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高考四大高频考点例析_第1页
第二部分 高考四大高频考点例析_第2页
第二部分 高考四大高频考点例析_第3页
第二部分 高考四大高频考点例析_第4页
第二部分 高考四大高频考点例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 高考四大高频考点例析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考点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考点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考点三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考点四 电化学基础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返回返回返回返回对热化学方程式的考查在近年高考中出现的频率较高 ,在选择题中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运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热的计算 , 如 2011年海南卷第 5题和北京卷第 10题考查的都是有关盖斯定律的应用与计算 。 在非选择题中常结合电解 、 化学平衡等化学理论知识考查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如 2011年安徽 、 广东 、 天津均涉及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011年江苏卷 、 2011年福建卷均涉及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该部分内容的常考点: 考点一 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返回返回(1)判断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或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2)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3)比较反应热的大小; (4)反应热与热量结合起来进行能量问题的综合考查 。 返回返回题型特点 热化学方程式书写一般出现在第 卷中,题目往往结合最新的科技事件及科研成果 (如神舟 1号的发射 )等内容命题,试题一般先给一定质量的可燃物燃烧放出的热量,让考生确定生成物及书写出热化学方程式。 返回返回例证 1 (2011四川高考,节选 )开发氢能是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硫铁矿 (烧产生的 知 1 g .1 _。 返回返回 解析 1 g .1 量,则 4 4 120 3408 故4s) 1 1O2(g) = =高温2s) 8g) ; H 3408 kJ/ 返回返回 答案 4 (s) 1 1O 2 (g) = =高温2 O 3 (s) 8 (g) H 3408 kJ/返回返回解题方略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按以下三步进行: (1)先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标出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2)进行计算,按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计算出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3)确定反应热的正、负号,若是放热反应则 是吸热反应则 返回返回针对训练 1 (2011安徽高考,节选 )在 25 C、 101 知 气态氢化物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原状态,平均每转移 1 90.0 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_ _。 返回返回解析: 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 出热量 8 190.0 kJ1 1520.0 答案: g) 2O2(g)=s) 2l) H 1520.0 kJ/回返回题型特点 结合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考查燃烧热、中和热等基本概念是此类题目的特点,同时将反应热与新能源、高科技及现实生活相联系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因此,学习过程中立足基础、准确把握燃烧热、中和热等概念的内涵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返回返回 例证 2 (2009 四川高考 ) 25 , 101 k P 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 57.3 k J / m 辛烷的燃烧热为 5518 k J/ m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2H(a q ) 4( (a q ) 2= = B 4(s) 2l) H 57. 3 k J/m B K 12a q ) = =12 l) H 57.3 k J/m 返回返回C l) 252g) = = 8C g) 9g) H 5518 kJ/m D 2g) 25g) = =16C g) 18l ) H 5518 kJ/m 返回返回解析 成的是 2 2O; 生成液态水; 烷应为 1 答案 B 返回返回解题方略 (1)反应热的数值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改变时,其反应热数值也随之发生改变。 (2)涉及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为 1,产物必须是稳定的氧化物,即 C 不是H l),而不是 g)。 返回返回(3)涉及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 ,且必须是强酸与强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 (4)将一个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书写时, 数值不变。 返回返回针对训练 2 (2011北京丰台质检 )已知 1 g 液态水时放出 55.6 下列甲烷燃烧热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 A 2=2H 889.6 kJ1 B g) 2O2(g)=g) 2g) H 889.6 kJ1 返回返回C g) 2O2(g)=g) 2l) H 889.6 kJ1 D g) 2O2(g)=g) 2l) H 889.6 kJ1 返回返回解析: 选项 1 ba。 1 .5 bd。故 a、 b、 c、 b。 答案 B 返回返回解题方略 比较反应热的大小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同一反应的生成物状态不同时,如 A(g) B(g)=C(g);A(g) B(g)=C(l); (2)同一反应物状态不同时,如 A(s) B(g)=C(g); (g) B(g)=C(g); 返回返回( 3) 两个有联系的反应相比时,如 C( s) g) = = g) ; C( s) 12g) = = g) ; 较方法,利用反应 ( 包括 乘以某系数减去反应 ( 包括 乘以某系数,即得出 某系数 某系数,根据 或小于 0进行比较。 返回返回总之,比较反应热的大小时要注意: 反应中各物质的聚集状态; 较时要连同 “ ”、 “ ”号在内一起比较,类似数学中的正、负数大小的比较; 若只比较放出热量的多少,则只比较数值的大小,不考虑正、负号。 返回返回 针对训练 4 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 H 前者大于后 者的是 ( ) C(s) O2(g) = =g) s) 12O2(g) = =CO(g) S(s) O2(g) = =g) g) O2(g) = =g) H2(g) 12O2(g) = =l) g) O2(g) = =2l) s) = =s) g) s) l) = =H)2(s) B C D 返回返回解析: 号,即比较的是正数、负数。 前者为完全燃烧,后者为不完全燃烧,但 中方程式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后者是前者的 2倍,可燃物 此 中前者为吸热反应, ,后者为放热反应, 答案: C 返回返回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是近年高考化学反应理论模块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 , 主要涉及对反应方向 、 反应速率快慢 、 反应程度等方面的判断 。 分析近年的高考题 , 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选择题一般会从平衡状态和平衡移动 、物质转化率和浓度变化 、 平衡体系密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等方面考查 , 也可能会结合图像考查根据图像获取数据分析 、 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 如 2011年北京卷第 12题;若以非选择题形式进行考查 , 则会将考查的重点放在有关反 考点二 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 返回返回应速率、转化率等的计算与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等方面上,如 2011年新课标全国卷第 27题、北京卷第 25题、浙江卷第 27题等,而化学平衡常数和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这些内容正成为本专题高考命题的新热点。 返回返回题型特点 直接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进行求解及通过速率比等于计量数之比进行化学反应速率的转化是这类试题的传统考查形式。近几年高考中又增加了改变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实验探究。命题时一般只改变一个条件,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相关的结论。 返回返回例证 1 (2011浙江高考,节选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 (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已知: 2 2O。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其水解反应速率,得到 c()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返回返回计算 时, 0 6 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 _。 返回返回 解析 时, 0 6 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L 16 L 1 1。 答案 11 返回返回 解题方略 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公式为: v c t,所以化学反应速率与物质的量的变化量、容器的体积及反应进行的时间有关。利用化学反应速率的定义计算时,必须注意分子为反应前后同一种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而且不能取负值 ( 只能取绝对值 ) ,分母是反应所需的时间。