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建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1页
住建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2页
住建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3页
住建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4页
住建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住建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 方案 住建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安全生产工作决策部 署,强化安全风险防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依据国务院 安委会办公室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和国 家安全监管总局试点工作安排,按照大连市标本兼治遏 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工作方案相关要求,特制订本工作方 案。 特制订本工作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 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城 市为创新示范载体和平台,以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为重 点,不断认识和把握安全事故规律,强化各项安全生产措 施保障,全面提升较大以上和各类有影响事故防范能力, 到 2018 年,实现全市建筑、燃气、供热安全生产形势根本 好转,实现城市安全发展。 依据安全生产法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 、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进一步强化和落实企业安全生 产主体责任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全面排查整治生产安 全事故隐患,加强对薄弱环节的管控,有效防范和坚决扼 制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组织领导 市建委成立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试点工作领导小 组 组 长:马成恩 市建委主任 副组长:金永春 市建委副主任 曲 平 市建委副主任 成 员:由市安监站、市供热办、市燃气处及各地区 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负责人组成。 三、遏制重特大事故的主要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1.加强企业负责人的安全管理。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企 业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依法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负总责,要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企业制定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和教育培训制度及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 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伤亡和其他事故的发生。其 中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要严格落实施工现场 带班制度,建筑施工企业负责人每月检查时间不少于其工 作日的 25%,项目负责人每月带班生产时间不得少于本月施 工时间的 80%。 2.开展从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企业是从业人员安全培 训的责任主体,要把安全培训纳入企业发展规划,可在安 措费中列出安全培训事项。要严格落实企业先培训后上岗 制度和师傅带徒弟制度,其中建筑施工企业对新职工进行 至少 32 学时的安全培训,每年进行至少 20 学时的再培训。 建筑施工“三类人员”必须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 格取得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后,方可担任相应职务;建筑 施工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 得建筑施工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从事 相应作业。供热行业的司炉人员要具有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颁发的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证(司炉)方可上岗从事作业。 燃气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运行、维护和 抢修人员等,必须按照国家和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关于燃 气经营企业从业人员专业培训考核管理工作要求,参加培 训机构的专业培训考核,取得相应合格证书,做到持证上 岗。 3.持续进行安全生产隐患排查。企业要经常性地开展 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切实做到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 限和预案“五到位” 。建筑行业要对在建工程项目涉及的深 基坑、高大模板、脚手架、起重设备等施工部位和环节进 行重点检查和治理,及时消除隐患。对重大隐患,企业负 责人要现场监督整改,确保消除隐患后再继续施工。项目 负责人是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必须对工程项目 施工安全负全责,要负责建立项目安全管理体系,配备施 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对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期 间必须现场带班,组织实施施工全过程管理,保证安全。 