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第三季度 北京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1页
2010年第三季度 北京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2页
2010年第三季度 北京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3页
2010年第三季度 北京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4页
2010年第三季度 北京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部分 2010 年三季度北京市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供求状况 一、本季度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供求总体状况 本季度进入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的单位有 40628家,累计需求各类人员 384673 人,进入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各类人员为 114029人。(见表 1) 表 1. 供求总体状况 招聘单位户数 需求人数(人) 求职人数(人) 缺口数(人) 求人倍率 本期有效数 40628 384673 114029 270644 3.37 二、本季度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求职登记状况 (一)按人力资源类别分组的供给状况 表 2. 按求职人员类别分组的情况 求职人员类别 求职人数 (人) 所占比重(百分比)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人)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百分比) 失业人员 57403 50.34 9123 18.90 其中:其他失业人员 4741 4.16 1779 60.06 就业转失业人员 50630 44.40 6791 15.49 新成长失业人员 2032 1.78 553 37.39 其中:应届高校毕业生 1449 1.27 966 200.00 外埠人员 29533 25.90 4204 16.60 本市农村人员 17983 15.77 1590 9.70 在业人员 4168 3.66 -654 -13.56 在学人员 4167 3.65 -190 -4.36 退休人员 775 0.68 48 6.60 合 计 114029 100.00 14121 14.13 本季度,失业人员、外埠人员、本市农村人员是人力资源市场求职的绝对主体,分别 占总量的 50.34%、25.90%和 15.77%,三项合计占求职总人数的 92.01%。 (二)按职业分组的人力资源供给状况 表 3. 按职业分组的人力资源情况 职业类别 求职人数(人) 所占比重 (百分比) 与上季度相 比增减(人) 与上季度相比 增减 (百分比) 单位负责人 823 0.72 78 10.47 专业技术人员 8021 7.03 -438 -5.18 本季度,进入公共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人员以商业和服务业、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岗位 作为主要的求职意向;求职于商业服务业岗位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岗位的人员占求职总量 的 77.06%。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岗位的求职比重占据第一。 (三)按基本条件分组的人力资源供给状况 1.性别: 表 4. 按性别分组的人力资源情况 性 别 求职人数 (人) 所占比重(百分比)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人)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百分比) 男 62391 54.72 8086 14.89 女 51638 45.28 6035 13.23 合 计 114029 100.00 14121 14.13 本季度,男性求职者略多于女性。 2.年龄: 表 5. 按年龄分组的人力资源情况 年 龄 求职人数(人) 所占比重(百分比)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人)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百分比) 16-24岁 39314 34.48 7390 23.15 25-34岁 30056 26.36 1846 6.54 35-44岁 24596 21.57 3548 16.86 45岁及以上 20063 17.59 1337 7.14 合 计 114029 100.00 14121 14.13 本季度,16-24 岁求职人员是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主体,占求职总数的 34.48%。 3.文化程度: 表 6 .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人力资源情况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15697 13.77 2569 19.57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42200 37.01 1608 3.96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931 0.82 68 7.88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 45663 40.05 10919 31.43 其 他 694 0.61 -683 / 合 计 114029 100.00 14121 14.13 文化程度 求职人数 (人) 所占比重(百分比)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人)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百分比) 初中及以下 34701 30.43 4442 14.68 高中 54921 48.16 7816 16.59 其中:职高、技校、中专 21728 19.05 849 4.07 本季度,高中学历的求职者是人力资源市场的求职主体,占求职总数的 48.16%。 