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思考_第1页
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思考_第2页
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思考_第3页
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思考_第4页
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 对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思考 【摘 要】幸福问题在人类历史上 是一个“永恒话题 ”。在 尼各马可伦理 学一书中,亚里士多德对于什么是幸 福、幸福的特征、实现幸福的条件以及 如何实现幸福都作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当今社会所有的人都在追求一种幸福的 生活,但对于什么是真正的幸福以及怎 样过一种幸福的生活却没有一个正确的 答案,许多人因此淹没在物欲横流的生 活中。解读、感悟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及其思考对于指导人们追求真正的幸福 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论文网 /5/view-4071281.htm 【关键词】亚里士多德幸福观; 至善;德行;指导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2 引 言 “你幸福吗? ”“你为什么幸福?” 人们在切磋幸福的问题时可谓是仁者见 仁,智者见智: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快 乐,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拥有财富,也 有的人认为幸福就是享受生活和具有很 高的社会地位到底什么是幸福?怎 样的生活状态才是幸福?或许对于这个 颇具争议的问题不应有任何终结性的结 论,不应有统一的标准。 从古希腊开始,就有诸多哲学家 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关心与思考。从早期 梭伦的“中等财富幸福论 ”、苏格拉底和 第欧根尼的“ 美德幸福论”,到希腊晚期 伊壁鸠鲁的“ 快乐主义幸福观 ”,及近代 哲学家斯宾诺莎的“ 哲学幸福 ”,他们都 把人的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剥分开来。 换句话说是只择其一,轻忽了二者的有 机统一,都有欠缺性。而亚里士多德并 没有全盘接受在他之前哲学家的观点和 主张,他在此探索研究基础上,形成了 自己的幸福观。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3 一、接触幸福 古希腊的幸福观念包括“好生活” 和“好品行”,但这并不是亚里士多德的 概念定义。亚里士多德认为,一般人把 幸福看做是某种实在的或显而易见的东 西,例如,快乐、财富、荣誉等等。不 同的人认为是不同的东西,甚至同一个 人在不同的时候也把它说成是不同的东 西:在生病时说它是健康;在穷困时说 它是财富他认为这些主张在某一点 时是可以成立的。但是若以“完美性与 最终性”的标准来衡量,这些都不是“ 最 终目的”了。 所以,首先,他认为幸福是最高 的善,即至善。他认为,在人的实践活 动中,有些东西作为手段为人民所欲求 的,而有些东西是作为目的为人所欲求 的,这种以其自身被欲求而其他目的都 是为着它的目的就是最高的善。 “作为幸 福,我们为了它本身而选取它,而永远 不是因为其他别的什么。 ”因此,幸福是 至善,它因自身而被选择,具有自足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4 虽然我们也会选择快乐、荣誉等,但它 们都是“有待而有 ”,选择它们是因为通 过它们可以获得幸福。 再者,他认为幸福是合乎于德性 的现实活动。亚里士多德在他的幸福论 中特别强调德性。他认为德性是幸福实 现的前提,是构成幸福的首要因素。 “一 旦没有了德性,他就会极其邪恶和残暴, 就会无比地放荡和贪婪。 ”“只有那些有 德性的人、行为高尚的人才有可能实现 幸福。 ”这里的德性不是肉体的德性而是 灵魂的德性。德性可以分为理智德性 (智慧、明智等)和伦理德性(节制、 勇敢等) 。理智德性是人们最高贵部分 的德性,合乎这种德性的活动是最完美 的幸福,是至福。人们应一生都实践合 乎德性的活动,才能获得幸福。对于 “活动”,我们要注意到,动植物的活动 的目的是自然地实现,而人的活动的目 的的实现则要借助人的理性的运用,因 而是实践的、非自然的。