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考申论模拟试卷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_第1页
2016国考申论模拟试卷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_第2页
2016国考申论模拟试卷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_第3页
2016国考申论模拟试卷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_第4页
2016国考申论模拟试卷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 国考模拟试卷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给定资料 1.近年来,大学生创业正在成为“新常态”。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新政策为大学生创业清除障 碍、提供帮助。 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是,对大学生而言,创业不再是就业困难形势下的“自谋职业”和干 “个体”,而是在新环境下对自己人生轨迹的重新定位,对职业和事业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规划。 “从我们学校的情况来看,大学生的创业积极性高了,往年申领创业证的学生只有 35 个,去年、今年有 20 多个。”某就业指导办公室主任王某说。这还不包括在校生创业者。 “过去都是托人找份好工作,而现在只需要你的一个想法,就可以创造一个好岗位。”日前, 某研究院院长吴某接受媒体访问时说,“过去创业多数是为了生存,有被迫的成分,而现在的多 数创业者,都有创业梦想,为实现自我价值而去创业。” “青年绘”创办者之一,2012 级的学生小韩是一个喜欢穷游(用很少的钱去旅游)的大学生, 他为了“追求自己想要的,经济独立,改变生活,不依靠父母”,开始策划自己的创业项目,构 建起一个专门针对大学生群体的灵活、便捷的在线房屋短租平台。很快,这个房屋租赁平台就找 到了自己的独特“角度”为大学生提供可以一起做饭的聚会之所,深受欢迎。现在取“与家 邂逅”之意的“逅家”已经开始形成自己的品牌,从他所在的学校拓展到在京其他高校,有标准 化的服务体系,传播属于大学生的居家文化。 大学生,这个对未来经济社会变化最敏感的人群,不再努力“拼爹”“拼学历”寻找一个铁 饭碗,而是拼创意,在丰厚的田野上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 全国高校创业教育持续升温,各种创业大赛、创业计划、创业训练营层出不穷。鼓励大学生 创业,学校能给他们什么样的支持?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人陆游的这句诗在我的创业路上一直启发着我。” “青年绘”销售总监之一小张说,“在学校,我的学习成绩并不突出,可当我把所学的知识很好 地运用在公司实践中,我却拿过好几次销售冠军。”小张的业绩来自他的实践能力,而他的能力 和学校重视实践能力培养密不可分。 今天的高校是学生行以求知的地方,有行动的勇气,才有真知收获,才有创造的可能。“为 培养学生勇于创新、踏实肯干、团队协作的能力,我校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开设创新与创业类 课程模块、增设实践课程、增加实践学分和学时、设立实践小学期、开设校企合作实验班、建设 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包括开拓国外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创新活动、校企合作、 校所合作,运用一来二去模式提高教师实践教学能力、建立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开展多种形 式的教学改革等。”