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报告2_第1页
广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报告2_第2页
广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报告2_第3页
广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报告2_第4页
广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查报告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调查报告 班级:农经 112 班 小组成员:叶辉丽 (201110914208) 马凯燕 (201110914211) 谢晓红 (201110914212) 马晓晓 (201110914213) 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非农产业合理有序的转移,是缩小 城乡差距,提高城市化水平和扩大内需的内在要求,也是解决“三 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广东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的现状及原因,提出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现状及原因 对策 正文: 广东省是中国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区域发展不 平衡问题比较突出的地区之一。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推动人 力资源的流动。其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是政府和学界关 注的焦点。为了促进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广东省委、省政府 于 2008 年 5 月提出实施“双转移”策略,要求东西两翼过和山区根 据珠三角地区用工需要,着力培养和输出具有较高技能和素质的适 用型劳动力;充分开发人力资源,提升整体劳动力素质,优化整体 就业结构,提高本省劳动力就业比重。但是,由于认识及相关政策 措施的滞后,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大规模转移,积累了许多亟待解 决的问题。因此,认真研究广东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原因,建 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长效机制非常必要。 一、 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现状 广东省各地差距悬殊,从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上看,珠江三角洲 核心区经济最为发达,珠江三角洲外围区次之,东西两翼地区再次 之,山区最低。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和经济发达的地区,广东不仅 使其他省份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流向之一,同时也是吸纳本省绝大 部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地区。数据显示,2006 年末,全省农村劳动 力资源总量为 3231.56 万人,其中珠三角地区 1361.61 万人,占全省 农村劳动力总量的 42%,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 1869.95 万人,占 58%。 外出从业劳动力总量为 728.95 万人,珠三角地区 150.31 万人,占 20.6%,东西两翼及北部山区 578.64 万人,占 79.4%。总体来看, 广东农村劳动力存在以下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九年义务教育的推广,广东农村劳动力 的文化素质正呈逐步提高的趋势,但是总体来看,广东农村劳动力 文化程度仍偏低。数据表明,广东 78.1%的农村劳动力只有初中以 下文化程度,而转移劳动力一般是其中文化程度较高的劳动者。 (二)农村劳动力持续增长与社会就业需求不足的矛盾呈扩大趋势。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压力增大,两广和深圳等沿海发达地区和 城市,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基本趋于饱和。由于沿海发达城市经济 的飞速发展,对劳动力整体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各大城市的部分企 业不景气,下岗工人和失业人员大幅增加,面临城市和农村剩余劳 动力的双重压力。因此对外来劳动力的需求越来越少。 (三)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使得外出务工人员 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由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有 组织的少,政府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基 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劳动力输出后的情 况无法了解,利益无法保护,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 过问。少数人因找不到工作就出现偷、盗、扒、窃等违法乱纪现象。 也有少数人借打工之名,外出超计划生育。 (四)城乡二元分割的政策,约束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开放劳动力市场和鼓励农民进城方面制 定了不少积极政策,劳动力市场有了很大的发育,农民进城的门槛 也大为降低,但城乡二元分割政策仍然存在于许多领域。城市“二 元用工制度”还没有清除,农民就业和外来劳动力就业歧视仍存在, 特别是在公有制领域的就业,仍存在较严重政策制约。农民进城要 交外来人员管理费、治安费、增容费,子女入学要赞助费等进城门 槛使农民进城的成本难以下降,加大了转移的风险。城乡二元分割 的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城镇化都是极其不利的。 二、制约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 经济发展的曲线式波动。由于广东省经济发展呈曲线波动,严 重的影响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当经济发展良好时,经济的发展 加大了对劳动力的需求,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反之,就相 应减少。每当经济快速发展时,广东省的农民工大规模进城务工就 业;当经济形势下滑,企业减少劳动力需求,又大规模返乡。 (二)收入原因 收入因素主要包括城乡收入差距和工农收入差距两个方面。劳 动力转移的主要动机就是寻求更高的收入。长期以来,工农产品之 间存在着不平等的“剪刀差 ”。再加上农产品的附加值低等因素便形 成了工农之间的利益级差。很多劳动力脱离农业并非是因为劳动生 产率提高排挤了劳动力,而是因为这种利益级差的存在。它驱使大 量的劳动力由农业转向其他产业。 除了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收入差距,而且有不 断扩大的趋势。