑、多实践,对错误和正确进行分析比较,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判断力,也提高了学生本身的素质。刚入校的高职生总是问:“老师,答案是什么?”,要是对上答案了,他们便会立即停止对此问题的思考,不管其过程是否正确、方式方法是否最优。要改变学生学数学的方法,实现能力目标,教师就不能直接给学生答案或提示,而应鼓励学生勇于探索,各抒己见,展开争论,把课堂的舞台让给学生,让一个个学生来讲,不仅提出自己以一定理论为基础的观点,把问题的解决方法和过程一步一步讲清楚,而且要讲出这些解法步骤是怎么想出来的,要讲清楚自己当时的想法;同时也应该注意聆听其他同学的观点,倾听别人的见解,比较自己的观点和思路,最后综合得出更合理、更可行的方案;还可对自己感兴趣的解法发表看法。教师要有耐心让学生犯错误,失败的经验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机会。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各解法的优劣,在分析比较中教学生学习新知识,教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不仅如此,学生获得的还有运用语言的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又常听到学生这样向教师发问:“老师,这题我不会做”,他们早已习惯了此时的教师会告诉他们应该怎样怎样做,听了之后都认为确实要这么做,学生成了“判官”,不过将来遇到类似情况往往仍然不会处理。根据高职生的思维特征,教师应让学生把自己曾碰到的障碍说出来,包括失败的思路暴露于众,同时从旁提供启发线索(更形象化、具体化的),由学生主动思考后依靠自己得出结果。有时,学生说着说着便找到了自己思维的不妥之处,并对自己纠正、独立解决此问题充满信心,这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类似“这个题用例题的方法怎么做不出啊?”的问题,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应该怎么做,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不能那样做而得这样做,要让学生在比较中培养独立学习能力。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开展自主探究、讨论等活动,教师为学生的活动提供帮助,使学生能说清算理,确保自己的思路有根有据,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就提高了。三、精选案例,促成学生善于运用的习惯在高职数学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更专注于学生对于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略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现象,导致学生不能将数学知识运用于专业学习,比如,经管类专业的高职学生能知道计算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却无法进行生产方案的决策分析。为实现高职数学课程的工具性作用,教学应该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需求为依据,重视应用,使学生会用数学解决本专业相关的问题。以经管类专业为例,一个企业所面临的决策问题,往往需要寻求某一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其中边际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边际关系指的是,自变量变化一个单位将引起总量的怎样的变化;产量变化一个单位而导致的总利润的变化称为边际利润。已知一个企业的利润函数时,通过数学求导数的方式,进行边际分析,可以很快确定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产量是多少;通过数学求极值的方式可以理解经济学中边际等值的道理:当企业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总收益函数和总成本函数的斜率相等)时,企业的利润达到最大。也就是说,已知企业总收益函数和总成本函数,分别计算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然后使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相等,就可得到企业利润最大时的产量,从而解决企业最优化决策问题。将高职数学课程作为消化吸收经济原理、经济方法的工具,一方面,学生能适应专业课程中大量存在的数学语言和数学环境,能顺利地使用该专业所必需的数学语言和数学思维;另一方面,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并在运用中获取知识与技能,充分感觉到学有所用,不仅“学会”而且“会学”,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也就提高了。高职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薄弱,数学的抽象性极易成为他们学习的障碍,为使学生自觉、主动、愉快地学习,数学教学应运用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语言,选用贴近专业、贴近生活的案例;应重视知识衔接,重视思维训练,重视实际应用,服从专业需求;应树立为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