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件(王大绩.ppt_第1页
文言文课件(王大绩.ppt_第2页
文言文课件(王大绩.ppt_第3页
文言文课件(王大绩.ppt_第4页
文言文课件(王大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诗文阅读 第一部分 考查内容 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古代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 ,年轻一代的学生很有掌握它的必要 。 “浅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 并没有绝对的标准。即使难度相同的 古代诗文,对于古代诗文素养不同的 人来说,对所谓“浅易”程度也会有 不同认识。这里的“浅易”应当理解 为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大体能够掌握的 程度。 浅易古文的标准 1.词汇为文言中的常用词与次常用词 ; 2.语法结构为常见文言句式,一般性 词类活用,典型的文言虚词用法; 3.文章体裁是叙事形式; 4.文章内容涉及的范围对古代文化背 景知识的要求较少; 5.文章的整体风格属于典范作品。 考查内容 一、理解 B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二、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鉴赏评价 E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一、理解 B 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既考查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况 ,又考查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常见实词”主要是常用词与次常用 词 依据实词在运用中出现的频率; 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 中学教材文言实词多次出现的; 其他名篇经常出现的文言实词。 “文中的含义”指在具体语境中的含 义 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 要确定某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究竟表 示哪一个义项。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 、其、且、若、所、为、焉、也、以 、因、于、与、则、者、之。 要求在阅读材料中,根据上下文 语境,具有懂得并能加以解释的能力 ,而不要求凭空历数常见文言虚词的 用法。 强调“在文中”,主要考查在具 体语境中理解辨别文言虚词不同用法 的能力。考查“常见用法”,一因阅 读浅易古代诗文遇到的文言虚词多为 常见用法;二因文言虚词的特殊用法 多较难理解,使用范围也小。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与现代汉语不同”是对特殊 句式和用法的界定,理解这些特殊句 式和用法,是指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具 有理解辨别的能力,而不是要求抽象 记忆特殊句式和用法。这种“不同” 是指古今语法歧异的部分,根据“能 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这一总要求, 这些“不同”被限定在歧异的主要方 面。 不同的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 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 判断句主要特点是主语谓语直接 相续,无判断词,常在主语后加“者 ”表提顿,在谓语后加“也”助判断 。 被动句指在结构形式上表被动的 句式,分“于”字式、“为”字式、 “为所”式、“见”字式等 。 宾语前置主要表现为三种:否定 句代词宾语前置;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用“之”或“是”字前置宾语。 成分省略有主语省略、谓语省略 、宾语省略、兼语省略、介词省略等 五种。 “不同的用法”指词类活用。 即甲类词在特定语言环境中,临时具 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 出某一新的意义这一类语法现象。考 查“不同的用法”主要结合理解文意 进行。 不同的用法包括:动词、形容词 、名词活用如使动,形容词、名词活 用如意动,名词活用如一般动词,名 词用作状语。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是侧重语言形式也涉及内容的综 合性考查手段。高考要考查对阅读材 料的宏观掌握,更要从微观上把握。 因此,试题主要采用直译方式,只有 在难以直译或直译表达不了原文意蕴 时,才酌情采用意译辅助。 直译,是将原文中的字字句句落 实到译文中,译出原文用词造句的特 点,在表达方式上同原文保持一致。 意译,是根据原文表达的基本意 思翻译,不拘泥于字字句句的落实, 可采用同原文差别较大的表达方式 文言文翻译不是纯粹的主观题, 也不是纯粹客观题。在客观性答案中 有一定的主观成分,所以对答案的要 求,也有一定的灵活性。正因为此, 对关键词语的理解要求较高,不能对 关键词语正确把握,就很难准确译出 文意。 二、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筛选信息是古代诗文阅读的重点 。这种筛选,有时要求指明信息的具 体内容,有时要求答出某个论点的根 据、某个事件发生的原因、某种发展 导致的结果等等。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要点、概括中心也是古代诗 文阅读重点。如单纯理解语言方面的 内容,则只能讲通字句,无法对材料 主旨深入领会,无法进行鉴赏评价。 在分析基础上的综合、归纳概括十分 重要。归纳概括往往通过对理解文章 进行。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要求能够分析概括作者在叙述事 件或说明道理时的看法,而不是单纯 分析事件或道理本身。作者的观点态 度有时直露明显,有时含蓄曲折,试 题难度往往会相应增大。要求从材料 中筛选作者看法,进行准确的分析概 括。要求较高,考查也较少。 三、鉴赏评价 E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 技巧 鉴赏评价是阅读古代诗文的重要 内容。它要求能评说古代诗文的思想 内容,赏析其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 。这些评析是初步的,都必须建立在 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 鉴赏材料应相对完整,近年高考 试题往往选用唐宋诗词、元曲小令等 材料。鉴赏不是只能选诗词曲,合适 的、篇幅短小的、浅显易懂的散文, 也可以作为材料。 鉴赏古代诗文的 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可以综合在 一起考查。 2.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 观点态度 评价古代诗文的思想内容,须建 立在分析诗文内容及分析概括作者在 作品中表现出的观点态度的基础上。 鉴赏评价是中学语文阅读能力的最高 层级。