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溪市康利石材地质环境保护与冶理恢复方案.doc_第1页
岑溪市康利石材地质环境保护与冶理恢复方案.doc_第2页
岑溪市康利石材地质环境保护与冶理恢复方案.doc_第3页
岑溪市康利石材地质环境保护与冶理恢复方案.doc_第4页
岑溪市康利石材地质环境保护与冶理恢复方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项目名称: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项目地址:岑溪市马路镇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二一年五月1广西罗城坪洞岭铅锌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委托单位: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评估单位: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资 质:地灾设计甲级(国土资地灾设资字20073130007号)地灾评估甲级(国土资地灾评资字2005120004号)项目负责人:周倪杰野外调查人员:周倪杰吴受豪 王先周 方案编写:吴受豪 王先周审 查 人:覃宁魁单位法人委托代表:莫 健资质证书技术负责人:朱 真编写单位: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提交单位: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提交时间:2010年5月3广西地矿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目 录一前 言3(一)任务由来3(二)工作目的与任务3(三)方案编制的依据3(四)方案的适用年限5二.矿山基本情况5(一)矿山基本概况5(二)矿山人文与社会经济情况8三.矿床特征及矿山开发利用方案8(一)矿床特征8(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12四矿山地质环境条件13(一)自然地理13(二)地形地貌14(三)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14(四)矿山水文地质条件15(五)工程地质条件15(六)矿山地质16(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16(八)小结17五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17(一)评估级别及评估范围17(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18(三)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20(四)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23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23(一)分区原则及方法23(二)分区评述24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25(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25(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25(三)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布置26八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27(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程27(二)工程量估算28(三)完成防治工程年度计划安排29九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31(一)投资估算依据31(二)费用计算32(三)投资估算结果36(四)投资分析38十保障措施与效益分析46(一)保障措施46(二)效益分析47十一结论与建议48(一)结论48(二)建议49附照片:共张附件:采矿证、保证金承诺书附 图:附图1 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图附图2 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图附图3 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部署图附图4 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拦渣坝、排水沟、沉渣池施工大样图附图5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I-I地质剖面图附图 6 矿山赤平投影图附图7土地利用现状图一前 言(一)任务由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令第44号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于2009年5月1日起开始施行。根据第44号令,采矿权申请人在申请办理采矿许可证、扩大开采规模、变更矿区范围时,都要编制和重新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并报有批准权的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请有关专家评审通过后才有效。于2010年4月25日,我有限公司接受了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的委托,承担了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编制工作。