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缩小的自然保护区.doc_第1页
被缩小的自然保护区.doc_第2页
被缩小的自然保护区.doc_第3页
被缩小的自然保护区.doc_第4页
被缩小的自然保护区.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被缩小 的自然保护区靴子悬在半空,砸下的可能性越来越大。在不愿见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再缩水的环保组织看来,一号公告预示着靴子落地的可能,尽管如此,他们还在做最后一搏。2007年7月11日晚19:20,在中科院水生所白鱀豚馆里,江豚母亲因产后消化系统疾病病逝,科研人员伤心落泪。江豚母亲叫晶晶,它从湖北石首天鹅洲白鱀豚自然保护区引入白鱀豚馆饲养8年了,它先后于2005年和2007年相继成功生产2头小江豚,创造了长江江豚在人工条件下自然繁殖的世界首例。长江的污染和过度开发,造成了长江江豚数量的骤降,也是造成长江江豚母子悲剧的原因。【HAICHENGGONGZUOSHI海成工作室配图】记者/黄祺一号公告掀起波澜新年第一周,国家环境保护部在网站上发布第一号公告:对申请晋升和调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公示。公示中包含7个申请调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中,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名字,立即引起多年关注此事的环保组织注意,公告显示,这个保护区面积申请缩小约1460公顷。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相关专家和环保组织多年争取和保护得来的结果,也正是这些人,最明白保护区的完整每一天都岌岌可危,来自水电项目上马的压力,随时可能改变自然保护区的命运。尽管公告中没有出示地图,也没有详尽说明调整区域,但熟知这个自然保护区由来的专家和环保组织立即意识到,保护区调整与拟建中的小南海水电项目有关。国家自然保护区条例明确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对于计划上马的水电项目来说,处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范围内,是水电项目上马最大的障碍,因此,为了水电项目而申请更改自然保护区范围,在过往的历史中并不鲜见。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此次调整将把保护区范围缩小1460.4公顷,合为14,604,000平方米。调整后重庆辖区内范围将被缩小,将松溉镇至马桑溪大桥水域调整为非保护区水域,调出长度22.50公里;将石门镇至地维大桥由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长度73.30公里。如果保护区范围做出如此的调整,小南海水电项目的规划范围正好被划出保护区,将不受保护区管理的约束。在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致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的公开信中,环保组织明确地指明了保护区调整的具体内容,另一份有10名专家学者签名的公开信,写给环保部生态司领导,也提及了这一调整。国家环境保护部至今没有正式公布保护区调整的详细计划,但对于环保组织提出的这一推测,也没有表示反对。环保组织自然之友调研部主管张伯驹告诉记者,他们做出的这一推测并非空穴来风,在一号公告之前,相关国家部门已经对此有数次讨论,保护区调整的信息,来自之前的多次会议。2007年6月2日,在位于武汉的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鳍豚馆内,刚出生的小江豚和江豚妈妈形影不离。新华社发(王振武摄)再三缩水长江珍稀特有鱼类保护与水电项目之争始于十多年前,而目前被申请调整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已不是第一次为让路水电项目而被调整。1997年,为减轻三峡工程建设对鱼类资源所带来的不利影响,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成立,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成为保护珍稀特有鱼类的唯一一个国家级保护区。但就在当年,长江上游金沙江江段,向家坝和溪洛渡两个大型水利设施的规划,被提上日程,两个电站正好位于保护区内。2005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了四川省的申请,对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保护区的范围和功能区作出调整,更名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反对者的批评中指出,此次调整实质就是给向家坝、溪洛渡两个水电站让路。反对调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的环保组织,包括自然之友等6家活跃的环保组织,而专家学者则聚集了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前局长翁立达、中国社科院社会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杨团等知名人士。