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示范区工作总结(三年)_第1页
2009示范区工作总结(三年)_第2页
2009示范区工作总结(三年)_第3页
2009示范区工作总结(三年)_第4页
2009示范区工作总结(三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创新思路 完善措施 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区建设 七星农场农业综合开发支持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七星农场 2007 年2009 年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 建设示范区项目,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精心指导和大力支持下,在 农场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项目区的广大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下,紧 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认真 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项目管理和建设为主线,以建设高标准农田为重 点,坚持集中投入, 连 片治理, 规模开发,加大 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培 育、扶持壮大区域主导产业,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快新农村建设 步伐。较好的完成开发任务和工程建设,为提高全场农业综合生产能 力,增加农 民收入,加快现代化农业建设,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实现项 目区经济较快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现将三年建设示范区的工作情况 总结如下: 把握主旨,科学安排, 统筹摆布,工作目标全面完成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长期 以来农业综合开发在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以及推进产业化经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等方面 富有成效。为了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优势,探索农业综合开发引导 支农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新途径和新办法,国家农业综合开发 办公室选择 20 个省级单位 26 个示范区,作为黑龙江垦区首批国家农 业综合开发引导支农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示范区。七星 农场积极抢抓这一难得的机遇,精心准备,认真实施,扎实推进,力争 1 把示范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的核心示范区,优势特色产业的核心示范 区,公共财政支持新农村建设的核心示范区,农业综合开发改革创新 的试验区,生活宽裕、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生态优美的和谐新农村示 范区。三年来总投资 5433.45 万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 2401 万元; 企业自筹资金 1252 万元;职工群众自筹 782.45 万元;整合其它各 类资金 998 万元。 (一)水利措施(1248.8374 万元) 1、开挖疏竣渠道:开挖疏竣总长度 300 公里,土方量 75.6 万立方 米,投资 1855730 元。 2、渠系建筑物:新建渠系建筑物 102 座,其中,元涵 30 座,方涵 22 座,钢制涵 闸 10 座,涵闸 40 座。投 资金额 3241120 元。 3、机电井配套:新打井 15 眼,配套 135 眼。投资 1126000 元。 4、晒水池:新开挖增温晒水池 131 处,117900 立方米。投资 813500 元 5、农电线路:架设农电线路 86 公里,投资 4285024 元。 6、变压器:新安装变压器 60 台套,投资 1167000 元。 (二)、农业措施(2922.4126 万元) 1、改良土壤:进行平整土地 23000 亩,投资 2708000 元。 2、仓库:新建库房 2797 平方米,投资 2449381 元 3、晒场:新建水泥晒场 39131 平方米,投资 4678500 元。 4、农具场:新建占地 12000 平方米农具场,建农机具库房 1200 平 方米,排水沟 470 米,铺彩砖 325 平方米,水泥农具停放台 417 平方 2 米,雕塑一尊。铁艺围栏 200 延长米,投 资 2524920 元。 5、大棚基地:新购置大棚 100 栋,U 型排水沟 1018 米,微喷 100 套, 智能监控 100 套,监控房 50 平方米,排水沟 2400 米,桥涵 8 座,广 场 5000 平方米,浸种设备一套。