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_第1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_第2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_第3页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复习提纲 第 15 章 动物的运动 1、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动物,其运动方式表现出与生活环境相适应的现象。动物通过运动 可以主动出击去获取食物,可以逃避敌害和迁徙到适宜的栖息场所,还可以完成求偶和交 配等,这些都有利于动物的存活,有利于生殖和繁衍种族。 2、运动系统由 骨 、 骨连结 和 骨骼肌 三部分组成。 3、运动系统起着支持、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4、骨的结构:包括 骨膜 、 骨质 和 骨髓 三部分。终生具有造血功能的红骨髓位于骨松质内。 5、骨的生长包括两个方面:长长和长粗。骨膜内层的 成骨细胞 ,与骨的长粗和骨折后的 修复有关;骺端 软骨层 的细胞与骨的长长有关。 6、骨质中有 水分 、 有机物 和 无机盐 ,无机盐的主要成分是 钙盐 。人体内的钙约有 99%以 骨盐形式沉积在骨组织内,骨是人体最大的“钙库” 。有机物主要是 骨胶蛋白 。 7、骨的特性:儿童少年骨中 有机物多于 1/3, 无机物少于 2/3;所以骨的弹性大,硬度小, 不易骨折,易变形。成年人骨中有机物约占 1/3,无机物约占 2/3,所以骨既坚硬又有弹性。 老年人骨中的有机物少于 1/3,无机物多于 2/3,所以骨的弹性小,易骨折。 8、关节的结构:(结合图形记忆) 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 关节面 、 关节囊 、 关节腔 三个部分。 关节面:其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滑的关节软骨。 关节囊:由结缔组织构成。 关节腔:内有滑液,能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使关节运动灵活的结构特点:关节面上覆盖着一层表面光 滑的 关节软骨 ,关节腔内的滑液可减少关节面之间的摩擦。 使关节牢固的结构特点:关节头、关节窝外有由结缔组织 组成的关节囊,还有韧带加固。 9、人体有 206 块骨,有 600 块骨骼肌,每块骨骼肌包括 肌腱 和 肌腹 两部分。肌腱:由 结缔组织 构成,分别附着于相邻的骨 上。 10、躯体运动的形成是由 骨 、 关节 、 骨骼肌 三部分共同完成的。 运动是以 骨骼 为杠杆、 关节 为支点、 骨骼肌 收缩为动力形成的。 11、:屈肘:肱二头肌 收缩 ,肱三头肌 舒张 伸肘:肱二头肌 舒张 ,肱三头肌 收缩 。 运动所需消耗的能量来自于肌细胞内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第 16 章 动物的行为 1、根据动物行为的发生:动物的行为可分为 先天性行为 和 后天学习行为 。(P22:涡虫的 行为研究) 先天性行为:动物生来就有的,由动物体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行为。如:蜘蛛结网、蜜 蜂筑巢、鸟类的营巢孵卵、幼崽吸吮乳汁、小鸟喂金鱼等。 学习行为: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因素的作用,由生活经验和学习获得的行为。 牛耕田、蚯蚓走迷宫等。 动物行为受 神经系统 和 激素 的调节,受 遗传物质 的控制,这是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 的。 2、根据动物行为的功能:动物的行为可分为 取食行为 、 领域行为 、 攻击行为 、 防御行为 、 繁殖行为 、 节律行为 、 社群行为 等。 (懂得举例和分辨 P26-33) 3、攻击行为是发生在 同种 生物之间,明显的特点是双方的身体 很少 受到致命的伤害。 4、社群行为的特征:(1)形成一定的组织(2)有明确的分工(3)往往形成等级。 5、蜜蜂是营群体生活的动物,其中的雄蜂是由 未受精 的卵细胞发育而来的,雌蜂和工蜂 都是由 受精卵 发育而成。受精卵发育成幼虫时,若喂养的是含糖 多 ,蛋白质 少 的蜂蜜就发 育成工蜂;若喂养的是富含蛋白质的 王浆 就发育成有高度生殖力的蜂后。 6、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 观察法 和 实验法 ,实验法中离不开观察(懂得分辨 P35) 第 17 章 生物圈中的动物 1、动物是生物圈中的 消费者 ,同时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2、各种生物之间的捕食与被捕食的 营养关系 形成了 食物链 。 3、生物间 相互依赖 、 相互制约 的关系,使各种生物种群的数量趋于平衡,有利于生物之 间的协调发展。 4、动物对环境的影响: 依赖适应影响改变 。动物能促进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5、我国有许多种闻名世界的特产珍稀动物,如 大熊猫 、 金丝猴 、 扭角羚 、 白唇鹿 、 白鳍 豚 、 扬子鳄 、 中华鲟 等。 6、动物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一样,也包括 物种多样性 、 遗传多样性 和 生态系统多样性。 动物的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 7、保护动物的多样性要在 遗传物质 、 物种 和 生态环境 三个层次上制定保护战略和采取保 护措施。 8、动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 就地保护 、 易地保护 、 法制教育和管理 。 9、 就地保护 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就地保护的主要措施是 建立自然保护区 第 18 章 生物圈中的微生物 1、生物圈中的生物: 生产者植物 消费者动物 分解者细菌、真菌 2、微生物:在生物圈中,凡是个体 微小 ,结构 简单 的低等生物,统称为微生物。 单细胞:如细菌、蓝藻(体内 无成形 细胞核) ,酵母菌、 (体内有真正的细胞核) ; 无细胞结构:如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 一些微生物以 腐生 方式生活(如一些细菌、真菌) ,在生物圈中属于 分解者 ; 一些微生物以 寄生 方式生活(如一些细菌、真菌和所有的病毒) ,属于 消费者 ; 一些微生物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如蓝藻、硫细菌、硝化细菌) ,属于 生产者 ; 一些微生物具有 固氮 作用(如 根瘤菌 、黏球菌) 。 