(二)工作目的与任务本次编制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的目的是:保护矿山地质环境,减少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保护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主要任务是:在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调查和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或矿山开采设计等基础上,对矿山开采区及其矿业活动的影响区,进行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划分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提出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总体工程部署和方案适用期内分年度实施计划;明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治理恢复、监测的对象和内容,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治理恢复经费估算和效益分析。提出切实可行的组织保障、技术保障、资金保障措施,保障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工作的顺利进行。(三)方案编制的依据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3)、地质灾害防治条例;(4)、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第44号令);2、 技术规范(1)、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修订版)(DZ/T 2232009);(2)、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要求与验收规范(DB45/2010)(3)、矿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探规范(GB12719-1991);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5)、区域地质图图例(GB958); (6)、综合工程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2328-1990); (7)、综合水文地质图图例及色标(GB/T14538-1993); (8)、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9)、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0)、1:50000地质图地理底图编绘规范(DZ/T0157-1995); (11)、地质图用色标准及用色原则(1:50000)DZ/T0179-1997); (12)、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18-2006); (13)、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9- 2006); (14)、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0220-2006); (15)、崩塌、滑坡、泥石流监测规范(DZ/T0221-2006 ); (16)、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45/T3822006); (17)、地下水动态监测规程(DZ/T 0133-1994); (18)、地下水监测规范(SL/T183-2005); (1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TD/T1012-2000); (20)、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3、 其他(1)、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2009年度矿产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2)、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3)、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土地复垦方案报告表(四)方案的适用年限本方案适用年限为5年,自2010年6月30日至2015年6月30日。五年后进行修编,再报主管的国土资源部门审批实施。二.矿山基本情况(一)矿山基本概况1、矿山地理位置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矿区位于岑溪市马路镇善村,距岑溪市中心点2660方位约10公里。行政区划属岑溪市马路镇管辖。矿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005458-11005524.北纬2205523-2205541。有矿山公路与容岑一级公路相通,交通方便,见交通位置图。2、矿山范围、面积及矿产资源量本矿山于2006年2月由岑溪市国土资源局颁发采矿许可证,采矿许可证号4504000610007,有效期限自2006年2月至2016年2月。采矿许可证范围共由25个拐点圈定,1954北京坐标系直角坐标如下:。 拐点号x y 1 2536450.64 37491410.682 2536578.73 37491580.253 2536601.02 37491693.064 2536627.45 37491704.52 5 2536644.03 37491791.326 2536527.44 37491848.617 2536498.45 37491840.898 2536450.12 37492022.239 2536479.11 37492029.9510 2536388.30 37492121.0211 2536326.17 37492146.0512 2536251.66 37492083.7613 2536220.54 37492015.9414 2536194.04 37491894.9315 2536086.05 37491885.6116 2536070.11 37491811.40 17 2536151.02 37491772.8518 2536186.04 37491755.3919 2536197.98 37491751.2720 2536212.96 37491742.7221 2536281.81 37491714.1022 2536365.54 37491680.03 23 2536375.42 37491673.8024 2536373.14 37491665.0625 2536320.00 37491525.00矿产深度:420自250米标高(黄海高程系)。