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对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1页
[幼儿教育]对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2页
[幼儿教育]对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3页
[幼儿教育]对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4页
[幼儿教育]对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当前幼儿园性别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关键词:性别 性别角色 性别教育 论文摘要:时代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使人获得了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性别教育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传统的性别文化仍牢牢的束缚和限制着人的发展,这对现代社会中的幼儿的成长是十分不利的。因此,对在幼儿园进行合理的、适宜的幼儿性别教育提出了一些思考。 一次去一个幼儿园大班观摩游戏,主题是游戏材料与游戏的开展,给笔者留下深刻印象的却是一个关于“头巾”的细节。 在一个“餐馆”的区角游戏中,笔者注意到了老师为服务员准备的是可戴在头上的挺鲜艳的花头巾,为厨师准备的是白帽子。当三个幼儿(一女两男)走进这个区角后,三个人都拿起厨师帽戴在了头上。三人你望望我,我望望你,似乎想起了什么。一个男孩说:“没服务员呢!”女孩没说话,两个男孩一起叫女孩:“你去当服务员!我们戴那个花头巾又不好看!”女孩嘟嘟嘴,也只好去了。 看到这个场景,笔者比较深刻的体会到了游戏材料对幼儿游戏开展的影响,更吃惊于56岁的幼儿对性别差异、社会性别角色的初步理解。这问题引起了笔者的深思。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幼儿社会经验的限制(到外面餐馆吃饭看到的服务员基本上都是女性),更主要的是受到了我们传统性别教育的影响。 当人一出生,就有了生理性别(sex)上的差异,与此同时,人们又赋予了他们社会性别(gender)上的不同期望。世界被鲜明的分为男性和女性。人们毫不动摇的坚信这一信念,并为维护这一区分做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从家庭、幼儿园到整个社会大环境,幼儿无时无刻不受到传统性别文化的熏陶。孩子从出生以后,他或她就被期望拥有特定的行为模式:男孩是吵吵闹闹,不守规矩,喜欢捣乱的小淘气,他们穿素色衣服,打扮应该像个男子汉;女孩温柔可爱,顺从听话,她们可穿五彩缤纷的衣服,打扮应该像小公主。他们的社会角色及其身份早已为他们自身永恒的特征“性别”所决定好了。男孩子头脑冷静,逻辑思维能力强,善于思考问题,时常动脑筋,勇于创新,擅长推理,有领导能力,适合搞科研,当科学家,当管理者;而女孩情感丰富,多愁善感,逻辑思维能力差,不爱动脑筋,但做事细心谨慎,因此适合服务性行业,适合留在家里,应当做家务。 一直以来,我们都抱着“性别适合”、“定型的性别角色”这些根深蒂固的概念,将其渗入我们的幼儿教育中。在这种教育下,儿童在幼儿时期就形成了他们初步的性别意识,这对他们以后性别角色的定位以及对社会角色的理解等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如现在常常听到“妇女回家去,给男人让出位置”这话,女大学生找工作难等现象,这些问题其实早在女孩的童年就存在了。因为当孩子一出生,社会对男孩女孩提出不同期待时,这种不公平就开始了。并随着旧的传统的性别教育的渗入而加强。当男孩女孩长大时,社会的要求已经内化为自我要求,再呼吁女性可以有能力和男性工作一样好,已经晚了。我们在上述游戏中看到的情景,就已经被烙上了传统性别观念的印子。 但是,男女之间某些天生的差异与优秀的男性和优秀的女性之间的差别及对其社会品质的不同期待有必然的联系吗?没有人能肯定这个事实。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加深,越来越多的女性受到了良好的高等教育,走出了家门,从事于各行各业,甚至有许多的女性开始从事人们传统性别观念中只有男性才能做好的事。用传统的性别观念将男女分成的两个孤立的性别团体在现代社会的现实中开始频繁交集,而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像两条平行线,永远分开,没有交点。