供热企业要委托专业机构对蒸汽管网进行现状评价,根据 评估结果,做好隐患治理工作。要做好供热设备设施安全 巡查和维护管理,加强关键节点、重点地段、重点区域热 力管网管控检查,确保供热管网安全运行。燃气企业要对 照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行业安全生产标准、规程、规定, 针对各个风险点,及时排查各类燃气事故隐患,及时进行 整改。对于不能马上整改的,要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控措施。 对于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燃气管理部门要坚决关停。 4.全面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要积极鼓励和倡导企业 开展职业健康体系认证、行业标准化体系认证和质量管理 体系认证等工作,其中建筑企业要按照住建部关于开展 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辽宁 省建筑施工安全检查生产标准化考评实施细则的要求, 建立健全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的各项内容和制度,严格进 行项目和企业自评,要开展以施工现场标准化为主要内容 的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活动,积极倡导使用节能环保的安 全防护棚、架及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 架、先进的车辆冲洗设施等安全产品,最大程度提高建筑 施工现场文明施工管理水平。全面推进燃气安全生产标准 体系建设,组织燃气专家研究编制我市燃气安全生产国家 标准和行业标准手册,发放至每个燃气企业贯彻执行。 (二)落实政府、行业安全监督职责 5.构建层级监督的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市级行业主管 部门要加强对区、市、县先导区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各区、市、县、先导区政府要根据属地管理的原则,切实 履行本辖区的安全监督管理责任。要扎实有力推进“党政 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制度,完善地区和行业安全 生产目标责任考核评价办法,定期通报各地安全生产情况, 促进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措施的落实。同时,不断 加大各级领导干部政绩业绩考核中安全生产的权重,不断 健全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把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 让每一项具体工作都有明确的责任人、落实措施和考核标 准。 6.建立完善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根据安全生产 法 、 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 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结合 新规范、新标准,严格规范三类人员、特作人员安全资格 审查和安全监督受理程序,及时调整与现有法律法规相抵 触内容,要结合省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下达的安全生产考 核指标,制定本地区建设系统安全生产控制指标,建立健 全安全生产目标责任管理制度,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根据城镇燃气管理条例 ,结合正在修订的辽宁省燃气 管理条例 ,积极推进大连市燃气管理条例的修订工作, 进一步强化我市燃气安全管理工作。 7.有力推动“智慧安监”建设步伐。建筑行业要按照 住建部相关工作要求,加快建筑施工企业、施工人员、起 重机械、施工项目、施工安全事故、施工安全监管机构及 人员等信息“六位一体”的建筑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建 设,实现“数据一个库、监管一张网、管理一条线”的信 息化管理目标。供热行业要逐步实现远程监控、调节、实 现数据传输、地理信息、设备系统信息、管网信息、用户 信息的联网管理,确保全市供热行业安全,杜绝重特大伤 亡事故。燃气行业要积极申请专项资金建设燃气安全监管 平台,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和智 能控制等新兴信息技术,将市内四区所有燃气厂站的监控 设施,通过网络汇入市燃气监控中心,进一步提高监管效 能,提升事故防控水平,加强燃气企业的日常监管。并逐 步实现与全市的安全监管平台并网,建立联动机制。 (三)加强安全生产保障基础建设 8.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机构和队伍建设。各地区行业主 管部门要积极与编办、财政部门协商,加强建筑安全监管 队伍建设,进一步细化机构职能,要按照监督面积 8-10 万 平米/每人充实监管人员,落实必要的工作条件、交通工具、 专项经费和岗位津贴。扎实开展监管队伍的培训和考核工 作,市级管理部门每年要组织对区、市、县、先导区的安 全生产考核,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全员性安全管理知识培训, 努力提高基层对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政策水平的把握和依法 行政能力。 9.加快对重大危险源的预警机制建设。各地区要不断 加强建筑、燃气行业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充实完善建筑、 燃气行业应急管理专家队伍,建立健全专职或兼职应急抢 险救援队,建筑行业要根据本地区安全生产形势和季节特 点,及时修订防台防汛、消防、防高处坠落等专项应急预 案,并组织企业开展应急演练。企业要建立完善安全生产 动态监控和预警预报体系,对所属工程项目要定期进行安 全隐患和风险排查分析。要加强对深基坑、高大模板、起 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的监测,并增加安全隐 患和风险排查分析频次,发现事故征兆要立即发布预警信 息,落实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同时,要广泛应用起重机 械智能预警系统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防范生产安全事故 的发生。