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继续教育题库_第1页
2016继续教育题库_第2页
2016继续教育题库_第3页
2016继续教育题库_第4页
2016继续教育题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填空题、 1. 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提到,辩证自然观认为物质具有运动性和主体性。 (填空 ) 2. 生态补偿是维护生态利益平衡的最后一道防线。 (填空 ) 3. 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 (填空 ) 4.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这就使得公共产品使用 过程中容易产生两个问题:公地的悲剧和搭便车问题。 5.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可持续发展经济。 6.公民环境权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权利。 (填空 ) 7.生态平衡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物种数量和种群规模相对平稳。 (填空 ) 8. 循环经济就是在物质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填空 ) 9. 支持西部地区特别是重要生态功能 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发展替代 10.产业 和特色产业,推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流动,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展。 (填空 ) 11.生态文明建设是环境保护的灵魂,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主阵地。 12.生态文化形成和发展过程,实质上是人类文明的生态化过程。 13.生态补偿是维护生态利益平 衡的最后一道防线。 14.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 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 这就使得公共产品 使用过生态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人与自然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所有文化现象。 (填空 ) 15.生态,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 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填空 ) 16.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使燃料燃烧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增加,造成能源供应紧 张以及温室效应的产生。 (填空 ) 17.生态农 业 开发和利用对象是自然生态资源。 (填空 ) 18. 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挑战,更加 需要倡导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 从根本上确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填空 ) 19.生活垃圾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 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填空 ) 二、单选题 1.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A )。 A 发展 B 开放 C 观念转变 D 以上都不是 2.狭义生态文化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存共荣的生态意识、价值取向和(A )。 A 社会适应 B 社会关系 C 社会哲学 D 社会共识 3.“价值在(A )的等级中增加,而且是不断地出现在有顺序的价值序列中。这个系统是有价值的,能产 生价值,人类评价者也是其产物之一。” A 自然演替 B 自然进化 C 社会演替 D 社会进化 4.建设( B),实质上就是要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 A 生态文化 B 生态文明 C 生态精神 D 生态和谐 5.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A )。 (单选 ) A 发展 B 开放 C 观念转变 D 以上都不是 6. 节能、省料、节水属于生态工业的( C)。 (单选 ) A 辩证观点 B 指标 C 目标 D 以上都是 7. 保持并完善( B)的基本地位,同时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调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把可持 续发展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倡导人口、经济、社会与生态相适应。 (单选 ) A环境基本法 B环境保护法 C环境法 D环境影响评价法 8. 公元 1900 年至今,大约属于西方的哪个文明时期?(D ) (单选 ) A 古代文明 B 中世纪文明 C 近代文明 D 当代文明 生态系统中,没有单个独立存在物,每一个生物都与其他生物、与环境的其他因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 共生、合作中存在,形成活的( C)。 A 生命 B 共同体 C 生命共同体 D 以上都不是 “在控制放养密度前提下,利用开放式种植空间,散养一些对作物无危害甚至有正面作用的畜禽或水产动 物,有条件地构筑“稻鸭共育”、“稻蟹共生”、放山鸡等种养兼容型产业链”属于(D )。 (单选 ) A 种植饲料养殖产业链 B 养殖废弃物种植产业链 C 养殖废弃物养殖产业链 D 生态兼容型种植养殖产业链 保持并完善( B)的基本地位,同时增加自然生态保护方面的内容,调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把可持续发 展作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倡导人口、经济、社会与生态相适应。 (单选 ) A环境基本法 B环境保护法 C环境法 D环境影响评价法 以追求真善美智圣的统一为目标,实现和谐生态,走向(A )。 