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功能变迁与银行组织成长研究.docx_第1页
金融功能变迁与银行组织成长研究.docx_第2页
金融功能变迁与银行组织成长研究.docx_第3页
金融功能变迁与银行组织成长研究.docx_第4页
金融功能变迁与银行组织成长研究.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融功能变迁与银行组织成长研究 摘 要:金融功能理论开创了研究金融体系形成与发展的新局面。本文主要根据金融功能论的观点,在非对称信息假设下,用交易成本衡量金融组织的变迁,提出在创新和竞争的推动下银行组织的交易成本不断下降,从而促进银行组织逐渐成长。在此基础上提出由于银行和金融市场与其他组织相比具有自己的功能优势,金融体系的发展方向是向市场化、层次化、全能化和全球化迈进。 关键词:金融功能;银行组织;交易成本 研究银行组织成长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机构论”的方法,主要从金融机构自身成长过程和原因研究银行发展;二是“功能论”的方法,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主要从金融功能出发,通过研究银行功能的变迁来研究银行组织成长。 一、金融功能观视角下的银行 银行的基本功能就是金融中介,它的出现不仅有效地减少了交易成本,降低了代理费用,而且通过集合投资者的资金,产生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通过对不同风险收益的贷款合约、投资品种等的组合,转换金融合约和证券的风险、收益和期限。 1货币流通和清算服务 在标准AD模型下,不仅没有银行也没有货币。一旦在交易中引入任何摩擦,货币即可出现,这极大地提高交易效率,也呼唤货币中介银行的产生。 银行起源于货币兑换,同时银行凭借广泛的分支机构和雄厚的经济实力逐步建立了庞大的支付结算系统,垄断结算服务,使其成为其他中介机构无法替代的独有的服务功能之一;结算服务随着银行体系的发展而逐步细化为央行的清算功能和商业银行的结算业务,降低了交易成本,提高了金融效率,成为推动银行体系变迁的最重要的技术力量之一。 2资产转换和信用创造 银行的资产转换功能包括质量转换、数量配置等。质量转换包括不同风险度、流动性、收益性和不同成熟期的资产相互转换。数量配置是指银行集聚不同规模的闲置资金,向资金需求者提供所需要的资产,同时可以使家庭合理安排消费时间,满足效用最大化的消费需求。 银行的产生与资产转换功能密不可分。根据这一功能,西方理论界提出了新的银行存在理论模型。该模型假定在t0时期给定1单位资金,在t1时期可以消费(C1,概率P1)也可以用于投资(I在t1期只有L变现消费,到t2期回报R1),在t2时期的最终价值用于消费(C2,概率P2);效用函数U为增凸函数;p为t2时期的贴现因子。因而,总效用函数为: UP1U(C11)P2U(C22)p 在没有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情况下: t1时期可供消费量:C11ILI1(1L)I1,当且仅当I0时,等号成立。 t2时期可供消费量:C21IRI1(R1)IR,当且仅当I1时,等号成立。 在没有交易的情况下,消费者只能在上述约束条件下选择消费分配,使效用最大化。 现在假定金融市场存在,投资项目可以按价格(贴现率)p在t1时期出售(p1)。则在t1期的消费约束: C11IpRI 在t2期的消费约束: C2(II)/pRI1/p(1IpRI) 可以看出,由于金融市场的存在,无论在t1期的消费约束还是t2期的消费约束都优于没有市场的情况,消费有了明显的帕累托改进,但达不到帕累托最优。 实际上,两个时期的消费效用约束条件:P1C1P2C2/R1,因而,帕累托最优的一阶条件为,U(C1*)=pRU(C2*),在市场条件下,消费效用最大值是在U(1)pRU(R)时产生的,即C11,C2R。如果假定CU(C)是C减函数,则有: pRu(R)pu(1)u(1) 可见,金融市场可以通过增加t1期消费,减少t2期消费而增加消费效用,但仍没有达到最优消费效用,因为C11C1*,C2*RC2*。换言之,金融市场不能提供足够的流动保障,这就需要银行的产生。银行可以轻易地满足C1*和C2*的条件:只要将1单位的资金转换成银行活期存款,银行会因为信用创造而提供足够多的流动性,从而满足C1C1*和C2C2*的帕累托最优消费。 银行的资产转换功能的最大作用是可以产生更大的流动性,以满足社会经济对资产转换的要求。