燃气行业要修订完善各级燃气管理部门和燃气企 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加强燃气应急实战演练,每年 组织开展一次全市性大规模燃气应急演练。各燃气企业每 年要结合实际,至少开展一次有针对性的应急演练,检验 预案的实际效用,并及时修正预案。要每年继续申请财政 资金,为每个救援队伍补贴一定额度的运营经费,保证应 急队伍正常运转。 10.加大安全生产专项投入。各地区要充分发挥安全 生产专项资金的作用,要对建筑、燃气、供行业和领域亟 待解决的共性、关键性安全技术难题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 入。要按相关政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与协会、科研 机构、高校开展合作,为安全生产提供服务资询和技术支 撑。企业要加强对安全生产费用的管理,确保安全生产费 用足额投入。 11.加强安全宣传和舆论引导。各地区行业主管部门 要加强对安全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工作,增强从业人员特别 是一线农民工的安全防范意识,要采取灵活多样和寓教于 乐的安全宣传方式,让广大从业人员在潜移默化中接受安 全教育。建筑行业要继续开展“安全培训进现场活动” ,广 泛进行安全宣传、应急宣传、卫生宣传、法制宣传等活动。 燃气行业要对国内外其它城市和本市历史上发生的燃气事 故,以插图、动画等图文并茂的形式,编制事故安全小册 子、宣传片等,发放至各燃气企业开展事故安全警示教育。 对本市发生的燃气事故,印发事故通报,发放到各燃气企 业。结合“八七”事故典型案例,每年组织全市燃气管理 部门和燃气企业召开一次现场会,认真吸取事故教训,举 一反三,警钟常鸣。继续通过“大连燃气”微信、微博平 台,向社会宣传燃气安全使用常识,普及燃气知识,加大 力度推广使用燃气泄漏报警器,并组织燃气企业通过电视、 广播、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介,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 高居民安全用气意识。 (四)加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力度 12.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按照住建部和省住 建厅新颁布实施的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和规程,建筑行业要 不断优化安全监督管理档案,积极推进施工安全监管信息 平台建设,应用信息化手段实施施工安全监督。要开展差 别化监督管理工作,把建筑施工高大模板、深基坑、脚手 架、施工起重机械等危险性较大和安全生产薄弱环节作为 排查治理重点,实行挂牌督办,确保建筑安全生产工作顺 利进行。燃气行业要继续开展全市燃气行业安全风险防控 和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对燃气厂站进行全面检查。对于风 险管控不到位和隐患排查治理不到位的、不具备安全生产 条件的燃气厂站、设备、设施,坚决关停,对违章、违法 行为严格依法查处。同时,申请专项资金,委托第三方专 业机构对市内四区所有液化石油气厂站进行安全评估。凡 达不到安全运行条件的,一律予以关停。 13.广泛开展“示范工地”的创建。各地区要以贯彻 落实安全生产法 、 大气污染防治法 、 辽宁省扬尘污 染防治管理办法为契机,广泛开展安全质量标准化“示 范工地”评比创建工作,要严格执行“示范工地”评审的 基本原则、评选范围、申报条件、评定程序等规定,实行 开工备案、动态监管、竣工申报、评价上报等管理模式, 确保“示范工地”的创建质量。 要加强施工现场的文明施工管理,要严格落实“三区” 分开设置;严格落实“四有措施” ,严格按标准摆放“五牌 两图”;严格实施“四口五临边”安全防护。加强与气象、 环保等部门的联动,及时启动空气重污染日应急响应预案, 做好雾霾预防,有效控制扬尘污染。 14.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严格贯彻建设工程安 全生管理条例 、 建筑工程施工转包违法分包等违法行为 认定查处管理办法等,严厉查处不履行法定建设手续, 擅自从事施工活动的行为。严厉查处建筑施工企业无施工 资质证书、无安全生产许可证,企业“三类”人员无安全 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无操作资格证书进行施 工活动的行为。严厉查处拒不执行政府有关部门下达的停 工整改通知的行为。对违法违规造成人员伤亡的,以及有 瞒报事故、事故逃逸等恶劣情节的,要依法从重处罚。 15.依法严格事故调查处理。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 按照生产安全事故等级和管理权限,依法组织或参与开展 事故调查,要依法严肃追究事故责任企业和人员的责任, 加大对企业资质和从业人员执业资格的处罚力度。对事故 责任企业,依法给予罚款、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或吊 销资质证书、暂扣或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等行政处罚。对 事故责任人员,依法给予罚款、停止执业、吊销注册证书、 吊销岗位证书等行政处罚。建立事故分析与通报制度,认 真研究事故特点,积极探索事故防范措施。要将事故责任 企业和责任人员在媒体上曝光,并公布事故查处情况,接 受社会监督。 住建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实施方案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决策部署,着力解决当 前安全生产领域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强化安全风 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频发势头, 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安全风 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排查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扎 实构建事故应急救援最后一道防线。坚持关口前移,超前 辨识预判岗位、企业、区域安全风险,通过实施制度、技 术、工程、管理等措施,有效防控各类安全风险;加强过程 管控,通过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闭环管理制度,强化 监管执法,及时发现和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防患于未然;强 化事后处置,及时、科学、有效应对各类重特大事故,最 大限度减少事故伤亡人数、降低损害程度。 (二)主要工作目标。