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谷区“十二五”期间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研究_第1页
平谷区“十二五”期间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研究_第2页
平谷区“十二五”期间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研究_第3页
平谷区“十二五”期间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研究_第4页
平谷区“十二五”期间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研究报告第(22)期 课题名称:平谷区“十二五 ”期间城乡经济 社会一体化发展研究 研究单位:中国人民大学 牵头单位:平谷区农村工作委员会 进展情况:5 月 24 日,课题组着手该课题调研工作。先后赴马坊、 镇罗营、金海湖、东高村等 10 家单位实地调研。6 月 29 日,完成研究报告初稿。7 月 23 日,李继合区长组 织召开座谈会审议该报告,会后,课题组根据意见进 行了修改。 研究报告综述 根据国际经验,大城市在经过经济高速增长和快速城市化 后,城乡关系将随着城市空间扩张而进行重新组合,形成城乡融 合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形态。 “十二五 ”期间,平谷区的城乡一 体化发展面临着解决郊区农村被边缘化,以及城市与乡村发展 脱节的问题。如何发挥平谷作为北京市郊区的区域优势,通过争 取发展机会实现城乡融合,成为“十二五 ”期间城乡经济社会一体 化发展的核心任务。 - 2 - 一、现状分析与问题识别的主要结论 城市化率与城乡差距是以 50%为临界点。平谷区城市化率 达到 47.36%(接近 50%),表明城市化发展将进入城市文明向农 村文明扩散阶段,城乡一体化将主要表现为由缩小城乡差距型 向城乡融合型转化的关键时期。 二、平谷区城乡一体化推进路径 依据新城和各中心镇在平谷“十二五” 时 期所承担的区域功 能,综合考虑各乡镇区位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辐射能力, 确定“1+3” 的区域城 镇集群组团。 平谷新城组团,为全区发展提供综合服务,带动全区城乡一 体化。 马坊-峪口工业组团,以马坊物流基地、工业园区和峪口工 业集中地为核心,通过各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实现城乡一体化。 金海湖组团,在带动全区生态旅游的同时,将农业、生态功 能和现代服务业连接起来,实现城乡经济融合。 大华山组团,形成具有田园特色的大城市郊区生态经济组 团,通过农村经济转型,为提高农村生态价值提供基础,通过城 乡差别化和独特性实现城乡一体化。 在上述组团基础上,实施一城多中心、精致发展和大都市背 景下的新农村建设战略,通过农村产业化和城市功能定位实现 城乡一体化。 三、发展目标 平谷区在未来 10 年城市化水平大致在 70%-75% 之间, “十 - 3 - 二五”末将在 65%-70%之间。城乡差距目标为:绝对收入差距将 控制在 15000 元/人年以内,相对收入差距将缩小为 1.5 倍;消费 水平绝对差距控制在 6000 元/人年,相对差距缩小到 1.3 倍。 四、重点领域 空间一体化构建,通过平谷新城主中心组团的生态宜居、医 疗休养、会议展览、商务办公、总部研发、休闲观光等功能的开 发与建设,承担作为京津冀门户的枢纽节点城市职能。马坊-峪 口副中心组团,作为通州和顺义制造业的延伸,使之成为北京东 部制造业发展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金海湖副中心组团,通过适度 开发高档社区,建设旅游度假设施,构建“ 两横,两纵,一环湖, 一中心”的城 镇空间 格局,并带动周边 地区的生态旅游和郊区农 业旅游。大华山组团,依托自然山水,重点发展旅游度假、观光 采摘业和都市型农业。 五、实现平谷城乡一体化的措施 (一)关于“三个集中” 1通过功能定位实现土地集中 土地的集中除了在机制上加快土地流转外,对于平谷区大 范围开展的土地流转,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发展特点,给出明确 的功能定位,才能使流转出的土地更有效使用。 2通过完善城镇体系引导集中建设 一是加强中心镇建设,二是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推 动集中居住,三是按照集中居住规模和特点确定新农村建设的 顺序和主要内容。 3.通过开发模式保证农民利益实现集中居住 - 4 - 一是推广不同的发展模式,新城组团一带,采取城市化转型 模式,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和服务业,以及建设为城市服务的 酒店公寓等房地产业,保证农民在服务业中的稳定收入,带动集 中居住;马坊- 峪口工业组团地区,采取商贸物流和产业园区建设 模式,通过物流基地、工业园区和农副产品加工园区以集散地方 式,通过为园区提供服务增加就业岗位,保证农民收入,带动集 中居住;金海湖组团地区,采取景区开发模式,不断提高农民服 务意识、服务水平,增加产业收入,带动集中居住;大华山组团地 区,通过对生态环境、民俗特点和乡村风情体验的营销,增加生 态环境附加值,带动集中居住。 二是规范建设模式,平原地区集中居住的村庄,应采取“田 园式” 新民居建 设模式; 浅山旅游区集中居住的村庄,采取农户居 住区与旅游接待区分体式建设,并突出一村一景的民居特色模 式;山区村落,采取分散式新民居建设和特色镇村建设模式。 