A 生态文明 B 生态安全 C 生态平衡 D 生态保护 人与自然共同生息,实现经济、社会、环境共赢,关键在于什么?( C) A 社会的发展 B 环境的改变 C 人的主动性 D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 B)报告在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时以“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单选 ) A 十六大四中全会 B 十七大 C 十七大三中全会 D 十七大四中全会 增强执法、 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重视生态保护的自觉性、 主动性 ,以提高(B )保护的效 率。 (单选 ) A 生态文明 B 生态法律 C 生态平衡 D 生态保护 生态旅游业的基本性质包括( B)。 (单选 ) A 经济性 B 文化性 C 生态性 D 以上都不对 陆地上最大微生物资源库是(C)。 A 草地 B 森林 C 海洋 D 沙漠 要树立新的人口意识, 共同为实现(D )、 家庭幸福、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良好的环境。 (单选 ) A 经济文明 B 政治文明 C 精神文明 D 生育文明 生态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基础地位主要体现在( C)。 (单选 ) A 生态农业是生态产业的基础产业 B 生态农业不同于工业的根本特点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循环经 济的原则是(D )。 (单选 ) A 资源使用的减量 B 再利用 C 资源化再循环 D 以上都是 ( C),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素之 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单选 ) A 人口和谐发展 B 人口自然发展 C 人口均衡发展 D 人合理发展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着哪些矛盾?( D) (单选 ) A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紧迫性与观念滞后的矛盾 B 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 C 现有发展格局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矛盾 D 以上都是 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 D)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 (单选 ) A 合理 B 循环 C 高效 D 可持续 禁止在(C )从事取土、挖砂、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 (单选 ) A、生态脆弱区 B、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C、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 D、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中都有很多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C )”的生存主张、“和 谐共生”的价值追求、“知天畏命”的道德态度、“仁爱万物”的道德情怀、“爱有差等”的道德原则、 “与天地参”的道德理想。 (单选 ) A 万物一体 B 民胞物与 C 天人合一 D 天人和谐 (B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单选 ) A 生态文化 B 生态文明 C 生态精神 D 生态和谐 生态旅游业的根本性质是(A )。 (单选 ) A 经济性 B 文化性 C 生态性 D 以上都不对 “工业生产过程并不是孤立的经济发展过程,而是和自然界发展过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与相 互作用的”属于生态工业的( A)。 (单选 ) A 辩证观点 B 指标 C 目标 D 以上都是 渔业包括( D)。 (单选 ) A 海洋渔业 B 海洋养殖种植 C 河湖养殖种植 D 以上都是 资源环境问题,其本质是什么问题?(D ) (单选 ) A 发展方式 B 经济结构 C 消费模式 D 以上都是 公元 1900 年至今,大约属于西方 哪个文明时期?( D) (单选 ) A 古代文明 B 中世纪文明 C 近代文明 D 当代文明 调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依照十八大的精神将立法重心由现行“经济优先”向(C )转移。 (单选 A 生态平衡优先 B 生态安全优先 C 生态保护优先 D 生态和谐优先 “要求用尽可能少的原料和能源来完成既定生产目标和消费”属于循环经济活动的行为 准则中 的( A)。 (单选 ) A 减量化(reduce)原则 B 再使用(reuse)原则 C 再循环(recycle)原则 D 以上都不是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化的生态表现”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B ) A 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 文化形态的视角 C 价值论视角 D 社会文明的研究视 生态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B )。 (单选 ) A 阳光 B 土地 C 水分 D 以上都不是 生态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基础地位主要体现在(C )。 (单选 ) A 生态农业是生态产业的基础产业 B 生态农业不同于工业的根本特点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发展( B)是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 也是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要 求。 (单选 ) A 绿色发展 B 循环经济 C 生态发展 D 低碳发展 党的(D )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单选 ) A 十七届二中全会 B 十七届三中全会 C 十七届四中全会 D 十七届五中全会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时,注重支持西部地区特别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济结 构、发展替代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B ),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 积极构建与生 态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 推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流动,促进西部地区加快发 展。 (单选 ) A 绿色经济 B 循环经济 C 环保经济 D 新型经济 根据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紧迫性以及各类服务所涉及的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环保公共服务的核心内容可 以界定为(D )。 (单选 ) A 环境监管服务 B 环境治理服务 C 环境应急服务 D 以上都是 “价值在( A)的等级中增加, 而且是不断地出现在有顺序的价值序列中。这个系统是有价值的,能产 生 价值,人类评价者也是其产物之一。” (单选 ) A 自然演替 B 自然进化 C 社会演替 D 社会进化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中,发展( D),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单选 ) A 生态经济 B 市场经济 C 绿色经济 D 循环经济 1970 年在日本东京举行了有( )个国家参加的“公害问题国际座谈会”,会后发表的东京宣言将公 民环境权作为一种基本人权,在法律体系中确定下来。 (C ) A11 B12 C13 D14 三、多选题 生态农业是生态产业的基础产业,体现在(ABC )。 A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B 农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C 农业是其他产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D 以上都不是 生态问题包括( ABCD)等。 A 生态失衡 B 环境污染 C 能源枯竭 D 人口膨胀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包括(AC )。 A 公平理论 B 平等理论 C 公共物品理论 D 私人物品理论 8. 固态环境污染按其来源不同,主要分为( ABCD)。 (多选 ) A 工业废弃物 B 农业废弃物 C 矿业废弃物 D 城市垃圾 9. (ABC)紧密联系,构成了生态文明系统的三大要素。 (多选 ) A 人口均衡 B 资源节约 C 环境友好 D 生态平衡 10.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包括( AC)。 (多选 ) A 公平理论 B 平等理论 C 公共物品理论 D 私人物品理论 生态文化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而创造的文化,它包括(ABCD )、生态工程及与之相关的生态制度等。 (多选 A 生态意识 B 生态美学 C 生态旅游 D 生态教育 综合运用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是( AD)的根本途径。 A 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B 统筹解决发展问题 C 促进经济发展 D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ABCD )。 A 低生态破坏 B 高经济效益 C 低污染排放 D 低资源能源消耗 生态和谐社会的构建的论述中, 生态社会和谐包括(ABCD )。 (多选 ) A 社会生态和谐 B 自然生态和谐 C 社会与自然的生态和谐 D 以上都正确 生态文化创新是生态文明时代全人类的共同使命。 通过(ABCD ), 才能达到全人类共同繁荣 和持续发展的目的。 (多选 ) A 共生 B 共容 C 创新 D 整合 系统的机制化动态均衡发展规律是宇宙发展演化的根本规律, 包括( ABCD)等。 (多选 ) A 自然生态和谐发展规律 B 人类社会和谐生态发展规律 C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规律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生态经济是(ABC )法制经济、 多元化市场主体经济, 同时以宏观调控为辅、 市场调节为主 的内生动力经济。 (多选 ) A 环保经济 B 低碳经济 C 绿色经济 D 循环经济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理论基础包括(AC )。 (多选 ) A 公平理论 B 平等理论 C 公共物品理论 D 私人物品理论 生态精神是( AD)的强烈的精神信仰,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 (多选 ) A 尊重自然 B 敬畏自然 C 平衡生态 D 保护生态 森林具有(ABCD )等多方面的作用, (多选 ) A 涵养水分 B 保持水土 C 防风固沙 D 调节气候 生态文化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而创造的文化, 它包括( ABCD)、 生态工程及与之相关的生态制度等。 (多选 ) A 生态意识 B 生态美学 C 生态旅游 D 生态教育 我国现阶段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重大任务包括( AB)。 (多选 ) A 遵循空间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 B 增强空间结构的有机组织性 C 努力促进经济增长 D 以上都不是 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 ABCD)。 (多选 ) A 科学发展,强化保护 B 环保惠民,促进和谐 C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D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推进适应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中提到, 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受制于污染 ( AC)总体调控。 (多选 ) A 区域性 B 方位性 C 流域性 D 空间性 3.人类必须有这样的生态精神: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 ABD), 保护地球, 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 平衡,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准则, 人类的发展应以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为前提。 (多选 ) A 尊重生态 B 尊重自然 C 顺应自然 D 善待自然 “环境财政”重点支持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矿山生 态恢复与土地整理相结合,实现(AD )开发的良性循环。 (多选 ) A 生态治理 B 生态保护 C 矿山资源 D 土地资源 在实践中,要求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保护地球上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保护 以下哪些选项的的多样性?(ABD ) (多选 ) A 生物物种 B 生物遗传物质 C 生物资源 D 生态系统 加强生态行政执法力度和司法保护提到, 生态问题又具有很强的(AD ), 需要运用大量的自 然科学知识。 (多选 ) A 专业性 B 可操作性 C 有用性 D 复杂性 与传统行政手段“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哪些优点? ( ABCD) (多选 ) A 促进环保技术创新 B 增强市场竞争力 C 降低环境治理 D 行政监控成本 要树立新的人口意识, 共同为实现(ABC )创造良好的环境。 (多选 ) A 生育文明 B 家庭幸福 C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 家庭文明 生态农业是生态产业的基础产业, 体现在(ABC )。 (多选 ) A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B 农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C 农业是其他产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D 以上都不是 增强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重视生态保护的( BC),以提高生态法律保护的效率。 (多选 ) A 自主性 B 自觉性 C 主动性 D 被动型 政府将规划相关信息( BD),并通过听证会、 讨论会、 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公民参与到整个建设项目的 立项 、环境影响测评报告的制作过程中, 达到充分行使环境监督的权力。 (多选 ) A 程序化 B 透明化 C 法制化 D 公开化 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包括( BCD )。 (多选 ) A 环境资源服务 B 环境政策服务 C 环境信息服务 D 环境教育服务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ABCD )。 (多选 ) A 低生态破坏 B 高经济效益 C 低污染排放 D 低资源能源消耗 在十七大上, 胡锦涛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 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 求, 即(ABCD )等。 (多选 ) A 增强发展协调性 B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C 加强文化建设 D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在大武水源地范围内, 禁止从事下列活动:( ABCD) (多选 ) A、 排放、倾倒含有毒污染物的废水、含病原体的污水和其他废弃物 B、 超标排放以及利用自然冲沟、坑塘蓄积工业污水 C、 利用污水灌溉 D、 利用有毒污染物的污泥化肥料 使用剧毒高残留农药 四,判断题 1. 对大部分陆地来说,水分(降雨量)是生态系统划分为森林、草原或荒漠等类型的主导 因子或限制因子。 (正确) 2. 狭义生态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财富和 3. 资源法应当是我国公民环境权实现的基本法。 (错误) 4.“美丽中国”必然是一个文化强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 段,总布局是“四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正确) 5.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终极价值追求。 正确 6.狭义生态文化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反映人与自然关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即生态文化是以人为主体,与自然密切相关的文化。 错误 7.“美丽中国”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生活美和当代中国的艺术美。 正确 8.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具有内在一致性,共同代表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人文关怀的核心是关怀人和 社会;生态关怀的核心则是关怀生态系统的和谐与平衡,也就是关怀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正确 9.发展绿色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错误 ) 10.“美丽中国”体现着中国人民的生活美和当代中国的艺术美。 (正确 ) 生态产业建设的主要内容在于建立现代产业体系。 (正确 ) 11. 生态理性观认为,有机体是否有理性或其作出的判断和决策是否合理,应该用现实的外在标准来判断, 12.只有当与环境的现实要求结合起来考察,才能找到评判理性的合理标准。 (正确 ) 13.生态旅游资源富集的地区是生态旅游开展的主要区域, 可以把这些区域统称为“生态旅行 社”。 错误 ) 14.人口增长会导致能源供应紧张, 而且会缩短化石燃料的耗竭时间。 (正确 ) 15.生态系统演化是生态系统各种因素变化的综合结果。 (正确 ) 16.生态和谐就是生存的文明、 健康状态,就是天地人之间构成客观的机制化内在自组织调节 动态均衡系统,通过公正、公平的参与博弈机制,实现优化发展,避免矛盾的对抗,从而实现 协调可持续发展,达到发展过程与结果的统一。 (正确 ) 17.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 其核心是自由权。 (错误 ) 18.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观念是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最大限度地创造社会财富, 最 大限度地获取利润。 (正确 ) 19.遵守法律是社会主义国家保证法被公正、 正确贯彻执行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是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保证。 (错误 20.健全公民的环境知情权, 建立强有力的行政领导,实现环境行政的统一高效管理,积极解 决行政主体权限争议和不作为。 (正确 ) 21.环保公共服务的普惠性, 是指环保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目的在于为公民提供健康安全的基本生存环境, 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环境条件。 (错误 ) 22.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正确 ) 23.确立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主要是对生态环境产权进行严格的界定。 (正确 ) 24.在把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的绿色植物中, 森林是种类最多、 适应性最强覆盖面最大、 周转速度最快 的可更新资源。 (错误 ) 25.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的标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据可依。 (正确) 26.工业文明建设价值观所寻求的是一种生态公正和社会公正。 (错误 ) 27.生态赔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本、 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经济政 策。 (错误) 28.物种种群的竞争作用又被称为抗生作用。 (正确 ) 29.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 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产 与消费 (正确) 30.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的标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据可依。 (正确 ) 31.循环经济的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 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保护环境, 实现社会、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正确 ) 32.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实现人类社会自身和人对自然控制的 根本指导思想、 理论依据和核心灵魂。 (正确 ) 33.生态工业的辩证观点, 是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的质量和程度的基本标志。 (正确 ) 34.在建设生态文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发展生态信息业是最强有力的手 段。 (正确 ) 35.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发展。 (正确 ) 36.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在于始终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处于一种全面、 和谐、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正确 ) 37.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具有内在一致性, 共同代表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正确 ) 38.系统的机制化动态均衡发展规律是宇宙发展演化的根本规律。 (正确 ) 39.要确认公民的环境知情权, 在民本位上确立法本位观,整个环境行政管理都应以公民的环境权利为中 心。同时,行政主体必须树立真正的法治观,形成服从法律、信仰法律、尊崇法律的思想 (错误 ) 40.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 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z 正确 ) 41.资源法应当是我国公民环境权实现的基本法。 (错误 ) 42.“美丽中国”必然是一个文化强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总布局是 “四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错误 ) 43.生态系统为人类提供了生存和发展的资源。 (正确 ) 44.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的标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据可依。 (正确 ) 1. ,亦即自然生态,指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 相互关系和存在状态。 (填空 、 ) 2. 生态文化的研究对象是 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所有文化现象。 (填空 ) 、 3. 人类必须有这样的生态精神:履行生态道德义务和责任,( ), 保护地球, 维护地球生态系统的 平衡, 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道德准则, 人类的发展应以保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为前提。 (多选 ) A 尊重生态 B 尊重自然 C 顺应自然 D 善待自然 4. 推进适应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体制和机制创新中提到, 污染控制和环境质量改善受制于 污染( )总体调控。 (多选 ) A 区域性 B 方位性 C 流域性 D 空间性 5. 物种种群的竞争作用又被称为抗生作用。 (判断 ) 正确 错误 6. 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使燃料燃烧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增加,造成 以及 的产生。 (填空 ) 、 、 7. 生态旅游业的根本性质是( )。 (单选 ) A 经济性 B 文化性 C 生态性 D 以上都不对 8. ( )作为当代乃至我们长期追求的目标,受到全世界不同制度国家的普遍关注,成为时代潮流。 (单选 ) A 生态文化 B 生态文明 C 生态精神 D 生态和谐 9.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教中都有很多生态伦理思想,主要包括:“( )”的生存主张、 “和谐共生”的价值追求、“知天畏命”的道德态度、“仁爱万物”的道德情怀、“爱有差等”的道德 原则、“与天地参”的道德理想。 (单选 ) A 万物一体 B 民胞物与 C 天人合一 D 天人和谐 10. 生态保护的基本原则包括( )。 (多选 ) A 科学发展,强化保护 B 环保惠民,促进和谐 C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D 全面推进,重点突破 11. 工业文明建设价值观所寻求的是一种生态公正和社会公正。 (判断 ) 正确 错误 12.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的标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据可依。 (判断 ) 正确 错误 13. 生态赔偿机制是以保护生态环境、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根据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保护成 本、发展机会成本,综合运用行政和市场手段,调整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相关各方之间利益关系的环境 经济政策。 (判断 ) 正确 错误 14. 从公民角度出发如何保障公民环保权?请简要回答。 (简答 ) 、 1、 、 、 2、 15. 禁止在( )从事取土、挖砂、采石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活动。 (单选 ) A、生态脆弱区 B、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C、崩塌、滑坡危险区和泥石流易发区 D、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 1. 生态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 )。 (单选 ) A 阳光 B 土地 C 水分 D 以上都不是 2. 生态农业是生态产业的基础产业, 体现在( )。 (多选 ) A 农业与自然生态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B 农业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 C 农业是其他产业得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D 以上都不是 3. 要树立新的人口意识, 共同为实现( )创造良好的环境。 (多选 ) A 生育文明 B 家庭幸福 C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D 家庭文明 4. 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提和关键是发展。 (判断 ) 正确 错误 5. 生态文化价值取向在于始终保持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关系处于一种全面、 和谐、 协调、 可持续的发展状态。 (判断 ) 正确 错误 6. 生态平衡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 和 相对平稳。 (填空 ) 、 、 7. 就是在物质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 (填空 ) 、 8. 是环境保护的灵魂,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主阵地。 (填空 ) 、 9.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化的生态表现”是从下面那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 ) (单 选 ) A 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 B 文化形态的视角 C 价值论视角 D 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 10. “要求用尽可能少的原料和能源来完成既定生产目标和消费”属于循环经济活动的行为 准则中的( )。 (单选 ) A 减量化(reduce)原则 B 再使用(reuse)原则 C 再循环(recycle)原则 D 以上都不是 11. 调整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依照十八大的精神将立法重心由现行“经济优先”向( )转移。 (单选 ) A 生态平衡优先 B 生态安全优先 C 生态保护优先 D 生态和谐优先 12. 与传统行政手段“外部约束”相比,环境经济政策是一种“内在约束”力量,具有哪些优 点?( ) (多选 ) A 促进环保技术创新 B 增强市场竞争力 C 降低环境治理 D 行政监控成本 13. 生态工业的辩证观点, 是把生态环境优化作为衡量工业发展的质量和程度的基本标志。 (判断 ) 正确 错误 14. 在建设生态文明,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中,发展生态信息业是最强有力的 手段。 (判断 ) 正确 错误 15. 生态精神主要表现有哪些? (简答 ) 、 、 、 、 、 Button 10 分试卷 1. 生态农 业 开发和利用对象是 资源。 (填空 ) 、 2. 人口问题本 质上是( )问题。 (单选 ) A 经济 B 历史 C 社会 D 发展 3. 在十七大上, 胡锦涛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 对我国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 的要求, 即( )等。 (多选 ) A 增强发展协调性 B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 C 加强文化建设 D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 4. 贯彻落实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必须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 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社会建设, 促进现代化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促进生产关系与生产 力、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相协调。 (判断 ) 正确 错误 5. 简述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挑战。 (简答 ) 、 、 2 0 、 2 0 2 0 、 、 1 4 . 3 、 2 0 3 2 、 1 4 . 7 、 、 2 c 7 0 、 9 、 4 0 / 0 、 6 % 、 8 0 、 1 0 0 、 、 2 0 0 9 、 1 1 9 、 4 5 、 、 6 0 、 6 5 、 1 2 . 5 % 、 8 . 4 % 、 2 0 2 0 、 1 7 . 1 % 、 1 2 % 、 、 1 6 、 2 0 1 3 、 2 0 2 0 、 1 1 、 、 6. 生态文明建设前提和关键是 。 (填空 ) 、 7. 是环境保护的灵魂,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主阵地。 (填空 ) 、 8. 公元 5001500 年,大约属于 西方的哪个文明时期?( ) (单选 ) A 古代文明 B 中世纪文明 C 近代文明 D 当代文明 9. 良好的( )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单选 ) A 自然环境 B 自然资源 C 生态环境 D 生态资源 10. 广义的农业包括( )。 (多选 ) A 种植业 B 畜牧业 C 林业 D 副业 11.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使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就是要在( )的 前提下实现经济较快持续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多选 ) A 节约资源 B 保护环境 C 保护资源 D 提高效率 12. 广义的生态文明, 是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的文明状态,着眼于保护自然生态环境,与自然和谐相 处,侧重点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形态方面。 (判断 ) 正确 错误 13. 建设生态文明是扩大内需、 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 (判断 ) 正确 错误 14. 环境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 其核心是自由权。 (判断 ) 正确 错误 15.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 )、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的任务。 (单选 ) A、保护土壤资源 B、保护水土资源 C、保护生态环境 D、保护水资源 、 Button 1. 马克思主义生态 观提到,辩证自然观认为物质具有 性和 性。 、 、 (填空 ) 2.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时,注重支持西部地区特别是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优化经 济结构、发展替代产业和特色产业,大力推行清洁生产, 发展( ),发展生态环保型产业, 积极构建 与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相适应的生产力布局, 推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和要素合理流动,促进西部地区加 快发展。 (单选 ) A 绿色经济 B 循环经济 C 环保经济 D 新型经济 3. 党的( )明确提出提高生态文明水平。 (单选 ) A 十七届二中全会 B 十七届三中全会 C 十七届四中全会 D 十七届五中全会 4. 发展( )是节约资源、 保护环境的基本途径, 也是建设美丽中国、 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 要求。 (单选 ) A 绿色发展 B 循环经济 C 生态发展 D 低碳发展 5. 环保公共服务的范围包括( )。 (多选 ) A 环境资源服务 B 环境政策服务 C 环境信息服务 D 环境教育服务 6. 政府将规划相关信息( ),并通过听证会、 讨论会、 问卷调查等形式让公民参与到整个建设项目 的立项 、环境影响测评报告的制作过程中, 达到充分行使环境监督的权力。 (多选 ) A 程序化 B 透明化 C 法制化 D 公开化 7.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和 人们生存质量不断提高的重要基础。 (判断 ) 正确 错误 8. 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的发展使燃料燃烧所排出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增加,造成 以及 的产生。 (填空 ) 、 、 9. 面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生态危机的挑战,更加 需要倡导和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生态文明, 从根本上确立 的和谐关系。 (填空 ) 、 10. 生态农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基础地位主要体现在( )。 (单选 ) A 生态农业是生态产业的基础产业 B 生态农业不同于工业的根本特点 C 两者都是 D 两者都不是 11. 增强执法、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重视生态保护的( ),以提高生态法律保护的效率。 (多选 ) A 自主性 B 自觉性 C 主动性 D 被动型 12. 生态关怀与人文关怀具有内在一致性, 共同代表着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判断 ) 正确 错误 13. 系统的机制化动态均衡发展规律是宇宙发展演化的根本规律。 (判断 ) 正确 错误 14. 要确认公民的环境知情权, 在民本位上确立法本位观,整个环境行政管理都应以公民的环境权利为 中心。同时,行政主体必须树立真正的法治观,形成服从法律、信仰法律、尊崇法律的思想 (判断 ) 正确 错误 15. 请简述什么是低碳经济。 (简答 ) 、 、 、 、 、 Button 1. 生态农 业 开发和利用对象是 资源。 (填空 ) 、 2. 公民 权 是指公民享有的在不被污染和破坏的环境中生存及利用环境资源的、 权利。 (填空 ) 3. 公元 1900 年至今,大约属于西方 哪个文明时期?( ) (单选 ) A 古代文明 B 中世纪文明 C 近代文明 D 当代文明 4. 