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中一轮复习2-1物质的分类.ppt_第1页
吴中一轮复习2-1物质的分类.ppt_第2页
吴中一轮复习2-1物质的分类.ppt_第3页
吴中一轮复习2-1物质的分类.ppt_第4页
吴中一轮复习2-1物质的分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 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 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诸葛亮诫子书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 对应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P24-29 考 纲 要 求 4、了解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5、理解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二者的转化关系。 3、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1、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2、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7、能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和离子方程式,并能进行有关计算。 8、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了解常见的氧化还 原反应及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判断。 9、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 6、了解离子反应的概念、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了解常见离 子的检验方法。 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1、物质的分类及应用 2、分散系的种类与胶体的性质 一、物质的分类及应用 二、物质的化学变化 1、化学反应的分类 2、离子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 本章知识体系 一、物质的简单分类 1、分类的目的和意义: 2、分类的标准: 3、常用的分类方法: 根据组成或性质 交叉分类法 树状分类法 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 科学方法。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 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发现 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3、常用的分类方法: Na2CO3 Na2SO4 K2SO4 K2CO3 钠 盐 钾 盐 硫酸盐 碳酸盐 问题:对于左边几 种纯净物从其组成的 阳离子来看,它属于什 么盐?从阴离子来看, 又属于什么盐? 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分类的方法 。 可弥补单一分类方法的不足 交叉分类法: 【讨论讨论】 请指出下列物质所属类别。 请指出下列物质所属类别。 空气 O2CuH2SO4Ba(OH)2KNO3CO2 物 质 化合物 碱盐酸 氧 化 物 单质 金 属 非 金 属 混合物 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数分类 根据组成和性质分类 纯净物 根据所含元素的种类数分类 3、常用的分类方法: 树状分类法 酸 碱 盐 氧 化 物 纯净物 无机化 合物 有机化 合物 物质 混合物 单质化合物 金属单质 非金属单质 稀有气体 溶液浊液胶体 4、物质的分类: 学习了分类的方法以后,我们应学 会对化学知识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整理, 学会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并通过 对各类物质的代表物质的研究来了解这 类物质的性质,从而提高我们化学学习 的效率。 二.