环保组织提出:在长江上游干支流水电大开发的背景下,这个保护区极有可能成为长江多种珍稀鱼类最后的庇护所,对长江鱼类物种资源和渔业资源保护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环保组织提交给环保部的申请中指出:小南海建坝后,回水将使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保护区51.98公里的缓冲区和20.52公里的实验区原有功能发生改变。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专家曾给出预测:小南海和其他梯级电站开发的累积效应将会严重改变河流生态系统的水域环境,对栖息的珍稀特有鱼类造成毁灭性影响。尽管环保组织给出了不少研究数据和资料,呼吁的声音也得到了鱼类保护专家、环境专家的支持,但所有人还是只能抱着侥幸心理,期待目前的保护区范围不再被调整。在反对调整的声音对面,是地方对建设水电项目的巨大渴望。对于小南海水电站所在区域来说,水电站的建设有着重要的经济价值。在当地政府看来,这个总投资达330亿元的水电项目,不单是一个电力工程,还将发挥通航、拦沙、灌溉、滞洪错峰的作用。况且,小南海所在长江段的上游和下游,已经有包括三峡工程在内的大小水利工程先后竣工,这无疑给处于中间的地区带来压力和动力。最后一搏一号公告的公布,让期待变得有点渺茫。多年关心此事的翁立达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表达了他的悲观:除非国家领导人出面,否则自然保护区非调整不可。他表示,如果自然保护区调整无可挽回,只希望国家环保部严格把关小南海水电项目的环评报告。环保组织并没有因为形势的悲观而停止最后的努力。自然之友在一号公告发布后,连续向环保部、全国人大和政协以及社会公众发表公开信,要求环保部对相关信息进行公开,并呼吁两会代表和公众关注自然保护区调整事件。保护区调整公示原本截止时间是1月21日,在环保组织的要求下,公示时间延长到26日,这是目前为止官方对环保组织呼吁最直接的回应。自然之友一直保持着与环保部的沟通,张伯驹透露,公示时间结束后,环保部已经关注到公众的意见,并表示感谢环保组织的积极参与,目前,环保部已汇总相关的反馈信息,将上报国务院。我们最不希望看到的,是这次保护区调整,成为一个坏榜样。张伯驹说。这种示坏效应所指的是,如果这次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因地方利益和建设项目而调整,下一次,其他省份也要以此为例,为了开发建设工程向环保部门申请调整其他保护区范围。张伯驹告诉记者,中国现有自然保护区2500多个,占国土面积15%左右,但进一步看,其中三江源和羌塘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就占了近一半的面积,如此有限的自然保护区范围,不能因一次次调整而被逐步蚕食。同样在新年的第一个月,另一条消息也引起了环保界的注意,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强化对自然保护区调整的管理,特别指出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擅自改变自然保护区的性质、范围和功能分区。我们当然希望这个通知有助于相关部门更加谨慎地对待保护区调整事宜。一位环保组织工作人员说,但她也不能确定这个通知对于阻止保护区调整是否有帮助,因为目前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调整的讨论,皆在合法的程序之内进行。参与呼吁环保部谨慎对待保护区调整的机构和人士,大多并未对阻止调整的成功抱有太大奢望,但张伯驹认为,相对于过去公众甚少机会参与保护区调整讨论,这次因一号公告掀起的波澜,已经是一种进步,就算调整不可避免,也将会唤起更多人今后关注自然保护区调整这样的消息,并发出自己的声音。新民周刊2011-02-21 2009年3月1日下午,黄石市一市民在长江沈家营码头下游200米处垂钓时发现一头已经死亡的江豚。死亡原因可能是被船只的螺旋桨打中受伤,也可能是被江上电鱼的不法份子电伤致死。邱孝威摄【海成工作室配图】长江江豚数量已少于大熊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日前公布洞庭湖长江江豚考察结果-洞庭湖长江江豚数量仍在下降,数量已少于大熊猫。长江江豚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长江干流曾是豚类最理想的栖息环境,但随着人类活动的扩展,长江豚类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近20年来长江江豚种群量快速衰减,它们仅分布于长江部分江段及洞庭湖和鄱阳湖中。这次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组织的洞庭湖长江江豚考察调查,历时25小时,行程约170公里,共记录到江豚48次,106头。组织并参与这次调查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认为,洞庭湖江豚数量上虽然没有大的变化,但总的趋势仍在下降。2006年,我国联合7个国家调查长江干流江豚,为1200多头。宜昌到上海水域,每年下降6.4%,每10年下降一半。另外,鄱阳湖有400多头江豚。