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1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1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1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1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古代文学要籍导读教学辅导(一) 2003 年 10 月 24 日 绪论 略论文学要籍注释的特色及其学术意义 第一节 古籍注释的演进 我国对古籍的 注释,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但古籍注释有较大规模的系统的发展, 则是经书注释兴起以后的事。经,在我国古代文化中是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编著整理的 书籍。它们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成为了国家法定的经典,获得了统治意 识形态的权威地位。为了让人们理解、接受经典,也必须对之加以解释和疏通。于是,随着 经书地位的确定,经注也就应运而生了。 注释始于经注,而随着社会、特别是文化事 业的发展,注释又扩展到了经书之外的领域,成为理解和阐释各类古籍的共同形式。非经书 注释不仅数量多范围广,而且在注释体例上也较两汉有了明显的发展,义疏的注释方式就是 在这个时期兴盛起来的。义疏或称讲疏,本是佛门讲经和玄学清谈的一种方式。其特点是以 疏通文字、讲解义理为主,方式较为自由,内容也较为详细。疏解者既可以围绕本义讲解大 义,也可以随意发挥自己的见解。在佛教和玄学的影响下,注释家也引入义疏的方式来解释 儒家经典和其他古籍。义疏的方式对后世注释的发展影响很大。 注释之学历经西汉、 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不仅注释范围已从单纯的经学注释扩大到经、史、子、集各类书籍,而 且在注释体例和方式等方面都积累了不少成功的经验,因此在隋唐时期,注释之学没有什么 突破性的创获。值得注意的有两点:第一是经注出现了五经正义 。 五经正义不仅是唐 宋两朝明经取士法定的经文注解本,而且它的注释方式也成为后来古籍注释的一种定体 注疏体。第二,在经注之外,出现了几部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的注本。 宋元明时期的 注释特点是,消除其今古文经学家的门户之见,我们依准皮锡瑞经学历史中把这一时期 经学研究称为“变古” 、 “积衰”时代的论断,可以把这一时期的注释之学称之为“求变求新” 的时代,出现了一些不同前代的新特点。 清代在我国古代学术史上是一个盛极一时的 时期,倡导以训诂考据为主的务实的学术研究,这是清代学者改变宋明理学的空疏、游谈无 根的努力,是学术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特定的社会环境促进的结果。考据的方法,在清代 几乎所有的学科领域都有运用,但在各学科领域研究的成果及其对学科发展的推进,有相当 的部分是通过古籍的整理和注释表现出来的。因此,随着清代考据学的兴盛,注释学也迅速 发展。清人对古籍、古注的阐释和整理,大大张扬了汉代古文经学的“实事求是”的精神, 治学态度之严谨,治学方法之细密,研究问题之深入,都是前所未有的。 第二节 古籍注释 的体式 所谓古籍,即通常是指在现代印刷技术引进前,我国用传统方式刊印的书籍, 它的装帧方式不同于现代书籍,旧时称后者为“洋装书” ,相对称前者为“线装书” 。所谓旧 注,主要指在民国以前的学者对古籍所作的注释,通常的形式是正文大字,注文小字双行, 在正文每句、或每章之下。 “双行小注”几乎成了古籍注释的代名词。古籍注释是为了帮助 读者读通古籍,揭示古籍的意义,它大体包括如下的内容:(一)、解释语言文字;(二)、考 证和介绍作者的生平、思想、写作意图和书籍写作的历史背景;(三)、分析、评价和发挥作 品的思想意义;(四)、考证、说明和补充历史事实和名物典故;(五)、文艺作品的赏析和评 价;(六)、各种资料的补辑和辨析。古籍的注释体式主要有如下的几种: 一、注疏 注疏体是经注的一种标准体式,也是古籍注释的一种常见的体式。作为经注,它兴起于唐而 完成于宋。 