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出台首部膏方行规_第1页
中国将出台首部膏方行规_第2页
中国将出台首部膏方行规_第3页
中国将出台首部膏方行规_第4页
中国将出台首部膏方行规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将出台首部膏方行规 全国第四次膏方交流大会23日在南京闭幕,来自全国的 膏方专家呼吁,膏方不是万能药、不是鱼翅海参价,市民要因 人而异吃膏方;我国首部膏方行规正在酝酿之中。 眼下正是医院开膏方、制膏方的时节,但省内外一些资质 不够的医院、研究所、甚至药房只图膏方利润而以次充好或偷 工减料,致使群众当上受骗。南京市中医院院长陈延年在此次 全国膏方交流大会上提出,开膏方要有准入制:“不是任何人 都可以吃膏方的。开膏方的医生包括制备、生产有一套完整的 程序,专家团队我们要有个准入,什么样的专家能开膏方,不 是所有的中医生都可以开,我们一般都是副主任医师以上的高 年资医生。我们有一套完整的制备的程序,这样就保证了膏方 在生产过程当中的质量问题。” 据南京市中医院党委书记虞鹤鸣教授介绍,这次交流大会 主要议题就是探讨膏方制作流程,规范膏方行规。全国200家 中医院专家汇聚南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吴刚以及中华 中医药学会领导也和与会代表一起专程参观,他们建议推广南 京市中医药膏方制作的流程,制作出台我国首部膏方行规。南 京市中医药学会秘书长黄洁说:“很多市民花了钱但是没有起 到效果,举行这个会的目的就是规范膏方的治疗,把老百姓的 需求作为我们中医的使命,避免鱼目混珠。” 膏是指脂肪或很稠的糊状的东西。还有动词词义在轴或机 器转动的部位上加润滑油、把毛笔蘸墨后在砚台边上掭匀。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 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 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 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 更以膏方为最佳。 膏的含义较广:如指物,以油脂为膏;如指形态,以凝而 不固称膏;如指口味,以甘姜滑腴为膏。山海经 曾中说: “言味好皆滑为膏”,如指内容,以为物之精粹,如指作用, 以滋养膏润为长。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外敷膏剂是中医外 治法中常用药物剂型,除用于皮肤、疮疡等疾患以外,还在内 科和妇科等病症中使用。 膏方储藏内服膏剂,后来又称为膏 方,因其起到滋补作用,也有人称其为滋补药,广泛地使用于 内、外、妇、儿、伤骨、眼耳口鼻等科疾患及大病后体虚者。 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 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 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 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其中,处方中药物 尽可能 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 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 膏方的起源与发展 膏方历史悠久,起于汉唐,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膏 剂的记载, 加工如马膏,主要供外用,东汉张仲景金匮要 略记载的大乌头膏、猪膏发煎是内服膏剂的最早记载。唐代 千金方中个别“煎”已与现代膏方大体一致,如苏子煎, 王焘外台秘要有“煎方六首”。 