矿区面积:0.1914平方公里。矿区资源量计算范围由两个块段组成,直角坐标如下:一块段:拐点号x y K1 2536380 37491678K2 2536408 37491754K3 2536136 37491874K4 2536099 37491796 一块段测量范围最高标高385m,最低标高229m,面积约0.0217平方公里。二块段:拐点号x y J1 2536398 37491790J2 2536498 37491832J3 2536364 37492116J4 2536270 37492072 二块段测量范围最高标高399m,最低标高290m,面积约0.0331平方公里。根据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2009年度矿产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截止2009年12月,矿区保有资源量333级155.428万m3,生产规模为11.667万m3/年。3、矿山地质工作概况于2009年,由岑溪市矿业开发服务中心编制了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2009年度矿产资源储量地质测量报告,岑溪市矿业开发服务中心单位编制了岑溪市康利石材有限公司花岗岩矿开发利用方案。矿山于2006年1月开始开采,已开采了5年。该矿在2006年以前有过少量的开采。4、矿山开采工作概况矿业主于2006年1月开始建矿开采,通过5年开采,已经开采了91.0728万m3,开采面长约250米,宽约80米,高度45米。目前现有资源量为155.428万m3。开采过程中废土废渣约15.0万m3,都堆放在矿山下部的南北两条山沟里,部分已推平,有的作为道路和生活区。5、矿山环境保护工作情况矿山对环境地质保护主要做了以下工作:(1)、废土废石,大部分回填在压占区。(2)、露天采场,岩石裸露,陡坎高陡,基本保持开采后的原状,未进行相应的防护措施。(二)矿山人文与社会经济情况矿区所在的马路镇总人口7万多人,全镇土地面积8万多亩。主要以农业、林业为主,乡镇人均收入为2000多元。位于矿区善村,共355户,人口约1100多人,房屋1000多间。周边3km范围无文化古迹、地质公园、自然保护区。三.矿床特征及矿山开发利用方案(一)矿床特征1、地层矿区出露的地层有第四系坡残积层,褐黄色,主要成分为粘土、亚粘土,偶夹少量碎石等,厚约310米。下部为风化残积层,为红色花岗岩完全风化后原地残积而成,呈黄色,成分以石英为主,长石己完全风化成高岭土,结构松散,厚约25米。 2、岩浆岩 燕山期第二次侵入的花岗岩,即“长岗顶岩体”。岩体由红色花岗岩组成,岩性、化学成分都较稳定,均属SiO2过饱和富碱的岩石。 岩石由微斜纹长石、灰色奥长石及石英等组成,以中粗粒花岗结构为 主,部分为粗粒花岗结构,常有板状或不规则状次生钠长石小晶体沿 钾长石边部或裂纹进行交代,其含量有时大于5。 岩体中常有暗色包体,呈长圆形,大小不等,一般为5100厘 米。据踏勘观察地表露头和开采工作面,局部偶见少量密集状的暗色 细粒矿物呈长条状细脉或椭圆形的包体,矿物成分主要为钾长石、石 英,次为斜长石、黑云母及少量绿泥石等,与花岗岩(矿体)接触附 近有同化混染现象。3、构造 矿区位于博白一岑溪区域性大断裂的北东缘。区域内较大的断层 有狮子顶断层,走向北东,为逆断层,位于本区的中部,南部还发育 有马路断层,倾向南东,倾角50度,为正断层。4、矿体特征 矿区的花岗岩矿体属于长岗顶岩体的一小部分,分布于该岩体的南部,属燕山期第二次侵入岩。矿体中节理、裂隙不甚发育,且自浅部往深部逐渐变少。矿石中捕虏体呈灰黑色、绿灰、暗灰色,形态为椭圆、不规则状,分布不均匀。捕虏体对岩石的成荒率影响不大,但可影响荒料的板材率,使板材率降低。矿石中色线较少,但局部分布集中,由暗色矿物构成,其对荒料的板材的影响较小。矿体最小埋深10米,最大埋深70米。5、矿石特征(1)、颜色以红色为主,局部呈玫瑰色,混杂灰白色及少量灰色斑点。色彩鲜艳,尤其加工成板材后更是光彩照人。由于矿物分布均匀,无深浅变化差异。纵观整个岩体,有由北向南、由表及里变红变深的趋势。(2)、矿物成分、结构构造 花岗岩主要由钾长石、钠长石、石英、黑云母等组成,次要矿物为角闪石(5左右),少量为辉石、微斜长石、绿泥石。副矿物有钛铁矿、磷灰石、电气石、黄铁矿等。主要矿物的粒度较大。 钾长石:肉红色,半自形宽板状,有时呈不规则状,解理完全,玻璃光泽,可卡式双晶,参差断口,含量2550之间,粒径520毫米。 钠长石:微玫瑰色,呈长条状,解理完全,玻璃光泽,它形晶,含量1625,粒径24毫米。 石英:无色透明,断口汕脂光泽,它形晶,粒状,含量在2535,粒径25毫米。 黑云母:黑色,片状,珍珠光泽,解理完全,断面呈六角边形,含量26。 副矿物有钛铁矿、磷灰石、电气石、黄铁矿等。 岩石属中粗粒结构,块状构造。 (3)、岩石的化学成分 根据广西第八地质队和建材部广西地质勘探大队等有关单位对“长岗顶岩体”各个块段进行多次取样分析结果表明,岩石的化学成分比较稳定,基本属于铝过饱和富碱的岩石,钙、镁、磷、锰等氧化物含量偏低(见下表):“长岗顶岩体”岩石化学成分含量表样号氧化物含量()SiO2TiO2Al2O3Fe2O3FeOMnOMgOCaONa2OK2OP2O5H2O烧失量174.670.6613.700.900.650.090.270.763.334.400.0230.120.37276.140.0613.530.191.390.050.130.532.015.990.0230.640.50372.410.2413.390.352.0150.050.401.213.435.630.0160.600.39(4)、岩石的天然块度 岩体形成时,由于物质来源充沛,温度、压力等较稳定,从而使得岩体内部结构紧密,粒度差异小,基本为均质体。整个岩体断裂较小,构造不发育,因此岩石的完整性较好,天然块度较大,在剥离表土及风化层后开采即可获取大量的岩石巨块。 (5)、矿石类型 矿区内矿石类型单一,均为中一粗粒浅红色花岗岩。