到 2018 年,构建形成点、线、 面有机结合、无缝对接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 理双重预防性工作体系,全社会共同防控安全风险和共同 排查治理事故隐患的责任、措施和机制更加精准、有效;构 建形成完善的安全技术研发推广体系,安全科技保障能力 水平得到显著提升;构建形成严格规范的惩治违法违规行为 制度机制体系,使违法违规行为引发的重特大事故得到有 效遏制;构建形成完善的安全准入制度体系,淘汰一批安全 保障水平低的小矿小厂和工艺、技术、装备,安全生产源 头治理能力得到全面加强;实施一批保护生命重点工程,根 治一批可能诱发重特大事故的重大隐患;健全应急救援体系 和应急响应机制,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明显提升。 二、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重点 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要突出构建双重预防性 工作机制、强化技术保障、加大监管执法力度、推进保护 生命重点工程建设、加强源头治理、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六 项重点工作。 (一)着力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 预防性工作机制 1、健全安全风险评估分级和事故隐患排查分级标准 体系。根据存在的主要风险隐患可能导致的后果并结合本 地区、本行业领域实际,研究制定区域性、行业性安全风 险和事故隐患辨识、评估、分级标准,为开展安全风险分 级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提供依据。 2、全面排查评定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等级。在深入 总结分析重特大事故发生规律、特点和趋势的基础上,每 年排查评估本辖区的重点行业领域、重点部位、重点环节, 依据相应标准,分别确定安全风险“红、橙、黄、蓝”(红 色为安全风险最高级)4 个等级,分别确定事故隐患为重大 隐患和一般隐患,并建立安全风险和事故隐患数据库,绘 制企业安全风险等级和重大事故隐患分布电子图,切实解 决“想不到、管不到”问题。 3、建立实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机制。按照“分区域、 分级别、网格化”原则,实施安全风险差异化动态管理, 明确落实每一处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危险源的安全管理与 监管责任,强化风险管控技术、制度、管理措施,把可能 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范围之内。健全安全风险公 告警示和重大安全风险预警机制,定期对红色、橙色安全 风险进行分析、评估、预警。落实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岗位责任,建立企业安全风险公告、岗位安全风险确认和 安全操作“明白卡”制度。 4、实施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推进企业安全 生产标准化和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建立自查、自改、 自报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建设政府部门信息化、 数字化、智能化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网络管理平台并与企业 互联互通,实现隐患排查、登记、评估、报告、监控、治 理、销账的全过程记录和闭环管理。 (二)全面加强安全生产源头治理 1、严格规划准入。探索建立安全专项规划制度,把 安全规划纳入地方经济社会和城镇发展总体规划,并加强 规划之间的统筹与衔接。加强城乡规划安全风险的前期分 析,完善城乡规划、设计和建设的安全准入标准,研究建 立招商引资安全风险评估制度,严格高风险项目建设安全 审核把关,科学论证高危企业的选址和布局,严禁违反国 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在高风险项目周边设置人口密集区。 2、严格规模准入。根据产业政策、法律法规、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和本地区、本行业领域实际,明确高危行 业企业最低生产经营规模标准,严禁新建不符合最低规模 要求的小企业。建立大型经营性活动备案审批制度和人员 密集场所安全预警制度,严格控制人流密度。推动实施劳 动密集型作业场所空间物理隔离技术工程,严格限制劳动 密集型作业场所单位空间作业人数。 3、严格工艺设备和人员素质准入。实施更加严格的 生产工艺、技术、设备安全标准,严禁使用国家明令禁止 或淘汰的设备和工艺,对不符合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要求的,一律不准投入使用。明确高危行业企业负责人、 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的文化程度、专业素质及年 龄、身体状况等条件要求,完善高危行业从业人员安全素 质准入制度。 4、强力推动淘汰退出落后产能。紧密结合供给侧结 构性改革和国家化解钢铁、煤炭等过剩产能工作要求,顺 势而为,研究细化安全生产方面的配套措施,严格安全生 产标准条件,依法关停退出达不到安全标准要求的产能和 违法违规企业,及时注销到期不申请延期的安全生产许可 证,提请有关人民政府关闭经停产整顿仍达不到安全生产 条件的企业。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通过资金奖补、兼并重 组等途径,引导安全保障能力低、长期亏损、扭转无望的 企业主动退出。 (三)严厉打击惩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1、加强安全监管执法规范化建设。负有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职责的部门要依法履职,结合实际分行业领域制定 安全监管执法工作细则,进一步规范执法内容、执法程序、 执法尺度和执法主体。坚持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 原则,强化执法信息公开,加大执法监督力度。 2、依法依规严格落实执法措施。健全“双随机”检 查、暗查暗访、联合执法和重点执法制度,对情节恶劣、 屡禁不止、可能导致重特大事故的严重违法违规行为,依 法依规严格落实查封、扣押、停电、停止民用爆炸物品供 应、吊销证照,以及停产整顿、上限处罚、关闭取缔、从 严追责“四个一律”执法措施。 3、运用司法手段强化从严治理。加强安全执法和刑 事司法的衔接,建立公安、检察、审判机关介入安全执法 工作机制。对抗拒执法、逾期不执行执法决定的,由公安 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对涉嫌犯 罪的违法案件,及时移送司法机关,坚决杜绝有案不移、 有案不立、以罚代刑。