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doc_第1页
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doc_第2页
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doc_第3页
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doc_第4页
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鉴赏之设题类型及答题方法高考诗歌鉴赏题的考查可谓是异彩纷呈,准确的炼字、妙用的技巧、经典的意象、丰富的情感既展示了我国古典文化的风采,又考查了考生美学层面上的鉴赏能力。古诗鉴赏,动乎心,发于情,培养诗的感觉与悟性是根本,当然熟悉高考命题者设题的角度,掌握必要的答题技巧肯定可以为考生的答题锦上添花。 角度一:理解、赏析关键字词。 这里有两种题型,一是对诗歌中的关键字词进行赏析,如上海卷要求对李白“遥看瀑布挂前川”中的“挂”字加以赏析,天津卷要求对南宋汪元量的“北望烟云不尽头”中的“望”字加以赏析。二是对流传下来的不同版本中的关键字词进行区别分析。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阳而作此诗。 诗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写作“雁别秋江去”。你认为哪一句更妙,为什么? 【解题思路】 本题是一道开放题,重点考查对关键词的鉴赏。“雁引愁心去,运用了拟人手法,写大雁懂得人情,有意为诗人带走愁心,含蓄地表达了李白流放遇赦的高兴心情,并与下句君山有意“衔好月来”互相对仗、映衬,从而使形象显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而后者只是写雁儿冷漠地离别秋江飞去,缺乏感情色彩,远不如前者的拟人化手法。 【温馨提示】 古代诗歌的语言是最凝炼的,往往一词一句就能生动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征,深刻地反映思想内容。鉴赏时应联系全诗的主旨,从造词、造句、修辞等不同方面仔细揣摩、推敲,来理解作者炼字炼意的技巧。其次,要学会根据语境推断词性、词义的方法,并特别注意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等情况。另外。古人评诗有“诗眼”一说,所谓诗眼就是指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词。抓住了诗眼分析,我们就能看清这首诗的情感世界。如何判断诗眼之所在昵?一般说来,诗眼都是在全诗的后两句,因为诗人通常都是先写景后抒情,最后两句往往才是诗歌的主旨所在。另外,诗眼以表现力强的动词和形容词居多。 角度二:概括语言特点。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自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解题思路】 白诗语言风格,学生应该多有耳闻,据传白居易诗写成后都要读给邻居家的老奶奶听。另外,高中语文唐诗简介中有“在艺术表现上,白居易主张诗要写得通俗易懂”的话。答案:朴实无华。 【温馨提示】 多了解,多记忆。常见的语言风格有:王维的清新典雅,李白的豪放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朴实无华,苏轼的豪迈旷达,陆游的悲壮忧愤,李清照的柔婉隽永,辛弃疾的雄浑悲慨。此外,下面5个适应范围较广的词语也是概括诗歌语言特点时常用的。 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别致,生动形象。如王维“明月松问照,清泉石上流”、“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二句。 质朴:这类语言常见于叙事,抒情诗中,作者往往不刻意追求华美的语言,而是用明白如话的语言直接叙述,它是用语上的返璞归真。如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农”一句,杜甫的三吏三别皆是此类语言的典范。 绮丽:其特点足用华丽的词藻、多变的修辞、神奇的想象进行细腻生动的描绘。如雍陶的题君山一诗“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用笔就是浓墨重彩。 隽永:这类语言的风格是意在言外,作者用含蓄委婉的语言将要表达的意思寄寓其中,让读者品味。如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就是此类。 简练:其特点是语言简洁、凝练,注重炼字、炼句:如贾岛诗最明显的风格就是简练。 角度三:理解、赏析一句诗。 分为两类。一是对整句诗内容的理解,如山东卷。二是要求从整首诗中找出能够体现题目要求的一句诗,如江苏卷要求从李益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中找出可以使人联想到“知音”的故事的一句诗。 【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阴浮远堂 戴复古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你对此有何看法?请作简要回答。【解题思路】这首诗写作者登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时,因国土沦陷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对此表现得最为强烈和集中。该句一反常人登高时希望极目远望的惯常心理,在写法上别出蹊径,通过诗人望之则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了国耻不报、国土不归的极度悲愤心理。【温馨提示】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描述诗句,再现诗歌的意境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规要求。那么如何才能将原诗句描述得形象生动,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呢?就是要身临其境”,要将自己置身于诗中所描述的环境,置身于历史大背景。