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后故事鉴赏.tm.ppt_第1页
课后故事鉴赏.tm.ppt_第2页
课后故事鉴赏.tm.ppt_第3页
课后故事鉴赏.tm.ppt_第4页
课后故事鉴赏.tm.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课后诗歌赏析 观刈麦 白居易 月夜 刘方平 商山早行 温庭筠 卜算子 陆游 破阵子 晏殊 浣溪沙 苏轼 醉花阴 李清照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磐 (772-846)字乐天, 唐代著名诗人。曾担任 太子的老师,做官正直 ,深受好评。晚年隐居 洛阳香山寺,因此号香 山居士。作品集有新 乐府50首和秦中吟 10首,都很有名。诗 中大胆地批评时政,表 现人民的疾苦。生前将 众多诗文自编为白氏 长庆集。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 年号香山居士, 著有白氏长庆集。 早年家境贫寒,对下层人民的生活疾苦多有了解贞元 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前期有热情,有锐 气,是个同情人民,敢于反映民间疾苦,敢于揭露官场贵族 黑暗面的官吏和诗人。后期遭受贬谪,锐气消失,棱角磨平 ,潜心佛事,以知足常乐,“独善其身”自居。 写作背景 观刈麦是白居易任周至县县尉时有感于当 地人民劳动艰苦、生活贫困所写的一首诗,作 品揭露了统治者对农民的横征暴敛。对自己无 功无德又不劳动却能丰衣足食而深感愧疚,表 现了诗人对人民疾苦的同情。这首诗作于唐宪 宗元和二年(807),诗人三十六岁。周至县在今 陕西省西安市西。县尉在县里主管缉捕盗贼、 征收捐税等事。正因为白居易主管此事;所以 他对劳动人民在这方面所受的灾难也知道得最 清楚 。 题目解说 观刈麦是唐宪宗元和元年(公 元806年)白居易任周至县(今陕西省 西安市西)县尉时写的县尉官职不 高,需要到民间查访在查访中,作 者亲眼看到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和悲惨 生活,大有感触,从而写出了这首反 映当时农村实际的好诗篇 观刈麦,就是看割麦子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以上为 全诗的第一 部分,写作者 旁观农民收 割麦子,目睹 农民全家出 动忙碌艰辛 的劳动场面. 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 幼小的孩子 给田里干活的人送饭食 烧,烤 lng h dn zh xi xing zhu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以上八句是全诗的第二部分,写作者听 到了一个抱着孩子在田里拾稻穗的贫困村 妇”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悲惨诉 说. 拿着掉在地里的麦穗.秉,本义是以手执禾,这里引申为”拿”. bngb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以上为第三部分,写出了作者对农民的 疾苦深表同情,对自己没有”功德”却过着 不劳而获的富足生活深感愧疚. 做官的俸禄年底 从事,做 zng yn 竟然 结构全解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 - 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描写悲惨场景议论 交代时间地点 全家出动 忙碌艰辛 农人心理活动 贫妇抱子 拾麦穗 赋税沉重 不劳而获 (触景生情 全诗精华) 割麦者 农民的 艰辛 拾麦者 赋税的 繁重 官员 生活 舒适 鲜 明 对 比 观刈麦是一首叙事诗,诗人通过自己的 笔,把割麦者和拾麦者夏收时那种辛勤劳碌 而又万分痛苦的生活情景和内心感受,描绘 得真切生动,历历如画。全诗带有强烈的讽 谕色彩。本片刻画的是夏收时节农民割麦的 场面,其中特写了贫妇人拾麦充饥,帮助我 们形象地理解这首诗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思 想感情 。 这首诗中哪些诗句表现了作者对 农家的同情和关心? “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看到农民劳作 的情景,想到自己的舒适生活,作者不禁感 到万分惭愧,内心不能平静。这种无法平静 的心情,惭愧的心理正是作者对农民生活同 情和关心的反映。 月 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 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 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生卒年不详),今河南洛阳 人,邢襄公政会之后.天宝时名士,却不 乐仕进,寄情山水、书画,诗亦有名, 擅长绝句。诗风清新自然,常能以看似 淡淡的几笔铺陈勾勒出情深意切的场景 ,手法甚是高妙。是盛唐时期一位不很 出名的诗人,存诗不多。代表作采莲 曲、夜月和春怨为最著名。 据皇甫冉说,刘方平善画,“墨妙无前,性生笔先”( 刘方平壁画山水),这首诗的前两句就颇有画意。 