三、本季度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岗位需求状况 (一)按产业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表 7. 按产业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产业 需求人数(人) 所占比重(百分比)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人数)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百分比) 第一产业 3533 0.92 -1003 -22.11 第二产业 83098 21.60 5116 6.56 第三产业 298042 77.48 3184 1.08 合 计 384673 100.00 7297 1.93 本季度,第三产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占需求总人数的 77.48%,是吸纳人力资源就业的绝 对主体。 (二)按单位(经济)类型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表 8. 按单位(经济)类型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经济类型 需求人数 (人) 所占比重(百分比)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人数)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百分比) 企 业 350814 91.20 2705 0.78 其中:内资企业 326688 84.93 -6276 -1.88 国有企业 14720 3.83 -2852 -16.23 集体企业 9072 2.36 -2209 -19.58 股份合作企业 10226 2.66 31 0.30 联营企业 1207 0.31 -5 -0.41 有限责任公司 224356 58.32 6627 3.04 股份有限公司 17367 4.51 -2388 -12.09 私营企业 46070 11.98 -4685 -9.23 其它企业 3670 0.95 -795 -17.81 港、澳、台投资企 业 3840 1.00 448 13.21 外商投资企业 20286 5.27 8533 72.60 个体经营 9620 2.50 1266 15.15 事业单位 5434 1.41 1634 43.00 大学专科 17248 15.13 1981 12.98 大学本科 6248 5.48 509 8.87 硕士生 214 0.19 17 8.63 博士生 697 0.61 -644 -48.02 合 计 114029 100.00 14121 14.13 机 关 1129 0.29 -99 -8.06 其 他 17676 4.60 1791 11.27 合 计 384673 100.00 7297 1.93 本季度,内资企业的有限责任公司是拉动人力资源需求的绝对主体,占总需求的 58.32%。企业在人力资源市场招聘的单位中仍占主导地位,所占比重为 91.20%。 (三)按行业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表 9. 按行业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行 业 需求人数 (人) 所占比重(百分比)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人)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百分比) 批发和零售业 51933 13.50 1200 2.37 制造业 73872 19.20 7894 11.96 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 117738 30.61 12033 11.38 住宿和餐饮业 37275 9.69 -2882 -7.18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5984 4.16 -1555 -8.87 房地产业 11369 2.96 -1472 -11.46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9610 2.50 -655 -6.38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20800 5.41 1110 5.64 建筑业 6589 1.71 -1432 -17.85 教育 6087 1.58 -1187 -16.32 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 业 4292 1.12 294 7.35 金融业 7751 2.01 -1418 -15.4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6809 1.77 -2036 -23.02 农、林、牧、渔业 3533 0.92 -1003 -22.11 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2353 0.61 -523 -18.18 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 3229 0.84 117 3.76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1933 0.50 551 39.87 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3156 0.82 -956 -23.25 采矿业 284 0.07 -823 -74.35 国际组织 76 0.02 40 111.11 合 计 384673 100.00 7297 1.93 本季度,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需求比重较 大,四个行业需求总人数占需求总量的 73%。 (四)按职业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表 10. 