投资 2109300 元。 6、机耕路:新建沙石机耕路 35 公里,投资 4999525 元。 7、烘干设备:新建日处理(烘干)200 吨烘干塔一座,投资 1000000 元。 (三)科技措施(175 万元) 1、科技培训:进行人员培训 900 人次,投资 180000 元。 2、示范推广:示范推广面积 52000 亩,购置井水增温架 20 个,U 型 增温渠道 4000 米,生物有机肥 11.8 吨,秸秆还田 52000 亩,测土 施肥 52000 亩,叶龄诊断 52000 亩,购置优良品种 35 吨,投资 1570000 元。 (四)林业措施(15 万元) (1)造林:新造林 500 亩,投资 150000 元。 (五)项目设计与管理(65.7 万元) 项目设计与管理总费用 657000 元。 (六)工程管护(8.5 万元) 工程管护费 85000 元。 (七)新农村建设(998 万元) 1、秸秆气化站:400 机组一台,500 立方米储气柜一个,管网 3295 米,机房 302 平方米,围墙 260 米, 户内设备 195 套,投资 1600000 元。 3 2、水泥道路:新建水泥道路 3025 米,19612 平方米,投资 3040000 元。 3、房屋建设:新建和改善房屋 4960 平方米,其中,新建 3160 平方 米,改善房屋面积 1800 平方米。投资 3160000 元。 4、排水沟渠:新修排水沟渠 6050 米,其中,U 型槽排水沟 4200 米, 投资 1200000 元。 5、广场建设:新建广场 5000 平方米,购置健身器材 35 件。投资 400000 元。 6、卫生室活动室维修:卫生室维修 100 平方米,活动室维修 200 平方米,投资 100000 元。 (7)绿化:栽植绿化树 32000 株,投资 480000 元。 二、明晰思路,强化管理,全面推 进,确保各 项政策措施到位 我场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的总体思路和管理理念是:科学化决策、 程序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社会化监督。主要做法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分调动农工的积极性,突出农工开发主体地位 农民是开发的主体,也是开发的直接受益者,在开发项目的实施 过程中,我 们始终把调动农工的积极性作为开发工作的重要一环来抓, 为调动项目区农工科学种田积极性,先后组织项目区职工群众到农场 研发中心、佳木斯科研所、绥化科研所、牡丹江科研所等地参观学习,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思想观念得到根本转变,由过去犹豫不决到踊跃 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措施。在新农村建设过 程中在农场的大力宣 4 传下项目区的农工从只顾生产到抓环境建设,积极性空前高涨,建新 房、修道路、安上下水、到营区绿化,环境建设初具规模,生活环境有 了质的飞跃。具不完全统计,三年来, 职工群众累计投工投劳 3200 人 次,职工群众自筹资金 1600 多万元。 (二)以先进的理念指导规划,坚持走设施农业的路子 我们坚持以先进的理念指导规划,突出农业综合开发与发展设施 农业相结合,在通过农业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的基础上,着力培育 主导产业, 发展现代农业,努力形成优势产业区、产业带。在项目布局 上突出发展高效规模农业和设施农业;在项目规划上,从过去先搞好 农业开发规划再考虑结构调整方案的做法,转变为以开发规划引导结 构调整,按照 结构调整的要求来安排项目建设内容,确保项目建设服 从服务于农业结构调整;在项目建设内容上,从已往的“一揽子考虑” 转移到为发展高效设施农业提供更好的灌排设施,达到开发一片、调 整一片、见 效一片。在规划编制上, 坚持一个 “立足”,两个“突出” ,三 个“ 注重”即立足于“中国绿色米都”之府、打基 础、促增收、讲科学。两 个“ 突出”,即突出以产业发展带动新农村建设;突出农业基础设施建 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三个“注重”,即注重吸纳群众意见、注重 各部门参与、注重技术专家评审,形成科学、规范、合理的实施方案, 为项目的实施打下坚实基础。 (三)严格工程管理质量,打造精品开发工程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加农民收入的根 本途径。我们坚持完善招投标制,择优选择施工队伍。农业综合开发 5 项目工程全部实行公开招标,委托有资质信誉好的中介机构进行招标, 保证了招标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向管理要进度、靠管理上质量是 我们抓项目工程的一条基本经验。具体做到“三个到位” 、坚持“两个统 一”实施“五个方面监督 ”。“三个到位”一是坚持工程质量到位,通过对 施工法人、项目经理、技术员、 进行质量要求,从思想上树立质量第一 的重要性 ;二是配备一名专人负责,施工 单位法人每周到位一天,项 目经理、技术人员吃住在工地,监理全天在一线。三是工程工序到位。 “两个统一”一是统一原材料 标准,原材料必 须由厂家出具的合格证, 二是统一规定配合比。 “五个方面监督”一是项目区业主监督,二是监 理监督,三是村民代表监督,四是开发办监督,五是不定期的进行检 查监督。 三年来,紧紧围绕高效农业规模化建设,充分利用农业综合开发 项目资金,卓有成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做出了精品、打造了亮点。 投资 562 万元建设粮食处理中心一处,其中水泥台面 39131 平方米、 日处理 200 吨水稻烘干设备一套、良种库房 2797 平方米、铁艺围栏 475 米;为强化农业机械技术服务和农机作业社会化服务,投资 253 万元建设了农业综合开发现代农机服务中心一处,其中:农具场占地 12000 平方米, 农机库房 1200 平方米、机械临时停放场 11200 平方米; 为实现水稻育秧工业化生产、标准化操作、智能化监控、规范化管理、 社会化服务, 投资 211 万元建设 100 栋育秧大棚、高科技浸种、催芽 操作棚 2 栋、 监控房 1 栋的标准化育秧基地一处;为方便农业生产, 投资 500 万元建设循环沙石路 35 公里,通过沙石循环路可以看到农 6 业综合开发项目 80%工程。这几项工程已成 为农场农业综合开发的 精品工程和新农村建设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四)全力加强资金整合,全面提升整体效益 近年来,随着国家各项农村优惠政策的出台,相关部门在农村的 投入也不断加大。尤其要把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 范区建设好,集中资金办大事。在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政策要求坚 持以农业综合开发为平台,加大支农资金整合力度,召集林业、水利、 畜牧、交通、农机、土地、新农村办等部门一起参与农业综合开发规划, 并结合自身业务范围,围绕新农村建设齐唱一台戏,收到较好效果。 三年整合林业、通乡公路、新农村建设等资金 998 万元,修水泥道路 19612 平方米。房屋建设及改善 4960 平方米,修排水沟 6050 米,建 广场 5000 平方米,绿化植树 32000 株,修缮卫生室和活动室 300 平 方米,通过资 金的整合,全面提升了农业综合开发整体效益。 三、粮食增产、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综合开发效益显著 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农业生产条件得到有效改善,农 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高效农业规模化得到快速发展,设施农业 出具规模,科技成果转化率明显提高,农业效益逐步增长,农民收入 稳步增加。 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 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显著增强 针对我场项目区农业基础设施差、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的实际情况, 在实施农业开发过程中,我场农业开发紧紧围绕农场的“高效农业” “现代农业”建设“中国绿色米都之府”的主线 ,本着 “有所为,有所不为” 7 的原则,集中 70%的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和农业 基础设施的建设,对项 目区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桥、涵、闸、路、渠全面配套,项 目区水利工程达到灌得上、排得出、储得住田间路达到进得去、出得 来、围着转,形成 闭合圈;农电线路架设到田间地头;农田林网根据项 目区不同情况不仅达到网格化,而且达到绿化美化的效果。从而有效 地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农业基础设 施的建设,改善灌溉 6.2 万亩,项目区灌溉保证率达 96%,项目区全 面积达到了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田、稳产田建设标准,农业综合生 产能力显著增强。项目区书记刘祥军激动的说到:“通过项目开发建设, 使项目区昔日“大渡河 ”今朝变成“米粮川”, “过去汪洋一片,如今变成 稻花飘香,沃土粮田” 。 (二)优势主导产业特色鲜明,高效农业规模长足发展 在大力改善农业基础条件的同时,我场农业开发把发展现代农业, 实施高效农业规模化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着力培育优质、绿色 水稻为优势主导产业,努力形成特色产业区、产业带,绿色水稻生产 基地,实现项 目区粮食大增产的目标。从 2007 年起农业综合开发支 持新农村示范区的第九管理区的中心作业站、进行大规模的开发治理, 先后投入资金 44354500 元,建设渠道土方量 75.6 万立方米,晒水池 131 处,渠道建筑 102 座,电机井配套 135 眼,输变线路 86 公里,改 良土壤 23000 亩(土地平整),库房 2797 平方米,水泥晒场 39131 平 方米,机耕路 35 公里,购置农业机械 224 台套,12000 平方米农机具 场(1200 平方米农具库)一处,100 栋大棚基地一处,建日处理水稻 8 200 吨烘干设备,项目区内全部实现了种植品种优良化、田间道路沙 石化、水利设施标准化、节水灌溉增温化、 农田作业机械化的现代农 业新模式,项目区“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可灌,涝可排” ,增收节支效果显著。