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故事三则》课件鄂教版.ppt_第1页
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故事三则》课件鄂教版.ppt_第2页
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故事三则》课件鄂教版.ppt_第3页
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故事三则》课件鄂教版.ppt_第4页
2015-2016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故事三则》课件鄂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有其宝、 嗟来之食 、 许仲平义不苟取 背景资料 许衡,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 天文学家、思想家,河内李封(今河 南省焦作市李封村)人。官至集贤大 学士兼国子监祭酒。他是元代初期的 名臣,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 题目解说 人有其宝这则故事,选自左传襄公十五 年,题目的意思是各人拥有各自的宝物。赞 扬了子罕不贪。告诉我们“不贪”比玉更宝贵。 嗟来之食这个故事,选自礼记檀弓, 意思是不吃带有侮辱性的东西,启示人们:做 人要有骨气,不应轻易接受别人的施舍。 许仲平义不苟取这则故事,选自元史许 衡传,意思是许仲平“不取”不义之财,告诉 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是自己的东西不 苟取。 知识链接 许衡对汉、蒙文化交流融合功不可磨。 许衡长期担任国子监祭酒,主持教育工作,承宣教 化,不遗余力。他以“乐育英才,面教胄子”为宗旨, 故其门下不仅有大批汉族学生,还有不少蒙族弟子 。他施教的原则是“因觉以明善,因明以开蔽”,即循 循善诱,潜移默化。公元1271年,许衡奉元世祖之 命,负责培养一批蒙古贵族子弟,在他的辛勤教育 下,这些不懂汉文的青年也都成为“尊师敬业”的优秀 儒生。其中有不少人,后来“致位卿相,为一代名臣” 。许衡对待学生“爱之如子”,从生活到学习无不关怀 备至。他对待自己则从严要求,“夜思昼诵身体力行 ,言必揆诸其义而后发”。因此,在许衡的熏陶教育 下,“数十年间彬彬然,号称名卿士大夫者,皆出其 门下矣”。所以,许衡通过传道授业,对于汉、蒙文 化的融合和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 后人将它配合春秋作为解经 之书,称春秋左氏传,简称 左传。它与春秋公羊传 、春秋谷粱传合称“春秋三 传”。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编 年体史书,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 明所作。 礼记为孔子弟子及后 学者所记,内容讲述哲理及 礼仪法度,其性质为先秦儒 家言礼之丛书。现今礼记 即小戴记。 元史是一部纪、传、表、志俱全的纪传 体断代史书,共210卷,包括本纪47卷,志 58卷,表8卷,列传97卷。记载从1206年到 1370年,共165年的历史。由宋濂、王祎主 持修撰。 许衡:元代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天 文学家、思想家,河内李封(今河南 省焦作市李封村)人。官至集贤大学 士兼国子监祭酒。他是元代初期的名 臣,也是一位著名的学者。 人有其宝这则故事,选自左传襄公十 五年,题目的意思是各人拥有各自的宝物。 赞扬了子罕不贪。告诉我们“不贪”比玉更宝贵 。 嗟来之食这个故事,选自礼记檀弓 ,意思是不吃带有侮辱性的东西,启示人们: 做人要有骨气,不应轻易接受别人的施舍。 许仲平义不苟取这则故事,选自元史 许衡传,意思是许仲平“不取”不义之财,告 诉人们: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是自己的东西 不苟取。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实词“诸、丧、食、 袂、辑、啖、危坐”。 (2)掌握准确翻译文言文的技巧。 (3)理解三则故事的寓意。 (4)学习主人公清廉自持、洁身自 好的高尚品质。 (5)品味准确传神的语言,了解用 白描手法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特点 。 学法指导: ()在准确理解字词并结合课下注释的基 础上,通畅翻译全文。 (2)共同探究故事所包含的哲理。多角度 地解读课文。 (3)课外阅读左传、世说新语里 的文言故事,扩大知识面,丰富积累,感受 传统文化中的人文魅力。 