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ppt.ppt_第1页
国际资本流动ppt.ppt_第2页
国际资本流动ppt.ppt_第3页
国际资本流动ppt.ppt_第4页
国际资本流动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际资本流动 本讲有四个问题: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 第四节 国际债务与国际债务危机 天马行空官方博客:/tmxk_docin ;QQ:1318241189;QQ群:175569632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 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或地区 。它与商品贸易或劳动力输出入所 引起的货币流通有着本质的区别。 后者在商品或劳动力的交换中发生 货币所有权的转移,而国际资本在 其流动中不产生所有权的转移,发 生转移的仅仅是它的使用权。 资本流动 国际资本的实质:凭借它拥有的资 本所有权形成对外债权,并以债权 获得利息、股息和利润收益。 本节两个问题: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方式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基本方式 划分为长期和短期两种。 (一)长期资本流动。主要有直接 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贷款三部分。 1直接投资以参与控制企业 生产经营活动,赢得最大收益为目的 的投资。主要方式有:外国独资经营 ;合资经营;合作经营与合作开发; 购买公司股权。 直接投资的优势与局限 优势:投资项目较为稳妥,成功率 高;直接投资收益率高;东道国利 用直接投资可一举多得。 局限:第一,如果项目安排失当, 可能影响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二, 外国投资者可能投入陈旧设备、过 时技术。第三,外国投资者控制生 产,投资企业长期依赖国外。 2证券投资(间接投资) 与直接投资的区别是:证券投资 者只获得与证券面值相应的利息回 报,对所投资的企业不具备管理权 ;直接投资者除了获得相应的利润 外,对所投资的企业还拥有经营管 理权。 证券投资成本低、比较灵活省事 。国际资本流动总额中比重最大, 势头强劲。 3国际贷款 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政府贷款 和商业贷款。 (1)国际金融组织贷款。这种贷款 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世界 银行的贷款和区域金融机构的贷款等 。这些贷款一般都具有期限长、利率 低的特点,大多属于向成员国提供的 优惠贷款。 国际贷款 (2)政府贷款。政府贷款是各国政 府或政府部门之间的贷款。利率通常 比较低,偿款期限也较长,部分资金 来自政府预算,但具体数额一般不大 。一般分为有限制性的贷款和无限制 性的贷款两种。 (3)商业贷款。商业贷款一般包括 商业银行贷款和中长期出口信贷等。 (二)短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一般都借助票据来进 行。这类票据包括一年以内的商业 票据、银行承兑汇票、银行的一年 期或活期存单、大额可转让存单等 。可分为以下几类: 1国际贸易资金的流动。 2银行资金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 3保值性资本流动。 4投机性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的投机性极大,其流动变化 无常、冲击力极强;并且高盈利与高 风险并存,一国的力量难以控制、防 范;它往往会以小博大,放大投资效 应,使金融市场险象环生;因而也会 加剧所到国国际收支的不平衡。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 根本原因不外乎两个:一是追求 利润;二是避免风险。 (一)追求利润。一般来说,国际资 本往往流向利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 如果一国国内投资所获取的利润低于 国际市场,则会引起资本流出。反之 ,一国投资的利润高于其他国家,就 会引起资本的流入。 影响投资利润的主要因素 1劳动力价格低廉。 2原材料便宜。 3运输成本低。 4关税税率的高低。 