宋朝膏逐渐代替煎,基本沿袭唐代风格,用途日趋广泛, 如南宋洪氏集验方收载的琼玉膏,沿用至今,同时膏方中 含有动物类药的习惯也流传下来,如圣济总录栝萎根膏, 此时膏方兼有治病和滋养的作用。 明清膏方更趋完善和成熟,表现为膏方的命名正规、制作 规范,膏专指滋补类方剂,煎指水煎剂;数量大大增加,临床 运用更加广泛。 明朝膏方即广为各类方书记载,组成多简单,流传至今的 膏方有洪基摄生总要“龟鹿二仙膏”、龚廷贤寿世保元 “茯苓膏”以及张景岳的“两仪膏”等。 清代膏方不仅在民间流传,宫廷中亦广泛使用,如慈禧 光绪医方选议有内服膏滋方近30首。晚清时膏方组成渐复杂, 如张聿青膏方中膏方用药往往已达二、三十味,甚至更多, 收膏时常选加阿胶、鹿角胶等,并强调辨证而施,对后世医家 影响较大。 近现代膏方在上海、江浙及广东广泛使用,尤以上海为甚。 膏方的组方原则 膏方一般由20余味的中药组成,属大方、复方范畴, 成 品且服用时间较长,因此,制定膏方更应注重针对性。所谓针 对性,是指应该针对患者的疾病性质和体质类型,经辨证后配 方制膏,一人一方,量体用药,方能达到增强体质、祛病延年 的目的。另外,膏方中多含补益气血阴阳的药物,其性黏腻难 化,若不顾实际情况,一味纯补峻补,每每会妨碍气血,于健 康无益,故配伍用药,至为重要。组方时尤应注意如下几个方 面。 一、重视脉案书写,辨证立法 膏方的脉案,以往习用毛笔书写,它既是中华文化的艺术 佳品,又能体现中医擅长于疾病调养的传统特色。膏方不仅是 滋补强壮的药品,更是治疗慢性疾病的最佳剂型,所以膏方的 制订,首当重视辨证论治。医家应从病者错综复杂的症状中, 分析出病因病机病位,衡量正邪之盛衰进退,探求疾病之根源, 从而确定固本清源的方药。中医的理、法、方、药特色,必须 充分体现在膏方的脉案中,并且正确、科学地书写脉案,这样 才能保证治疗的有序和准确。切忌“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若用这种方法开出来的膏方,既无理、法、方、药的内容,又 无君、臣、佐、使的规律, 膏方杂乱无章,患者服后,必定 弊多利少。 二、注重体质差异,量体用药 人体体质的减弱,是病邪得以侵袭、疾病得以产生的主要 原因,而体质每因年龄、性别、生活境遇、先天禀赋、后天调 养等不同而各有差异,故选方用药也因人而异。如老年人脏气 衰退,气血运行迟缓,膏方中多佐行气活血之品;妇女以肝为 先天,易于肝气郁滞,故宜辅以疏肝解郁之药;小儿为纯阳之 体,不能过早服用补品,如果确实需要,多以甘淡之品调养, 如四君子、六味地黄等;中年人负担堪重,又多七情劳逸所伤, 治疗时多需补泻兼施。除此以外,又有诸多个体差异,均需详 细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制订不同的治疗计划。 三、调畅气血阴阳,以平为期 利用药物的偏胜之性,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不平衡,以 求“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中医养生和治病的基本思想, 也是制订膏方的主要原则。临床所及,中老年人脏气渐衰,运 化不及,常常呈现虚实夹杂的复杂病理状态,如果对此忽略不 见,一味投补,补其有余,实其所实,往往会适得其反。 膏 方所以膏方用药,既要考虑“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 足者,补之以味”,又应根据病者的症状,针对瘀血等病理产 物,适当加以行气、活血之品,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阴 阳平衡。 四、斡旋脾胃升降,以喜为补 清代著名医家叶天士曾谓“食物自适者即胃喜为补”,为 临床药物治疗及食物调养的重要法则,同样适合于膏方的制订。 口服膏方后,胃中舒服,能消化吸收,方可达到补益的目的, 故制定膏方,总宜佐以运脾健胃之品,或取檀香拌炒麦芽,以 醒脾开胃;或用桔梗、枳壳,以升降相因;或配伍陈皮、楂曲 以消食化积;尤其是苍术一味,气味辛香,为运脾要药,加入 众多滋腻补品中,则能消除补药黏腻之性,以资脾运之功。