夜半更深,朦胧的斜月映照着家家户户,庭院一半沉浸 在月光下,另一半则宠罩在夜的暗影中。这明暗的对比越发 衬出了月夜的静谧,空庭的阒寂。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 已横斜。这不仅进一步从视觉上点出了“更深”,而且把读者 的视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让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 也笼罩着一片夜的静寂,只有一轮斜月和横斜的北斗南斗在 默默无言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这两句在描绘月夜的静谧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显示的 只是月夜的一般特点。如果诗人的笔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 诗的意境、手法便不见得有多少新鲜感。诗的高妙之处,就 在于作者另辟蹊径,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个独特的、很少 为人写过的境界。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夜半更深,正是一天当 中气温最低的时刻,然而,就在这夜寒袭人、万籁俱寂之际,响 起了清脆、欢快的虫鸣声。初春的虫声,可能比较稀疏,也许刚 开始还显得很微弱,但诗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从中听到 了春天的信息。在静谧的月夜中,虫声显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标 志着生命的萌动,万物的复苏,所以它在敏感的诗人心中所引起 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联想。 三、四两句写的自然还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实际上所蕴含的 却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这构思非常新颖别致,不落俗套。春天 是生命的象征,它总是充满了缤纷的色彩、喧闹的声响、生命的 活力。如果以“春来了”为题,人们总是选择在艳阳之下呈现出活 力的事物来加以表现,而诗人却撇开花开鸟鸣、冰消雪融等一切 习见的春的标志,独独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 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 谱写出一支独特的回春曲。这不仅表现出诗人艺术上的独创精神 ,而且显示了敏锐、细腻的感受能力。 “今夜偏知春气暖”,是谁“偏知”呢?看来应该是 正在试鸣新声的虫儿。尽管夜寒料峭,敏感的虫儿却 首先感到在夜气中散发着的春的信息,从而情不自禁 地鸣叫起来。而诗人则又在“新透绿窗纱”的“虫声”中 感觉到春天的来临。前者实写,后者则意寓言外,而 又都用“偏知”一语加以绾结,使读者简直分不清什么 是生命的欢乐,什么是发现生命的欢乐之欢乐。“虫声 新透绿窗纱”,“新”字不仅蕴含着久盼寒去春来的人听 到第一个报春信息时那种新鲜感、欢愉感,而且和上 句的“今夜”、“偏知”紧相呼应。“绿”字则进一步衬出“ 春气暖”,让人从这与生命联结在一起的“绿”色上也感 受到春的气息。这些地方,都可见诗人用笔的细腻。 商 山 早 行 温庭筠 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温庭筠,唐代诗人、词人。 字飞卿。他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字飞卿。他是唐初宰相温彦博的 后裔。后裔。 他父亲时,家庭已经没他父亲时,家庭已经没 落,事迹不闻。屡试进士不第落,事迹不闻。屡试进士不第 . . 他喜讥刺权贵他喜讥刺权贵, ,多触忌讳;又不多触忌讳;又不 受羁束受羁束, ,纵酒放浪。因此不为时纵酒放浪。因此不为时 俗所重,一生坎坷俗所重,一生坎坷, ,终身潦倒。终身潦倒。 温庭筠诗和李商隐齐名,时称温庭筠诗和李商隐齐名,时称“ 温李温李”。 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温庭筠是文人中第一个大量写 词的人,是词的人,是“花间派花间派”词的先导词的先导 。深受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深受对词的发展有很大影响。 他的词多写妇女生活他的词多写妇女生活 。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檞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解说 这是一首抒发个人仕途失意的感慨之作。开 头两句写早行引起了对故乡遥念。中间四句 写景,处处突现一个“早”字。末尾二句说 虽然途中观赏着景色,但头脑中却在回想着 “凫雁满回塘”的“杜陵梦”境,表达了对 长安的留恋之情和孤独失意之感。