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研究.doc_第1页
试论我国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研究.doc_第2页
试论我国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研究.doc_第3页
试论我国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研究.doc_第4页
试论我国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格式论文试论我国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当今学术界众多学者越来越倾向于对经济问题进行定量分析,计量经济学已成为一门国内外高校财经专业最受关注的课程。在我国高等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本文对我国高等院校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该门课程相应的教改建议和措施。 论文关键词:计量经济学 教学方法 教学改革 计量经济学于上个世纪20年代末期产生,后来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该学科成为经济学中一个较为活跃的分支学科。随着教育部将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类各专业核心课程,该门课程的重要性才逐渐得到高校经管类教师的认同,并逐渐成为我国高校经管类各专业一门备受关注的课程。但是从学生学习过程来看,众多学生对计量经济学的学习感到困难和吃力,尤其对于那些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更是特别困难。而在该门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中,从教材选用、课程安排、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都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建议。 一、国内外计量经济学发展概述 大多数计量经济学工作者都致力于客观的分析认识经济现象与科学准确的阐述经济规律。但是,经济学的科学化进程一直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活动的多因素性、随机波动性以及事件发生的不可逆性,等等。我们知道,自然科学研究中能够建立实验室和创造出其他因素不变的条件下的理想状态和环境,其变量往往会遵循特定的函数关系,而经济学研究则不同,它不能遵循既定的函数关系,只能通过建立统计模型来进行定量分析。 计量经济学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本世纪70年代以前,计量经济学以“经济平稳时间序列”为样本数据进行建模分析。数学方法在经济理论运用上的不断深入,为计量经济学的诞生奠定了数理基础,如19世纪初高斯(Gauss)提出最小二乘法概念,19世纪末高尔登(Galton)提出“回归”概念,20世纪初费雪(Fisher)提出抽样分布理论。之后,尼曼(Neyman J.D)和皮尔逊(Pearson)相继提出了假设检验理论。随着数理统计理论框架的基本形成,人们逐渐学会应用这些知识来分析和研究经济问题,从而诞生了计量经济学。1926年挪威著名经济学家拉格纳弗里希(Ragnar Frisch)提出了计量经济学的名称,为这门学科的建立奠定了基础。1929年美国经济学家戴维S穆尔(David.S.Mull)描述了工资波动,并决定从1933年开始出版计量经济学杂志,这一举措标志着计量经济学这门学科已成为一门新兴的独立学科。 第二阶段:本世纪70年代以前的建模都是以“经济平稳时间序列”为样本数据进行分析,而现实生活中的宏观经济变量大都呈现出非平稳性特征,因此在利用联立方程模型对非平稳经济变量进行回归分析和预测时,常常出现伪回归现象或预测失败。从70年代开始,宏观经济变量时间序列的非平稳性问题和伪回归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进而来提高经济计量模型参数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0世纪60年代Granger-Newbold首先提出伪回归问题,引起了计量经济学界的关注。之后,Box-Jenkins于1967年出版了时间序列分析,预测与控制一书,对上述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时间序列模型与回归模型有一定的区别,时间序列模型是一种较为全新的建模方法,它往往通过依靠变量本身的外推机制来建立相应的模型。由于时间序列模型客服了变量的非平稳性问题所带来的伪回归,提高了分析的准确度和可靠性,从而为其在经济领域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此时,计量经济学的发展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经济变量非平稳性的检验方法;如何把时间序列模型引入经济计量分析领域,以及如何进一步修改和完善传统的经济计量模型,等等。 针对计量经济学发展中出现的这些问题,Dickey-Fuller于1979年首先提出时间序列非平稳性的DF检验法和应用更为广泛的ADF检验法。Sargan于1964年提出误差修正模型(ECM)概念。之后,Hendry-Anderson(1977)和Davidson(1978)的论文进一步完善了误差修正模型,并尝试用该模型来解决和分析非平稳变量的建模问题。Sims于1980年提出用一组内生变量作动态结构估计的联立模型,即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向量自回归模型虽然不以经济理论为基础,但却具有较强的预测力。以上研究成果为协整理论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Engle-Granger于1987年提出协整概念。Granger定理证明若干个一阶非平稳变量间若存在协整关系,那么这些变量一定存在误差修正模型表达式。反之亦成立。1988-1992年,Johansen对向量自回归模型中检验协整向量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和阐述,并建立向量误差修正模型(VEC)的文章,从而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协整理论。协整分析理论为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和描述提供了一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强有力工具。近些年是计量经济学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对非平稳经济时间序列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如:1982-1985年出版了一本计量经济学手册,为三卷本,含有35章讲解内容。虽然当时计量经济学者们大都知道大多数宏观经济时间序列是非平稳的,但囿于知识面的局限性,手册中没有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问题进行任何的分析和讨论;1985年在波士顿召开的世界计量经济学会大会上,上百篇发表的论文中只有为数很少的几篇论文讨论了非平稳时间序列。而当今在世界主要计量经济学杂志上几乎没有一份、没有一期不刊登有关平稳性检验及协整问题的文章。 1960年中国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成立了一个经济数学方法研究组。主要搞投入产出、优化研究。那时在大专院校的经济类专业还没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改革开放以后,1979年3月成立了中国数量经济研究会(1984年定名为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并办有一份杂志,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0年中国数量经济学会首次举办计量经济学讲习班,邀请Klein等七位美国教授讲课。自此,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与科研迅速展开,取得许多研究成果。国家信息中心为参加联合国的“连接计划”研制了我国的宏观计量经济模型。吉林大学数量经济研究中心研制了“国家财政模型及经济景气分析系统”。1998年教育部第一次把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列为我国大学经济类专业本科学生的8门必修课之一。多数学校已经把计量经济学列为硕士生和博士生的必修课程。目前我国已经有14个计量经济学专业博士点、42个硕士点。但从整体上说,我国的计量经济学教学与科研水平和世界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缺少在世界上知名的学者。 二、目前我国高校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材选用不合适。国内教材的版本很多,但与国外的教材相比而言,国内教材更多倾向于数理推导,逻辑性强,内容紧凑,数学公式繁多,但举例很少,即使教材中有一些案例,但是案例之间相互独立、缺乏关联性,而且案例也颇为陈旧,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纯粹的计量经济学案例教材,更是鲜为罕见。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案例教学在具体教学实施过程中费时费力,却收效甚微,因此愿意尝试案例教学的教师较为少见。 2.教学方法不得当。计量经济学教学依赖于大量的原始数据,而且在授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矩阵推导,繁多数据和大量矩阵在黑板上板书费时费力,这样就会导致课堂时间的浪费,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基本上都会采用多媒体来授课。多媒体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教师的板书时间,但是这对授课老师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