(6)、岩石的物理性能 经不同块段取样测试岩石的抗剪、抗压、抗折、放射性强度及耐酸、碱度等,测试结果见下表: 抗剪强度样号规格(cm)受压面积(cm2)总载(t)抗剪强度(kg/cm2)122.73.76.70.5797.323.22.56.780.78110.333.123.186.61.12187.9抗折强度样号规格(cm)抗断力(t)抗折强度(kg/cm2)13.152.71.20.53127.524.06313.10.50103.734.623.751.40.57128.6抗压强度样号规格(cm)总载(t)抗压强度(kg/cm2)13.74.23.517.51035.724.33.953.717.91041.235.15.24.325.21113.2放射性强度样号规格(cm)平均强度(kg/cm2)1212709535.42158734.2结果表明,岩石的化学成分物理性质相对稳定,基本属于铝过饱和富碱性岩石,具有钙、镁、锰等氧化物含量偏低和抗压、抗折强度及耐酸、碱等较好的特点,矿石比重约258tm3,摩氏硬度 67,膨胀系数小于810-6,吸水率0.12,熔点16500C。(二)矿山开发利用方案概述1、矿山建设规模及工程布局矿山生产区位于矿区的中部,分一块段和二块段两个矿段,一块段长300米,宽84米,面积约0.0252km2;二块段长310米,宽110米,面积约0.0341km2,共0.0593 km2。生活区位于矿区的南面。靠山坡脚的废石场分两部分,矿区北面山沟和南面山沟。北面废石场约0.0331 km2,南面废石场约0.0373 km2,总占地面积为0.0704 km2。容量可达30.0万m3。2、矿山设计年生产能力、服务年限设计利用资源量155.428万m3,矿石总回采率为90%,则可采资源储量为:矿石量139.885万m3。采矿规模为10.5万m3/年,服务年限为13年。矿山总投资约800万元,矿山企业人数约75人,相邻矿区无争议矿山。3、采矿方法该矿山采用露天爆破采矿法开采荒料。(1)、采场布置形式矿山分二个块段,现在开采一块段,已超过其范围,二块段还没有开采。矿体沿水平布置矿块,矿块长度23米,宽度12米,高12米,开采的矿块呈长方体或近似长方体。(2)、回采工艺A、回采顺序自上而下,沿水平方向布置浅孔爆破,循环作业。B、凿岩:采用YT-24型凿岩机打孔,孔深12m,采用排孔爆破,孔距0.50.6米。C、爆破:采用TNT炸药,电导爆管起爆。分台阶开采,边坡角保留890。每次爆破后均要细心处理边坡危岩。废石废土废石处理,矿山在基建期及生产服务年限内产生的废石总量约30万m3,废土废石分别堆放到二个弃渣场,下方均设拦渣坝,坝身设排水孔。拦渣坝底部设排水盲沟,在废渣场两侧开挖截水沟,将雨水排至场外,防止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四矿山地质环境条件(一)自然地理1、气象、水文本区位于北回归线附近,属亚热带潮湿温暖气候地区。年最高气温为38.50C,出现在69月,最低气温为00C,出现在12月,年平均气温22.50C。全年气候温和、日照充足,雨量充沛,一般冬季无冰雪,但有短期霜冻;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450mm,雨季多出现在47月,且多雷雨;年蒸发量为1262mm;相对湿度2779。评估区无水库、山塘、溪流等地表水体,沟谷中无常年流水,在雨季才出现短期的洪水及中等流量的水流。区内未见泉水露头,大气降水主要以地表径流聚于沟谷汇集于评估区(评估区)外南部的小河。2、地类、土壤、植被矿区开采矿占用面积为0.2066km2,土地类型为灌木林地、有林地,土地权属人岑溪市马路镇善村。地表表层0.5米为含腐植质及较多的植物根系的壤土层,其下部为粘土或亚粘土层,由花岗岩母岩风化而成,厚度310米不等。粘土和亚粘土呈褐黄色,大部分主要为细粒结构,粒度在0.050.005mm。疏松多孔,孔隙度约35,PH值在5.56.5之间,偏酸性,具可塑性,塑性指数约9。评估区植被较发育,植被覆盖率约60。 矿区范围内的土地类型属于灌木林地和有林地。(二)地形地貌评估区属丘陵剥蚀侵蚀地貌,地貌类型单一。区内海拔标高为420m184m,相对高差约236m。地势北东面较高,西南部较低,地形较平缓,山顶为混圆形,沟谷多为“U”型谷。坡地坡度一般为200300,谷地地形坡度50120。(三)地层岩性与地质构造1、地层岩性矿区出露的地层岩性:地表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及燕山期花岗岩(r52b)。第四系残坡积层:为褐黄色亚粘土,厚度310米,表层0.5米含腐植质及较多的植物根系。燕山期花岗岩,为长岗顶岩体的一部分。岩体由红色花岗岩组成,岩性和化学成分稳定,均属SiO2过饱和富碱性岩石。岩石由微斜纹长石、灰色奥长石及石英组成,以中粗粒斑状结构为主。岩性常见暗色包体,呈椭圆形,一般直径约100cm。该花岗岩体为开采矿层。2、地质构造本区域的大地构造单元位置,按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划分,大地构造处于南华准地台云开台隆、南华准地台钦州残余地槽六万大山隆起以及钦州拗陷东南部交汇部位。燕山喜马拉雅亚旋回控制了陆相盆地的发展,并与近期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区域内主要构造为古生代向斜(即金鸡向斜的北东部分),轴向北东一南西,向斜内分白自良盆地主要受北东向断裂控制白垩系和下第三系沿北东方向均有出露白垩系新隆组及下第三系。向斜北西翼基底为下古生界寒武系。该矿区位于博北-岑溪区域性大断的北缘。区域内较大的断层有狮子顶断层,走向北东,为逆断层,位于本区中南部还有马路断层,倾向南东,倾角500,为正断层。本区域地壳相对稳定,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设防的地震烈度为级。(四)矿山水文地质条件评估区水文地质条件比较简单,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基岩构造裂隙水,地下水赋存在岩石裂隙中,靠大气降雨补给,雨季水量多,旱季水量少,径流模数3.095.76L/S.km2。水质类型为HCO3Mg.Ca和HCO3-Ca、Mg.Na,ph值5.267.46,矿化度一般小于100mg/L。地下水运移于土层孔隙及岩石裂隙之中,组成网状径流系统,其排泄以分散排泄为主,多在沟谷两侧呈分散流形式排出地表,汇集于评估区(评估区外)南部的小河。评估区沟谷中无常年流水,在雨季才出现短期的洪水及中等流量的水流。区内未见泉水露头,大气降水为地表水及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矿山设计开采底板标高高于当地最低侵蚀基准面,采场充水主要来自大气降雨,但自排条件好,水文地质条件属简单类型。(五)工程地质条件岩土体工程地质类型:矿区上部为残坡积层亚粘土,下部为红色花岗岩,两种不同的岩土体地质特征各异。残坡积层亚粘土厚310米。土体结构松软,其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粘聚力(C)7.5315.3kPa,内摩擦角()10.036.50,孔隙度0.6121.23,天然密度为1.721.92g/cm3,液限27.967.5,塑限1738.1,压缩系数0.80.67MPa-1,压缩模量10.5519.00 MPa。