子罕(hn) 蒙袂(mi) 辑屦(j) 啖(dn) 贪(tn)贪污 袂(mi)联袂 贫(pn)贫穷 决(ju)决心 屦(j)辑屦 敖(o)黔敖 履(l)革履 熬(o)熬夜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 罕弗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 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子罕 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 。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 有其宝。” 人有其宝 左传 有人 之于 把 认为 人有其宝 宋人献玉,是因为觉得此玉珍贵。“以示 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玉 人”自然是识宝的内行,内行“以为宝也” ,此物自然价值连城。在宋人眼中,如 此宝玉才真能匹配子罕。然而,在子罕 那里,此玉却成了一块人品的试金石: 面对唾手可得的宝物,神色自若,毫不 动心,子罕的高尚就在于“我以不贪为宝 ”,两相比较,子罕的赤子情怀喷薄而出 ,跃然纸上。 人有其宝故事短小,却含义隽永,成功的关键在于 叙事的取舍得当。从整个事件来看,头绪应该说是较为 复杂的:既有献玉就会有献玉的原因,就该有对“玉”的 细部刻画,就应该有见面时的寒暄但是故事却都一 一回避,除开必须交代的人名之外,只用“得玉”、“献” 、“弗受”几个词语就将整个事件叙述的明明白白。这不 能不说叙事者笔法的高明。 但作者却也并非一切都“简”,虽然字数不多,却有几处 描写:一是“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二 是子罕的回答。这些语言描写,前者表现了“玉”的珍贵 ,后者则表现了子罕的品行与操守,可谓“点睛”之笔。 齐大饥,黔敖为食于路,以待饥 者而食之。有饥者,蒙袂辑屦,贸 贸然来。黔敖左奉食,右执饮,曰 :“嗟!来食!“扬其目而视之曰:“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从而谢焉,终不食而死。 嗟来之食 礼记 做 用来 嗟来之食 此文一开头就交代故事背景,“齐大饥”三字似乎看到了齐国 因天灾而饥号遍野的惨苦景象,也为“饥者”出场设置了一个 特定的环境。当“蒙袂辑屦,贸贸然来”的“饥者”出现时,黔 敖应该说并没有表现出故意的轻视,“左奉食,右执饮,曰 :嗟!来食!”也只是“习惯”而已。但饥者却“扬其目而视” 反应强烈,谢绝施舍,“终不食而死”。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就出自这个故事,是说为了表示做 人的骨气,绝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 饿死。表现出硬朗与坚毅,体现着中国人的“骨气”。当然, 对于黔敖来说,也让我们得到了思考,作为一个有爱心的“ 富人”,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世主自 居,否则必然失去“行善”的意义;对接受帮助一方来说,善 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嗟来之食”,倒是那位 有骨气的饥民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嗟来之食故事不足100字,却生动的刻画了“饥 者”的丰满形象。关键在于细节刻画的成功;“齐大 饥”,交代了背景,表现了饥饿的程度;“蒙袂辑屦” ,则刻画了饥者的困窘处境;“扬其目而视之”,更 是让饥者“硬朗”的神韵跃然而出。人物对话虽然只 有简单数言,却也字字珠玑,有着深厚的意蕴:“ 嗟,来食!”显黔敖的神态;而饥者的回答既交代 了饥饿的原因,又表现了人物的精神。这种白描的 手法看似简单,却余香悠悠。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尝暑 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 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 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 许仲平义不苟取 元史 曾经 有的人 许仲平义不苟取 此时的许衡不过是普普通通的苟全性命于乱世的难民而 已。许衡有吃梨的充分条件:长途跋涉又是酷暑天气, 非常渴,加之梨树在路边无人看管。此时这个过路人吃 个梨解解渴是可以理解可以原谅的,何况大家都这么干 了,法不责众嘛。