十三经注疏中对经书的注释,除唐玄宗的孝经注以外,都是唐以 前的人作的。这些注释名称不一,或叫“传” ,或叫“笺” ,或叫“解” ,或叫“注” 。后来统 称为“注” 。 “疏”有“疏通”的意思。 十三经注疏的疏,都是唐宋两代的学者对前人的 注以及经文的进一步解说。名称也不一样。或叫“正义” ,或叫“义疏” ,或叫“义赞” 。后 来统称为“疏” 。 注疏体作为经注的形式,在清代有进一步完善,在中华书局近年来 所辑的“清人十三经注疏”中的各书,便是其成果有代表性者。 二、补注 补注 可以理解为注疏体之变形,在形式上它也是先录一前人的注释,继之以补注作者对前人注释 的补充和发挥。不叫“注疏” ,表明补注不一定完全执行疏解原文及注的功用,也不用遵守 “疏不破注” ,但在其对前人注释的补充和发挥之中,也有对原文的理解和阐释,以及对前 人注的匡正和丰富。这十分有益于后世读者对原文的阅读。 三、集注 集注,顾 名思义就是集众家之说而为之注。据此,它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集古今有关的注 释,加以比较分析。二是在集前人注释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解释。 1集而不注,即 只罗众说,而不阐明自己的观点。这种集说,大都以保存旧说,以资比较异同为目的。 2古人征引已有之研究成果,无一定的格式,亦无一定之法规,较为随意,因此有一类集 注的特点是,综合概括前人之论以成己说,不一一列出前人成说,亦不著其姓名。 3有的集注,先按时代顺序罗列各家的注释,然后表达自己的意见。 四、评注 评注,就是注释之外,再加上不同角度的评论,或艺术风格的分析,或思想观点的解说,或 写作技巧的揭示,多用简洁明白的语言以为论断,少有反复申说者,其中警策之语,常给读 者留下深刻的印象。有些著作除有评点外,还有注释,这就构成了评注结合的注释体式。 五、校注 校注,即校勘加注释。所谓校勘,是在阅读和整理古书之前,正本清源的一 项工作,即把不同的版本和各种资料汇集在一起,加以对比核查,把古书在传抄刊刻过程中 出现的讹误,诸如脱字、讹字、衍文、错简、颠倒、混淆、误解等一一加以订正。必要时列 出不同的情形,确定何者为正确,何者为讹误,并说明其理由。 第三节 古籍旧注的 学术价值 首先是语言问题。语言是个历史的范畴,它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化,时代相 隔越远,语言的差距越大。因此,排除古今语言的差距所造成的差距,解释古今语言文字变 化的对应关系,是古籍注释最基本的任务,也是理解古籍意义的重要基础。 其次是名 物制度的问题。所谓“名物” ,主要是指历史上各种事物的名称和形貌;“制度”主要是指 历代在政治、经济、文化方面所制定的政策、法规以及各个时代和地区相沿成习的风俗等等。 名物制度是历史文化的缩影,在古籍中数量繁多,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某些名物改变了称谓, 新的制度取代了旧的制度,古人曾经熟悉的事物,在后人眼里成了完全陌生的东西。我们在 阅读古书时,会因为不明其中的名物制度而出现理解的障碍,古籍注释也会为扫除障碍提供 帮助。 最后是古籍旧注对文学作品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法的诠释所给予我们的启示。 历代产生的对于古籍的注释,因为存储了彼时彼地的信息,而它们之间的相互链接也构成了 古今人的沟通的桥梁,考察它们的发展,解读其信息,是今人注释的依据,也是读者贴近作 品产生的时代的重要途径,这正是古籍的旧注所具有的学术价值。 第一章 朱熹诗集传 第一节 诗经的文学成就和影响 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录了西 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即公元前十一世纪到公元前六世纪)大约五百年间的三百零五首诗歌,按 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大类。风是带有地方色彩的乐曲,包括周南、召南、邶风、 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风。雅是周王 朝直接统治地区的乐曲,包括大雅、小雅。