评价作品思想内容主要体现在 现代文阅读中,在古诗词鉴赏中也有 所反映。 第二部分 古文阅读 高效务实的意识 1.注重文言词语的积累。 2.注重文言模式的训练。 3.注重确认整合相结合。 4.把握古文句翻译要点。 1.注重文言词语的积累。 例12003年北京卷11对下列句 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 是 A.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哀:悲伤 B.崧辞曰。 辞:推托 C.郑君学览古今,博闻强识。 识:见识 D.君乃舍之 乃:就 A.哀:悲伤 B.辞:推托 C.识:见识 D.乃:就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 公辞焉殽之战 汝识之乎石钟山记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答案: B 例22003年新课程卷11对下列 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 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 B.咸私哂其矫饰焉 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 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A.讽:劝告 B.哂:讥笑 C.遇:优待 D.务:致力 邹忌讽齐王纳谏 夫子何哂由也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答案: C 例32001年全国卷11对下列句 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是 A.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被攻取 B.齐人未附。 附:归附 C.使老弱女子乘城。 乘:巡视 D.齐人追亡逐北。 北:指败逃者 拔石城廉颇蔺相如列传 齐人勿附于秦六国论 乘鄂渚以反顾兮涉江 追亡逐北过秦论 A.拔:被攻取 B.附:归附 C.乘:巡视 D.北:指败逃者 答案: C 例42002年全国卷16把文言文 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 汉语。 其李将军之谓也?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 哀。 其李将军之谓也? 大概是说李将军的吧? 大概说的是李将军吧? 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 哀。 到死的时候,天下熟知和不熟知 他的人,都为他竭尽哀悼。 例52003年新课程卷16把文言 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 现代汉语。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 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 面顺从。 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 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 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听到 正直的言论,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 诚。 注重文言模式的训练。 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以 即墨拒燕。 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宣言曰 :“齐王已死,城之不拔者二耳。乐 毅畏诛而不敢归,以伐齐为名,实欲 连兵南面而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 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所惧,惟恐他 将之来,即墨残矣。” *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 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过于荆,至江上,欲涉,见一丈 人,刺小船,方将渔,从而请焉。* 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日 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 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 不敢击我。” * 3.注重确认整合相结合。 例11994年全国卷14对以下两 句话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扶侍私庭。顿绝方苏。 A.在家奉养母亲。 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B.扶助母亲理家。 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C.扶助母亲理家。 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D.在家奉养母亲。 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顿绝方苏。 A.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D.叩首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原文:母丧去官,哀毁逾礼,每至 哭踊,顿绝方苏。 例22002年北京卷7下列各句中 加点的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 项是 A.其所宝者异也。 珍爱 B.见一丈人,刺小船。用篙撑 C.吾不受也。 接受、承受 D.去郑而之许。 离开 答案: C 例32003年新课程卷12下列各 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 不相同的一组是 A.为伯父让之所鞠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B.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被介词 于是连词 C.咸私哂其矫饰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 D.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啊助词 他代词 来连词 答案: C 例42002年全国卷13对下列各 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 确的一项是 A.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 称代前文的(广军)”解鞍”、“ 士 皆纵马卧”。 B.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称代前文的“(李)广”。 C.饮食与士共之 称代前文的“赏赐”。 D.百姓闻之,无老壮皆为垂涕 称代前文的(李广)“遂引刀自 刭”。 