但许衡“独危坐树下自若”,干渴的他坐 于缀满水灵灵的梨树下,坐于都在汁水四溅地嚼梨者旁 ,如果此时装清高一是难度太大,二是没有必要。只能 是一贯品性使然,这种守“义”只能是发乎真性,存乎“吾 心”的。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是儒家对弟子的要求 ,元人许衡一生在仕途与布衣间多次交换角色,时时处 处皆谨遵这一原则。摘梨解渴乃小事小节,但许衡却无 动于衷,皆因心中有“主”。许衡心目中的“主”无疑就是自 律、自重、自爱,有了这种“主”,便会洁身自好,守住小 节,也能保住大节。 许仲平义不苟取选自元史,带有浓郁 的史传笔法。即使只有简单的几行文字,也要 展示得淋漓尽致。几个精当的动词,便把人物 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渴”后加一“甚”,表现 客观条件的艰难,“争取”写尽众人“吃”之“贪”; “独危坐”写许衡之“静”。 对比手法的使用,是成功的又一原因。既有行 为的对比:众人“争取”,许衡“危坐”;也有语 言的对比:众人认为“世乱”“无主”,许衡却坚 信“吾心独无主乎”。在对比中人物品质精神得 以凸显。 在他们身上都体现了高尚的品质和人格尊严 ,在如今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无疑是人们行 为的坐标。 子罕“以不贪为宝”是“不取”非分之物,视 “不贪”为宝,是追求一种为人的操守,追求 道德的完善。 饥者“不食嗟来之食”是“不取”施舍之食 ,至死也保持着做人的骨气和尊严。 许仲平“义不苟取”是“不取”不义之财,高 度自律,具有崇高的道德感。 人有其宝赞扬了子罕不贪。 告诉我们“不贪”比玉更宝贵。 嗟来之食启示人们:做人要有 骨气,不应轻易接受别人的施舍。 许仲平义不苟取告诉人们:无 论在什么情况下,不是自己的东西 不苟取。 归纳寓意: 句段品鉴: (1)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 与我,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 品析:子罕首先从正面阐明自己以不贪为宝物, 宋人以玉为宝物,说明两者区分宝物的标准不同 ;接着从反面说明两者都丧失了宝物;最后说明 不如各人拥有各自的宝物。可见,子罕是在追求 一种为人的操守,追求道德的完善。 (2)扬其目而视之曰。 品析:“扬”、“视”两个动词,传神地刻画了饥 者虽饥得慌,但对别人轻蔑自己的言行,却十 分反感,凛然不可侵犯的形象。动作描写,突 出了饥者的硬朗与坚毅,体现了中国人的“骨 气”。 (3)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品析:“众”与“独”数量的对比,“取”与“坐”动作的 对比,更表现了许衡自重、自律、自爱的为人标 准。对比手法的运用,突出了许衡“不取”不义之 财的行为,为下文叙述许衡不取不义之财作铺垫 。 怎样评价黔敖和饥者的各自行为? “不食嗟来之食”这句名言是说为了表示做人的骨气,绝 不低三下四地接受别人的施舍,哪怕是让自己饿死。 表现出硬朗与坚毅,体现着中国人的“骨气。当然,对 于黔敖来说,也让我们得到了思考,作为一个有爱心 的“富人”,救济、帮助别人就应该真心实意而不要以救 世主自居,否则必然失去“行善”的意义;对接受帮助一 方来说,善意的帮助是可以接受的,但是,面对“嗟来 之食”,倒是那位有骨气的饥民的精神,值得我们赞扬 。 拓展延伸 2、你如何看待嗟来之食中那位不受 施舍的饥民? 带侮辱性的施舍坚决不能接受,所以那 位饥民有骨气。(言之成理即可) 3、学了许仲平义不苟取后,你认为 许仲平是否迂腐?为什么? 【识记与积累】 1. 下列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子罕( ) 蒙袂( ) 嗟( ) B. 黔敖( ) 子罕( ) 啖( ) C. 蒙袂( ) 食之( ) 嗟( ) D. 黔敖( ) 辑屦( ) 啖( ) 2. 下列加线字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献诸子罕 之于 B. 吾心独无主乎 难道 C. 从而谢焉 推辞 D.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危险 答案:1. C 2. D 3. 翻译句子 以示玉人。 _ _ 蒙袂辑屦,贸贸然来。 _ _ 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_ _ 答案:3. 把它给琢玉的人看。 用衣袖遮住脸,拖着鞋子,踉踉跄跄地走来 。 只有许衡一个人正襟危坐于树下,安然如常 ,毫不动心。 读许仲平义不苟取,完成46题。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 ,衡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