地层承载力低,稳定性差。花岗岩,岩石硬度较高,摩氏硬6.7级,岩石抗压强度为95.3150.5 MPa,软化系数0.70.8,承载力高,岩石稳定性较好。(六)矿山地质该花岗岩矿位于长岗顶岩体的南部,为红色花岗岩,上部是风化的坡残积层,厚度310米不等,下部是红色花岗岩。岩石呈红色,粗粒结构,斑块状构造,全晶质,质地坚硬。矿物成分主要由钾长石、石英、纳长石、黑云母、角闪石等矿物,还有少量的副矿物如独居石等。花岗岩矿体发育两组节理裂隙,一组产状为J12500280,一组产状为J21800200,在100m2的范围内34条。岩石稳定性较好,边坡为2700。(见节理赤平投影平面图)矿山露天开采上部为花岗岩风化层,下部为花岗岩矿体。工程地质条件对建设项目的影响:矿区上部为第四系亚粘土层,含少量碎石,有可塑性,稳定性较差,对工程建设边坡开挖不利,如矿山公路、便道,采场边坡容易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矿体红色花岗岩,质地坚硬,抗压抗剪强度大,稳定性较好,对建设项目的影响不大。综上所述,该花岗岩体,裂隙发育中等,岩石风化中等,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中等。(七)矿山及周边其他人类工程活动情况矿山人类工程活动主要为探矿、采矿。矿山探矿开采、建设的工程有露天爆破采矿、修建矿山公路、修建排水沟、挡土墙和生活辅助设施等。矿区采场底部最低标高250m,实际到230m。现采场呈南北走向,呈台阶陡坎状,南北长360m,宽度82m,采场边坡高2145m,坡角89。废石场堆放在南、北两条山沟,南部山沟边坡,建有生活区,房子均为平房或工棚。矿区修有简易公路,矿山公路主要缓坡或等高线走向布设,其挖填方规模较大,挖方边坡一般高13m,边坡角约45度。这些人类工程活动对矿区地形地貌的改变较大,对原有的山林植被破坏较严重。综上所述,评估区内人类工程活动对矿区原有地质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因此,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八)小结矿山属于中低山区,为侵蚀剥蚀地貌区,地貌类型单一、微地貌形态不复杂,地形有利于自然排水;矿区最低开采标高230米,处于当地潜水基准面以上,开采区无泉水,对矿区及周边主要含水层水位无影响,无地表水位漏失,不影响矿山和周边生产生活用水。表层岩层风化强烈,节理较发育,稳固性中等。矿山地质构造简单,无大的断裂构造,对采矿活动影响小;现状条件下矿山地质问题主要为固体废物及露天采矿对地貌景观破坏,危害较大。因此,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五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一)评估级别及评估范围1、评估级别本次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按照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附录A。首先按附录B进行评估区重要程度分级,再按附录C的表C.1划定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然后按附录D对矿山规模进行分类,最后根据上面三要素按照表A进行评估级别确定。确定结果见表5-1。综上所述,矿山开采活动主要破坏林地、草地,属较重要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矿山实际生产规模为10.5万m3/年,服务年限为13年,属小型矿山。因此,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定为二级评估。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级别表 表5-1评估区重要程度矿山生产规模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要素矿山开采活动主要破坏林地面积为0.2066km2矿山设计生产规模为年产10.5万m31、矿体位于当地侵蚀面以上,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充水含水层富水性差,地下水与地表水联系不密切,采场无泉水,开采导致含水层破坏可能性小。2、矿床岩体为花岗岩,裂隙发育中等,岩石风化中等,风化层厚度310m。矿体稳固性中等,矿山工程场地地基稳定性中等。3、矿区地质构造简单,断裂构造不发育,断裂构造对采矿活动影响小。4、现状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主要为有对地貌景观的破坏、土地资源破坏等,危害较大。5矿区地貌类型单一,地形平缓,微地貌形态不复杂,地形起变化小,地形坡度2030,相对高差较大,地形有利于地表排水。评定结果较重要区小型中等评估级别二级评估2、评估范围评估范围确定的原则是: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结合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并考虑采矿活动及其矿业活动影响范围。周边以山脊为界,包括开采矿区范围及废土废石场沟谷范围,确定总评估面积约0.3450km2。(二)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1、采矿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本次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级别按二级评估进行。评估区为中低山地貌,经现场调查,未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育,破坏地质环境的人类工程活动表现为矿山露天开采。露天采场,呈台阶坎状,南北长360m,宽度82m,采场边坡高2145m,边坡角890。采场有四个平台,第一级陡坎底标高230m,坡度约890;第二级陡坎底标高263m,边坡度约800;第三级陡坎底标高284m,边坡度约890;第四级陡坎底标高291m,边坡度约890。采场面积约为0.0402km2。开采过程中剥离废土石部分已用于铺设道路路基,大部分堆放到南北两个弃渣场。南弃渣场面积为0.0312 km2,北弃渣场面积为0.0281 km2,总面积为0.0593 km2。