按职业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职业分类 需求人数 (人) 所占比重(百分比)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人)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百分比) 单位负责人 7593 1.97 524 7.41 专业技术人员 37913 9.86 9518 33.52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53010 13.78 3078 6.16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161904 42.09 -2200 -1.34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2682 0.70 343 14.66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 118162 30.72 7766 7.03 其他 3409 0.89 -11732 -77.48 合 计 384673 100.00 7297 1.93 本季度,商业和服务业、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两大职业是市场需求的主体,二者占总 需求的 72.81。 (五)按基本要求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状况 1、年龄 表 11. 按年龄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年 龄 需求人数 (人) 所占比重(百分比)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人)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百分比) 16-24岁 28805 7.49 5547 23.85 25-34岁 62674 16.29 -669 -1.06 35-44岁 83882 21.81 4076 5.11 45岁及以上 85413 22.20 -836 -0.97 无要求 123899 32.21 -821 -0.66 合 计 384673 100.00 7297 1.93 本季度,除对 16-24岁年龄组需求较小外,其他各年龄组需求基本持平,均在 23%左 右。 2、文化程度: 表 12 .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人力资源需求情况 文化程度 需求人数(人) 所占比重 (百分比)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人)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百分比) 初中及以下 57573 14.97 13431 30.43 高中 62357 16.21 3435 5.83 其中:职高、技校、中专 19253 5.01 3656 23.44 大学专科 26294 6.84 -667 -2.47 大学本科 5505 1.43 1504 37.59 硕士生 5677 1.48 -1364 -19.37 博士生 0 0.00 -40 -100.00 无要求 227267 59.08 -9002 -3.81 合 计 384673 100.00 7297 1.93 本季度,对高中、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和对文化程度无要求的需求比重较高,占总需 求的 90.26%。 四、本季度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供求双方的对比分析 (一)人力资源供求双方总量对比分析 表 13. 人力资源供求双方总量对比 本季度 上季度 环比(增减人) 环比 (百分比) 需求总量(人) 384673 377376 7297 1.93 求职总量(人) 114029 99908 14121 14.13 本季度,全市公共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总量和求职总量与上季度相比均有较小幅度的增 长,分别增加了 7297人、14121 人,增幅为 1.93%、14.13%。 (二)人力资源供求各因素的对比分析 1、 按职业类别 表 14. 按职业类别供求对比 人力资源供求人数比较 职业类别 需求人数 (人) 需求比重 (百分比) 求职人数 (人) 求职比重 (百分比) 缺口数 (人) 求人倍率 单位负责人 7593 1.97 823 0.72 6770 9.23 专业技术人员 37913 9.86 8021 7.03 29892 4.73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 53010 13.78 15697 13.77 37313 3.38 商业和服务业人员 161904 42.09 42200 37.01 119704 3.84 农林牧渔水利生产人员 2682 0.70 931 0.82 1751 2.88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 118162 30.72 45663 40.05 72499 2.59 其它 3409 0.89 694 0.61 2715 4.91 合 计 384673 100.00 114029 100.00 270644 3.37 图 1. 按职业类别供求对比 本季度,商业和服务业人员与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占需求比重较大,供求缺口较大, 缺口数分别为 119704、72499 人;求人倍率分别为 3.84、2.59,供求矛盾较为突出。 2、按年龄 表 15. 按年龄分组的供求人数对比 年龄分组 需求人数 (人) 需求比重 (百分比) 求职人数 (人) 求职比重 (百分比) 缺口数(人) 求人倍率 16-24岁 28805 7.49 39314 34.48 -10509 0.73 25-34岁 62674 16.29 30056 26.36 32618 2.09 35-44岁 83882 21.81 24596 21.57 59286 3.41 45岁及以上 85413 22.20 20063 17.59 65350 4.26 无要求 123899 32.21 / / / / 合 计 384673 100.00 114029 100.00 270644 3.37 图 2. 