某高校副院长许某说。 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活动,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培养,也使该校的创业活动越来越 丰富, 越来越多的学生也因此成就了创业的梦想,真正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很难说是哪一个环节触发了学生的创业激情,但可以确定的是出色的实践能力是创业者们 的共同特点,也是支撑他们创出一片天地的基础。”许某说。采访中可以发现,很多创业并不是 资金、项目、场地、人力资源等各种条件都具备后的“生成”,而是一时想到,说干就干,在行 动中不断学习,慢慢摸索才成功的。 “物友递”是该校另一家“著名”公司,由经济学院和法律学院的几名学生联合创办。 他们先在人人网上注册了“物友团”账号,想借公共平台“做点儿小生意”。这个账号通过 服务同学“失物招领”等,积攒了极高的人气,粉丝量相当于学院在校生人数一半以上。由于学 校重视让学生了解物流行业前沿,他们受一家外国公司的启发,开始商量校园快件接收分拣中心 的可行性。 2013 年 9 月,“物友递”正式诞生。小黄说,“物友递”最初的动意是因为大家取快递都遇 到过麻烦。快递公司的快件不能由学校传达室接收,每次有快件必须自己签收。但快递员到达学 校的时候学生往往不方便出门接快递。 “有不便就有商机”,建立一个“校园快件中心”将各个快递公司送来的快件分拣并保存, 方便学校师生随时来领取。事实证明,这是一个极好的商机。 “这是创业最好的时代。”这些创业者们获得来自学校的大力支持,他们的梦想都在学校大 学生创业孵化园温暖的环境中孵化,整体实践教学环节让他们在创业中有什么困惑都能迅速找到 地方“充电”,学校努力为他们争取各种创业创新奖项和资金支持这一切使他们有了更广阔 的平台和空间去施展才华。 现在,随着“生意做大”,他们专业知识的价值正在慢慢体现出来。实践能力加上创新精神, 谁敢说这样的公司不能成长为未来行业的“巨头”?谁敢说这里面没有未来的“马云”? 由此可见,大学生创业不再是_,而是 _。因而,一 惠州中公教育 要_;二要 _;三要 _。 2.这是阿里巴巴集团移动事业群总裁俞永福先生的谈话。 最近看到一些互联网创业项目,很有耳目一新的感觉。 这些项目多与流行的 O2O 有关:有利用手机预约足疗的,有提供厨师上门服务的,最有意思 的是一个早晨去用户家里叫起床、做早餐的项目,目标用户是那些赖床和没空吃早餐的单身白领 撇开对模式和前景的论证,这确实是个贴心的点子。 这些奇思异想的项目,正好印证了李克强总理的那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而这个理念 背后的重要支撑,就是同样在今年两会期间提出的“互联网+”。这个概念的热门程度不用多说, 行业内外的轮番解读直到现在都能占据媒体的重要位置;各种跟互联网沾边的项目或概念,不管 是在早期还是二级市场,价值都跟着媒体热度水涨船高。 关注度高不是坏事。但越是在这种时候,其实越应该保持冷静的头脑,清楚认识“互联网 +”背后的本质是什么,而不是任性地爆炒概念。我也抛砖引玉,谈谈自己对“互联网+”的理解。 大家都知道,现在的互联网创业流行跨界,与各行各业相结合产生新模式,大到一套房子小 到一碗面都有可能是方向,可称之为“聚变时代”;同时,它也是传统互联网创业时代终结的标 志,纯线上创新进入瓶颈期。一进一退的背后是:纯互联网的变化处于相对平缓期,高速进化的 更多是借助新技术的非互联网行业。 因此看一个项目是不是真正的“互联网+”,关键是看原有的非互联网业务,在与互联网连 接后有无产生质变,并且这种质变不在于提升效率,而是体现在供需的重构上。前者只是“+互 联网”,物理叠加,改善存量;后者才是“互联网+”,化学反应后创造增量。 “+互联网”的价值是利用互联网技术打破原有业务中的信息不对称环节,从而实现效率重 建。具体来说,过去我们受限于时间、地点、流程等信息不透明导致的高成本,“+互联网”以 后就能实现在线化(24 小时接入)、规模化(一点接入,全球覆盖)、去渠道化(减少流通成本)。 