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o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好处_第1页
wto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好处_第2页
wto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好处_第3页
wto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好处_第4页
wto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好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TO能给老百姓带来多少好 处? 20 世纪的最后一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再次成为中国人街头巷议的话题。从目前大众 媒体的层面上来看,至少作为消费者,中国老百姓是拥护“入世”的。从 1986 年提出“入世” 申请以来,至今已有 13 年了, “黑头发都谈成白头发了”,这其间中国政府和企业界做出了 极大的努力来满足“入世” 的要求。每当“ 入世”谈判掀起新的希望时,中国的许多媒体也总 是热情洋溢地向公众宣传“入世”的好处,形成蔚为壮观的全民盼“入世”的大潮。在机关大 楼的办公室里,在超级市场的柜台前,在朋友们的聊天问候中,消息灵通的人士都在发布 美国小汽车、计算机、电话费的行情,把听众们的心挠得痒痒的,恨不得中国第二天就“入 世”。你想,一辆中高档的皇冠车在美国只售 8000 美元9000 美元,合人民币不过 6 万7 万元,只相当于买一辆昌河或奥拓的钱,多划算啊!还有计算机,200 美元就够买一 台 586;电话根本不要初装费,打电话很便宜,还不断有别的电话公司用更优惠的价格来 吸引你“跳槽”,多好啊!要是出国,千万别买国航的机票,太贵,找个朋友在国外买好机 票寄回来,就能省出一台电视机。 其实不用出国就能知道国外的东西多便宜,1998 年中国加大打击走私柴油、汽油的力 度,不就是因为国际市场的油价低得出奇吗?也是因为打击走私,中关村市场一直走低的 电脑价格在 1998 年年底一度止跌回升。既然外国货质量又好,又这么便宜,收入有限的工 薪人士当然要欢迎外国货,当然要盼望“入世”了。1994 年曾有小道消息说,中国“入世”有 望,轿车市场立刻疲软,全国各地的汽车销售商叫苦不迭,因为人们等着“入世”后的汽车 降价呢。 挣钱不容易,明明 100 块钱可以买到的东西,却因为有高额的海关关税,要多花 100 或 50,这多冤哪!以前不知道国内外市场的行情,以为手表就是该 100 多元钱一块,买的 时候没有二话,欢天喜地的。现在眼界开阔了,知道这是国家保护性关税闹的,别人就不 干了。这不是让消费者当冤大头吗?收那关税干什么?这不是保护落后吗?不是给海关官 员营私舞弊提供机会吗? 因此,每一次“入世”谈判受挫,这些持币待购的消费者都若有所失,就像看自己刚 刚买入的那支股票不涨反跌一样。当然,人们希望这是暂时的,正如股票终归是要上涨的 一样。 1999 年以来,众多媒体又开始向消费者介绍“入世”的种种好处了。最典型的是 4 月 20 日中国青年报的文章WTO 这河有多深? ,文章首先说:加入 WTO,首先必须要 有一个“付出代价 ”的思想准备。天下没有永远免费赠与的大餐,不付出,也就没有获得。 但“入世”后,从长远看中国的机会大于付出,否则就没有必要过这河了。然后以很生动的 笔触给读者描绘了一番“入世”后的美妙景象: 对于单纯的消费者来说,中国的“入世”实际上意味着可获得更多的消费选择、更便 宜的商品价格、更上乘的消费服务。由于“入世”后关税将会降到一个较低的水平,非关 税壁垒也会消除,国外商人能够直接与中国的消费者接触,建立自己的销售系统,与自己 的市场对手展开就地竞争,因此老百姓就能在消费生活中得到扮演“上帝”的更好的感觉: 用比过去少的钱来选择更好的商品。 比如,一些现代款式、质量较好的耐用消费品,如汽车、数码音响、DVD、电信产品 以及多用小家电、新颖纺织品、化妆品、食品和水果,将会以比现在低的价格更多地出现 在中国市场,甚至出现在超市的货架上。以汽车为例,按照有关规则,我国轿车工业作为 “幼稚产业”将得到一定期限保护,但轿车进入老百姓家庭作为国家制定的产业政策在中国 喊了几年,老百姓买车和用车过程中却面对税费过重等问题。这一矛盾也会随着中国的“入 世”而促使有关部门尽早出台宽松的配套政策而解决。 至于中国城市家庭所喜欢的五花八门的多用小家电、照相机、音响、化妆品等外来商 品,本来国外企业的市场优势就多一点,中国消费者面对这些东西,不用再去香港、泰国 借旅游之机采购,在自己所居住的城市就会找到更大的自由选择范围,花费更少的购买投 入。 “关”门打开,体现科技含量的新颖的世界流行建筑部件、材料也会大量进入中国市 场。在中国越来越红火的住房市场上,人们往往为其较低的质量、太高的售价而伤脑筋。 中国“入世”后,建筑部件及材料更容易进入中国市场。革命性新材料的加盟,无疑会使 房地产商用更合理的投资和更好的材料,建造出更适合消费需求或者是更便宜的住房,这 也将是中国百姓的一个福音。 中国“入世”还有一个最直接的推动,可能会表现在对第三产业的贡献上。在国际上, 近年来服务贸易在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大行其道之后,居于越来越重要的市场地位,有的 国家甚至到了占 60的比率。中国的“入世”将使服务贸易的观念更快和更好地融合于中国 社会。 大多进入了小康阶段的中国家庭届时将会面对外资服务贸易如金融服务、文化娱乐、 休闲消费等的“拉拢” 。一些新的服务机构,如国际旅游服务、保险服务、礼仪文化服务等, 将会带动本地企业与其竞争,共同提升中国家庭的生活质量和生活乐趣,引导人们进入新 的消费领域。 