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考场作文巧布局七式》_第1页
《高考考场作文巧布局七式》_第2页
《高考考场作文巧布局七式》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考场作文巧布局七式 有些考生在谋篇布局时,记叙是“三段”叙:开始如何经过如何结果如何;议论则是“三段”论:应该如 何那些人如何所以如何。如此千篇一律,令人乏味。清代曾国藩说得好:“谋篇布势,是一段最大功夫布 局须有千岩万壑、重峦复嶂之观,不可一览而尽。 ”高考作文,理应在谋篇上创新求异。具体说来,有这么七种模式可 以为你迅速布好考场作文之局: 一、关键词式 下笔之前选取一系列关键词,围绕关键词一一述说,便可铺展开整篇文章的局势,既简洁明了又全面周致,是不错 的方法。比如 2008 年河北考生的高考作文大爱无声 ,开篇表明中心论点“地震中我们用坚强、用善良甚至用生命谱 写了一曲壮歌大爱无声” ,然后以三个关键词领起文章的三个部分: A师魂; B责任; C无私。 文章的第一部分写一名在地震中舍己保护学生的人民教师, “用铁的脊梁擎起了学生希望的天空,用坚强的臂膀挽 起了学生弱小的生命,用爱心重建了一个个完整的家庭” ,展现伟大的“师魂” ;第二部分感慨“再多的语言也无法形容 您对百姓的关心” ,歌颂爱民如子、日夜劳碌在救灾第一线的国家总理;第三部分写道“于是我们便看到了那洒脱的纵 身一跃,感受到了那一片片赤诚的爱国之心” ,赞美全然忘我、无私奉献的子弟兵三个部分都紧扣关键词,在展示 灾区典型事件的同时,对“大爱”的主题进行升华。这篇文章巧用关键词布局,既展示现象,又抒写感悟,事例充实, 感情充沛。 运用指南 以“关键词”谋篇布局,重在掌握概念分析法。这里的“概念” ,指文章中心论点中的核心词语。对核心词语加以 分析,明确其内涵和外延,有助于恰当地提取出关键词。实感提取关键词困难的考生,不妨尝试选择一些社会热点关键 词,如“和谐” “爱心” “创新” “进取”等。像这样一些社会热点,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只要在具体文章中,将这样 一些意义宏大的关键词结合题目限制、个人实际来谈,就可以写出立意高远又有真情实感的好文章。此外,考生还可以 考虑结合个人的兴趣点来提取关键词,如“叛逆” “友情” “成长”等。对自己一直关注的东西提取一二,接着再对其加 以论说,一篇完整的文章很容易就出来。 二、条件式 条件式布局,即以若干简洁的条件句将题意拓展开来,形成分论点以构成全篇轮廓。比如 2008 年全国卷乙卷满分作 文等待 ,先顺着材料入题“被游客赶走的老鹰,并没有立刻飞去其他地方寻找新的食物,而是耐心等待下一次 机会的到来。它成功了,它用等待换来了成功,由此可见等待也是一种成功” 。接着进入正文部分,作者把自己的看法 分解成四个分论点: A等待需要耐心; B等待也需要自信; C等待更需要勇气; D等待还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 以上句子各领起一段论述,四个段落间构成排比段。这样的结构整体性很强,议论性散文的文体特征非常鲜明。 运用指南 在“条件式”结构中,中心论点是“结果” ,而分论点是满足结果的“条件” 。考生在采用这种方法时,不妨围绕中心论 点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 ,用来铺开文章的“条件”自然可以生成。就以上面所举作文为例,可以在设定“等待也是 一种成功”的中心论点之后,反问自己“为什么说等待也是一种成功呢” ,甚至可以把这个问句直接写进作文中,以引 领自己的思路。反问之后,你为了证明这一论点的正确性,自然会寻求“条件”来“自圆其说”这些条件也就是 “耐心” 、 “自信” 、 “勇气” 、 “努力” 。在你想不出条件的情况下,不妨“逼问”自己一下。 三、诗句式 这一式对记叙、议论两种文体都适用。它指的是用若干有针对性的诗句或名言,支撑起整篇文章的框架。比如 2008 年安徽卷满分作文带着感动出发(忘不了) ,作者选取海峡两岸的华夏儿女作为抒写对象,深切表达了因感念大陆、 思恋故土、心怀感动而出发的美好情怀。在“我要回家,越过浅浅的海峡,带着感动出发”一语的统领下,分写的 内容都以诗句发端: A “听说北方有民歌,只有黄河的肺活量才能将他唱响,从青海到黄海,风也听见,沙也听见” B “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回头一望已雪染白头。 ” C “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 那头。 ” 2 如此处理,整篇文章扣题紧密、脉络清晰,而且底蕴丰富,容易获得阅卷教师的好评。 运用指南 “诗句式”方法更适用于有一定文学积淀的考生。在具体的运用中,所选用的诗句要切合文章的具体内容,或是要 巧妙过渡以使诗句与文意相关联,决不能使二者相割裂。比如上面的例文,在写思恋故土的游子时,引用余光中乡愁 中的诗句(“后来啊,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湾,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就非常贴切,尽管只是一句诗,已画龙点睛 地提升了整篇作文的品位。例子有很多,比如可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写思亲主题的文章,用“天生 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写自信主题的文章,用“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写友情主题的文章,等等。 考生可在日常的复习中多做归纳,以备考场之需。