典型例子就是打车软件,大大提升了乘客和司机对接效率,但另一方面,出租车供给量和乘 客打车需求原本就在那里,互联网只是将这种存量的效率和体验发挥到极致,因此只是“+互联 网”。 “互联网+”则做到了真正的重构供需。因为非互联网与互联网跨界融合后,不只是改善了 效率,而是在供给和需求两端都产生增量,从而建立新的流程和模式:供给端是“点石成金”, 将原本的闲散资源充分利用;需求端则是“无中生有”,创造了原本不存在的使用消费场景。两 者结合,其实就是我们常说的“共享经济”。 例如专车软件,与打车软件不同,它的模式是将社会中更多的闲散车辆集中起来,成为商品 资源进入商业流程,增加了供给;而乘客日常则在打车之余,多了专车的选择,需求也增加了。 重构供需,因此是典型的“互联网+”。 高德也进行了“互联网+”方面的尝试:高德交通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基于高德的交通大数 据云,开放我们的大数据能力,能够提供实时拥堵路段排行、历史拥堵指数对比等,并基于此提 出智能躲避拥堵的出行解决方案。当这些能力与交管局、交通电台及其他各行各业合作时,就能 创造出全新的供需关系。例如交通台与高德合作后,增加了避堵解决方案的新供给,而听众则收 获了智能避堵的新需求。 理清“互联网+”的实质,再回过头来看总理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会发现其中的 内涵。如果还是“+互联网”的存量生意,有限资源从左手倒到右手,那还是小部分极客的游戏, 绝不可能支撑起“大众”和“万众”的广度。 而“互联网+”则真正把创业的广度扩展到了三百六十行,因为互联网和非互联网的跨界融 合,能够创造出更多原有模式之外的变量。未来随着互联网和非互联网融合的进一步加深,可能 没有必要再区分互联网和非互联网了,所有行业最终都可以统称为“互联网+”行业。 总而言之,“互联网+”可能是一个最坏的时代,代表传统互联网创业时代的结束,机会窗 口已经关闭;但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互联网+”带来的新机遇远远超过它终结的那部分,重 构供需意味着创业第二春,再小的初心和梦想都能成为创新之源。 如果连上门叫起床都能成为好生意,还有什么点子是不敢想的呢? 3.在问及对市场上欣欣向荣的山寨产品有何看法时,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的杨学山表 示,山寨产品是知识产权保护里面的一个重要内容。他说,在讨论知识产权问题的时候,始终考 虑平衡两个方面的利益,一方面是知识产权的拥有者,另一方面是广大的用户。也就是说,保护 知识创新,促进社会进步;使用创新的成果,也在推动着社会的进步。 杨学山表示,“山寨机”也好,其他产品也好,是属于模仿,要区分在哪一方面它侵犯了知 识产权,在哪方面又没有侵犯知识产权。不能简单地说生产“山寨产品”,就对这个企业或者对 惠州中公教育 这种产品说 Yes 或者 No。如果说它使用了别人的知识产权,那么应该给拥有这个知识产权的制造 商或者专利权人支付相应的费用。如果说这个模仿没有侵犯到专利权人所声称的权利保护的对象, 那么我们还是支持这样的生产,因为模仿也是一种创新,也是一种发展。这也是我们看待“山寨” 现象的一个基本原则。 但他强调,作为制造业的主管部门,会配合知识产权和其他的管理部门,对于在这个过程中 产生的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要坚决、毫不手软地打击。 4.伦敦作为世界的金融中心之一,在国际贸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近年来,伦敦的金 融服务业也出现了衰退,而创新与产业结构多样化为这个城市带来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创意产业 的飞速发展为伦敦市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 伦敦创新战略的总体目标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把伦敦建设成为世界领先的知识经济实体。 