而我们的教育的一个直接目的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动力,鼓励学生自由思考和大胆想象,让各种爱好和兴趣处于活跃状态。但是,我们传统的性别期待限制了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限制了个人广泛丰富的经验的获得。比如上面提到的区角游戏,男孩认为服务员应当是女孩当的,他们就不能获得当服务员角色的经验体验,而女孩也就很少有机会体验当厨师的滋味了。这不符合现代教育的要求。 让人担忧的是,当前幼儿园从课本教材、童话故事、幼儿读物、游戏材料等等方面无不渗透着刻板化、固定化的传统性别文化。同时,我们的保教人员也在通过幼儿园的各种活动隐性地向幼儿传递着她们守旧的传统性别观念。这对现代社会下的幼儿的培养和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那么在当前现实情况下,幼儿园怎样进行合理的适宜的性别教育呢? 一、转变传统的性别观念,给幼儿提供宽容的发展空间。 在审视传统的性别观念时,我们并不否定男女是存在差异的,特别是在生理上。然而,将男女性别角色固定化和定型化却是不合理的。不应该抱定成见认为他或她应当怎么样,而应转变观念,通过教育这一途径,充分挖掘他们各自的特长,给男女幼儿创造平等的发展机会,让他们充分、自由、全面的发展,让他们都能最大限度的获得丰富多彩的经验体验。 男性和女性都不再被划定在各自狭窄的发展空间中。我们的幼儿园工作者特别是一线的保教人员更应该从幼儿心理差异出发鼓励男孩子细心,动静结合;鼓励女孩子勇敢坚强,多做探索。鼓励孩子们都能尽量多的做不同的尝试,获得多种社会角色体验,增进对人、人生和社会的理解。这样,男性和女性均能生活在广阔的天地中,让个体的思想之花自由绽放。 二、慎选幼儿教材和幼儿读物。 教材从来都被社会看作为权威的正面的文化资源,它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儿童的成长。当然,“不仅是教材,还有其他性别文化来源,如父母教导,学校教育,大众媒体,同龄群体等都影响着儿童对性别的认知”。但在幼儿园,相对幼儿来说,教师使用的教材和幼儿翻阅的读物,应该是幼儿在幼儿园性别认知的最主要来源。根据北京师范大学史静寰教授主持的“对幼儿园,小学,初中和成人扫盲教材的性别分析”课题的第二阶段研究成果表明,在幼儿园现行的教材中,表现出来的男性和女性的优缺点,已经被渗入了传统的性别观念。如男性优点多表现为聪明能干,诚实勇敢,有责任心,独立性强等;女性多表现为勤劳,温顺,心地善良,听话等;男性缺点多表现为不遵守纪律,调皮,霸道,贪玩,马虎,吵闹,玩危险游戏等,女性缺点多表现为贪心,凶狠,爱哭,软弱,需要保护等,性别沟壑开始出现。“在幼儿读物中,他或她阅读的是传统的性别角色期待。男孩和女孩主人公都需要面对一些考验,克服一些困难。但对女孩常常是家务劳动的考验,对男孩则是要闯世界,要拯救别人。童话中与孩子相伴的永远是母亲(如小蝌蚪找妈妈、小红帽、小兔子乖乖等),需要被勇敢执着的男性拯救的永远是柔弱的女孩(如灰姑娘、白雪公主、睡美人等)。”在对男孩、女孩的特征、能力、责任等方面,存在着明显不同的角色期待。因此,我们在选教材,幼儿读物时,就更应该小心谨慎,通过教师的“师释文化”的教育过程来挑战传统的性别角色对男孩和女孩的精神束缚,建立平衡的多元的男女性别形象。尽量使教材和幼儿读物反映出来的性别特别是女性的职业要多样化,而非某一性别职业单一化和固定化,比如母亲也有当警察的,当科学家的;反映出来的角色的精神品质丰富化,比如父亲也常做家务,细心的照顾幼儿,母亲也经常看报,关心国家大事,遇事镇定等等。三、精心设计幼儿游戏,注意游戏材料的投放 幼儿游戏的设计在教师的不经意中,其实已经隐含了我们幼儿工作者的性别意识,对幼儿的性别认识起着强化的作用。比如每一个幼儿园都在玩的“娃娃家”里,幼儿开始模仿传统的性别角色。一般都是女孩当“妈妈”,男孩当“爸爸”。“妈妈”是要在家里煮饭带孩子整理屋子的,如果“妈妈”不做家务,跑出去玩,就会被认为失职。而“爸爸”是要出去工作的,回家就是吃饭,休息。这无形中就将“女性的职责是在家里”等观念沁入幼儿的心里了。而笔者在思考,我们的教师在设计此游戏时是否能保持一定的性别敏感意识,根据现实情况稍稍做一些改动呢?比如,“爸爸”“妈妈”都可以出去上班,孩子可请“保姆”带,也可请“爷爷”“奶奶”帮忙照看。“爸爸”有空时也要帮忙带孩子,做家务,“妈妈”也可以出去办事。再或者,当幼儿玩娃娃家比较熟后,教师可否根据观察,建议男女幼儿互换角色,女孩尝试一下“爸爸”角色,男孩尝试一下“妈妈”角色呢?这样也许更有利于幼儿获得丰富的角色体验,扩大狭隘的性别认识。 另外,我们要特别注意游戏中游戏材料的投放。