不错,这些都可能是真的,也许很快就会随着“入世”成为现实。只是作者没有告诉 我们,那时候中国老百姓到哪里去挣钱。当廉价的美国小麦、大豆、棉花、牛肉、鸡肉、 桔子、葡萄来到城市居民的餐桌上时,9 亿农民却可能叫苦不迭。十几年来我们一直在提 倡种植经济作物,发展养殖业,农民们响应市场价格的召唤,纷纷投入了大量资金购苗、 种,建温室和现代化鸡舍,指望着收获季节能卖个好价钱,来归还拼凑起来的借款。这个 热潮发展到今天,市场已经供过于求了。猪肉批发价 5 元钱 1 公斤,这个价格不要说发财 致富,恐怕要是还了饲料、猪种的钱,能不能够养家糊口都成了问题。猪肉如此,其他农 产品也都出现过剩。正因为如此,国家才要制订保护价,以免谷贱伤农。但是,就在这个 时候,美国的廉价农产品来了。美国农业是石油农业,自然条件又好,可耕地辽阔,每年 有 1/3 的农田休耕,人均农产量很高。在石油实际价格已经低于 60 年代廉价石油时代的情 况下,美国农产品的竞争力几乎全球无敌,它的出口农产品占世界农产品出口总量的近一 半。可以预料,一旦美国农产品挤开中国市场大门,那么中国农民就有可能买不起油盐酱 醋,更大量的农村人口将不得不流向城市。 那时候的城市又将怎样呢?大量的工厂企业将关门大吉。不错,中国汽车工业落后, 上百个小厂敲敲打打搞汽车,是该淘汰当然也别忘了这些小厂对就业做出的贡献。问 题是谁去淘汰它们,是国内形成大型汽车集团呢?还是汽车工业整个被淘汰?如果是前者, 那么至少与汽车生产相配套的橡胶、电子、机械各行业还仍然有订单,仍然可以容纳大量 的就业,这正是所谓汽车工业作为支柱产业的意义。而如果是通用、丰田、奔驰来淘汰中 国汽车工业,那么势必造成对城市各行各业的极大冲击,造成的失业将远比外国汽车销售 网所能吸纳的就业要多。 这还仅仅是一个汽车业的情况。如果我们考虑到美国连律师、会计、城市规划、电影 院、快递服务等等都要占领,问题将更加严重。我们不得不担心,明天我们到哪里去挣钱? 目前,中国的城镇失业、下岗、待岗率合计已经相当高了。不知道那位作者有没有体 验过下岗的滋味,当你看着市场上蔬菜、水果、鱼肉越来越便宜的时候,摸摸兜里却没有 钱。也许这位作者很快就可以买到一辆小轿车,但如果若干年以后美联社接管新华社,紧 接着记者大裁员;或者由于中国银行体系破产,存款变成废纸,这位作者也许就可能买不 起汽油了。 一位汽车厂的老总告诉我,当 1994 年底吴仪走出“入关”谈判会议室,宣布谈判失败时, 他的感觉是松了一口气。他说,不入也好,晚入比早入好,现在中国汽车厂商上百家,最 大的桑塔纳产量也不过几十万,和通用、丰田这些年产量近千万的汽车厂怎么竞争?如果 没有高额的保护关税,中国的汽车厂统统都得关门。那他投在生产线上的那么多贷款怎么 还?那么多工人干什么? 老百姓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很简单的道理,要花钱先得挣钱。作为消费者,老 百姓可能受益,作为生产者,老百姓可能跟着中国的企业一道失业。也就是说, “入世”给 每一位中国人出了一道难题:要么享受跨国公司提供的质优价廉的服务和商品,但却失去 工作;要么有工作可做,但只能暂时吃本国的水果,坐本国的质量不那么高的汽车。 这篇文章的作者似乎是知道每一位老百姓的双重身份的。他是在向“单纯的消费者” 描绘这幅美妙图景,然而他紧接着的铺排却不时地把“单纯的消费者”混同于老百姓。这 样一来,似乎只有企业的经理们才是生产者,才会以生产者身份关心企业的生存;这样一 来,老百姓就和跨国公司结成了同盟,以消费者的名义来共同挤压国内企业的生存空间了。 这不是典型的误导吗? 从经济学的角度说,每一个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即既要吃喝玩乐,又要有收 入来源。不仅是传统意义上的工人、农民是生产者,现代意义上的知识分子。公务员是生 产者,甚至食利者也是生产者。食利者的收入来源是银行利息或股票分红等,其收益的大 小与银行和企业的经营状况息息相关。当银行经营不力,坏账如山,或企业亏损有加、负 债累累,被迫破产时,食利者就当不成消费者了。因此,当我们考虑“入世”对自身的影 响时,既要考虑到作为消费者能获得哪些好处,也要考虑到作为生产者会受到哪些损害。 在这一点上,众多媒体的报道显然有失偏颇。媒体往往利用人们显而易见的消费者身份, 把好处说成是每一个人的;又利用人们对自身生产者身份的忽略,把生产者孤立成少数企 业家。这样,表面上“入世”的好处大家都可以享受到,害处却只有相对数量很少的企业 家承担,而且这些企业家又已经被指责为落后的,阻碍生产力发展的,该被淘汰的。 但事实上,当这些企业被淘汰时,在企业中工作的工人会被淘汰,靠这些企业上交税 收养活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会被淘汰,靠企业支撑的养老金、大病统筹基金、 失业保障基金会失去来源,市政设施、物价补贴也会失去来源。 很遗憾,许多媒体显然并没有考虑读者的双重身份,只是一味地向读者的消费者身份 煽情。这表面上是为读者着想,实际上是把读者带进了一个短视的、非理性的思路中,准 确地说是在误导读者。当然,对于这一点,有的媒体是不自觉的,他们是当了二传手,先 被别人误导,又去误导别人。 实际上,我们每个人都切身感到,工作比消费更重要。因此,我们经常会克制自己的 消费欲望、享受欲望,为寻找并保持一份稳定的、收入不错的工作岗位,而长时间地学习, 长时间地工作。从生产者的角度看,即使我们暂时吃得差一些。穿得差一些,但只要努力 工作,日子总会慢慢好起米的。反之,那种讲吃讲穿游山逛水却没有工作的人,虽然可以 作为消费者充分体验现代生活的乐趣,却总有一天会流落街头,体验历代乞丐的凄惨。一 个人失去工作会成为乞丐,一个国家失去工作则会陷入动荡和战乱的烽火硝烟中。 就在中国舆论为消费者主导,诉诸消费者利益时,美国舆论却为生产者所主导,诉诸 生产者利益。中国越是补贴出口产业,美国国会和舆论界的意见就越大。