它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来提升城市的创新能力:建立了一个“知识天使”创新指导网络,组织富有 中小企业经验,尤其是富有开发新产品、新工艺和新服务指导经验的个人,将创新产品、创新工 艺和创新服务的理念提供给中小企业。知识是创新理念、创新产品的基础。基于自身拥有众多的 名校、科研机构、智库机构,伦敦不断推动知识在大学、科研院所、商业企业之间的转移,进而 提高伦敦商业企业创新的竞争力、可持续能力。伦敦通过大力发展和提高城市创新品牌,并向各 种机构宣传、沟通城市创新战略目标和愿景,来提升市民创新意识,营造创新文化。 波士顿有 370 多年历史,其科技创新水平在美国首屈一指。对波士顿来说,有三大优势支撑 着城市创新的发展。 波士顿拥有 35 所大学,其中包括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研究表明,波 士顿的八个研究型大学仅在 2001 年就为该地区经济贡献了 740 亿美元,为 48750 名大学教员和 其他 3700 名各类人才提供了工作机会。此外,波士顿拥有高度密集的创新人才资源,年轻人和 受过高等教育人群比例位于全美国前列。波士顿的技术变革和文明随着新一轮移民潮的开始,数 百年来始终站在技术与文明变革的最前沿。在科学研究方面,几百年间波士顿推进了许多生命科 学等方面的前瞻研究,取得多项突破,屹立于美国科技发展潮头。此外,长期以来,波士顿形成 了一种鼓励创新和自由思考的创新文化和社会氛围。在法律环境方面,波士顿建立了一套完整的 知识产权法律体系,通过对其知识产权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保护,为企业和个人营造了良好的创新 环境。在基础设施方面,波士顿拥有美国第一个停车场和地铁网络,并且形成了有波士顿特色的 创新产业集群。 5.似乎没有人比李克强更执着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创”)这 8 个字了。这位总理, 在过去的一年多里,在各种场合,曾反反复复地谈及“双创”。 总理为什么如此关心“双创”?对于进入新常态的中国经济来说,“双创”具有刺激经济引 擎之功能。在民间的创业、市场的创新过程中,中国经济会获得发展的新动力。 “双创”的发展之道,对于面临下行压力的中国经济而言,确实颇有现实意义。对于中国经 济的前景,国内外皆有悲观的声音。这种悲观情绪一方面缺少理论与事实基础,另一方面从提振 经济的角度看,也无济于事。而“双创”却是悲观景象里的一抹亮色,它是建设性的,追求的是 中国经济未来的勃勃生机。 围绕着“双创”的发展之道,背后有一整套的政策系统与改革呼应。从简政放权到减轻税负, 从反垄断到政策激励,中央政府意图明晰,就是要给“双创”一个好的环境。倘若税负沉重、体 制束缚多多,即便民间有心创业、创新,也很有可能难以起步,更难以坚持。 “双创”的意义,其实并不只在于发展之道,还有公平之道。正如李克强在某次记者会上所 说的,推动“双创”,就是要让更多的人富起来,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双创”,特别是 创业,是无数人可以选择的人生成长路径。 美国硅谷车库里的创业传奇国人耳熟能详。在大洋对岸那个推崇创业、创新的国度里,“灰 姑娘”的故事在商业领域频频出现。很多寒门子弟通过创业,实现了事业的梦想,也获得了财务 自由。在一个鼓励创业的社会氛围里,创业让更多年轻人,尤其是贫困家庭的孩子拥有更多的上 升通道。 在今天的中国,类似的创业成长故事也不少见。在工业经济时代,很多人凭借着勤奋与创业 精神获得了商业上的成功。今天作为中坚力量的企业家群体中,白手起家的成功创业者并不在少 数。到了后工业经济时代,尤其是互联网经济浪潮里,不少勇敢的年轻创业者投身其中,也已经 制造出了许多绚丽的财富传奇。不少活跃在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皆是平民出身,没有“富二代” 的背景,没有来自官场的依靠,唯依靠自己的智慧与奋斗,成长为一个时代中的标杆人物。这是 真真切切的“中国梦”。梦想属于每一个人,且更多地属于年轻人。 