目前,我国长江江豚数量仅1800多头,种群数量已经少于大熊猫,如果不加以保护,估计10多年后,野生江豚将灭绝。我国对长江江豚虽然开展了多年的研究和救护,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行动也在长江流域6个保护区大力开展,但对江豚的了解还远远不够。专家呼吁应全方位救护,保护好江豚和它们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与江豚数量日渐稀少相对应的是,近20年来,长江上游的珍稀特有鱼类的栖息地被迫从葛洲坝退到三峡,从三峡退到溪洛渡,从溪洛渡又退到小南海,原本数千公里的长江鱼类生存地被压缩到200公里。如此无异于把珍稀特有鱼类赶上树的举措,多是为水电站让路。新民周刊2011-02-21学者质疑长江保护区调整2月27日晚11时,一份题为关于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公开信发到记者的邮箱。发信者是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2月27日晚11时,一份题为关于保护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及其生态环境的公开信发到记者的邮箱。发信者是四川省地矿局区域地质调查队总工程师范晓。在这封长达万言并附有大量图表的公开信中,范晓以中国公民、地质与环境学者、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的名义,吁请所有关心地球环境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人都来支持和参与长江水生生物及其生态系统的保护,并吁请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整进行公众听证和行政复议。我准备把公开信放到主要网站上,并通过电子邮件广泛传送。范晓告诉记者,长江鱼类面临的绝境,是长江环境恶化的最后警报,这个警报比大熊猫、藏羚羊等物种曾经面临的绝境更加令人担忧。当长江水域物种灭绝的多米诺骨牌纷纷倒下的时候,作为其中一张牌的人类,也绝不会幸免!他说。据记者了解,对该保护区调整的问题,最近一段时间,自然之友、公众环境研究中心等多家民间环保组织也多次上书国家环境保护部等部门,要求就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调整召开听证会。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做好自然保护区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指出,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日益突出,一些自然保护区频繁进行调整或被非法侵占,部分物种的栖息地受到威胁,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自然保护区发展面临的压力不断加大。生存繁衍的最后场所长江水系有鱼类约370种,其中上游江段约有260多种,这些鱼类绝大多数为我国所独有的、适应于长江自然水体生态条件的特有物种。范晓说。范晓在公开信中认为,这样一条大河,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淡水水生生物基因库及其水生生态系统的依存地,它对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维护,对满足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范晓介绍,上世纪开工建设的葛洲坝和三峡工程,阻断了长江大多数鱼类的洄游通道,淹没了大量的鱼类产卵场,并极大地改变了长江鱼类的栖息环境。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发现,仅三峡工程就将使长江上游约2/5特有鱼类的栖息地面积缩小约1/4。由于水库内流速显著减缓,泥沙大量沉积,河床结构、水深、水温及饵料生物组成均发生大的变化,使原来在该江段栖息的部分鱼类无法适应,当它们不得不迁徙时,又会受到已被大大压缩的生境容量的限制,从而导致生物种群的衰减。国外大量的研究表明,水坝是近百年来造成全球9000种淡水鱼类近1/5遭受灭绝、受威胁或濒危的主要原因。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贾敬德研究员此前也指出,我国在长江干流上修建葛洲坝和三峡大坝后,对多种洄游性和半洄游性鱼类的资源造成了不利影响,特别是对江海洄游的我国特产珍稀鱼类中华鲟,更是造成灭顶之灾。范晓介绍,据国际自然保护组织的设定,濒危物种数量的下降速度是每l0年减少20%,而长江中华鲟数量正在以每l0年下降50%的速度减少,中华鲟已是极危物种了。虽然近年来已放流数百万尾的中华鲟鱼种,但还未看到其效果,长江中华鲟的数量仍在急剧下降。范晓说,人工放流的数量再多,也不能代替鱼类在河流中的自然繁殖。靠人工繁殖和人工放流抢救濒危物种的效果是极其有限的。目前人工养殖的子一代中华鲟的性腺仍未有成熟的迹象,而只有人工繁殖出子二代才标志抢救濒危物种成功。因此,在长江干流修建大坝对鱼类资源的破坏是难以逆转的。对于长江鱼类的保护问题,长江渔业资源管理委员会副主任马毅也曾指出,长江久负盛名的四大家鱼(草鱼、青鱼、鲢鱼、鳙鱼)因三峡大坝建成蓄水,鱼苗发生量急剧下降。监测显示,2004年2006年的平均鱼苗发生量与2003年蓄水前相比,骤减了90%。