就如文章开始提及的关于“餐馆”的区角游戏,若“服务员”的标志不是这么性别化,不是做成戴在头上的鲜艳的花头巾,而是做成比较中性的挂在胸前的标志牌或其他什么的,发生在这个游戏中的情景会减少。至少,它不会给幼儿游戏带来性别意识上的潜意识的影响和强化。所以我们在设计和投放幼儿游戏材料时要注意到是否会加强幼儿的性别意识分化和性别角色刻板化。 四、加强家园联合,共同促进幼儿性别认知的健康发展。 勿庸置疑,家庭中的性别教育对幼儿性别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从某一方面来说,也许更甚于幼儿园的性别教育。要对幼儿进行良好的性别教育,我们就必须使家园联合,实施共同一致的幼儿性别教育。在转变幼儿园工作者的传统的性别观念的同时,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与家长的沟通交流工作,尽量使家长也能转变旧的性别观念,明白幼儿在早期受到良好健康宽松的性别教育的重要意义。在家庭里父母以自身为榜样,从观念到实际行动上都能给幼儿性别认知的建立和发展一个宽松的环境以及尝试不同性别角色的机会,使幼儿性别认知能获得最大限度的优势发展。如果家庭性别教育和幼儿园的性别教育不一致就很难使幼儿建立起良好健康的性别认知,甚至会给幼儿性别认知的形成和发展带来困惑和阻碍。当然,要真正作好家园一致的工作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实际困难。首先,要使家长改变传统的性别观念绝非一日之功,特别是相对与年龄较大的爷爷奶奶就更是如此。其次,从观念转变到表现在实际行动中还要有一定的过渡期;还有就是现代的大量传媒如电视,家庭亲子读物等等无一不在向着家长渗透和强化着社会的传统性别观念。 事实上,在不经意中,我们的男孩女孩就开始了他们的社会化。当幼儿说自己的爸爸在家里做家务窝囊,没有当老板,挣不着钱,不伟大时,传统性别观念已渗入了刚刚开始人生的五、六岁的孩子的脑子中,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和担忧。幼儿需要新的性别教育,为此做出研究和探索已是刻不容缓。对于传统的性别文化,必须从婴幼儿时期就开始挑战。 赵萍教材中的性别文化透析,,2001/07/19。 卜卫女孩读一读,男孩想一想,,2001/07/19。 参考文献: 1李小江等.文化、教育与性别本土经验与学科建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陈国湄.幼儿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吴康宁.教育社会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性别特征的互补传统的性别研究常常把性别特征划分为男性和女性两种,男性特征包括粗犷独立、勇敢好斗、理智果断、攻击性强、具有权力欲等;而细腻体贴、感性温柔、善解人意、依赖性强、会照顾人等特征则属于女性。传统观念也一直强调男女有别,认为男女两性的性格特点是截然不同的。当我们还是小孩的时候,如果表现出异性特有的气质,就会被家长呵斥为“没有一点女(男)孩子的样子!”美国心理学家曾对两千余名儿童作过调查,结果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过于男性化的男孩和过于女性化的女孩,其智力、体力和性格的发展一般较为片面,智商、情商均较低,具体表现为:综合学习成绩不理想(特别是偏科现象严重),缺乏想像力和创造力,遇到问题时要么缺乏主见,要么固执己见,同时难以灵活自如地应付环境。相反,那些兼有男性和女性气质的男孩和女孩,却大多智力、体力和性格发展全面,文理科成绩均较好,往往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喜爱。成年后,同时具有男性与女性气质的人既独立又合作,既果断又沉稳,既自信又谨慎,能够更为灵活地行事,社会适应能力较强。男女两性一定程度上的双性化,可以缩小性别的差异,提高主体的社会适应性。男女两性可以互相吸取对方性别中的优势部分,如女性性格中的内敛,细致,耐心,温和,感性等,男性性格中的豪放,直率,冷静,果断,坚韧等。但性别特征的双性化并不是非男非女的中性化,刻意追求那种女性男性化或男性女性化的人,则是一种病态心理的表现。性度的过分迁移容易带来性向混乱,会混淆主体的性角色意识。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男女生性向的扭曲及性格和能力发展上的趋同现象。()青少年追求独立的自然体现个性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教育模式下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个人品格,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之处。