物质的变化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1 、 物 质 的 变 化 定义: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实质: 物质不发生变化;分子、原子 不变,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 定义: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实质:物质发生了改变,分子也 发生了变化 原则: 表示: 判断的依据: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 是否有新的物质生成 物质变化物理变化化学变化 宏观表现 微观实质 伴随特征 包括范围 二者关系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比较 没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组成不变,无新 分子生成,可能有化 学键的断裂 化学组成改变,旧 键断裂和新键形成 物质的形状、状态发 生改变 发光、放热、气体生 成、变色、产生沉淀 蒸馏(分馏)、蒸发、 升华、盐析、吸附、 渗析、潮解、焰色反 应、金属导电等 风化、裂化、皂化、 干馏、电解、水解、 变性、同素异形体转 变 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但 在物理变化过程里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1)风化一般属于化学变化。 (2)物质潮解时若生成了结晶水合物属化学变化 。 (3)同素异形体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4)有化学键断裂的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 晶体硅熔化时,共价健断裂应属于物理变化。 (5)发生化学变化常常伴随放热、发光变色、生 成气体、产生沉淀等现象,但有上述现象的变 化并不一定是发生了化学变化。 特别注意点: 【例1】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焰色反应 发光发热 燃烧 爆炸 盐析 O3变成O2 A. B. C. D. 【例2】用化学方法不能实现的是( ) A、生成一种新分子 B、生成一种新离子 C、生成一种新原子 D、生成一种新单质 C C 典 型 剖 析 化学反应 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 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的多少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复分解反应 按反应中 是否有离 子参加 离子反应 非离子反应 按反应中是否 有电子转移 氧化还原反应 非氧化还原反应 3、多角度对化学反应分类 按反应进行的 程度 可逆反应 不可逆反应 按反应的能量 变化 放热反应 吸热反应 CuO、Fe2O3、 Na2O CO、P2O5、H2O CO2、P2O5、 SO3 CaO、CuO、 K2O CO、NO 氧 化 物 从组成 元素分 非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1)氧化物的分类及应用 Al2O3 不成盐氧化物 成盐 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两性氧化物 从 性 质 分 三、物质分类的应用-物质的性质(变化 ) 元素与氧化合生成的化合物叫做 氧化物(有且只由两种元素组成 ) 1)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如:NO、CO(不成盐氧化物) 2)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如:Mn2O7、CrO3 3)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如:Al2O3(两性氧化物),Mn2O7、CrO3( 酸性氧化物) 4)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5)酸性氧化物都是酸酐,都含有相对应的含氧 酸,但不一定都能与水反应。 特 别 注 意 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酸性氧化物 :如:CO2、SO2、Mn2O7; 酸性氧化物通性: 1)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一般) 2)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3)和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碱性氧化 : 如:K2O、MgO、CaO 碱性氧化物通性: 1)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一般) 2)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 3)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酸 H2SO4、HNO3、H3PO4、 H2CO3 HCl、H2S H2SO4、HNO3、 HCl H3PO4 H2SO3 H2CO3 CH3COOH 2)酸的分类及其应用 从是否 含氧分 从酸性 强弱分 从电离产生的H数目 无氧酸 含氧酸 中强酸 弱酸 强酸 一元酸 二元酸 三元酸 HNO3、 HCl H2SO4、 H2CO3 H3PO 4 从物 理性 质分 易挥发 性酸 难挥发性酸 HCl、 HNO3 H2SO4、 H3PO4 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H 的化合物。 1.能使指示剂变色 2.