3、酵母菌是一类 单细胞 真菌。可用于制作面包; 醋酸菌 用于酿醋; 乳酸菌 用于制作酸奶 和泡菜。 4、制作泡菜的原理:利用 乳酸菌 进行发酵。在 无氧 的条件下,乳酸菌分解糖类产生乳酸。 5、人体的各种传染病主要是由 微生物 引起的。艾滋病是由 病毒 引起的,菌痢是由细菌 - -痢疾杆菌 引起的。 6、青霉素和头孢霉素是相应的 真菌 产生的抗生素,金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等抗生素 是某些 放线菌 产生的。 第 19 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1、男性生殖系统: 睾丸 (主要性器官)产生 精子 和分泌 雄性激素 输精管输送精子 2、女性生殖系统: 卵巢 (主要性器官)产生 卵细胞 和分泌 雌性激素 输卵管输送卵细胞,受精作用(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场所 。 子宫 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 3、生殖过程: 卵巢卵细胞 受精卵 胚胎胎儿新生儿(婴儿) 睾丸精 子 4、胎儿生活在子宫内,通过 胎盘、脐带 从母体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和氧;胎儿产生的 二氧化碳等废物,也是通过 胎盘 经母体排出。 ( 胎盘 胎儿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卵细胞呈球形,细胞质内含丰富的卵黄,是胚胎发育初期所需的营养物质。 5、青春期发育特点:(1)身高和体重突增;(2)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3) 性发 育和性成熟 。青春期发育的突出特征:性发育和性成熟 分裂分化 约 280 天 6、计划生育具体要求: 晚婚 、 晚育 、 少生 、 优生 。可以通过节育和避孕的方法达到 控制 生育的目的。 7、不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经历了 受精卵 、 若虫 、 成虫 三个时期,即: 受精卵若虫成虫。 (如蝗虫、蟋蟀的发育过程。 ) 8、完全变态的发育过程经历了 受精卵 、 幼虫 、 蛹 、 成虫 四个时期,即: 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如家蚕、蜜蜂的发育过程。 ) 9、两栖动物:幼体在水中生活,用 腮 呼吸,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用 肺 呼吸, 皮肤 辅助 呼吸。有 变态发育 。 10、雌雄蛙抱对行为的意义:刺激雌蛙释放卵细胞,雄蛙释放精子。 11、在青蛙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下列事件必须在水中进行:雌雄蛙抱对;雌蛙释放卵细 胞;雄蛙释放精子;受精作用;受精卵和蝌蚪的发育。 青蛙和其他两栖动物的生殖发育特点是: 体外受精、体外发育 。 12、鸟卵的结构: 胚盘发育成雏鸡,卵黄、卵白为胚胎的发育提供营养。 13、鸟类的生殖发育特点: 体内受精,体外发育 14、植物的无性生殖: A、营养繁殖:包括 扦插 、 嫁接 和 压条 三种。 扦插:如马铃薯、葡萄、月季、秋海棠等。 嫁接:如桃、梨、苹果等果树。 嫁接法常用于改良果树的品质和培育新品种。嫁接成活 的植株,既能保持接穗母株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木的特性。 嫁接时砧木和接穗的 形成层 尽可能靠近,是植株成活的 前提。 压条:如夹竹桃、桂花等。 B、组织培养:原理:植物细胞具有 全能性 。 C、低等动物、低等植物、微生物的无性生殖: 分裂生殖:如细菌、蓝藻、变形虫、眼虫等。 出芽生殖:如水螅、酵母菌等。 孢子生殖:如根霉、青霉、曲霉等霉菌。 第 20 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1、与遗传有关的几个概念:细胞核 染色体 DNA 基因 染色体:细胞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 2、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两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DNA 和 蛋白质 。其中,起遗传作用的是 DNA 分子。 3、基因:DNA 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 每一种植物或动物的 体细胞 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特定 的,并且通常是 成对 存在的,一 条来自 父方 ,一条来自 母方 。 基因也是 成对 存在的。 4、相对性状: 同一种 生物的 同一性状 的不同表现类型。如狗的长毛和短毛。 5、性状表现是 遗传物质 和 环境 共同作用的结果。 6、 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 AA、Aa 和 aa。 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如单眼皮、双眼皮等。 7、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以豌豆为例:(了解) 亲代 Dd x dd (高茎) (矮茎) 父 XY x XX 母 生殖细胞 D d 精子 X Y X 卵细胞 子一代 Dd x Dd (高茎) (高茎) XX XY 女儿 儿子 生殖细胞 D d D d 1 1 图 7-2-7 生男生女图解 子一代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图 7-2-5 豌豆高矮茎基因的传递 8、男性精子的染色体: 22+X 或 22+Y;女性卵细胞的染色体: 22+X。 9、生男生女取决于卵细胞同哪种精子结合。(如上图) 10、生物体的性状表现是 遗传物质 与 环境条件 共同作用的结果(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 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 11、变异是生物界的一种普遍现象: 可遗传的变异遗传物质的改变,为生物进化提供原始的材料。 不遗传的变异环境条件的影响(环境条件直接作用于新陈代谢过程的结果)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