由此可以看出,长江水生生物链中各个物种的资源状况已经全面衰退,表明整个长江水域的生态环境遭到极大破坏,发展趋势令人担忧。马毅指出,长江各类水利工程建设在带来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造成水生生物栖息地被大量侵占、洄游通道被切断,产卵场被淹没或破坏,水生生物资源衰退速度加快,种质退化、基因异变,资源总量锐减,这种破坏是毁灭和不可逆的,长江的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步消失。根据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调查报告,目前在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水域已知有189种鱼类。其中,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的鱼类有3种,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1996)保护名录的鱼类有3种,列入CITES(1997)(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公约)附录的鱼类有2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998)的鱼类有9种,列入云贵川渝4省(市)地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鱼类有15种。国际动物学会秘书长、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中国项目主任解焱指出:小南海的范围是我国特有鱼类最为丰富的地区,同时也是我们国家现在受威胁物种种类最多的区域。据范晓介绍,为了保护好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生物资源和生境,减轻因三峡工程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1997年,四川省在长江上游干流的四川合江至雷波段,建立了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省级自然保护区,2000年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然而,随着金沙江干流梯级电站群的上马,金沙江下游向家坝、溪洛渡两个大型电站又侵占了这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与缓冲区,迫使保护区在2005年由原来的合江-雷波段向下迁移调整至重庆三峡库区库尾至宜宾向家坝坝下的江段,并增加了赤水河干流以及岷江干流的宜宾至月波江段作为补充,保护区更名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晓告诉记者,当时的国家环保总局就明确指出:调整方案按国务院的审批意见执行。在规划修编与建设中应明确调整后的保护区内不得再进行水利水电开发活动。范晓说,保护区所在的重庆三峡库区库尾至宜宾的这一江段,目前已是长江上游干流唯一的自然江段,也是长江上游干流能够维系众多鱼类种群及其生境的仅存江段。而且,在金沙江的宜宾至虎跳峡的自然江段正在变成梯级水库群的形势下、在长江上游的各个支流(仅赤水河除外)都在实施全江全流域梯级水电开发的形势下,这一江段,也是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种群赖以生存繁衍的最后场所。涉嫌违法?然而,这个长江干流上唯一的国家级鱼类保护区依然朝不保夕,因为有关方面仍然拟在保护区内兴建小南海、朱杨溪、石硼三个电站,拟把整个长江上游干流都变成首尾相连的梯级水库。据范晓介绍,为了给准备率先上马的重庆小南海电站排除障碍,有关方面提出了再次调整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方案。这一方案将小南海电站大坝所在地及其邻近的松溉溪至马桑溪大桥22.50公里的江段从保护区的范围中划了出去,调整为非保护区水域,同时将小南海电站大坝以上的石门镇至地维大桥73.30公里江段的保护级别降低,由缓冲区调整为实验区。由于小南海电站修建后,石门镇至地维大桥的原实验区自然江段将成为水库库区,因此这一段保护区的保护功能也将名存实亡,由此将造成保护区长江干流江段的损失长度至少达到95.8公里,占保护区长江干流段353.16公里长度的27%。少了这一段,问题到底有多严重?著名鱼类专家、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曹文宣院士曾表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下段即小南海江段,是保护区内珍稀、特有鱼类和三峡水库的四大家鱼等经济鱼类完成生活史过程必须经过这里上上下下的通道,我们称之为生态通道。曹文宣说,这段生态通道是关系到上游保护区内珍稀特有鱼类的生存和三峡水库渔业资源增殖的至关重要的通道,必须保持畅通无阻。不应当在这里修建任何水利工程。这样的生态通道也是修建鱼道或其他任何过鱼设施所不能取代的。曹文宣解释说,长江鱼类的卵以漂流性或漂浮性为主流,这种鱼卵的发育需要温度、水流速度和流程等适宜条件。在上游自然保护区内繁殖的鱼卵,视鱼种及流速的不同,至少需要在河流中长距离漂流200500公里,才能完成孵化并获得足够的发育机会。