按年龄供求对比 8237593 37913 8021 53010 15697 161904 42200 2682 931 118164 45663 3409 694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0000 180000 单 位 负 责 人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办 事 人 员 和 有 关 人 员 商 业 和 服 务 业 人 员 农 林 牧 渔 水 利 生 产 人 员 生 产 运 输 设 备 操 作 工 其 它 需 求 人 数 (人 ) 求 职 人 数 (人 ) 28805 39314 62674 30056 83882 24596 85413 20063 123899 0 0 20000 40000 60000 80000 100000 120000 140000 16-24岁 25-34岁 35-44岁 45岁 及 以 上 无 要 求 需 求 人 数 (人 ) 求 职 人 数 (人 ) 本季度,45 岁及以上、35-44 岁年龄段人员需求缺口较大,缺口数分别为 65350人、 59286人,求人倍率为 4.26、3.41。16-24 岁年龄段占求职比重较大,需求比重较低,供 求缺口为 10509人,求人倍率为 0.73。 3.按文化程度 表 16. 按文化程度分组的供求对比 按文化程度 需求人数 (人) 需求比重 (百分比) 求职人数 (人) 求职比重 (百分比) 缺口数 (人) 求人倍率 初中及以下 57573 14.97 34701 30.43 22872 1.66 高中 62357 16.21 54921 48.16 7436 1.14 其中:职高、技校、中 专 19253 5.01 21728 19.05 -2475 0.89 大学专科 26294 6.84 17248 15.13 9046 1.52 大学本科 5505 1.43 6248 5.48 -743 0.88 硕士生 5677 1.48 214 0.19 5463 26.53 博士生 0 0.00 697 0.61 -697 0.00 无要求 227267 59.08 / / / / 合 计 384673 100.00 114029 100.00 270644 3.37 图 3. 按文化程度供求对比 57573 34701 62357 54921 26294 17248 5505 6248 5677214 0 697 227267 0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初 中 及 以 下 高 中 大 学 专 科 大 学 本 科 硕 士 生 博 士 生 无 要 求 需 求 人 数 ( 人 ) 求 职 人 数 ( 人 ) 本季度,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求职人数缺口最大,缺口人数为 22872人,求人倍率为 1.66。 (三)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排行榜 表 17.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大于供给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 职业代码 职业名称 招聘人数 求职人数 缺口数 求人倍率 401020000 推销、展销人员 36994 2760 34234 13.40 699030000 简单体力劳动人员 49892 20587 29305 2.42 401010000 营业人员 23288 5241 18047 4.44 403050000 餐厅服务员、厨工 17947 1359 16588 13.21 302020000 治安保卫人员 19036 3821 15215 4.98 407130000 清洁工 17340 5578 11762 3.11 404010000 饭店服务人员 12211 1647 10564 7.41 303020000 电信业务人员、话务员 10055 1370 8685 7.34 105010000 部门经理 7527 811 6716 9.28 402010000 保管人员 11472 5210 6262 2.20 表 18. 人力资源市场需求小于供给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 职业代码 职业名称 招聘人数 求职人数 缺口数 求人倍率 407120000 保育、家庭服务人员 5901 6533 -632 0.90 405010000 公路运输服务人员 2160 2772 -612 0.78 202120000 通信工程技术人员 7 65 -58 0.11 212000000 新闻出版文化工作者 0 27 -27 0.00 202310000 环境保护工程技术人员 25 46 -21 0.54 205030000 中西医结合医师 2 16 -14 0.13 202211100 房地产策划师 0 12 -12 0.00 619010000 影视制品制作人员 3 14 -11 0.21 206050000 国际商务人员 51 59 -8 0.86 201120000 化学研究人员 0 7 -7 0.00 第二部分 2010 年三季度北京市人力资源力市场供求状况分析 根据全市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报送数据统计,三季度 我市人力资源市场共收集发布岗位需求 70.9 万个次,登记求 职人员 59.2 万人次,求人倍率由上季度的 2.06 下降到 1.2, 减少了 0.86,降到了 2.0 以下,供求矛盾略有 缓解。人力资源 供需仍呈需求大于供给状态。 一、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供求总体状况 三季度,进入全市各级公共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的用 人单位 40628 家,累计需求各类人员 384673 人,进行求职登 记的人员为 114029 人,求人倍率为 3.37,岗位需求缺口达 270644 人。 二、社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供求总体状况 三季度,进入全市各社会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招聘的用人 单位累计需求各类人员 324327 人,进行求职登记的人员为 477971 人,求人倍率为 0.68。 三、人力资源市场供求主要特点 (一)总量持续增加,劳动力市场供需两旺 今年以来,北京市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下图为 2010 年以来,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情况: 326244 317425 235228 107639 91515 60827 0 50000 100000 150000 200000 250000 300000 350000 2010年 一 季 度 2010年 二 季 度 2010年 三 季 度 需 求 总 量 求 职 总 量 三季度,需求方面,比上季度增加了 8819 人,增加了 2.87%,比一季度增加了 91016 人,增加了 38.69%;求职总量 比上季度增加了 16124 人,增加了 17.62%,比一季度增加了 46827 人,增加了 76.96%。