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曲,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三百零五首诗歌产生的地域以黄河流域为主,兼及长江、汉水、汝水一带。 自孔子开 始, 诗三百被一代代学者诠释成了儒家重要经典,汉初更被立为官学。从那时起,它作 为一部经学典籍,对古代中国发挥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而从文学发展方面看,它的成就和 意义也是极为卓越的。 (一)诗三百奠定了中国文学史尤其是诗歌史上的现实主义 传统。 (二)诗三百确立了中国诗歌抒情言志的基本品格。 (三)诗三百 奠定了富有中国特色的诗歌创作方法。 (四)诗三百擅长写人状物、刻画场面。 (五)诗三百开创了中国文学尤其是诗歌的很多重要母题。 第二节 历代诗经研究以 及朱熹诗集传的产生 汉初治诗经的学者,有今文三家,即传鲁诗的鲁国 申培、传齐诗的齐国辕固以及传韩诗的燕国韩婴;另有古文一家,就是传毛诗 的毛亨和毛苌。 汉末大儒郑玄起初治三家诗 ,并以韩诗为本业,后来才治 毛诗 。他先用今文诗说注,其后笺释了毛诗故训传 ,卓然成为大家。毛、郑之学 兴,今文三家之学遂告式微。清代大儒像段玉裁、陈奂、马瑞辰、胡承珙等各在毛传 、 郑笺 、 孔疏的基础上有所作为,使毛诗之学更现光辉。 朱熹(1130-1200), 宇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晚号晦翁、遯翁、沧州病叟,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 朱熹成诗集传而序之,这是诗经学史上的又一个里程碑。黄焯先生曾简明概括诗 集传的影响,说:“朱子作诗集传 ,废弃诗序及毛传 、 郑笺 、 孔疏之说, 而壹以己意出之,于是说诗之风大变。自元延祜时行科举法 (按延祜是元代仁宗皇帝的 年号,即 1314-1320),始定诗义用朱子,犹参用古注疏;至明永乐中(按永乐是明成 祖朱棣的年号,即 14031424),始独以朱传课士。延及清世,逾五六百年,士子莫不 奉为定本,一如郑学行世以后,士有宁道孔、孟误,讳言郑、服非者。 ” 第三节 诗集传 的特点 传世诗集传有八卷本,又有二十卷本。朱子诗集传值得关注的,主要 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它高度重视诗经的文本。 第二, 诗集传对六 义做出了新的阐释。 第三, 诗集传凸显了诗三百的抒情特性。 第四, 在诗集传当中有一个非常活跃、具有自主抉择和批评能力的读者。 第二章 洪兴祖楚 辞补注 第一节 屈原与楚辞 在以诗经为代表的四言体诗歌时代过去之后, 战国后期,在南方的楚国,出现了一种崭新的诗体,这就是“楚辞” 。它的创始者屈原,是 我国第一位大诗人。他的代表作离骚 、 九歌 、 九章 、 天问等,开创了一个崭新的 诗歌时代。 “楚辞”体有着浓郁的楚国地方色彩,楚地的方言词汇:带有“兮”字的 参差错落而又灵活多变的句式,飞腾瑰丽的想象,热烈奔放的激情,华美富艳的辞藻,都对 我国文学的发展起了非凡的开启作用,成为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重要源头。尤其需要强 调的一点是,屈原在他的诗篇中所表现出来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持理想、反抗黑暗、 决不随俗从流的高尚峻洁的人格,给予了后代无数读者强大的精神力量。 在屈原之后, 楚国的宋玉以九辩等作品名世,成为另一个楚辞大家。到了汉代,文人拟作楚辞的风气 很盛,并由楚辞中变化产生出了一种新的文体汉赋。此后屈原的人格及其作品更加深入 人心,逐渐内化为中国民族精神中的一种极为活跃和坚强的元素。 屈原、宋玉等人的 楚辞作品,从战国末年到西汉时期,都一直在社会上传播。现在所知道的最早为楚辞作品作 注解的人是汉武帝时的淮南王刘安。他的离骚传今天已经见不到全貌了。西汉末年刘向 校书秘府,编辑了屈宋辞作和汉人的一些拟作,使楚辞正式结集。这个工作奠定了楚辞 学在以后两千年中兴盛不绝的基础。汉代的许多大学问家,如刘向、贾逵、班固、马融等, 也都曾经注解过楚辞 。但是他们的著作都早已经亡佚,只有片言只语存留。今天我们能 够看到的最早的保存完整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 第二节 王逸楚辞章 句 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为十六卷,现在流传的是十七卷本。