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2008年江门市江海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_第1页
2007-2008年江门市江海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_第2页
2007-2008年江门市江海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_第3页
2007-2008年江门市江海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_第4页
2007-2008年江门市江海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7-2008 年江门市江海区党政领导干部 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自查报告 中共江海区委、江海区人民政府 (2009 年 4 月 28 日) 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的通知 (粤办发20079 号)要求,对照珠三角 地区县(市、区)党政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责任考核指标体系 (试行)的标准,我区对 2007 年和 2008 年党政领导干部履行基 础教育工作责任情况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础教育的基本情况 江海区是江门市市辖区,总面积 110 平方公里,下辖外海、 礼乐、江南、滘头、滘北 5 个街道办事处,全区人口 21.45 万,其 中:户籍人口 15.65 万,暂住人口 5.8 万。目前,区属公办中小学 校共 22 所,其中:完全中学 2 所,初级中学 4 所,小学 16 所。公 办学校中小学生共 24157 人,其中:高中学生 2802 人,初中学生 6899 人,小学生 14456 人。全区公办学校教职工 1237 人。另有 九年一贯制民办学校 3 所,在校学生 1850 人。有幼儿园 28 所, 在园幼儿 7221 人。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实施“科 2 教兴区”战 略,坚持把教育作 为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事业摆在 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落实“以 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加大教育投入,改善办学条件,优化教育资 源,不断提高基础教育发展水平,促进了全区教育事业均衡、协 调、可持续发展。 二、对 2005 年至 2006 年考核中存在问题的整改情况 在 2005 年至 2006 年区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基础教育工作实 绩考核中,省考核小组在肯定我区教育事业所取得成绩的同时, 也客观地指出了我区教育投入仍然不足、学校布局调整和创建 教育强区步伐仍需加快的整改意见(详见附件)。针对省考核小 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我区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进行了整改。 (一)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GDP 比例逐年提高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区对教育投入也逐年增大。 2007 年和 2008 年区级财政增加教育经费投入分别为 1243 万元 和 1517 万元,主要用于免费义务教育、校舍建设、教师增加补贴 和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等。2006 年至 2008 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 当年生产总值的比例分别为 1.97%、2.03%、2.05%,虽然未能达 到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当年生产总值的比例 2.5%的省考核标准要 求,但近几年我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逐年提高。 (二)学校布局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近几年,我区加大学校布局调整力度,全面整合优化区域教 育资源。2007 年,出台了江海区中小学校建设和布局调整规划, 3 确定了全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全区撤并 了规模小、办学条件较差的中小学校 8 所,使全区中小学校布局 更加合理,教育资源配置更加均衡。我区高度重视礼乐文昌地段 小学适龄儿童就近入学难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较好地解决了 这一地段小学适龄儿童入学难的教育热点问题,2007 年秋季开 始,礼乐文昌地段户籍的小学适龄儿童已经安排在新民小学等 公办学校入学。 三、2007 年至 2008 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要措施和成效 (一)党政领导高度重视,坚持优先发展教育 区委、区政府从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深刻认识到教育在 现代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坚定不移 地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在 2006 年召开的区第七次 党代会上鲜明地提出了“科教兴区” 战略。