我们只有在实 践理性的现实活动中才能真正地获得幸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5 福。 二、理解幸福 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克马可伦理 学中,我可以将幸福概括为以下几个 特点: (一) 、幸福是有层次的 人们的生活大致可分为三种:享 乐的、政治的和沉思的。那些享乐生活 的人,把幸福等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快乐, 只追求肉体的快乐,是动物式的;那些 崇尚名声、喜欢政治活动的人把争权夺 利、追求荣耀作为行为的目的;还有的 人把追逐金钱和财富作为生活的最终目 标。政治的生活只追求荣誉与德性,但 这些也不完善。因为,幸福是相应于人 的特有的活动,在于人的合德行性活动。 而过着沉思生活的、有智慧的人最幸福。 只有这样的生活才是亚里士多德所提倡 和想要表达的最理想的幸福生活。如若 能够,人在有幸摆脱了物质需要的纷扰、 拥有中等财富之后,应当争取过这样的 生活。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6 (二) 、幸福在人间 幸福是属于现世的人的,存在于 有生活经验和理性能力的人的行为活动 中。而且要自己亲自去体悟。 (三) 、幸福是发展的 幸福不是某种既定的状态或目标, 不是一种既定的摹本、固定的模式,而 是动态的和发展的,是不断得以充实和 完满的。 (四) 、幸福具有长久性 幸福不是一时一事的事,终身幸 福才能算作是真正的幸福。幸福虽是人 们共同的追求,但它不会凭空分配给每 个人,也不是因做几次合乎道德的行为 就可以终生拥有,而是钟情于那些一生 为善的人。幸福也不在于消遣,因为消 遣是一种休息,它不是最终的目的。亚 里士多德认为“ 幸福意味着整个一辈子 的生命。一只燕子造不成夏季,同样, 一个美好的时日也不是春天,一个时日 或短暂的时间行善,也上不了天堂、得 不到幸福”。人们应该不断调节自己的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7 行为,使善的数目增加,以期得到最高 的、最完满的善,从而获得幸福。 三、追求幸福 虽然大家都希望获得幸福,但它 不会从天而降。幸福是实践的果实。亚 里士多德在谈及幸福的获得时说, “幸福 不是品质,并不能像拥有财产那样地占 有;幸福也不是某种神的恩赐或纯粹是 机遇的礼物。幸福是通过学习、某种习 惯或训练而获得的,只有进行合德性的 现实活动才能获得幸福。 ”我们也有足够 的理由相信,通过努力获得幸福比通过 机遇更好。合德性的实现活动一定要行 动,必须要去做,并且要做得好。因为 人毕竟是社会中的人,作为至善的幸福 只能在人的社会生活和现实活动中得以 实现。 其次,亚里士多德认为作为沉思 主体的人需要有外部条件的支持,幸福 的获得必须有外部条件的提供。尽管幸 福是自足完满的至善,但仍需要外在的 善为补充,如高贵的出身、英俊的相貌、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8 一个健康的身体、食物及其他物品的供 给、时运亨通等等。正如我们所说,赤 手空拳就不可能或者难于做好事情。有 许多事情都需要外界力量的支持。但是, 这些外在的东西不能过度, “那些敛财者, 是在那里受强制而生活着,因为很显然 财富不是我们所追求的善,它只是有用 的东西,并以他物为目的。 ”即财富对于 幸福的获得所起的作用只能是工具性的 和基础层次上的,并不是人们所追求的 最根本的善。所以只要具有中等水平的 财富,一个人就可以做合于德性的事情, 享有幸福的生活。亚里士多德同意梭伦 的观点:认为人们只要有中等水平的外 部条件,过着节俭的生活,就可以作高 尚的事情,就能享有幸福。这就是我们 中国人常常所谓的遵循中庸原则。也就 是说人们要得到真正的幸福既不能过分 的追求物质利益,不能纵容自己的欲望, 同时又必须占有必要的物质,因为幸福 也不是无本之源,它也是需要一定的物 质基础的。一般来说,有物质财富比没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9 有带给人们的幸福感要更强一些。也比 心理感受层面上的幸福来的确定。由此 可见,亚氏认为的个人幸福生活在于, 既有足够的生活资料,又无过多的财富 累赘。 再者,幸福的人也需要朋 友。正如前面提到的外在的善,朋友似 乎是最大的外在的善。因为人需要一个 承受其善举的人。人是一个政治存在者, 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同样,幸福的人 也是这样。我们需要朋友接受我们的善 举和公正的行为,需要朋友来帮助提升 品质。因为,两个人的智慧就比一个人 的更高。幸福最终是在于我们同朋友一 道持续地进行属人的、合德性的活动。 俗话说:“多个朋友多条路。 ”但是,按 中庸原则,朋友也需限量,并不是多多 益善。 “如要幸福,一个人就必须要拥有 朋友,既不要太多,也不要过少。 ”最大 限量就是一个人能持续地与之共同生活 的数量。 