弃渣场堆结构较松散,抗剪强度小,边坡稳定性较差。自然山坡未见有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现象。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为危险性小。采矿引发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轻。2、采矿活动导致地下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情况矿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花岗岩裂隙中,当地最低侵蚀准面(+200m)。地下无地表水漏失现象,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用水未受到影响。因此,采矿活动导致地下水含水层的影响程度为较轻。3、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的影响和破坏情况矿区及周围无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矿山开采活动主要是对矿山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及破坏,主要表现在露天开采。具体表现为:露天采矿:采场面积约为0.0402 km2,露天开采主要破坏方式为挖损地表,破坏了原有的地形地貌,植被被砍伐,岩石裸露,形成地表呈台阶坎状。开采场长360米,宽82米。最低标高230米,最高标高291米,高差61米。弃渣场分南北两部分,南弃渣场占地面积0.0312 km2,北弃渣场占地面积0.0281 km2,总面积为0.0593 km2。弃渣场范围内,植被被破坏,生态恢复时间长,地形地貌景观破坏较严重。因此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严重。4、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情况该矿山露天开采,已形成一个露天采场区。矿山的生产、生活设施基本完善,主要布置有矿山道路及生活区等。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影响和破坏主要是压占及挖损。对已影响或破坏的土地面积进行核实统计见下表。地类露天开采弃渣场合计一级二级挖损压占林地灌木林地0.05930.0593有林地0.04020.1220.0402合计0.0995土地权属马路镇善村备注:1、本表采用最新实施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分类标准进行破坏面积统计;2、现有矿区道路均为农村道路,闭坑后可继续作为农村道路,故本方案不将其作为破坏面积进行统计;从上表可得出,现采矿活动主要破坏的土地资源的土类为林地,总面积为0.0995km2,因此,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重。5、现状评估小结综上所述,矿山现状地质灾害弱发育,危险性小,采矿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轻;导致地下水含水层的影响较轻。开采场和弃渣场地段,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严重;破坏林地面积共为0.0995km2,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重。(三)矿山地质环境预测评估1、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矿山采矿活动为露天采矿活动,采矿场、弃渣场和矿山道路等切坡可能引发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采矿多余的废石堆放于沟谷可能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因此,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类型有崩塌、滑坡、泥石泥。(1)、预测评估崩塌、滑坡的危险性矿山边坡上部岩性主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层亚粘土层、风化强烈的基岩,土体结构松散,遇水易滑落、崩塌。岩土体在自重应力或外应力作用下,特别是在降雨作用下,雨水会迅速入渗岩土体中,岩土体的抗剪强度急剧降低,且雨水既会增大岩土体的自重应力,又能润滑岩土体结构面且减小结合力,从而容易引发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发生。预估其规模为150200m3,在坡残积层的下部为红色花岗岩,局部次生裂隙发育,岩石楔形块体在外力作用下有产生岩石崩塌的可能性,其规模很小,小于50m3。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一旦发生将直接影响采场、生活区、矿山公路等地面辅助设施的安全和矿工的生命安全,可能造成损失小。因此,预测在矿区修建矿山公路、生活区等地段,工程建设引发人工边坡崩塌、滑坡地质灾害的可能性中等,危害程度小至中等,危险性小至中等,用地适宜性为基本适宜。(2)预测评估泥石流的危险性矿区南北的二条沟谷内设置废石场,还没有修建拦渣坝。设置废石场沟谷中,存放的废石废泥为产生泥石流的物源区,山沟为堆积区。山沟的下游流通区。开采时,部分废石废土用于填路、平整场地,多余部分堆积于废石场。废石场中,堆积废土废石较多,且松散。雨季最大洪峰流量可达1.46m3/s,在未来开采随着废石渣堆载量不断增加,这些大量松散堆积的废石渣没有防护,一旦遇强降雨,极易与雨水混合,沿沟谷向下游流动产生泥石流。矿山年弃渣量约1.52.0万m3。评估区属亚热带山区气候,夏季多雨,历年降雨量最大为2599 mm,当遇暴雨时,沟谷两侧坡面集雨迅速向废石场内汇流,渗入废石渣中,废石渣饱和,易产生流动。这些为泥石流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泥石流地质灾害一旦发生,预计将有近万方的弃渣沿沟谷流动,危及下游农田、旱地,堵塞下游溪沟,恶化矿区生态环境。因此,预测废石场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至中等,危害程度小,危险性小,用地适宜性为适宜。