“鸡声茅 店月,人迹板桥霜”二句,把几个名词排列 连缀起来,构成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向为 传诵的名句。后人常引此形容游子早行的景 象和心境。 名句赏析 这是一幅早行图。它通过鲜明的艺术形象,真切地 反映了封建社会里一般旅人的某些共同感受。 首句表现“早行”的典型情景,概括性很强。清晨 起床,旅店里外已经叮叮当当,响起了车马的铃铎声, 旅客们套马、驾车之类的许多活动已暗含其中。第二句 固然是作者讲自己,但也适用于一般旅客。 “在家千 日好,出外一时难”。在封建社会里,一般人由于交通 困难、人情淡薄等许多原因,往往安土重迁,怯于远行 。“客行悲故乡”这句诗,很能够引起读者情感上的共 鸣。 三、四两句,历来脍炙人口。这两句诗可分解为代 表十种景物的十个名词:鸡、声、茅、店、月,人、迹 、板、桥、霜。“鸡”和“声”结合在一起,不是可以 唤起引颈长鸣的视觉形象吗?“茅店”、“人迹”、“ 板桥”,也与此相类似。 这两句纯用名词组成的诗句,使早行情景宛然在目 ,确实称得上“意象具足”的佳句。紧接着诗人将镜头 转向两种植物,“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一方 面暗示出季节,同时也点明商山的风物特征。面对眼前 独特的山景,诗人不禁想起夜里梦到故乡的情景,那儿 没有这些绿叶白花的树木,却是野鸭、鸿雁栖满了堤岸 曲折的池塘。这段对梦境的回味,不仅贴合商山早行的 具体情境,也照应了开头的“客行悲故乡”,将诗人的 羁愁旅思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得淋漓尽致。 卜算子咏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南宋山 阴人。 12岁即能诗文,一生主张抗战,曾投身军旅生 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隐居山阴。是著名诗人, 亦工词。一生著述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 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放翁词 。 陆游具有多方面文学才能,尤以诗的成就为最。自 言“六十年间万首诗”,今尚存 九千三百余首。其中 许多诗篇抒写了抗金杀敌的豪情和对敌人、卖国贼的 仇恨,风格雄奇奔放,沉郁悲壮,洋溢着强烈的爱国 主义激情,在思想上、艺术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在生 前即有“小李白”之称,不仅成为南宋一代诗坛领袖 ,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地位,是我国伟大的 爱国诗人。 卜算子 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 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 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 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 只有香如故。 译文 驿站外的断桥边, 寂寞地开放。已是 黄昏时刻,她独自 愁思,更加还有风 雨摧残。她花开在 百花之先,并非有 意苦苦地争夺春光 ,听凭着群芳心生 嫉妒。即使零落成 泥,清香却如故。 这首咏梅词,作者咏物寓志,表达了自己孤高雅洁的志趣。 上阕状物写景,描绘了风雨中独自绽放的梅花。梅花长在偏僻 的“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它不是由人精心栽种的, 它寂寞地开放着。“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在这样的暮 色黄昏中,独自挺立开放的梅花难免会有着孤苦无依的愁苦,更何 况环境如此恶劣,风雨交加,倍受摧残。这实在令人深深叹息。 下阕抒情, 主要抒写梅花的两种美德。“无意苦争春,一任 群芳妒”,它的其一美德是朴实无华,不慕虚荣,不与百花争春,在 寒冬就孤傲挺立开放,它的与世无争使它胸怀坦荡,一任群花自去 嫉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它的其二美德是志节高 尚,操守如故,就算沦落到化泥作尘的地步,还香气依旧。这几句 词意味深长。作者作此词时,正因力主对金用兵而受贬,因此他以 “群花”喻当时官场中卑下的小人,而以梅花自喻,表达了虽历尽 艰辛,也不会趋炎附势,而只会坚守节操的决心。 这首词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的坚 贞不屈,笔致细腻,意味深隽,是咏梅词中的绝唱。 此词咏梅,实际上是借梅花的品格自明心迹,自抒怀抱。 上片感遇。“驿外”二句,说梅花流离沦落,所居非地; “已是”二句,说梅花备受风雨摧残,所遇非时,突出梅 花遭遇的不幸。下片咏梅历尽磨难,留得芳香而去。从中 不难看到作者身世与人格的投影。陆游早年因爱国议论触 犯秦桧被黜,后来又因“力说张浚用兵”免职。他在南宋 苟且偷安的环境中,一直颇遭时忌,但爱国斗志始终不衰 ,甚至老而弥笃。此词或许是他晚年所作,借咏梅以表达 其坚定不移的爱国立场和政治节操。