良好的个性意识和个性特征强烈地影响个人创造力的发展,是人才成功的关键素质之一。人与人由于成长环境和生活经历的不同,在体质、气质、性格和个人爱好等方面会有一定差异,这些差异造就了人们的不同个性,也使人们对事物的理解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有所不同,而个人的独创性正是在这种各自不同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基础之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然而,环顾四周,我们不难看到,相同或相似的东西太多,富有个性特点和奇思妙想的东西太少了。一种僵化的教育模式和落后的文化意识阻碍着人的个性解放,从而也压抑和束缚着人的独创精神和能动性的发挥。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一直比较重视对共同的价值观念、共同的行为准则和集体意识的关注和培养,却相对忽视了个体意志品质和独立自主精神在提高人的素质特别是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方面的意义与作用。我们固然需要统一意志和良好的秩序,但我们也不应忘记这样一个基本事实,即集体创造力始终是个体创造力的有机组合,是个人能动性的综合反映。长期整齐划一的同化性训练,会严重束缚人的个性发展,扼杀个人独创性,其结果也会削弱了集体的生机与活力。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社会化和个性化是两个并行不悖的取向,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不能相互取代。然而,我们的教育者往往重视前者,忽视后者。青少年为了表达自己的个性,追求独立而采取了中性化生活的方式,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社会发展那现象,从理论上来说,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可随着越来越多中性化少年的涌现,性别中性化逐渐流露出了一种从众趋向。很多青少年为了追星而中性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迷失自身的心理性别。.性别中性化的对策与引导性别教育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与建立平衡、多元化、双性化的性别形象有专家提出应该对孩子进行性别教育。黑龙江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主任许素平老师解释说:所谓性别教育,是指不同性别的人应该与社会关于性别的“原型要求”相适应。虽然当今社会追求男女平等,但这种平等是在尊重自然性别特征前提下的平等发展,是塑造人格的平等,而不是性别无差异的平等。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这在心理学研究中叫做“双性化”发展,而不是男人女性化和女人男性化。青少年中性化现象的形成是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人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反映了青少年对传统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质疑以及青少年性别角色教育的缺失。对于青少年中性化现象,既不能一棒子打死,也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该加强教育和指导,及时将中性化转化为双性化。从审美“性别模糊”到教育“无性别化”在采访的过程中,许多专家都认为,“性别模糊审美”的背后是“社会生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影响了“审美观”,而且也影响到了我们的“教育观念”。时下流行着一些教育观点,如“无性别教育”、“双向教育”。一些教育家认为,传统的教育以男女性别来区分不同的教育手法。比如对男性是“威武的、活泼的”,女性是“软弱的、服从的”。用这种二分法来替两性做刻板定义,将使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减少很多自由选择的机会。男性之中也有“虽然活泼却又胆怯的人”,女性之中更有“坚强又具行动力的人”。