这样充当货币供给和需求中介的银行就具有灵活调节供求关系的功能。银行可以根据投资人的需要创造各种形式的存款类型,也可以根据货币需求创造货币,满足市场的需求,这就是信用创造的调节功能。正因为银行的存在可以提高社会的总消费效用,银行必然产生。 3信息功能和贷款监督 一般来说,融资企业具有内部信息,它更了解所投资项目的质量,投资人处于信息的不利地位,这样就造成了信息不对称及“逆向选择”。 在较简单的Diamond模型中,假设大量企业拥有两类项目,期望收益Q是内部信息,分为两类(期望收益分别为Q1和Q2,概率分别为P1和P2,均有相同的方差b)。企业的效用函数为U(W)e-pw,p0是恒定的绝对风险厌恶系数,w代表最终财富。投资者风险中性,企业风险厌恶。如果期望收益可以预计,则企业在市场上出售项目的价格PQ。因为期望收益是企业的内部信息,并且PP1Q1P2Q2,可得到企业进行“逆向选择”的条件是:P1(Q2Q1)1/2Pb2,企业进行逆向选择的风险收益必须大于风险成本。 由于信息不对称,投资者无法分辨项目的预期收益,如果投入一定量的自有资金(a)作为信号,就可以使坏项目模仿好项目出售无利可图。有自有资金的项目售价为Q1,没有自有资金的项目售价为Q2,a满足的条件为: a2/(1a)2(Q2Q1)/pb2 从企业的效用成本来看,预期收益低的企业由于信息完全损失的效用为: C1/2pb2a2 这就是信息成本。从上式可知,企业自有资金数额是项目风险程度的函数。如果银行通过资金集合而进行分散投资于N个项目,预期收益仍为Q,而方差却变为b2/N。由于信息成本是风险程度的减函数,所以银行的出现可以降低信息成本。西方学者还探讨了银行在信息收集和处理及贷款监督等方面的作用,同样证明银行的出现和存在是必然的。 4关于银行产生的金融功能理论评价 上面介绍了几个简单的关于银行产生的理论,它们是当前金融功能理论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体现了金融功能理论的基本思想,特别是信息非对称假设已经成为研究金融组织成长的最基本的理论前提,银行的其他功能都可以在这一前提下进行研究,例如银行的货币兑换和清算服务主要基于银行可以将货币标准化并且掌握着辨别各种货币的信息优势,而且由于这种优势的不断扩大,银行的货币兑换和清算体系才逐步成长为几乎覆盖全球的技术服务体系;资产转换功能同样可以归结为银行掌握着不同类型的资产需求者的信息而开创的服务类型,也正是银行的信息优势才吸纳了大量的社会闲散资金,成为信用创造的基础;信息非对称理论更广泛的用途是银行可以降低贷款辨别的信息成本,减少贷款的监督成本。非信息对称假设是金融市场不完全的最基本的特征,反映了社会生活的实际。正是银行具有信息优势,才吸纳了大量的社会资金,银行便产生了。 金融功能观使研究金融组织成长的理论逐步深化,认识和研究了银行组织的作用,形成了金融组织理论体系。也正是顺着这一思路,引入金融功效,可以研究银行的发展变迁。 二、功效变迁与银行发展 中介功能呼唤银行产生,功能和效率的变迁促进银行的成长。金融体系的效率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金融体系能不能创造合适的金融工具,以合理的价格有效地满足市场的资金供需,这被称为配置效率。二是从储蓄者流向借款者的全部资金的流量越大,金融体系越有效率,称之为交易效率。 1金融体系效率衡量标准 金融体系的效率可以从交易成本和真实经济两个方面衡量。 银行体系的交易成本是指银行体系为了完成银行功能而付出的代价,一般包括三类:银行与资金盈余者之间形成委托代理关系,产生代理成本;银行组织经营运作的管理成本和银行作为投资人对投资项目的甄别、谈判和监管等产生的监理成本。一般来说,随着规模的扩大银行会增加代理谈判中的垄断优势,有可能增加委托代理谈判的不公正性,增加代理成本,但是银行治理结构规范、科学可以有效地遏制谈判的不公正。若治理结构不能随银行规模的扩大得到改进,则可以认为代理成本是银行规模的增函数。起初,银行管理效率会随规模扩张而提高,在银行规模达到一定程度之后,管理成本则成为银行规模的增函数,管理效率将下降。监管成本则是银行规模和监管技术的减函数,达到临界值之后将不再随规模变化。在一定制度和技术条件下,银行交易成本的最优化决定银行的规模。创新和竞争可以改变制度和技术条件,扩大银行组织交易成本下降空间。 真实经济是指随着规模的成长、业务的熟练以及各种业务之间的互补作用而使运作效率和效益提高,包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等。