因为美国舆论是 遵循生产者逻辑的:对美国生产商有好处的,美国舆论欢迎;对美国生产商无好处的,美 国舆论坚决抵制。按照美国人的流行观点,中国扩大对美国出口,美国消费者当然受益, 但这减少了美国生产商的相应市场份额,减少了美国企业的利润,从而损害了美国利益。 从根本上说,美国国会和政府不是消费者协会,而是生产商俱乐部,即过去所谓的垄断资 本集团的代言人俱乐部。在生产者俱乐部的主导下,连普通美国人也不愿意购买廉价的外 国商品。美国前劳工部长罗伯特瑞奇在 5 月 20 日金融时报撰文指出,在最近的一次 调查中,58的美国人同意对外贸易“对美国经济不好,因为廉价的进口货损害了工资”, 只有 32的人同意“贸易对美国经济有利。 ” 消费者,竞争真好! 遗憾的是,这种误导却由来已久,十几年来不断地在向中国老百姓灌输。有人说话了: 中国的汽车厂倒闭怎么啦?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正常现象,谁让你落后呢?难道说为了 发展中国的汽车工业,我作为消费者就得多掏腰包,就得忍受发动机的噪音,就得不断进 维修铺吗?现在不是抵制日货的年代了,只要世界上有人卖,我有钱买,作为消费者,我 当然得哪儿便宜哪儿买,哪儿质量好哪儿买。你不要用外国公司来吓唬我。如果外国公司 能为我提供更好的服务,它不是比中国公司更好吗?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不断竞争,技 术才能发展,商品才能更加物美价廉,社会才能进步。竞争真好! 这种逻辑我们都似曾相识,甚至非常熟悉。 中国经济时报曾就新一轮彩电价格大战 发表某记者的文章来自竞争的“繁荣” ,就典型地表达了对竞争的无限赞美: 不久前,长虹总裁倪润峰宣布长虹彩电将降价 50 元800 元,这一决定在彩电行业引 起轩然大波,随后“康佳” 、 “创维 ”、 “熊猫”等也纷纷宣布降价,其中尤以 “康佳”的反应最为强 烈,其降幅高出长虹 1 倍,为 100 元1500 元。3 年前彩电行业的大降价挤走了洋品牌, 3 年来价格大战又带来什么结果呢?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无疑是赞成的,因为这次由长虹发起的价格战无疑将会大大增 加所谓的“消费者剩余” 。在彩电生产者中既有跟风者,也有因反对而坚持不降价者,这些 立场是与其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的。但在我们看来,与 1996 年的降价相比,这次降价更有魅 力,彩电生产者的不同反应实际上说明了“繁荣”的确“ 来自竞争 ”。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功能是,通过相对价格调节各种资源在各行各业以及行业内部的 配置,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也即实现资源最优配置,其形式有破产、兼并等。通过竞 争,不具备实力的生产者将退出竞争,留下来的生产者将能更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在最 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净福利的增加。虽然在短期内,本次降价还不会导致彩电厂商之间的兼 并或重组,但这并不说明竞争的资源配置功能没有实现。其他厂商随后的降价行为说明, 在降价之前,彩电生产的利润还是很丰厚的,降价之后,彩电生产也还是有利可图的。价 格竞争将会给生产者们带来比以往更大的压力,迫使其采取多种手段降低成本,以取得更 大的竞争优势。 而且,对于彩电生产者来说,降价并不一定会导致“一损俱损”的结果,在当前宏观 经济整体低迷的情况下,降价可以维持现有的市场规模,不越过企业盈亏平衡点的降价在 适当的时候还可能会极大地激发居民,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消费热情。1998 年农村居民人均 纯收入为 2160 元,是城镇居民的 2/5 左右,而据华夏证券研究所研究员胡建军的分析,在 1997 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就已为城镇居民的 1/3,其人均纯收入与彩电的价格比已相当 于城镇居民 10 年前出现彩电消费高峰时的水平。而到 1997 年末为止,每 100 户农村家庭 的彩电拥有量仅为 27.32 台,城镇居民的拥有量虽然已达到 100.48 台,但其中很大一部分 是 80 年代末购买的,急需更新。故我们认为,此次降价虽然会使一些企业在短期内出现一 定的财务困难,但是在将来经济转暖,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开始加速的时候,竞争所导致的 成本降低将会使彩电市场容量急剧扩张。所以,适度竞争(即非恶性竞争)所带来的将是 “一荣俱荣”的局面。 在此次降价过程中,值得关注的另一个群体是对降价“说不”的生产者,如海信集团。 价格战的强硬反对派海信集团的本钱之一是“零库存”管理;本钱之二是技术的差异性, 其在国内独一无二的“绿色环保”电视 2 个月销售了 10 万多台;本钱之三是其所倡导的 “知识服务”,让消费者在购买前更多地了解产品的性能,避免浪费性消费。在价格战中, 康佳集团的应对策略则是一套“组合拳”,不单纯降价,而是在降价的同时还要提价,将适 宜于城乡低收入群体的“福临门”系列降价,而提升科技含量高的镜面电视和七彩小画仙等 的价格。 这一群对价格战“说不”的生产者之所以值得关注,是因为他们将更多的注意力转向 了市场细分战略,不再将降价作为其唯一的竞争战略,实现了竞争战略的根本性转变,走 出了中国企业的认识误区。目前,大多数企业在竞争战略的选择上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降价, 以低成本来扩展市场。