此外,求人倍率持续降低,由一季度 的 3.87 二季度的 3.47 下降到三季度的 3.03,供求矛盾略有缓解, 劳动力市场可谓供需两旺。在此大环境下,各级公共职介机构应 进一步加快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建设的步伐,畅通人力资源 的供需渠道,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服务。同 时做好职业指导工作,为供求双方提供更科学的择业与用人 规划,努力提高职业匹配。此外,应强化职业信息引导服务, 通过定期分析和发布职位供求信息,引导有关人员突破地域 范围,实现跨地区流动。 (二)工业生产回暖,第二产业需求人数持续较快增加 受此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北京市工业经济遇到前所 未有的困难和挑战。面对严峻形势,全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 央、国务院“ 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一系列决策部署, 奋力拼搏,克难攻坚,经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工业经济继 续呈现逐步回暖的态势。反映在劳动力市场上,本季度,在 按产业结构分组的劳动力需求情况中,只有第二产业需求同 比环比双增长。 产业 需求人数 (人) 所占比重 (百分比)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人数) 与上季度 相比增减 (百分比) 与去年同 期相比增 减(人) 与去年同期 相比增减( 百 分比 ) 第一产业 3273 1.00 -580 -15.05 396 13.76 第二产业 71847 22.02 3523 5.16 11816 19.68 第三产业 251124 76.97 5876 2.40 -29728 -10.58 合 计 326244 100.00 8819 2.78 -17516 -5.10 第二产业需求人数比上季度增加了 5.16%,比去年同期 增加了 19.68%。自今年一季度以来,也只有第二产业需求人 数一直呈双增涨态势。 由此可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无论是对于经济增 长还是就业增长,都是大有裨益的。 (三)简单体力劳动人员供求缺口依然较大 简单体力劳动人员一直是北京市劳动力市场供求缺口 最大的职业。本季度,简单体力劳动人员需求人数为 49892 人,求职人数为 20587 人,供求缺口达 29305 人,求人倍率 为 2.42。下图为 2008 年一季度至 2010 年三季度简单体力劳 动人员供求趋势图: 0 10000 20000 30000 40000 50000 60000 2008 年 一 季 度 2008 年 二 季 度 2008 年 三 季 度 2008 年 四 季 度 2009 年 一 季 度 2009 年 二 季 度 2009 年 三 季 度 2009 年 四 季 度 2010 年 一 季 度 2010 年 二 季 度 2010 年 三 季 度 需 求 求 职 由上图可以看出,简单体力劳动人员这个职业一直存在 需求大于供给的现象,且供求状况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较大。 造成此职业缺口较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 是此职业承诺薪酬偏低。本季度简单体力劳动人员承诺薪酬 中间价位只有 1100 元,对求职者没有吸引力。北京市的招工 企业工资待遇和福利保障方面都不及一些沿海和南方城市, 以前的北京打工者输出大户,如山东、河南的打工者,都已 经选择其他地方。本市农村人口下降,也是出来务工的人员 减少的原因之一。从事此职业的劳动者大多是外埠来京务工 人员及本市农村人员,以前这部分群体最关心的问题是企业 是否会拖欠工资,而现在大部分人则会关心企业的用工环境 如何、是否为有毒有害工作岗位或者提出薪酬要求等一系列 非常直接的问题。他们更加倾向于自主择业,大部分农民工 随着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不断攀升,想要解决的已经不仅仅 是温饱,也需要一定的社会地位,甚至所在的岗位是否被企 业所重视、企业老板的诚信等等都是他们考虑的因素。近两 年“ 新生代农民工” 在 择业时也表现出了一些新特征,比如更 愿意选择具有一定技术含量、发展前景较好的工作,而不再 满足于简单体力劳动。因此,近两年北京一些较低端的岗位 都出现了人员短缺的情况。公共职介机构应加强职业指导工 作,使求职者正确认清自身条件,先就业、后择业;使用人单 位适当提高薪酬待遇,以缓解目前的个别职业招工难现象。 第三部分 热点问题分析 信息服务业成为推动海淀区扩大就业的新引擎 海淀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 刘树英 周宁 张锦华 信息服务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高附 加值、高关联度、高智力投入的先导战略产业。是利用计算 机和通信网络等现代科学技术对信息进行生产、收集、处理、 加工、存储、传输、检索和利用,并以信息产品为社会提供服 务的专门行业的综合体。海淀区既是北京电子信息业的发祥 地,也是北京电子信息业的高度聚集区,信息服务业已经成 为海淀区第一大新兴行业,并且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强劲 的发展态势,它的发展对海淀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 长方式,实施稳定就业、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一、海淀区信息服务业供求现状 海淀区信息服务业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主要集中在 中关村一带,随着“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 ”的兴起,信息服务业 乘改革开放的大潮,步入快速发展期,产业的规模、实力快 速扩张,相继涌现出一大批跻身于世界高科技产业前沿的国 际知名企业。2009 年 1-11 月,作为全区第三产业的支柱行业, 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实现收入 1543.1 亿元,同比 增长 6.5%。 