虽然不免有自悼自伤 的消极成 份和孤芳自赏的意味, 但主要精神是积极的, 他在词中对周围恶浊的环境、“群芳”嫉妒的卑劣行径以 及自身遭受的种种迫害,所表现出的高度蔑视,也是令人 感佩的。咏物词贵在“不离不即”、“不粘不脱”,做到 托物寄意,物我相融。此词不雕镂梅花形貌,而着重摄取 其神韵,借以自我写照,是咏梅的上乘之作。 破 阵 子 晏 殊 晏殊,字同叔,抚州临川人.是宋代著 名的婉约派词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 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兼淑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 令,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 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已的影响。晏词造 语工七巧浓丽,音韵和谐,风流蕴藉,温润 秀洁.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 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 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 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 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 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 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写景: 燕子 梨花 碧苔 黄鹂 柳絮 色彩缤纷 充满生机 写人: 笑声 轻松欢快 在珠玉词中,这是一首清新活泼的作品 ,具有淳朴的乡间泥土气息。 上阕写自然景物。“燕子”、“梨花”、“碧 苔”、“黄鹏”、“飞絮”,众多意象秀美明丽, 足见春色之娇人。 下阕写人物。“巧笑”已闻其声,见其容;“ 逢迎”更察其色,观其形。“疑怪”两句通过观察 者心理活动,用虚笔再现“女伴”的生活细节,将 村姑的天真可爱一笔点到,与上阕生气盎然的春光 形成十分和谐的画面美与情韵美。“笑从双脸生” 一句特写,收束全篇。 【赏析】 这首词写的是古代闺阁中少女们春天生活的一个片段。 词人用写生的妙笔,在读者面前展开了一幅仕女图,而美 丽的春光则是它的背景。景色是那么鲜明,人物是那么 生动,全篇充满着青春欢乐气息。这在古代描写妇女生 活的作品中是不多的。在封建社会中,妇女们都是受压 迫的,就是上层社会中的妇女也不例外,因而她们的苦难 是特别深重的。许多作品反映了她们悲惨的遭遇和坚决 的反抗,也就显示了她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于美好理想的 向往。而少女们又是特别富有乐观精神的,尽管在重重 压迫和束缚之下,其青春活力也不会完全被封建礼教势 力所窒息。这首词通过日常生活的描绘,也从一个侧面 证明了这一点。 词以上片写景,下片写人。它以一联对句开头,写景而兼点 明季节。用燕子、梨花带出新社和清明两个节日。社日是祭社 神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秋两社,新社即春社,是在春分前后的 戊日。古代上层妇女是不劳动的,但平常也要做针线活,从事游 玩。所以张籍的吴楚歌词说:“今朝社日停针线。”清明在 春分后十五日,是古代上坟祭祖的日子,也是妇女们可以出门踏 青挑菜的日子。从春社到清明,都是春光最好的时候。词人将人 物安排在这个特定的时间里,就已经使读者感到春气的融和与春 景的绚烂,仿佛置身于暖洋洋的春光中,看到燕子飞翔、梨花飘 落一样了。如果我们对古代上层妇女在封建礼教压迫之下深闭 幽闺的生活有所了解,体会她们乍从闺阁走向园林、走向大自然 的怀抱时,对于春天的美好和新鲜的感觉,以及得到暂时的精神 解放后轻松愉快的心情,那么我们就能够分享词中少女们的欢乐 了。牡丹亭中杜丽娘游园时,不也是以“不到园林,怎知春 色如许”这样充满惊喜的口吻开始么? 三、四两句仍用对偶,描绘出一个极其幽静的园子 来。园中有个小小池塘,池边疏疏落落地点缀着那么几 点青苔。在茂密的树林里,时时有黄鹂在枝叶的深处偶 然啼叫那么几声,来打破这寂静的空气。歇拍(上片的结 句)写春天的日子,在这幽静的环境里,更显得特别悠长 。而在这寂寥的长日里,似乎一切都是静悄悄的,只有一 些柳絮,在空中飘来飘去。这就将上面几句所写情景一 起烘托了出来,有前人所说的“画龙点睛”之妙。 下片写人物,头两句的意思是从上片贯穿而来。在 这样美好的春天、这样漫长的日子、这样寂寥的环境里 ,年轻人又怎么耐得住呢?于是就想到要到邻居家里去找 女伴来游戏了。恰好,就在边走边采摘花草的小路上,那 位姑娘也正带着笑容走了过来。“巧笑”,写出东邻那 位姑娘笑眯眯地带着聪明而调皮的神气;“采香”,则暗 示出下文有斗草的情事。 下面三句写两位姑娘斗草。斗草是古代妇女玩的一种游戏,体 现出她们对于名花异草的知识和爱好。敦煌卷子中有斗百草 四首,是唐代的大曲,可见这种游戏,唐时已盛行于民间。红楼梦 第六十二回中也曾有详细的描写。虽然宋代的斗草和清代的斗 草的细节可能有所不同,但大体上总差不多,可以参看。斗草赢了 邻居,使得这位妇女充满了欢乐。她忽然想起:怪不得昨天晚上做 了那样好梦,原来是今天斗草要赢的兆头啊!