机井改电井每亩可节约费用 35 元,2008 年项 目区水稻亩产 1260 斤,比建设前增加 130 公斤;人均收入 12000 元, 比开发前 2005 年人均增加 4500 元。2009 年在遭受超低温冷害的情 况仍获得平均亩产 1230 斤的好收成,亩效益 450 元。2009 年示范区 人均收入 15000 元。高于全场人均 1500 元。 、科技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农产品市 场竞争力普遍提高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农产品科技 含量的竞争,在开发中,我们逐年增加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的投入 比例,并主动加强与农业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联系,建立技术依托关 系,还充分利用农场科技研发中心、生产技术部门的技术、广播电视 台、网络等技术装备力量开展广泛的技术宣传、咨询和培训活动,提 高项目区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同时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品种,并采 取点面结合的方法,搞好农业综合开发科技项目的试点、示范工作, 加大项目区科技推广的力度,从而有效的提高了农产品科技含量,科 技在农业生产和管理上的贡献率明显加大。我场科技推广应用 U 型 槽灌水增温又节水增加土地利用率,推广叠水增温架提高水温,推广 水稻叶龄诊断、防病促早熟技术、配方施肥等技术 12 项,使水稻产量 增长 14.85%,亩增产量 84.7 公斤。出米率提高三个百分点 ,提高价格 每市斤 0.1 元,产品优势得到巩固。 9 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推进了产业化的进程 在加快发展高效现代农业,培育壮大优势主导产业的同时。大力 发展标准化、集约化、科技型和外向型农业,高标准建设一批优质、绿 色水稻生产园区和规模种植小区。目前,主导产业优势形成,特色产 业初具规模, 产业化经营得到快速发展,实现订单农业,促进了企业 与农户紧密和半紧密型的产业化经营组织,现有产业化组织七星绿色 水稻种植合作社一个,分社 6 个,带动农户 1300 多户,形成企业+基 地+农户的产业 化模式,已有年加工万吨米厂 30 多家,一个年加工 30 万吨米厂一个,70 万亩绿色水稻基地,2000 多户进入产业化经营良 性循环的产业链,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 农业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新 农村示范区 雏型基本形成 我场农业综合开发重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 发展观,特 别是抓好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区建 设,三年投入整合资金 998 万元,进行了新建房屋 16 栋、46 户、3160 平方米,改建 8 栋 48 户 1800 平方米,建设水泥道路 3025 米、排水 沟 6050 米,其中 U 型槽排水沟 4200 米,维 修活动室、卫生室 300 平 方米,植树 32000 株。建设秸秆气化站一处,实现统一供燃气,建休闲 广场 5000 平方米,购置健身器材 35 件,人均居住面积由原来 16 平 方米,提高现在的人均 25 平方米。改善了项目区居民生活环境,促进 人居环境的绿化、美化、 净化,打造出和 谐优 美的环境,实现了居民点 道路硬化,上、下排水畅通,集中供气、供暖,一个“ 生产发展、生活宽 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新小区、和 谐小区雏型已呈现。 10 四、总结经验 查找不足 着眼发展 努力做好下步工作 (一)工作不足 一是“其它资 金” 参与农业综 合开发有待进一步挖掘,二是 农业科 技投入有待进一步加大,三是农业综合开发作为政府行为,在重视的 程度上有待进一步加强。 (二)主要经验 一是上级支持是根本,二是加强规划是关键,三是着眼民生是基 础,四是强 化管理是保证。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要大力支持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支持特色主导产业发展, 是基层广大干部群众的热切期盼。特色主导产业是一个地方农业经济 发展的有力支撑,是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抓好了特色主导产业, 就是抓牢了一个地方农业发展的关键。下步要在绿色水稻产业上大力 支持。 二是要大力支持规模高效农业的发展。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支持 规模高效农业发展,争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