在卖方市场的条件下,这也许是行得通的,但在我国经济转入买方 市场后,降价行为可能会引起恶性竞争。对于生产者来说,降价削弱了他们的积累能力, 恶性竞争甚至会导致“一损俱损”的局面,引起市场混乱。所以,除了降低成本,使产品 在价格上更具竞争力之外,生产者应该将注意力更多地转向市场细分战略。在同一市场上, 企业产品的持久竞争力在于其比其他企业的产品更“好” 、更“特” ,能够提供自己独到的 价值,也即要具有技术上的优势,生产出与众不同的产品。对于彩电行业来讲,细分战略 可能更为重要。 所以,我们认为,在这次价格大战中,消费者无疑是最大的赢家,但生产者的反应不 一,这说明我国的部分企业的竞争观念、竞争战略已开始发生转变,从传统的价格竞争转 向了以市场细分为特点的竞争。竞争的结果无疑是消费者的选择面越来越广,能以越来越 低的价格购买到各具特色的产品;对于生产者来说,我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庞大的消费群 体、复杂的消费层次为其市场容量的扩大带来了无限的机会,每一个生产者,只要有其独 具特色的产品,在市场上终究会有其安身立命之所和发展的机会,竞争无疑将会促进消费 和生产的同步增长,给全社会带来“繁荣” 。 的确,彩电价格战很好地演绎了市场竞争的本质和过程。对于这场价格战,作为局外 人的消费者固然获益匪浅,但这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结果。从中国市场需求低落以来,越来 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在市场经济中必须遵循“宁要份额,不要利润”的原则,即使贷款也 要把竞争对手挤出市场,待击败对手,占据相对市场垄断地位以后,再提高产品价格,用 垄断性利润来归还贷款。为了在日益低迷的市场中扩大市场份额,长虹、康佳等厂商不得 不打价格战。而为了降低价格,它们首先得压低成本,包括压缩工资、福利、住房及办公 建设经费等,以及压缩配套厂商的利润,这反过来进一步减少了社会总需求。这一轮价格 战打下去,国内彩电行业势必要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破产,这些企业的工人要失业。如果各 行各业都纷纷打起价格战很不幸,这正是今天的现实则从宏观来看,就是经济危 机的到来。在经济危机时期,价格螺旋下降,按照这位记者的理解,作为消费者的老百姓 应该拍手称快才是,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危机期间也总是老百姓的生活最艰难的时候。 在 19291933 年大萧条期间,美国各类商品的价格均大幅下跌,物价指数下降 21,其 中谷物价格下降了 2/3,退回到 19 世纪的最低水平。与此同时,则是企业纷纷倒闭,官方 统计的失业率从 3.2上升到 25,许多经纪商因绝望而自杀,许多失业工人流落街头冻 饿而死,社会情绪一片灰暗,上层人士开始纷纷怀疑资本主义制度还是否能躲过这一劫。 这就是因为,老百姓首先是生产者,作为生产者,他首先是受竞争伤害,而不是从竞争中 获益。如果这位记者正就业于长虹、康佳或任何一个行业的企业中,他都会深深感受到这 一点。老板一个劲地威胁职工,工资不能涨,奖金要下调,福利要冻结,员工要裁减。只 有这样,企业才能生存,诸位也才有饭吃。如若不信,你走你的人,厂门外下岗职工多的 是,什么样的工资都愿意接受。结果,市场上的东西越来越便宜,而职工花钱却反而越来 越抠抠缩缩。 不仅如此,随着“宁要份额,不要利润”的白热化竞争的继续,生产规模较小,技术 相对薄弱,资本不足的企业就越来越捉襟见肘,入不敷出,贷款无法偿还,工资无力支付, 最后只能被淘汰出局。随着众多的生产商逐渐被清除出局,市场逐渐形成相对垄断格局, 甚至有可能形成某一家企业完全垄断市场(例如波音公司、微软公司甚至接近对世界市场 的完全垄断) 。也就是说,该记者最喜欢的竞争最终必将消灭竞争,而他所不喜欢的垄断却 会不邀而至。而且这时候的垄断已经不是政府垄断,而是私人垄断了。政府垄断是以为公 民服务的名义进行的,人们还可以通过舆论、人民代表大会等渠道去约束它,私人垄断是 在追逐利润中形成的,你就只能干等着挨宰吧。 很有意思的是,记者先生一方面反对垄断,另一方面却说:“留下来的生产者将能更 有效地利用各种资源,在最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净福利的增加。 ”这些留下来的生产者不是垄 断者是什么?记者先生实际上并没有读懂亚当斯密,在斯密那里只有自由竞争,而巳这 种自由竞争不会产生一轮轮的淘汰,因此不会形成垄断者,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社会利益。 正是斯密的这一信条,才使得西方经济学说史上形成对自由竞争的无限崇尚,才形成制订 反垄断法的社会力量。然而,按照记者先生自身的逻辑,他真正崇拜的不是自由竞争,而 恰恰是垄断。他无非反对政府垄断,崇尚私人垄断而已。 当然,这位记者实际上不自觉地道出了斯密学说的幼稚和荒唐。斯密根本就没有提到 自由竞争可能会一路演变成完全垄断,而自由竞争这只“看不见的手” ,也会变成垄断者操 纵市场的“看得见的手” 。自身逻辑的内在矛盾使得记者先生分析越往下走就越显得荒诞不 经。什么“适度竞争(即非恶性竞争)所带来的将是一荣俱荣的局面” ,什么“不再将 降价作为其唯一的竞争战略,实现了竞争战略的根本性转变”等等,都是一厢情愿地美化 竞争的说法。先生不妨去问一问海信的老总,他对外在顽强地坚持说海信不降价也可以应 对价格战,但内心恐怕却有苦难言:跟着降价吧,年度利润就无法实现;不降价吧,市场 份额会逐渐萎缩。也许海信的老总会期待着长虹降价不能坚持到底,这样海信就可以喘一 口气。但是,看一看美国企业的竞争兼并史就可以知道,在价格战面前抱这种态度的企业 绝大多数都破产了。