王逸所依据的底本, 就是刘向所整理出来的本子。 汉书艺文志说屈原有二十五篇作品,而王逸楚辞章句 中归到屈原名下的二十五篇,是离骚 、 九歌(十一篇)、 天问 、 九章(九篇)、 远 游 、 卜居 、 渔父 。另外,还收入了宋玉和一些汉代作家的作品:九辩 、 招魂 、 大招 、 惜誓 、 招隐士 、 七谏 、 哀时命 、 九怀 、 九叹 、 九思 。其中九思 是王逸自己的作品,而且也有注,所以有很多人认为这不合情理,由此怀疑这一篇是后人增 入的。 王逸注释楚辞的体例是,逐句作解,着重训诂,虽然说不上非常详细赅博, 却大多言之有据。他其实是完成了当时的一个集大成的工作。这部书中所凝结的,除了他个 人的勤奋努力之外,其实还有在他之前或与他同时的很多汉代学者的辛勤与智慧。刘向、贾 逵、班固、马融等前辈大家的遗说,就有一些是靠楚辞章句才得以保存。王逸虽然很有 自己的见解,但是并不囿于一己之见,他常常用“或曰”来引用别人的观点。 楚辞 章句的每篇前都有序文,另外在离骚 、 天问之末还各有一序。这些序文的内容是说 明各篇的作者和写作时间,并阐释题意和作者的创作意图。这些序文集中体现了王逸对楚 辞的理论认识。 在这种理论的基础上,王逸建立了一个“香草美人”的楚辞阐释系 统,这个系统直到今天还有着非常大的影响。 第三节 洪兴祖与楚辞补注 洪兴祖 (1190-1155),字庆善,镇江丹阳人。 洪兴祖的书叫“补注” ,意思就是在王逸章句 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另外,还有一部撰者不详的古本楚辞释文 ,被洪兴祖得到后,放在 了楚辞考异的前面。 楚辞补注是一部很重要的著作。 第四节 楚辞补注的特点 楚辞补注的体例,是在每句下先列出王逸注,然后自己接着加以补充,用“补曰”二字 标明,以避免与王注相混。洪兴祖基本上接受了王逸的楚辞理论,所以从大局上来说, 他并没有脱出王逸的阐释体系。但是,他却在许多地方有自己独到的贡献: 一、校正 文字 二、补正旧注 三、保存遗说 四、发扬精神 当然, 楚辞补注 也有其不足之处。由于自身和历史的局限,洪兴祖基本上还是在王逸的阐释体系范围内来进 行补注的,所以他对王逸楚辞章句的穿凿附会的基本缺点,并没有能够很好地克服。有 些训诂上的错误,也一仍其旧,没能加以改正。 第三章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 第一节 春秋与左传 春秋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 年史,记载了自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 722 一前 481)共 242 年的历史大事。 春秋文字非常简洁,是标题式的大事记。每年分为若干条,每条若干字,整部书加在一 起才一万六千多字。后来,出现了三部解说春秋的著作,号称“春秋三传” 。它们 就是齐人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 、鲁人谷梁赤的春秋谷梁传 ,还有传为鲁人左丘明作的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 公羊传 、 谷梁传都属于今文经, 左传则属于古文 经。他们对春秋的解说方法,是完全不一样的。与“三传”相对应, 春秋在汉代以 后则经常被称为春秋经 。 左传虽然是史学著作,却有极高的文学成就。叙事 写入,行人词令,以及夹杂在其中的少量议论,精彩之处时时可见,如春山中奇花竞放,美 不胜收。描写战争,尤其出色。尤其是描写五大战役(城濮之战、崤之战、邺之战、搴之战、 鄢陵之战)的段落,结构谨严,错落有致,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篇。 左传语言简洁精练, 具有极强的表达力。描写的许多人物,都具有鲜明、丰富而复杂的性格特征,如晋文公重耳、 楚灵王等,都是典型的例子。这对于后世小说的人物刻画,起了很大的示范作用。 作 为先秦叙事散文的代表, 左传从多方面滋养了我国后代的文学。 第二节 左传的早 期流传与杜预春秋左传集解 左传在战国初期成书以后,就一直传承下来,没 有间断。到了西晋初年,出现了一部左传学巨著,这就是杜预的春秋左氏经传集解 , 有的古书中也称之为春秋经传集解 。我们现在一般称之为春秋左传集解 。 杜预 (222284),字元凯,京兆杜陵人。