其他条件相同时,资本一般会流向利 润较高、成本较低的地区,即流向劳 动力价格低、原材料价格便宜、运输 成本少以及关税税率较高的地区。 (二)规避风险 一般来说,国际资本流动所遇到 的风险有: (1)政治风险; (2)经济风险。 国际资本的流动除考虑到利润与 风险的因素外,有时还要考虑政治 、外交等因素。 利润与风险的权衡 利润和风险因素是引起国际间长期 和短期资本流动的两个根本原因, 而这两者之间有时会存在一定的矛 盾: 风险大,利润高; 风险小,收益也较低。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 主要有两个问题: 一、国际资本流动一般理论的几种 概括 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几种概括 一、国际资本流动一般理论 (一)利润引动理论 最早且最直接的该观点是纳克斯。 资本供求关系的变化事实上是利润 引起的,它表现在如果一个国家的生 产效率好,经济扩张快时,流入该国 的国际资本就多。这说明该国对国际 资本的需求旺盛,而决定有效需求旺 盛的主要因素是具有诱发力的利润率 。 (二)利率差异理论 最早研究的是国家间的借贷资本。 该理论假定,在各国经济都能够完 全相互开放、商品市场交换比较成熟 、竞争也充分的条件下,资本总是要 从其供给相对充足、利率较低的国家 ,流向资本供给相对不足、利率较高 的国家,而且这种流动会持续到两国 的利率水平大致相近为止。 (三)短期资本流动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金德伯格认为,按照 期限把资本划分成长期资本或短期资 本不适合作理论分析。 他主张按照投资者的动机来区分两 类资本。按照他的定义,短期资本是 投资者为特定目的在短期内改变其流 动方向的资本。 短期资本流动的分类 因具体动机表现为四种类型: 1平衡型短期资本流动。平衡逆差的信用资 本 2保值性短期资本流动。 3收入型短期资本流动。 4投机型短期资本流动。 流出减少外汇储备,通过乘数作用影响货币供给。 完全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其他手段抵消短期流动的影 响。 (四)国际证券投资理论 古典理论部分的基本观点是:国际 证券投资的原因是各国的利率存在着 差异,金融资本就以证券的形式从利 率低的国家流向利率高的国家,直到 两国的利率大致相等为止。 只说明金融资本从低利率国家向高 利率国家流动,但不能解释国际间大 量存在的、双向的证券投资。 国际证券投资现代理论 资产选择理论或证券投资组合理论 。它认为,任何证券形式的资产都具 有收益与风险并存的两重性,关键是 投资者要以资产组合的方法去降低风 险。要在各种资产之间进行选择,形 成最佳组合,使其在投资收益一定时 ,风险最小;或投资风险一定时,收 益最大。这是对古典的证券投资理论 的重要突破。 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的几种概括 (一)垄断优势论 美国经济学家海默在1960年首先提 出,核心:说明企业积累的垄断优势 通过直接投资方式获取超额利润。 海默认为,企业之所以能对外直接 投资,是因为它具备比东道国的同类 企业更有利的垄断优势。 垄断优势 垄断表现:一方面是包括生产技术 、管理水平、销售战略等所有无形资 产在内的知识资产优势;另一方面是 企业规模、产品结构、销售网络、资 本实力等综合能力在内的有形资产优 势。 投资者凭借垄断优势,在不具有这 种优势的东道国投资办企业,自然会 在没有竞争对手的情况下,独占当地 市场,轻松的赚取更高的超额利润。 (二)产品生命周期论 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维农首先提出 ,后由威尔等美国经济学家进一步作 了补充发展。 基本观点:对某些产品具有技术创 新垄断优势的企业,可以利用产品生 命周期不同销售特点的差异,去抢先 占领国内外暂时没有竞争对手的市场 ,从而获得更多的超额利润。 生命周期阶段理论要点 1、产品生命周期第一阶段即新产 品阶段。 2、第二阶段即产品成熟阶段。 3、第三阶段即产品衰退阶段。 产品生命周期是市场经济运行中 普遍存在的现象,理论在一定程度上 揭示了全球直接投资迅速增加、跨国 公司迅猛发展的内在原因。 (三)市场内部化理论 市场内部化是指把市场建立在跨国 公司内部。这一理论的要点是: 1、为了保障对外直接投资始终获 得最佳经济效益,避免东道国的外部 市场交易障碍,使一部分中间产品的 交易在跨国公司的内部所属的企业之 间进行,从而形成跨国公司统一控制 的、规则便利的内部交易市场。 理论要点 2内部市场相对于外部市场具有四 大优势。 