应战,固然也有可能死,但不应战,则是必死无疑。这就是市场竞争 的法则。康佳的老总刚刚宣布与其他几家大厂商联合,坚持不降价,话音未落,大幅度降 价措施随即出台,使盟友们十分尴尬。对此,记者先生是不是想指责其为“恶性竞争”呢? 如果是这样的话,先生就完全是一位新时代的叶公,口口声声竞争真好,竞争来了却又害 怕竞争、逃避竞争。 也许这位记者没有想到过自身的逻辑有那么多内在矛盾,也许他只是一位记者,他只 是按照流行口味写作罢了,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类似的论调不断出现在许多大报大刊 上,令人怀疑是这些报刊的编辑们水平不够呢,还是有意误导? 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概念,如果老百姓对这一核心概念的认识被误导,以为竞争真 好,却不知道竞争对自己意味着被吃掉,那么很可能就会“被人卖了,还帮人点钞票” 。 中国企业具备足够况争力了吗?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的进展。1994 年,我国煤炭、水泥、棉布、电视 的产量均为世界第一,钢材、化纤、化肥的产量世界第二,电力世界第四,原油世界第五, 合成橡胶世界第五,还有许多主要产品的产量名列世界前茅。单看这些指标,谁都会觉得, 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十分强劲,由此想当然地认为中国的企业已经具备了足够的竞争力。 我相信,有一段时间普通老百姓之所以自我感觉良好,原因正在这里。 但是,这又是一个典型的误解。因为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的实物生产能力完全是两个 概念,前者是市场经济的概念,后者是计划经济的概念。当考虑中国企业的竞争力时,就 是要考察中国企业作为市场竞争的主体的力量的大小,看它在市场上能不能攻城掠地,或 是被淘汰出局。以钢铁业为例,1994 年,我国钢产量超过美国,是法国的 5.2 倍,是韩国 的 2.7 倍。但是美国的美钢联、法国的于齐诺尔萨西洛尔、韩国的浦钢分别名列当年世界 55 强的第 178、226、432 名,而中国的钢铁厂则一家也没能入选。又如世界蒸汽发电设备 业,如果把中国国有企业算作一家的话,中国在该行业排世界第一,占世界蒸汽发电设备 市场总量的 21,第二名美国的通用电力公司,略逊于中国,占 20,第三位的西屋和三 菱重工联合生产只占 14。但是和通用电力或三菱重工不同,中国国有发电设备企业不是 一个整体,而是由许多个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组成的,这些企业之间互不 隶属,相互竞争,各自独立地面对国际大公司的竞争压力,这样一来,这些企业竞争力就 小得可怜了。如能够生产 60 万千瓦机组的哈尔滨集团,1995 年产值 30 亿人民币,而美国 通用电力公司 1994 年的营业额为 647 亿美元。如果按美元兑人民币 1:8 的比例计算,则 哈尔滨集团的实力仅为通用电力的 1/172。钢铁业、发电设备业还是我国相对集中程度较 高的行业,其他如煤炭、水泥、棉布、电视、化肥行业集中程度远远不及这两个行业,但 是在世界范围内跨国公司对这些行业的垄断程度同样不低。 王小强:产业重组,时不我待 ,第 19 页,中国人民人学出版衬,1998 年 4 月。 企业规模的大小是企业竞争力的首要标志,就像电视广告经常吹嘘全国销量第一那样, 它是资金、技术、品牌、服务、管理水平等各种竞争要素的综合反映。福特汽车公司的经 济规模比沙特阿拉伯、挪威的还大,菲利普莫里斯公司的年销售额超过新西兰的国民生 产总值。全球 300 家大企业的总资产大约是全世界总资产的 1/4。这些公司的力量遍布全球, 无远弗届: 跨国公司是第一个由男人(和少数女人)从全球的角度进行思考和策划的长期性机构。 20 年前跨国公司经营者的梦想如今正在成为现实可口可乐的广告可在同一时间传送给 数十亿人;美国花旗银行的信用卡得到亚洲雅皮士的青睐;耐克公司生产的运动鞋已形成 全球销售网络。还有一些为数不多的公司拥有全球互联络网,它们操纵着新型世界经济的 要素,即全球商业活动的四大交叉网络:全球文化市场、全球购物商场、全球工作场所和 全球金融网络。 理查德T巴纳特等:跨国企业与世界新秩序 ,第 3 页,海南出版社,1999 年 3 月。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完全可以说,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这些跨国公司根本不在一 个数量级上,如果政府不加保护,则少数像样一点的企业被跨国公司兼并、收购,多数千 人以下的小企业只能是物种灭绝。 固然,中国已经有极少数企业开始在国内市场上站住脚跟,这些企业的老总们也由此 雄心勃勃地渴望到国际市场上去一显身手。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就是其中之一。然而他 是怎样评价海尔及中国企业的竞争力的呢? 1999 年 4 月 19 日,他在“企业家看入贸”的专栏中接受中国经济时报采访时说: “所有的战略都围绕一个主题,就是我们能否具备与国际大公司一样的竞争能力,如果不具 备,我看中国企业面临的不是增长问题而是生存问题。 ” 他进一步承认:“如果我们单纯地与国际大公司比技术、比资本、比品牌,都差得很 远。我们只能靠人的素质、人的拼搏精神和我们自己的创新能力,力求在增长速度上超越 他们。这一点,在我们与国际大公司打交道时的表现已经很令国外同行们刮目相看了。尽 管我们的规模小,但我们的精神、我们的速度还是很令他们吃惊的。现在我们在国外拿到 的许多订单都是靠这种精神拿到的。 ” 当然,张瑞敏像普通中国公众一样,还是崇尚竞争,还是勇于接受竞争的。