在 2007 年区第八届人 大二次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 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 优先发展教育,积极创建教育强区”。区委、区政府把教育事业发 展列入江海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 规划,写进区委、区 政府工作报告,把教育工作摆上区委区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 入区委、区政府的督办项目。确 立 了 教 育 “六 个 优 先 ”的 工 作 方 针 , 即 优 先 规 划 教 育 发 展 、优 先 安 排 教 育 经 费 、优 先 保 障 教 育 用 地 、优 先 引 进 教 育 人 才 、优 先 落 实 教 师 待 遇 、优 先 解 决 教 育 问 题 。对于 教育事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能及时研究、想方设法予以解决, 切实为教育事业发展开绿灯,确保教育优先发展。 4 区 委 、区 政 府 基 础 教 育 工 作 责 任 落 实 到 位 ,坚 持 定 期 召 开 全 区 教 育 工 作 会 议 ,每 年 召 开 多 次 区 委 常 委 会 和 区 政 府 常 务 会 议 或 区 长 办 公 会 议 ,听 取 区 教 育 行 政 部 门 关 于 教 育 改 革 与 发 展 的 专 题 报 告 ,及 时 研 究 创 建 广 东 省 教 育 强 区 、免 费 义 务 教 育 、教 师 福 利 待 遇 和 教 育 事 业 发 展 等 重 大 问 题 。区 政 府 定 期 向 区 人 大 、区 政 协 专 题 汇 报 或 通 报 全 区 教 育 工 作 情 况 ,充 分 发 挥 区 人 大 、区 政 协 对 全 区 教 育 事 业 发 展 的 监 督 作 用 。 区 党 政 主 要 领 导 和 分 管 教 育 工 作 的 领 导 经 常 深 入 教 育 第 一 线 ,听 民 声 ,察 民 情 ,解 民 困 ,为 教 育 办 实 事 ,每 年 教 师 节 都 组 织 区 四 套 领 导 班 子 成 员 深 入 学 校 慰 问 教 师 。区 委 书 记 梁 美 贤 同 志 每 年 都 多 次 深 入 到 外 海 中 学 、礼 乐 中 学 等 中 小 学 校 指 导 高 考 备 考 、 校 舍 建 设 和 创 建 省 一 级 学 校 等 工 作 ,切 实 为 学 校 解 决 实 际 问 题 。 区 长 梁 许 赞 同 志 和 分 管 教 育 工 作 的 副 区 长 吴 刚 同 志 经 常 深 入 教 育 部 门 和 各 街 道 、学 校 调 研 ,深 入 了 解 教 育 经 费 、教 育 人 事 、学 校 用 地 、规 划 建 设 、学 校 布 局 调 整 、学 校 安 全 和 教 师 待 遇 等 重 大 问 题 , 指 导 各 项 工 作 有 序 开 展 ,并 加 强 督 办 ,确 保 各 项 工 作 落 到 实 处 。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提出了“举全区之力,创建教育强区” 的重大决策,全区上下以“举江海之力, 强千秋之基” 的气魄推进 教育强区创建工作,大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建设规范化学校、 创建优质学校、推进教育信息化、优化教师队伍、实施素质教育 和完善社区教育等“ 七项工程” ,有力地促 进了区域各类教育均衡、 协调、持续、健康发展。教育强区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5 2009 年 4 月,我区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强区的督导验收。 (二)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切实落实教育经费 我 区 认 真 落 实 “以 县 为 主 ”的 农 村 义 务 教 育 管 理 体 制 ,着 力 办 好 人 民 满 意 的 教 育 。近年来,积极调整 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教育 财政预算,千方百计加大教育财政投入比例,逐 年 增 加 区 级 财 政 性 教 育 经 费 投 入 ,2007 年和 2008 年度我区的预算内教育财政拨 款、生均教育经费和生均公用经费都逐年增长。 1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提高。 (1)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逐年提高的 要求。2007 年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 6713 万元,占生产总值的 2.03%;2008 年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 8230 万元,占生产总值的 2.05%。2007 年、2008 年财政性教育经费占生产总值的比例均比 上年有所提高。 (2)全区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在预算决算中 达到逐年提高的要求。2007 年全区预算内教育经费 6156 万元, 占财政总支出的 21.47%,比 2006 年提高了 0.17%;2008 年全区 预算内教育经费 7646 万元,占财政总支出的 22.99%,比 2007 年提高了 1.52%。 