3跨国公司内部协议价格是母公司 和子公司之间、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 为进行内部交易而达成的一种价格。 4实行协议价格直接目的:1)绕 开管制,避免风险。2)联手进行隐 蔽型逃税。3)价格竞争中统一对外 。 (四)国际生产综合理论 也叫折衷理论。英国经济学家约翰 .邓宁于1976年提出。 邓宁认为,无论是海默的垄断优势 论,巴克利和卡森的市场内部化理论 ,还是韦伯的工业区位论都只是对国 际直接投资作了一些表层的分析,缺 乏说服力。他主张把对外直接投资的 目的、能力和条件综合起来加以研究 。 主要论点 1跨国公司之所以愿意而且能够 对外直接投资,是因为它同时拥有东 道国企业所没有的所有权优势、市场 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 2三种优势必须同时兼而有之才 能进行直接对外投资。 3一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的大小 与该国经济发展水平直接相关。 (五)比较优势理论 小岛清根据国际分工原则,于20世 纪70年代中期提出。 理论核心是:对外直接投资应从投 资国已经处于或者即将陷入比较劣 势的产业开始,并根据在东道国这 些产业正在形成比较优势或者潜在 比较优势的产业依次进行。 理论要点1 第一,投资国应选择产品比本国 更有优势的国家或地区建立新的出 口生产基地,这样就可以通过向第 三国进行出口贸易来保持巨额的贸 易顺差。 第二,对外直接投资要适应东道 国,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需要,要 有助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理论要点2 第三,FDI更适合中小企业承担 ,因为他们更容易在国外创造出新 的比较成本优势,从而有利于扩大 对外贸易。 第四,从宏观经济的角度看,对外 直接投资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上述的 比较优势,而不是公司的垄断优势 。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新特征 一、资本流动规模日益扩大 各类资本市场总规模35万亿美元。其 中短期资本约7-8万亿美元。 据IBC统计,80年代的10年中,国际 金融市场资本总量以16.5%的速度递 增,超过同期贸易年增5%的速度。 一个新现象:金融品的交易量与实物 经济严重脱离。 二、直接投资增长迅猛 据贸发会议,70年代上半期,FDI年均 128亿美元,比60年代下半期扩大近一 倍。70年代下半期达254亿,又增一倍 。80年代初又增加一倍,达560亿。90 年代增加10倍,1998年FDI6440亿。 FDI的主体是跨国公司。据跨国公司 中心,6.4万多,70万分公司。据IMF 估计,全世界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总额 超过一万亿美元,其中FDI约占90%。 三、国际资本流动出现证券化趋势 近30年来,国际资的证券化已成为 时代的潮流。据统计资料,1975年 全世界的证券流动占国际资本总额 的15%,1991年75%。据统计资料显 示,1990年国际金融市场融资总额 中信贷部分约占33.1%,而债券部分 却高出一倍多,约占66.9%。 证券化趋势 发达国家居民的金融资产中,证券 形式的金融资产约占50%以上,其中 美国为70.3%,英国为82%,德国为 50%,日本为40.6%。 国际清算银行的专家认为:国际资 本证券化是一种健康的发展趋势,因 为它能够使国际市场更高效地提供资 本,从而导致金融服务费用的降低。 四、对冲基金质变为风险基金 (一)对冲基金自身变成了风险基金 1、对冲基金原本为抗险而设立 对冲基金发源于20世纪50年代美国的 金融市场。对冲基金,是指风险对冲 过的基金,又称套头基金、套利基金 和套汇基金。 2、对冲基金迅猛发展并质变 截至1998年底,仅仅是美国的对冲 基金就从1990年的1500家发展到5000 多家,而且其投资经营的性质随之发 生了惊人的变化。由原本是以抵消或 规避风险为主旨的基金变成了风险基 金。这类本身已成为风险性质的基金 比较典型的有:罗伯逊的老虎基金; 索罗斯的量子基金等。 (二)对冲基金自身风险特征 1大多数对冲基金都属于私募的合 伙性质。这是因为,一方面许多国 家都明文禁止对冲基金向公众招募 资金,以保护普通投资者的利益。 另一方面,对冲基金本身也千方百 计地躲避有关法律规定的约束。 对冲基金自身风险特征 2管理机制具有隐蔽性。它们一般 不受公司投资法的审批、检查 和监督,它们经营都要设法绕过本 国或东道主国家的市场管理和税收 制度。 3经营机制具有高度投机性。 4炒作市场具有高度风险性。 