杜预的春秋左传集解是今天保存完整的最早的左 传注本。它之所以能够保存下来,很大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其学术价值高。 春秋左 传集解版本很多,比较著名的有南宋相台岳氏本、清阮元十三经注疏本等。第三节 春秋左传集解的特色 春秋左传集解作为汉代左传学说的继承者和集大成 者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杜预春秋左传集解在字词训诂、文章大义、名物制度等方 面都作出了很大贡献,尤其是对地理的考证比较精审,一直为后人所称道。这部书总体风格 是要言不烦,清通畅达,没有许多经学家那样的烦琐芜杂的毛病。当然,杜预注也不是没有 缺陷的。比如为人诟病比较多的一点是,杜预在作注的时候,并不指出某一论点是用的前人 的成说,还是自己的创见,所以有掠美之嫌。另外,在许多具体的地方,他的注解也还有不 少可以商榷之处,后来的许多学者都陆续对他的著作进行了补正。然而,任何一部优秀的著 作,其缺陷都是不可避免的,杜预书中的这些不足,丝毫不会动摇其崇高的地位。 总 之,说春秋左传集解是左传学史上的一座里程碑,杜预是“左氏功臣” ,都是毫不 为过的。 第四章 高诱注战国策 第一节 战国策的性质及其独特价值 关于 战国策的性质,历史上向来存在争议。 汉书艺文志把它放在春秋家。 隋 书经籍志则说它在属辞比事方面跟春秋 、 史记 、 汉书不相似,非史策之正,因 此称之为杂史;后来唐书经籍志 、 新唐书艺文志 、南宋郑樵通志艺文略 、清 代永路与纪昀主编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都持有这种看法。但南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 、宋元之际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志 、 宋史艺文志等,则把它归于子部纵横家。最 近有研究者指出, 战国策从形式上看是史著,但含有较多子书的因素;就文体而言是一 部以记叙文和论辩文为主体的散文集。这种看法,比偏执一端更合乎事实。然而当代国学大 师钱穆先生则认为:“所谓苏秦、张仪一纵一横,其说皆子虚,由后之好事者附会为之也” 。 这样说来, 战国策一书长于虚构故事,塑造人物,性质又近于后代的小说,并且是这一 领域极为重要的创始之作。总之, 战国策是一部奇书。它在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和价值 应当得到高度的重视。 战国策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上继春秋、下至秦汉之起共二 百四五十年的历史风云。 战国策真实记录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极为灿烂、极为活跃 然而又激烈变动的时代。 这首先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时代,活跃着一大批“高才秀士” 。 他们用自己不同寻常的智慧和才辩,顷刻间改变自己、他人乃至一国或数国的命运。 其次在这个时代,人的行为、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大都丧失了周代文化所标榜的那些重要 规范,诸如礼义道德等,追逐物质利益和感官满足是当时大多数人的主要目的。 在先 秦散文中, 战国策最鲜明的特色是善于用比喻和寓言来达意。 战国策又非常善于叙事。 战国策叙小事也往往是精妙绝伦。 至于战国策的风格,古代曾有人概括说:“文 之快者每不沈,沈者每不快, 国策乃沈而快;文之隽者每不雄,雄者每不隽, 国策乃 雄而隽。 ”又说:国策之文有两种, “一坚明约束,贾生得之;一沉郁顿挫,司马子长得 之” 。它对后世的影响非常深远。 第二节 高诱注战国策的意义 高诱,涿郡(今河 北涿州市)人,曾任司空掾、濮阳令等官,东汉著名学者。他的著作除了残缺的战国策注 外, 孟子章句与孝经注都已经亡佚, 淮南子注则与许慎注相杂糅,此外还有吕 氏春秋注 。鲍彪曾经批评高诱战国策注,说:“旧有高诱注,既疏略无所稽据,注又 不全,浸微浸灭,殆于不存。 ”实际上从现存高诱注来看,鲍氏的贬抑非常过分。高注与其 说是疏略无所稽据,不如说是简明、切当。归纳起来说,高诱所做的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揭明人物、地理。 (二)解说一般词汇。 (三)训释章句大意。 无庸讳 言,高注也有不甚切当的地方。 秦策五:“唐曰:请因孺子而行。 ”高注云:“请, 听也。 ”齐策一:“大王览其说,而不察其至实。 ”高注云:“览,受。 ”这些注释都不是 很准确。 第五章 朱熹论语集注 第一节 论语及其流传 儒学是中国古代文化 的核心,是中国人思想的根基。因此,要想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就必须首先了解儒家思想, 而要了解儒家思想,就不能不了解孔子的思想。 了解孔子思想的最佳途径就是阅读 论语 。 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言行的书,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 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 ”(汉书艺文志)因为论语是孔门弟子及再传弟子所闻夫 子之言的直接记录,所以虽然先秦两汉典籍中涉及孔子行为、思想的记载颇多,但论语 无疑是我们了解孔子思想最直接、最可靠也最重要的材料。我们在论语中可以清晰地看 到孔子思想的基本倾向和特征。 关于论语的具体纂集、编定者,历代学者均认为 是孔子弟子和再传弟子,不过意见稍有分歧。比如,班固认为是“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 论纂”(汉书艺文志);十三经注疏何晏论语集解序邢昺疏引郑玄语则认为是 “仲弓、子游、子夏等撰定” 。当代学者多认为论语非成于一人一时,应是根据孔子弟 子、再传弟子甚至再再传弟子们各自所记的内容不断补充、调整、辑录,并经历了一个较长 的过程才纂集成书的,其最后的编定者应是曾参的学生,时间大约在战国初期,公元前四百 年左右。 论语虽然是“子”书,但自汉代以来,其实际地位就远较诸子为高,其 实一直是依违于经、子之间的品目。因此,虽然论语在经书中的地位在唐代才正式确定 下来,但从很早开始就有人对其进行研究。历代注解疏通论语的书可谓汗牛充栋,举不 胜举。其中公认比较重要的、有价值的有以下几种: (1)论语集解十卷。三国 魏何晏撰。 (2)论语义疏十卷。全称为论语集解义疏 ,即皇侃注疏本。 (3)论语正义二十卷。宋邢昺疏。亦称论语注疏解经二十卷。 (4)论语集注 二十卷。朱熹注。 (5)论语正义二十四卷,清人刘宝楠撰。 第二节 朱熹及其 论语集注 在所有论语的注释本中,朱熹的论语集注堪称是一部力作。此 书是四书集注中的一部分。其最大的优点是阐发义理细致人微,文字洗练,训诂也基本 正确,非常便于阅读。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后改字仲晦,号有徽翁、晦庵、 遁翁、云谷老人、沧州病叟等,别号紫阳。祖籍徽州(今安徽歙县)婺源(今属江西)人,出生 在福建南剑(今南平)的尤溪县。是宋代理学集大成的人物,他所建的学派被称为“闽学”或 “考亭之学” 。朱熹十九岁中进士,曾做过五任地方官,但时间都很短。他的大半生都从事 于学术研究和教育工作,曾修复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建立武夷精舍、沧州精舍等,广收 弟子门徒,传播理学。卒后九年,即嘉定二年,赐谥曰文,称朱文公。一生著述甚丰,重要 的有晦庵先生文集 、 朱子语类 、 四书章句集注 、 周易本义 、 资治通鉴纲目 、 诗 集传 、 楚辞集注等。 四书集注是朱熹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凝聚了他一生 的心血。 四书即大学 、 论语 、 孟子 、 中庸 。本来大学 、 中庸只是礼记 中的两篇,南宋光宗绍熙元年(1190),朱熹将之独立出来,与论语 、 孟子合并起来作 为一套书同时刊行,称为四子 。 大学 、 中庸的注释称为“章句” , 论语 、 孟子 的注释因引用二程、程门弟子及其他人的说法较多,称“集注” 。所以后人合称为四书章 句集注 ,简称四书集注 。 四书经过朱熹的注解和提倡,在元、明、清三代成 为科举考试的标准,成为士子必读之书,逐渐代替了过去考试经义时五经的地位,对中 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政治、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第三节 论语集注的特点 论语集注有以下几个特点: 其一,阐发义理、精细深微 与汉魏注书谨守经 书藩篱,注意名物训诂之训释方式比起来,朱熹注最大的特点是其非常注重阐发书中义理。 