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应用的现状_第1页
传染病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应用的现状_第2页
传染病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应用的现状_第3页
传染病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应用的现状_第4页
传染病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应用的现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染病检测技术在血液筛查中应用的现状 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邱艳 一、 血液筛查的发展历史 (PPT1)从血液筛查的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在二十世纪 60 年代,输血传染病高达 25%。1970 年发现了乙肝表面抗原,然后对其进行检测,输血后的感染率降到 10%。1980 年检测艾滋病病毒后,输血感染率继续下降,随后检查抗核抗体、丙肝等,输血感染率降 到很低。 (PPT2)显示的是输血传染病的检测方法,1970 年采用颗粒凝集法,1980 年采用 ELISA 酶联免疫法,1990 年采用化学发光法,目前多采用核酸法。 目前,输血感染率的残余风险逐渐降低,2001 年达到百万分之几的概率。 二、HIV 感染诊断 (一) HIV 感染诊断实验的种类 1. 抗体检测实验 间接酶联法测抗体 , 直接 ( 双抗原夹心 ) 法测抗体 , 快速诊断法检测抗体抗体确 认试剂 , 其他抗体检测试剂。 2. 抗原检测实验:主要是检测 P24 抗原。 3. 抗原和抗体联合检测实验:与 ELISA 抗体检测兼容性良好,成本低。 4. 核酸检测实验:核酸定性和定量检测实验。 (二)HIV 检测的标记物 PPT6 显示的是 HIV 的不同标志物。HIV 感染后的 10 天以内是窗口期,不能检测出病 毒。约 5 天后会出现 P24 抗原,即病毒核酸 RNA 复制,随后机体的免疫系统对其进行识别, 会产生 IgG、IgM。四十天后,会出现 IgG 抗体。这些标志物中,只有 IgG 抗体是稳定的。 (三) HIV 抗体检测方法 1.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试验(IFA) ELISA 最早用去污剂裂解 HIV 或感染细胞液提取物作抗原,IFA 用感染细胞涂片作抗 原进行抗体检测。 2.抗体确证实验 3.其他类抗体检测试验 (四)抗 -HIV EIA 检测试剂的发展 第一代是 HIV-1 病毒裂解产物,检测类型是 IgG 类抗体。第二代是 HIV-1+2 人工合成 肽,检测类型是 IgG 类抗体。第三代是 HIV-1+2 基因重组,利用双抗原加锌法,检测 IgG、IgM 抗体,把窗口期缩短到三周。第四代是 HIV-1+2 基因重组,利用双抗原加锌法, 检测 IgG、IgM 抗体与抗原,把窗口期缩短到两周。现在又加入核酸,可以缩短到一周之内, 越来越安全。 (五)确证试验 初筛 HIV 阳性的,利用确证试验来确认。 确证试剂: 蛋白印迹法(Western Blot,WB)类确证试剂:抗原多为全病毒裂解抗原,用聚丙烯 酰胺凝胶(SDS-PAGE)电泳将 HIV 蛋白按其分子大小进行分离,将凝胶中的不同 HIV 蛋白 条带电泳转移至硝酸纤维薄膜上,加入病人血清孵育后,用抗人球蛋白酶标抗体染色,检 测针对不同结构蛋白抗体。这类试剂的抗原条带全,包括 control 带,膜区抗原 gp160、gp120 和 gp41,核心抗原 p55、p24 和 p17,聚合酶抗原 p66、p51、p39 和 p31,还 有 HIV-2 型特异性抗原,特异性较高。 喷膜类确证试剂:主要采用基因工程表达的抗原,其抗原条带没有全病毒裂解抗原全, 但包含有主要的抗原条带,如 LiaTek HIV-III 确证试剂包含 HIV-1 型 env 区 gp120 和 gp41,gag 区 p24 和 p17,pol 区 p31, HIV-2 型 env 区的 gp105 和 gp36。 (六)其它 HIV 抗体类检测 1.胶体金类快速检测 近几年开发了以胶体金或硒为标记物、以硝酸纤维素膜为载体、以层析形式进行固相 免疫测定的技术,利用该技术制备了 HIV 抗体快速诊断试剂,该试剂稳定,可以在室温条 件下保存一年或更长。操作简单而快速,数分钟即可得出结论,不需仪器设备,尤其适于 单份测定等。但其灵敏度偏低 。 2.唾液 HIV 抗体检测 3.乳胶颗粒检测 4.尿液 HIV 抗体检测 (七) HIV 核酸检测 1.HIV 核酸定性检测:主要用于窗口期的早期诊断以及献血者的筛选。 