四、幸福观的指导意义 纵观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最大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0 特征是将幸福与德性紧密结合起来,这 和当前人们追求“ 唯我幸福 ”的利已主义 的幸福观有着鲜明的对比。随着人们物 质需求欲望的增强,许多人认为有钱、 有权就是幸福,甚至为追求金钱权力而 做出伤害他人和集体利益的行为(可以 承认而且也赞同每个人都是利己的,但 是利己并不意味着要做损害他人与集体 利益的事) ,此时如何处理德性与私利 之间的关系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因此,追述亚里士多德的德性幸福观, 使其与当前的道德实际进行对话,就有 着重要的现代价值。在当今世界,面临 这全球的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享乐主 义思惟的滋长伸展,以及道德滑坡等的 现代社会病的蔓延,亚里士多德的德性 幸福论具有不可估量的思维理论价值。 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既有崇高的 道德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有利 于引导人们通过学习和训练增强智慧, 提高理性思辨水平,通过理论思维和哲 学思考去追求真理,在理智的主宰下,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1 使生命获得最高的幸福。其次,也有利 于引导人们注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按中庸原则行事,作明智的、适当的选 择,避免走极端,在和谐中保障幸福, 享受幸福。再者,还有利于引导人们破 除迷信,破除宿命论观念,积极进取, 勇于实践,在实践中主动的寻找幸福, 体验幸福。这样下来,我们个人就会多 一点儿幸福感,少一点儿痛苦感;我们 的社会就会多一点儿和谐因素,少一点 儿纷争和恐怖。因为衡量社会和谐与否, GDP 指标还远远不够,应将“幸福感”纳 入和谐社会总体指标评价体系。 五、感悟幸福 在沉思与其他德性的实现活动 一节中,亚里士多德提到“智慧的人是 幸福的”。智慧的人用知识武装自己, 沉浸在自我精神领域,追求一种内心的 纯洁,自由和安宁。的确,这样可以使 人变的更加高尚,使心灵得到净化,纯 洁,更接近亚里士多德所谓“沉思生活” 。 这点,我很赞同。因为,在我的理解中,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2 有了智慧,一个人便能包容体谅,富有 同情心,做事合情合理,取舍之间有明 智的决定,智慧的人懂得放弃,得之淡 然,失之泰然。富有智慧的人,勇于舍 得,路一定会越走越宽。 个人觉得,所谓幸福,并不是受 每天现实所左右、所播弄的东西,也不 是与之相隔绝的、超然的境界。我想, 幸福只存在于:将人生中一件件偶然的 事件,都能愉快地接受下来,作为前进 的动力,并且做好每天的每一件事;同 时,为他人,为社会,能做出有价值的 贡献。 而且幸福也有“ 相对的幸福 ”和 “绝对的幸福 ”之分。这可能就是一种 “比较幸福”吧。可能在现在生活中,对 人们幸福感影响最大的是自己与别人特 别是与熟人朋友相比而形成的落差。所 谓的“人比人,比死人 ”。其实,幸福是 没有可比性的。不要以为处于强势的猫 就一定幸福,它也会因为无法捕捉到老 鼠而伤感;不要以为处于弱势的老鼠就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3 一定不幸福,它也会在与猫周旋的过程 中获得满足感。总之,幸福没有高低贵 贱之分,只要我们保持良好的生活状态、 生活态度,总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同时,生活幸福的关键不在于你占有多 少物品,而在于你是怎样利用他们的。 就像鞋匠最大限度地利用手头的皮革, 遭遇不幸的人们也会最大限度地利用环 境的赐予。即使一个人不得不置身其中 的生活环境较差或极其恶劣,他也能生 活得很好,因为他把一切困难和不幸踩 在脚下,并在同艰难、不幸的抗争中实 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验生活的欢乐和 幸福,因而活得很幸福。 幸福,我认为对于我们来说,不 仅仅指人生,还包括那些时刻和转瞬即 逝的经历,有愉悦的经历,也有痛苦的 经历。但是,不管是什么,我始终认为, 只要你经历了,就是幸福的。因为,相 对于有些人而言,他们没有你这样丰富 的经历,你拥有了他们没有的东西,这 也是一种幸福。 -精选财经经济类资料- -最新财经经济资料-感谢阅读- 14 幸福不是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