中 医习惯在服用膏方进补前,服一些开路药,或祛除外邪,或消 除宿滞,或运脾健胃,处处照顾脾胃的运化功能,确具至理。 五、着意通补相兼,动静结合 用膏方进补期间,既不能一味呆补,又不宜孟浪攻泄,而 常取通补兼施、动静相合、 制作膏方并行不悖的方法。民间 常以驴皮膏加南货制膏进补,时有腹胀便溏等不良反应发生, 多因其不符合“通补相兼,动静结合”的原则。补品为“静药” ,必须配合辛香走窜之“动药”,动静结合,才能补而不滞。 临床可针对中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病,如高血压、高血脂、 冠心病、脑梗死、糖尿病等,辨证选用“动药”,例如取附子 温寒解凝,振奋心阳;取大黄、决明子通腑排毒,降低血脂; 取葛根、丹参活血化瘀,净化血液等,与补药相配,相使相成, 而起到固本清源之效。 另外四时之气的升降沉浮对疾病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古 代医家据此提出随时为病,当随病制方的治疗思想。如金元医 家李杲在脾胃论脾胃将理法中提出:“春时有疾,于所 用药内加清凉风药,夏月有疾加大寒之药,秋月有疾加温气之 药,冬月有疾加大热药,是不绝生化之源也。”说明春天多风 邪为患,须在方中加入祛风药,如荆芥、薄荷、菊花、桑叶之 类;夏天有病多热疾,须加适量的寒凉药,如黄连、黄芩、石 膏、知母之类;秋天有病多燥邪,宜加入温润气分药,如杏仁、 紫苏叶、桔梗、沙参之类;冬天有病多寒邪,宜加入一些温热 药,如附子、干姜之属。注意用药与四时相应,以适应温、热、 寒、凉、升、降、沉、浮的规律,不绝生化之源。受这种思想 的影响,结合各个季节的易发病证,则可以在不同的时令,根 据病情及气候,采用相应的四时用药法,随证应变,亦可以用 膏方的形式来治病及防病。故膏方不仅仅局限于冬令时节应用。 膏方之制定,遵循辨证论治法度,具备理、法、方、药之 程序,不仅养生,更能治病。因膏方服用时间长,医者必须深 思熟虑,立法力求平稳,不能小有偏差。偶有疏忽,与病情不 合,不能竞剂而废,医生与病家皆遭损失。故开一般处方易, 而膏方之制订难。膏方是一门学问,又属中华文化之遗泽,应 当传承不息,发扬光大。 膏方能补什么 补虚扶弱 凡气血不足、五脏亏损、体质虚弱或因外科手术、产后以 及大病、重病、慢性消耗性疾病恢复期出现各种虚弱症状,均 应冬令进补膏方,能有效促使虚弱者恢复健康,增强体质,改 善生活质量。 制作膏方抗衰延年 老年人气血衰退,精力不足,脏腑功能低下者,可以在冬 令进补膏滋药,以抗衰延年。中年人,由于机体各脏器功能随 着年龄增加而逐渐下降,出现头晕目眩、腰疼腿软、神疲乏力, 心悸失眠,记忆减退等,进补膏方可以增强体质,防止早衰。 纠正亚健康状态 膏方对调节阴阳平衡,纠正亚健康状态,使人体恢复到最 佳状态的作用较为显著、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环境中工作,不 少年轻人因精力透支,出现头晕腰酸、疲倦乏力、头发早白等 亚健康状态,膏方可使他们恢复常态。 防病治病 针对患者不同病症开列的膏方确能防病治病,尤其对于康 复期的癌症病人,易反复感冒的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在冬令服 食扶正膏滋药,不仅能提高免疫功能,而且能在体内贮存丰富 的营养物质,有助于来年防复发,抗转移,防感冒,增强抵抗 力。 膏方的组成及分类 膏方的组成 按照药物的性质可分为三部分,即饮片、胶类及糖类。 饮片是起主要治疗作用的中药,一般需辩证施治,根据个 人情况而不同; 膏方储藏胶类一方面供制作过程中收膏用, 另一方面具有滋补作用,如阿胶养血止血、滋阴润肺,鹿角胶 可温肾助阳、生精补髓、活血散结等; 糖类主要为了改善口感,另外可补中缓急。 按照膏方中药物的作用可分为滋补药、对症药、健脾药 和辅料四部分。 滋补药有益气、补血、养阴或温阳等功能,常用的有人参、 黄芪熟地,麦冬、虫草、胎盘等,同时配合使用理气化湿、 清热、祛瘀等之剂,以增强滋补的效果; 对症药是针对患者当时主要病症的药物,兼顾祛病和滋补; 膏方内的滋补药多属粘腻呆滞之品,久服多影响脾胃运化, 并易闭门留寇,故一般需加用陈皮、砂仁、焦山楂炒麦芽、白 术等健脾药,加强吸收,达到补而不滞的功效; 辅料主要包括调味的糖类以及收膏的胶类等。 