他希望海 尔集团能够成长为“一个设计、营销和制作三位一体、非常有竞争力、并且具备融智、融 资两种功能的国际化大公司” 。但是,当记者问及需要多长时间达到这个目标时,张瑞敏却 摆出背水一战的姿态:“3 年。成败就在这 3 年。如果 3 年后我们还能坐在这儿谈话,海 尔就成功了。否则,就难说了。 ” 张瑞敏的回答既是清醒的,又是不那么清醒的。他知道,即使像海尔这样一家已经在 国内确立了市场地位,质量过硬、管理过硬的企业也不一定能在全球竞争中成长起来。与 同样生产家电的索尼、日立、松下、东芝、三菱等一流跨国巨头相比,海尔无论在资金、 技术、生产规模、营销网络、品牌的国际效应等各方面都还差得很远。更何况,那些跨国 公司除了冰箱、空调以外还生产其他各种家电和机电产品,如音响、录像机、摄像机、影 碟机、彩电、洗衣机,甚至汽车、卫星接收器等。这是它们在几十年市场搏击积累的结果。 众所周知,日本家电、汽车横扫全球,连美国、欧洲都害怕。这是清醒的。 不那么清醒的是,既然自知实力还很弱,就应该知道避实就虚、避强击弱,高筑墙、 缓称王,方能徐图渐进,打一场由弱到强、由小到大的持久战。然而,张瑞敏看来却被一 种竞争激情所支配,过分相信人的拼搏精神和自己的创新能力,在战略上持了一种速胜论。 要知道,在松下、索尼中工作的年薪百万级的经理人也都是智力上出色、工作上疯狂的顶 尖高手,它们还拥有海尔等国内最好企业所难以忘其项背的庞大的科研开发机构和一流的 科学家、工程师。比拼搏精神,这些大公司并不逊色多少;比创新精神,它们肯定比海尔 等国内企业强;比操控市场的经验,更是海尔等企业望尘莫及;比可调动的资本从而打价 格战的能力,国内企业只能是望洋兴叹。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自己弱,不知道自 己弱到什么程度,在什么地方弱。速胜论和失败论是相反相成的,张瑞敏自己的回答就已 经为失败论作好了铺垫:“3 年。成败就在这 3 年。 ”张瑞敏的勇气固然可敬可佩,但是这 种孤注一掷式的赌博心态却并不可取。 海尔倒了也许并不要紧,长虹倒了也许还没有关系,但如果它们都站不住的话,全国 大多数企业,无论是国企、乡企还是私企、民企,就都将倒下,这就关系大了。张瑞敏抱 这样一种赌博心态关系也许并不大,但全国各行各业的经理人都抱这样一种赌博心态关系 就大了,因为后者实际上是以整个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作赌博。 我尊重张瑞敏,衷心地祝愿张瑞敏走好,海尔集团走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现过 许多璀灿一时的企业家,他们在各自的行业中都曾经一枝独秀,风云一时,从傻子瓜子的 年广久,到浙江海盐的步鑫生,从河北的马胜利,到天津的禹作敏,从郑州商战中杀出来 的亚细亚,到跨洋收购秘鲁钢铁厂的首钢,但都只是各领风骚三五年。他们还来不及搞清 楚自己是怎样成功的,就被媒体当作改革开放的样板炒作得飞上了天,分不清东南西北了。 同样,还来不及从记者的包围中解脱出来,企业就垮台了。从这个角度来看,张瑞敏已经 吸取了一部分教训,他在这次谈话中已经提到人的素质问题,提到“思想上最难的是克服 骄傲自大,认为我在国内干得不错了,就无所不能了” 。但是,当他总结海尔成功的经验, 只强调企业自身的拼搏精神,只强调质量和管理的严格时,他或许只是在企业运作的狭小 空间里就事论事。海尔的成功固然首先归功于张瑞敏和海尔人的拼搏努力,但是也别忘记 了,在海尔成长的路上,一直有着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关照。正是由于高关税的存在,德 国的、意大利的、日本的跨国公司才要到中国来设厂;正是由于中国要求跨国公司转让技 术,规定跨国公司的控股比例,才有海尔的渐渐独立;也正是由于关税保护,跨国公司在 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受到一定限制,海尔才能在有保护的竞争中脱颖而出。 海尔如此,长虹何尝不如此呢。在 1996 年以前,进口彩电的关税高达 6065以 上,国产彩电的竞争正是在高关税保护下展开的,长虹也是在高关税保护下的竞争中崛起 的,它才有实力发动价格战。从当年 4 月 1 日起,进口彩电关税降至 50,长虹又有了发 动新一轮价格大战的必要。而今,更大幅度的关税削减在即,长虹不得不发起第三轮价格 战。但是这一轮,可能连长虹也在内出血,它的好几个对手已经不敢应战了。长虹的行动 我们当然可以理解,它必须要适应大幅度削减关税的现实。我们不太能理解的是,当长虹 这样一个有前途的企业正需要大力积累资金的时候,它的利润却被迫一轮轮减少,真不知 道它何以迎接索尼和松下的挑战。 从张瑞敏提出“海尔的国际化”到“国际化的海尔”来看,许多中国企业家可能根本 就没有考虑过自身企业得以成长的外部条件。商场不是赛场,商场是战场。要在商战中获 胜,必须要进可攻退可守,要有大本营和根据地。如果中国冰箱市场的大本营被“入世” 以后的跨国公司占领,那么海尔以弱小之势能否在美国市场立足就会成为一个商界的哥德 巴赫猜想。所以, “海尔的国际化”也好, “国际化的海尔”也罢,我想我们的企业家大可 不必像经济学界的某些风云人物一样,那么在意新概念的发明权,还是踏踏实实地扬长避 短,准备打一场持久战的好。 速胜论也罢,失败论也好,中国企业界惶恐不安的心态由此可见一斑。中国企业的竞 争力到底如何,这些企业领导人心里最清楚,与企业关系最密切的各有关产业部门和协会 也很清楚。遗憾的是,在中国,某些经济学家为了论证“人世”的合理性,硬是打肿脸充 胖子,说中国企业已经作好迎接“入世”的准备了。也许,当中国企业全部破产或被兼并 的时候,这些人已经在美国或别的什么国家定居了。 如果明白了国内国际的竞争形势,那么我们完全有理由说,那些崇尚自由竞争理念的 学者实际上恰恰在做相反的事情,即引进外国垄断来扼杀正在繁荣起来的国内竞争。 增加就业,还是引进失业? 