酸+金属=盐+氢氢气 3.酸+碱性氧化物=盐+水 4.酸+碱=盐+水(中和反应) 5. 酸+盐=新酸+新盐 条件:(1)金属指排在H前面的活泼金属 (2)酸为非氧化性酸 Fe +H2SO4=FeSO4+H2 CuO+H2SO4=CuSO4+H2O 酸的通性 紫色石蕊试液遇酸变红色, 无色酚酞试液遇酸不变色。 条件:生成物中有 或或弱电解质 1、下列关于氧化物的各项项叙述正确的是 。 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应生成相应应的酸; 与水反应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酐,与水 反应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2、想一想:通过过哪些物质质反应应可以制取无机酸? 3、氧化性酸才有氧化性,非氧化性酸没有氧化性 ,这这句话对吗话对吗 ? 典 型 剖 析 不对。酸都有氧化性(H+可得到电子) 碱 NaOH KOH Ba(OH)2 Mg(OH)2 Cu(OH)2 Fe(OH)3 3)碱的分类及其应用 从碱性 强弱分 从电离 产生的 OH-数 目 中强碱 弱碱 强碱 一元碱 二元碱 三元碱 NaOH KOH Ba(OH)2 Fe(OH) 2 Fe(OH)3 从溶解 性分 易溶碱 难溶碱 NaOH KOH Ba(OH)2 Cu(OH)2 Fe(OH)3 1.能使指示剂变色 2.碱+酸性氧化物=盐+水 3.碱+酸=盐+水(中和反应) 4.碱+盐=新碱+新盐 CO2+2NaOH=Na2CO3+H2O SO2 +2NaOH=Na2SO3+H2O 条件:生成物中有 或或弱电解质 FeCl3 + 3NaOH = Fe(OH)3 + 3NaCl NH4NO3 + NaOH = NH3 + H2O + NaNO3 紫色的石蕊试液遇碱变蓝色, 无色的酚酞试液遇碱变红色 碱的通性 盐-电离时,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 子的化合物。 复盐:由两种不同的金属阳离子(包括 NH4+)和一种酸根离子组成 复盐 盐 正盐 酸式盐 碱式盐 NaCl、Na2CO3、CuSO4 NaHSO4、NaHCO3 Cu2(OH)2CO3、Mg(OH)Cl KAl(SO4)2 酸式盐:酸被碱部分中和的产物 酸与碱完全中和的产物 4)盐的分类 1.盐+金属=新盐+新金属 4.盐+盐=新盐+新盐 3.盐+碱=新盐+新碱 2.盐+酸=新酸+新盐 条件(1)金属指排在前面的相对活泼金属置换排在后面的盐 溶液中的金属元素 (2)极活泼的金属如钾钙钠与盐溶液反应时,先与水反 应。 盐的通性 条件:生成物中有或或弱 电电解质质 复分解反应 置换反应 金属、非金属、酸、碱、盐之间的转化 四.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一种或几种物质的粒子分散于另一 物质里所组成的体系叫分散系。 其中被分散的物质称做分散质, 分散其他物质的物质称做分散剂。 2.分散系的组成:分散系分散质十分散剂 溶液 胶体 浊液 。 3.分散系的分类(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 nm100nm 溶液浊液胶体 4三种分散系比 较较 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浊液 分散质质微粒 直径 外观观 分散质质微粒 组组成 能否透过过 滤纸滤纸 能否透过过半 透膜 实实例 107m 均一、透明 、稳定 多数均一、透明 、介稳性 不均一、不透明 、不稳定 单个分子 或离子 分子集合体或 有机高分子 许多分子集 合体 能能不能(悬浊液 ) 能 (胶粒)不能不能 食盐水、碘酒 肥皂水、淀粉溶液泥水 五.胶体 1.胶体:分散质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 系叫胶体。 2.胶体的分类: 气溶胶 如:空气、云、雾、烟、尘 液溶胶 如:牛奶、豆浆、油漆 固溶胶 如:木炭、泡沫塑料、珍珠 、湿砖块、合金、有色玻璃 3.胶体的性质和应用 :性质:丁达尔效应;布朗运动;电泳现象;胶体的 聚沉。 定义义:光束通过过胶体时时,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现象。 3胶体的性质质和应应用 (1)丁达尔现现象 原因:胶体分散质质的粒子比溶液中溶质质的微 粒大,使光波发发生散射。 应应用:区别别溶液和胶体。 (2)布朗运动动 原因:水分子从各方向撞击击胶体粒子,而每一瞬 间间胶体粒子在不同方向受的力是不同的。 电影放映 定义义:在超显显微镜镜下可观观察到 胶体粒子在做不停的、无秩序的 运动动。 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 (3)电泳现象 阴 极 阳 极 Fe(OH)3胶体 定义义:在外加电场电场 的作用下, 胶体粒子在分散剂剂里向电电极作 定向移动动的现现象。 解释释:胶体粒子具有相对较对较 大 的 表面积积,能吸附离子而带电带电 荷。 胶粒带电的一般规律: 1)金属氧化物、金属氢氧化物等 胶体粒子吸附阳离子而带正电; 2)非金属氧化物、金属硫化物、 硅酸等胶体粒子带负电; 3)淀粉胶体不吸附阴阳离子 不带 电,无电泳现象。 应应用: i生物化学中常利用来分离各种氨基酸和蛋白质质 ii医学上利用血清的纸纸上电电泳来诊诊断某些疾病 。 iii电镀业电镀业 采用电电泳将油漆、乳胶、橡胶等均匀 的沉积积在金属、布匹和木材上。 iv陶瓷工业业精练练高岭土。除去杂质杂质 氧化铁铁。 