膏方的分类 根据制作过程是否加入蜂蜜将膏方分为清膏和蜜膏,中药 煎煮浓缩后直接收膏者为清膏,收膏时加入蜂蜜称为蜜膏(又 称“膏滋”),后者尤其适合年老体弱、有慢性病者; 根据膏方中是否含有动物胶或胎盘、鹿鞭等动物药,可将 其分为素膏和荤膏,素膏由中草药组成,不易发霉,四季均可 服用;荤膏中则含有动物胶(药),多属温补之剂,且不易久 存,一般冬季服用。 膏方的特点 第一、膏方具有补虚和治病两大特点 一些春夏易发之病,如哮喘等,如果能在冬季将身体调养 好,就不易发作, 制作膏方正所谓“正气内存,邪不可干”。 我国民间素有冬令进补的习惯,有道是“三九补一冬,来年少 病痛”,“冬令进补,来春打虎”。 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冬天气温低,热量耗散多,胃肠道 功能相对较其他季节强,生理机能的旺盛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 收利用,可以更多地转化为自身物质。人体在冬季新陈代谢速 度减慢,此时适当补养,可调解和改善人体各器官的生理功能, 增强抵抗力,达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第二、“阴平阳秘,以衡为补”,完全体现了传统医学的 整体观念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生命活动以阴阳脏腑气血为依据,阴 阳脏腑气血平衡则能健康无恙,延年益寿,故素问生气通 天论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病邪有阴邪、阳邪,人 体正气也有阴阳之气,疾病的发生就是阴阳失去相对平衡,出 现阴阳偏盛或阴阳偏衰的结果。因此,利用药物的偏胜之性, 来纠正人体阴阳气血的不平衡,“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是 中医养生和治病的基本思想,也是制订膏方的主要原则。 临床所及,中老年人脏气渐衰,运化不及,常常呈现虚实 夹杂的复杂病理状态,如果对此忽略不见,一味投补,补其有 余,实其所实,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膏方用药,既要考虑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又应根 据病者的症状,针对瘀血等病理产物,适当加以行气、活血之 品,疏其血气,令其条达,而致阴阳平衡,气血条畅。 膏方的适用对象 1、慢性病人的进补:原来患有慢性疾病,冬令季节,可 以结合它的病症,一边施补,一边治病,这样对疾病的治疗和 康复,作用更大。从目前临床应用膏方的情况来看,不但内科 病人可以 膏方服用膏方,妇科、儿科、外科、伤骨科、五官 科的病人都可以服用膏方药,气血阴阳津液虚弱的病人也都可 以通过服用膏方来达到除病强身的目的。 2、亚健康者的进补:现代社会中青年工作生活压力和劳 动强度很大(主要为精神紧张,脑力透支),同时众多的应酬, 无度的烟酒嗜好,长期不足的睡眠及休息,均可造成人体的各 项正常生理机能大幅度变化,抗病能力下降,从而使机体处于 亚健康状态,这就非常需要适时进行全面整体的调理,膏方疗 法就是最佳的选择。 3、老年人的进补:老年人,由于它的生理特性,人体的 各种机能,都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趋向衰退,而冬令进补, 则能增强体质,延缓衰老。 4、女性的进补:对于女性来说,脾胃主全身元气,脾胃 虚弱,元气不足,就容易造成女性的衰老;若脾胃能吸收饮食 中的营养,充分滋养全身脏器及皮肤腠理,当脾胃正常运转时, 全身的营养不断得到补充,人的抗衰老能力、生命力随之增强, 脸部就会红润,皮肤就会充满光泽和弹性。 