加强生态行政执法力度和司法保护提到, 生态问题又具有很强的( ), 需要运用大量的 自然科学知识。 (多选 ) A 专业性 B 可操作性 C 有用性 D 复杂性 5. 循环经济的目的是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 实现污染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 保护环境, 实现社会、 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判断 ) 正确 错误 6. 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生态和谐社会的根本指导思想, 是实现人类社会自身和人对自然控制的 根本指导思想、 理论依据和核心灵魂。 (判断 ) 正确 错误 7. 简述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 (简答 ) 、 、 、 、 8. 生态平衡最明显表现就是系统中的 和 相对平稳。 (填空 ) 、 、 9. 资源环境问题,其本质是什么问题?( ) (单选 ) A 发展方式 B 经济结构 C 消费模式 D 以上都是 10. 渔业包括( )。 (单选 ) A 海洋渔业 B 海洋养殖种植 C 河湖养殖种植 D 以上都是 11. “工业生产过程并不是孤立的经济发展过程,而是和自然界发展过程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与相互作用的”属于生态工业的( )。 (单选 ) A 辩证观点 B 指标 C 目标 D 以上都是 12. 在实践中,要求保护地球上的生命和自然界,保护地球上基本生态过程和生命维持系统, 保护以下哪些选项的的多样性?( ) (多选 ) A 生物物种 B 生物遗传物质 C 生物资源 D 生态系统 13. “环境财政”重点支持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推动矿山生 态恢复与土地整理相结合,实现 ( )开发的良性循环。 (多选 ) A 生态治理 B 生态保护 C 矿山资源 D 土地资源 14.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的标准,保证生态文明建设有据可依。 (判断 ) 正确 错误 15. 循环经济观要求通过税收和行政等手段, 限制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一次性产品的生 产与消费 (判断 ) 正确 错误 、 Button 1. 马克思主义生态 观提到,辩证自然观认为物质具有 性和 性。 、 、 (填空 ) 2. 低碳经济本质上就是 经济。 (填空 ) 、 3. 公共产品的两个基本特征使其自身很难排除他人 染指其产生的不可分割的效益, 这就使得公共产品 使用过程中容易产生两个问题: 和 问题。 (填空 ) 、 、 4. “在控制放养密度前提下, 利用开放式种植空间,散养一些对作物无危害甚至有正面作用的畜禽或 水产动物, 有条件地构筑“稻鸭共育” 、“稻蟹共生” 、放山鸡等种养兼容型产业链”属于( )。 (单选 ) A 种植饲料养殖产业链 B 养殖废弃物种植产业链 C 养殖废弃物养殖产业链 D 生态兼容型种植养殖产业链 5. 对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资源的( )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必不可少的基础。 (单选 ) A 合理 B 循环 C 高效 D 可持续 6. 我国现阶段国土空间开发面临的重大任务包括( )。 (多选 ) A 遵循空间系统发展的内在规律 B 增强空间结构的有机组织性 C 努力促进经济增长 D 以上都不是 7. 生态文化是人类适应生态环境而创造的文化, 它包括( )、 生态工程及与之相关的生态制度等。 (多选 ) A 生态意识 B 生态美学 C 生态旅游 D 生态教育 8. 在把太阳能转变为生物能的绿色植物中, 森林是种类最多、 适应性最强覆盖面最大、 周转速度最 快的可更新资源。 (判断 ) 正确 错误 9.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面临着哪些矛盾?( ) (单选 ) A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紧迫性与观念滞后的矛盾 B 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期待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滞后的矛盾 C 现有发展格局与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矛盾 D 以上都是 10. ( ),是指人口总量适度、人口素质全面提升、人口结构优化、人口分布合理及人口系统内部各要 素之间的协调平衡发展,并且人口的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相适应。 (单选 ) A 人口和谐发展 B 人口自然发展 C 人口均衡发展 D 人合理发展 11. 森林具有( )等多方面的作用, (多选 ) A 涵养水分 B 保持水土 C 防风固沙 D 调节气候 12. 环保公共服务的普惠性, 是指环保公共服务供给的基本目的在于为公民提供健康安全的基本生存环 境,保障公民的基本生存环境条件。 (判断 ) 正确 错误 13. 生态系统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判断 ) 正确 错误 14. 确立生态补偿的宪法地位主要是对生态环境产权进行严格的界定。 (判断 ) 正确 错误 15. 从公民角度出发如何保障公民环保权?请简要回答。 (简答 ) 1、 、 、 、 1. 指人们在日常生活过程中作为人们日常生活提供服务 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 、 (填空 ) 2. 根据生态环境问题的现实紧迫性以及各类服务所涉及的公共利益的重要性, 环保公共服务的核心内 容可以界定为( )。 (单选 ) A 环境监管服务 B 环境治理服务 C 环境应急服务 D 以上都是 3. “价值在( )的等级中增加, 而且是不断地出现在有顺序的价值序列中。这个系统是有价值的,能 产生 价值,人类评价者也是其产物之一。” (单选 ) A 自然演替 B 自然进化 C 社会演替 D 社会进化 4.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举措中,发展( ),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实 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单选 ) A 生态经济 B 市场经济 C 绿色经济 D 循环经济 5. 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是实现( )。 (多选 ) A 低生态破坏 B 高经济效益 C 低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