在社会学意义上,今天中国社会的上升通道并不完全畅通,这背后有很多的原因。而要打通 上升通道,得依靠方方面面的努力,比如提升教育公平的水平。除此之外,鼓励年轻人创业,也 是一条路径。大量的年轻人勇于追梦,成就创业梦想,在宏观意义上可为中国经济增添动力,也 有助于调整收入分配结构,促进社会公平,在微观意义上,则是为个人延展价值实现之路。 惠州中公教育 智慧在民间,能量在民间。寻常人中,同样蕴藏着无穷的创造力。当千千万万个市场细胞活 跃起来,必将汇聚成发展的巨大动能。一个社会的公平之道,也会因此得到清晰的体现。 6.埃德蒙费尔普斯在 2006 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之后,近些年来都在考虑“大众创新” 和国家繁荣的关系。通过在中国的商学院里讲授自己的见解,费尔普斯希望能见证中国经济“升 级版”的打造。在其新书大繁荣中文版面世之时,这位年届 80 的老人接受了财经国家周 刊的专访,想给中国的年轻人鼓鼓劲,重振创新激情和改革的时代精神。 问题:“创新”一词往往暗示着尖端,需要国家给予特殊人才以特殊政策。“大众创新”这 一提法想指出什么不同? 埃德蒙费尔普斯:真正的创新并非源于少数精英和自上而下的推动,而是一个基于大众的、 草根的、自下而上的全民创造进程。大多数创新并不是孤独梦想家所带来的,也不是简单的新发 明,而是商业模式和制度的创新,它由千百万普通人共同推动,他们有权利自由地构思、开发和 推广新产品与新工艺,或对现状进行改进。正是这种草根大众参与的创新带来了经济社会的繁荣 兴盛物质条件的改善加上广义的“美好生活”。 发明与其背后的好奇心和创造性并不是关键,而激发、鼓励和支持人们大规模参与发明的那 些社会变革才是真正动力,才是经济起飞的深层原因。美国之所以可以成为一个成功的创新国家, 就是因为每个人都在思考如何完善产品或者降低成本。正如林肯总统曾说,每一个人都参与其中。 创新精神深入草根大众和社会各个阶层。创新不再是伟大企业家和少数发明家的事情。这就 是美国自 19 世纪至 20 世纪 4060 年代掀起创新浪潮的原因。 问题:今天人们谈论起工作时,更多地使用“稳定”“挣得多”,而不是“挑战”“激情” 等词汇。您认为价值观对于大众创新的影响如何? 埃德蒙费尔普斯:当下的社会与 19 世纪相比,家庭的态度变得更加传统和保守。当今许 多青年仍生活在长辈的羽翼之下,缺乏展翅高飞的机会。年轻人受到长辈观念的束缚,被迫在离 家近的地方工作和生活。人们鼓励年轻一代呆在家乡,坐等变革的发生。 回想 19 世纪的美国,人们往往在年轻时离开家乡,前往西部寻找财富。我并不鼓励抛弃家 庭,但是我认为,年轻人的远行可以极大地推动创新活动。事实上,当今发达的通讯技术已使得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简便,年轻人可以在探索新生活、尝试新事物的同时,与亲友保持良 好的沟通与联系。 问题:除了观念内核,今天的制度环境与经济政策对创新有哪些阻碍? 埃德蒙费尔普斯:美国的金融系统目前面临一个重要的问题,而此问题在中国也同样严重, 即金融系统为新兴公司服务的意愿已经大大降低。幸运的是,在美国,天使投资、风险投资可以 为新兴公司提供支撑,但仍远远不够。我们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以使银行体系再一次回到支撑创 新的轨道上去。 问题:你提到一国一旦进入中等发展阶段,就不能仅依靠提供现有的产品和服务,这对于中 国意味着什么? 埃德蒙费尔普斯:我认为,现在中国对中等收入陷阱的担忧不无道理。改革开放后,中国 的三项优势开始显现。然而,如果这些优势不复存在技术迁移完成,人口红利消失,可以放 开的出口市场均已放开,特别是面临海外经济萧条时那么此前的增长方式便无法持续。 中国要进一步提高经济活力,还需要拓展创新活动的广度和深度。只有从内心焕发对美好生 活的憧憬,将创新渗透到每一个社会阶层,每个公民都积极思考“我”之于国家富强的意义,国 家才可能实现全面的繁荣。我非常期待这一新阶段的到来。 问题:从“美国梦”到“中国梦”,您认为当今中国需要怎样的时代精神? 埃德蒙费尔普斯: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