五、中国对资本流动新特征的关注 从世界范围看,关注重点:1、如何 权衡金融全球化的利弊得失。2、国际 社会对开放资本项目的要求。IMF不满 足经常项资本项,并以提供技术援 助等措施鼓励实现资本项下自由兑换 。 从我国国情看,关注重点:1、深化 金融体制配套改革,提高应对金融挑 战能力。2、管理好香港金融业更重要 。 第四节 国际债务与债务危机 本节有三个问题: 一、国际债务与偿还能力 二、国际债务管理 三、国际债务危机 一、国际债务与偿还能力 (一)国际债务的定义 “向非本国居民用本国货币或外国货币 承担的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 务”。国际债务与国际资本的区别: 互相联系又完全不同。国际资本比国 际债务包括的范围广,包括借贷资本 和直接投资;国际债务只是需要还本 付息的资本流动。同理,外资和外债 。 (二)国际债务的偿还能力 1国际债务的偿还能力与其种类有 直接的联系。国际债务一般划分为: (1)按债权人划分为国际金融组织 贷款、国外政府的贷款、外国银行等 金融机构的贷款、外国企业和私人的 贷款。 (2)按债务期限划分为长期、中期 和短期债务等。 2国际债务的偿还能力 国际债务的偿还能力包括现存的和 潜在的两方面偿还能力。国际上通常 的衡量指标有: 偿债率(还本付息额/当年外汇收入 )债务率(外债余额/当年外汇收入) 负债率(外债余额/GDP)2000/3700韩国 54.5% 国际储备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等。 二、国际债务的管理 一个国家能否有效地应用并偿还外 债,从某种程度上看,直接取决于 这个国家如何管理外债。 外债管理主要包括外债规模、外债 结构等方面的管理。 (一) 外债规模的管理 1一国的外债规模通常是指外债 总额的大小。适度的外债规模一般要 受到偿债能力、国民经济增长速度和 效益、国际的筹资环境等多种因素的 制约。 2外债规模的大小不是一次形成 的定量,是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下不断 变化的动态变量。 (二)外债结构的管理 合理的外债结构对于有效利用外债 并提高偿还能力至关重要。包括: 1来源结构的管理。一般,应提高 金融组织和政府借款的比重,严格控 制商业借款的增加。 2期限结构的管理 管理重点是均衡安排不同的期限以避 免还款期过分集中等问题。 遵循原则:1)长短保持比例25%; 2)借短不能用长;3)偿还期与贷款 项目回收期相结合。 韩国外债余额2000亿美元(1997年底 ),其中短期外债660亿,比例为33% 25%。 3币种结构的管理 尽量避免或减少汇率变化所引起的 借款损失。外债各币种之间保持合 适的比例。 日元政府贷款的汇率风险。 1980年,RMB1=JAN151 2002年,RMB1=JAN14 4利率结构的管理 选择利率(固定和浮动)的最佳 搭配,把市场利率的风险控制在最 低限度之内。(100万元) 第一年 第二年 付息总额 甲,10%,10 10%,10 20万 已,11%,11 8%,8 19万 固定时,借新还旧来补救(合同) 。 市场利率低时,固定;高时浮动。 三、国际债务的危机 (一)国际债务危机的定义 指债务国因缺乏偿还能力,无法如期 偿还已经到期的外债本息,从而直接 影响到债务国及相关地区的金融市场 波动所发生的金融危机。 国际债务本来是一种普遍现象。但是 70年代以来,由债务危机引起的、震 惊全世界的国际金融危机不断地发生 ,以至成了全球关注的重要课题。 (二)国际债务危机的表现 1、80年代初的拉美国家债务危机 1982年,阿根廷、巴西、智利、哥伦 比亚、墨西哥、巴拿马、秘鲁、乌拉 圭、委内瑞拉等9国的债务总额达到了 3000亿美元。9个国家中,债务又主要 集中在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这3个国 家中。它们的债务占发展中国家外债 总额的40%左右。如此大规模且过于集 中的外债,外因诱导必然爆发危机。 2、90年代东南亚债务危机 表面上看,这次危机的主要原因是 国际游资的兴风作浪,但是国际社会 也承认,从源头上看还是由泰国、印 尼等国的债务问题所引发。 据IMF,1997年7月泰国各银行的海 外借款总额已超过80年代初拉美国家 爆发危机时的外债总额,其中短期外 债超过60%以上。更严重的是,泰国的 短期外债中近40%是压在房地产上的。 (三)引发债务危机的原因 据IMF资料,80年代以来,有120多个 国家发生过不同程度的债务危机。国 际社会救助危机耗资总额为2500多亿 美元,东南亚危机耗资1600亿美元。 1债务国内部的原因 第一,债务规模过大。第二,缺乏有 效的外债管理。第三,外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