2切实做到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 。 (1)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2007 年和 2008 年,我区财政经常性收入分别为 2.2669 亿元和 2.644 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22.04%、16.64%;而教育财政拨款分别为 6 6713 万元和 8230 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 22.72%和 22.59%,均 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 (2)全区在校学生人均教育经费逐步增长。2008 年我区在校 学生人均教育经费为小学 3680.06 元、初中 4345.36 元、高中 5310.64 元,分别比 2007 年增长 1.7%、4.25%和 0.02%。 (3)全区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2008 年我区在校学生 人均公用经费为小学 1023.58 元、初中 1384.65 元、高中 1699.39 元,分别比 2007 年增长 12.47%、14.45%和 3.6%。 3依法依规征收使用教育费附加。近几年,我区切实做好对 教育费附加的征、管、用工作,2007 年和 2008 年全区征收城市 教育费附加分别为 557 万元和 584 万元,全部用于教育发展,没 有错位使用情况。 4落实专项教育经费。近两年,区财政预算安排创建广东省 教育强区专项经费 4242 万元,用于学校布局调整、新建扩建校 舍和配置现代化教学设施设备等。 5区级财政资金全部到位。2007 年和 2008 年区级财政承担 的免费义务教育资金分别为 635.5 万元和 961.13 万元,公用经 费资金 29.32 万元和 26.73 万元,全部落实到位。我区严格按照 有关规定,确保全区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省确定的 “一 费 制” 杂费标 准与 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 款标准之和。目前, 我区实际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已超出省规定的农村义务教育 学校预算内生均公用经费拨款标准。与此同时,把纳入“收支两 7 条线”的“ 一 费制”书杂费按时足额拨给学校,全部用于学校公用 经费支出。此外,确保学校的校舍维修改造资金落实到位。区财 政局和区教育局每年都对学校义务教育资金、公用经费资金、校 舍维修改造资金的投入、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并加强监督,从来 没有发生贪污、截留、克扣、挤占和抵顶各种教育资金现象,确 保了我区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使学校安全、正常运作。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质明显提高 我区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积极实施“强师兴教” 工程,努 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1严格教师编制管理。一直以来,我区都严格执行教师编制 管理,按编制配足教师,并坚持每年核定一次教师编制。区委、 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时解决因学生数量增加和教师自然减员等 因素造成缺编的问题,近 3 年,我区先后三次向社会公开招聘教 师,为学校增编 195 名教师。我区从 2005 年开始没有长期代课 教师。 2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区政府制定并实施了关于深 化我区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意见,建立教师招聘、聘用和培 训制度,构建适应现代教育发展规律的师资管理和用人机制,实 行教职工全员聘用制,建立了教职工聘用合同管理、校长竞争上 岗和任期目标管理的用人机制。通过推行校长竞争上岗制度、教 师公开招考聘用制度,优化了校长、教师两支队伍的学历结构、 专业结构和年龄结构,有效地提高了教师队伍的质量。 8 3教师继续教育机制完善。我区十分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 作,每年从教育费附加中提取 5%作为教师培训经费。制定教师 继续教育系列措施,采取集中培训与校本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对 全区在职教师进行继续教育。近 2 年,我区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 训达 4987 人次。目前,全区幼儿园、小学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 达 100%,其中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达 88.6%;初中教师学历合 格率达 98.8%,其中本科以上学历达 83.6%;高中教师学历合格 率达 98.8%。小学教师大专率、初中教师本科率和高中教师达标 率在江门地区均位居前二名。积极实施“ 名校长” 、“名教师”和“ 学 科带头人” 工程,已培育出区 级名校长 5 名、名教师 12 名、学科 带头人 10 名。培育出省级特级教师 2 人、南粤优秀教师、南粤教 坛新秀共 13 人。 4教师工资福利待遇明显提高。区财政设立了教师“工资资 金专户”,教 师工资 福利通过银行按时 足额发放并实现逐步增长。 