事实上,在当今社会生活中,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该培养他们的“坚强性”、“竞争性”和“丰富的情感表达” 。家长们应该放弃“女孩要文静”、“男孩要勇敢”的说法。孩子要文静还是勇敢,只是对身为一个人在气质上的要求,无关于性别。采用“无性别”手法教育孩子,不但可让子女形成具备多种性向的社会性人物,在情感的表达上也不会踌躇不决,表现得较为明朗。社会适应力较佳,即使遇到问题,在处理态度和手法上也较圆融周延。黑龙江大学心理健康中心主任许素平老师认为,不论是男孩还是女孩,都应在发挥自己“性别”优势的基础上,注意向异性学习,克服自己性格上的弱项,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完善。这在心理学研究中叫做“双性化”发展。编辑:苏琳营造无性别歧视的学校教育一、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与均等 教育领域,性别的平等(equality)不同于性别均等(parity)。后者是数字概念,它反映相同比例的男童女童进入各级各类学校或年级的状况,通常指男女儿童接受和完成各级教育的数字比例,它是实现性别平等的充分条件,是比较容易监控和测量的:而性别平等包含男女儿童入学机会、教育过程以及发展方面的平等。具体说来,在入学方面,为男女儿童提供同样的受教育机会;在教育过程中,男女儿童的需要和差异同样得到尊重和关注,让男女儿童享有无歧视的教学方法、课程、学业指导,男女儿童有同样的权利、机会、责任,儿童的自我的选择和发展不受性别刻板影响和偏见的束缚;在结果平等方面,男女儿童在学习年限、学习成绩和学术资格方面享有平等对待,为男女儿童平等参与社会生活打下心智、身体和品德的坚实基础,使他们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都能平等地自我实现。性别平等的实现是更高的目标,同时也更难监控和测量。 性别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主要尺度。教育中的性别平等,也是教育现代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同时,教育中性别平等的成果,如果没有性别平等的社会环境保障,也是难以持续的;同样,社会生活中的性别偏差,也通常会通过学校教育中的性别偏差和歧视表现出来。教育中的性别问题是人权问题、人口问题、妇女问题、教育公平问题、民族问题、贫困问题在教育上的综合反映。一些国际组织和机构近年来对此问题的研究和观察表明: 性别歧视是有效学习和高质量教育的最大障碍之一; 对儿子有强烈偏袒风俗的国家,通常表现出更大的性别不平等; 2005年,在有统计数字的128个国家中,实现初等、中等在校人数性别均等的仅有52个,不足50; 在性别差异最严重的国家,初等教育中女性教师人数最低; 对学生而言,学校的人员性别和权力结构体现了社会秩序的原则; 许多事例表明,女生无法把超越于男生的学术优势转化为其他生活领域更多的平等; 让女童接受教育可以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个促进教育中性别平等的政策或决定,可以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整体性的积极影响; 男女均等是全民教育最有效的预示,是实现全民教育的最佳途径; 教师的性别平等意识和行为是促进性别公平的关建因素; 即使在经济欠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公共政策也可以改变妇女的教育状况。 以上这些研究和观察,对于促进我国性别平等的教育是有借鉴价值的。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2007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07年底,实现“两基”验收的县(市、区)累计达到3022个,占全国总县数的98.5,“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全国共有小学在校生10564万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49,其中男、女童净入学率分别为99.46和99.52。各级各类教育在性别均等方面已经基本实现目标,走在发展中国家的前列。