(3)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可能对地下水含水层影响或破坏程度矿区开采的最低标高为230米,高于当地侵蚀基准面(标高+200m)。本矿区地下水主要为基岩裂隙水,主要赋存于花岗岩的裂隙中,涌水量均小于50t/d,含水岩层富水性弱,排水条件好。不需要机械或人工排水。周边地表水标高低于开采矿体标高,矿区及周围生产生活用水未受到影响,采矿活动导致地下水含水层的影响程度较轻。(4)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可能对地形地貌景观、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的影响或破坏程度经现场调查,矿区及周围无地质质遗迹、人文景观,未来采矿活动主要是对地形地貌景观的影响或破坏。主要表现在开采场、废石场、新修道路等地段。矿区有南、北二个废石场,随着未来采矿废石量增加,废弃石堆积于废石场地内,堵塞沟谷,压占了植被,改变原有沟谷的地形地貌,二个废石场弃渣总方量约30万m3,堆填平均厚度4.04.5m。废石场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较严重。因此,预测废石场和开采场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程度较严重。(5)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矿山的生产、生活设施基本完善,未来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主要为扩大废石场和开采场、新修建拦渣坝、扩大修建矿山道路、修建截排水沟等。采矿活动对土土资源影响和破坏主要是压占及挖损。对预测影响或破坏的土地资源面积进行核实统计见下表。 预测项目破坏土资源地面积统计表 计量单位:km2地类弃渣场开采区截排水沟拦渣坝合计一级二级林地灌木林地0.07040.000170.0704有林地0.13620.1362合计0.2066土地权属善村备注:1、本表采用最新实施的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21010-2007)分类标准进行破坏面积统计;2、项目废石场经统计排放的废石总量及所在地表形态进行预测统计;3、拦渣坝压占面积包含矿区内所有废石场下游布置的拦渣坝压占面积;4、截排水沟挖损面积包含矿区内所有废石场环形截排水沟挖损面积;从 上表可得出,采矿活动主要破坏的土地资源的土类为林地,破坏林地总面积为0.2066km2,因此,预测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重。(6) 预测评估小结综上所述,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引发或遭受泥石流、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小至中等,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严重;导致地下水含水层的影响较轻。开采区和废石场地段,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严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较严重。(四)矿山地质环境综合评估在矿山地质环境现状评估、预测评估的结果基础上,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综合评估。根据矿山地质灾害发育程度、含水层的影响或破坏程度、地形地貌景观、地地质遗迹、人文景观等的影响或破坏程度、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对矿山地质环境影响作出综合预测评估结果,即矿山地质环境影响预测评估分区,划出不同的影响程度分区。按“区内相同,区外相异”、“就高不就低”原则,参照方案编制规范附录E,本次把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划分为“较严重”“较轻”两个级别,即1区和2区。1区:综合评估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严重区。主要分布于露天采矿区地段。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中等。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弱发育,危险性小-中等,采矿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严重;导致地下水含水层的影响较轻。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严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重。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引发或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小至中等,导致地下水含水层的影响较轻。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严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较严重。2区:综合评估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较轻区。分布于废石场地段。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小至中等。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弱发育,危险性小,引发泥石流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轻;导致地下水含水层的影响较轻。废土废石压占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引发或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轻;导致地下水含水层的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较轻。