越想越高兴,脸上就显 出得意的笑容来了。“笑从双脸生”,将笑写得非常自然天真。这 是少女的毫无做作的笑,从内心深处发出的笑。仅仅为着赢了斗草 ,就这么高兴,这也只有感情纯洁得像水晶一样的少女才会这样的 。 下片写人物的活动,主要是斗草,然而作者却有意避开了对于 斗草场面的正面描写,而只写了人物在斗草前后的活动和心情,因 为抒情诗并不是小说,更不是一本指导如何玩斗草游戏的书。这个 道理不用多讲。 这首词纯用白描,展示了古代少女的纯洁心灵。笔调活泼,风 格朴实,与主题相称。 浣溪沙 苏 轼 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缫车, 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 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门试问野人家。 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 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 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 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 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 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概括“ 缲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牛衣古 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 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 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 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 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 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 行路的艰辛。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 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 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 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 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 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 系写得亲切自然。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 郁,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 “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 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 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 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吴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何处望神州? 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 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 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句句有金石声音,吾怖其神力。 清代陈廷焯白雨斋词话 诗家评论 1 1、“有怀有怀”是有所怀念的意思,这首词怀念的人是有所怀念的意思,这首词怀念的人 物是物是_, “神州神州”本指全中国,这里指本指全中国,这里指 _。 2 2、这首词开头两句,用、这首词开头两句,用_句式,表达了作句式,表达了作 者对沦陷于金人之手的大好河山的深切怀念之情者对沦陷于金人之手的大好河山的深切怀念之情 。 4 4、“兜鍪兜鍪”俗称头盔,这里借代俗称头盔,这里借代_。“年少年少 万兜鍪万兜鍪”的意思是说的意思是说 _。 4 4、“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意思是意思是 _;全诗用;全诗用_ 表现方法来讽刺当时南宋朝廷的无能。表现方法来讽刺当时南宋朝廷的无能。 孙权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