他认为四书里跳跃着“圣人之心” ,蕴涵着“天下之理” ,因此处处注意挖掘语句中的微 言大义,而不把关心的重点停留在文字训诂的层面上。这种作法与汉魏“随文释义”的注疏 方法是很不一样的。 集注的一般格式是,先对关键字、词进行简要解释,在疏通原文之 后,进行一番义理解释,基本没有只通训诂,不释义理的情况。但是,朱熹注的义理部分与 章句之学的串讲大意有明显的不同,其对文本内涵的阐释往往能独出新意,给人以深刻的启 发,而不是简单将字词连缀成句。 论语集注的另一个特点是善于用简要的语言非 常清晰地表达复杂抽象的思想。这使得朱注以言简意赅、切中肯綮而凸显于诸著之中。 其二,名物训诂、要而不繁 在名物训诂方面,朱熹注的特点也是非常明显的。他的注 既不同于汉魏的烦琐考据,又不同于宋学的凭空生发。对于与题旨有关的字、词,他从不一 笔带过,甚至敢于提出自己独到的看法。此外,对于没有把握的地方或旧注中不能苟从之处, 朱熹还具有阙疑精神。 当然,作为理学大家的朱熹,为了将论语纳入理学的轨道, 在注释中也会出现强人就我,拔之过高的情况。这一点前人早已指出,应格外引起我们的注 意。 与之相联系, 集注的另一个特点是学派色彩非常浓厚。除了朱子自注之处, 集注所引诸家之注主要是二程和门徒的文章和语录,如尹墩、谢良佐、游酢、杨时、范 祖禹、吕大临、吕大钧、侯师圣等,而极少引汉、魏、隋、唐注家的解说。这一点我们也务 必有所了解。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 朱子语类也是我们阅读集注的重要文献, 这里有许多材料可以供我们更好地理解集注的意思。但其中也有与集注矛盾的地方, 按照朱熹学生李性传的意思,这种地方一律从集注 。 第六章 朱熹孟子集注 第一节 孟子及孟子 孟子,名轲,字子居,或云子舆、子车,一说不知其字,战国时邹人, 生卒年月不详。根据推断一般人认为是生于公元前 385 年(周安王 17 年),卒于公元前 304 年(周赧王 11 年)。尝受业于孔子之孙孔伋之门人。孟子是战国中期很大的一个学者,曾周 游齐、宋、滕、梁等国,试图说服各国国君接受他的政治主张,均因其学说“迂远而阔于事 情”而不被采纳,晚年去齐回国,专心从事学术研究。 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思想, 他言必道性善、政必称仁义,是儒家道统观念的重要开辟者。 孟子一书的内容,与论 语略同,主要是记载孟子的言行,只是各篇篇幅较长而已,是我们了解儒家思想的重要文 献。其文章写得理直气壮、气势飞扬,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我们学习中国古代文学的 一本不可不读之书。 孟子是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有权威的人物,在封建社会中,他被 推崇为仅次于孔子的第二位圣人,号称亚圣。 孟子一书,也被列为儒家十三经之一, 倍受推崇。但是这并不是初始的情形,孟子其人其书的尊显其实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升格” 过程的。在汉代, 孟子与论语虽然同为子书,但实际地位却大不相同。 论语是儒 家六艺的基础课,地位在经、子之间,而孟子则属于普通的“子”书。在汉书艺文 志的著录中, 论语在六艺略, 孟子则在诸子略。汉文帝时孟子虽然一度被设置 为博士,但那是传记博士,武帝时即罢。赵歧虽盛赞孟子为“命世亚圣之才者” ,但那也不 过是他一人的看法,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唐文宗太和年间,在国学石刻“十二经” ,依然 没有孟子 。直到北宋仁宗嘉佑十二年(1061 年)刻成的经书上孟子才第一次被列入 “九经” 。 孟子的研究注疏,虽不如论语那样浩繁,却也是非常可观的,仅 专著就有三百余种。其要者如下: (1)孟子章句十四卷。汉赵岐注。 (2) 孟子注疏十四卷。北宋孙爽疏。 (3)孟子集注十卷。宋朱熹注。 (4) 孟子正义 。三十卷。清人焦循撰。 另外,中华书局于 1998 年 6 月出版四部备要 注疏丛刊 ,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