v石油工业业中,将天然石油乳状液中油水分离。 vi工业业和工程中泥土和泥炭的脱水,水泥和冶 金工业业中的除尘尘等。 应用:制作豆腐;不同型号的墨水不能混用;三角洲 的形成。 (4)胶体的聚沉 定义:胶体粒子在一定条件下聚集起来的现象。 在此过程中分散质改变成凝胶状物质或颗粒较大的 沉淀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 胶粒凝聚的原因:外界条件的改变 i加热:加速胶粒运动,减弱胶粒对离子的吸附作用 。 ii加强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减弱电性斥力。 iii加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相互中和,减小同种电性 的排斥作用。通常离子电荷越高,聚沉能力越大。 (2)水解法: Fe(OH)3胶体向20mL沸蒸馏馏水中滴加1mL2mLFeCl3 饱饱和溶液,继续继续 煮沸一会儿,得红红褐色的Fe(OH)3胶体。 离子方程式为为: 4胶体的制备备 (1)物理法:如研磨(制豆浆浆、研墨),直接分散(制 蛋白胶体) Fe3+3H2OFe(OH)3(胶体)+3H+ 注意: 不能用自来水,自来水中有电电解质质会使胶体聚沉。 FeCl3溶液应应逐滴滴入且不能过过量,过过量的FeCl3会使胶 体聚沉。 加热时间热时间 不宜过长过长 。 化学方程式用“=”,不能用“”符号。 (3)复分解法: AgI胶体向盛10mL 0.01molL1 KI的试试管中,滴加 810滴0.01molL1 AgNO3,边边滴边边振荡荡,得浅黄色 AgI胶体。 硅酸胶体在一大试试管里装入5mL10mL1molL 1HCl,加入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 荡即得。 离子方程式分别为别为 : Ag+I=AgI(胶体) SiO32+2H+2H2O=H4SiO4(胶体) 复分解法配制胶体时时溶液的浓浓度不宜过过大,以免生 成沉淀。 利用渗析方法进进行胶体的精制,即把混有离子 或分子的胶体装入半透膜中,再将其放入溶剂剂中 ,使离子或分子通过过半透膜进进入溶剂剂里,由于 胶体颗颗粒不能通过过半透膜, 从而得到纯净纯净 的胶体。 5胶体的提纯纯 半透膜 水 Fe(OH)3胶体,Al(OH)3胶体,原硅酸胶体,硬脂酸胶体。 分别别由相应应的盐盐水解生成不溶物形成。 FeCl3溶液:Fe3+3H2OFe(OH)3(胶体)+3H+ 明矾矾溶液:Al3+3H2OAl(OH)3(胶体)+3H+ 水玻璃:SiO32+3H2OH4SiO4(胶体)+2OH 肥皂水:C17H35COO+H2OC17H35COOH(胶体)+OH 卤卤化银银胶体。Ag+XAgX(胶体) 土壤胶体。 豆奶、牛奶、蛋清的水溶液。 有色玻璃,如蓝蓝色钴钴玻璃(分散质为钴质为钴 的蓝蓝色氧化物, 分散剂为剂为 玻璃)。 烟、云、雾雾。 注意:原则上所有物质均可制成胶体,如氯化钠溶于乙醇 6常见见的胶体分散系 7、胶体的应用与危害 1.农业生产 土壤的保肥作用。土壤里许多物质如粘土、腐殖质等常 以胶体的形式存在。 2.医疗卫生 血液透析、血清纸上电泳、利用电泳分离各种氨 基酸和蛋白质。 3.日常生活: 制豆腐原理和豆浆、牛奶、粥、明矾净水等 。 4.自然地理 江河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其形成原理是海水中 的电解质使江河泥沙所形成的胶体发生聚沉。 5.工业生产 制有色玻璃,冶金工业利用电泳原理选矿,原油脱水等 。 危害:雾,烟对生活、交通带来的危害也不可小视 。 胶 体 小 结 1、胶体与其他分散系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 2、胶体的性质主要是由其粒子大小及带电性所决定。 胶体粒子带电荷,但整个胶体呈电中性。 3、胶体具有介稳性的原因:主要是同一胶体粒子带同种 电荷,具有静电斥力;次要是布朗运动使其不易聚集。 4、使胶体凝聚的常用方法: A、加热,B、加入电解质,C、加入带相反电荷的 胶体。通过以上方法可得到凝胶, 如豆腐、果冻 5、净化胶体常用渗析的方法。 6、丁达尔效应可用于区分胶体与溶液。 1.(2009清华华附中模拟拟)在前一种分散系中慢慢滴加 后一种试剂试剂 ,能观观察到先沉淀后变变澄清的是 氯氯化铝铝溶液中滴加氢氢氧化钠钠溶液; 偏铝铝酸钠钠溶液中加盐盐酸; 氢氢氧化钠钠溶液中滴加氯氯化铝铝溶液; 蛋白质质溶液中滴入硫酸铜铜溶液; 氯氯化铝铝溶液中滴加氨水; 硝酸银银溶液中滴加氨水; 氢氢氧化铁铁胶体滴加硫酸。 A. B. C. D. B 典 例 剖 析 2.已知土壤胶粒带负电,在土壤里施用含氮量 相等的下列肥料,肥效较差的是( ) A.(NH4)2SO4B. NH4HCO3 C.NH4NO3 D. NH4Cl 解析:A、B、D中氮元素都在带正电的NH4+中, 可被带负电的土壤胶粒完全吸收,而NH4NO3中氮 元素在阴阳离子中都有,带负电的硝酸根离子不会 被带负电的土壤胶粒吸收,降低了氮元素的吸收率 ,故肥效差。 C 典 例 剖 析 3、下列说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胶体区别别于其它分散系的本质质特性是 丁达尔现现象 B.利用半透膜可除去淀粉溶液中的少量NaCl C.Fe(OH)3胶体带带正电电荷 D.加入电电解质质,胶体能发发生凝聚 B 典 例 剖 析 4、(09梅州模拟)某种胶体在电泳时,它的胶粒向阴 极移动,在这种胶体中分别滴加下列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