1999 年 4 月 26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某博士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详 细技术分析一文。文中说,据有关专家测算,我国加入 WTO 将使我国的 GDP 增加 2.94 个百分点。这意味着,我国将增加 2000 多亿元的产值和几百万人就业。 是哪些专家测算的呢?上海解放日报提供了出处:“值得注意的是,据联合国贸 发会议和亚洲银行计算,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可使 GDP 增加 2.94 个百分点,而每增加 1 个百分点就可以新增加 400 万个就业机会,这对于解决我国就业问题,也有不言自明的重 要意义。 ”这是该报就与上海市国际关系学会举行座谈会发的稿。据称,这个座谈会就朱镕 基总理访美的背景、意义,中美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问题的谈判以及中美关系的发展前 景进行了广泛的讨论。 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为“入世”鼓与呼的报纸、杂志,都引用这一数据来解除人们 对于失业的忧虑。如果是这样,那么至少工人们应该支持“入世” 。 问题在于,万一联合国贸发会议和亚洲银行的计算失误,怎么办?就算这两个机构聚 集了一批专家,但是这两个机构并不是中国人的机构,并不需要对计算失误的后果承担责 任。一旦出现相反的结果,大批国有企业、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破产,大量工人失业,社 会加剧动荡,这两个机构最多只会说一声:“对不起,我们计算模型有误。而且,我们的 计算结果并无影响中国入世决策的意思,你们相信是你们自己的事情。 ”到那时,中国 的失业工人到哪里去讨说法呢?哪里去弄饭吃呢?是找美国专家?还是找那些随声附和的 中国专家?他们给饭吃吗? 事实上,外国专家也有估计“入世”将给中国带来大量失业的。4 月 20 日,布鲁金斯 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在华尔街杂志撰文指出,根据华盛顿 国际经济研究所的评估,按照中国的让步,在应受保护的农工产品上放开,将导致增加失 业工人 1100 万,而相关产品的出口将锐减 3 成;不过,数年后,劳动及资本市场将再度充 满生命力。 按前一种说法,GDP 增长 2.94,每个百分点可新增就业机会 400 万计算, “入世”可 新增就业机会 1176 万;按后一种说法,则会增加失业 1100 万。不同研究机构和专家的结 论相差竟然如此之大,我们究竟该信谁的呢?按照利益原则推定,拉迪本来应该是支持中 国“入世”的。拉迪所在的布鲁金斯研究所是华盛顿的高级智囊库,捍卫美国利益立场是绝 对坚定的。他也的确责怪“克林顿一脚踢开和中国做一桩 WTO 大买卖”的好机会。他说, “经过 13 年加入 WTO 的蜗牛式谈判后,中国给克林顿当局带来了只能被形容为激动人心 的贸易自由化交易。不幸的是,这些让步在朱镕基总理到达华盛顿以前刚刚达成,总统还 来不及充分评估朱先生方案的压倒一切的巨大利益,拒绝了这笔交易”。按照中国某些学者 的习惯思维,既然支持中国“入世”,就应该说“ 入世”不但有利于美国,而且有利于中国, 不但长远有利,短期也不坏。例如,上海召开的这个专家座谈会就认为, “可以想见,中国 一旦加入世贸组织,也将极大地促进美国的进出口贸易,为美国人增加大量的就业机会。 总之,中国入世,在贸易上来说,对中美双方将会是个 双赢的结局”。那么,拉迪不知 道他公布华盛顿国际经济研究所的预测结果会引起中国人对“入世”的担心,或者增强中国 方面继续让步的难度吗? 拉迪自然是知道的,他只是提醒华盛顿人士要掌握分寸,中国的让步已经够激动人心 的了,由此中国已经会产生大量失业了,差不多就签吧。得寸进尺,势必夜长梦多。外国 专家各有各的意图,各有各的模型,这并不奇怪,奇怪的是中国专家不加思考地加以引证。 经济学是学派最多,意见最不统一的学科。因为经济学研究的对象都是直接涉及人们切身 利益的事情,在经济学家们貌似科学公允的立场背后常常隐藏着重大的利益背景。若干年 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萨克斯以科学的名义给俄罗斯设计了一个“休克疗法” ,其结果是俄 罗斯从此沦落为带着核武器沿街乞讨的叫花子。迷信外国专家的某些国产经济学家(中国 组装,其“芯片”和“主板”均由美国制造)至今仍然相信俄罗斯只是“暂时休克” ,他们 欢呼俄罗斯经济的每一线微弱的回弹,并把这说成是复苏的征兆,却闭口不提俄罗斯一路 跌向深渊的重大现实。在俄罗斯,盖达尔之流的经济学家今天已经臭了大街;在中国,事 实上,某些经济学家们的所作所为也已经引起了普通人的注意。 因此,对于中国“入世”以后究竟是增加就业还是增加失业这样一个重大的问题,我 们不能听信外国专家的预测,也不能听信某些“靠嘴赚钱”的经济学家,更不能听信那些 把自己的意见悄悄地隐蔽在外国专家估计背后的中国专家,这些人一面误导中国公众,一 面却连责任都不敢承担,比盖达尔更阴损、更怯懦、更下流。窃以为,那些拿着福特基金, 一心想当美国人跟班的经济学家,根本就没有资格来谈论中国的事情。 中国的失业问题现在已经比较严峻了。到 1997 年末,中国下岗职工总数已达 1151 万 人。同时,当年末城镇社会登记失业人口 570 万,社会登记失业率 3.1。实际失业率与实 际失业人数均达 1992 年以来的最高点。由于资源枯竭以及部分产业压缩过剩生产能力等原 因,局部区域的实际失业率还要高很多。另外,每年尚有约 3000 万农村剩余劳动力需向非 农产业转移。1998 年末,全国下岗职工人数比上年下降了 22.5,但绝对数仍然很大,此 外城镇登记失业人口仍有 571 万,城镇登记失业率仍为 3.1。