计算中常见的错误有: 忽视体积因素,用单位时间内某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量除以时间进行计算。 用一段时间后某物质的物质的量浓度除以时间直接计算。 返回返回针对训练 1 (2010福建高考 )化合物 下发生分解反应,反应物浓度随反应时间变化如图所示,计算反应 4 8 果应是 ( ) 返回返回返回返回A 11和 1 B 11和 1 C 11和 1 D 11和 1 返回返回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对图表的分析能力和数据的处理能力。 4 8 m 化合物 Bi li r u b i c 10 m L 1,则 v ( Bi li r u b 10 m L 14 m m L 1 m 1;根据图示,每隔 4 m 合物 Bi li r u b i 16 m 化合物 Bi l i n 的浓度为 8 m /4 ,故 16 m 其浓度为 10 m L 1 1/ 4 m L 1, B 项正确。 答案: B 返回返回题型特点 化学平衡是化学反应限度的体现,也是可逆反应的特点,其本质是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一般以选择题和判断题的形式出现在高考试题中,考生对 “可逆反应 ”和 “化学平衡 ”的概念的理解不透彻是造成错选或漏选的主要成因。 返回返回例证 2 (2011浙江高考,节选 )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 (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固体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 (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 ),在恒定温度下使其发生下列反应: 返回返回s) 2g) g) 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的是 _。 A 2v( v(B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返回返回解析 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相等,因此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由于反应中有非气体物质,因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可以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密闭容器中只有 二者的体积比始终为 2 1,因此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不能作为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 答案 回返回解题方略 “四角度 ”剖析化学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1)对普通可逆反应以 2g) O2(g) 2g)为例: 各组分物质的量、浓度不发生变化。 v(耗 v(成 。 v(耗 v(成 2 1。 v(耗 v(耗 1 1。 v(成 v(成 1 1。 返回返回总之,若用速率关系表示化学平衡状态,式中既要有正反应速率,又要有逆反应速率,且两者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2)对有有色气体存在的反应体系,如 H2(g) I2(g) 2HI(g)和 2g) g)等,若体系的颜色不再发生改变,则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返回返回(3)对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发生改变的反应,如 N2(g) 3H2(g) 2g),若反应体系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体系中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则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返回返回对有气体存在且反应前后气体的总体积不发生改变的反应,如 H2(g) I2(g) 2HI(g),反应过程中任何时刻体系的压强、气体的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都不变,故压强、气体的物质的量、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均不能说明反应已达平衡状态。 (4)从微观的角度分析,如反应 N2(g) 3H2(g) 2g),下列各项均可说明该反应达到了平衡状态。 返回返回 断裂 1 断裂 1 断裂 1 生成 1 返回返回针对训练 2 双选题 一定条件下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 2A(g) B(g) 3C(g)在下列四种状态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 ) 速率 A B C D v(正 )/ Lv(A) 2 v(A) 1 v(A) 1 v(A) 2 v(逆 )/ Lv(B) 2 v(B) 1.5 v(C) 1.5 v(A) 2 返回返回解析: 对于 v(A)正 v(C)逆 2 3,与化学计量数之比相等,说明 v(正 ) v(逆 );对于 v(A)正 v(A)逆 (用同一物质表示 ),说明 v(正 ) v(逆 )。 答案: 回返回题型特点 化学平衡常数是新课标教材中的新增内容,主要涉及平衡常数表达式的书写、影响因素、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及有关计算等内容,有关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和判断已成为实施课改地区高考命题的必考点。 