2009 年海淀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等信息服务业共有企业 2124 家,占园区高新技术企业的 80%以 上,从业人员达到 39.18 万,占园区从业人员 50%以上,信息 服务业已经成为海淀区吸纳和扩大就业的一大新兴服务行 业。 (一)信息服务业 2010年上半年供求总量 海淀区 2010 年上半年在信息服务业的电子信息设备制 造、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电子信息传输服务、计算机 服务和软件业、其他信息相关服务等五个行业中共开发岗位 8275 个,占需求总量的 27.7%,同比增长 23.69%。求职人数 2006 人,同比增长 14.75%,占求职总人数的 17.82%。 图 1.海淀区信息服务业供求总量图 (二)信息服务业五大行业 2010年上半年需求现状 2010 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五大分类行业中电子信息传 输服务增幅最大,需求 2412 人,占需求总量的 29.15%,同比 增长 65.54%;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赁业仍然是信息服务业 岗位需求的中坚力量,需求 3883 人,占总需求量的 46.92%; 其他行业在不同程度上均比 2009 年同期有所增长。 表 1.2009 年、2010 年信息服务业五个行业上半年需求对比表 行 业 名 称 2009 年上半 年需求人数 (人) 2010 年上半年 需求人数(人) 同比增长 (百分比) 电子信息设备制造 98 151 54.08 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租 赁 3783 3883 2.64 电子信息传输服务 1457 2412 65.54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356 439 23.31 其他信息相关服务 986 1390 40.97 总 计 6690 8275 23.69 (三)2010 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五大行业中主要岗位需求情 况 表 2. 2010 年上半年信息服务业五大行业中主要岗位需求情况 行 业 名 称 主要岗位名称 2010 年上 半年需求 人数(人) 所占行业需求 总量的比重 (百分比) 电子信息设备制造 电子元器件制造 76 50.33 电子信息设备销售和 租赁 推销展销 3106 79.98 电子信息传输服务 电信通信传输人员 1200 49.75 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 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 439 100 其他信息相关服务 其他社会和居民生活服务 人员 725 52.15 从上述对比表中可以看出,在信息服务业五大行业分类 中,电子信息设备的销售业务中推销展销人员的岗位需求为 3106 人,占总需求量的 79.98%,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中的就 业岗位主要就是指计算机工程技术人员,总需求为 439 人, 占总需求的 100%。其他信息相关服务行业中以其他社会和 居民生活服务人员为主,需求 725 人,占总需求的 52.15%。 而同期信息服务及相关行业的求职人数却远远满足不了需 求。 二、信息服务业带动海淀区就业情况 (一)信息服务业吸纳就业能力逐年提升 海淀区信息服务业企业占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区企业 总数的 80%,产值占海淀区总产值的 60%以上,2007 年从业 人员达到 20.7 万人,2008 年从业人员达到 28.2 万人,2009 年达到 39.1 万人,2010 年上半年仅规模以上(500 万以上)企 业从业人员就达到了 35.1 万人,预计全年从业人员将会超 过 50 万人以上。 随着区政府加快推进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 建设的提速,信息服务业随之飞速发展,吸纳各类人员就业 的能力也进一步提升。 图 2.海淀区信息服务业从业人员就业趋势图 单位:万 (二)信息服务业成为高科技产业的主导行业,成功吸纳各类 高科技人才就业 信息服务业已经成为海淀区第一大新兴服务行业,它的 发展对海淀区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意义重大, 信息服务业中的软件业位列全国产业规模第一,约占全国 20%, 全国百强商业网站海淀占 21 家,新浪、搜狐、百度、网易、腾 讯(北京)等都扎根海淀。2009 年海淀区信息传输、计算机服 务和软件业等信息服务业共有企业 2124 家,占园区高新技 术企业的 80%以上,成为海淀园区主导行业。2009 年包括生 物工程、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以及海洋工程在内的高 新技术企业共吸纳博士及以上人员 6354 人,硕士 55242 人, 大学学历人员 225774 人,占高新技术企业从业人员总数的 61.27%。 (三)信息服务业跨越式发展,形成海淀“人才智力库”,拉 动了社会服务业发展与繁荣,促进了就业 海淀区科研院所林立,高等院校密集,拥有以北京大学、 清华大学为代表的国家一级院校和以中科院、航天部五院为 代表的国家级科研机构,中央、市属及区属级科研单位 219 家,其中中科院院所 21 家,占北京地区中科院院所数的 62%,生活和工作在海淀区的两院院士 523 人,占全国院士 总人数的 36% ,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 37.8 万人,直接和 间接服务于海淀区信息服务业,成为海淀区信息服务业跨越 式发展的重要支撑。而信息服务业跨越式发展也拉动了以学 院路为中心的周边与之相关的教育、房地产、餐饮等社会服 务业迅速发展,带动近万人就业。 (四)世界一流的商务区中关村广场成为扩大就业的最大 市场 中关村广场位于海淀区海淀镇,总占地面积 51.44 公顷, 总建筑面积 150 万平方米,总投资超过 150 亿。广场内的中 关村国际金融中心、E 世界、理想国际 大厦、中国电子大厦、 辉煌大厦、E 中芯、天 创科技大厦、1+1 大厦、海龙大厦、鼎 好电子商城内的入驻企业,大都是以研发、销售高科技电子 产品为主,已经有新浪、百度、华旗资讯、法国智乐、台湾日 月光等一大批创新型科技企业相继进驻,联想、用友、四通、 北大方正和清华紫光等国内、国际著名品牌的公司在这里均 有专门的经销店。以海龙、鼎好电子城为首的高科技电子产 品市场年销售额超过百亿元。