六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一)分区原则及方法根据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问题类型、分布特征及其危害性,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综合评估结果,进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当同一区内存在不同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时,根据问题的类型及治理方法的需要,进一步细分为亚区,以便于防治工程布署。当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结果不一致时,分区等级采取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本次治理分区具体原则为:1、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附表E,划分出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分级;2、再根据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方案编制规范附表F划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表6-1 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分区表分区级别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现状评估预测评估重点严重严重次重点较严重较严重一般较轻较轻注:现状评估与预测评估结果不一致的采取就上原则进行分区。(二)分区评述根据上述分区原则,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区划分为“次重点”和“一般”两个级别,两个区,即1区和2区。次重点防治区:位于评估区1区,综合评估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严重区。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弱发育,危险性小,采矿活动引发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重;导致地下水含水层的影响较轻。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严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严重。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引发或遭受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危险性小至中等。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严重;导致地下水含水层的影响较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较严重;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较严重。一般防治区:位于评估区2区,综合评估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较轻区。矿山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为小至中等。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弱发育,危险性小,采矿活动引发的泥石流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轻;导致地下水含水层的影响较轻。采矿活动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程度较轻。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引发或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危险性小,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轻;导致地下水含水层的影响较轻。废土废石压占对地形地貌景观影响程度为较轻;对土地资源的影响和破坏较轻。七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目标和任务(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原则按照国家和国土资源部对地质环境保护的要求,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依靠科技进步,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矿业”,“因地制宜,边开采边治理”的原则。(二)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目标和任务1、总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轻因采矿活动引发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和地质灾害危害,减少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减轻对地形地貌景观及含水层的影响和破坏,最大限度保护和修复矿山地质环境,努力追寻绿色矿山,使矿业经济科学、和谐、持续发展。2、具体目标和任务矿区到闭矿时间还有13年。全矿区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的任务有:治理矿区南面和北面两个弃场,总面积为0.0704km2;回填平整土地0.2066 km2;修建排水沟总长4244米,截水沟572米;沉渣池12个;修建拦渣坝两条,总长68米;整治采矿场地,面积为0.1362 km2,其中终采底板0.0840 km2,终采边坡为0.0522 km2。终采底板要回填平整土地0.0840 km2,修周边排水沟2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