返回返回 例证 3 (2010 北京高考 ) 某温度下, H2(g ) O(g) CO(g) 的平衡常数 K 94。该温度下在甲、乙、丙三个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 H2(g) 和 g) ,其起始浓度如下表所示。 返回返回起始浓度 甲 乙 丙 c() c() 回返回下列判断 不正确的是 ( ) A 平衡时,乙中 0% B 平衡时,甲中和丙中 0% C 平衡时,丙中 c (是甲中的 2 倍,是 D 反应开始时,丙中的反应速率最快,甲中的反应速率最慢 返回返回 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常数及转化率的计算,意在考查考生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设平衡时甲中 x m L ,则平衡时 浓度分别为 ( x ) m L 、 ( x ) m L 、 x m L 、 x m o l/ L ,根据平衡常数 K x x x x 94,解得 x 0 返回返回则甲中 100% 60 % ,由于乙相对于甲增大了 c (,因此 A 项正确;设平衡时丙中 y m L ,则平衡时 2O 、 浓度分别为 ( y ) m L 、 ( y ) m L 、y m L 、 y m ,根据平衡常数 K y y y y 94,解得 y 则丙中 100% 60% , B 项正确;平衡时甲中 c ( ),丙中 c( ),应开始时,丙中反应物浓度最大,反应速率最快,甲中反应物浓度最小,反应速率最慢, 答案 C 返回返回解题方略 (1)不要把反应体系中纯液体、纯固体写入平衡常数表达式中,如 s) s) g)的平衡常数为 K c( 返回返回( 2) 同一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写法不同,其平衡常数表达式及数值也不同,如: 2( g) K1c 则12g) K2c 。 返回返回(3)与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起始浓度无关。 (4)对于吸热反应,升高温度, 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 返回返回针对训练 3 (2011山东高考,节选 )一定条件下,将 积比 1 2置于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g) g) g) NO(g),达到平衡时, 6,则平衡常数 K _。 返回返回解析: 设 器体积为 V L, x 有: g) g) g) NO(g) 起始量 ( 1 2 0 0 转化量 ( x x x x 平衡量 ( 1 x 2 x x x 返回返回根据题意可知1 x16,解得 x 0.8 平衡常数 K c c c c V3。 答案:83 ( 或 返回返回题型特点 高考中此类题目比较多,它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常见的类型有速率时间图,浓度时间图,转化率时间图,含量时间温度 (压强 )图等,同时近几年的考题中有关表格数据处理及数形结合的题目也是常考常新。 返回返回 例证 4 (201 1 北京高考 ) 已知反应: 2l) (l) 。 取等量 别在 0 和 20 下,测得其转化分数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 ( Y t ) 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返回返回返回返回A b 代表 0 下 t 曲线 B 反应进行到 20 , 0 v 20 1 C 升高温度可缩短反应达平衡的时间并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D 从 Y 0 到 Y 3 , 的 n 0 n 20 1 返回返回解析 本题考查化学平衡,意在考查考生对平衡移动的理解和对图像的识别能力。温度升高,达到平衡所用的时间缩短,因此 0 , 度升高,速率加快, ;由图像可知,达到平衡时两曲线交点处,两种温度下转化的丙酮量相等, 答案 D 返回返回解题方略 (1)看懂图像:一看面 (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 ),二看线 (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 ),三看点 (即看线是否通过原点,两条线的交点及线的拐点 ),四看要不要作辅助线 (如等温线、等压线 ),五看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 返回返回(2)联想规律:即联想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且熟练准确。 (3)作出判断:认准某些关键数据在解题中的特定作用,全面、准确地从图中找出直接或隐含的相关化学知识。 返回返回针对训练 4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 A、 体,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A(g) B(g) 2C(g) H0。达到平衡 后,改变一个条件 (x),下列量 (y)一定符合图中曲线的是 ( ) 返回返回x y A 再通入 A B 加入催化剂 C 压强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D 温度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返回返回解析: 本题考查有关反应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再通入 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 入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影响化学平衡的移动,所以, ; 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错; 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减小,错。 