一般说来,随着银行规模的增大,银行会有实力使用和研发更加先进的技术设备,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同时内部分工也会更加精细,这可以提高技术水平和效率、提供更多的服务项目,产生范围经济和学习效应。 真实经济和交易成本是有联系的,交易成本降低会利于真实经济的增长,同样真实经济的增长也会降低该组织的交易成本。它们又有所区别,一个组织的交易成本是针对利用该行业或组织进行交易的投资人而言的,真实经济是针对该行业或单个组织而言的。 2功能变迁与银行组织成长历程 (1)从银行出现到货币发行的垄断(13世纪19世纪60年代) 自从威尼斯银行出现以后,各国商业银行如雨后春笋,且各自为政地发行银行券,造成货币流通市场上的混乱。国家将货币发行权逐步集中到一家或几家规模较大、信用较好的银行后,混乱的货币发行和流通局面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货币的信用风险明显降低。由于货币发行权的垄断,到19世纪中叶英格兰银行逐步发展为中央银行,自此西方发达国家逐渐形成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商业银行为主体的金融体系。18631864年美国联邦政府颁布了国民银行法,金融体系的风险得到了有效的控制,货币流通成本明显降低,并且银行清算体系在中央银行的统一规划、组织和协调下发展迅速且运转高效,从而降低了银行的交易成本。 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和对存款保护的需要也呼唤中央银行的产生。Mankiw模型认为:由于“逆向选择”,信贷市场可能因为货币市场利率(银行再融资成本)的轻微上扬而崩溃。Bemanke和Gertler模型说明:由于“道德风险”,诸如借款人的信贷价值、银行的偿债能力等金融条件会影响宏观经济。这就是银行体系脆弱性之所在。一旦经济条件发生变化影响市场利率,必然会造成公众对银行体系的信心不足,从而造成银行恐慌。为防范由此引起的信用危机,起初银行之间建立危机相互辅助机制,后来逐步被政府控制的中央银行体制所替代。中央银行的产生使银行体系更加完备,更加富有运作效率,大大降低了银行体系的交易成本。 (2)货币发行垄断之后的混业经营(18631933年) 中央银行产生以后,货币发行权垄断于中央银行。由于商业金融实行混业经营,商业银行达到历史上的相对鼎盛时期,被喻为“万能垄断者”,它涉足于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处于资本主义的垄断经济的“核心”地位。 19世纪末,纽约和芝加哥的大型国民银行开始利用债券业务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20世纪初期,各大银行纷纷成立证券附属机构,有权从事各种业务。这种通过证券附属机构形成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联合正是“全能银行”的开端。全能银行具有真实经济效应,一开始就获得了迅速的发展,但忽视了金融风险,逐渐显现出经济泡沫,致使1929年的证券市场崩溃,数以千计的银行破产。在审视大萧条时期金融体制时,Irving Fisher认为造成这次大危机的原因是“债务紧缩”:当时企业负债过高,一旦商品市场上对他们的产品或资产产生小小的冲击,就会在金融领域产生大的波动,引起一系列银行倒闭事件,并进一步引起投资、消费和价格的萎缩,从而引起金融危机。在此后的几十年里,虽然对大萧条的解释产生不少经济理论,但受影响最大的却是整个金融体制的改变:1933年美联邦通过了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标志着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开始。 从运作功效分析当时的全能银行制,可知它们在单个银行体系内的经营运作具有真实经济效应,而就整个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却不能负荷整个金融体系的高效,从而产生了相当高的社会交易成本金融风险。这场危机留下了深刻教训,时至今天人们还心有余悸,在不可逆转的趋势下,各国都慎而又慎地放行着混业经营。 (3)分业经营时期(19331999年) 1933年以后,金融体系被人为地分成了银行、保险、证券和基金等业务体系。在随后的50年里,虽然业务基本互无交叉,但它们之间业务合作却日益紧密。