三是推广适宜的搬迁模式,整理型村庄应统一制定改、扩建 房屋的拆迁补偿政策和补偿标准,统一城镇管理人员和机构设 置标准,对过渡中的民宅实行统一的临时建设规范和投入标准, 并规定统一的建设与搬迁程序;迁建安置型村庄应制定统一的迁 建步骤,分期分批地实施,设定统一的建设标准、居住环境标准 和补偿标准,并将原宅址进行统一规划与建设;保留发展型村庄 应制定保留与保护标准,规划住宅与产业发展用地,并通过整体 规划,集约使用土地,通过合并迁移补贴,强化新农村建设的投 入和深度,推进集中居住。 4通过适当补贴鼓励农民集中居住 - 5 - 通过补贴鼓励农民搬迁,建立放弃宅基地使用权和土地承 包经营权的补偿制度。一是参照征地补偿标准给予补偿,二是享 受在全区范围内购买集中居住区定向安置房优惠政策,三是分 类别给予转移就业补助费,有条件的镇(街)可根据本人自愿,将 一次性的转移就业补助费用于投资建设配套的生产和营业用房, 其股份收益用于解决其生活问题。 (二)土地利益优化 1土地确权 首先要使农民土地确权,通过明确土地权属利益,减少土地 流转中的摩擦。依照法律、政策的规定确定某一范围内的土地 (或称一宗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的隶属关系和他项权利的内容。 与此同时,土地确权后对农民颁发权利证明或说明书并公示,以 增强其公信力。 2通过保护土地权属利益鼓励农民土地入股 在现有国家土地政策下,通过股权制度改革对土地制度进行 创新,对农村土地整理和农业承包地流转制度,农村用地和城镇 建设用地之间流转使用制度等进行变革。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农 村居民集中居住的基础上,鼓励有条件的农民进城,并自愿退出 承包地和宅基地,稳步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逐步实现城乡 土地“ 同地同 权” 。 3建立土地流转制度 在土地入股的基础上,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将促进土地流转。 对耕地部分的使用流转,可以实行区别管理、分类使用。对宅基 地部分的使用流转,可以让开发商事先与农民签订开发协议,规 - 6 - 定农民的宅基地在开发利益中的分成,并通过股份制形式分享 开发利益;通过加大政府的安置资金,填补宅基地置换资金缺口。 4通过城乡利益互换实现土地高效经营 一是将分散在新城周边的集体土地(这些土地已经不适合发 展农业,实质上已经作为城市用土地的一部分)以当地的市场价 格、农民以产权入股等方式,遵照现有利用性质,将土地资源全 部整合后,按照城市土地开发标准和模式进行开发。二是将平原 地带既有农业又有工业的土地进行合并,实行农村土地与城市 利益互换,进行开发。三是在山区生态乡镇,以生态价值核算与 土地利益挂钩方式进行开发。 (三)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城乡一体化需要通过农村与城市融合、农业与城市经济融合、 农民与市民融合,才能使自身能力不断得到增强。在整个融合过 程中,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中介)和农民自身都是重要因素。 1充分利用生态资源发展农村经济 一是做足做高生态旅游,二是做精做细生态农业,三是建立 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联系,积极争取外部管理技术,通过中介 公司,积极推广公司加农户方式,通过公司运作提供产供销链条 的专业服务和管理;按照国际农产品标准,管理农业品质,提供 技术,规范生产,通过契约方式保证农民固定收益。 2大力培育和扶持农民合作社 第一,培育多元化农业经营组织。第二,建立农民与各类经 济组织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第三,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把发 - 7 - 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农村产业发展的重要领域,通过农民 组织合作社,构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带动农村发展。 3建立新集体经济组织管理集体资产 一是以村集体组织为基本单位,由农民以现金或土地承包 经营权入股的形式组建开发公司,公司治理结构由村委会和村 民集体大会决定,村委会管理公司(或外请专业公司)运作,农民 具有监督和投票权,村民以确权的土地份额和入股现金份额分 得公司利润。二是同一产业的生产者自愿联合组建的股份合作 社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以产权为核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治理 结构。 4通过培训增强农民就业能力 一是努力发挥政府在农民就业能力培训方面的作用。政府 与用人单位合作,由政府为雇佣者和被雇佣者作信誉担保,由用 人单位进行技术能力培训。二是进行重点培训。根据区内的建设 项目和规划项目,对岗位有单项技能要求的,要进行集中和高强 度训练。三是通过社区网络,建立学习机制。通过社区组织和固 定节目,建立针对特殊产品的零散经营和生产经验的专业培训 栏目和交流平台。 5积极扩宽就业渠道 一是通过基层就业服务站与区外用人单位联手,建立有组 织的供需机制,不断扩宽就业渠道;二是设立非营利性的正规就 业中介机构,增加供需信任度;三是不断完善农业户籍人口在非 农部门就业的社会保障,促进农民在非农产业中就业;建立农业 服务行业的就业基金,鼓励农民独立或联合创办农业服务公司, - 8 - 将这部分人员的就业纳入城镇劳动就业保障,通过推动农业产 业化促进农民就业正规化。 (四) 创新管理体制 1合并行政单元 为促进集中居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