在广场周边餐饮、房地产、批 发零售等服务业也随之不断发展壮大起来,这里每天客流量 超过 10 万余人,从业人员 5 万余人,今后海淀区将把中关村 广场定位于高科技产业资本市场中心,逐步实现高科技产品 专业销售市场集散中心的功能,“十二五” 期间岗位需求将超 过 10 万个,成为北京市最大的高科文化广场。 三、信息服务业的发展前景和对扩大就业拉动作用的预测 (一)信息服务作为海淀区四大支柱产业之一,受到政府重点 扶持 为进一步优化软件硬环境,发挥区域创新资源优势,做 大做强海淀软件与信息服务业,海淀区将重点发展和扶持软 件与信息服务业、数字动漫游戏、数字媒体出版、数字影音 等四大先导产业。区政府每年将安排总规模不少于 8 亿元的 高新技术产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技术和产品创新、产业升 级、融资环境改善、产学研平台搭建、相关中介服务组织建 设,系统地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海淀北部高科技产业带的建设将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创造 广阔的就业市场 据规划,海淀区与现有的中关村西区相呼应,在海淀北 部地区构建“ 一心、一 带、多组团” 的共建格局,即形成以翠湖 湿地公园为核心区的生态绿心,以“北清路七北路” 为轴 线,组团建设形成 40 余平方公里的产业聚集带,重点发展软 件与信息网络技术、新材料、能源与环保、生物工程与新医 药等高科技产业。北部地区的建设,预计将开发新的就业岗 位近万个,由于开发涉及到温泉、西北旺、上庄、苏家坨等四 个镇,届时将首先解决占地农民就业问题,农转居人员将会 就近得到就业安置。 (三)海淀区信息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区域内多业的 繁荣,提升了区域内扩大就业的能力 海淀随着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的建设,高科技 产业的飞速发展,信息服务业在高科技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带 动了区域内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交通运输、仓储和服务 业、教育业的繁荣,岗位需求不断扩大。2010 年住宿和餐饮 业岗位需求达到 10636 人,同比增长 39.89,房地产业岗位 需求 1301 个,同比增长 229,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岗 位需求 1077 个,同比增长 126,教育业岗位需求 1037 同 比增长 96.4。这表明了高科技的发展同样能够带动普通劳 动者的就业,为各类求职人员创造了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四、海淀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应对信息服务业发展,做好就业 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整合就业服务资源 打造就业服务品牌 海淀区高科技企业跨越式发展的大幕已经拉开,区内公 共就业服务机构应以此为契机,推动资源的整合,优势的聚 集,服务的提升,大力整合区域内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就业服 务资源,以海淀区公共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和人才交流服务中 心为龙头,通过将辖区内,各类所有制形式的合法职业介绍 服务机构和人才交流服务机构等就业服务资源有效整合,将 辖区内的人力资源、岗位资源、职业技能培训资源和政策资 源有效整合,打造一个全新的就业服务品牌。以统一规范的 人力资源市场为平台,满足信息服务业等高科技企业和社会 服务业对不同层次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同时,把满足企业用 工需求和就业、再就业工作紧密联系起来,促进失业人员、 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城镇新生劳 动力等劳动者就业。 (二)提升为高科技企业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加快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关键要靠 人才支撑。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高端领军型人才、创新 型人才。因此,要加大储备人才工作力度,为高科技企业的 新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资源保证。这就要求公共就业服务 机构,更新服务理念,站到更高更新的起点,找准新的角色 与职能,强化学习和培训,切实提升为高科技企业服务能力 和水平。同时,要加强与市人才中心和相关猎头公司的联系, 疏通多种人才引进和输送渠道,将区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和人 才交流服务中心逐步打造成为能服务、会服务、服好务,满 足高科技企业市场需求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 (三)适应市场需求 强化技能培训 目前,占较大比例人力资源的综合素质与职业技能难以 适应高科技企业和现代服务业的需求。因此,必须按照市场 的需求,开展多种形式、针对性强的技能培训,切实提升劳 动者素质。一是实行有的放矢的订单培训,根据企业岗位需 求订单,组织培训;二是当好“红娘” ,促 进职校和部分高校毕 业生与园区企业开展校企合作,通过工学结合,顶岗实习, 边培训,边实习等培训形式,直接为企业输送员工;三是组织 零距离就业培训,由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企业的要求组织 人员,由企业负责培训、考核、录用上岗;四是针对区域内信 息服务业及相关行业需求大于供给的现状,大力加强与外省、 市劳务基地的联系,由外省、市、县劳务基地根据企业要求 组织培训,整体输送。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切实提高人力 资源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在满足企业的需求,促进就业, 扩大就业两方面实现双赢。 