探索设立安全生产审判庭、检察室, 建立查办和审判安全生产案件沟通协调制度。 4、强化群防群控。推行执法曝光工作机制,强化警 示教育。加大举报奖励力度,进一步畅通渠道,鼓励发动 群众举报、媒体曝光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建设行为,加强社 会监督。完善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不良记录“黑名单” 制度,完善联合惩戒机制。 (四)强化安全生产技术保障 1、强化信息化、自动化技术应用。针对可能引发重 特大事故的重点区域、单位、部位、环节,加强远程监测 预警、自动化控制和紧急避险、自救互救等设施设备的使 用,强化技术防范。完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储存设施 自动化控制和紧急停车(切断)系统,可燃有毒气体泄漏报 警系统,鼓励推广“两客一危”车辆(长途客车、旅游包车、 危险货物运输车)安装防碰撞系统。 2、推进企业技术装备升级改造。及时发布淘汰落后 和推广先进适用安全技术装备目录,通过行政、市场等多 种手段,推动、引导高风险企业开展安全技术改造和工艺 设备更新,淘汰一批不符合安全标准、安全性能低下、职 业危害严重、危及安全生产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推动一 批高危行业企业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 。 3、加大安全科技支撑力度。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 研机构、社会团体等科研资源,加大对遏制重特大事故关 键安防技术装备的研发力度。加大安全科技成果推广力度, 搭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平台,完善多层次科研成果转化 推广机制。 (五)着力加强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建设 1、加快建设实施一批重点工程。以高安全风险行业 领域、关键生产环节为重点,紧盯重大事故隐患、重要设 施和重大危险源,精准确定、高效建设实施一批保护生命 重点工程。重点建设煤矿重大灾害隐患排查治理示范工程、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采空区治理工程、公路安全生命防护 工程、重大危险源在线监测及事故预警工程、危险化学品 罐区本质安全提升工程、工贸行业粉尘防爆治理工程等。 2、强化政策和资金支持。探索建立有利于工程实施 的财政、税收、信贷政策,建立以企业投入为主、市场筹 资为辅,政府奖励支持的投入保障机制,引导、带动企业 和社会各界积极主动支持实施保护生命重点工程,努力构 建保护生命的“安全网” 。 (六)切实提升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1、加强员工岗位应急培训。健全企业全员应急培训 制度,针对员工岗位工作实际组织开展应急知识培训,提 升一线员工第一时间化解险情和自救互救的能力。 2、健全快速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健全部门之间、地 企之间应急协调联动制度,加强安全生产预报、预警。完 善企业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严防盲目施救导致事态 扩大。强化应急响应,确保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组织抢 险救援。 3、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建设。进一步优化布局,加强 矿山、危险化学品、油气管道等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建设, 强化先进救援装备、应急物资和紧急运输、应急通信能力 储备。建立救援队伍社会化服务补偿机制,鼓励和引导社 会力量参与应急救援。 三、职责分工 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 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突出镇街、突出重点行业部门,将 安全生产责任压力落实传导到部门、基层和企业,确保到 位、到岗、到点,使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真正落 地生根并取得实效。 (一)各镇政府、运河街道办事处、经济开发区管委会。 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所有行业领 域和生产经营单位的隐患排查整治和重特大事故遏制。要 根据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区域安全生产实际,制定、细化 行动方案,夯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推进,夯实工作成果。 (二)行业、领域主管部门。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 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和 山东省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规定(省政府令第 293 号), 针对制约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工作的突出问题和关键因素, 抓紧制定本部门、本行业领域和本系统的工作方案并认真 组织实施。 区经信局负责制定加强安全环保节能管理、加快全区 化工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地面工业企业、造船、油气输送 管道隐患整治等具体实施方案和全区民爆行业具体实施方 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区公安分局负责制定全区道路交通、消防行业领域具 体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区教育局负责制定全区中小学校、幼儿园校车、校舍 等领域具体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区国土资源分局负责制定全区矿山开采秩序整顿和依 法整顿关闭非法违法或不具备开采规模矿山具体实施方案 并认真组织实施。 区住建局负责制定全区建筑施工和城镇燃气行业领域 具体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区交通运输局负责制定全区道路运输领域具体实施方 案并认真组织实施。 区港航局负责制定全区渡口、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