建立健全教职工的社会保障体系,从 2004 年开始,连续 5 年全 区教职工年人均递增 1000 元地方补贴;建立了全区教职工医疗 保险制度、养老失业保险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和“四大节日” 补 贴制度。最 近 ,我 区 正 在 抓 紧 研 究 制 定 中 小 学 教 师 工 资 福 利 待 遇 工 作 方 案 ,坚 决 按 上 级 要 求 ,计 划 在 三 年 内 使 全 区 中 小 学 教 师 平 均 工 资 水 平 达 到 当 地 公 务 员 平 均 工 资 水 平 的 95%,教 职 工 工 资 福 利 水 平 将 大 幅 度 提 高 ,从 而 有 力 地 激 发 和 调 动 教 师 的 工 作 积 极 性 。 (四)整合优化教育资源,教育事业实现均衡发展 9 近年来,我区以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为契机,以学校布局调 整为抓手,全面整合优化区域教育资源,促进了基础教育协调、 均衡、可持续发展。 1着力调整学校布局。2005 年,区召开党政领导班子联席 会议,对外海街道教育资源整合的方案进行了专题研究,决定易 地重建外海中心小学,把外海街道的东南小学和直冲小学合并 到新中心小学,并把原中心小学校园校产移交外海中学。2007 年, 区政府两次以现场办公的形式召开创建广东省教育强区区长专 题办公会议,区领导深入学校视察,指导“ 创强” 工作的开展,专 题研究解决学校布局调整和校舍建设等问题,出台了江海区中 小学校建设和布局调整规划,制定了全区中小学校布局调整方 案并认真组织实施。近 3 年,全区撤并中小学校 8 所,公办中小 学校由原来 29 所调整为 21 所(加上 2009 年市下放的第十一中 学,全区现有 22 所公办中小学校)。目前,全区中小学校布局合 理,教育资源配置均衡。 2加快发展优质教育。我区以“强区先强校” 的指导思想,大 力推进优质学校建设,制定优质学校建设规划,积极开展创建等 级学校。经过努力,全区 22 所公办中小学校中,有 18 所达到省、 市、区一级学校标准,其中:省一级学校 4 所、市一级学校 8 所、 区一级学校 6 所,等级学校比例达 81.8%,优质学位比例为 89.4%, 两项指标在全市均名列前矛。 3加强教育信息化建设。我区以教育信息化工程为抓手,加 10 快推进教育现代化步伐。重点抓好学校多媒体电教室和电脑室、 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师办公电脑、校园网、 “校校通” 的建设。 目前,全区建成校园网的学校有 14 所,占学校总数的 63.6%;建 成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平台 406 套,84%的班级拥有教学平台;全 区学校拥有计算机室 35 间,拥有学生用计算机 2032 台,生机比 为 11.9:1;教师用计算机 1181 台,师机比为 1:1。全区教育信息 化装备实现“四个 100%”:100%的学校接入了互联网,全区学校 实现“校校通 ”;100%的学校有多媒体计 算机教学平台;100% 的学 校有计算机室;100%小学四年级以上开设信息技术课程。我区教 育信息化程度已达到了较高水平,信息化的快速普及,促进了教 育手段现代化。 (五)教育发展水平显著提高,教育综合实力明显增强 近几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的发展,区党政主 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认真落实基础教育工作责任,加强对基础教 育的管理,我区基础教育工作取得了可喜成效,教育质量和办学 效益显著提高,教育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1办学条件日臻完善。区政府优先安排教育用地,近 3 年, 区属公办学校中小学新增教育用地 82200 平方米,有 8 所中小 学扩大了学校用地面积。我区筹措专项资金 1638 万元,征地 250 亩,为江门一中新校提供建设用地,从而扩大了我区优质教育资 源。与此同时,加大中小学校舍建设力度,投入 4950 万元,新建 和改造扩建校舍建筑面积 46200 平方米,礼乐中学、市十一中、 11 麻一小学和新民小学等 4 所学校扩建了教学楼,银泉小学和外 海中心小学等 2 所学校易地重建。全区中小学的校舍得到了较 大的改善。目前,我区没有 C、D 级危房校舍。大幅度增加教育经 费投入,配置了一大批教学仪器设备和信息技术装备,全区中小 学的教学仪器设备均达到省规定的标准。 2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义务教育均衡规范。我区致力于办好每一所学校,着力 抓好规范化学校建设,制定并实施了江海区实施“五项工程” 工 作方案,全面改善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充实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仪器设备,优化办学条件,开齐课程,开足课 时。积极控制班额,逐步消除大班额现象,全区中小学校基本达 到规范化学校标准要求。 按照“两个 为主” 原则 安排外来人口子女入学,按政策减免借 读生书杂费,着力解决外来工子女入学问题,目前在我区初中、 小学就读的外来工子女有 8044 人,占义务教育学生总数的 34.64%。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扶困助学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 建立了教育扶贫制度,采取得力措施,切实解决我区贫困家庭子 女读书难的问题。近 2 年 ,全 区 筹 集 助 学 资 金 83.95 万 元 ,共 扶 助 困 难 家 庭 学 生 1523 人 次 ,义 务 教 育 阶 段 学 生 没 有 因 家 庭 经 济 困 难 而 辍 学 ,切 实 保 障 了 贫 困 家 庭 子 女 接 受 教 育 的 权 利 ,促进了教育公平。 