2010 年 10 月 15 日 念好优质职介服务“三字经”建立中职 毕业生就业市场新格局 平谷区京东劳动力市场管理中心 徐小伟 平谷区地处北京远郊,区内现有人力资源丰富,为提高中 职毕业生就业率,我区坚持在“引” 字上做文章、立 项目、创特 色;在“ 优”字上增功力;在 “联”字上抓对 接,促融合,努力念 好优质特色就业市场“ 三字经” ,建立职业 指导促观念转变, 全区联动扩就业规模的就业促进机制,全面推进平谷人力资 源市场发展新格局。 一、平谷区中职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概况 (一)平谷区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 经统计摸底今年我区中职院校的毕业生已就业人数 2531 人,按产业分组:从事第一产业的毕业生 8 人,占就业 学生数的 0.3%;从事第二产业的毕业生 1968 人,占就业学 生数的 77.7%;从事第三产业毕业生 555 人,占就业学生数 的 22%。 (二)平谷区生源中职毕业生就业市场供需情况 2008 年受金融危机企业减产减员的影响,采集中职毕业 生就业岗位 4465 个,求职登记 4612 人/次,企业的岗位需求 量下降,但求职人数并未降低。年推荐成功就业中职毕业生 1368 人,其中以高中学历为主,占就业人数主体的 62.2%。 2009 年采集中职毕业生就业岗位 7500 个,与 2008 年相 比增加岗位 3035 个;求职登记 8333 人/次,与 2008 年相比增 加 3721 人;年推荐成功就业中职毕业生 3122 人,与 2008 年 相比增加 1754 人,其中以高中学历为主,占就业人数主体 的 54.4%。 2010 年 1-6 月,从提供中职毕业生岗位上来看达到 8000 余个,与 2009 年同期相比增长 154.84%;中专、技校、 职高类同等学历共登记了 6823 人/次,与 2009 年同期相比增 加 3756 人;推荐成功就业中职毕业生 3916 人,与 2009 年同 期相比增加 2416 人,同比增长 161.06%。 表 1.平谷区生源中职毕业生历年供需情况对比表 年别 中职毕业生 求职登记情 况 岗位需求情 况 供需差额 求人倍率 成功就业人 数 2008 4612 4465 147 0.96 1368 2009 8333 7500 833 0.90 3122 2010(1-6 月) 6823 8410 1587 1.23 3916 表 2.平谷区生源中职毕业生就业人员构成表 (三)中职毕业生按职业分组岗位需求对比情况 近年来,我区就业市场供需双方逐渐增大,涉及的职业 集中体现在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工、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专 业技术人员上,而我区的企业用工需求主要体现在生产运输 设备操作工,占总量的 83.34%。 表.3 按职业类别分组需求状况 职业类别 需求人数 (人) 所占比重(百分比) 与去年同期 相比增减 (人) 与去年同期 相比增减 (百分比) 生产运输设备操作 工 5598 83.34 2474 79.19 办事人员和有关人 员 819 12.19 606 284.5 专业技术人员 300 4.47 176 141.93 二、中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851 1699 1258 517 1423 2658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2008年 度 2009年 度 2010年 1-6月 高 中 中 专 、 中 技 职 高 为了掌握我区生源中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共组织抽查 3135 个毕业生样本。针对就业区域及希望就业产业方面开展 调查,同时搜集毕业生就业方面的问题和建议。 表 4.平谷区生源中职毕业生就业意向调查情况汇总 调 查 人 数 共调查 3135 人 其中:男 1690 人 女 1445 人 学 历 情 况 中专:1338 人 中技:966 人 高中/职高:831 人 希望就业区域 区内就业:761 人 本市不限地域:2374 人 希望就业产业 第二产业:1551 人 第三产业:1394 人 根据调查情况汇总,中职毕业生就业方面、专业对口方 面所反映的问题来看,困扰我区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因素,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个人因素分析 对于中职毕业生来说,其毕业年龄也就在 19 岁至 21 岁 之间,学历上主要以中专、中技学历为主,占求职主体的 73.49%。在工作岗位上多数选择自身所学专业,但更倾向于 环境好、效益好而且体面的工作岗位。这类群体初入职场, 思想略显稚嫩。其职业观、认知观及自身约束性还很不完善 和成熟,遇事出于总是首先考虑自我的利益得失。在求职时 依靠性大,多依赖父母亲戚,缺少闯劲。在工作中、在纪律上 习惯性的思维总是把自己当做学生,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满 不在乎,企业在对待此类问题时多数采取经济制裁,严重的 直接辞退,对于刚踏入社会的毕业生心理承受性差,从而导 致辞职现象频发。 (二)企业因素分析 中职学校所培养学生的目标是为各企业输送所需要的 一线工人,但我们的中职毕生到企业并不受欢迎。究其原因: 第一,当今社会,企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和生存压力, 在招聘员工时,一般所设的招聘门坎较高,如“需有两年以上 的从业经验” 、“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三年以上者优先”等等, 所招收的员工是熟练工优先,可是企业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 去培训员工,况且这样做会加大生产成本,因此企业就将培 训熟练工的任务推给了社会,推给了职介。这对刚出学校大 门踏入社会的毕业生来说无疑是一个难以逾越的障碍。 (三)学校因素分析 对熟练工的培养恰恰是学校培养机制中的漏洞,学校 除了要完成本专业的学历教育外,还要完成学生的基本专业 技能的培养任务,对行业所需工种的细化培训,基本就没做, 就更谈不上对某个工种熟练工培养。也就是说学校执行的是 专业层面培养,而企业要的是专业岗位上的实用人才。因此 学校的在校教育与行业需求脱节现象严重。 三、平谷区中职毕业生就业市场发展的“三字经”的实施办法 和取得成果 为积极应对中职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公共服务机构 就业服务水平,平谷区特根据区域实际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