在金融市场主导的国家里,银行资产的份额从20世纪30年代的银行一统天下发展到七八十年代银行、保险和证券业的三足鼎立(尤其是美国)。 机构发展。这一时期的显著特点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空前发展,金融市场上的创新层出不穷,特别是金融衍生工具市场日益繁荣。Merton在金融中介功能观一文里通过描述金融创新深刻地揭示了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螺旋式上升的互动关系。他说:“看来存在着由不透明金融机构向透明金融机构发展的金融模式”。这里的不透明金融机构包括银行和保险公司,半透明机构包括信托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和金融公司等,透明的金融机构则是指债券市场、股票市场、期货与期权市场。另外,80年代早期,银行控股公司这一组织形式逐步在金融舞台上施展身手,得以插手各种金融业务,使分业经营千疮百孔。 业务发展。这一时期银行的业务创新也是层出不穷,一是在银行业务的处理方法、程序或手续上广泛采用电子技术,如EFT(资金调拨)、POST、ACH(自动交换所)、ATM等,使传统银行向“三无”银行迈进。二是负债业务逐步采用协议和可转让等凭证形式,表现出市场化的灵活性特点,如NOW、ATS、SDA(股票账户)、CDS等。三是贷款业务证券化,如抵押传递债券、保证抵押债务等。四是与投资银行业务融合,如RUF(循环包销融通)、NIF(期票发行融通)、SNIF(备用发行融通)等。五是中间业务或表外业务迅速发展,如代理业务、银行卡、衍生产品交易等业务。这实质上是各种金融业务的融合。 (4)新时期的混业经营 混业经营时期孕育着分业经营的胚胎,分业经营同样是培育混业经营的温床。20世纪末,银行业重新走上了混合经营之路,金融机构与金融市场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各国间的金融体系逐渐趋同。这不仅在于金融创新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更在于它是进一步提高金融功效的必由之路。 新的混业经营能够从两个方面降低银行体系的交易成本:一是组织内部可形成内部资金市场,降低该组织的资金筹措成本和配置成本。二是产生范围经济,降低该组织的运作成本。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依附于银行的优势,降低了固定成本,同时为银行的业务多元化奠定了基础,提高了银行的收益,这就是金融组织的协同效应。这样银行体系的交易成本也随之进一步降低,银行规模又有了发展的空间。 三、银行组织发展趋势 上面的介绍和分析体现了银行功能变迁对组织发展的影响,也说明了银行发展的一些趋势。但那些仅仅是对金融机构自身分析得出的结论,现在结合整体经济运行分析银行组织的发展趋势。 1银行体系的作用 经济增长和银行组织成长的相关性研究可以追溯到Schumpeter和Gerschenkron,然而,明确而清晰的结论却是在信息不对称假设前提下才得出的。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经济学家认为银行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渠道作用于经济增长: (1)筛选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投资项目。Boyd和Prescott认为如果投资回报足够高,投资自然会实现;否则,银行会选择投资于安全资产。因而,银行选择投资项目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 (2)提供投资便利和创造流动性而促进经济增长。上面介绍了Diamond和Dybyig模型,与其类似的还有Bencivenga和Smith模型。这些模型认为金融机构不仅能为有效投资提供便利,而且还会降低坏项目的清理费用;流动性创造可以灵活满足投资需求。 (3)Sussman和Zeira研究了金融中介在投资寻找中降低交易成本方面的作用。他们建立了经济发展和金融发展相互反馈关系模型,并用美国银行业的总体数据验证了其结果:单位资本的通过金融机构投资在较低交易成本的情况下会得到较高的产出,因而会促进经济增长。 当然,银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