要抓住包含作者情感的词语,去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达到与诗人融通的境界,最后力求用最有表现力、最到位的词语再现原诗的画面。语言组织要上层次,要有美感,要像高三学生的水平。角度四:理解、分析整首诗的内容或情感。一是直接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或情感的理解。二是要求考生在前人对诗歌的评价基础上再作出自己的评价。【典型例题】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日登楼怀归 寇准 高楼聊引望,杳杳一川平。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 荒村生断霭,古寺语流莺。旧业遥清渭,沉思忽自惊。【注】此诗约作于公元980年,诗人时年十九,进士及第,初任巴东知县。旧业,这里指田园家业。清渭,指渭水。从首句的“聊”到末句的“惊”,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变化?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能力。从注释和标题可看出,这是作者离开家乡,初任巴东知县所作,“怀归”揭示了诗歌中含有思乡盼归之意。诗歌由写景到抒怀,由“聊”到“惊”,就表现了一种由闲情到心惊思乡的感情变化过程。答案:诗人登楼远望,本是闲情,却触景生情,联想起家乡,当他从乡思中醒悟,发现自己身在异乡,心中不由一惊。这前后的感情变化,突出了作者的思乡之情。【温馨提示】 对整首诗的分析,一要重视注释与标题,因为这里大都含有很重要的信息,以上几个例子就能证明这点。第二,评价思想内容,必须明确诗歌的表层意思与深刻意义,把握诗歌的主旨和思想倾向。三要看清题目要求,灵活作答。如果考题直接提出了鉴赏角度的要求,那么考生在答题时就应直奔主题、明确回答。而如果考题没有明确地指出鉴赏的方向,考生在自选鉴赏角度时则应注意两种情况。1。当读懂这首诗的大概意思,并对作者的风格有所了解时,可选择此诗的思想情感作为鉴赏的对象。因为思想情感是属于“大而化之”的东西,难有精确的答案,靠上一点就能拿分。2。当不能理解诗的大概意思时,就选择一两个精练生动的字词鉴赏,抓住一点,详加阐发。角度五:分析、鉴赏诗歌的创作技巧。【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 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诗歌特色“情景交融”的理解。解答本题时,一定要具体指出景是什么,情是什么,两者是怎样交融在一起的。答案:这首诗写了作者“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都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都显出了山中之静,并透露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温馨提示】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时要尽量使用规范的、专业的名词术语。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抒情方式主要指:寓情于景、借景抒情、借事抒情、托物言志等。表现手法有:欲扬先抑、情景交融、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卒章显志等。修辞手法常用的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衬托等。当然鉴赏表达技巧绝不是仅仅列出一两个名词,最关键的还是考生要能够结合诗歌的情感将创作技巧的表达效果分析出来。角度六:鉴赏形象(一)、意象意象和意境是诗家写诗、诗评家论诗经常要用的两个术语,也是命题者经常设题的两个方向。意象即诗中的形象,但不限于人物形象,更多的是指诗中所写的景和物,它们包含了作者的思想、情感,是诗人抒情言志的凭借,是诗人主观之“意”与客观之“象”的结合体,是客观物象经过诗人的感情活动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形象。是一种富于更多的主观包彩、迥异于生活原态而能为人所感知的具体艺术形象,即融入了诗人主观情思的形象。 诗歌的意象因物象(即“素材”)不同。也有不同的类别:有的是景,有的是物,有的是有情节的事,有的是人物形象;有的是单一的。有的是组合的:有的是自然景观,有的是人事活动、社会风情。在中国古代诗歌中,诗人常用一些特定的事物来表达主题思想及感情。这些事物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被诗人赋予了某种特定的内涵。这种特定、深层的含义使意象言简意赅,含蓄蕴藉,一个简单的意象往往就是一幅动人的图画,使读者可以展开联想和想象,充实和丰富诗歌的内容。【典型例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铎,车马的铃铛。杜陵,作者的故乡。(1)这首诗的颔联,历来脍炙人口。请简要分析诗句的特点,再用优美的文字描摹出这两句诗的景象。(2)全诗处处突出“早行”二字,从整首诗看,用了什么意象,渲染了什么气氛。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解题思路】(1)诗的颔联纯用名词组成,即意象组合六种景物,涵盖着声响、色彩,其间又有远景和近景之分,虽未置动词,而人物之动态自在其中;看似未抒情,然情致溢于言外,时间、地点、节令都暗含其中,描摹茅店之月和板桥之霜。有声音,有物象,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山村早晨的景色的水墨画,写出了山村中的荒凉和偏僻。天边残月未落,房顶盖着茅草的山中小客店,传来报晓鸡鸣。村外,木板小桥上凝着层白霜。桥上留下一行疏疏落落的脚印,赶路的客人早早出发。(2)诗歌用“月”、“鸡声”、“明”等意象,描绘出一幅远行途中的客人在初春拂晓时出发的图景,营造出一幅早行的清冷图景,表达了行旅的辛苦和行旅的人心中凄凉冷落的感情。【温馨提示】1。注意意象本身的特征。一般诗歌的写作思路有两种:一种是先有情思,然后借物巧言之,谓之情思的物态化;另一种是诗人眼中先见某物,后托物言志,谓之物象的情思化。不管是“情思的物态化”和“物象的情思化”,意象都是因为本身有某种特征,才为作者所用。如白居易忆江南“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江花”、“江水”两个意象就足以说明白居易的快乐生活。2。注意整体。有几个意象组合在一起时,鉴赏重在把握一组或一串意象构成的有机的整体画面。