答案: A 返回返回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在高考命题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历年高考的重点与难点之一。其主要内容: (1)有关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如 2011年福建卷第 10题、山东卷第 14题、新课标全国卷第 10题等; 考点三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返回返回(2)水的电离与溶液 类水解与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如江苏卷第 14题、安徽卷第 13题、广东卷第 11题、天津卷第 4题等;高考涉及本部分内容的关键知识就是上述的电离、水解、溶解三大平衡。 (3)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相关计算等,如浙江卷第 13题、天津卷第 10题等。 返回返回题型特点 弱电解质的电离及水的离子积常数是高中化学的重要基本理论内容之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热点内容之一。近几年高考中,该部分内容常以选择题进行拼盘式考查,题目灵活多变、角度新颖,涉及面较为广泛。 返回返回 例证 1 (201 1 新课标全国卷 ) 将浓度为 0.1 L1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 A c (H) B F) Fc H Hc 返回返回 解析 本题考查电离平衡,意在考查考生对电离平衡常数、电离的影响因素的掌握情况。在 0.1 L 1溶液中存在如下电离平衡: F,加水稀释,平衡向右移动,但 c (H) 减小;选项 B, 电离平衡常数与浓度无关,其数值在稀释过程中不变;选项 C ,加水后,平衡右移, n (F) 、 n (H) 都增大,但由于水电离产生的 n (H) 也增大,故 C 项比值 减小 ; 选项 D , 返回返回c Hc n Hn ,由于加水稀释,平衡正向移动,所以溶液中 n (H) 增大, n (减小,所以c Hc 增大, D 正确。 答案 D 返回返回解题方略 (1)与溶液的酸、碱性无关,只要温度不变,电解质溶液中 c(H )c()始终是一个常数。 (2)电离平衡常数与电解质的强弱和温度有关,在相同温度下,电离平衡常数越大,其酸性或碱性越强。 (3)溶液导电性、 酸弱碱没有本质联系,强弱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返回返回针对训练 1在相同温度时, 100 的醋酸溶液与 10 0.1 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 A中和时所需 B电离的程度 C H 的物质的量浓度 D 返回返回解析: 相同温度时 100 的醋酸溶液与10 .1 的醋酸溶液所含 和时所需 电解质电离时溶液越稀,越有利于电离,因此前者电离程度比后者大,但 H 的物质的量浓度比后者小。 答案: B 返回返回题型特点 溶液酸碱性与 现率很高。这类题能有效考查判断、推理运算等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高考命题的一种趋向:由知识型向能力型的过渡。另外,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分析来看,出现了以字母表示溶液的知混合前溶液的浓度和体积求混合后溶液的 类题更加突出了运用数学工具来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应引起重视。 返回返回例证 2 (2011福建高考 )常温下 0.1 1醋酸溶液的 a,下列能使溶液 (a 1)的措施是 ( ) A将溶液稀释到原体积的 10倍 B加入适量的醋酸钠固体 C加入等体积 0.2 1盐酸 D提高溶液的温度 返回返回解析 本题考查电离平衡知识及考生的分析判断能力。 a 1,表明溶液酸性减弱;将溶液稀释 10倍,若电离平衡不移动,则溶液 a 1,但由于电离平衡会发生移动,故 弱酸溶液中加入浓度较大的强酸,溶液酸性增强, 高溶液的温度会促进醋酸电离,酸性增强, 入醋酸钠固体,可抑制醋酸的电离,使溶液 答案 B 返回返回解题方略 酸碱混合与溶液 已知常温下酸和碱的 体积混合后判断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1)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 4,则混合后溶液呈中性, 7; (2)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 4,则混合后溶液呈碱性, ; 返回返回(3)若强酸与强碱溶液的 4,则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一定是 在任何情况下都是: c() c(H ) c() c() 返回返回C当 7时,若 一定是 c2若 则 c() c( c() 返回返回解析 本题考查电解质溶液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盐类的水解等知识的掌握情况。氢氧化钠为强碱,醋酸为弱酸,两溶液混合时,若恰好完全反应,则得到醋酸钠溶液,溶液显碱性, ,若醋酸溶液稍过量, ,而碱过量时溶液一定显碱性, ,因此 A 选项错误;由电荷守恒知 B 选项正确;溶液 7时酸过量, 物料守恒知 D 选项正确。 答案 A 返回返回解题方略 解答溶液中离子种类和浓度大小比较的问题时,要紧抓 “两个微弱 ”、 “两个守恒 ”和 “分清主次 ”。 (1)“两个微弱 ”:即弱电解质的电离是微弱的,离子的水解是微弱的。 (2)“两个守恒 ”:即电荷守恒和物料守恒 (由两者可导出质子守恒 )。 返回返回(3)“分清主次 ”:即溶液是以电离平衡为主还是水解平衡为主。如 水解平衡为主、电离平衡为次;又如 电离平衡为主,水解平衡为次。 