这些鱼卵或仔鱼,都通过小南海江段被流水带入三峡水库,待成长至稚鱼或亚成鱼后,又需要经过小南海江段返回自然保护区的流水环境生活。这些鱼在水库中是不能进行繁殖并长成成鱼的。曹文宣说,小南海大坝建成后将成为一道巨大的屏障,阻断洄游性鱼类向上游或下游迁移的通道。对此,中国环境保护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秦卫华也指出:小南海和其他梯级电站开发的累积效应将会严重改变河流生态系统的水域环境,对栖息的珍稀特有鱼类造成毁灭性影响。秦卫华指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保护区约有72.5公里江段将直接受到小南海工程的影响。小南海工程建成后,水库将淹没7处原有的珍稀特有鱼类产卵场,其中綦江和长江干流交汇处是保护区下游胭脂鱼的重要产卵场之一。小南海水库淹没区将导致这7处产卵场彻底丧失功能。公开信说,2009年2月,农业部在对重庆市政府提交的长江小南海水电站建设项目对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影响及其减免对策专题研究报告进行论证时,专家组就认为: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缓解三峡和金沙江梯级水电开发对鱼类资源影响的补救措施,对长江鱼类物种资源和渔业资源保护具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据范晓介绍,在那次论证会上,专家们还指出,长江上游已经支离破碎,没有多少天然河流资源了。在天然河流已经如此稀缺的情况下,还去建这样的技术指标和经济指标都不是很高的大坝,是不是合算?地方政府有发展的热情。但是这个发展是不是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呢?至少现在上这个项目还不太成熟吧?很多东西不是可以替代的。电力、GDP是可以替代的,但是环境是不可以替代的。范晓在公开信中认为,这一保护区的调整既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的要求,也违反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及更改名称管理规定中关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调整和功能区调整应确保重点保护对象得到有效保护,不破坏生态系统和生态过程的完整性及生物多样性的要求。公开信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对具有代表性的各种类型的自然生态系统区域,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自然分布区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域,具有重大科学文化价值的地质构造、著名溶洞和化石分布区、冰川、火山、温泉等自然遗迹,以及人文遗迹、古树名木,应当采取措施加以保护,严禁破坏。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既是这样的自然分布区域,又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经中央政府批准建立的法定保护区域。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管理条例第三十二条规定:在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内,不得建设任何生产设施。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内,不得建设污染环境、破坏资源或者景观的生产设施。范晓认为,因为小南海电站大坝将破坏保护区的结构与功能,就把大坝所在地及其邻近江段从保护区中剔除掉,将它变成非保护水域,这无异于削自然保护区之足,适水电开发之履;掩国家法律法规之耳,盗生态环境保护之铃。作者章轲来源第一财经日报2011-03-02 10:57捕鱼污染杀死长江女神江豚15年后可能灭绝龙虎网讯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江豚是目前长江内仅剩的大型哺乳动物,它有着上扬的嘴角,看起来似乎在向每一个看着它的人微笑,让人觉得十分温暖而舒适。可是,灿烂的微笑也没办法阻挡它们走向灭绝的步伐。根据史料记载,当年清军与太平军血战长江之时,太平军常常伪装成江豚,半夜游进清军大营刺探情报,这个细节表明,当时长江里的江豚数量非常多。但是现在,长江江豚仅存1000多头,种群数量已经少于大熊猫,并正以每年6.8%的速度骤减。而在去年八月,江豚数量还有1200头。近日,世界自然基金会、潇湘晨报、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发起了守望江豚的考察活动,参与这次考察的潇湘晨报记者刘少龙说,目前江豚面临十分严峻的生存环境,濒临灭绝。刘少龙:因为现在江豚处于一个濒危状态,它是极危的级别,只差灭绝了,全球总共只有1千多头,我们觉得有必要对它进行关注,我们中科院进行调查的时候发现江豚生存的环境确实还是比较恶劣的。江豚到底面临怎样恶劣的生存环境?又是什么造成了江豚这一生存困境?刘少龙表示,其实很多时候对江豚的伤害都是无意中的,但是这些无意的行为却在客观上严重损害了江豚的生存环境。