5、儿童的进补:小儿根据生长需要可以适当进补,尤其 是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久咳不愈,厌食、贫血等体虚的患儿 宜于调补。 膏方的服用季节 一、冬令进补 膏方,又有人习惯称其为冬令膏方。顾名思义是在冬令季 节里服用。为什么要在冬令时节服用膏方呢?这要从人的生命 活动和自然气候环境息息相关说起。 自然界气候环境的运动变化,无时无刻不对人体产生影响。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此天地之大经也,弗顺则无以为 纲纪。”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即春温、夏热、秋凉、冬寒, 谨慎地起居饮食、衣着行走是十分重要的。秋冬季节是收获的 重要季节,人体为适应外界渐冷的气候会作出相应的调整,血 液在消化道为多,消化腺、消化酶分泌增多,消化机能增强, 食欲旺盛,体内高热量食品需求增多,容易吸收,并把营养藏 于体内,同时代谢降低,消耗减少。在黄帝内经素问四气 调神大论篇指出:“冬三月,此谓闭藏,冰冻地坼,无扰乎 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 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 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就是适应冬天气 候环境,是一种养藏的方法。如果违反了这种冬令的养生方法, 到了春天便要发生痿厥一类疾患,使人们对春生之气的适应能 力减弱。 湖南妇科医院: 长沙机关医院: 由此可见,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长期以来, 人们就讲究“冬令进补”,在冬天,内服滋补膏方,强壮身体, 到了来年春天,精神抖擞,步行矫捷,思维灵敏,在民间也有 “冬令一进补,春天可打虎”的说法,是很有道理的。 二、实时调补 有的中药房在一年四季均为患者加工膏方,这是不是说一 年四季均可服用膏方呢?实际上,运用膏方进行冬令滋补是其 使用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由于膏方既有滋补身体的作用, 又有治疗预防的功效,因此,不在冬季,如处在慢性损耗性疾 病的过程中或大病后,手术后,患者身体非常虚弱时,可以采 用膏方调治。根据虚弱情况,进行中医辨证,在滋补的同时, 配合理气、和血、调中、化浊、通腑、安神、固涩、通络等药 物一起使用。 中医的调补有很多方面选择,有药酒、药粥,还有药膳等, 但在应用中药汤剂进行辨证施治后,继用膏方又是一个很重要 的方面。一是它可以继续配伍其他治疗的药物,二是服用方便, 三是符合虚弱身体进行缓慢康复的原则,其补益是王道缓缓收 工,决不能采用霸道蛮补,否则孟浪用事不能达到目的。 因此,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并严格掌握膏方的使用方法, 不在冬令季节,同样可以服用膏方。 服用膏方前,为何要服“开路药”? 服用膏方要取得好的效果,能充分消化吸收是关键。有些 人脾胃运化功能较差,临床常见舌苔厚腻、没有食欲,同时感 觉胸胁痞闷等,此时服用膏方,不但影响到对膏方的消化吸收, 反而加重脾胃负担,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因此,在此类人群正 式服用膏方前,医生一般会因人而异开出一些能运脾健胃、理 气化湿的中药,以改善其脾胃功能,为膏方的消化吸收创造有 利的条件。这些中药先膏方而行,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开路药” 。 “开路药”的另一作用是通过试探性的调补,通过观察服 药后的反应,能为医生开好最后调补对路的膏方作好准备。 对于脾胃功能正常的人,不强调必须服用“开路药”,可 以直接服用膏方,做到及时进补。 “开路药”一般以医生根据症状开出的汤剂最有针对性, 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