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知识培训试卷(公卫)_第1页
手足口病知识培训试卷(公卫)_第2页
手足口病知识培训试卷(公卫)_第3页
手足口病知识培训试卷(公卫)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医务人员手足口病防治知识考试 (公 卫) 一、选择题(30 分) 1、2006 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手足口病在须申报疾病(法定传染病)的发病率中居第 位 A、 一 B、 二 C、 三 D、 四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 2008年 5月 2日起,将手足口病列为 类传染病管理。 A、 甲 B、 乙 C、 丙 D、 特级 3、目前国内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是: A、EV72 和 Cox A16 B、EV 71 和 Cox A16 C、埃可病毒 D、Cox A4 4、柯萨奇病毒 A 组 16型(COXA16)属于 : A、呼吸道病毒 B、逆转录病毒 C、虫媒病毒 D、肠道病毒 5、肠道病毒 71型的核酸为下列哪种类型: A、单股负链 RNA B、单股正链 RNA C、双链 RNA D、单链 DNA。 6、埃可病毒对下列理化因素的抵抗能力较强的是: A、70%乙醇 B、紫外线 C、干燥环境 D、碘酒 7、手足口病感染后,在什么时候有传染性? A、感染后自出现发热起就有传染性,其中发病后一周内传染性最高,传染性可持续至症状体征消失后数周。 B、手足口某部位出现皮疹后才有传染性,皮疹退净后就没有传染性。 C、仅发病后的一周内有传染性。 D、感染者在发病前数天已可从感染者咽部和粪便中检出病毒,发病后粪便中排出病毒一般可持续 35周,在此粪便 排出病毒期间有传染性。 8、以下哪一点不属于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 A、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夏秋季多见; B、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在短时间内可造成较大范围的流行; C、可经空气气溶胶传播而引起暴发; D、流行无明显的地区性。 9、目前已知肠道病毒 71型的自然宿主是 A、青蛙、蛇等两栖类动物 B、野生和家养的各种禽类 C、人类 D、猪、牛、羊、猴等多种哺乳动物 10、手足口病标本长期保存的温度条件为: A、4条件 B、室温 C、 -40 D、 -70 11、下列哪个消毒方法对肠道病毒无效: A、含氯和含碘消毒液 B、煮沸消毒 C、阳光下曝晒 D、5来苏儿消毒液 12、晨检使用的体温表必须一人一用一消毒,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的浓度和时间是: A、1000mg/L 作用 60min B、500mg/L 作用 60min C、1000mg/L 作用 30min D、500mg/L 作用 30min 2 13、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现手足口病病例时,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的要求,及时、规范地填写报告 卡,并在 内进行网络直报。 A、6 小时 B、12 小时 C、24 小时 D、48 小时 14、若同一学校或幼托机构 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 手足口病患者,就应考虑聚集性发病。 A、2 例 B、2 例及以上 C、5 例 D5 例及以上 15、手足口病个案调查对象重点是 A、手足口病患者 B、疑似患者 C、密切接触者 D、住院患者 (重症和死亡患者) 二、填空题(30 分) 1、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主要通过 传播。 2、引起手足口病最常见的病原为 和 病毒。 3、肠道病毒 71型属于 病毒科 属。 4、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除了 CoxA-16和 EV71外,还包括其它一些肠道病毒。如(请写出三种病毒即可) 。 5、手足口病的传染源包括_和_。 6、用于手足口病病毒分离的标本包括 、 和 。 7、在分离 EV71 型病毒时 和 标本可不经处理直接接种敏感细胞。 8、手足口病的监测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 ;二是 。 9、手足口病流行病学调查主要包括 、 、 。 10、城乡社区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工作主要包括 、 、 等内容。 三、判断题(10 分) 1、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各种肠道病毒普遍易感,但隐性感染占大多数,大龄儿童和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的 抗体,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为 5 岁以下的婴幼儿。 ( ) 2、婴幼儿是肠道病毒的主要感染对象,也是主要传播者,这种传播在托幼机构和儿童较多的大家庭中较为多见,居住拥挤 和卫生条件、卫生习惯差是促进传播引起聚集性发病的重要原因。 ( ) 3、与其他肠道病毒不同,肠道病毒 71 型感染后,大多数感染者会引起发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手足口病,但少数病例 可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的表现。 ( ) 4、对于肠道病毒相关疾病检查时,采取粪便标本最敏感而且特异性最好。 ( ) 5、在采集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时要用含抗生素的生理盐水。 ( ) 6、对轻症而不需要特殊治疗的手足口病患者,提倡居家隔离、观察、治疗、休息,减少交叉感染。病情有变化时,及时到 医院复诊。居家隔离者,要避免与社区的其他小孩密切接触。 ( ) 3 7、医院洗衣房的常规氯漂和加温程序不能有效杀灭医务人员工作服中可能沾染的肠道病毒。 ( ) 8、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只能通过粪口途径传播。 ( ) 9、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于 2008 年 5 月 1 日起,将手足口病列为丙类传染病管理。 ( ) 10、控制手足口病的主要措施是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措施,重点是对婴幼儿做好防护。 ( ) 四、问答题(30 分) 1、发生手足口病后,如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比例较大或出现死亡病例时,应组织开展流行 病学调查。问此时开展这种流行病学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 手足口病核酸检测标本种类有哪些? 3、 简述针对幼托机构和学校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措施。 一、选择题(30 分,每题 2分) 1、D 2、C 3、B 4、D 5、B 6、A 7、D 8、C 9、C 10、D 11、D 12、D 13、C 14、 B 15、D 二、填空题(30 分,每题 3分) 1、消化道 2、EV71 COXA16 3、小 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 4、柯萨奇病毒 A4、A5、A9、A10、B2、B5、B13 型、埃可病毒 11型等 5、患者、隐性感染者 6、粪便、咽拭子和疱疹液 7、脑脊液、疱疹液 8、病原学监测 病例监测 9、个案调查 爆发或聚集性发病调查 专题调查 10、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 幼托机构和学校的预防控制措施 社区公共卫生管理 三、判断题(10 分,每题 1分) 1、 2、 3、 4、 5、 6、 7、 8、 9、10、 四、问答题(30 分,每题 10分) 1、答:采集相关标本,开展实验室检测,明确病原并进行分型鉴定。 1、 收集临床资料,以了解不同型别肠道病毒致病性、毒力、所致疾病临床类型及救治情况。 2、 阐明本次流行(暴发)的传播方式及感染的危险因素等,以便制订针对性预防控制措施。 3、 评价不同防控策略和措施的有效性。 注:(只要答出字体加粗的部分的意思即可得分) 2、答:用于病毒检测的标本包括粪便、咽拭子和疱疹液,如果患者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可以采集脑脊液标本。对于血清学诊断,需 要在急性期和恢复期采集双份血清标本。 3、答:(一) 开展晨检制度 学校与幼托机构应当建立学生晨检、因病缺勤病因与登记制度。学校与幼托机构的老师发现学生有手足口病早期症状 以及因病缺勤等情况时,应及时报告给学校疫情报告人。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及时进行排查,并将排查情况记录在学生因病 缺勤、传染病早期症状、疑似传染病患者病因排查结果登记日志上。 4 (二)病例与疑似病例的隔离 1. 学校和幼托机构在晨检及上课期间发现有监测症状的学生时应首先在学校门卫室或保健室临时隔离,并要求班主任 及时通知其监护人带孩子到医院就诊。 2. 所有患病学生和幼儿应严格隔离治疗至主要症状消失,体温恢复正常,红疹及所有水疱消退,再休息 1 周后返校;其 中轻症状患儿隔离及休息时间不得少于 2 周,重症病例不得少于 3 周。 (三)预防性消毒 1. 通风与空气消毒 幼儿活动室、教室和宿舍(寝室)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每日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 15 分钟; 无法充分通风换气的,可通过安装气扇、电风扇等实施机械通风。在室内无人条件下,可采取紫外线灯悬吊或移动式直接 照射消毒;有条件的话,可安装有人情况下使用的动态空气消毒器(臭氧除外) ,按产品使用说明书使用。 2. 环境与用品消毒 每日对玩具、个人卫生用具、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 面进行擦拭消毒。每日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要立即进行消毒处理。 (四)保持手部卫生 正确的洗手方法是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重要内容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