我区采取有力措施,致力于办好高水平、高质量的普及九年 12 义务教育,取得可喜成效。2008 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保持 100%,辍学率保持为零,小学 5 年保留率为 111.33%;初中毛入 学率为 118.43%,辍学率为 0.16%,初中三年保留率为 96.38%;“三残”儿童、少年入学率达 100%。达到了高标准、高质 量“ 普九 ”的目 标,实现 了义务教育均衡 规范发展。 (2)普通高中优质发展。积极实施普通高中“扩容促优” 工程, 采取加大投入完善办学条件、深化改革提升队伍素质、科研促教 提高教学质量等有力措施,稳步提高办学水平。全区两所完全中 学均为省一级学校,高中办学规模逐年扩大,优质学位达到 100%。 近 2 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 95%以上。 (3)学前教育普及面广。我区高度重视发展学前教育,鼓励 和支持社会力量办幼儿园。区和各街道都配备了幼教专干,专门 管理学前教育。区教育局联合有关职能部门实施办幼儿园年检 制度,督促有关单位依法办幼儿园,并依规管理。采取积极措施 引导幼儿园改善办园条件,强化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和保教 质量,加快创建等级幼儿园。目前,优质幼儿园比例为 21.4%。学 前三年入园率达到 99%以上。 (4)民办教育发展迅速。我区制 定 并 实 施 了 江 海 区 民 办 学 校 管 理 办 法 (试 行 ),规 范 民 办 教 育 管 理 。建 立 健 全 准 入 和 退 出 机 制 , 严 格 执 行 审 批 、年 检 等 制 度 ,促 进 了 民 办 教 育 的 健 康 发 展 ,形 成 了 以 政 府 投 入 为 主 、社 会 力 量 参 与 办 学 、公 办 民 办 教 育 共 同 发 展 的 良 好 办 学 格 局 。目 前 ,全 区 各 类 民 办 教 育 机 构 33 个 ,其 中 :民 办 中 职 13 学 校 2 所 ,九 年 一 贯 制 民 办 学 校 3 所 ,民 办 幼 儿 园 28 所 。民 办 学 校 在 缓 解 学 位 供 求 矛 盾 ,尤 其 是 在 解 决 外 来 工 子 女 接 受 义 务 教 育 方 面 发 挥 了 重 要 作 用 。 (5)职业教育扎实开展。我区依托市第一职业中学、市高级 技工学校、市幼儿师范学校等国家级或省级重点中职学校开展 中等职业教育。同时,我区根据经济发展和劳动市场的需求,先 后开办江海职业技术培训学校和江门新英职业学校等 2 所民办 职业学校。2008 年,市艺华旅游职业学校搬迁到我区,进一步壮 大了职业教育队伍。我区在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学生有 2097 人, 占高中阶段在校学生人数的 43%,职业教育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 了大量实用型人才。 3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我区坚持实施素质教育,积极推进科 研促教,以教育科研和课程改革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近 3 年,我区中小学生参加市以上各类学科竞赛获奖 1997 项,其中: 国家级 621 项、省级 213 项、市级 1163 项。义务教育阶段教学成 绩不断提高,中考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都位于江门地区先进 行列。高考成绩逐年提高,2008 年全区报考高考人数 764 人,入 围人数 497 人,报考入围率为 65%,本科入围率比上年提高 4%,两所完中高考成绩居全市同类学校的前列。 4特色教育成效明显。我区努力寻求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制 定并实施了江海区创建素质教育特色学校的实施意见,积极 实施“ 校校有特色,人人有特长” 的特色 办学战略,着力发展特色 14 教育,打 造 一 批 特 色 学 校 。礼 乐 中 学 、外 海 中 心 小 学 等 学 校 成 为 江 门 市 首 批 体 育 特 色 学 校 ,外 海 中 学 被 命 名 为 省 传 统 体 育 特 色 项 目 (田 径 类 )学 校 和 江 门 市 羽 毛 球 体 育 特 色 试 点 学 校 ,银 泉 小 学 和 新 民 小 学 是 全 国 艺 术 教 育 特 色 单 位 ,外 海 中 心 小 学 是 江 门 市 乒 乓 球 训 练 基 地 ,麻 一 小 学 是 江 门 市 蔡 李 佛 拳 协 会 训 练 基 地 ,新 民 小 学 被 全 国 围 棋 理 事 会 授 予 围 棋 育 苗 工 程 单 位 ,礼 乐 中 学 获 广 东 省 群 众 性 体 育 先 进 单 位 称 号 。近 3 年 ,学 生 参 加 各 级 各 类 体 育 艺 术 比 赛 屡 创 佳 绩 ,获 得 市 级 以 上 奖 励 311 项 ,其 中 :国 家 级 11 项 、省 级 20 项 、市 级 280 项 。中 小 学 生 体 质 健 康 标 准 达 标 率 和 体 育 合 格 率 每 年 都 分 别 在 97%和 98%以 上 。与 此 同 时 ,加强生态教育建设, 以创建绿色学校为契机,抓好青少年学生的环境教育。创建了省 级“ 绿 色学校 ”2 所、市 级“绿色学校”6 所。全区形成了德育、体 艺 和环保三大教育特色,特色教育成效明显,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 展,提高了学校的办学水平。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的方向 两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 切 实 加 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