答案: C 例52002年北京卷9文中画线的 句子,暗换主语的一项是 A.五员亡,荆急求之,登太行而望郑 。 B.去郑而之许,见许公而问所之。 C.过于荆,至江上,欲涉。 D.五员过于吴,使人求之江上。 五员 五员五员 五员 五员五员五员 答案: A 例62002年全国卷15下列对原 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一项是 A.李广为行伍出身,家中世世传授 射箭之法,因而骑射精熟,骁勇善 战。曾在抗击匈奴时,杀敌立功, 并在平定吴楚军时,攻营拔寨,建 立卓越功勋。 李广初显功名 B.李广不仅武艺高强,而且足智多 谋。他面对匈奴数千骑兵,沉着镇 定,巧用疑兵之计,使敌军不敢冒 然追击,而自己的小部队则安然得 以保全。 李广设计脱险 C.李广不善言词,少言寡语,而又廉 洁自律,重义轻财。他屡建战功,威 震匈奴,常有增加财富的机会,但却 终身没有多余财物,也不从以家产为 念。 李广廉洁自律 D.李广作为主将,部队失去向导而 迷失道路,他勇于承担过错。面对 处罚,他认为自己已经年老,无力 再请刀笔之吏为自己辩护,于是引 刀自刭。 李广担错自刭 且广年六十余矣,终 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答案: D 例72003年新课程卷15 联系 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 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B强调“表动而景随”,裴矩由隋 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 尚。 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 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 愿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为直 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也,臣 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4.把握古文句翻译要点。 文言实词 例11994每至哭踊,顿绝方苏 。 每次到行丧礼边哭边跳时,总会 困顿晕倒,许久方才苏醒。 例21997徒流及死,具有等差 。 服劳役、流放直至死刑,都有等级 次第。 例31999天保中,郡界大水, 人灾,绝食者千余家。 天保年间,苏琼的管界之内发大水 ,百姓遭了灾,粮食断绝的有一千 多家。 注 意 要 点 基本模式是单音节词变双音节词 。 积累与根据上下文意推断相结 合。 重点是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 假字。 专用词语不译,一般词语 译彻底。 文言虚词 例11995今闻此言,故犹未也 。 现在听到这话,才知道你还是没有 懂。 例21999一身获罪,且活千室, 何所怨乎? 我一人获罪,将要使许多人家获救 ,还有什么可抱怨的呢? 例32001遣使约降于燕,燕军皆 呼万岁。 派遣使者向燕国军队商议投降的事 情,燕军都欢呼万岁。 注 意 要 点 积累,普遍重温重点虚词的一般 用法。 积累,重点把握重点虚词的特殊 用法。 对句中的关键虚词要确译以体现 句意。 根据上下文和相关实词意义进行 推断。 文言句式 例11995至于公事,何由济乎? 至于处理公家事务,凭借什么才能 成功呢? 例21998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 如果您今日顺从了金人,那么明日 就可以享受富贵了。 例31999及欲求谒,度知其意 。 到道研要求拜见的时候,苏琼预先 料到了他的来意。 注 意 要 点 注意并准确反映分句间的关系。 注意并准确补上句中省略成分。 注意词语调序以符合现代习惯。 注意根据全文和上下文意推断。 第三部分 古诗鉴赏 1.理 解 B 2.分析综合 C 3.鉴赏评价 E 鉴赏文学作 品的形象、语 言和表达技巧 评价文 学作品的 思想内容 古代诗歌鉴赏题考查内容的地位 古代诗歌鉴赏题的考查内容 思想内容 写了什么? 形象语言表达 怎么写的? 描写出什么具体形象 ? 运用了什么语言表达 ? 描写了什么具体形象 ? 表达出什么思想情感 ? 诗歌贵在 形象思维 核心:形象 例12003年新课程卷17阅读下面 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香积寺 王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注: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 杂念;毒龙,指世俗欲念。 *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 ,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 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 三联两句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 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 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 、“冷”。“咽”、“冷”两字绘声 绘色、精练传神地描绘出山中幽静孤 寂的景象,表达出诗人恬静安闲的心 态。 例22003年北京卷 17阅读下面 的唐诗,完成第题。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B第三句说约好同来望月的朋友未 能如期而至,隐隐流露出诗人的遗憾 。 E全诗主要表达诗人对去年所见水 天一色的江月美景的无限感怀。 唐朝诗人崔护有一首著名的诗篇 题都城南庄:“去年今日此门 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 处在,桃花依旧笑春风。”请指出 这首诗与赵嘏的诗在体裁、内容和 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 江楼旧感 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 题都城南庄 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桃花依旧笑春 风。 参考答案 (体裁)两首诗都是七言绝句。 (内容)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 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对人的思 念;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写法)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 题旨,深化意境;都拿去年与今 年相比。 由赏析词句切入深层面 诗眼:词类活用、修辞效果、 绘声绘色、绘形绘态。 佳句:句式省略、句式倒装、 节奏音韵、对仗平仄。 例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绿杨烟外晓寒轻, 红杏枝头春意闹。 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古木无人境,深山何处钟?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大漠孤烟直,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