我们可以把单个意象看成是意象组合的一个“部件”,它们一旦离开整体,往往会失去它原来的意义。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断肠人”等就是单个意象,“桔藤”一旦离开天净沙秋思,“枯藤”便失去了这支散曲赋予它的悲凉色彩。3。注意修辞。意象组合的意象之问,往往蕴含多种艺术修辞手法,鉴赏时要特别注意。如辛弃疾水龙吟寿韩南涧尚书中“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即平列三种意象。绿野、山泉、东山分别是唐代名相裴度、李德裕和东晋宰相谢安的退隐所居处,此用来隐喻韩南涧的高风亮节。4。注意感情。一切景语皆情语,意象往往与诗歌表现出的意境、作者要表达的情感联系在一起的。回答意象,一般要根据问题,回答表现出的意境或表达的感情。 (二)、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既可是叙事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可以是抒情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或是抒情诗中的客观人物。诗歌中的形象倾注着诗人的思想,包孕着诗人的感情。因而只有真正地了解诗歌的形象,才能更好地领会诗歌的思想。【典型例题】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鏊,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注:京口,即镇江,在历史上曾是英雄用武和建功立业之地。兜鍪,俗语叫头盔,词中借指兵士。(1)本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2)词人借这一人物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解题思路】回答(1)题既要正确理解词中诗句的含义,体会表达的感情,又要了解调动自己已有的知识储备,将对孙权的了解融入其中即可作答。解答(2)题,要能知人论世,了解辛弃疾的生平和思想。答案:(1)塑造了一个统帅千军万马,雄踞东南一方,奋发自强,战斗不息的英雄孙权形象。或塑造了一个年少有为,具有非凡胆识,盖世武功的不断征战的英雄孙权形象。(2)词人热情歌颂孙权的不畏强敌,坚决抵抗,正是反衬当朝文武的庸碌无能,懦怯苟安。【温馨提示】l。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寄托是古人赋诗的普遍现象:或借诗歌以抒写怀才不遇、沉居下位之苦;或感发其报国无门、不为当道所重之愤:或逞其离愁别绪、物是人非之感;或叙其命运无常、孤苦无助之难。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了解作者,关注诗歌创作的社会背景,可以很好地掌握人物形象所寄托的作者情感。2、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要准确把握人物形象,得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如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人物语言“念”,神态“独”“怆然而涕下”很好地展现了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苍茫广阔的图景中,一位忧国忧民、胸怀大志、孤独的怀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形象。 古代诗歌鉴赏的快速解题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1。看背景 孤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 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愿斫五弦琴。注释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平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2。看体裁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例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再看下面这首诗: 泊秦淮 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滦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请看下面这首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 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3。看技法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例如: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此诗采用的写法,一为用典,“朱雀桥”“乌衣巷”为东晋的繁华之地,“王谢”为东晋权贵豪门。一为借景抒情,“野草花”“夕阳斜”,这些景物让人联想到萧条衰败:旧时的堂前燕,目睹了王谢家族的富贵荣华,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技法入手,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昔盛今衰的王朝悲歌。在这首诗中,诗人很可能就在感叹唐王朝的哀败。4。看意象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例如: 鹊桥仙夜闻杜鹃陆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1)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2)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注释】惊残:惊醒。故山:即家乡。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扶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