特别是局部区域的就业形势 没有缓解,东北的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的下岗职工人数占全国总数的 1/4。这还仅仅是 城镇的失业和下岗人数,如果加上农村劳动力的就业不足,则总失业量可能会更高。经济 学家冯兰瑞做过一个计算:“九五”时期,城镇新增劳动力 5400 万人,同期仅有就业岗位 3800 万人,1600 万即为新增劳动力的失业;国企改革还将产生 1500 万下岗职工,加上现 有的下岗人员,则总计下岗将达到 3000 万;农村新增劳动力加上现有农村剩余劳动力为 2.14 亿人,只能消化 7700 万人,尚有 1.37 亿富余劳动力;因此,到“九五”末期,我国失 业人口将为 1.83 亿(含正式登记的城镇失业人口、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 ,而劳动 力供给总量是 6.586 亿,失业率将达到 27.8,也就是说,每 4 个人就有 1 个人失业。只 要考虑农村剩余劳动力,则不同计算口径对失业率的估计相差都不大,约在 1/5 到 1/4 强 之间。实际上,1998 年下岗职工人数的下降,在很大程度上是将城市失业率转移为农村失 业率了。各大城市为了减轻下岗职工带来的压力,不约而同地向那些社会地位更加低的农 民工开刀,要求各企业优先雇佣下岗职工,解雇农民工,从而使已经从农业中转移出来的 剩余劳动力被迫回到小块土地上,使农村人口的净收入下降,加剧了农村市场的萎缩。 由于 1997 年特别强调减员增效,这一年下岗职工急剧增多,到年底时已经成为一个重 大的社会问题。从那时起,减员增效这一口号就从报纸的通栏标题中消失了。相反,以种 种行政指令和优惠的税收及其他措施要求各企业安排下岗人员的消息却频频见诸报端,这 事实上是要求“增员减效” 。从“ 减员增效”到“增员减效”, 1 年之内政策措施变化幅度如此之 大,的确令人十分惊讶。事实上,早在“减员增效”方针实施以前,各地方、各部门就已经 就“减员增效”开展过广泛的讨论,当时就有两种意见争执不下。尽管争论双方都同意裁减 职工,但是,有的着眼于保护工人利益,强调公平,提倡“先挖渠,后放水”,即先为工人 找到新的岗位,例如开办服务社、小店等,然后再让工人下岗;有的则着眼于保护资方利 益,强调效率,提倡“水到渠成”,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裁员再说,下了岗的职工自己会 找到工作的(即形成“渠” ) 。在实际执行中,由于裁员引起的社会矛盾特别尖锐、复杂,大 部分企业都采取了第一种方案,故减员幅度缓慢,进展不力;但这也因此给最早大幅度裁 员的部分企业和单位留出了回旋余地。于是,一时间,这些率先裁员的企业成了榜样,社 会舆论也误以为真的可以做到既大幅度裁员,又不至于形成巨大社会压力。这样,全国范 围内大规模推行“减员增效” ,下决心争取“ 水到渠成”成为一个趋势。但是,结果很快就明 朗了,各企业裁员裁出来的“水”并没有“ 渠”可流;相反,全国下岗职工大水漫流。于是, 中央赶紧进行了政策调整。 经过 1998 年的努力,大部分下岗职工总算有了极为微薄的基本生活费,一部分职工还 重新找到了工作(当然这包括辞退农民工) 。这样,由 1997 年下岗潮引起的社会问题才暂 时得以缓解。深层次的问题在于,为什么到 90 年代中期以后,国有企业的裁员压力会越来 越大,直至政府决策部门不得不面临在裁员和稳定、效率与公平之间进行痛苦抉择的局面 呢? 这就不能不联系到 1992 年以来经济政策,特别是对外经济政策。事实上,80 年代国 有企业的整体状况相当不错,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均迅速增长,亏损面保持在很低的水平 上,工人的工资和福利的增长也都较快。如果考虑到国有企业是国家财政收入的绝对支柱, 还承担着大量社会公益性义务,与“三资”企业及乡镇企业相比存在着非常不平等的税赋环 境的话,那么完全可以说,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实际上一直良好,根本就不存在就业与效 率两者不可得兼的局面。而且,这一成绩是在 80 年代初期十分困难的起点上取得的。当时, 由于文革后遗症和“洋跃进” 的影响,我国面临着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社会失业压力,有数千 万知青返城后没有工作,经济结构存在着严重的比例失调。但是,由于中央坚持计划调节 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正确处理了对外开放与保护民族工业的关系,国有企业通过加强技改 投资和产业结构升级,轻纺、冶金、机械、建材行业均蓬勃发展,还培育出彩电、冰箱等 一大批新兴产业,大大缓解了通货膨胀压力和社会失业困难,扭转了经济结构失调和国有 企业的困难,国有工业企业的亏损面,也从 1981 年的 22下降为 1985 年的 9,减亏面 积达到 59。正是在 80 年代国有企业蒸蒸日上的前提下,乡镇企业和“三资”企业得以享 受各种优惠待遇;也正是在这一前提下,全国城乡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蔚为壮观 的排浪式消费,产品供不应求,市场需求十分旺盛,经济增长强劲;同样是在这一前提下, 改革开放的路线才赢得了全国人民的广泛拥护。 取得这一成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这首先是前 30 年长期高积累所形成的雄厚的重工业 基础发挥作用的结果,也是中央政府充分注意保护民族工业的结果,当然,也有开放带来 的示范效应。当时我们虽然强调开放,但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