1985 年城镇居民家庭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 人均纯收入的 1.9 倍。90 年城镇人均收入是农村人均收入的 2.2 倍, 到了 2002 年则扩大到 3.5 倍。值得注意的是农民收入中有 40%是实 物性收入,现金收入只占到 60%左右,而城镇居民收入是可支配的 纯收入。况且城镇居民收入中还有部分未纳入统计范围,比如住房、 教育、卫生等各种福利。由此看来城镇居民收入远远高于农村居民 收入。这种悬殊的收入差距自然成为劳动力由农村向城镇转移的基 本动力。 (三)乡镇企业吸收能力逐渐减弱。 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城乡分割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初是向乡镇 企业转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乡镇企业过于分散,地区布局 不合理,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减弱,导致就业容量减少。另外,乡 镇企业由于资金增密,生产方式逐步转向内涵式生产,因而对简单 农业劳动力的吸引力越来越少。 (四)城市吸收能力减弱,城镇化水平不高。 随着广东省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进,引 起城市职工下岗数量增加,城里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同时,广东省 城镇化的水平比较低,也无法吸收过多的劳动力。从各省发展历史 看,工业化、现代化进程都伴随大量人口转移,而在广东省,城镇 化与工业化的差距水平很大,这都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 移的难度。 (五)城乡二元户籍制度 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加大了农民向城镇迁移的成本,从而进一步 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存的户籍制度,给进城打工的农 民工带来诸多的不便,比如他们无法取得同城镇市民同等的竞争能 力和平等的待遇,没有相配套的医疗保障措施,子女上学受到歧视 性规定等。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人为因素,比如长期拖欠农民工的 工资,有些行业明文规定不招农民工,甚至有的城市要求农民工进 城后需缴纳暂住费、管理费、岗前培训费等等,这些都加大了农民 工进城的成本,使许多农民工对进城打工望而却步。 (六)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低也制约了其向城市的转移。 广东省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的比重高达 80%,文 盲半文盲占 5.6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 6.64%。在农业劳动 力中,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只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 5%,这些 劳动力因为无文化无知识无技术,导致无法从事高技能、高工资的 工作,只能从事一些依靠体力的,甚至是无保障的工作。因此劳动 者素质低已成为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又一个“瓶颈” 。 三、促进广东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策建议: 1、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培训力度,提高剩余劳动力文化素质和 技能水平,培养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据统计,目前广东农村劳动 力受教育的水平仍然不高,85%以上的劳动力只接受了初中以下的 教育,其中仍有超过 30%的劳动力只接受了小学及以下教育,这与 广东作为我国经济强省呈现鲜明的反差。 由于农村中劳动力受教育年限不多,制约着他们掌握先进的生 产技术,因当面对不断变化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时,他们显 得有点力不从心;此外,农民习惯于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思想保 守,留恋故土,满足于温饱现状,怕担风险,缺乏“敢冒” 、 “敢试” 和“敢闯”的精神,也在程度不等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2、加大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改善和提高村民生产和生活条件,为农 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据统计,20002004 年广东累 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额 7125.5 亿元,基础设施条件得到较大幅度的 改善,然而,同期用于农林牧副渔的固定资产投资额仅有 443.73 亿 元,占其总量的 6.27%,投资力度相对不足。当前,国家确立了全 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借鉴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成功 的经验,决定加大对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力度,通过加大对农村教育、 医疗、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的投资,在帮助农民改 善生产和生活条件的前提下,向广大农村村民提供就近就业的机会。 “广东省十一五”规划和2006 年政府报告中明确提出:“十一 五期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 9%(可比价)推进城乡 统筹就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未来 5 年城镇就业岗位 459.4 万个,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256.1 万个。 ”这充分说明了政府正在积 极创造条件,努力为更多的城市失业人员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 业机会,着力营造“和谐广东”发展战略目标。 3、进一步深化改革,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提供制度保证。 改革的实践表明,我国走了一条政府主导的诱致性制度变迁发展道 路,从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开始,逐步向城市和纵深推进,改革是 渐进式的。然而农村改革也只是解决了农民生产的自主权问题,更 深刻的问题仍未触及到,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流转的因素还很多, 诸如土地承包期限及其承包权的可流转性、城乡分离的户籍管理制 度、农民工进城后的医保、养老制度等问题,正如香港大学经济金 融学院肖耿先生所大力倡导的“应该给 9 亿建立农民以产权基础 设施建设保障” ,从制度上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保障,才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