刘少龙:它主要来自三方面的威胁,一个是水污染,第二个方面就是渔民的非法捕鱼,用电打鱼,用电捕鱼确实很容易伤害江豚,一个是本来把鱼都打掉了,江豚的食物就会很少,然后一个当地的渔民摆了一个迷魂阵,用网弄个口子,江豚进去了,它就很难出去,它一受伤,就容易感染,容易感染就容易死亡,所以很多江豚都是因为这样,因为意外事件而死亡的,他们自己病死的很少,像渔民捕鱼或者电打鱼打伤了它,它可能过一段时间它没得吃了就死了,就是这么一个状况,很揪心的。同时,中科院的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补充道,除了人类活动的破坏,极端气候以及长江水位下降也将江豚一步一步逼到死角。目前,我们国内确实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对非法捕鱼等行为进行打击,但是事实证明,保护江豚的生存环境并不像想象的那么简单。江豚的另一个困境就是,在人们的意识中,并没有把保护江豚作为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一提到长江,人们最先想到的就是中华鲟、白鱀豚,都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而江豚只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单从分级上来看,江豚就差了一截。但是这个级还是1988年定的,20多年都没有改变过,现在的长江江豚比大熊猫还要少,国家二级的身份显然是过时了,保护动物急需重新定级,给它们一个合理的身份。当年白鱀豚的功能性灭绝既成事实,江豚是否也会步白鱀豚的后尘?长江女神江豚的微笑,会不会成为下一个蒙娜丽莎,只能在博物馆的橱窗里远远欣赏?中科院的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雄表示,由于无力阻止大环境的不断恶化,他们只能通过建立保护区的方式,来拯救江豚。王克雄:总的来说,最重要的我想还是就是我们一直在提倡的,要建立江豚的迁地保护区,把江豚从自然水体里头迁到相对封闭的,人为管理起来相对容易的那些水体里头,这个在我们的湖北石首天鹅洲保护区,在那儿已经取得成功了,已经建立一个可以持续发展自然的江豚种群。再一个加大研究力度,尽快的让江豚在人工的环境下能够渐渐繁殖成规模。但是,潇湘晨报记者刘少龙认为,专业机构的保护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要唤醒整个社会的环保意识,让社会、政府机构形成合力,共同保护江豚的生存环境。刘少龙:如果说要保护它,我觉得最核心唤醒大众的环保意识,唤醒大家的参与意识,让这些社会大众,包括渔民也好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其实渔民捕鱼,并不是要捕江豚,但是他们在捕鱼的时候肯定就会伤及到江豚,如果能唤醒大众的意识估计可能这方面会好一些。第二个政府部门应该牵头起来,对整个江豚保护形成一定的规划。白鱀豚和江豚都是哺乳动物,全世界还没有在一条河中存在两种淡水豚的记录,白鱀豚已经成为教科书上的插图,如果不加以保护,15年后,江豚也将成为博物馆中冷冰冰的标本,成为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又一记伤痕。来源:中国新闻网2011-01-18 16:59:05刀鱼调查:2000/斤,只闻叫卖不见鱼昨日,铜川路水产批发市场,摊主在展示一条重约300克的刀鱼,这并不是真正的长江刀鱼。haichenggongzuoshipeitu2两一条的江刀2000元/斤。听到这样的收购价,宝山鱼贩小吴不禁皱了皱眉头说,价格太高了,去年价格是1600元/斤,这价钱拿到市场上也卖不掉。而江刀娇嫩,一两天卖不掉基本就要赔本,更何况,这还只听到价钱没看到鱼呢。和小吴有着同样思量的鱼贩不在少数,记者昨日跑遍沪上主要水产集散地,海刀当江刀卖倒不少,但真正的长江刀鱼并未上市。3月1日起,长江刀鱼正式开捕。对于上市所需时间,鱼贩给出的答案也惊人一致:最早要到这个周末。入口即化刀鱼10年价格涨10倍刀鱼、河豚、鲥鱼并称长江三鲜,而长江刀鱼有长江三鲜之首的美誉。铜川路水产市场行情统计员唐泰来告诉记者,长江刀鱼细骨遍全身,鱼形酷似刀,刀鱼群每年春天随潮流由海洋涌向长江产卵,在溯江而上的过程中,身上盐分淡化,身体长肥,吃口鲜美粉嫩,入口即化。鲜得连骨头都能吞下去。一名上海老食客说,因为极嫩,只要上锅蒸几分钟,搁上猪油,味道极鲜。不过,老食客都知道,吃刀鱼必须赶在清明之前,因为清明前刀鱼骨软如绵,清明后骨硬似铁,不再是美味的极品。因为这样,每年3月至清明节,长江刀鱼成了人类捕杀的对象,加上长江水生环境不断恶化,长江刀鱼产量不断下降。所谓物以稀为贵,在坐上长江第一鲜这把交椅的时候,长江刀鱼的价格也芝麻开花节节高。崇明鱼贩徐老板告诉记者,他收刀鱼卖刀鱼已经十几年,他清楚记得,2002年,崇明刀鱼500克的收购价差不多为87.6元,今年,2两以下的七八百块估计差不离,涨了差不多10倍,而大一点规格的,几千块钱一斤也不足为奇。没面世即被山寨刀鱼市场鱼龙混杂和大多数洄游性水生生物一样,长江刀鱼春天从长江一带洄游而上,产完卵再游回大海。因为环境的不同,洄游在长江的刀鱼是长江刀鱼、游进内陆湖无法出去的成了湖刀、在大海里的刀鱼则是海刀。不同的名称,也注定了三种鱼不同的身价:长江刀鱼处咸淡水交界处,肉质最嫩价格最贵;湖刀没有了洄游的性质及海水的洗涤,身价最低;海刀肉质太硬价格也远不如江刀。但是,对于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来说,同属一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