也要注意,用得烂熟的诗句尽量少用,因为它可能会导致文意陈旧, 不易生新。 四、比喻式 这一方法很简单,就是将题目拓展为若干个比喻句,以这些提纲挈领的比喻作为通篇骨架,再充实成文。比如 2007 年江西卷满分作文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 ,开篇扣题,亮出观点:“寒窗十载,从小至今,语文一直是我最喜爱的 一门学科” ,接着主体部分则巧妙地将主旨句一分为三: A语文是一本日记,记载着我的成长经历; B语文是一部交通工具,载着我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 C语文是一部历史片,带着我穿越时空,驰骋古今。 三个比喻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透露出语文对作者的熏陶与感染,表达出对语文的热爱之情,条分缕析而不失轻松地诠 释了“语文,心中的一泓清泉”这一题旨。 运用指南 如果想采用这种方法,动用你以前做造句练习时所形成的储备就已经足够。这里再介绍一个拟出比喻句的好方法:先抛 开本体(如“语文” ) ,设定几个自己熟悉的喻体(比如球赛、电影、流行歌等) ,再把喻体与本体相钩连比如, “语 文是一场精彩的足球赛,让我在做完枯燥的数理化后得到全然的放松”:“语文是一场经典的电影,美伦美奂,意味幽 长,让我品味不尽”:“语文是一曲曲动听的流行歌,永远流淌在我心中”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如果一开始硬想 “语文像什么” ,可能绞尽脑汁也无所得,不妨逆向思维,尝试一下上述技巧。考生可以在闲暇时间里多观察,多思考, 试直接援引生活中的物象做比喻,在考场上自然而然能顺利造出比喻句。会写比喻句, “比喻式”作文自然不难了。 五、倾诉式 这一式适用于以叙事、抒情为主的作文。根据题目限制和表达需要,选取特定的对象进行倾诉,读来往往能感动人 心。比如 2007 年江苏卷有篇满分作文怀想天空 ,很有代表性。文章深入剖析“民族魂”鲁迅的“天空” ,所写材料 分别由深情的呼告句领起: A先生,你的天空充满热血,让人向往; B先生,你的天空充满愤慨,让人深思; C先生,你的天空充满爱国的热情,让人仰望,让人敬畏。 由“充满热血”到“充满愤慨”再到“充满爱国的热情” ,作者步步紧逼,激情洋溢,由此我们对鲁迅“天空”的 理解渐趋深入,对其精神与思想的把握更为精确。读者从作者的倾诉中,不仅能看到那位瘦弱的老人执著前行的背影, 还可看到苍茫天地间一根挺立不倒的脊梁对后来者的深远影响。 运用指南 只要做到两个点, “倾诉式”也十分容易。这两个点是:一要设定一个具体的“倾诉对象” ,让感情的抒发有突破口, 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锤子,漫无目的。二要学会“设境”在某种情境中触发情绪。具体说,是要让自己在想象的特 定的情境中触发情绪,在一种亢奋的状态中抒情作文,力求收到震撼人心的表达效果。运用“倾诉式” ,就权当自己平 常跟别人说话一样,文思极易如泉源只要注意将其润色为书面语言,这种方法对你来说就没有什么攻而不克的了。 六、纵向式 这一式适用于记叙文或夹叙夹议的作文。它的特点在于:抓住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一层深 入一层地表现中心,构成纵向的层进关系。2008 年上海卷优秀作文他们(他们是一群理性的思考者) 就是如此: A人类历史是由理性的他们推动; B然而,时代回敬了他们什么; C其实,理性并非只是圣人的特权。 3 在作者看来,正是因为“他们”的理性,才推动历史向前发展,然而“他们”却承受着时代种种非理性的不公。这 种关注就不是停留在一般层面,而是对时代理性的深沉呼唤。文中的“他们”均以“理性”冠之,主题集中;主体部分 层层推进,渐入佳境,将“理性地想、理性地做,人们相信,这是一条没有灰尘的路,相信所有愉快的梦都会通过,相 信终有一日我们会与他们相认”的主旨拓展到了极致。 运用指南 简单地说,采用“纵向式”写法,就是从“起因” “过程” “结果”几个环节剖析主题,体现一种纵向的发展,求 出最终的结论。就以上面例子来说,作者是围绕“理性的思考者何去何从”展开论述的:即“理性思考者从哪里来(因 推进人类历史而被赋予”理性思考者“称号) ”, “理性思考者走在了什么样的道路上(遭受着历史的不公正待遇) ”, “理 性思考者通往何方(我们会与他们相认) ”,对“理性思考者”的论述全面而充分,让读者透彻地认识到“他们”这一群 “理性的思考者” 。 “纵向式”写法看似不好握,其实只要抓住“起因” “过程” “结果”几个环节,一一写清,就能自圆 其说,成一家之言。 七、反复式 具体是指,把体现作者重要观点或深挚情感的语句在关键位置反复出现,以显示行文脉络,能产生回环往复、一唱 三叹之妙。 比如 2008 年全国卷甲卷河南考生的拿什么赞美您,人民的总理 ,聚焦共和国总理在抗震救灾中的表现,紧扣 “赞美”行文,内容集中;记叙、议论、抒情有机结合,叙事中融入了浓浓的感情,描写时带出感人的细节,令人不能 不动容。作者以“拿什么赞美您,人民的总理”作为议论中心和行文线索,这一感叹前后复沓五次,有效增强了文章的 表现力。另一位河南考生的孩子,别哭 ,同样结构严谨。在文中, “孩子,别哭”共出现八次,或拟为标题,树旗明 旨;或置于段首,概括要义;或用于结尾,总括全文它如同思想的红线,有机组合了各部分材料,从而使文章一气 呵成,使情感抒发淋漓尽致。 运用指南 以“反复式”布局,前提条件是寻找到一个“动情点” (即最能激动情感的那一“点” ) 。它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细 节,或者是一片风景这个“点”当然是在题目所限定的范围内找到的,它既是题意的最好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