2.HIV 核酸定量检测 3. HIV 核酸诊断试剂的种类 有雅培的、贝尔的、罗氏的试剂。 三、 抗 -HCV 检测 抗 HCV 检测主要用于献血源筛查以及实验室诊断。 (一) HCV 抗体筛查中的抗原决定簇 PPT18 是 HCV 的结构基因。有核心区、包膜区,包膜区有一区、二区,非结构区 NS2、3、4、5,然后这些区都会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第一代抗体只是针对细胞膜区来设计 的。第二代抗体加大了 NS3 的检测。第三代抗体加入了 NS3、NS4、NS5 及核心区的检测。 第四代增加了抗原的检测。 (二) RIBA HCV 3.0 1.用于筛查实验阳性(RR)样品的 HCV 抗体确认。 是为与高灵敏度的 ORTHO HCV 3.0 ELISA 试剂相匹配而研发的确认试剂。 2.可辅助生化检测结果用于肝炎诊断。 3.独特的 IgG(I/II)及 hSOD 内部质控设计。 4.用于检测的固相化抗原:重组表达蛋白:c33c、NS5;合成肽抗原:c100p(5-1- 1p)、c22p。 四、最新一代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诊断试剂 (一)最新一代诊断试剂的检测标准 1. 检测到突变株,突变株可产生于:自然发生、疫苗接种、使用抗 -HBS 免疫球蛋 白。 2. 野生型向突变株的转变趋势: 200 年内野生型 HBV 消失。 3. 最常见的突变类型,氨基酸残基 124-147 之间、 145 位甘氨酸突变为精氨酸。 (二) HBsAg 补充 / 确认实验 - 中和实验 目的:解决血液筛查实验如 ELISA 中的非特异性问题; 策略:对双孔复检阳性的样品进行确认实验; 方法:HBsAg(HBsAg 中和实验)、抗-HCV(重组免疫印迹实验,RIBA)、抗- HIV(WB,RIBA)。 (三) HBsAg 中和实验 采用特异性 anti-HBs 抗体,对发生反应的标本中的 HBsAg 进行中和,如果是非特 异性的反应,特异性 anti-HBs 抗体将不会中和引起非特异性反应的干扰物质。 五、试剂的评估与质量控制 (一) 试剂的评估与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 主要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包括试剂所用抗原、抗体、核酸引物以及核酸探针等;生产 过程的质控;临床前评估:分析灵敏度、分析特异性、精确性、可重复性、准确性、定量 范围、回收实验等;国家生物制品研究总院鉴定 : 注册前检验、批批检等;临床研究:灵 敏度、特异性;市场监控;常规使用中的室内室间质量控制。 (二) 国家生物制品研究总院鉴定 国家生物制品研究总院要进行注册前检验和批批检。国家有很多标准品。比如 HIV 抗 体参考品,用于酶免试剂的检定,快速试剂、确证试剂,检测唾液、尿液试剂,P24 抗原 参考品。每一类产品国家都有标准。 例如第三代 HIV 抗体国家参考品: 研制时间: 2001-2003.4 参考品组成: 阴性参考品: 20 份 阳性参考品: 20 份 最低检出限参考品: 5 份 精密度参考品: 1 份 质量标准: 阴性参考品符合率: 18 / 20 阳性参考品符合率: 20 / 20( 其中 P11 、 P12 2.0 且 P12 P11) 最低检出限参考品符合率: 3 / 5( 至少检出阳性反应 3 份且基质血清阴性反应 ) 精密度 (n=16) 15% (三)试剂的临床研究与评估 包括灵敏度、特异性和产品性能。灵敏度是指试剂检出患病的能力。特异性是在正常 人群里边你能甄别出这些人是正常的试剂的能力。 临床研究的意义以及目的: 临床前样 品虽有代表性,但数量毕竟有限并不能完全代表临床情况。通过临床试验对临床前制定的 各项指标进行修正,可以发现或预测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在说明书中提醒用户注意。 诊断试剂临床评价的指标有:灵敏度、特异性、样品分布、阳性预期值、阴性预期值。 (四)试剂的注册后质量控制 市场监控、常规使用中的室内室间质量控制。 六、输血传染病的职业暴露 (一) 职业暴露的定义 病人的血液或具有传播病原体的体液,包括精液、阴道分泌物、脑脊液、滑膜、胸膜、 腹膜、心包液、羊水及含有病原体的实验室样本,经医务人员和实验室工作人员破损的皮 肤而感染。由于针刺伤或利器割伤;或经皲裂、擦伤或患有皮炎的皮肤和黏膜导致感染。 (二) HIV 传播途径及效率 性传播,男男之间为 1%,男性传给女性效率要低,女性传给男性效率更低了,女女之 间现在不明确。经血传播,共用注射器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为 0.67%,职业暴露是 0.3%, 输血单次暴露的传染概率大于 90%,母婴传播是 30%-50%。 七、 新输血传染病的挑战和应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