返回返回针对训练 3 (2010江苏高考 )常温下,用 滴定 列说法正确的是 ( ) 返回返回A点 所示溶液中: c() c() c( c(H ) B点 所示溶液中: c() c( c() C点 所示溶液中: c() c() c() c(H ) D滴定过程中可能出现: c( c() c(H ) c() c() 返回返回解析: 本题考查溶液中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和质子守恒等关系,意在考查考生灵活运用上述三个守恒关系的能力。据电荷守恒关系有: c() c()c() c(H ),此时溶液中的 c( c()不相等,故不正确; 溶液呈中性,所加入的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小于 20 时根据物料守恒可知 c()c() c(故不正确; 返回返回点 溶液中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关系应为: c() c() c() c(H ),故不正确;刚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时可能会出现题中情况,故正确。 答案: D 返回返回题型特点 水溶液中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是近年高考的新增考点,尤其涉及到溶度积常数 于新课程中的增加内容,在选择题或综合题中时有出现。在学习本考点时应综合化学平衡移动等理论分析,近来呈现的部分题目往往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等进行考查。 返回返回例证 4 (2011福建高考,节选 )已知 25 e( 10 39,则该温度下反应 H)33H 3 _。 返回返回 解析 反应 F e ( 3H 3平衡常数 K c H,由 F e ( 的溶度积常数 c ( ) ( ,再结合常温下 c (H) c ( 1 10 14,求出K 103。 答案 103 返回返回解题方略 溶解沉淀的常用方法 根据溶度积规则,当 Q淀向着溶解的方向进行。因此,使沉淀溶解的总原则就是设法使构成离子的浓度减小,使之满足 Q用的方法有: 返回返回(1)酸碱溶解法:借助某些可溶性弱电解质 (弱酸或弱碱 ),使难溶物的离子浓度降低而溶解。具体方法是:难溶碱用强酸或较强酸溶;难溶弱酸盐用强碱或较强碱溶解。 返回返回(2)配位溶解法:在难溶物中加入配位剂,因形成配合物而降低难溶物的某种离子浓度,使平衡向右移动而溶解,配位剂的浓度越大,或生成的配合物越稳定,则难溶物的溶解度就越大。例如,向含 s)的溶液中加入氨水,可使 s) 2 2O( ( 2l) 返回返回(3)氧化还原反应溶解法:通过氧化还原反应使难溶的离子浓度降低,使平衡向右移动而溶解,此法适用于具有明显氧化性或还原性的难溶物,如不溶于盐酸的 38=63S 2 4 返回返回(4)沉淀转化溶解法:将难溶物转化为能用上述三种方法之一溶解的沉淀,然后再溶解。例如 将 返回返回针对训练 4. (2010山东高考 )某温度下, H)3(s)、 H)2(s)分别在溶 液中达到沉淀溶解平衡后,改变 溶液 属阳离子浓度的变化 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返回返回A e( u( B加适量 C c、 c(H )与 c()乘积相等 D H)3、 H)2分别在 b、 饱和 返回返回解析: 本题考查沉淀溶解平衡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分析图形的能力和实际运用知识的能力。 e( c()H ), u( c()H ), 、 浓度相等 (b、 时, 对应的 c(H )较大,则 c()较小,又知 e( u(, 返回返回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H)33 ( 3, 加入 体,因为 水解产生 H, H与 应使平衡正向移动, c () 增大, B 选项错误; c (H) 和c ( 的乘积为 C 选项正确;由题意和题图知 D 选项正确。 答案: B 返回返回电化学知识是历年高考考查的热点,电化学知识有很强的综合性,试题可联系化学实验现象的判断与分析、氧化还原反应、化学计算等内容,还与生产、生活 (如金属的腐蚀和防护、电镀废液的危害与环保等 )、新科技与新技术(新型电池 )等问题相联系。与电化学知识相关的高考命题主要以选择题或填空题的形式出现。选择题主要考查电极类型判断、电极反应式的正误判断、离子移动方向、电子转移数目、溶液酸碱性及相关的简单计算。如山东卷第 考点四 电化学基础 返回返回题、海南卷第 16题、安徽卷第 12题、福建卷第 11题、北京卷第 8题等。填空题主要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及溶液的 山东卷第 29题、课标全国卷第 27题、天津卷第 10题等。以新型燃料电池、生物电池、金属电池等素材为背景的试题已成为高考命题的热点。 返回返回题型特点 以新型电池为背景考查原电池问题是高考常见的切入点,对原电池反应观察不仔细、忽略介质的作用,是在高考中失分的主要原因。在解答类似问题时,不要将问题复杂化,这只不过是对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的考查。 返回返回例证 1 (2011安徽高考 )研究人员最近发明了一种 “水 ”电池,这种电池能利用淡水与海水之间含盐量差别进行发电,在海水中电池总反应可表示为: 52=2列 “水 ”电池在海水中放电时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返回返回A正极反应式: e =每生成 1 C 不断向 “水 ”电池的负极移动 D 返回返回解析 本题考查电化学,意在考查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子转移情况和溶液中离子的移动情况。电池的正极得电子, 离子向正极移动, 答案 B 返回返回解题方略 (1)可充电电池的充、放电原理: 放电时相当于原电池,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充电时相当于电解池,放电时的正极变为电解池的阳极,与外电源的正极相连,负极变为电解池的阴极,与外电源负极相连。 返回返回(2)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 一般电极反应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