然而,在性别平等方面,仍然还面临许多挑战和困难:在一些边远贫困地区,贫困家庭在子女教育资源的配置上,女童仍然处在因贫辍学的边缘:女童中等教育的入学率和完成率还低于男童;男女儿童在不同学科成绩表现上还存在差异;一些地区学校校长的绝大部分是男性: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寄宿的留守女童的安全和健康成长出现新的隐患:社会上重男轻女的文化也渗透在校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行为中。 “2005年,完成初等和中等教育的性别均等,2015年,取得男女教育平等”,是我国政府承诺的全民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途径之一,是营造性别平等的校园。 学校,是儿童性别养成的重要场所。儿童在学校。通过教师言行、课程、校园文化、同伴互动等习得性别认识和性别角色。正面的性别角色榜样,无论是教师本人还是教材表现的形象,都是儿童性别学习的重要资源。在学校生活中,应当鼓励并保障男女学生体验各种可能的人类活动,允许他们在无威胁、无暴力、无边缘化、不沉闷的环境充分参与学校。爱生学校(childfriendIy school)的理念和实践正是体现了这些基本价值和精神。 二、爱生学校的标准与实践 爱生学校是在学校层面创建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保障儿童教育权利为本的教育质量模式。2007年在我国西部一些地区试行的中国爱生学校标准,结合中国国情,吸收国际社会的有益经验,提出“全纳与平等”校园建设核理念,把“平等”解释为“关注男女儿童平等的入学机会和发展,营造无歧视的、尊重学生多样性和差异的学校环境”。在校园性别平等方面具体的建设目标、标准和指标(过程指标和结果指标)。 建设目标:学校提供无性别歧视的教育教学环境,为女孩和男孩平等走向社会做好准备。 标准一、学校倡导性别平等,确保教育教学内容及环境具有性别敏感性 过程指标: 所有的教职员工在学校都能够接受到关于性别平等方面的培训 教师能够指出教学材料中存在明显性别偏见的内容并避免学生受到影响 在学生未来职业和爱好的引导方面,学校和教师能突破传统性别观念的影响 学校的海报和宣传栏中,展示积极的男性和女性角色榜样,特别是那些从事非传统性别角色工作的男性和女性 在课堂提问和反馈问题时教师不因学生的性别而降低或提升问题的难度 男女生在班级和学校事务管理上负有同等的责任,享有同等的机会 结果指标: 学生能够敏感地识别带有性别偏见和歧视的话语 男女生都没有受到性别歧视,学习和生活的自信心不断增强 课程设置和教材无性别、民族、文化歧视 男女生在升学和学科学习上享有平等机会 标准二、男女教师都能平等参与学校管理,享有平等的发展机会 过程指标: 全体教职工都知晓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女教师感到自己在工作中受到与男教师同等的重视 依法落实对孕产期女教师提供特殊照顾的规定 男女教师拥有同样的外出培训和发展机会 结果指标: 教师团队的性别比例均衡 各级行政领导中男女教师所占比例 不同职称水平上男女教师所占比例 此外,在其他标准的指标里,也体现了性别的内容,例如,在有效教学的维度里,把“男女学生的基本读、写、算能力得到提高”、“有适合女性教师(哺乳期教师)进修学习的渠道和条件”列为核心指标。 总之,中国爱生学校标准第一次把我国一贯重视的“男女平等”方针列入学校建设方面的政策文件,列为“全纳与平等”维度,把女童教育提升为“性别平等教育”,提倡男女儿童共同享有义务教育平等机会、平等待遇、平等的个人潜能发展和学业进步的权利。爱生学校模式的实践方式是建立在“标准”的基础上的,这一标准的实验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 三、性别平等校园建设行动与支持系统 性别敏感和平等(Gender sensitive and equitable)的爱生学校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细致的工作,要在标准的指引下在学校各项具体工作中逐一展开落实。 1、在校园环境方面: 性别陈规,又称“性别刻板印象”,常常是一个社会性别文化和制度的最大众化的表现形式,它会通过各种形式传达给儿童。为此,学校可以开辟宣传性别平等的橱窗、海报、板报等,在其他内容的宣传中,使用积极的男性和女性形象。学校建立性别平等的信息交流制度,指定专人(如图书管理员)负责收集和在学校中传播最新资源和信息,例如国家、地方有关性别平等的政策、各种性别平等团体和组织的活动信息和宣传册等。 2、在辅导和咨询方面: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指导或选课指导时,避免传统男性和女性角色和分工的刻板印象和偏见,例如,男孩学理工,女孩学护理,男主外女主内,等等;鼓励女孩和男孩享有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